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重庆大学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基于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探讨丹参治疗特发性耳鸣的作用机制
1
作者
王俊臻
霍磊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
2025年第1期19-24,共6页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研究丹参治疗特发性耳鸣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筛选丹参的药物成分,使用Swiss Target Prediction预测药物成分的作用靶点;运用人类基因组数据库(GeneCards)及人类...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研究丹参治疗特发性耳鸣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筛选丹参的药物成分,使用Swiss Target Prediction预测药物成分的作用靶点;运用人类基因组数据库(GeneCards)及人类孟德尔遗传疾病在线数据库(OMIM)获取特发性耳鸣的疾病靶点,利用venny 2.1获取交集靶点。使用String进行蛋白质互作(PPI)网络分析并使用Cytoscape构建网络图,利用DAVID数据库进行基因本体(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分析。使用Cytoscape软件构建“成分-靶点-通路”网络图。利用化学数据库(PubChem)、生物大分子结构数据库(PDB)及分子可视化软件(PyMoL)、AutoDockTools1.5.7软件进行分子对接。结果:研究发现丹参中的31个有效成分通过多条通路直接作用于13个疾病靶点以治疗特发性耳鸣,其中黄体素、毛地黄黄酮、诺坦申酮、隐丹参酮等是核心成分,PTPT11、TERT、STAT3、MMP9、AKT1蛋白是至关重要的靶点。基因功能注释分析结果显示,交集基因最可能相关的生物过程主要涉及对紫外线-A的细胞反应、内在凋亡信号通路的负调控、细胞对脂多糖的反应、对凋亡过程的负调控等,细胞组分主要涉及细胞外空间、细胞外泌体、细胞外基质、核质和等离子膜等,分子功能主要涉及丝氨酸型内肽酶活性、肽链内切酶活性、肽酶活性、金属内肽酶活性和ATP结合等。通路富集分析结果提示,丹参主要参与脂质和动脉粥样硬化、松弛素、脂肪细胞因子、催乳素(PRL)、白细胞介素(IL)-17、内分泌抗性、肿瘤坏死因子(TNF)、雌激素等信号通路。分子对接显示黄体素和MMP9、TERT、AKT1靶点具有较好的结合力。结论:丹参主要通过调节脂质和动脉粥样硬化、松弛素、脂肪细胞因子、PRL、IL-17、内分泌抗性、TNF、雌激素等信号通路的PTPT11、TERT、STAT3、MMP9、AKT1等靶点治疗特发性耳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
特发性耳鸣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作用机制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常规针刺结合耳周水针治疗难治性耳鸣临床研究
被引量:
1
2
作者
王俊臻
刘莎莎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24年第9期1776-1778,共3页
目的:观察常规针刺结合耳周水针治疗难治性耳鸣的疗效。方法:115例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58例与对照组57例。两组均行常规针刺,观察组加用耳周水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THI评分、HAMA评分较对照组低(P<0.05)。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
目的:观察常规针刺结合耳周水针治疗难治性耳鸣的疗效。方法:115例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58例与对照组57例。两组均行常规针刺,观察组加用耳周水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THI评分、HAMA评分较对照组低(P<0.05)。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疗效与病程呈正相关性(P<0.05)。结论:常规针刺结合耳周水针治疗难治性耳鸣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治性耳鸣
常规针刺
水针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生肌象皮膏外治法对鼻槁作用机制的探讨
3
作者
王俊臻
《继续医学教育》
2024年第9期193-196,共4页
生肌象皮膏因其具有养血生津、生肌敛疮的功效而常被外科所应用,本研究拟初步探讨生肌象皮膏的药物组成与功用。文章通过对古今医者应用文献及疗效的解读,并结合耳鼻喉科疑难病—鼻槁的发病机制,使用生肌象皮膏运用鼻腔填塞贴敷方法应...
生肌象皮膏因其具有养血生津、生肌敛疮的功效而常被外科所应用,本研究拟初步探讨生肌象皮膏的药物组成与功用。文章通过对古今医者应用文献及疗效的解读,并结合耳鼻喉科疑难病—鼻槁的发病机制,使用生肌象皮膏运用鼻腔填塞贴敷方法应用于此病以探究其疗效,并结合验案一则,采取中医传统外治法结合现代内窥镜系统技术,将生肌象皮膏制成消毒药纱条局部填塞贴敷于鼻腔黏膜,以探讨此方法治疗鼻槁疾病的可行性。结果发现,鼻腔填塞贴敷疗法属于中医传统外治法,结合现代内窥镜技术,贴敷黏膜直接给药,能让药品与伤口直接接触,并保证疗效,其作用迅速、方法简单,患者易于接受。因此,生肌象皮膏外治法对于鼻腔黏膜作用的多靶点研究可能为科研和临床应用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肌象皮膏
外治法
鼻槁
中西医结合
作用机制
新思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疡科解毒汤治疗五官科疾病临床体会
4
作者
曹新宇
郑兆晔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23年第3期610-612,共3页
火性炎上,五官科疾病多受火邪影响,疡科解毒汤功擅清热解毒,活血消痈。现介绍疡科解毒汤治疗热盛血瘀型五官科疾病验案,彰显中医辨证论治,异病同治的思想。1疡科解毒汤的来源“疡科解毒汤”为“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的协定中药...
火性炎上,五官科疾病多受火邪影响,疡科解毒汤功擅清热解毒,活血消痈。现介绍疡科解毒汤治疗热盛血瘀型五官科疾病验案,彰显中医辨证论治,异病同治的思想。1疡科解毒汤的来源“疡科解毒汤”为“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的协定中药方,已沿用多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官科疾病
中医辨证论治
天津中医药大学
解毒汤
异病同治
疡科
火性炎上
火邪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人工熊胆粉治疗急性咽炎(肝胃郁热证)有效性和安全性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
5
作者
王建新
刘静
+12 位作者
张予
刘建华
谯凤英
郑兆晔
王仁忠
陈文勇
周凌
朱镇华
马华安
于博
李庆娜
杨巧宁
高蕊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3-189,共7页
目的 评价人工熊胆粉治疗急性咽炎(肝胃郁热证)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 采用多中心、区组随机、双盲、阳性药平行对照临床试验设计,选取2021年10月-2022年6月10家医院急性咽炎(肝胃郁热证)患者160例,随机分为试验高剂量组39例(人工熊胆...
目的 评价人工熊胆粉治疗急性咽炎(肝胃郁热证)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 采用多中心、区组随机、双盲、阳性药平行对照临床试验设计,选取2021年10月-2022年6月10家医院急性咽炎(肝胃郁热证)患者160例,随机分为试验高剂量组39例(人工熊胆粉熊胆胶囊,每粒0.2 g,含人工熊胆粉0.2 g,每次1粒),试验低剂量组40例(人工熊胆粉熊胆胶囊,每粒0.25 g,含人工熊胆粉0.05 g,每次2粒),对照高剂量组41例(熊胆胶囊,每粒0.2 g,含熊胆粉0.2 g,每次1粒),对照低剂量组40例(熊胆胶囊,每粒0.25 g,含熊胆粉0.05 g,每次2粒)。每组均为每天3次,持续5天。观察急性咽炎肝胃郁热证候改善、咽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改善、主要症状(咽痛)消失率、主要症状(咽痛)消失时间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试验高剂量组完成39例,试验低剂量组完成39例,对照高剂量组完成40例,对照低剂量组完成39例。急性咽炎肝胃郁热证候积分试验组较基线下降13.7分,对照组下降13.8分,两组OR值及90%CI为0.99(0.927,1.061)。急性咽炎咽痛症状VAS评分试验组较基线下降5.0分,对照组下降5.1分,两组OR值及90%CI为0.98(0.912,1.038)。高、低剂量两个亚组的分析结果与整体试验一致。试验期间未见严重不良反应,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人工熊胆粉替代熊胆粉治疗急性咽炎肝胃郁热证与熊胆粉临床等效,改善咽喉肿痛的功效与熊胆粉一致,安全性良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可替代熊胆粉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熊胆粉
熊胆胶囊
急性咽炎
肝胃郁热证
等效性
随机对照试验
中成药
原文传递
题名
基于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探讨丹参治疗特发性耳鸣的作用机制
1
作者
王俊臻
霍磊
机构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耳鼻喉科
天津
中医药大学
第二
附属
医院
中医
外科
出处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
2025年第1期19-24,共6页
文摘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研究丹参治疗特发性耳鸣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筛选丹参的药物成分,使用Swiss Target Prediction预测药物成分的作用靶点;运用人类基因组数据库(GeneCards)及人类孟德尔遗传疾病在线数据库(OMIM)获取特发性耳鸣的疾病靶点,利用venny 2.1获取交集靶点。使用String进行蛋白质互作(PPI)网络分析并使用Cytoscape构建网络图,利用DAVID数据库进行基因本体(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分析。使用Cytoscape软件构建“成分-靶点-通路”网络图。利用化学数据库(PubChem)、生物大分子结构数据库(PDB)及分子可视化软件(PyMoL)、AutoDockTools1.5.7软件进行分子对接。结果:研究发现丹参中的31个有效成分通过多条通路直接作用于13个疾病靶点以治疗特发性耳鸣,其中黄体素、毛地黄黄酮、诺坦申酮、隐丹参酮等是核心成分,PTPT11、TERT、STAT3、MMP9、AKT1蛋白是至关重要的靶点。基因功能注释分析结果显示,交集基因最可能相关的生物过程主要涉及对紫外线-A的细胞反应、内在凋亡信号通路的负调控、细胞对脂多糖的反应、对凋亡过程的负调控等,细胞组分主要涉及细胞外空间、细胞外泌体、细胞外基质、核质和等离子膜等,分子功能主要涉及丝氨酸型内肽酶活性、肽链内切酶活性、肽酶活性、金属内肽酶活性和ATP结合等。通路富集分析结果提示,丹参主要参与脂质和动脉粥样硬化、松弛素、脂肪细胞因子、催乳素(PRL)、白细胞介素(IL)-17、内分泌抗性、肿瘤坏死因子(TNF)、雌激素等信号通路。分子对接显示黄体素和MMP9、TERT、AKT1靶点具有较好的结合力。结论:丹参主要通过调节脂质和动脉粥样硬化、松弛素、脂肪细胞因子、PRL、IL-17、内分泌抗性、TNF、雌激素等信号通路的PTPT11、TERT、STAT3、MMP9、AKT1等靶点治疗特发性耳鸣。
关键词
丹参
特发性耳鸣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作用机制
Keywords
salvia miltiorrhiza
idiopathic tinnitus
network pharmacology
molecular docking
action mechanism
分类号
R25 [医药卫生—中医内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常规针刺结合耳周水针治疗难治性耳鸣临床研究
被引量:
1
2
作者
王俊臻
刘莎莎
机构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耳鼻喉科
出处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24年第9期1776-1778,共3页
文摘
目的:观察常规针刺结合耳周水针治疗难治性耳鸣的疗效。方法:115例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58例与对照组57例。两组均行常规针刺,观察组加用耳周水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THI评分、HAMA评分较对照组低(P<0.05)。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疗效与病程呈正相关性(P<0.05)。结论:常规针刺结合耳周水针治疗难治性耳鸣效果更好。
关键词
难治性耳鸣
常规针刺
水针
分类号
R764.45 [医药卫生—耳鼻咽喉科]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生肌象皮膏外治法对鼻槁作用机制的探讨
3
作者
王俊臻
机构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耳鼻喉科
出处
《继续医学教育》
2024年第9期193-196,共4页
文摘
生肌象皮膏因其具有养血生津、生肌敛疮的功效而常被外科所应用,本研究拟初步探讨生肌象皮膏的药物组成与功用。文章通过对古今医者应用文献及疗效的解读,并结合耳鼻喉科疑难病—鼻槁的发病机制,使用生肌象皮膏运用鼻腔填塞贴敷方法应用于此病以探究其疗效,并结合验案一则,采取中医传统外治法结合现代内窥镜系统技术,将生肌象皮膏制成消毒药纱条局部填塞贴敷于鼻腔黏膜,以探讨此方法治疗鼻槁疾病的可行性。结果发现,鼻腔填塞贴敷疗法属于中医传统外治法,结合现代内窥镜技术,贴敷黏膜直接给药,能让药品与伤口直接接触,并保证疗效,其作用迅速、方法简单,患者易于接受。因此,生肌象皮膏外治法对于鼻腔黏膜作用的多靶点研究可能为科研和临床应用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
生肌象皮膏
外治法
鼻槁
中西医结合
作用机制
新思路
分类号
R765 [医药卫生—耳鼻咽喉科]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疡科解毒汤治疗五官科疾病临床体会
4
作者
曹新宇
郑兆晔
机构
天津
中医药大学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耳鼻喉科
出处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23年第3期610-612,共3页
文摘
火性炎上,五官科疾病多受火邪影响,疡科解毒汤功擅清热解毒,活血消痈。现介绍疡科解毒汤治疗热盛血瘀型五官科疾病验案,彰显中医辨证论治,异病同治的思想。1疡科解毒汤的来源“疡科解毒汤”为“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的协定中药方,已沿用多年。
关键词
五官科疾病
中医辨证论治
天津中医药大学
解毒汤
异病同治
疡科
火性炎上
火邪
分类号
R249.27 [医药卫生—中医临床基础]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人工熊胆粉治疗急性咽炎(肝胃郁热证)有效性和安全性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
5
作者
王建新
刘静
张予
刘建华
谯凤英
郑兆晔
王仁忠
陈文勇
周凌
朱镇华
马华安
于博
李庆娜
杨巧宁
高蕊
机构
中国
中医
科学院西苑
医院
临床药理所、
耳鼻喉科
中国
中医
科学院博士后流动站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中药临床研究与评价重点实验室
中国
中医
科学院广安门
医院
耳鼻喉科
北京
中医药大学
东直门
医院
耳鼻喉科
天津
中医药大学
第一
附属
医院
耳鼻喉科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耳鼻喉科
山东
中医药大学
附属
医院
耳鼻喉科
广东省
中医
院
耳鼻喉科
黑龙江
中医药大学
附属
第一
医院
耳鼻喉科
湖南
中医药大学
第一
附属
医院
耳鼻喉科
江苏省
中医
院
耳鼻喉科
中山安士生物制药有限公司
出处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3-189,共7页
基金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学技术研究专项(No.GZY-KJS-2021-019)
中国中医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重大攻关项目(No.CI2021A04701)
中国中医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中药临床药理学培育项目(No.CI2021A04708)。
文摘
目的 评价人工熊胆粉治疗急性咽炎(肝胃郁热证)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 采用多中心、区组随机、双盲、阳性药平行对照临床试验设计,选取2021年10月-2022年6月10家医院急性咽炎(肝胃郁热证)患者160例,随机分为试验高剂量组39例(人工熊胆粉熊胆胶囊,每粒0.2 g,含人工熊胆粉0.2 g,每次1粒),试验低剂量组40例(人工熊胆粉熊胆胶囊,每粒0.25 g,含人工熊胆粉0.05 g,每次2粒),对照高剂量组41例(熊胆胶囊,每粒0.2 g,含熊胆粉0.2 g,每次1粒),对照低剂量组40例(熊胆胶囊,每粒0.25 g,含熊胆粉0.05 g,每次2粒)。每组均为每天3次,持续5天。观察急性咽炎肝胃郁热证候改善、咽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改善、主要症状(咽痛)消失率、主要症状(咽痛)消失时间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试验高剂量组完成39例,试验低剂量组完成39例,对照高剂量组完成40例,对照低剂量组完成39例。急性咽炎肝胃郁热证候积分试验组较基线下降13.7分,对照组下降13.8分,两组OR值及90%CI为0.99(0.927,1.061)。急性咽炎咽痛症状VAS评分试验组较基线下降5.0分,对照组下降5.1分,两组OR值及90%CI为0.98(0.912,1.038)。高、低剂量两个亚组的分析结果与整体试验一致。试验期间未见严重不良反应,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人工熊胆粉替代熊胆粉治疗急性咽炎肝胃郁热证与熊胆粉临床等效,改善咽喉肿痛的功效与熊胆粉一致,安全性良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可替代熊胆粉使用。
关键词
人工熊胆粉
熊胆胶囊
急性咽炎
肝胃郁热证
等效性
随机对照试验
中成药
Keywords
artificial bear bile powder
bear bile capsule
acute pharyngitis
Gan-Wei stagnant heat syndrome
equivalence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Chinese patent medicine
分类号
R276.1 [医药卫生—中医五官科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基于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探讨丹参治疗特发性耳鸣的作用机制
王俊臻
霍磊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
2025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常规针刺结合耳周水针治疗难治性耳鸣临床研究
王俊臻
刘莎莎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24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生肌象皮膏外治法对鼻槁作用机制的探讨
王俊臻
《继续医学教育》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疡科解毒汤治疗五官科疾病临床体会
曹新宇
郑兆晔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2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人工熊胆粉治疗急性咽炎(肝胃郁热证)有效性和安全性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
王建新
刘静
张予
刘建华
谯凤英
郑兆晔
王仁忠
陈文勇
周凌
朱镇华
马华安
于博
李庆娜
杨巧宁
高蕊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北大核心
2025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