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艺术学院学情分析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实践教学设计——以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佀妲 《现代商贸工业》 2021年第26期166-168,共3页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作为高校四门思想政治理论必修课之一,具有重要地位。大学生需要通过参与课堂实践来消化吸收传统课堂所学知识。实践教学任务的设计要以学情分析为基础,遵守“结...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作为高校四门思想政治理论必修课之一,具有重要地位。大学生需要通过参与课堂实践来消化吸收传统课堂所学知识。实践教学任务的设计要以学情分析为基础,遵守“结合什么”和“怎样结合”的五个原则,设计与专业技能相关的实践任务,以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实现《纲要》课的教学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情分析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实践教学
下载PDF
中德精神与中德校训在涵养新时代职业院校大学生工匠精神中的作用——以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为例
2
作者 韩雷 《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学报》 2020年第5期78-81,共4页
涵养职业院校大学生工匠精神是提升他们的职业敬畏感、增强职业素养和加强职业道德的必然之举。中德精神和中德校训是对传统文化中敬业观的再现,在培养新时代职业院校大学生的工匠精神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可以增强大学生对工匠精神的... 涵养职业院校大学生工匠精神是提升他们的职业敬畏感、增强职业素养和加强职业道德的必然之举。中德精神和中德校训是对传统文化中敬业观的再现,在培养新时代职业院校大学生的工匠精神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可以增强大学生对工匠精神的认识,培养大学生宽广博爱的胸襟,涵养大学生敬业、合作共赢的精神气质和精益求精、刻苦钻研的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德校训 中德精神 工匠精神
下载PDF
应用技术大学“课程思政”育人实效生成的三维进路
3
作者 杨婧 《职业教育研究》 2022年第10期81-85,共5页
“课程思政”建设既是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更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多方联动、协同推进。其中,教师队伍是课程思政建设的“主力军”,课程建设是“主战场”,课堂教学是“主渠道”。文章紧紧围绕教师、课程、课... “课程思政”建设既是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更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多方联动、协同推进。其中,教师队伍是课程思政建设的“主力军”,课程建设是“主战场”,课堂教学是“主渠道”。文章紧紧围绕教师、课程、课堂,从如何发挥好“主力军”“主战场”“主渠道”作用三个维度探寻应用技术型大学“课程思政”育人提质增效的建设进路,以期实现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高质量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教师队伍 课程建设 课堂教学 育人实效
下载PDF
“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生成、运行与指向
4
作者 韩雷 《天水行政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3期8-11,共4页
"21世纪马克思主义"命题的提出并不是理论上的玄想,而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新时期对如何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积极回应。作为"21世纪马克思主义"有着自身的逻辑演进。其中,与时俱进是该命题的逻辑先在、中国共产党人的理论... "21世纪马克思主义"命题的提出并不是理论上的玄想,而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新时期对如何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积极回应。作为"21世纪马克思主义"有着自身的逻辑演进。其中,与时俱进是该命题的逻辑先在、中国共产党人的理论成果是逻辑前提、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主要经验是现实参照。另外,作为"21世纪马克思主义"有着明确的实践指向,使马克思主义回到民间和使其大众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1世纪马克思主义 逻辑 实践
下载PDF
国家治理体系视阈下西藏大学生高质量就业的现实挑战和实践经验
5
作者 郭丹凤 高岳涵 《西藏发展论坛》 2024年第2期31-36,共6页
本文基于对国家治理体系完善和民族基层地方治理能力优化的制度安排考量,探讨了基层地方治理能力提升进程中西藏大学生高质量就业面临的就业观念问题、乡村振兴与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家庭短期生计维持与长期可持续发展之间的矛盾、大学的... 本文基于对国家治理体系完善和民族基层地方治理能力优化的制度安排考量,探讨了基层地方治理能力提升进程中西藏大学生高质量就业面临的就业观念问题、乡村振兴与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家庭短期生计维持与长期可持续发展之间的矛盾、大学的就业课程设置所带来的问题与偏差以及市场化就业和以创业推动就业严重不足等方面的挑战。并就完善和调整西藏大学生高质量就业路径,提出对高校高质量就业指导课程进行科学设置、通过高质量实践政策推动大学生就业、调整和优化西藏大学生高质量就业的方式和策略、形成西藏大学生就业新格局、完善西藏大学生就业数据库建设等六方面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治理体系 西藏大学生 高质量就业 实践路径
下载PDF
大学思政教师课堂教学“用典”探论
6
作者 韩雷 《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8-12,共5页
大学思政课教学吸引力和引领力的构建,需要思政教师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运用多种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用典”是提升课堂教学实效性的重要方法之一,它通过较为大众性的叙事形式,对教学内容进行诠释与转译,便于学生理解和认同。... 大学思政课教学吸引力和引领力的构建,需要思政教师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运用多种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用典”是提升课堂教学实效性的重要方法之一,它通过较为大众性的叙事形式,对教学内容进行诠释与转译,便于学生理解和认同。思政教师需正视“用典”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发挥“用典”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大学思政课教学中“用典”的类型主要包括名人榜样类、中华成语类、正反比照类、红色文化类等。教学中需遵循政治性与理论性相统一、大众化与抽象性相统一、民族性和世界性相统一的原则。应用过程中,应以教材内容为基准,甄选“用典”范例;运用信息化技术,增强“用典”的表达效果;充分发挥实践教学作用,使得“用典”具有现实载体,更好地发挥出“用典”在大学思政课课堂教学中的实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政教师 教学 “用典” 大学
下载PDF
新型举国体制视域下数字关键核心技术的自主创新研究
7
作者 陈帅 《信息系统工程》 2024年第5期134-137,共4页
通过对举国体制到新型举国体制的历史回溯,可以发现作为传承与创新的有机体始终贯穿于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政府带领人民团结奋进的不同历史时期。随着数字经济时代的到来,我国数字关键核心技术面临着基础研究和人才储备有待提升、自主研... 通过对举国体制到新型举国体制的历史回溯,可以发现作为传承与创新的有机体始终贯穿于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政府带领人民团结奋进的不同历史时期。随着数字经济时代的到来,我国数字关键核心技术面临着基础研究和人才储备有待提升、自主研发和底层技术受制于人、实体经济对数字技术的融合度和参与度仍然不足的现实挑战。实现新型举国体制下的数字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可以在确保中央政府的统筹规划和方向引领、促进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有机结合、强化国家多元战略科技力量的协同创新三个方面着力,进而推动网络强国和数字中国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举国体制 数字经济 数字技术 关键核心技术 自主创新
下载PDF
应用型本科院校双元课程体系的构建路径 被引量:7
8
作者 张宇 解水青 郭卉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05-111,共7页
应用型本科院校双元课程体系的核心是“双主体”,基本要求是实践性和创新性,具有课程目标双重性、课程内容跨界性、课程实施实践性、课程结构适应性及课程评价发展性的特点。在应用型本科院校双元课程体系构建过程中,需要以人才成长和... 应用型本科院校双元课程体系的核心是“双主体”,基本要求是实践性和创新性,具有课程目标双重性、课程内容跨界性、课程实施实践性、课程结构适应性及课程评价发展性的特点。在应用型本科院校双元课程体系构建过程中,需要以人才成长和企业需求为导向,以人才培养定位为依据,以人才培养方案为基础,以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为核心元素,以产出导向和多方评价为驱动,从而达到以高质量课程体系推动应用型本科院校高质量发展的初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型本科院校 双元课程体系 应用型
下载PDF
应用型高校开展劳动教育的价值遵循、逻辑理路与实施路径 被引量:3
9
作者 韩雷 张子文 《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第2期1-6,共6页
应用型高校有着较强的行业特色,因此在劳动教育的实施中也存在特殊性,这就需要对应用型高校开展劳动教育的价值遵循、逻辑理路以及实施路径等问题进行系统的分析,由此才能使得应用型高校劳动教育的实施具有实效性、体现时代性。
关键词 应用型高校 劳动教育 价值遵循 逻辑理路 实施路径
下载PDF
茶文化融入大学生劳动教育的理论意义与实施路径 被引量:6
10
作者 韩雷 《福建茶叶》 2020年第8期214-214,共1页
劳动教育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开展劳动教育应体现多样性原则。茶文化有着深邃的历史文化内涵,并且具有很强的技术要求,为大学生劳动教育提供了新的方式。为了能够将茶文化融入到劳动教育,需对茶文化在劳动教育中的意义,茶文化融入劳动... 劳动教育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开展劳动教育应体现多样性原则。茶文化有着深邃的历史文化内涵,并且具有很强的技术要求,为大学生劳动教育提供了新的方式。为了能够将茶文化融入到劳动教育,需对茶文化在劳动教育中的意义,茶文化融入劳动教育的主要路径进行系统的分析,这样才能发挥茶文化的劳动教育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文化 劳动教育 实施路径
下载PDF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劳动观的五个维度 被引量:1
11
作者 韩雷 《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10-15,共6页
劳动在马克思主义语境中占有重要地位,是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又一路径。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劳动观进行了全新的阐述,形成了一系列关于劳动的新表述,劳动的内涵和外延得到拓展,劳动的抽象之... 劳动在马克思主义语境中占有重要地位,是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又一路径。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劳动观进行了全新的阐述,形成了一系列关于劳动的新表述,劳动的内涵和外延得到拓展,劳动的抽象之维得到消解,劳动的重要性也得到进一步彰显。对此,我们需从理论、文化、价值观、教育和实践五个维度来对习近平总书记的劳动观进行研究,才能更加深入的理解其深邃意涵和精神实质,从而有助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劳动观
下载PDF
党性教育应成为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的必修课
12
作者 韩雷 张子文 《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第5期78-80,共3页
党性教育是党员干部的必修课,是增强党员干部理想信念、筑牢精神家园的重要举措。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是形成党性修养的关键期。因此,开展对大学生入党积极分的党性教育成为大学生入党积极... 党性教育是党员干部的必修课,是增强党员干部理想信念、筑牢精神家园的重要举措。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是形成党性修养的关键期。因此,开展对大学生入党积极分的党性教育成为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的必须课和应有之意。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的党性教育应遵循他们的年龄特点,以红色文化教育、“两学一做”教育实践活动、榜样示范和警示教育为主要方式开展党性教育,这在增强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对党性的认识、端正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的入党动机、提升宗旨意识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从而为大学生党员培养的各个环节的顺利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性教育 大学生 积极分子
下载PDF
天津历史文化资源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探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程雪娇 《现代商贸工业》 2021年第27期161-162,共2页
天津具有中国近现代史相关的丰富本地历史文化资源,在进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探索过程中,全方位、多角度利用好这些资源,对提升教学效果、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感、深刻理解“四个选择”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 天津 历史文化资源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混合式教学
下载PDF
软性历史虚无主义的出场境遇、表象与批判路径
14
作者 韩雷 《攀登(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5期48-54,共7页
软性历史虚无主义是历史虚无主义的新样态,它以其隐晦的叙事方式、生活化的形式,以及话语表述的大众化代替了传统历史虚无主义的直接性,因此,软性历史虚无主义不易被人们所察觉。基于此,抵制软性历史虚无主义是一场“总体战”,需对其出... 软性历史虚无主义是历史虚无主义的新样态,它以其隐晦的叙事方式、生活化的形式,以及话语表述的大众化代替了传统历史虚无主义的直接性,因此,软性历史虚无主义不易被人们所察觉。基于此,抵制软性历史虚无主义是一场“总体战”,需对其出场语境和现实表象进行系统的分析,才能揭开软性历史虚无主义的神秘面纱展现其本质,并在此基础上构建批判软性历史虚无主义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性历史虚无主义 新表象 批判路径
下载PDF
培育时代新人视域下高校党史育人创新探究
15
作者 孙鑫煜 王卫英 《中国人民警察大学学报》 2024年第7期20-26,共7页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我国已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人才。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提出对培育时代新人的要求,从多方面阐述了时代新人的丰富内涵。...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我国已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人才。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提出对培育时代新人的要求,从多方面阐述了时代新人的丰富内涵。高校肩负着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是最宝贵、鲜活、生动的教科书,是高校培育时代新人的重要“营养剂”。分析时代新人的内涵与特征,以及高校党史育人的重要价值,提出思政课堂创新、形式创新、内容创新、服务创新等高校党史育人创新路径,以进一步提升党史育人实效,引导大学生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努力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代新人 立德树人 党史育人 创新
下载PDF
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意识形态的实践路径
16
作者 韩雷 《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24年第5期31-37,共7页
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意识形态是巩固意识形态管理权、话语权和领导权的现实需要,也是意识形态建设工作的内在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提出了一系列中国特色... 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意识形态是巩固意识形态管理权、话语权和领导权的现实需要,也是意识形态建设工作的内在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提出了一系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新表述,开创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新篇章。在新时代,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意识形态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进行:提升意识形态工作的能力与水平,加强意识形态话语体系建设,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这样才能使得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意识形态具有中国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聚力 引领力 意识形态 实践路径
下载PDF
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困境与对策研究
17
作者 王敏 赵钰洋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24年第23期139-141,共3页
当前,高校对红色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视程度普遍有所提高。然而,在红色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还存在着高校建设层面顶层设计不足、教师教育层面融入教学不到位、学生认同层面对红色文化认同感不高等方面的困境。基于上述困... 当前,高校对红色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视程度普遍有所提高。然而,在红色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还存在着高校建设层面顶层设计不足、教师教育层面融入教学不到位、学生认同层面对红色文化认同感不高等方面的困境。基于上述困境,高校可以通过加强顶层设计、完善建设规划、创新发展模式,注重课堂教学主渠道、完善红色文化教学体系,创新校园文化特色活动、营造红色文化育人氛围,丰富社会实践活动、拓宽红色文化育人载体等多个方面来探索可行路径,充分发挥红色文化的育人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文化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伟大建党精神 高校思政育人
下载PDF
新时代高校“大思政”体系中协同育人创新模式探索——以“音乐党课”为例 被引量:3
18
作者 刘杰 邢媛 佀妲 《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学报》 2022年第3期79-83,共5页
“音乐党课”是以红色音乐为主题表现内容,借用“党课”概念形成的一种基于爱党爱国的文化现象。通过对高校师生开展调研,为“音乐党课”的价值解读和实施路径提供了真实可信的数据分析与支撑;据此从创新党建形式、融通育人功能、协同... “音乐党课”是以红色音乐为主题表现内容,借用“党课”概念形成的一种基于爱党爱国的文化现象。通过对高校师生开展调研,为“音乐党课”的价值解读和实施路径提供了真实可信的数据分析与支撑;据此从创新党建形式、融通育人功能、协同美育德育等方面,探索“音乐党课”在“大思政”体系中创新育人模式的路径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思政 音乐党课 协同育人 创新模式
下载PDF
短视频在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中的作用 被引量:2
19
作者 韩雷 张子文 《新闻论坛》 2022年第3期95-96,共2页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短视频正逐渐被广大受众所接受,成为进行信息传播的重要范式。短视频在信息传播中具有以下作用:构建崭新的话语叙事风格、构建普适性的传播载体、构建高效度的信息传播模式、在技术赋权中扩大参与者范围。因此,在...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短视频正逐渐被广大受众所接受,成为进行信息传播的重要范式。短视频在信息传播中具有以下作用:构建崭新的话语叙事风格、构建普适性的传播载体、构建高效度的信息传播模式、在技术赋权中扩大参与者范围。因此,在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中应充分意识到短视频在信息传播中的优势,使短视频成为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的重要载体,以此来进一步加强意识形态话语的吸引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视频 意识形态 话语权
下载PDF
乡村全面振兴背景下西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有效路径探究 被引量:12
20
作者 杨超杰 郭丹凤 《西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7-24,共8页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精神动力和政治思想基础,乡村全面振兴则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实现路径和载体,二者统一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之中。西藏的特殊区情决定了其在全...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精神动力和政治思想基础,乡村全面振兴则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实现路径和载体,二者统一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之中。西藏的特殊区情决定了其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现实紧迫性,并需要在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和城乡融合发展等乡村振兴的主要工作中全面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全面振兴 西藏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路径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