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5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天津市细颗粒物短期暴露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力衰竭加重再入院的影响及易感人群的探索 被引量:1
1
作者 邢璐宇 陈欣 孙洁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22年第9期846-851,共6页
目的分析天津市大气污染物细颗粒物(PM_(2.5))短期暴露对慢性心力衰竭(心衰)患者心衰加重再入院的影响以及是否存在易感人群。方法收集2018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心脏科每日因心衰入院患者的病历资料,根据纳入和... 目的分析天津市大气污染物细颗粒物(PM_(2.5))短期暴露对慢性心力衰竭(心衰)患者心衰加重再入院的影响以及是否存在易感人群。方法收集2018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心脏科每日因心衰入院患者的病历资料,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确定研究对象;收集同期天津市区污染物及气象数据,采用时间分层的病例交叉研究方法比较不同滞后天数(lag0~7)下,天津市PM_(2.5)短期暴露对慢性心衰患者心衰加重再入院的影响以及易感人群特征。结果研究共纳入1167例次慢性心衰患者。单污染物模型中,在控制气象混杂因素的情况下,PM_(2.5)短期暴露可导致慢性心衰患者因心衰加重再入院的风险增加,大气PM_(2.5)浓度每升高10μg/m^(3),慢性心衰加重的再入院风险在lag0、lag2、lag3、lag4、lag5均增加(P<0.05),其中最佳滞后期为lag0(OR=1.0298,95%CI 1.0046~1.0556)。在多污染物模型中,PM_(2.5)+可吸入颗粒物(PM_(10))、PM_(2.5)+一氧化碳并未增加患者心衰加重再入院的风险。在控制混杂因素的情况下,当PM_(2.5)浓度每升高10μg/m 3,年龄≥65岁、既往合并高血压、肺部感染、心衰病因为血管性心脏病的患者更易发生心衰加重再入院。结论PM_(2.5)短期暴露会增加慢性心衰患者心衰加重再入院风险,老年人、既往合并高血压、肺部感染以及心衰病因为血管性心脏病的患者更易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颗粒物 心力衰竭 易感人群
下载PDF
从基础研究到临床实践:调节性T细胞在移植免疫耐受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2
作者 胡露 粘烨琦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745-753,共9页
调节性T细胞(Treg)是机体建立免疫耐受的重要抑制性免疫细胞,在调控机体过度免疫应答和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移植免疫耐受相关研究中,增加体内Treg数量或增强其功能已被证明是一种能够诱导移植免疫耐受的治疗策略。目前,... 调节性T细胞(Treg)是机体建立免疫耐受的重要抑制性免疫细胞,在调控机体过度免疫应答和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移植免疫耐受相关研究中,增加体内Treg数量或增强其功能已被证明是一种能够诱导移植免疫耐受的治疗策略。目前,基于Treg诱导移植免疫耐受的方法包括过继输注Treg、体内扩增Treg和利用抗原特异性Treg。本文对Treg的特征及其作用机制,基础实验最新研究进展及国内外与移植免疫耐受相关的Treg临床实践进行综述,并对Treg治疗未来的挑战与发展进行展望,旨在揭示Treg在移植免疫耐受相关研究中的重要性和应用前景,探讨Treg治疗策略的优势和局限性,并为今后该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和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耐受 调节性T细胞(Treg) 器官移植 细胞疗法 白细胞介素-2 嵌合抗原受体(CAR) 细胞毒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TLA-4) 移植物抗宿主病
下载PDF
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对轻型颅脑损伤患者评价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7
3
作者 李晋 左超 +3 位作者 刘云阳 夏爽 李牧 马景鑑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2015年第4期271-276,共6页
目的通过核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评估轻型颅脑损伤患者颅内损伤情况,探讨DTI在轻型颅脑损伤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收集CT检查未见出血及骨折的轻型颅脑损伤患者30人,正常对照组30人。在受伤后7... 目的通过核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评估轻型颅脑损伤患者颅内损伤情况,探讨DTI在轻型颅脑损伤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收集CT检查未见出血及骨折的轻型颅脑损伤患者30人,正常对照组30人。在受伤后7天内,行头部MRI检查,并在行头MRI检查当天用Rivermead脑震荡后综合征评估表进行评分。结果轻型颅脑损伤组Rivermead脑震荡后综合征评分高于对照组。轻型颅脑损伤组FA值升高区域有:右侧小脑半球、右侧枕叶及小脑山坡,舌回,右侧额下回的三角部,楔前叶灰质。轻型颅脑损伤组FA值降低区域有:视辐射,大脑脚,右侧胼胝体膝,左侧胼胝体膝,右侧额中回下白质,中央前回下白质。结论轻型颅脑损伤患者存在器质性颅内改变。扩散张量成像对于轻型颅脑损伤造成的颅内病变非常敏感,可以为临床诊断轻型颅脑损伤提供参考依据,并为判断轻型颅脑损伤预后提供一定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磁共振成像 扩散张量成像 轴索损伤 脑震荡后综合征
下载PDF
TIPS和PTVE治疗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临床效果比较 被引量:11
4
作者 羊丹 张国梁 +2 位作者 王凤梅 边芬 贾科峰 《天津医药》 CAS 2016年第5期529-534,共6页
目的探讨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和经皮经肝胃冠状静脉栓塞术(PTVE)对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因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就诊并实施介入治疗的61例患者资料,其中PTVE组42例,TIPS组19例。比... 目的探讨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和经皮经肝胃冠状静脉栓塞术(PTVE)对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因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就诊并实施介入治疗的61例患者资料,其中PTVE组42例,TIPS组19例。比较2组治疗成功率、再出血率、曲张静脉缓解情况、肝性脑病发生率、生存率及肝功能变化等。结果 2组手术均成功,TIPS组术后门静脉压力明显下降,PTVE组的再出血率为78.6%,高于TIPS组的63.2%,PTVE组术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缓解的有效率为50.0%,明显低于TIPS组的89.5%(均P<0.05);PTVE组和TIPS组肝性脑病发生率分别为14.3%和26.3%,2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95.2%和89.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TVE组术后各时期肝功变化与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IPS组术后1、3个月肝功能较术前及PTVE术后同一时期下降,术后6、12个月肝功能变化与术前及PTVE术后同一时期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TIPS治疗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手术安全,再出血率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好转快,术后中远期对肝功能影响较小,是一种理想的介入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体分流术 经颈静脉肝内 食管和胃底静脉曲张 出血 肝硬化 肝性脑病 经皮经肝胃冠状静脉栓塞术 再出血率 肝功能
下载PDF
噻托溴铵联合舒利迭对老年中重度COPD患者临床症状积分及肺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57
5
作者 侯小华 张秀华 曹书华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503-1504,共2页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对人们身体健康常形成巨大危害,其主要特点是不完全可逆的气流受限,通常呈进行性加重。目前临床对该病治疗措施有限,多以对症治疗为主,而主要治疗手段则是采用吸入剂治疗。本文...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对人们身体健康常形成巨大危害,其主要特点是不完全可逆的气流受限,通常呈进行性加重。目前临床对该病治疗措施有限,多以对症治疗为主,而主要治疗手段则是采用吸入剂治疗。本文旨在探讨噻托溴铵联合舒利迭治疗中重度COPD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噻托溴铵 舒利迭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下载PDF
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骨盆几何构型特点的研究现状
6
作者 马璐阳 赵玉娇 +1 位作者 程悦 沈文(审校) 《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 2024年第1期97-100,共4页
盆底解剖异常是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FD)的发病基础,PFD的发生与骨盆的几何构型有一定关联。基于CT、MRI等影像学方法进行骨盆检查,能够直观显示骨盆形状并精准评估骨盆几何构型。就PFD病人骨盆横径、骨盆前后径、骶尾骨形态、耻骨... 盆底解剖异常是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FD)的发病基础,PFD的发生与骨盆的几何构型有一定关联。基于CT、MRI等影像学方法进行骨盆检查,能够直观显示骨盆形状并精准评估骨盆几何构型。就PFD病人骨盆横径、骨盆前后径、骶尾骨形态、耻骨弓角度、骨盆面积等基于影像评估的骨盆几何构型特点予以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盆底解剖 骨盆几何构型 骨盆测量 磁共振成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高敏感性肌钙蛋白T检测在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早期诊断中的意义 被引量:19
7
作者 崔文娟 卢成志 唐志琴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77-79,共3页
目的:探索高敏感性肌钙蛋白T(hs-cTnT)对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入选88例发病在6h以内的高度怀疑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患者,入院即刻抽取静脉血检测hs-cTnT,并与肌钙蛋白I(cTnI)及肌酸激酶同工... 目的:探索高敏感性肌钙蛋白T(hs-cTnT)对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入选88例发病在6h以内的高度怀疑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患者,入院即刻抽取静脉血检测hs-cTnT,并与肌钙蛋白I(cTnI)及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检测结果进行比较,诊断性能用ROC曲线及AUC表示,并根据hs-cTnT、cTnI和CK-MB的阳性率,得出对NSTEMI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等。结果:(1)NSTEMI患者hs-cTnT、cTnI及CK-MB明显高于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P<0.001)。(2)根据ROC曲线分析,hs-cTnT、cTnI和CK-MB的AUC分别为0.908、0.851、0.789,95%可信区间分别为0.832~0.985、0.763~0.939、0.695~0.883。(3)hs-cTnT以14pg/mL为诊断临界点时,灵敏度为77.8%,特异度为96.7%,阳性预测值为91.3%,阴性预测值为96.8%。而cTnI诊断临界点为0.08ng/mL时,灵敏度为37.0%,特异度为96.7%,阳性预测值为83.3%,阴性预测值为77.6%。CK-MB以4ng/mL为诊断临界点时,灵敏度为25.9%,特异度为93.4%,阳性预测值为63.6%,阴性预测值为79.2%。结论:hs-cTnT对NSTEMI的早期诊断性能优于cTnI和CK-MB,有利于早期筛选NSTEMI患者并及时对其进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高敏感性肌钙蛋白T 肌钙蛋白I 肌酸激酶同工酶 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 肌梗死 心绞痛 不稳定型 早期诊断
下载PDF
磷酸肌酸在急性脑损伤患者脑心综合征防治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8
作者 董宏 王勇强 +1 位作者 赵桂森 张英 《山东医药》 CAS 2013年第12期79-80,共2页
目的观察磷酸肌酸钠对急性脑损伤患者脑心综合征的防治效果。方法急性脑损伤64例交叉分组为常规治疗组(对照组)32例和磷酸肌酸钠治疗组(治疗组)32例。对照组给予脱水降颅压、营养支持、神经保护、抗感染、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有手术指征... 目的观察磷酸肌酸钠对急性脑损伤患者脑心综合征的防治效果。方法急性脑损伤64例交叉分组为常规治疗组(对照组)32例和磷酸肌酸钠治疗组(治疗组)32例。对照组给予脱水降颅压、营养支持、神经保护、抗感染、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有手术指征的行开颅手术或微创术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磷酸肌酸钠5.0 g/d静滴3 d,之后2.0 g/d连用7 d。观察治疗前及治疗后两组患者脑心综合征的发生和改善情况。结果对照组A-PACHEⅡ入院评分、cTnI出现时间、cTnI高峰数值、APACHEⅡ10 d评分分别为(26.5±5.3)分、(4.8±1.5)h、(2.37±0.54)ng/mL、(22.9±4.8)分,治疗组分别为(27.3±5.6)分、(6.4±1.8)h、(1.52±0.38)ng/mL、(21.4±4.3)分;两组比较,P均<0.05。对照组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增高、cTnI增高、心电图异常、死亡分别为24、19、16、6例,治疗组分别为16、11、9、5例,两组除死亡例数无统计学差异外,其余指标比较P均<0.05。结论磷酸肌酸可有效防治急性脑损伤并发脑心综合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损伤 脑心综合征 磷酸肌酸 脑损伤
下载PDF
儿童肝移植非计划性术中低体温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及验证
9
作者 曹义 彭玉娜 +4 位作者 胡芳 朱敏 张华 韩旭 彭丽清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 2024年第1期6-10,共5页
目的:分析儿童肝移植非计划性术中低体温的影响因素,并构建风险预测模型。方法:选取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器官移植中心2021年10月—2023年9月儿童肝移植手术397例,将其分为建模组(317例)和验证组(80例)。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儿童肝... 目的:分析儿童肝移植非计划性术中低体温的影响因素,并构建风险预测模型。方法:选取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器官移植中心2021年10月—2023年9月儿童肝移植手术397例,将其分为建模组(317例)和验证组(80例)。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儿童肝移植非计划性术中低体温的影响因素,并构建列线图模型。结果: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无肝期持续时间(OR=1.894,95%CI:1.124~3.193)、终末期肝病评分(OR=1.032,95%CI:1.006~1.059)、移植物与受者体重比(GRWR)评分(OR=1.310,95%CI:1.042~1.648)和术前血小板值(OR=2.237,95%CI:1.310~3.820)是儿童肝移植非计划性术中低体温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预测模型ROC曲线下面积(AUC)值为0.773(95%CI:0.710~0.836),灵敏度为0.722、特异度为0.712,约登指数为0.434,H-L拟合优度检验显示拟合优度良好(χ^(2)=3.904,P=0.886)。验证组ROC的AUC值为0.754(95%CI:0.648~0.861),经验证预测模型总准确率为73.75%。结论:筛选的4项预测因素为儿童肝移植非计划性术中低体温的特异性因素,构建的风险预测模型有较好的预测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儿童 非计划性术中低体温 风险因素 预测模型
下载PDF
磁敏感加权成像在弥漫性轴索损伤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1
10
作者 崔明惠 夏爽 祁吉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40-441,共2页
弥漫性轴索损伤(diffuse axonal injury,DAI)是指脑外伤后发生的,主要弥漫分布于脑白质,以轴索损伤为主要改变的一种原发性脑实质的损伤,其特点为广泛性白质变性,小灶性出血,常与其他颅脑损伤合并,病死率高。磁敏感加权成像技术(susc... 弥漫性轴索损伤(diffuse axonal injury,DAI)是指脑外伤后发生的,主要弥漫分布于脑白质,以轴索损伤为主要改变的一种原发性脑实质的损伤,其特点为广泛性白质变性,小灶性出血,常与其他颅脑损伤合并,病死率高。磁敏感加权成像技术(susceptibility-weighted imaging,SWI)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项磁共振新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性轴索损伤 出血 磁敏感加权成像 回顾性研究
下载PDF
盐酸右美托咪定复合靶控输注丙泊酚用于肝癌射频消融治疗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9
11
作者 张晓梅 孙艳霞 +1 位作者 刘伟华 王国林 《北京医学》 CAS 2015年第2期134-137,共4页
目的探讨盐酸右美托咪定复合靶控输注丙泊酚在肝癌射频消融术中应用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射频消融治疗肝癌患者6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3组,每组20例:Ⅰ组(盐酸右美托咪定组)、Ⅱ组(靶控输注丙泊酚组)、Ⅲ组(盐酸右美托咪... 目的探讨盐酸右美托咪定复合靶控输注丙泊酚在肝癌射频消融术中应用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射频消融治疗肝癌患者6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3组,每组20例:Ⅰ组(盐酸右美托咪定组)、Ⅱ组(靶控输注丙泊酚组)、Ⅲ组(盐酸右美托咪定+靶控输注丙泊酚组)。记录治疗开始前、治疗开始后5 min、结束即刻、出室时患者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呼吸频率(RR)、脉搏血氧饱和度(Sp O2),同时记录苏醒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医生满意度评分。结果Ⅱ组治疗开始后5 min MAP[(69±8)mm Hg]、HR[(69±3)次/min]、RR[(16±5)次/min]、Sp O2[(90±4)%]与治疗前相比均明显降低(P〈0.05)。Ⅲ组的苏醒时间显著短于Ⅱ组[(1.1±0.1)min vs.(3.1±0.2)min,P〈0.05],Ⅲ组的医生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Ⅰ组与Ⅱ组(3.8±0.3 vs.1.9±0.3、2.0±0.6,P〈0.05)。Ⅲ组呼吸暂停的发生率(0%)及低血压的发生率(5%)也明显低于Ⅱ组(20%、35%,P〈0.05)。结论盐酸右美托咪定复合靶控输注丙泊酚用于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肝癌安全可靠,患者术中循环呼吸平稳,苏醒快,医生满意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右美托咪定 靶控输注 丙泊酚 射频消融 肝癌
原文传递
去肾交感神经术对心肌梗死后犬心脏氧化应激和交感神经重构的影响 被引量:4
12
作者 宋立君 卢成志 +3 位作者 李超 张瑾 王丽 马艺杰 《天津医药》 CAS 2015年第8期864-867,共4页
目的观察去肾交感神经术(RDN)对犬心肌梗死(MI)后心脏氧化应激和交感神经重构的影响。方法将18只健康犬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6只,只行冠脉造影检查;心肌梗死组(MI组)6只,建立MI模型后1周行肾动脉造影检查;心肌梗死+RDN治疗组(MI+RDN组)6... 目的观察去肾交感神经术(RDN)对犬心肌梗死(MI)后心脏氧化应激和交感神经重构的影响。方法将18只健康犬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6只,只行冠脉造影检查;心肌梗死组(MI组)6只,建立MI模型后1周行肾动脉造影检查;心肌梗死+RDN治疗组(MI+RDN组)6只,建立MI模型后1周行RDN治疗。明胶海绵栓塞法制作MI模型后4周,通过超声心动图测量各组犬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室射血分数(LVEF);免疫组化法检测梗死周边区酪氨酸羟化酶(TH)阳性神经纤维分布和密度;检测心肌氧化应激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含量。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MI组和MI+RDN组LVEF和SOD降低(P<0.05),LVEDV、LVESV、MDA和TH阳性神经纤维相对表达量均增加(P<0.05)。TH阳性神经纤维相对表达量与SOD呈负相关(rs=-0.818,P<0.05),与MDA呈正相关(rs=0.900,P<0.05)。MI+RDN组较MI组LVEF和SOD升高(P<0.05),而LVEDV、LVESV、MDA和TH阳性神经纤维相对表达量均降低(P<0.05)。结论 RDN可以降低心脏氧化应激水平、抑制MI后心脏交感神经重构、改善心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肾交感神经术 心肌梗死 交感神经重构 氧化应激 动物 实验
下载PDF
替罗非班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无复流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3
作者 陈欣 卢成志 +1 位作者 王小飞 张靖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60-262,共3页
目的评价冠状动脉内应用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盐酸替罗非班,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梗死相关动脉行直接PCI后无复流现象的效果及对血小板活化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33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直接行PCI出现无复流者48例,根据其用... 目的评价冠状动脉内应用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盐酸替罗非班,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梗死相关动脉行直接PCI后无复流现象的效果及对血小板活化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33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直接行PCI出现无复流者48例,根据其用药情况分为硝酸甘油组(24例)和替罗非班组(24例)。两组均行冠状动脉造影,分别于术前和术后24 h检测血小板GPⅠb、GPⅡb/Ⅲa、GPⅢa。结果与用药前比较,两组术后均能改善冠状动脉血流,硝酸甘油组患者TIMI血流为(1.61±0.38)级vs(1.85±0.42)级(P<0.05),替罗非班组患者TIMI血流为(1.59±0.40)级vs(2.15±0.65)级(P<0.01)。替罗非班组患者术后24 h血小板GPⅠb、GPⅡh/Ⅲa、GPⅢa较术前明显降低(P<0.01)。结论冠状动脉内应用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替罗非班较安全。能更有效改善TIMI血流,并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血小板活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 心肌梗塞 血小板活化 血小板聚集抑制剂 冠状动脉疾病
下载PDF
失匹配负波发生原理及临床应用 被引量:5
14
作者 李宝环 李富德 林鹏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99-503,共5页
失匹配负波(MMN)是一种皮层事件相关电位,主要反映大脑对变异刺激信号的自动处理功能,是一种自动识别、分析的前注意加工过程。MMN诱发方式与P300相同,采用的是被动的Oddball模式,不同的是MMN反映与任务无关的自动加工过程。
关键词 失匹配负波 临床应用 发生原理 事件相关电位 加工过程 自动处理 刺激信号 自动识别
下载PDF
胰腺癌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诱导蛋白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玉亮 郭仁德 张彧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77-79,共3页
目的:探讨胰腺癌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诱导蛋白(TGFBIp/βig-h3)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及其意义方法:收集15例胰腺癌术后的患者癌组织、癌旁组织以及4例正常胰腺组织标本,提取胰腺组织标本总RNA,利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 目的:探讨胰腺癌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诱导蛋白(TGFBIp/βig-h3)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及其意义方法:收集15例胰腺癌术后的患者癌组织、癌旁组织以及4例正常胰腺组织标本,提取胰腺组织标本总RNA,利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胰腺组织标本TGFBIp mRNA水平;应用Western blot检测TGFBIp蛋白表达水平。结果:胰腺癌组织TGFBIp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癌旁胰腺组织及正常胰腺组织(P<0.01)。在不同分化程度的胰腺癌组织中,TGFBIp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Ⅲ~Ⅳ期及有淋巴结转移胰腺癌组织中TGFBIp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Ⅰ~Ⅱ期及无淋巴结转移胰腺癌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GFBIp高表达与胰腺癌的发生发展相关,其可能的调控机制及生物学效应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化生长因子β诱导蛋白 胰腺癌 信使核糖核酸
下载PDF
白血病干/祖细胞相关基因表达在急性白血病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2
16
作者 朱海波 赵明峰 +7 位作者 谢芳 肖霞 徐新女 穆娟 杨皎娃 刘鹏江 吕海容 李玉明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5期1150-1155,共6页
本研究旨在检测白血病干/祖细胞(LSPC)相关基因ABCB1、BMI-1、HOXB4在急性白血病患者骨髓中的表达,并探讨其在急性白血病中的临床意义。采集41例初治急性白血病患者的骨髓、16例缓解期患者的骨髓及10例非恶性血液病患者骨髓标本(作为对... 本研究旨在检测白血病干/祖细胞(LSPC)相关基因ABCB1、BMI-1、HOXB4在急性白血病患者骨髓中的表达,并探讨其在急性白血病中的临床意义。采集41例初治急性白血病患者的骨髓、16例缓解期患者的骨髓及10例非恶性血液病患者骨髓标本(作为对照)。采用SYBR Green相对定量RT-PCR法检测ABCB1、BMI-1、HOXB4基因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它们与急性白血病疗效、预后的关系。结果表明,ABCB1、BMI-1、HOXB4在对照组均无表达,在初治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4.26±2.26、3.72±1.91、3.74±2.38;而在缓解标本组分别为2.14±1.47、2.07±0.99、1.47±0.89,均明显低于初治组(p<0.05);正规化疗2个疗程内能够获得完全/部分缓解的患者的基因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77±1.29、2.09±1.26、1.78±1.49,明显低于未缓解的难治病例(分别为7.23±1.78、3.96±0.92、4.48±2.57)(p<0.01)。单因素分析发现,各个基因高表达患者的白血病干/祖细胞免疫表型(CD34+CD38-CD96+和CD34+CD38-CD123+)表达阳性的比例及出现高白细胞(≥30×109/L)的几率均高于低表达患者,差异显著(p<0.05);而综合分析各个基因的表达,上述变化的p值均小于单因素分析p值,差异更显著(p<0.01)。结论:LSPC相关基因(ABCB1、BMI-1、HOXB4)表达与LSPC免疫表型呈相关性,在急性白血病患者发病初期表达增高,缓解后其表达水平明显下降;表达高者易出现高白细胞,化疗效果差,缓解率低。综合多指标分析可能是一种更好地临床评估疗效和预后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干细胞 ABCBI BMI-1 HOXB4 急性白血病
下载PDF
脑微出血的空间与时间分布及对临床治疗的影响 被引量:6
17
作者 柴超 夏爽 沈文 《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 2013年第4期324-327,共4页
脑微出血反映了脑小血管病的病理变化,具有空间分布及时间演变特点,同时对临床抗凝、溶栓、抗血小板治疗具有一定的影响。磁敏感加权成像能够提高脑微出血的检出率,有助于脑微出血的诊断及鉴别诊断。综述脑微出血的病理、空间与时间特... 脑微出血反映了脑小血管病的病理变化,具有空间分布及时间演变特点,同时对临床抗凝、溶栓、抗血小板治疗具有一定的影响。磁敏感加权成像能够提高脑微出血的检出率,有助于脑微出血的诊断及鉴别诊断。综述脑微出血的病理、空间与时间特性及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微出血 磁敏感加权成像 病理 空间 时间 治疗
下载PDF
前牙美学区即刻种植即刻非功能修复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6
18
作者 傅泓升 殷恺 李玉民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2年第2期296-298,共3页
目的:探讨前牙美学区即刻种植即刻非功能修复的临床特点及修复后的美学效果。方法:25例患者34枚Xi ve种植体前牙区即刻种植即刻临时冠修复,对种植体成功率及周围牙龈附着状况进行观察,6个月后永久冠修复。结果:1枚种植体在愈合期内脱落... 目的:探讨前牙美学区即刻种植即刻非功能修复的临床特点及修复后的美学效果。方法:25例患者34枚Xi ve种植体前牙区即刻种植即刻临时冠修复,对种植体成功率及周围牙龈附着状况进行观察,6个月后永久冠修复。结果:1枚种植体在愈合期内脱落,其余种植体在修复后12个月时均有骨结合,临床效果良好。结论:前牙美学区即刻种植即刻非功能修复时多因素可影响种植体的成功率及软组织美学效果,严格掌控适应证,才能获得理想的美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即刻种植 即刻非功能修复 牙种植体 美学
下载PDF
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与重组人白介素-11治疗脓毒性血小板减少症临床疗效比较 被引量:11
19
作者 李艳 王勇强 王兵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 2013年第2期114-117,120,共5页
目的:评价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hTPO)与重组人白介素-11(rhIL-11)治疗脓毒症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脓毒症合并血小板减少的患者,根据"不平衡指数最小的分配原则"随机分为对照组,rhTPO组与rhIL-11组。... 目的:评价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hTPO)与重组人白介素-11(rhIL-11)治疗脓毒症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脓毒症合并血小板减少的患者,根据"不平衡指数最小的分配原则"随机分为对照组,rhTPO组与rhIL-11组。3组均在控制感染等综合治疗的基础上,rhTPO组予以rhTPO 300 U/(kg.d),rhIL-11组予以rhIL-11 1.5 mg/(kg.d)。当血小板计数恢复至100×109/L或血小板绝对值升高≥50×109/L时即停药。结果:给药第1、2天,3组血小板计数升高不明显,用药第3天血小板计数rhTPO组显著高于rhIL-11组和对照组(P<0.05);rhTPO组血小板计数恢复到>50×109/L及≥100×109/L所需时间及输注血制品量均少于rhIL-11组和对照组(P<0.05);rhTPO组不良反应率显著低于rhIL-11组(P<0.05)。随访28 d内病死率rhT-PO组和rhIL-11组显著低于对照组,但rhTPO组和rhIL-11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rhTPO在促进脓毒症相关血小板减少症血小板数的恢复,减少患者血制品输注量,安全性较rhIL-11更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血小板减少 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 重组人白介素-11
下载PDF
脂联素与同型半胱氨酸检测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诊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2
20
作者 门昌君 张国梁 谭东毅 《山东医药》 CAS 2012年第41期15-17,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脂联素(Apn)及同型半胱氨酸(Hcy)的表达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NAFLD患者90例和正常对照者30例。采用ELASA法测定血清Apn、Hcy水平;行腹部CT检查测定肝CT值及肝脾CT比值;测定血清ALT、AST、GG... 目的探讨血清脂联素(Apn)及同型半胱氨酸(Hcy)的表达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NAFLD患者90例和正常对照者30例。采用ELASA法测定血清Apn、Hcy水平;行腹部CT检查测定肝CT值及肝脾CT比值;测定血清ALT、AST、GGT、TG、TC、HDL-C、LDL-C水平;对血清Apn、Hcy水平与各临床指标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并观察NAFLD组与对照组上述指标的变化情况。Apn、Hcy的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法。结果与对照组相比,NAFLD组肝脏CT值、肝脾CT比值、血清HDL-C及Apn水平明显降低(P均<0.05),血清Hcy、ALT、AST、TG、TC、GGT、LDL-C明显增高(P均<0.05)。血清Apn水平与BMI、ALT、AST、GGT、LDL-C呈负相关,与肝CT值、HDL-C呈正相关;血清Hcy水平与BMI、ALT、AST、GGT、LDL-C呈正相关,与肝CT值、HDL-C呈负相关。结论联合检测Apn、Hcy对于NAFLD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肝 非酒精性 脂联素 同型半胱氨酸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