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字切片库结合网络在病理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35
1
作者 王进京 孙保存 +5 位作者 赵秀兰 张丹芳 刘铁菊 高玉彤 董学易 古强 《基础医学教育》 2012年第12期935-937,共3页
传统病理学实验教学依赖显微镜对病理学组织切片进行观察,这种教学模式所固有的缺点影响了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创造性。病理学实验教学数字切片库结合网络教学的新型病理学实验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病理学组织切片教学所存在的... 传统病理学实验教学依赖显微镜对病理学组织切片进行观察,这种教学模式所固有的缺点影响了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创造性。病理学实验教学数字切片库结合网络教学的新型病理学实验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病理学组织切片教学所存在的时空限制,给传统病理学实验教学带来全新模式的变革,并对病理学实验考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而且这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对形成以学生为学习主体、开展自主性学习和创造性学习具有重要作用,对培养医学生的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理学 实验教学 数字切片
下载PDF
天津市20年甲状腺疾病发病的变化——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临床病理资料分析 被引量:34
2
作者 江昌新 方佩华 +1 位作者 张丽辉 谭郁彬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275-278,共4页
目的 观察天津市20 年甲状腺疾病发病的变化,以进一步探讨碘与甲状腺疾病的关系。方法 用游程检验和泊松分布的U 检验方法对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病理科1978~1997 年甲状腺疾病总外科病理检出率( 外检率)和六种甲状腺疾... 目的 观察天津市20 年甲状腺疾病发病的变化,以进一步探讨碘与甲状腺疾病的关系。方法 用游程检验和泊松分布的U 检验方法对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病理科1978~1997 年甲状腺疾病总外科病理检出率( 外检率)和六种甲状腺疾病的外检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0 年的外检总量160 325 例( 平均8 016 例/ 年) 。有甲状腺疾病者总数:3 701 例,总外检率:2.31 % 。统计学分析显示:甲状腺疾病的外检率在1982 年后呈下降趋势,在1995 年后呈明显上升趋势。20 年结节性甲状腺肿的外检率呈上升趋势,以1995 年后更著,桥本甲状腺炎(HT) 和腺瘤的外检率呈下降趋势;甲状腺乳头状癌和滤泡癌的外检率无变化。结论 20 年甲状腺疾病,特别是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结节性甲状腺肿外检所表现出的与饮用低碘水和碘盐供给时间相关的阶段性变化,进一步证实碘与甲状腺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应引起高度重视和更深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疾病 发病率 病理学
原文传递
发热原因待查患者浅淋巴结转移癌40例临床病理学分析
3
作者 罗洁 杨晶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3期373-374,共2页
关键词 发热 浅淋巴结转移癌 病理学 诊断 原因 鉴别诊断
下载PDF
基础医学教育阶段核心课程知识图谱的构建与应用 被引量:6
4
作者 闫景瑞 邓为民 +3 位作者 张士杰 墨晶 温克 于骊 《中华医学教育杂志》 2024年第3期176-179,共4页
在医学生的培养过程中,基础医学教育阶段学生的学习效率和个性化学习是亟需关注的问题。知识图谱能够表达知识间复杂逻辑关系的本质特征,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方法。为了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效果,满足个性化学习的需求,本文基于树... 在医学生的培养过程中,基础医学教育阶段学生的学习效率和个性化学习是亟需关注的问题。知识图谱能够表达知识间复杂逻辑关系的本质特征,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方法。为了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效果,满足个性化学习的需求,本文基于树结构,采用领域专家的方式构建模式和关系,进行数据提取、数据精炼和数据融合,在超星学习平台上构建了基础医学教育阶段核心课程知识图谱。本文介绍了基础医学教育阶段核心课程知识图谱的构建过程,并在天津医科大学2021级申请转专业的45名学生中加以应用,结果表明,经常使用知识图谱的学生的笔试成绩[(177.7±23.3)分]高于不经常使用的学生[(147.9±20.3)分],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知识图谱能够帮助学生随时随地进行学习,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效果,并为个性化学习提供了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辅助教学 知识图谱 基础医学教育 构建 应用
原文传递
知识图谱赋能基础医学教育的实践
5
作者 于骊 邓为民 +3 位作者 张士杰 墨晶 温克 闫景瑞 《中华医学教育杂志》 2024年第7期513-516,共4页
目的以自行开发的基础医学教育阶段核心课程知识图谱为工具, 探索知识图谱赋能基础医学教育阶段课程教学的效果。方法将基础医学教育阶段核心课程知识图谱从2022年1月起开放给天津医科大学2020级临床医学类专业259名学生, 在学科教师的... 目的以自行开发的基础医学教育阶段核心课程知识图谱为工具, 探索知识图谱赋能基础医学教育阶段课程教学的效果。方法将基础医学教育阶段核心课程知识图谱从2022年1月起开放给天津医科大学2020级临床医学类专业259名学生, 在学科教师的引导下, 以此为辅助学习工具学习6个月, 并以该级次学生为试验组, 以未使用过知识图谱的2018级同类专业248名学生为对照组, 对两组学生参加的由天津医科大学组织的基础医学教育阶段核心课程综合考核成绩进行比较, 使用Mann-Whitney U检验进行数据分析。结果试验组学生的总成绩[84.0(79.7, 88.0)]分, 高于对照组学生的[69.0(59.5, 78.0)]分, 以逻辑推理为主的题型, 试验组学生成绩[67.6(55.5, 79.7)]分, 高于对照组学生的[61.1(54.3, 73.6)]分, 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知识图谱能够帮助临床医学类专业学生提高基础医学核心课程学习效果, 增强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辅助教学 知识图谱 基础医学教育 数字化教学
原文传递
GTC对DMBA诱发大鼠乳腺导管增生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1
6
作者 高玉彤 张乃鑫 +1 位作者 赵天如 杨晶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40-343,共4页
目的探讨绿茶提取物绿茶儿茶素(green tea catechins,GTC)对二甲基苯蒽(DMBA)诱发SD大鼠乳腺癌前增生性病变的抑制作用。方法42只7周龄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A(空白对照)、B(DMBA)、C(GTC)、D(DMBA+GTC)4组。①A、B组自由饮用自来水;②C、... 目的探讨绿茶提取物绿茶儿茶素(green tea catechins,GTC)对二甲基苯蒽(DMBA)诱发SD大鼠乳腺癌前增生性病变的抑制作用。方法42只7周龄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A(空白对照)、B(DMBA)、C(GTC)、D(DMBA+GTC)4组。①A、B组自由饮用自来水;②C、D组自由饮用自来水,并各鼠每天接受1次GTC水溶液灌胃(80mg/d);③B、D组各鼠于实验首日接受一次性DMBA油溶液灌胃(70mg/kg)。实验持续20周。第20周末时,断颈处死各组大鼠,取其全部乳腺组织,常规制备石蜡HE切片,镜下计数4组大鼠乳腺癌前增生性病变;以SP法和TUNEL法分别检测B、D组大鼠乳腺上皮细胞的PCNA表达(增生指数)和凋亡指数。结果①GTC灌胃(C、D)组大鼠的乳腺上皮增生性病变少于非GTC灌胃(A、B)组,其中的D(DMBA+GTC)组少于B(DMBA)组(P<0·05);②D组大鼠乳腺上皮细胞的PCNA表达少于B(DMBA)组(P=0·001);③D组与B组大鼠乳腺上皮细胞的凋亡指数差异无显著性(P=0·177)。结论①绿茶提取物GTC对DMBA诱发SD大鼠乳腺癌前增生性病变具有抑制作用,这可能与乳腺上皮细胞的增生受抑有关,未显示与乳腺上皮细胞凋亡指数的相关性;②GTC对未接受致癌剂DMBA作用的大鼠乳腺上皮细胞未显示增生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细胞增殖 绿茶 儿茶素 大鼠
下载PDF
慢性炎症对小鼠黑色素瘤血管生成的影响 被引量:7
7
作者 房东亮 马跃美 +4 位作者 赵秀兰 孙涛 刘艳荣 王倩 田原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30-233,共4页
目的研究慢性炎症对小鼠恶性黑色素移植瘤的生长及其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60只C57BL小鼠随机分成3组,对照(c)组、炎症+肿瘤(I+T)组和单纯肿瘤(T)组。于小鼠背部皮下制作气囊并于鼠蹊部接种B16黑色素瘤细胞悬液,皮下气囊分... 目的研究慢性炎症对小鼠恶性黑色素移植瘤的生长及其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60只C57BL小鼠随机分成3组,对照(c)组、炎症+肿瘤(I+T)组和单纯肿瘤(T)组。于小鼠背部皮下制作气囊并于鼠蹊部接种B16黑色素瘤细胞悬液,皮下气囊分别注入弗氏佐剂(CFA)或生理盐水;C组不做任何处理。肿瘤组织经CD31免疫组化染色后计数肿瘤组织中微血管数目(MVD)。留取小鼠血清,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中白细胞介素(IL)-6、IL-17、IL-23及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的含量。结果:建模后15—27d时I+T组小鼠肿瘤体积和质量均大于T组(P〈0.05或P〈0.01)。建模后9、15、21及27d,I+T组小鼠肿瘤组织MVD大于T组,I+T组和T组小鼠血清4种因子含量均明显大于C组(P〈0.01),且除建模后第9天I+T组血清IL-17、IL-23含量与T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余各I+T组血清IL-6、IL-17、IL-23及VEGF含量均大于T组(P〈0.05或P〈0.01)。结论:弗氏佐剂诱导的慢性炎症促进了小鼠黑色素瘤的生长,且炎症部位分泌的某些细胞因子会通过某种途径促进肿瘤血管的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色素瘤 疾病模型 动物 炎症 新生血管化 病理性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类 白细胞介素类 小鼠 近交C57BL
下载PDF
试剂盒法制备细胞块的效果及其技术要点 被引量:3
8
作者 刘芳 刘增辉 +4 位作者 张丹芳 车娜 高玉彤 林贤 孙保存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 2019年第6期657-658,共2页
目的:探讨应用细胞块制备试剂盒制备细胞块效果以及制块过程中的技术要点。方法:应用细胞块制备试剂盒法制备细胞块,常规包埋制片后进行HE染色及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其效果。结果:细胞块制备试剂盒制成的细胞块不散,可对微量标本进行处理... 目的:探讨应用细胞块制备试剂盒制备细胞块效果以及制块过程中的技术要点。方法:应用细胞块制备试剂盒法制备细胞块,常规包埋制片后进行HE染色及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其效果。结果:细胞块制备试剂盒制成的细胞块不散,可对微量标本进行处理,具备组织学优点;满足标本连续切片,并可永久保存标本;能满足免疫组化检测需要。结论:细胞块制备试剂盒法操作简单,技术难点不多,质量容易控制,便于基层医院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块 微标本 免疫组化染色
下载PDF
LCMT1在肝癌中的表达和预后的意义 被引量:2
9
作者 廖诗晗 赵秀兰 +5 位作者 张艳辉 刘铁菊 董学易 车娜 梁晓辉 李逸仙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 2019年第3期246-250,共5页
目的:探讨亮氨酸羧基甲基转移酶1(LCMT1)在肝癌中的表达和预后的意义。方法:通过收集网络数据库GEPIA中有关信息进行LCMT1表达情况的分析、相关性分析和生存分析,然后通过免疫组化染色进一步分析LCMT1在肝癌中的表达和预后。结果:LCMT1... 目的:探讨亮氨酸羧基甲基转移酶1(LCMT1)在肝癌中的表达和预后的意义。方法:通过收集网络数据库GEPIA中有关信息进行LCMT1表达情况的分析、相关性分析和生存分析,然后通过免疫组化染色进一步分析LCMT1在肝癌中的表达和预后。结果:LCMT1在肾上腺皮质癌、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肝癌和胸腺瘤中的表达和正常组织的表达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CMT1在肝癌中高表达,且高表达的患者生存时间短,更容易发生转移。LCMT1和金属蛋白酶2(MMP2)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324(P<0.05)。LCMT1和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3(MAPK3)存在正相关关系且相关系数为0.76(P<0.05)。结论:LCMT1在肝癌中高表达,且高表达与患者的不良预后有关,LCMT1可能通过激活MAPK3的磷酸化而促进肝癌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CMT1 GEPIA数据库 MMP2 MAPK3 肝癌
下载PDF
消化系统整合教学模式的探索与体会
10
作者 朱云娟 刘奔 +3 位作者 邸红军 张丹芳 杜晓玲 强兆艳 《基础医学教育》 2023年第11期934-936,共3页
消化系统整合教学模式是将消化系统的正常功能、常见疾病的病理变化、病理生理机制、诊断学方法、治疗、预防、人文等知识进行有机整合。整合教学模式打破原有学科之间的界限,将与消化系统相关的教学内容和知识点进行梳理,在理论课和实... 消化系统整合教学模式是将消化系统的正常功能、常见疾病的病理变化、病理生理机制、诊断学方法、治疗、预防、人文等知识进行有机整合。整合教学模式打破原有学科之间的界限,将与消化系统相关的教学内容和知识点进行梳理,在理论课和实验课的基础上嵌入PBL,采用终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考核。课程整合改革中遇到一些挑战,如教学团队建设、PBL教学的实施、教材建设、教学效果等问题。教师还需通过不断探索和实践来完善符合自身特点的整合教学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医学 消化系统 整合教学 教学改革 PBL教学
下载PDF
Nrf2促进肝癌细胞的迁移与侵袭能力 被引量:3
11
作者 张宁 赵秀兰 +3 位作者 李勇莉 董学易 赵楠 刘铁菊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 2020年第5期408-411,428,共5页
目的:探讨核转录因子Nrf2对肝癌细胞迁移及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将Nrf2过表达质粒通过慢病毒包装后分别转染至肝癌细胞系HCC-LM3及Bel-7402中,通过划痕实验、Transwell侵袭实验观察Nrf2对肝癌细胞迁移运动及侵袭能力的影响,使用Wester... 目的:探讨核转录因子Nrf2对肝癌细胞迁移及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将Nrf2过表达质粒通过慢病毒包装后分别转染至肝癌细胞系HCC-LM3及Bel-7402中,通过划痕实验、Transwell侵袭实验观察Nrf2对肝癌细胞迁移运动及侵袭能力的影响,使用Western印迹法检测转染后的HCC-LM3及Bel-7402肝癌细胞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与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表达情况,通过收集网络数据库GEPIA中相关临床资料信息分析Nrf2对肝癌患者生存时间的影响。结果:在肝癌细胞系HCC-LM3与Bel-7402中过表达Nrf2,其迁移侵袭能力均明显增强。此外发现过表达Nrf2的HCC-LM3肝癌细胞中MMP2及MMP9表达均增加(t=2.879、5.582,均P<0.05);Bel-7402肝癌细胞转染Nrf2过表达质粒后,其MMP2及MMP9表达也相对增加(t=3.756、2.968,均P<0.05)。高表达Nrf2的肝癌患者生存时间短于低表达Nrf2的肝癌患者(Logrank P=0.042)。结论:肝癌细胞Nrf2高表达可能通过增加MMP2及MMP9的表达,进而促进肝癌细胞迁移及侵袭能力,并且Nrf2高表达与肝癌患者的不良预后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肝癌 MMP NRF2 迁移 侵袭 预后
下载PDF
SRSF2、HMGA2和Caspase-3在卵巢高级别浆液性癌及其前驱病变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
12
作者 汪红燕 宋文静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 2019年第3期275-278,共4页
目的:观察富含丝氨酸/精氨酸剪接因子2(SRSF2)、HMGA2和Caspase-3在卵巢高级别浆液性癌(HGSOC)及其前驱病变中的表达并探讨其意义。方法:收集输卵管分泌型上皮细胞过度生长(SCOUT)20例、P53印记13例、浆液性输卵管上皮内癌(STIC)18例、... 目的:观察富含丝氨酸/精氨酸剪接因子2(SRSF2)、HMGA2和Caspase-3在卵巢高级别浆液性癌(HGSOC)及其前驱病变中的表达并探讨其意义。方法:收集输卵管分泌型上皮细胞过度生长(SCOUT)20例、P53印记13例、浆液性输卵管上皮内癌(STIC)18例、输卵管高级别浆液性癌37例和HGSOC 48例,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SRSF2、HMGA2和Caspase-3在5组中的表达,分析3个指标间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间的关系。结果:在5组中SRSF2和Caspase-3呈递减性表达,HMGA2呈递增性表达(P均<0.05)。3个指标在STIC、输卵管高级别浆液性癌和HGSOC中的表达无显著差异(P均>0.05)。在HGSOC及其前驱病变中,SRSF2与Caspase-3的表达呈正相关,SRSF2与HMGA2、 Caspase-3与HMGA2的表达均呈负相关(r分别为0.618、-0.329和-0.373,P均<0.05)。3个指标的表达与肿瘤FIGO分期、肿瘤大小及年龄无关。结论:SRSF2和HMGA2蛋白异常表达可能协同参与调控HGSOC肿瘤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级别浆液性癌 SRSF2 HMGA2 CASPASE-3 凋亡
下载PDF
RSRC2影响三阴性乳腺癌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的初步研究
13
作者 李勇莉 赵秀兰 +4 位作者 张宁 董学易 班新超 廖诗晗 刘铁菊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 2020年第4期313-316,323,共5页
目的:探究富含精氨酸/丝氨酸卷曲螺旋2(RSRC2)对三阴性乳腺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将RSRC2过表达、降表达和空载体质粒通过慢病毒包装转染至三阴性乳腺癌细胞MDA-MB-231中,通过Western blot检测转染效果,通过Transwell迁移实验... 目的:探究富含精氨酸/丝氨酸卷曲螺旋2(RSRC2)对三阴性乳腺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将RSRC2过表达、降表达和空载体质粒通过慢病毒包装转染至三阴性乳腺癌细胞MDA-MB-231中,通过Western blot检测转染效果,通过Transwell迁移实验、侵袭实验、划痕实验检测RSRC2对MDA-MB-231细胞迁移、侵袭能力的影响,通过平板克隆形成实验检测RSRC2对MDA-MB-231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结果:Western blot结果显示RSRC2过表达和降表达质粒成功转染至MDA-MB-231细胞中,Transwell迁移实验、侵袭实验、划痕实验、平板克隆实验显示,RSRC2过表达的MDA-MB-231细胞其迁移、侵袭及增殖能力减弱,RSRC2降表达的MDA-MB-231细胞其迁移、侵袭及增殖能力增强(均P<0.05)。结论:RSRC2在三阴性乳腺癌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过程中起着重要的负调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阴性乳腺癌 RSRC2 增殖 迁移 侵袭
下载PDF
不同微环境对黑色素瘤细胞侵袭能力和局部微循环模式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4
14
作者 张诗武 孙保存 +3 位作者 张丹芳 李岩 容哲 赵秀兰 《中华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832-837,共6页
目的明确不同微环境对肿瘤细胞侵袭能力和微循环模式的影响,并阐述其相关分子机制。方法将恶性黑色素瘤单细胞悬液 B16分别接种至 C57小鼠腹腔和后肢肌肉组织中,于接种肿瘤后第18天后处死动物,取腹腔内肿瘤组织和小鼠后肢肿瘤组织,免疫... 目的明确不同微环境对肿瘤细胞侵袭能力和微循环模式的影响,并阐述其相关分子机制。方法将恶性黑色素瘤单细胞悬液 B16分别接种至 C57小鼠腹腔和后肢肌肉组织中,于接种肿瘤后第18天后处死动物,取腹腔内肿瘤组织和小鼠后肢肿瘤组织,免疫组织化学(SP 法)CK18染色对后肢组和腹腔组肿瘤细胞恶性侵袭表型进行比较,并比较在不同微环境生长下肿瘤细胞缺氧诱导因子(HIF)-1α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 Real time PCR 方法从蛋白水平和 mRNA 水平比较腹腔组和后肢组肿瘤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和 MMP-9的表达差别;并对肿瘤组织内不同微循环模式进行计数。结果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与腹腔组相比,后肢组肿瘤细胞 CK18、HIF-1α表达明显增高(t=8.142,t=3.645,P 均<0.05),同时也表达更高的肿瘤侵袭相关蛋白,肿瘤细胞表达 MMP-2和 MMP-9均明显高于腹腔组(t=4.916,t=7.782,P 均<0.05),Real time PCR 检测结果也显示后肢组 MMP-2和 MMP-9 mRNA 表达也明显高于腹腔组(t=36.814,t=26.025,P 均<0.05)。在后肢组肿瘤组织中,血管生成拟态是肿瘤细胞获得营养的主要方式,而腹腔组肿瘤细胞获得营养供应方式主要通过内皮依赖性血管。结论不同生长微环境影响黑色素瘤细胞的恶性表型转化,致使肿瘤细胞分泌更多肿瘤侵袭转移相关蛋白,促进肿瘤细胞向周围组织浸润,肿瘤细胞侵袭能力的增高促进了肿瘤血管生成拟态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色素瘤 基质金属蛋白酶类 微循环 血管生成拟态
原文传递
OLETF大鼠脂肪组织chemerin及其受体1的基因表达 被引量:3
15
作者 李冰 杨菊红 +3 位作者 王楠 梁东春 江昌新 冯凭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13-415,共3页
用实时定量PCR检测OLETF大鼠脂肪组织中chemerin及其受体1mRNA的表达,结果两者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或P〈0.01),且网膜脂肪组织高于皮下脂肪组织(P〈0.05或P〈0.01),说明脂肪因子chemerin及其受体1基因表达的变... 用实时定量PCR检测OLETF大鼠脂肪组织中chemerin及其受体1mRNA的表达,结果两者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或P〈0.01),且网膜脂肪组织高于皮下脂肪组织(P〈0.05或P〈0.01),说明脂肪因子chemerin及其受体1基因表达的变化可能是肥胖、胰岛素抵抗和2型糖尿病发病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LETF Chemefin CMKLR1 实时PCR 基因表达
原文传递
心房原发性占位性病变
16
作者 何洪敏 王鑫 江昌新 《中华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418-419,共2页
1.临床资料:患者男,41岁。活动后胸闷气短4个月,偶有四肢麻木,一般休息后可缓解,于2006年5月27日入院。体检: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见明显肿大。胸片:心影增大,双肺纹理增多。B超:双侧心房内见高~中回声团块,右房内团块为长圆形... 1.临床资料:患者男,41岁。活动后胸闷气短4个月,偶有四肢麻木,一般休息后可缓解,于2006年5月27日入院。体检: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见明显肿大。胸片:心影增大,双肺纹理增多。B超:双侧心房内见高~中回声团块,右房内团块为长圆形,约70mm×46mm×30mm,分为两部分,靠近三尖瓣部分较大,有蒂附着于房间隔的三尖瓣根部下方,蒂宽为7mm,团块内可见多个小囊腔,团块随血流漂动,碰撞三尖瓣;左房内团块大小约55mm×31mm×25mm,位于二尖瓣根部下后方,中间有一大囊腔,无血流信号,该团块不随血流漂动,可能附着于房间隔与二尖瓣前叶根部交界处,术中见肿瘤基底部位于房间隔,质中,未影响二、三尖瓣,肿瘤侵及右心房底及左心房底,并沿冠状静脉窦长入静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内 占位性病变 原发性 二尖瓣前叶 冠状静脉窦 血流信号 浅表淋巴结 肺纹理增多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