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8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伴TSH瘤的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1型1例
1
作者 毕新宇 郭伟红 +3 位作者 肖金凤 张雪兰 俞浩楠 何庆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 2023年第2期204-207,共4页
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1型(MEN-1)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影响多个内分泌器官。受影响的器官包括垂体、甲状旁腺和胰腺。垂体促甲状腺激素(TSH)腺瘤是一种罕见的功能性垂体腺瘤,发病率约为百万分之一,占垂体腺瘤的0.5%~3%[1],是导致... 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1型(MEN-1)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影响多个内分泌器官。受影响的器官包括垂体、甲状旁腺和胰腺。垂体促甲状腺激素(TSH)腺瘤是一种罕见的功能性垂体腺瘤,发病率约为百万分之一,占垂体腺瘤的0.5%~3%[1],是导致中枢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主要原因,临床上常被误诊为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而延误诊治。随着影像学技术发展及超敏TSH测定方法的广泛应用,TSH腺瘤的诊断率明显提高。MEN-1在垂体瘤患者中比例不足3%,其中大多是催乳素瘤,伴TSH瘤的MEN-1报道极少[2]。本文报道1例伴TSH腺瘤的MEN-1,以期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内分泌腺瘤1型 促甲状腺激素瘤 中枢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奥曲肽抑制实验 68Ga-DOTA-TATE PET/CT MEN-1基因
下载PDF
优质护理服务在内分泌护理中的应用探析
2
作者 李鎏鑫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1年第1期203-204,共2页
深入探讨将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应用于内分泌护理的最终效果。方法: 在争取本人同意的基础上,从在医院内分泌科就诊的患者中征集96人,并以随机方式平均分为研究组和常规组,利用优质护理服务方式对前者实施护理,利用普通护理方式对后者实施... 深入探讨将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应用于内分泌护理的最终效果。方法: 在争取本人同意的基础上,从在医院内分泌科就诊的患者中征集96人,并以随机方式平均分为研究组和常规组,利用优质护理服务方式对前者实施护理,利用普通护理方式对后者实施护理,然后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具体住院时间和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住院时间为6.20±1.00天,常规组为9.00±2.50天,两组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5.83%,常规组为83.33%,两组之间同样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在内分泌科的临床护理中,有效应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可以缩减患者住院治疗时间,帮助患者减轻由于医疗造成的经济压力,也有利于促进护患关系,因此,很有必要进行积极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护理 内分泌科 应用
下载PDF
单纯分泌雄激素的肾上腺肿瘤临床特征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王浩 郭伟红 +4 位作者 王坤玲 王亮 张玉洁 何庆 刘铭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2020年第5期997-1000,共4页
目的:分析单纯分泌雄激素的肾上腺肿瘤的临床特征,探讨其诊疗方法。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20年8月就诊于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内分泌代谢科的3例分泌雄激素的肾上腺肿瘤患者,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影像学图像、病理学特征... 目的:分析单纯分泌雄激素的肾上腺肿瘤的临床特征,探讨其诊疗方法。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20年8月就诊于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内分泌代谢科的3例分泌雄激素的肾上腺肿瘤患者,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影像学图像、病理学特征、诊治过程及随访情况。结果:3例患者均为女性,平均年龄(31±20.95)岁,其中1例除多毛外,还存在痤疮、骨龄发育提前、阴蒂肥大等特异性表现,另2例以多毛、声音粗哑等男性化表现为主。所有患者术前血清睾酮水平(8.32±2.74)nmol/L,完善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后提示肾上腺肿瘤,均于全麻下行后腹腔镜手术切除肿物,术后睾酮均降至正常水平,为(1.39±0.65)nmol/L,低于术前的(8.32±2.74)n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6,P=0.013)。结论:单纯分泌雄激素的肾上腺皮质腺瘤较为罕见,其临床特征具有特殊性。手术切除仍是优选治疗方案,术后需对患者进行长期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上腺皮质腺瘤 高雄激素血症 睾酮 男性化 腺瘤
下载PDF
肢端肥大症患者糖代谢异常和相关指标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许双华 何庆 +1 位作者 董作亮 刘铭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 2021年第2期133-136,194,共5页
目的:评估肢端肥大症患者糖代谢异常及相关生化指标,探讨临床特点、生化指标和糖代谢的联系。方法:回顾性分析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内分泌代谢科51例初治肢端肥大症患者病历资料[女31例,男20例,平均年龄(49.51±12.07)岁],所有患者均... 目的:评估肢端肥大症患者糖代谢异常及相关生化指标,探讨临床特点、生化指标和糖代谢的联系。方法:回顾性分析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内分泌代谢科51例初治肢端肥大症患者病历资料[女31例,男20例,平均年龄(49.51±12.07)岁],所有患者均接受75 g口服葡萄糖糖耐量试验(OGTT),根据血糖水平将患者分为正常糖代谢(NGT)组、糖调节受损(IGR)组以及糖尿病(DM)组,比较3组患者的临床特点及生化指标,计算稳态模型评估-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及稳态模型评估-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分析年龄、家族史、生长激素(GH)、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与血糖(Glu)、HOMA-IR、HOMA-β、血糖处置指数(DI)和松田指数(MI)的相关性,并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肢端肥大症患者发生糖尿病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NGT组14例,占27.4%,IGR组13例,占25.4%,DM组24例,占47.1%。DM组年龄高于NGT组、IGR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DM组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高于IGR组、NGT组(F=8.12,P=0.000),且DM组胰岛素抵抗最严重。与IGR组、NGT组相比,DM组HOMA-β、30 min血糖处置指数(DI30)、120 min血糖处置指数(DI120)、松田指数(MI)和早期胰岛素分泌(AUC Ins 30/AUC Glu 30)、总胰岛素分泌(AUC Ins 120/AUC Glu 120)较NGT组、IGR组均明显下降(F=21.12、50.50、55.53、5.54、13.52、15.77,均P<0.05);3组之间GH、IGF-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2.27、2.12,均P>0.05)。3组OGTT后0、30、60、120、180 min Glu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30、60、120 min胰岛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在各个时间点GH水平均无统计学差异;GH、IGF-1水平与HOMA-β以及HOMA-IR未见相关性;年龄与HOMA-β呈负相关(r=-0.560,P=0.000),与OGTT 120 min Glu呈正相关(r=0.340,P=0.013)。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家族史比无家族史OGTT 120 min血糖水平高(β=4.76,P=0.032)。结论:年龄和糖尿病家族史是肢端肥大症发生糖代谢紊乱的危险因素。GH和IGF-1水平与糖代谢紊乱没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肢端肥大症 糖尿病 糖调节受损 正常糖耐量 生长激素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下载PDF
糖代谢异常罕见病的分类及诊疗现状 被引量:1
5
作者 黄雨蒙 刘铭 《罕见病研究》 2023年第3期325-330,共6页
30%~40%的罕见病与内分泌代谢系统相关,其中糖代谢异常疾病占有重要的比例。糖代谢异常罕见病往往发生隐匿,其临床症状与常见病存在重叠,易被误诊误治。糖代谢异常罕见病的诊疗是临床上的难点,简单可行的筛检模型、对特异性临床表型和... 30%~40%的罕见病与内分泌代谢系统相关,其中糖代谢异常疾病占有重要的比例。糖代谢异常罕见病往往发生隐匿,其临床症状与常见病存在重叠,易被误诊误治。糖代谢异常罕见病的诊疗是临床上的难点,简单可行的筛检模型、对特异性临床表型和生化改变的识别、正确运用和解读基因测序是提高诊断效率的关键。目前对于多数糖代谢异常罕见病尚缺乏具有针对性的有效治疗方法,仍以对症治疗为主。基于精准诊断后的靶向和基因治疗是糖代谢异常罕见病未来研发的方向。本文基于病因对糖代谢异常罕见病进行分类,并对其诊断和治疗现状进行分析、探讨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代谢异常 分类 精准诊疗 罕见病
原文传递
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高钙血症-钙碱综合征
6
作者 李汇 李京艳 +6 位作者 吕莉 范雨鑫 李淑英 戴晨琳 崔景秋 何庆 刘铭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55-460,共6页
近年来,随着钙剂的广泛应用,钙碱综合征(calcium-alkali syndrome,CAS)发生率增加。CAS又称新型乳碱综合征,其和乳碱综合征(milk-alkali syndrome,MAS)的典型表现相同,包括高钙血症、代谢性碱中毒、肾功能不全。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hypo... 近年来,随着钙剂的广泛应用,钙碱综合征(calcium-alkali syndrome,CAS)发生率增加。CAS又称新型乳碱综合征,其和乳碱综合征(milk-alkali syndrome,MAS)的典型表现相同,包括高钙血症、代谢性碱中毒、肾功能不全。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hypoparathyroidism,HP)是罕见的内分泌疾病,临床特征包括低钙血症、高磷血症、神经肌肉兴奋性增高等,需长期口服钙片和活性维生素D治疗。HP患者发生高钙血症的报道少见,本文报道1例40年HP病史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发生高钙危象并成功救治,诊断为CAS,提示临床医生在HP患者的治疗过程中,需密切监测血钙、磷情况,注意肾功能、合并用药、应激状态,警惕CAS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钙血症 乳碱综合征 新型乳碱综合征 钙碱综合征 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
下载PDF
老年代谢综合征患者的综合护理分析
7
作者 杨思明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17年第10期00006-00006,共1页
探究老年代谢综合征患者的综合护理效果。方法:将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20例老年代谢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给予随机分组,对照组60例,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6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对两组患者遵医依从性以... 探究老年代谢综合征患者的综合护理效果。方法:将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20例老年代谢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给予随机分组,对照组60例,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6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对两组患者遵医依从性以及生活质量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干预组患者护理后的合理饮食、坚持运动、戒烟、限酒等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干预组治疗后的生理功能、躯体功能、情感职能等生活质量评分与对照组呈现明显差异(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在老年代谢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能够提升患者的遵医依从性,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代谢综合征 综合护理 遵医依从性 生活质量
下载PDF
环状RNA与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8
作者 汤绍芳 何庆 《武警医学》 CAS 2024年第2期174-176,共3页
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环状RNA(circRNA)在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中有着重要作用。研究发现circRNA与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密切相关,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糖尿病肾病(DKD)和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发生、发展的重... 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环状RNA(circRNA)在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中有着重要作用。研究发现circRNA与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密切相关,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糖尿病肾病(DKD)和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发生、发展的重要调控分子,有可能用于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诊断,也有望成为治疗DR、DKD和DPN的分子工具。因此,该文就circRNA在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作用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状RNA 生物学作用 糖尿病 微血管病变
下载PDF
体质量指数与特发性膜性肾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被引量:1
9
作者 黄虹 李恒 +5 位作者 范开元 韦丽 丁莉 贾俊亚 闫铁昆 李栋 《天津医药》 CAS 2024年第8期815-820,共6页
目的探讨体质量指数(BMI)对特发性膜性肾病(IMN)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影响。方法261例IMN患者根据BMI分为正常组(66例)、超重组(105例)和肥胖组(90例)。比较3组患者临床及肾脏病理学资料,采用Pearson或Spearman相关分析BMI与临床病理指标... 目的探讨体质量指数(BMI)对特发性膜性肾病(IMN)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影响。方法261例IMN患者根据BMI分为正常组(66例)、超重组(105例)和肥胖组(90例)。比较3组患者临床及肾脏病理学资料,采用Pearson或Spearman相关分析BMI与临床病理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多重线性回归分析肾小球滤过率(eGFR)的影响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间质纤维化(IF)、肾小管萎缩(TA)、肾小球硬化(GS)和系膜细胞增殖(MCP)的影响因素。结果与正常组相比,超重组糖尿病患病率、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升高;肥胖组高血压患病率、血红蛋白(HGB)、尿酸(UA)、LDL-C、TG、24 h尿蛋白(UTP)和血清补体3(C3)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降低(P<0.05)。与超重组比较,肥胖组高血压患病率、UA、TG和血清C3升高(P<0.05)。肥胖和超重组肾小球基底膜(GBM)厚度高于正常组,肥胖组GS和IF比例高于正常组(P<0.05)。BMI与高血压、TG、LDL-C、血清C3、UTP、GS、IF、MCP、C3系膜区沉积呈正相关,与HDL-C呈负相关(P<0.05)。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年龄、血尿素氮(BUN)、抗磷脂酶A2受体抗体(anti-PLA2R)、UTP、TA是eGFR的独立影响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BMI、年龄、UTP和血肌酐(Scr)升高为IF的独立危险因素;年龄、Scr和UA升高为TA的独立危险因素;BMI升高和eGFR下降为GS的独立危险因素;BMI升高为MCP的独立危险因素。3组IMN患者的治疗方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肥胖会导致IMN患者多项临床及病理指标加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体质量指数 肥胖症 肾小球肾炎 膜性 特发性膜性肾病
下载PDF
奥曲肽抑制试验在肢端肥大症中的特征研究及应用
10
作者 刘建青 吴可炀 +1 位作者 郭伟红 何庆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 2024年第3期250-254,共5页
目的:探讨奥曲肽抑制试验(OST)在肢端肥大症中的特征及其对疾病诊治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2月—2022年12月在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内分泌代谢科治疗的28例肢端肥大症患者(其中20例患者已行外科手术且术后病理报告为垂体生长激素瘤)... 目的:探讨奥曲肽抑制试验(OST)在肢端肥大症中的特征及其对疾病诊治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2月—2022年12月在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内分泌代谢科治疗的28例肢端肥大症患者(其中20例患者已行外科手术且术后病理报告为垂体生长激素瘤)行OST,计算0.5、1、1.5、2、4、6、8、10、12、16和24 h各时间点的生长激素(GH)抑制率,对6例应用生长抑素类似物(SSA)治疗的患者进行随访,分析患者在接受长效SSA治疗前后的GH、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水平的下降情况,并评估OST在肢端肥大症患者接受长效SSA治疗的预测效果。结果:肢端肥大症患者在实验室生化检查时的GH、IGF-1水平均高于正常范围,行OST期间除了5例患者GH最高抑制率小于50%,其余患者均大于50%,且有12例患者抑制率大于75%。GH抑制率达到最高点时所需平均时间为(3.1±1.0)h,与患者基础GH水平不存在明显相关性(r=-0.196,P=0.467),同时抑制率达到最高点时的GH水平与患者基础GH水平无明显相关性(r=-0.187,P=0.488)。接受醋酸奥曲肽微球治疗患者的GH、IGF-1水平均有显著下降,降低率分别为(58.58±15.20)%、(35.79±15.69)%,行OST期间患者GH最高抑制率与接受醋酸奥曲肽微球治疗患者GH抑制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z=-1.32,P=0.207)。结论:OST具有创伤小、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操作安全性高、相对经济有效的特征,可指导肢端肥大症患者后续药物治疗,在肢端肥大症的诊疗中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曲肽抑制试验 肢端肥大症 生长激素
下载PDF
肾性贫血对糖尿病和非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的影响
11
作者 史东沙 周慧敏 +1 位作者 冯文利 董作亮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2期1439-1444,共6页
目的探讨肾性贫血对糖尿病和非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 A_(1)c,HbA_(1)c)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确诊为肾性贫血的住院患者165例,其中单纯肾性贫血组67例,糖尿病合并肾性贫血患者98例;相应... 目的探讨肾性贫血对糖尿病和非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 A_(1)c,HbA_(1)c)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确诊为肾性贫血的住院患者165例,其中单纯肾性贫血组67例,糖尿病合并肾性贫血患者98例;相应对照组分别为健康对照组160例和单纯糖尿病组272例。收集4组就诊对象的血常规、空腹血糖和HbA_(1)c数据,并将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单纯糖尿病组和糖尿病合并肾性贫血组的空腹血糖水平分别为6.80(2.90)mmol/L、6.30(3.40)mmol/L,2组空腹血糖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420,P=0.156);单纯糖尿病组和糖尿病合并肾性贫血患者的HbA_(1)c水平分别为7.50(2.10)%和6.50(1.80)%,糖尿病合并肾性贫血患者的HbA_(1)c显著低于单纯糖尿病组(Z=-6.195,P<0.001),绝对值降低约1.0%。且在所有糖尿病患者中HbA_(1)c与血红蛋白水平呈正相关(r=0.294,P<0.001)。单纯肾性贫血组的空腹血糖、HbA_(1)c水平均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均<0.05),2组空腹血糖与HbA_(1)c比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835,P=0.404)。进一步分析显示,中重度贫血组空腹血糖和HbA_(1)c之间的相关性(r=0.718,P<0.001)低于健康对照组(r=0.682,P<0.001),而轻度贫血未降低空腹血糖和HbA_(1)c之间的相关性。结论肾性贫血可引起糖尿病患者HbA_(1)c水平降低,使HbA_(1)c不能真实反映患者的血糖水平,应慎重看待糖尿病合并肾性贫血患者的HbA_(1)c检测结果;非合并糖尿病的肾性贫血患者存在体内血糖水平较健康体检人群偏低的现象,而使用HbA_(1)c监测其长期血糖水平并没有使结果不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肾性贫血 糖化血红蛋白
下载PDF
欧洲内分泌学会生长激素替代治疗安全性的共识解读——颅咽管瘤术后
12
作者 余红 何庆 《国际内分泌代谢杂志》 2023年第3期274-277,共4页
2022年, 欧洲内分泌学会更新了《在癌症、颅内肿瘤及垂体瘤幸存者中生长激素替代治疗的安全性:共识声明》, 共包含了15条国际关注的安全性问题和态度声明。在欧洲内分泌学会的支持下, 生长激素研究学会邀请了16个国家涵盖10个专业学会... 2022年, 欧洲内分泌学会更新了《在癌症、颅内肿瘤及垂体瘤幸存者中生长激素替代治疗的安全性:共识声明》, 共包含了15条国际关注的安全性问题和态度声明。在欧洲内分泌学会的支持下, 生长激素研究学会邀请了16个国家涵盖10个专业学会的55位专家组成国际专家小组, 讨论了癌症和颅内肿瘤患者生长激素替代安全性的问题, 并形成国际专家共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咽管瘤 术后 生长激素缺乏症 生长激素替代
原文传递
肾功能指标联合检测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早期肾损伤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4
13
作者 杨磊磊 彭夫松 王保平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8年第13期1640-1642,共3页
目的探讨尿β_2微球蛋白(β_2-MG)及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胱抑素C(Cys C)联合测定对老年高血压早期肾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72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另选取35例体检健康者纳入对照组,将高血压患者根据尿微量清蛋白检测结果... 目的探讨尿β_2微球蛋白(β_2-MG)及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胱抑素C(Cys C)联合测定对老年高血压早期肾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72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另选取35例体检健康者纳入对照组,将高血压患者根据尿微量清蛋白检测结果分为单纯高血压组(n=44)及早期肾损伤组(n=28),比较3组研究对象尿β_2-MG及血清Hcy、Cys C、血清肌酐(Scr)水平,以及各指标的诊断效能。结果 3组间Scr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肾损伤组患者血清Hcy、Cys C及尿β_2-MG水平均显著高于单纯高血压组和对照组,且上述指标在单纯高血压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Hcy、Cys C及尿β_2-MG联合检测灵敏度为71.43%,明显高于Hcy、Cys C及尿β_2-M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Hcy、Cys C及尿β_2-MG水平可以从不同方面反映高血压早期肾损伤,三者联合检测更有助于提高老年高血压早期肾损伤的检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肾损伤 同型半胱氨酸 胱抑素C Β2微球蛋白
下载PDF
Graves病治疗前后甲状腺轴功能、自身抗体和细胞间黏附分子-1的变化 被引量:9
14
作者 李宁 柴锦燕 +7 位作者 董升 王英姿 孟召伟 郑薇 方佩华 冯凭 高硕 谭建 《广东医学》 CAS 2019年第13期1851-1855,共5页
目的通过前瞻性临床试验观察Graves病(GD)患者抗甲状腺药物(ATD)系统治疗前后甲状腺轴功能、自身抗体和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的变化,探讨有效监测GD转归及预后的免疫学指标。方法初发GD患者134例,根据是否伴突眼分为突眼组(A... 目的通过前瞻性临床试验观察Graves病(GD)患者抗甲状腺药物(ATD)系统治疗前后甲状腺轴功能、自身抗体和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的变化,探讨有效监测GD转归及预后的免疫学指标。方法初发GD患者134例,根据是否伴突眼分为突眼组(A组)和非突眼组(B组),A组根据早期是否加用强的松分为Aa、Ab亚组,B组根据后期是否加用左旋甲状腺素片分为Ba、Bb亚组。规范治疗2年以上逐渐减量停药后随访,观察治疗前、治疗后3~36个月患者甲状腺轴功能、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甲状腺刺激性抗体(TSAb)和sICAM-1的变化规律。结果患者初诊年龄、sTSH、游离甲状腺素(FT4)、TSAb、sICAM-1是GD复发的主要影响因素。血清TSAb随疗程延长逐渐下降,至治疗12个月时显著低于治疗前(t=2.787,P<0.01),30个月时降低到与健康人无差异(t=1.031,P>0.05)。血清sICAM-1水平随疗程而缓慢下降,30个月后明显低于治疗前(χ2=46.420,P<0.01),36个月时与健康人无异(χ2=17.311,P>0.05)。TPOAb、TgAb水平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按转归分为缓解组与复发组,29例患者在24~36个月出现复发,总复发率为21.6%。复发组TSAb显著高于同期治疗缓解者(t=1.783、2.075、3.837,均P<0.05),复发组sICAM-1水平始终高于缓解组(P<0.05)。不同治疗组复发率分别为Aa 12.5%、Ab 38.5%、Ba 29.8%、Bb 10.0%,Bb组复发率显著低于其余三组(χ2=5.638,P=0.018)。Aa、Ab、Ba三组的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D患者血清TSAb、sICAM-1水平随疗程缓慢下降,明显晚于甲状腺功能恢复,sICAM-1水平恢复晚于TSAb,动态监测血清TSAb和sICAM-1变化,可以作为ATD疗效评价指标。ATD治疗至少应坚持sICAM-1水平恢复正常即治疗30月以上,才能有效降低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AVES病 甲状腺抗体 抗甲状腺药物 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
下载PDF
糖皮质激素诱导骨质疏松的机制和治疗进展 被引量:16
15
作者 王保平 贾红蔚 +1 位作者 郑纺 朱梅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4期2290-2292,共3页
糖皮质激素可通过多种机制,包括抑制成骨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增加成熟成骨细胞和骨细胞的凋亡;延长破骨细胞的寿命和活性等引起骨质疏松。虽然双膦酸盐可降低椎体骨折风险,但其主要作用是抑制骨吸收,长期应用会导致骨微损伤蓄积。研究发... 糖皮质激素可通过多种机制,包括抑制成骨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增加成熟成骨细胞和骨细胞的凋亡;延长破骨细胞的寿命和活性等引起骨质疏松。虽然双膦酸盐可降低椎体骨折风险,但其主要作用是抑制骨吸收,长期应用会导致骨微损伤蓄积。研究发现狄诺塞麦,特立帕肽,VitK2等药物可改善糖皮质激素治疗引起的骨形成下降,将为临床治疗糖皮质激素诱导的骨质疏松提供新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皮质激素诱导的骨质疏松 机制 治疗
下载PDF
维生素D的骨骼外作用 被引量:12
16
作者 刘建民 侯建明 朱梅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61-68,共8页
维生素D对钙稳态和骨骼健康起重要调节作用。此外,维生素D通过与其广泛分布于全身的维生素D受体结合,具有多种生物学作用。大量横断面研究表明缺乏维生素D与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跌倒、肿瘤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等有关。然而补充维生素D对... 维生素D对钙稳态和骨骼健康起重要调节作用。此外,维生素D通过与其广泛分布于全身的维生素D受体结合,具有多种生物学作用。大量横断面研究表明缺乏维生素D与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跌倒、肿瘤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等有关。然而补充维生素D对这些代谢异常或疾病的影响仍未取得一致的结果和结论。本综述对维生素D的骨外作用做一全面的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D 糖尿病 心血管疾病 跌倒 肿瘤 自身免疫性疾病
下载PDF
曾经困惑——达比加群酯治疗的实验室监测 被引量:5
17
作者 高桦 任静 门剑龙 《临床检验杂志》 CAS 2019年第11期806-809,共4页
达比加群酯是口服直接凝血酶抑制剂,药代动力学通常可预测而不需常规监测,但在复杂临床情况下,实验室监测有助于评估达比加群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监测达比加群酯的主要实验项目有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蛇毒凝血时间(ECT)、稀... 达比加群酯是口服直接凝血酶抑制剂,药代动力学通常可预测而不需常规监测,但在复杂临床情况下,实验室监测有助于评估达比加群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监测达比加群酯的主要实验项目有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蛇毒凝血时间(ECT)、稀释的蝰蛇毒时间(dRVVT)、凝血酶时间(TT)和稀释凝血酶时间(dTT)等,其中APTT和dRVVT可作为出血风险的筛查手段,TT可用于识别血中达比加群的残留抗凝效应,ECT和dTT与血中达比加群浓度线性相关,可作为指导达比加群酯管理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达比加群酯 达比加群 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蛇毒凝血时间 稀释的蝰蛇毒时间 凝血酶时间 稀释凝血酶时间
下载PDF
2例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联合化疗引发2型糖尿病个案报道 被引量:2
18
作者 肖平 张琳琳 +3 位作者 王瑜 孟凡路 王鑫 钟殿胜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287-290,共4页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 ICIs)已经成为肿瘤治疗的重要手段,其在临床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ICIs引起的不良反应逐渐被认识,其中免疫治疗相关性糖尿病是罕见的不良反应,最常见的是1型糖尿病。随着ICIs联合化疗在...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 ICIs)已经成为肿瘤治疗的重要手段,其在临床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ICIs引起的不良反应逐渐被认识,其中免疫治疗相关性糖尿病是罕见的不良反应,最常见的是1型糖尿病。随着ICIs联合化疗在肺癌患者中广泛应用,治疗过程中出现2型糖尿病的患者逐渐被发现,但是这部分患者后续继续应用ICIs维持治疗对血糖、ICIs治疗过程的影响尚不清楚。本文报道2例ICIs联合化疗期间新发的2型糖尿病,其中1例患者转为1型糖尿病,旨在增加对免疫治疗相关性糖尿病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不良反应 2型糖尿病
下载PDF
桥本甲状腺炎的病因和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19
作者 王苹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2年第15期2556-2558,2555,共4页
桥本甲状腺炎(HT)是一种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为甲状腺炎中最常见的临床类型,尤其以30~50岁女性多见。近30年HT发病率迅速上升,青春期、育龄期、更年期的女性尤甚,同时与甲状腺淋巴瘤和甲状腺乳头状癌相关,已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卫... 桥本甲状腺炎(HT)是一种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为甲状腺炎中最常见的临床类型,尤其以30~50岁女性多见。近30年HT发病率迅速上升,青春期、育龄期、更年期的女性尤甚,同时与甲状腺淋巴瘤和甲状腺乳头状癌相关,已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卫生问题。尽管确切病因尚不完全明确,HT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和表观遗传效应有关,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在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到了关键作用。目前还没有有效的预防和治疗HT的方法,尽管进行了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一些甲状腺功能正常的HT患者仍有许多症状,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目前就HT的发病风险因素、免疫机制及综合治疗进展予以总结,以期指导患者全面积极应对桥本氏甲状腺炎的临床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本甲状腺炎 免疫机制 治疗
下载PDF
原发性自身免疫性垂体炎的诊断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0
作者 陈静(综述) 高桦(审校)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 2023年第2期223-226,F0003,共5页
原发性自身免疫性垂体炎(PAH)是一种以炎症病变局限于垂体为特征的罕见疾病,目前其诊断多为排除性,需综合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影像学表现等,垂体相关免疫学指标可帮助诊断且有预测未来垂体功能减退的价值。PAH确诊及分型以垂体活检... 原发性自身免疫性垂体炎(PAH)是一种以炎症病变局限于垂体为特征的罕见疾病,目前其诊断多为排除性,需综合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影像学表现等,垂体相关免疫学指标可帮助诊断且有预测未来垂体功能减退的价值。PAH确诊及分型以垂体活检病理为金标准,以淋巴细胞性垂体炎(LYH)最常见,近年IgG4相关性垂体炎等检出率不断上升,而与垂体瘤等继发性病因的鉴别诊断对于治疗方向的选择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自身免疫性垂体炎 淋巴细胞性垂体炎 诊断 鉴别诊断 抗垂体抗体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