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55篇文章
< 1 2 4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CT及MRI特征的Logistic回归模型鉴别多房样肝囊肿与肝黏液性囊性肿瘤的价值
1
作者 刘洪杰 李永元 +5 位作者 郑嘉铭 魏凯 叶露 李艳博 崔建民 孙浩然 《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 2024年第6期669-674,共6页
目的 基于多房样肝囊肿及肝黏液性囊性肿瘤(MCN)的CT及MRI特征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并分析其对两者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65例多房样肝囊性病变的CT及MRI资料,其中男13例、女52例。根据手术病理结果将其分为肝囊肿病变(39例... 目的 基于多房样肝囊肿及肝黏液性囊性肿瘤(MCN)的CT及MRI特征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并分析其对两者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65例多房样肝囊性病变的CT及MRI资料,其中男13例、女52例。根据手术病理结果将其分为肝囊肿病变(39例)与肝MCN病变(26例)。采用卡方检验比较2组影像特征,对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CT及MRI征象进行多因素分析,建立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评估模型预测效能,并计算其曲线下面积(AUC)、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度。结果 肝囊肿及肝MCN间的囊性病变数量、囊壁及分隔外观、囊壁或分隔结节样凸起、实性部分厚度>10 mm、分隔类型、分隔位置、分隔与囊壁的关系,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分隔类型、分隔与囊壁的关系是肝囊肿及肝MCN的独立预测因素(P<0.05),采用这2个因素构建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该回归模型的诊断效能(AUC=0.871)比单独使用分隔类型、分隔与囊壁的关系的要高(AUC分别为0.699、0.795)。结论 基于分隔类型、分隔与囊壁的关系联合构建的Logistic回归模型能够较好地鉴别多房样肝囊肿及肝MCN,有助于提高肝囊肿及肝MCN术前影像诊断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囊肿 黏液性囊性肿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中国天津大港油田LDCT肺癌筛查人群防治知识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13
2
作者 任冠华 叶剑飞 +8 位作者 范亚光 王竞 孙志娟 贾辉 杜欣欣 候朝华 王颖 赵永成 周清华 《中国肺癌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63-170,共8页
背景与目的已有的研究表明提高人群对肺癌防治知识的认识水平,有助于肺癌高危人群肺癌筛查项目的参与度。本研究的目的是调查卫生部肺癌早诊早治大港项目点低剂量螺旋(low dose CT,LDCT)肺癌筛查人群肺癌防治知识知晓情况及个体因素对... 背景与目的已有的研究表明提高人群对肺癌防治知识的认识水平,有助于肺癌高危人群肺癌筛查项目的参与度。本研究的目的是调查卫生部肺癌早诊早治大港项目点低剂量螺旋(low dose CT,LDCT)肺癌筛查人群肺癌防治知识知晓情况及个体因素对其的影响,为肺癌高发现场的综合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整群抽样和自愿参加方法对参加LDCT筛查的大港油田肺癌高发现场职工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本次调查共获得有效问卷1,633份,调查对象的平均年龄为60.08±6.58,男性1,343人(82.2%),女性290(17.8%)。对肺癌的知晓率、危险因素、筛查方法,体检意愿以及治疗的知晓率分别为:64.5%、77.1%、43.7%、49.6%、52.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教育、年龄、吸烟包年、疾病史是调查对象肺癌防治知识知晓的影响因素,教育和年龄的OR值分别为0.567(95%CI:0.439-0.733)和1.373(95%CI:1.084-1.739)。调查人群中80.3%的人群能接受1年1次的体检,人群体检费用承受能力不高。对被调查者体检意愿进行多因素分析得出,性别、年龄、癌症知识知晓情况以及家庭年平均收入是筛查意愿的影响因素。结论教育程度和吸烟影响人群对肺癌防治知识的认知情况,应加强对低教育水平人群的癌症健康教育。在肺癌高发现场,肺癌的筛查应与戒烟和健康教育紧密结合,实行肺癌的综合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防治 知晓率 影响因素
下载PDF
放射性核素介入治疗肝癌的评价 被引量:4
3
作者 李斌 曹喜才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4年第3期276-278,共3页
关键词 放射性核素 介入治疗 肝癌 TACE 肝硬化 肿瘤
下载PDF
白塞病致右颈总动脉假性动脉瘤一例 被引量:2
4
作者 司同国 贺能树 孙建中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343-343,共1页
关键词 病例报告 病因 白塞病 右颈总动脉假性动脉瘤
下载PDF
基于机器学习的[⻊母]外翻术后复发预测模型
5
作者 赵睿 宋嘉骏 +6 位作者 张园 李东 刘燊 梁帅 刘怡伶 李锋坦 王晨光 《足踝外科电子杂志》 2024年第1期10-15,共6页
目的本研究采用常见的机器学习算法,基于[⻊母]外翻(hallux valgus,HV)患者的术前负重位及术后即刻非负重位X线片测量指标,构建[⻊母]外翻术后复发预测模型,为临床早期识别[⻊母]外翻复发患者提供客观、精准的临床决策辅助系统。方法回顾... 目的本研究采用常见的机器学习算法,基于[⻊母]外翻(hallux valgus,HV)患者的术前负重位及术后即刻非负重位X线片测量指标,构建[⻊母]外翻术后复发预测模型,为临床早期识别[⻊母]外翻复发患者提供客观、精准的临床决策辅助系统。方法回顾性纳入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的172例HV患者,共包括230只接受远端截骨矫形及软组织手术的HV足。收集患足术前的负重位及术后非负重位X线片,并基于X线片获得足部各解剖参数。同时根据手术后6个月患足[⻊母]外翻角是否大于20°来判断其是否存在复发。之后将足部各解剖参数作为特征训练机器学习模型,并预测HV足是否出现复发,模型训练及测试采用10折交叉验证法以获得各模型的预测效能。为了进一步提高机器学习模型预测精度,在进行机器学习模型训练之前,首先采用K-means聚类将训练样本划分为两个亚型,对每个亚型分别训练机器学习模型。对于测试样本,首先根据其与两个亚型中心的距离判断其归属类别,再进一步采用相应模型进行预测,且同时采用10折交叉验证法来获得机器模型预测效能。结果机器学习能较好地预测[⻊母]外翻的术后复发,且通过K-means聚类划分亚型后构建机器学习模型,能够有效提高预测精度。结论采用机器学习模型能够准确预测[⻊母]外翻术后复发情况,为开发[⻊母]外翻术后复发的临床预测模型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外翻复发 机器学习 临床预测模型
下载PDF
经肝动脉灌注放射性核素微球治疗肝癌的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5
6
作者 王晓东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825-828,共4页
关键词 经肝动脉灌注 放射性核素微球 肝癌 研究进展 放射疗法
下载PDF
颅内血管外皮瘤的影像学诊断:9例回顾性总结 被引量:4
7
作者 万业达 张云亭 刘松龄 《中国神经肿瘤杂志》 2004年第2期130-133,共4页
背景与目的:颅内血管外皮瘤的影像学表现与脑膜瘤相似,鉴别诊断困难。本文通过分析颅内血管外皮瘤的CT、MRI和血管造影表现,探讨其影像学特征。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经手术和病理学证实的颅内血管外皮瘤患者的影像学资料。9例均行C... 背景与目的:颅内血管外皮瘤的影像学表现与脑膜瘤相似,鉴别诊断困难。本文通过分析颅内血管外皮瘤的CT、MRI和血管造影表现,探讨其影像学特征。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经手术和病理学证实的颅内血管外皮瘤患者的影像学资料。9例均行CT平扫,4例行CT增强,7例行MRI平扫和增强检查,2例行全脑血管造影。结果:肿瘤位于前颅窝2例、中颅窝3例、后颅窝3例、顶叶大脑镰旁1例;肿块直径5~8cm,呈分叶状,并与脑膜广基相连,肿瘤周围有水肿伴占位效应,肿块内可见囊变和坏死区。CT平扫肿瘤均为高密度为主的混杂密度影,2例有骨侵蚀,9例均无骨质增生和钙化。CT增强扫描,病灶明显强化。MRI平扫为等或长T_1稍长T_2信号为主的混杂信号影。注入对比剂后病灶明显强化。5例可见"脑膜尾征"。血管造影示肿瘤血供丰富,血供来自脑内、外血管。结论:当影像学上表现为以下3个特点时,应考虑颅内血管外皮瘤:(1)起自脑膜较大的分叶状、无钙化肿块,肿瘤有囊变及瘤周明显水肿;(2)CT及MRI增强检查时肿块明显强化;(3)血管造影检查为富血供的肿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血管外皮瘤 诊断 影像学特征 磁共振成像 CT检查
下载PDF
非典型肺转移瘤的放射学表现 被引量:9
8
作者 袁涛 《国外医学(临床放射学分册)》 2003年第3期190-191,共2页
非典型肺转移的鉴别诊断是胸部放射学经常遇到的问题,总结了非典型肺转移的不同放射学表现及简明病理学基础。
关键词 非典型肺转移瘤 肺肿瘤 鉴别诊断 病理学 CT 放射学表现 空洞 钙化 瘤周出血 自发性气胸
下载PDF
我国神经放射学的现状和不足
9
作者 祁吉 吴恩惠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5年第11期481-482,共2页
关键词 神经放射学 20世纪 学科 依赖性 神经学 设备 状态 国际
下载PDF
放射治疗抑制血管成形术后再狭窄的机制研究
10
作者 葛夕洪 《放射学实践》 2003年第5期377-379,共3页
关键词 血管成形术 再狭窄 放射治疗 治疗机制 细胞增殖 细胞周期 细胞凋亡 外膜
下载PDF
我国神经放射学发展的回顾与展望 暨祝《放射学实践》创刊15周年而作
11
作者 吴恩惠 《放射学实践》 2000年第1期1-3,共3页
关键词 神经放射学 发展 回顾 展望 中国
下载PDF
中枢神经系统神经元肿瘤的病理及放射学表现
12
作者 李洁巍 张云亭 《国外医学(临床放射学分册)》 2004年第4期206-208,共3页
中枢系统神经元肿瘤包括单纯神经元肿瘤及神经元 -胶质混合性肿瘤 ,是2002年WHO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中十大类神经上皮组织起源的肿瘤之一。肿瘤含有异常的神经元成分 ,能够引起所在位置的神经机能障碍 ,且大多显示出特征性放射学表现... 中枢系统神经元肿瘤包括单纯神经元肿瘤及神经元 -胶质混合性肿瘤 ,是2002年WHO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中十大类神经上皮组织起源的肿瘤之一。肿瘤含有异常的神经元成分 ,能够引起所在位置的神经机能障碍 ,且大多显示出特征性放射学表现。其具有良好的预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枢神经系统 神经元肿瘤 病理 放射学表现 胶质瘤
下载PDF
肾功能不全动物模型的CT灌注成像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赵丰年 王亮 +1 位作者 吴焕焕 孙浩然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559-564,共6页
目的分析猪单侧肾动脉狭窄(RAS)和输尿管不全梗阻(UPO)模型的CT灌注成像特征,评估灌注参数与肾小球滤过率(GFR)的相关性。材料与方法选用24只中华实验猪并随机分为RAS组、UPO组和正常对照组,每组8只。通过手术建立猪左侧RAS及左侧UPO模... 目的分析猪单侧肾动脉狭窄(RAS)和输尿管不全梗阻(UPO)模型的CT灌注成像特征,评估灌注参数与肾小球滤过率(GFR)的相关性。材料与方法选用24只中华实验猪并随机分为RAS组、UPO组和正常对照组,每组8只。通过手术建立猪左侧RAS及左侧UPO模型,并行双肾区容积螺旋穿梭CT灌注成像及^(99)T^(cm)-DTPA动态核素显像。描绘全肾皮质获得时间-密度曲线及CT灌注参数[血流量(BF)、血容量(BV)、平均通过时间(MTT)和毛细血管表面通透性(PS)],评价肾皮质灌注参数与^(99)T^(cm)-DTPA动态核素肾图获得的GFR的相关性。结果RAS组及UPO组患侧肾皮质时间-密度曲线开始上升的时间明显延迟且上升段平缓,波峰延迟且明显低于健侧。RAS组BF明显低于健侧,MTT较健侧明显延长(t=3.594、−3.613,P=0.011);与对照组比较,MTT明显延长(P=0.033)。UPO组BF明显低于健侧,MTT较健侧明显延长(t=10.244、−4.808,P均<0.01);与对照组比较,患侧肾BF及BV明显下降,MTT明显延长(P均<0.05)。双侧、患侧肾皮质BF、MTT与GFR呈线性相关(r=0.709、0.889、−0.579、−0.701,P均<0.05),而BV、PS与GFR无相关性(P均>0.05)。结论肾脏CT灌注成像可以定量评估肾脏皮质血流动力学及肾功能的变化,肾皮质灌注参数中BF和MTT与GFR呈线性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灌注 肾动脉狭窄 输尿管不全梗阻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模型 动物
下载PDF
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腹部淋巴结肿大的临床及影像学特征分析
14
作者 尹全乐 张红霞 +2 位作者 陈旭 周璐 王颖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201-1207,共7页
目的探讨CT评估自身免疫性肝病(AILD)患者腹部淋巴结肿大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9年12月在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就诊的136例AILD患者(设为AILD组),并以65例其他慢性肝病患者作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腹部CT资料,统计... 目的探讨CT评估自身免疫性肝病(AILD)患者腹部淋巴结肿大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9年12月在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就诊的136例AILD患者(设为AILD组),并以65例其他慢性肝病患者作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腹部CT资料,统计腹部不同区域淋巴结的体积及数目分布,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ROC)评估腹部淋巴结肿大对AILD的诊断价值,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肝周淋巴结肿大的危险因素。结果AILD组腹部淋巴结的平均体积[(0.47±0.61)cm^(3)vs.(0.25±0.20)cm^(3)]及数目[(8.10±4.97)个vs.(4.26±3.25)个]均较对照组增大或增加(P<0.001)。肝周淋巴结数目联合肠系膜淋巴结体积诊断AILD的AUROC为0.816(P<0.001)。77例行肝组织活检的AILD患者中,肝周淋巴结阳性组肝组织中界面性肝炎的发生率高于肝周淋巴结阴性组(52.31%vs.16.67%,χ^(2)=5.169,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IgG抗体水平增高是肝周淋巴结肿大的独立危险因素(OR=1.012,95%CI 1.000~1.024,P<0.05)。结论肝周及肠系膜淋巴结肿大有助于AILD的鉴别诊断,肝周淋巴结肿大与AILD肝炎性活跃度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免疫性肝病 腹部淋巴结 疾病活动性 计算机断层扫描
下载PDF
一过性肝段性强化在肝脓肿动态增强CT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47
15
作者 王夕富 白人驹 +2 位作者 孙浩然 白旭 李亚军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22-125,共4页
目的 分析肝脓肿的动态增强CT表现 ,特别是肝段性强化 ,并复习文献探讨其产生的病理基础。资料与方法 回顾分析经临床或病理证实的 11例 2 4个肝脓肿的动态增强CT表现 ,所有病例均进行了肝动脉期、门静脉期和实质期的肝脏 3期动态增... 目的 分析肝脓肿的动态增强CT表现 ,特别是肝段性强化 ,并复习文献探讨其产生的病理基础。资料与方法 回顾分析经临床或病理证实的 11例 2 4个肝脓肿的动态增强CT表现 ,所有病例均进行了肝动脉期、门静脉期和实质期的肝脏 3期动态增强CT检查。结果  2 4个肝脓肿中 ,2 0个位于肝右叶 ,4个位于左叶。典型肝脓肿 4个 ,表现为双靶征、中心均匀低密度 ,内含气体 ;不典型肝脓肿 2 0个 ,其中 16个表现为蜂窝状 ,并有持续强化征、边缘锐利征等 ,其余 4个非蜂窝状表现 ,但有段性强化。 2 4个肝脓肿有 18个出现段性强化 ,发生率为 75 %。结论 段性强化是肝脓肿的又一重要的动态增强CT表现 ,在肝脓肿的诊断中有重要价值。其病理基础是炎症导致门静脉血流量减少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脓肿 肝段性强化 肝动脉期 门静脉期 实质期 动态增强CT
下载PDF
正常国人Willis环形态的MRA研究 被引量:37
16
作者 陈述花 于铁链 +3 位作者 张云亭 刘国栋 陆国庆 范红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732-736,共5页
目的 联合运用多种MRA序列和 /或 3DFSPGR序列观察正常国人的Willis环形态及其类型。资料与方法 行MRA检查的正常国人 16 7例。图像分析采用联合分析方法 ,根据Willis环完整情况将Willis环形态分为Ⅰ型 (Willis环完整 )、Ⅱ型 (Willi... 目的 联合运用多种MRA序列和 /或 3DFSPGR序列观察正常国人的Willis环形态及其类型。资料与方法 行MRA检查的正常国人 16 7例。图像分析采用联合分析方法 ,根据Willis环完整情况将Willis环形态分为Ⅰ型 (Willis环完整 )、Ⅱ型 (Willis环前循环完整后循环不完整 )、Ⅲ型 (Willis环前循环不完整后循环完整 )、Ⅳ型 (Willis环前、后循环均不完整 ) ,然后根据组成血管发育情况 ,各类型又分成典型型、变异型、发育不良型和混合型 4种亚型。结果  16 7例正常国人中 ,Ⅰ型占 44 .31%(74/16 7) ,Ⅱ型占 41.92 %(70 /16 7) ,Ⅲ型占 6 .5 9%(11/16 7) ,Ⅳ型占7.19%(12 /16 7)。后交通动脉显示率为 6 4.97%(2 17/334 ) ,前交通动脉显示率为 87.43%(146 /16 7) ,A1段发育不良者占 5 .6 9%(19/334 ) ,未显示者占 1.80 %(6 /334 )。P1段发育不良者占 12 .87%(43/334 ) ,未显示者占 1.2 0 %(4/334 )。结论 利用MRA对正常国人Willis环形态进行分型 ,可为今后有关研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ILLIS环 形态 磁共振血管成像 正常人 脑血管 图像分析 诊断
下载PDF
肝内肝动脉-门静脉分流的CT表现及其诊断意义 被引量:23
17
作者 张翔 白人驹 +2 位作者 孙浩然 于铁链 王永利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49-52,共4页
目的 分析 18例肝内肝动脉 门静脉分流 (APS)的螺旋CT动态增强表现 ,研究其与DSA表现的相关性 ,并探讨APS的形成原因及诊断意义。资料与方法  18例APS中 ,13例为肝细胞癌 (HCC) ,2例单纯肝硬化 ,1例HCC术后肝内多发转移 ,1例肝脓肿... 目的 分析 18例肝内肝动脉 门静脉分流 (APS)的螺旋CT动态增强表现 ,研究其与DSA表现的相关性 ,并探讨APS的形成原因及诊断意义。资料与方法  18例APS中 ,13例为肝细胞癌 (HCC) ,2例单纯肝硬化 ,1例HCC术后肝内多发转移 ,1例肝脓肿穿刺治疗后 ,1例肝脏无明确病变。 18例APS均行螺旋CT动态增强三期扫描 ,其中 7例还进行了DSA检查。结果  18例APS中 ,17例的CT增强动脉期表现分三型 :(1)门静脉三级 (亚段 )及以上分支提早显影 (Ⅰ型 ) 11例 ;(2 )肿瘤 /病变周围肝实质提早强化 (Ⅱ型 ) 6例 ;(3)肝脏边缘结节形、楔形提早强化区 ,且其邻近无占位性病变 (Ⅲ型 ) 3例。另有 1例CT未发现确切APS征象。 7例APS在DSA动脉期表现为 :门静脉三级及以上分支提早显影 (Ⅰ型 ) 1例 ;门静脉三级以下分支提早显影 ,且迂曲、增粗 (Ⅱa型 ) 6例 ;呈“双轨征”表现 (Ⅱb型 ) 4例 ,其中包括CT上无APS表现的 1例。结论 APS的病因中 ,HCC是最主要的 ,其他原因还有肝硬化、医源性肝损伤以及不明原因者。跨血管、跨肝窦、跨肝血管丛的途径是肝癌、肝硬化APS形成的主要机制。APS的CT和DSA表现并无显著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内肝动脉-门静脉分流 CT 诊断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 肝细胞癌 肝硬化 肝脓肿
下载PDF
原发性胆囊癌的CT、MRI诊断价值 被引量:13
18
作者 廖茜 白人驹 +2 位作者 孙浩然 汪俊萍 赵新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26-429,共4页
目的:探讨胆囊癌的CT、磁共振成像(MRI)表现,提高胆囊癌的影像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胆囊癌的CT、MRI影像学资料,其中28例行CT检查,14例行MRI检查。分析原发病灶的直接征象和间接征象,并与大体病理进行对照。结... 目的:探讨胆囊癌的CT、磁共振成像(MRI)表现,提高胆囊癌的影像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胆囊癌的CT、MRI影像学资料,其中28例行CT检查,14例行MRI检查。分析原发病灶的直接征象和间接征象,并与大体病理进行对照。结果:胆囊壁不规则增厚、胆囊腔内结节和(或)胆囊区肿块为胆囊癌的直接征象,其中厚壁型11例,腔内型10例,肿块型9例;增强检查后,增厚的胆囊壁、结节和(或)肿块明显持续强化。其他表现包括合并胆囊结石23例,肝内外胆管扩张13例,肝脏直接受侵11例,累及胃和十二指肠者分别为3例和5例,淋巴结转移16例,肝脏转移3例。上述征象MRI均能显示,4例肿大淋巴结于CT上难以判断,3例等密度胆囊结石于CT上未检出。结论:CT及MRI能清楚地显示胆囊癌的原发灶,并能较准确地评价胆囊癌浸润程度及扩散范围,且MRI对胆囊结石、区域淋巴结转移等间接征象的显示要优于C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肿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胰胆管造影术 磁共振 磁共振成像 弥散 诊断 鉴别
下载PDF
肾上腺腺瘤和非腺瘤的动态增强CT检查 被引量:28
19
作者 王夕富 白人驹 +4 位作者 王嵩 孙浩然 白旭 李亚军 王文红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796-800,共5页
目的采用规范化的动态增强CT检查技术,对大样本病例进行深入地多角度评价,使肾上腺肿瘤动态增强CT检查能够在临床上广泛应用。资料与方法经手术和临床证实的70例共79个肾上腺肿块(腺瘤44个,非腺瘤35个)分别以相同的扫描条件行CT平扫和... 目的采用规范化的动态增强CT检查技术,对大样本病例进行深入地多角度评价,使肾上腺肿瘤动态增强CT检查能够在临床上广泛应用。资料与方法经手术和临床证实的70例共79个肾上腺肿块(腺瘤44个,非腺瘤35个)分别以相同的扫描条件行CT平扫和动态增强检查(静脉注入对比剂后30s开始扫描),然后延时1、2、3、5、7min扫描。剂量1.2ml/kg体重,注射流率2.5ml/s。分析评价肾上腺肿块的T-D曲线和廓清率Wash(相对廓清率Washr和绝对廓清率Washa)。结果T-D曲线分为5种类型,即A、B、C、D和E各型。腺瘤的特征曲线为A、C型,非腺瘤为B、D、E型(P=0.000)。Washr和Washa于腺瘤和非腺瘤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00),腺瘤的Washr和Washa均高于非腺瘤,并且Washr诊断效果优于Washa。7min延时点诊断价值较大,Washr≥34HU提示为腺瘤,反之提示为非腺瘤。结论肾上腺CT动态增强检查能够对腺瘤和非腺瘤尤其对乏脂性腺瘤与非腺瘤的鉴别诊断具有较大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上腺腺瘤 非腺瘤 动态增强CT 鉴别诊断 增强CT检查 动态增强 肾上腺肿块 CT检查技术 扫描条件 增强检查
下载PDF
扩散加权成像在评估肺癌化疗效果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31
20
作者 周荣超 于铁链 +4 位作者 冯长超 马力 王燕 李伟栋 王颖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11年第3期256-260,共5页
背景与目的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i usion-weighted imaging,DWI)能够在体检测水分子微观运动,对肿瘤治疗后微环境变化较为敏感。本研究旨在探讨DWI在监测、预测肺癌化疗效果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9例经病理确诊并接受化疗的肺癌患者,于... 背景与目的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i usion-weighted imaging,DWI)能够在体检测水分子微观运动,对肿瘤治疗后微环境变化较为敏感。本研究旨在探讨DWI在监测、预测肺癌化疗效果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9例经病理确诊并接受化疗的肺癌患者,于化疗前一周和化疗开始后一个月分别行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imaging,MRI)常规平扫及DWI检查。于横轴位T2加权像(T2weighted imaging,T2WI)上测量肿瘤最大径(长径)、最大垂直径(短径)及长、短径平均值(平均径),并据此将肿瘤对化疗的反应分为完全反应(complete response,CR)、部分反应(partial response,PR)、稳定病变(stable disease,SD)和进展病变(progressive disease,PD)共四个疗效组。于DWI图象上测量化疗前和化疗后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 usion coe cient,ADC)值,用t检验分析化疗前后ADC值及各疗效组化疗前ADC的差异。用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化疗前后ADC值的变化率、化疗前ADC值与肿瘤各径线变化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与化疗前相比,肿瘤化疗后ADC值显著升高(1.482±0.456vs1.675±0.485,P=0.004)。化疗前后ADC变化率与其长径、短径及平均径的变化率呈正相关(r=0.635,r=0.612,r=0.539,P<0.05)。PR组、SD组化疗前ADC值与其长径变化率呈负相关(r=-0.806,r=-0.632,P<0.05)。结论 ADC值的变化能较敏感地反映肺癌化疗后的早期改变,结合形态学测量,有助于早期、动态监测化疗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 表观扩散系数 化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