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3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医学研究所科研档案管理创新策略
1
作者 吴城 唐焕英 于全美 《中国卫生产业》 2023年第19期56-59,共4页
为能有效保存医学科研材料,加强医学研究所科研档案管理工作非常重要。受现代医学研究所管理制度不断改革影响,其科研档案管理相关工作在实践中还有一定问题。本文是针对医学研究所科研档案管理流程以及科研档案管理方面工作开展特点进... 为能有效保存医学科研材料,加强医学研究所科研档案管理工作非常重要。受现代医学研究所管理制度不断改革影响,其科研档案管理相关工作在实践中还有一定问题。本文是针对医学研究所科研档案管理流程以及科研档案管理方面工作开展特点进行分析,总结现代医学研究所科研档案管理中不足,有效归纳出现代医学研究所科研档案管理工作开展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研究所 科研档案 档案管理
下载PDF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对谷氨酸损伤神经元保护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王虔 程焱 +2 位作者 吴伟 梁浩 张瑞珠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57-60,共4页
目的观察低剂量、短时程谷氨酸损伤的致凋亡作用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对此损伤的反应及保护作用。方法体外培养大鼠皮质神经元并建立低剂量短时程谷氨酸损伤模型;以重组腺病毒分别于损伤前、... 目的观察低剂量、短时程谷氨酸损伤的致凋亡作用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对此损伤的反应及保护作用。方法体外培养大鼠皮质神经元并建立低剂量短时程谷氨酸损伤模型;以重组腺病毒分别于损伤前、后转导外源性BDNF;用Western blot检测BDNF和Bcl-2的表达情况;用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神经元凋亡的情况。结果损伤后神经元凋亡率由对照组的17.8%上升至59.6%;重组腺病毒于损伤前、后转导BDNF可分别使BDNF的表达量上升至对照组的2.29倍和1.54倍,Bcl-2的表达量上升至对照组的1.72倍和1.32倍,细胞凋亡率降至30.8%和43%。结论腺病毒转导的外源性BDNF可保护谷氨酸损伤神经元免于凋亡;内、外源性BDNF均可诱导Bcl-2表达增高,腺病毒转导的外源性BDNF可保护谷氨酸损伤神经元免于凋亡;内、外源性BDNF均可诱导Bcl-2表达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谷氨酸 神经元 细胞凋亡
下载PDF
神经营养因子-3对海马神经元缺氧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王虔 程焱 +2 位作者 吴伟 梁浩 张瑞珠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06年第1期57-61,共5页
目的观察单纯缺氧损伤对体外培养海马神经元内源性神经营养因子-3(neurotrophin-3, NT-3)表达的影响及外源性NT-3转导对单纯缺氧所致神经元凋亡的保护作用。方法体外分散培养新生Wistar大鼠海马神经元,体外培养第7天通过充氮法建立单纯... 目的观察单纯缺氧损伤对体外培养海马神经元内源性神经营养因子-3(neurotrophin-3, NT-3)表达的影响及外源性NT-3转导对单纯缺氧所致神经元凋亡的保护作用。方法体外分散培养新生Wistar大鼠海马神经元,体外培养第7天通过充氮法建立单纯缺氧损伤模型;用重组腺病毒载体pAC- CMV-PLPA构建携带NT-3全长cDNA的重组腺病毒Ad-NT-3,并分别于损伤前后向体外培养的海马神经元转导外源性NT-3;采用Western Blot检测在缺氧损伤前后及有无外源性NT-3转导的情况下NT-3 及Bcl-2的表达水平;采用TUNEL法检测缺氧及外源性NT-3转导后神经元凋亡的情况。结果 (1)单纯缺氧损伤后海马神经元的凋亡细胞标记指数由15.2%上升至56.4%,内源性NT-3表达量下降至对照组水平的71%。(2)缺氧损伤前重组腺病毒转导可使损伤后NT-3表达量上升至对照组的1.88倍、损伤后重组腺病毒转导亦可使NT-3表达量上升至对照组的1.42倍,而Bcl-2的表达量相应地上升至对照组的 1.69倍和1.32倍,凋亡细胞标记指数降至32.8%和45.4%。(3)统计学分析显示,海马神经元NT-3与Bcl- 2表达量间呈显著性正相关,二者与凋亡细胞标记指数间均呈显著性负相关。结论单纯缺氧损伤可使体外培养的海马神经元内源性NT-3表达量下降;腺病毒转导的外源性NT-3可保护单纯缺氧损伤神经元免于凋亡;其保护作用部分可能是通过对Bcl-2表达的诱导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RNA 低氧 海马 神经元 神经组织蛋白质类
下载PDF
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伤后神经元IκB及NF-κB表达研究
4
作者 陈芳莲 张丽侠 +1 位作者 雷平 张建宁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09年第2期1-2,共2页
目的研究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早期神经元IκB及核因子κB(NF-κB)的动态变化。方法采用大脑中动脉线栓法复制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IκB、NF-κB的动态表达,并与假手术组对照。结果与假手术对照组相比,脑... 目的研究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早期神经元IκB及核因子κB(NF-κB)的动态变化。方法采用大脑中动脉线栓法复制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IκB、NF-κB的动态表达,并与假手术组对照。结果与假手术对照组相比,脑缺血再灌注后,随着再灌注时间的延长,IκB阳性细胞数逐渐减少(P<0.01),NF-κB蛋白阳性细胞逐渐增加(P<0.01)。结论脑缺血区缺血再灌注损伤可导致IκB降解,引起NF-κB的激活,进一步导致自由基大量产生,加重了细胞内DNA的损伤,从而促进损伤区的神经元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再灌注 核因子-ΚB IΚB
下载PDF
TRAF4促进肿瘤发生发展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石翠娟 罗文君 于士柱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531-537,共7页
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4(tumor necrosis factor receptor-associated factor 4,TRAF4)是TRAFs(tumor necrosis factor receptor-associated factors)蛋白家族的成员之一,其作为信号转导的接头分子,具有E3泛素连接酶活性,可激活多种... 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4(tumor necrosis factor receptor-associated factor 4,TRAF4)是TRAFs(tumor necrosis factor receptor-associated factors)蛋白家族的成员之一,其作为信号转导的接头分子,具有E3泛素连接酶活性,可激活多种下游信号通路,在神经发生与胚胎发育、免疫调节与炎症反应、氧化损伤及代谢等多种生理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调控作用。TRAF4在多种肿瘤中异常高表达,并调控肿瘤的发生发展。本文根据TRAF4的生理和病理调控功能,对TRAF4与肿瘤发生和发展的关系进行综述,为该基因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AF4 信号通路 泛素连接酶 肿瘤发生
下载PDF
AG490改善缺血性脑卒中后神经功能的机制研究
6
作者 张薇 辛灵 阎涛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 2022年第6期615-620,共6页
目的:探讨AG490改善缺血性脑卒中后神经功能的机制研究。方法:采用C57BL/6J成年雄性小鼠构建光化学法局灶性大脑皮层缺血性脑卒中模型,随机分为Control组、Stroke组、DMSO组和AG490组,每组18只。术后1、3、7、14 d进行神经功能评分。术... 目的:探讨AG490改善缺血性脑卒中后神经功能的机制研究。方法:采用C57BL/6J成年雄性小鼠构建光化学法局灶性大脑皮层缺血性脑卒中模型,随机分为Control组、Stroke组、DMSO组和AG490组,每组18只。术后1、3、7、14 d进行神经功能评分。术后第3天进行荧光定量PCR检测小鼠脑组织中Janus激酶2(JAK2)、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STAT3)、白细胞介素-1α(IL-1α)、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补体C1q、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Claudin5和ZO-1)的表达,免疫印迹检测自噬相关蛋白(LC3Ⅱ/Ⅰ、P62/SQSTM1、Beclin-1)以及Occludin、Claudin5、ZO-1表达水平变化。结果:与Stroke组和DMSO组相比,AG490组在第3天、7天和14天错步/总步比例降低(F=3.704、9.199、10.83,均P<0.05),JAK2、STAT3 mRNA表达下调(F=6.331、7.168,均P<0.05),血脑屏障相关蛋白(Occludin、Claudin5、ZO-1)mRNA表达(F=7.648、29.83、25.08,均P<0.05)和蛋白表达水平上调(F=12.42、10.88、14.32,均P<0.05),MMP-9 mRNA表达水平下调(F=9.790,P<0.01),脑组织炎性因子IL-1α、MCP-1和C1q表达下调(F=5.486、5.455、4.862,均P<0.05),自噬相关蛋白LC3Ⅱ/LC3Ⅰ、Beclin-1表达上调(F=6.092、15.52,均P<0.05),P62/SQSTM1表达下调(F=8.143,P<0.05)。结论:AG490通过抑制JAK2-STAT3通路的促炎作用并调节自噬,减轻血脑屏障损伤,改善缺血性脑卒中后的神经功能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JAK2-STAT3 炎性反应 自噬
下载PDF
YAP调控人胶质瘤细胞生长的体外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于福华 贾志凡 +3 位作者 浦佩玉 王广秀 张安玲 杨卫东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689-692,共4页
目的:研究YAP(Yes-associated protein)调控人脑胶质瘤细胞系LN229细胞生长的作用。方法:采用YAP干扰RNA(siRNA)敲低LN229细胞中YAP的表达,Western Blot法鉴定肿瘤细胞中YAP是否已被敲低;MTT比色法测定YAP敲低后对肿瘤细胞增殖的影响;Tr... 目的:研究YAP(Yes-associated protein)调控人脑胶质瘤细胞系LN229细胞生长的作用。方法:采用YAP干扰RNA(siRNA)敲低LN229细胞中YAP的表达,Western Blot法鉴定肿瘤细胞中YAP是否已被敲低;MTT比色法测定YAP敲低后对肿瘤细胞增殖的影响;Transwell实验检测胶质瘤细胞侵袭能力的变化;流式细胞术和AnnexinⅤ标记法分别检测胶质瘤细胞周期及凋亡的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相关蛋白。结果:经Western Blot法检测证实转染YAPsiRNA后LN229细胞中YAP被有效敲低;敲低LN229细胞中YAP表达,可以抑制胶质瘤细胞增殖,阻滞细胞周期于G0/G1期,并可抑制细胞侵袭能力,促使细胞凋亡数显著增加。促增殖蛋白Ki-67、促侵袭蛋白MMP-9、促周期进展蛋白Cyclin D1以及凋亡相关蛋白Bcl-2表达明显下调。结论:敲低人胶质瘤细胞中YAP活性可以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和侵袭,促进凋亡,为进一步探究Hippo-YAP信号通路在胶质瘤中的分子病理机制中的作用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瘤 YAP Hippo信号通路 凋亡 侵袭
下载PDF
人脑胶质瘤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与胶质瘤微血管数及肿瘤增殖活性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0
8
作者 王建祯 浦佩玉 +1 位作者 黄强 王春艳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93-95,共3页
目的 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表达与胶质瘤微血管数、肿瘤增殖活性及其与胶质瘤恶性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 5 0例胶质瘤、8例正常脑组织中VEGF、血小板内皮细胞粘附分子 (CD3 1)和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的表... 目的 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表达与胶质瘤微血管数、肿瘤增殖活性及其与胶质瘤恶性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 5 0例胶质瘤、8例正常脑组织中VEGF、血小板内皮细胞粘附分子 (CD3 1)和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的表达 ,测定其阳性细胞数和阳性血管数。结果 胶质瘤中均有VEGF、CD3 1及PCNA表达。其表达水平与肿瘤恶性程度呈显著正相关 ,其r分别为 0 .745 ,0 .765及 0 .685。结论 VEGF、CD3 1和PCNA在胶质瘤中的高表达是胶质瘤恶性表型之一 ,可作为病理诊断的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肿瘤 胶质瘤 VEGF CD31 增殖细胞核抗原
下载PDF
人脑胶质瘤中miR-106b^25基因簇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叶敏华 张安玲 +3 位作者 王坤 吴淼经 黄强 祝新根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281-285,共5页
目的:检测胶质瘤细胞系及组织中miR-106b^25基因簇成员miR-106b、miR-93、miR-25的表达情况。方法:运用实时定量PCR的方法检测不同人脑胶质母细胞瘤细胞系及不同病理级别胶质瘤标本中miR-106b^25基因簇成员miR-106b、miR-93和miR-25的... 目的:检测胶质瘤细胞系及组织中miR-106b^25基因簇成员miR-106b、miR-93、miR-25的表达情况。方法:运用实时定量PCR的方法检测不同人脑胶质母细胞瘤细胞系及不同病理级别胶质瘤标本中miR-106b^25基因簇成员miR-106b、miR-93和miR-25的表达水平。原位杂交技术检测含不同病理级别及瘤旁正常脑组织的胶质瘤组织芯片中miR-106b^25基因簇成员的表达情况,进而分析该簇miRNAs的表达与胶质瘤病理级别的相关性。结果:以正常脑组织表达量为基准,3种miRNA在所有检测细胞系中均有增高的趋势。收集43例胶质瘤标本中,RT-PCR结果显示,随着肿瘤病理级别的升高,3种miRNA在各组中的平均表达量也逐步升高。其中,miR-106b(F=4.479,P=0.018)和miR-93(F=3.493,P=0.040)各组间的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miR-25表达无明显的统计学差异(F=2.766,P=0.075)。原位杂交结果显示3种miRNA的表达在高级别胶质瘤中的表达量明显高于低级别肿瘤。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表明3种miRNA的表达信号强度分布均与胶质瘤的WHO病理分级呈正相关,在miR-106b、-93、-25中的相关系数分别为rs=0.617(P<0.001)、rs=0.438(P<0.001)、rs=0.463(P<0.001)。结论:miR-106b^25在胶质瘤中表达呈不同程度增高,并与肿瘤分级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106b-25 miRNA表达胶质瘤
下载PDF
重复经颅磁刺激对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记忆功能改善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6
10
作者 闫丽丽 陶华英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38-441,共4页
目的研究重复经颅磁刺激对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记忆功能的改善及延缓记忆减退进程的作用。方法选择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25例,随机分为磁刺激治疗组(治疗组)12例和对照组13例,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5个月后进行记忆测试和脑电图检查,比较... 目的研究重复经颅磁刺激对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记忆功能的改善及延缓记忆减退进程的作用。方法选择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25例,随机分为磁刺激治疗组(治疗组)12例和对照组13例,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5个月后进行记忆测试和脑电图检查,比较记忆商及脑电功率的改变。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患者治疗后记忆商、指向记忆、联想学习、人像特点回忆评分明显升高(P<0.05);δ频带F_(P1)、F_(P2)、F_3、P_3、T_5导联、θ频带F_4、O_2、F_7、T_4导联相对功率比明显降低(P<0.05),α频带C_3、T_5导联、β频带T_3导联、γ频带F_3、C_4、F_7、F_8、T_3、T_4导联相对功率比明显升高(P<0.05,P<0.01),F_3、F_4、O_1、O_2、F_7、T_4、T_5、T6导联α/θ功率比明显升高(P<0.05)。结论重复经颅磁刺激能够改善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记忆功能及脑电功率分布,且在一定程度上延缓脑波慢化和记忆减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障碍 记忆障碍 脑图 经颅磁刺激 痴呆 危险因素
下载PDF
靶向MMP-9的siRNA抑制人类SGC7901胃腺癌细胞侵袭和迁移的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赵凤娟 崔小伟 +4 位作者 刘建 宋小妹 康春生 张洁 张庆瑜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628-631,共4页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siRNA对胃腺癌细胞系SGC7901中MMP-9表达的影响以及siRNA干扰后对SGC7901细胞侵袭和迁移的抑制作用。方法:设计合成针对MMP-9的siRNA,采用oligofectamine转染SGC7901胃腺癌细胞,分别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siRNA对胃腺癌细胞系SGC7901中MMP-9表达的影响以及siRNA干扰后对SGC7901细胞侵袭和迁移的抑制作用。方法:设计合成针对MMP-9的siRNA,采用oligofectamine转染SGC7901胃腺癌细胞,分别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和蛋白印迹法分别检测转染细胞后MMP-9mRNA及蛋白的表达。Matrgel 3D生长实验和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侵袭情况,Matrgel2D生长实验和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情况。结果:realtime PCR和蛋白印迹法显示转染MMP-9 siRNA后细胞中MMP-9mRNA和蛋白的表达较空白组和对照组明显降低。RNA干扰MMP-9基因后SGC7901细胞的侵袭和迁移能力也有明显下降。结论:靶向MMP-9的siRNA不仅能特异性的降低MMP-9mRNA及蛋白的表达,且能抑制人SGC7901胃腺癌细胞的侵袭和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腺癌 RNA干扰 明胶酶类 肿瘤侵润
下载PDF
导航经颅磁刺激定位手运动功能区初步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李帅 张恺 +9 位作者 林雨 靳静娜 金芳 许永杰 万佳佳 秦文 刘志朋 殷涛 陶华英 杨学军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16年第8期522-526,共5页
目的探讨导航经颅磁刺激定位双手运动功能区的准确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导航经颅磁刺激对10例右利手的健康志愿者双手第一骨间背侧肌进行刺激,定位双手运动功能区及其边界,记录阳性位点坐标和运动诱发电位,并计算双手运动功能区面积。结... 目的探讨导航经颅磁刺激定位双手运动功能区的准确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导航经颅磁刺激对10例右利手的健康志愿者双手第一骨间背侧肌进行刺激,定位双手运动功能区及其边界,记录阳性位点坐标和运动诱发电位,并计算双手运动功能区面积。结果 10例受试者均成功定位双手运动功能区,主要定位于中央前回"Ω"区及其周围;右手运动功能区面积大于左手[(6.22±0.76)cm2对(4.30±0.40)cm^2;t=7.078,P=0.000];其中4例表现出困倦,无一例出现头痛、癫发作等不良反应。结论导航经颅磁刺激定位手运动功能区准确、安全,可作为术前定位运动功能区和研究运动功能重塑的辅助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颅磁刺激 神经导航 诱发电位 运动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与IL-17、IL-10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吴伟 许盼 +4 位作者 张慧颖 郝峻巍 金薇娜 施福东 薛蓉 《贵阳医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3期315-319,共5页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中白细胞介素-17(IL-17)、白细胞介素-10(IL-10)的含量变化与急性脑梗死的关系。方法:31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患者组(感染组与非感染组),同期15名体检健康者为对照组,对两组成员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中白细胞介素-17(IL-17)、白细胞介素-10(IL-10)的含量变化与急性脑梗死的关系。方法:31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患者组(感染组与非感染组),同期15名体检健康者为对照组,对两组成员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患者组发病后第1、第3及第7天及对照者外周血血浆中IL-17、IL-10的浓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患者组血浆中IL-17水平在梗死后第1、第3及第7天时均明显升高(P<0.05),且在第3天达峰值;患者组血浆中IL-10水平在脑梗死后第1天无明显变化,第3及第7天时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梗后第3及第7天,患者组血浆中IL-17、IL-10水平随神经功能损害程度加重而升高,IL-10与IL-17呈正相关(r=0.463,P=0.00);感染组血浆中IL-10在第1、第3及第7天均高于非感染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IL-17、IL-10在急性脑梗死时均升高,其变化有可能与脑梗死后脑组织损伤的程度以及脑梗死后炎症反应的强度有关系,IL-17升高与IL-10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塞 白细胞介素17 白细胞介素10 免疫抑制 感染
下载PDF
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用于血管源性轻度认知功能障碍评估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1
14
作者 姜美娟 陶华英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40-42,共3页
目的探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中文北京版用于血管源性轻度认知功能障碍评估的可行性。方法应用MoCA和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分别对50例血管源性轻度认知功能障碍(vMCI)患者和50例健康体检者进行认知功能评估,分析评估结果... 目的探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中文北京版用于血管源性轻度认知功能障碍评估的可行性。方法应用MoCA和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分别对50例血管源性轻度认知功能障碍(vMCI)患者和50例健康体检者进行认知功能评估,分析评估结果。结果对照组和vMCI组MoCA和MMSE总分有较好相关性(P<0.05),MoCA评分明显低于MMSE(P<0.05);与对照组比较v,MCI组MoCA各条目得分及总分均明显降低(P<0.05);MoCA筛查vMCI灵敏度为84.0%、特异度为76.0%,MMSE分别为46.0%和98.0%。结论 MoCA用作血管源性轻度认知功能障碍认知功能筛查时敏感性优于MMS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源性轻度认知功能障碍 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 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
下载PDF
脑肿瘤细胞增殖活性及凋亡与HLA-Dr表达相互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于士柱 浦佩玉 +4 位作者 江德华 杨露春 管欣琴 安同岭 张景全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129-132,共4页
目的探讨脑肿瘤细胞增殖活性及凋亡与人类白细胞抗原-Dr(HLA-Dr)表达的相互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和原位凋亡细胞检测方法现察分析了44例原发性脑肿瘤。结果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Ki-67抗原(Ki-Dr)阳性细胞和凋亡细胞阳性率均... 目的探讨脑肿瘤细胞增殖活性及凋亡与人类白细胞抗原-Dr(HLA-Dr)表达的相互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和原位凋亡细胞检测方法现察分析了44例原发性脑肿瘤。结果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Ki-67抗原(Ki-Dr)阳性细胞和凋亡细胞阳性率均为100%,29例(67.2%)表达HLA-Dr。PCNA和Ki-67阳性细胞密度及HLA-Dr阳性率和阳性细胞含量均随肿瘤恶性程度增高而升高,凋亡细胞密度随肿瘤恶性程度增高而减少。HLA-Dr表达水平与PCNA和Ki-67阳性细胞密度呈平行升高,HLA-Dr-、+、++、+++组间的凋亡细胞密度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本组结果提示以上四种指标均能较客观反映脑肿瘤的恶性程度,HLA-Dr表达水平与脑肿瘤细胞增殖速度密切相关,细胞增殖与凋亡失衡可能是脑肿瘤发生发展的重要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肿瘤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HLA-DR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重复经颅磁刺激对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大鼠学习记忆的干预作用 被引量:2
16
作者 盛倩倩 闫丽丽 陶华英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05-308,共4页
目的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vascualr cognitive impairment,VCI)大鼠学习记忆的干预作用及海马CA1区脑电功率谱的影响。方法选择健康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以下4组:对照组8只,VCI组10只,低频率组11只,复合频... 目的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vascualr cognitive impairment,VCI)大鼠学习记忆的干预作用及海马CA1区脑电功率谱的影响。方法选择健康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以下4组:对照组8只,VCI组10只,低频率组11只,复合频率组11只。对VCI组、低频率组、复合频率组大鼠采用异时性双侧颈总动脉结扎法制备VCI大鼠模型。并于造模前、造模后及经颅磁刺激治疗后行Morris水迷宫实验和立体定位仪定位记录大鼠海马CA1区脑电活动。结果 rTMS治疗5个疗程后,低频率组和复合频率组大鼠Morris水迷宫结果均较VCI组明显改善(P<0.05);而VCI组较造模后5d明显欠佳(P<0.05)。脑电分析显示,rTMS后,低频率组、复合频率组大鼠脑电δ、θ功率较VCI组显著降低,α、β频带脑电功率明显升高,且复合频率组α、β频带脑电功率明显优于低频率组(P<0.05);VCI组α、β频带脑电功率较造模后5d显著降低,δ、θ频带脑电功率较造模后5d显著升高(P<0.05)。结论 VCI大鼠学习记忆功能障碍随时间推移可进行性加重。rTMS干预可在一定程度上对抗VCI造模对大鼠脑功能的损害,延缓VCI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颅磁刺激 认知障碍 记忆障碍 海马
下载PDF
阿尔茨海默病及轻度认知功能损害在不同状态下的脑电相对功率比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张连春 陶华英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723-726,共4页
目的研究不同程度记忆障碍患者在不同脑功能状态下脑电相对功率比的变化,探讨阿尔茨海默病(AD)发病进程中的脑功能变化特点。方法分别记录AD患者12例(AD组)、轻度认知功能损害(MCI)患者11例(MCI组)和健康体检者11例(对照组)在安静状态... 目的研究不同程度记忆障碍患者在不同脑功能状态下脑电相对功率比的变化,探讨阿尔茨海默病(AD)发病进程中的脑功能变化特点。方法分别记录AD患者12例(AD组)、轻度认知功能损害(MCI)患者11例(MCI组)和健康体检者11例(对照组)在安静状态和认知负载状态下的16导脑电信号,经预处理分别计算δ、θ、α1、α2、β1、β2、γ频带的相对功率比。结果在安静状态下,AD组低频带δ、θ相对功率比高于其他两组,高频带β1、β2相对功率比低于其他两组,MCI组在γ频带(双前额、右颞)相对功率比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0.05,P<0.01)。在认知负载状态下,对照组γ频带相对功率比较安静状态明显增高(P<0.05);MCI组和AD组无明显变化。结论支持AD发病机制的胆碱能损伤学说,进一步证实记忆功能与高频脑电(γ频带)相关。MCI阶段进展到AD阶段在双前额、右颞区可以出现功能性代偿向功能失代偿的变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认知障碍 脑电描记术 傅里叶分析
下载PDF
弥散张量成像对早期肌萎缩侧索硬化症上运动神经元损害的诊断意义 被引量:1
18
作者 徐艳炜 谢炳玓 翟翚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1-33,I0001,共4页
目的:探讨弥散张量成像(DTI)在发现早期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上运动神经元损害中的临床意义。方法:21例ALS患者在行DTI检查时,8例无明显上运动神经元(UMN)受累体征,但在病程后期均出现了临床锥体束征的ALS患者作为A组,13例有明确UMN损... 目的:探讨弥散张量成像(DTI)在发现早期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上运动神经元损害中的临床意义。方法:21例ALS患者在行DTI检查时,8例无明显上运动神经元(UMN)受累体征,但在病程后期均出现了临床锥体束征的ALS患者作为A组,13例有明确UMN损害体征的ALS患者作为B组,2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对所有研究对象行轴位DTI扫描,选取感兴趣区(ROI)测量部分各向异性分数(FA)和平均弥散系数(MD)。结果:与对照组比较,A组内囊后肢(u=3.974,P<0.01)、大脑脚(u=3.580,P<0.01)、延髓锥体(u=2.402,P<0.05)处的FA值明显减低,内囊后肢(u=2.168,P<0.05)处的MD值增高,A、B2组间该3个ROI处的FA、MD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DTI可发现ALS早期UMN损害,有助于ALS的早期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萎缩侧索硬化 运动神经元 磁共振成像 弥散 锥体束
下载PDF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与缺血性脑损伤 被引量:10
19
作者 刘崴 程焱 王虔 《国外医学(脑血管疾病分册)》 2004年第6期433-436,共4页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BDNF)是神经生长因子家族的成员之一 ,可预防脑缺血时的神经元死亡 ,从而改善预后。文章阐述了BDNF的结构、功能、分布和对脑缺血的保护作用。其保护机制可能包括抑制兴奋性毒性、调节神经元内Ca2 + 平衡和Bax、Bcl...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BDNF)是神经生长因子家族的成员之一 ,可预防脑缺血时的神经元死亡 ,从而改善预后。文章阐述了BDNF的结构、功能、分布和对脑缺血的保护作用。其保护机制可能包括抑制兴奋性毒性、调节神经元内Ca2 + 平衡和Bax、Bcl 2的表达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缺血性脑损伤 脑保护 基因治疗 信号传导
下载PDF
液压打击海马损伤模型的改进及大鼠伤后空间学习能力观察 被引量:4
20
作者 林云鹏 张建宁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 2009年第4期599-602,共4页
目的:建立影像学、病理学和神经功能评价特征明确、分级合理的海马损伤模型,并对其空间学习能力改变进行评估。方法:实验采用成年雄性Wistar大鼠,参照大鼠脑立体定位图谱对海马结构进行空间定位,借助MODEL01-B液压打击装置对大鼠进行分... 目的:建立影像学、病理学和神经功能评价特征明确、分级合理的海马损伤模型,并对其空间学习能力改变进行评估。方法:实验采用成年雄性Wistar大鼠,参照大鼠脑立体定位图谱对海马结构进行空间定位,借助MODEL01-B液压打击装置对大鼠进行分组打击,并对伤后大鼠行Morris水迷宫测试,评价其定位航行及空间探索能力改变。观察各组间差异,行统计学分析比较。结果:各实验组大鼠均可见程度不同的MR影像特征、病理学特征改变;除轻型打击组外,水迷宫逃避潜伏期及游泳距离均与对照组间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重型打击组死亡率明显高于其它各组。结论:通过对大鼠顶骨开骨窗部位以及打击力度进行合理控制,可建立便于影像学、病理学观测和海马功能评价的不同程度海马损伤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RRIS水迷宫 液压打击 海马 空间学习能力 大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