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弹性蛋白酶诱导的小鼠腹主动脉瘤消退期组织学特征观察
1
作者 李濛 刘浩乐 +6 位作者 魏盼盼 李可心 吴海滨 侯海雯 刘恩岐 李艳奎 赵四海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9-125,共7页
目的确定猪胰弹性蛋白酶(PPE)诱导的腹主动脉瘤(AAA)到达消退期的时间点,观察AAA消退期的组织学特征。方法选用C57BL/6J小鼠,手术游离腹主动脉,进行血管腔内输注PPE诱导AAA。测量小鼠术前、术后14 d(AAA到达平台期的时间点)和术后56 d(... 目的确定猪胰弹性蛋白酶(PPE)诱导的腹主动脉瘤(AAA)到达消退期的时间点,观察AAA消退期的组织学特征。方法选用C57BL/6J小鼠,手术游离腹主动脉,进行血管腔内输注PPE诱导AAA。测量小鼠术前、术后14 d(AAA到达平台期的时间点)和术后56 d(AAA消退期时间点)腹主动脉直径,比较分析术后14 d和术后56 d动脉瘤病变部位组织学特征。结果与正常腹主动脉相比,PPE输注14 d组和56 d组,腹主动脉直径均显著增加(直径增长率分别为147%和155%)。PPE输注后14 d,动脉瘤病变部位显微镜镜下可见弹性纤维断裂、平滑肌耗竭和炎症细胞弥散浸润等典型的AAA特征。在PPE输注后56 d组,虽然动脉直径没有明显变化,但组织学可见弹力纤维部分修复,新生平滑肌细胞补充至损伤的中膜,浸润的炎症细胞明显消退,外膜新生血管减少,呈现出疾病消退期的显著特征。结论在PPE诱导的小鼠AAA模型中,术后56 d是观察动脉瘤消退的合适时间点,动脉瘤病变消退的组织学特征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主动脉瘤 消退 弹性蛋白酶 小鼠 组织学
下载PDF
反义寡核苷酸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bFGF基因表达 被引量:1
2
作者 孙晋津 陈剑秋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50-252,T0001,共4页
目的:探讨转染反义脱氧寡核苷酸(AODN)对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基因表达的影响机制。方法:使用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技术检测体外培养的VSMCs中bFGFmRNA和蛋白表达;利用脂质体分别将设计合成浓度为5μmol/L反... 目的:探讨转染反义脱氧寡核苷酸(AODN)对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基因表达的影响机制。方法:使用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技术检测体外培养的VSMCs中bFGFmRNA和蛋白表达;利用脂质体分别将设计合成浓度为5μmol/L反义(反义组)、正义(正义组)及随机(随机组)脱氧寡核苷酸导入体外培养的VSMCs;应用逆转录PCR和WesternBlot半定量测定及计算机图像分析的方法,观测寡核苷酸对bFGF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体外培养的大鼠VSMCs均有bFGFmRNA和蛋白表达,反义bFGF寡核苷酸作用于VSMCs后1~5d,bFGFmRNA表达和蛋白表达均明显减弱,反义组与对照组比较,mRNA、蛋白表达在第1~5d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正义、随机组无此效应,与单纯脂质体和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反义bFGF寡核苷酸对血管平滑肌细胞bFGF基因表达的抑制作用具有序列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寡核苷酸类 反义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 肌细胞 平滑肌 基因表达
下载PDF
超声血管成形术用于下肢动脉阻塞性疾病的初步报告 被引量:2
3
作者 陈剑秋 吴义生 +5 位作者 李学东 张颖 吴伟 汪立今 何立杰 孙晋津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 2002年第2期139-141,共3页
目的 :总结应用Acolysis血栓超声消融仪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初步体会。方法 :先行Seldinger法动脉造影 ,再小切口暴露股浅、股深动脉分叉处 ,直视穿刺 ,引入超声消融导管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 (DSA)监视下消融 ,至血管再通。消融时... 目的 :总结应用Acolysis血栓超声消融仪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初步体会。方法 :先行Seldinger法动脉造影 ,再小切口暴露股浅、股深动脉分叉处 ,直视穿刺 ,引入超声消融导管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 (DSA)监视下消融 ,至血管再通。消融时间458s~1112s,平均702s。最长消融段35cm。结果 :全部病例术中造影证实血流通畅。同侧胫后、足背动脉立即恢复搏动8例 ,其余3例ABI和动脉多普勒血流图较术前明显改善。结论 :超声消融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近期效果较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血管成形术 动脉硬化闭塞症 治疗
下载PDF
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中bFGF及其受体FGFR-1的基因表达 被引量:2
4
作者 孙晋津 陈剑秋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 2005年第1期8-10,14,共4页
目的:观察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及其受体FGFR-1在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的表达情况。方法:建立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原代培养并鉴定;使用原位杂交检测VSMCs中bFGF及其受体FGFR-1的mRNA表达;用免疫组织化学和WesternBlot技术鉴... 目的:观察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及其受体FGFR-1在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的表达情况。方法:建立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原代培养并鉴定;使用原位杂交检测VSMCs中bFGF及其受体FGFR-1的mRNA表达;用免疫组织化学和WesternBlot技术鉴定bFGF蛋白表达情况。结果:通过光镜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从细胞形态和结构上使VSMCs得到鉴定;原位杂交证实大鼠VSMCs表达bFGF及其受体FGFR-1的mRNA;免疫组织化学表明VSMCs的胞核和胞浆中有bFGF蛋白表达,WesternBlot显示bFGF有18KDa、22KDa、22.5KDa3种异构体形式。结论: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表达bFGF及其受体FGFR-1mRNA,bFGF有多种异构体形式并分布在VSMCs的胞核和胞浆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受体 血管平滑肌细胞 大鼠
下载PDF
小口径人工血管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5
作者 田鹏 陈剑秋 《透析与人工器官》 2004年第3期32-38,共7页
血管闭塞性疾病的发病日渐增多 ,人工血管得到了广泛应用 ,为了改善小口径人工血管的抗凝能力 ,提高远期通畅率 ,各国学者在人工血管材料的选择、表面改性、血管内皮化、组织工程血管以及基因修饰进行了大量研究 ,本文就这几方面研究进... 血管闭塞性疾病的发病日渐增多 ,人工血管得到了广泛应用 ,为了改善小口径人工血管的抗凝能力 ,提高远期通畅率 ,各国学者在人工血管材料的选择、表面改性、血管内皮化、组织工程血管以及基因修饰进行了大量研究 ,本文就这几方面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血管 研究进展 通畅率 血管闭塞性疾病 抗凝 血管内皮 发病 基因修饰 远期 组织工程
下载PDF
急性肠道缺血性疾病外科治疗(附14例报告)
6
作者 陈剑秋 吴义生 +7 位作者 孙晋津 李学东 张颖 汪立今 周立群 吴伟 刘辉 何立杰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304-305,共2页
急性肠道缺血是一危重急腹症,早期诊断困难,可分为急性肠系膜动脉闭塞(AMO)和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MVT)两类,前者又分为动脉栓塞和动脉血栓形成.本病发病率虽低,但病死率很高,近年国内外报告为41.7%~100%[1-4].我院自1978年4月至2001年1... 急性肠道缺血是一危重急腹症,早期诊断困难,可分为急性肠系膜动脉闭塞(AMO)和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MVT)两类,前者又分为动脉栓塞和动脉血栓形成.本病发病率虽低,但病死率很高,近年国内外报告为41.7%~100%[1-4].我院自1978年4月至2001年12月共收治14例,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肠道缺血性疾病 外科治疗 诊断 外科手术 治疗 病例报告
下载PDF
肿瘤侵及重要血管的手术治疗
7
作者 李艳奎 张小明 +2 位作者 沈晨阳 李清乐 陈剑秋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062-1063,1076,共3页
目的总结应用血管外科技术手术治疗肿瘤侵及大血管时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2007年8月应用血管外科技术手术治疗3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0例患者接受了外科手术治疗,术式包括人工血管置换、补片成形及瘤栓取出等。其... 目的总结应用血管外科技术手术治疗肿瘤侵及大血管时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2007年8月应用血管外科技术手术治疗3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0例患者接受了外科手术治疗,术式包括人工血管置换、补片成形及瘤栓取出等。其中行肿瘤根治性切除27例,姑息性切除3例,均一次手术成功,无二次手术。围手术期死亡5例,无术中死亡,死亡率16.7%。获随访25例,失访5例,随访率83.3%,随访时间1天~57月。截至2007年8月,生存48月以上3例,36月以上5例,24月以上7例,12月以上10例,6月以上14例,3月以上17例。结论运用血管外科技术能够提高侵及重要血管的肿瘤根治性切除率及手术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血管 手术
下载PDF
腔内血管超声消融应用现状
8
作者 陈剑秋 孙晋津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654-656,共3页
腔内血管超声消融是新兴的腔内血管外科技术。近20年来,依托于高新技术和材料科学进展,在放射科、心内科和血管外科医师共同努力下,得以迅速发展,更新了血管外科疾病的治疗模式,并以其日臻成熟的技术和在不断创新理念的推动下,展示了诱... 腔内血管超声消融是新兴的腔内血管外科技术。近20年来,依托于高新技术和材料科学进展,在放射科、心内科和血管外科医师共同努力下,得以迅速发展,更新了血管外科疾病的治疗模式,并以其日臻成熟的技术和在不断创新理念的推动下,展示了诱人的疗效和潜在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国内有的学者把腔内血管的治疗技术定义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成行术 经腔 超声检查 导管消融术 治疗
下载PDF
血管镜研究和应用进展
9
作者 孙晋津 陈剑秋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823-825,共3页
血管镜(Angioscopy)又称为血管内镜(vascular endoscopy),是20世纪90年代应用到现代血管外科实践中的一项辅助检查技术。血管镜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血管外科医生对它的兴趣和掌握,其在心血管外科工作中的用途还在进一步开发... 血管镜(Angioscopy)又称为血管内镜(vascular endoscopy),是20世纪90年代应用到现代血管外科实践中的一项辅助检查技术。血管镜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血管外科医生对它的兴趣和掌握,其在心血管外科工作中的用途还在进一步开发中。血管镜可通过对远离外科操作区的血管系统腔内结构的观察,提供独一无二、详实的三维真彩图像信息,是其他影像技术无法获取的。这一独特的信息有助于对患者的诊治,提高了对血管疾病基本机制的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镜检查 血管外科手术 综述
下载PDF
TASC-D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腔内治疗现状 被引量:13
10
作者 李艳奎 吴义生 张小明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44-547,共4页
2007年泛大西洋协作组织共识(TASCⅡ)会议指南将主髂动脉和股腘动脉病变分为4型,建议对TASC-A型病变行腔内介入治疗,对B、C型病变参考多种因素行个体化治疗,对D型病变选择外科手术治疗。近年随着影像学及材料学研究进展、介入操作者技... 2007年泛大西洋协作组织共识(TASCⅡ)会议指南将主髂动脉和股腘动脉病变分为4型,建议对TASC-A型病变行腔内介入治疗,对B、C型病变参考多种因素行个体化治疗,对D型病变选择外科手术治疗。近年随着影像学及材料学研究进展、介入操作者技能提升,临床上对相对复杂的TASCD型主髂动脉、股腘动脉硬化闭塞症也越来越多地采用创伤相对小的介入治疗,并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本文就TASC-D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腔内介入治疗现状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硬化 闭塞症 介入治疗 球囊 支架
下载PDF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超声消融治疗——附13例报告 被引量:1
11
作者 吴义生 陈剑秋 +5 位作者 李学东 张颖 孙晋津 何立杰 汪立今 李卫兵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3年第3期254-255,共2页
目的 探讨应用Acolysis血栓超声消融仪治疗 13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可行性及疗效。 方法 首先行Seldinger法股动脉造影 ,再小切口暴露股浅、股深动脉分叉处 ,直视穿刺 ,引入超声消融导管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DSA)监视下消融 ,至血... 目的 探讨应用Acolysis血栓超声消融仪治疗 13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可行性及疗效。 方法 首先行Seldinger法股动脉造影 ,再小切口暴露股浅、股深动脉分叉处 ,直视穿刺 ,引入超声消融导管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DSA)监视下消融 ,至血管再通。 结果 消融时间 4 5 8s~ 1112s,平均 80 1s ,最长消融段 35cm。全部病例术中造影证实血流通畅。同侧胫后、足背动脉立即恢复搏动 9例 ;其余 4例踝肱指数 (Ankle BrachialIndex,ABI)分别由术前的 0 5 ,0 32 ,0 6和 0 5 5提高到术后的 0 8,0 5 8,0 84和 0 76 ,动脉多普勒血流图较术前改善。 结论 超声消融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可行 ,近期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消融 动脉硬化闭塞症
下载PDF
贝那利珠单抗治疗重度嗜酸粒细胞性哮喘疗效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华玉 李艳奎 +1 位作者 王凯强 王荣环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4期1770-1775,共6页
目的:系统评价贝那利珠单抗治疗重度嗜酸粒细胞性哮喘的疗效和安全性,为临床用药提供循证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ClinicalTrials.gov、中国知网、维普网和万方数据等,收集贝那利珠单抗+常规治疗(试验组... 目的:系统评价贝那利珠单抗治疗重度嗜酸粒细胞性哮喘的疗效和安全性,为临床用药提供循证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ClinicalTrials.gov、中国知网、维普网和万方数据等,收集贝那利珠单抗+常规治疗(试验组)对比安慰剂+常规治疗(对照组)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起至2020年12月,并同时手工检索相关研究的参考文献。对符合纳入标准的研究进行资料提取后,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员手册6.1推荐的偏倚评估工具2.0版本对纳入文献的质量进行评价。采用Rev Man 5.4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5项研究,合计2646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的哮喘急性发作率[RR=0.67,95%CI(0.61,0.74),P<0.00001]、哮喘控制问卷评分[MD=-0.29,95%CI(-0.37,-0.21),P<0.00001]、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率[RR=0.67,95%CI(0.53,0.84),P=0.0006]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第1秒用力呼气量[MD=0.13,95%CI(0.09,0.17),P<0.00001]、哮喘生活质量问卷评分[MD=0.23,95%CI(0.13,0.33),P<0.00001]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两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0.97,95%CI(0.92,1.02),P=0.28]。结论:贝那利珠单抗治疗重度嗜酸粒细胞性哮喘患者安全、有效。但因数据相对有限,该结论还有待更多的研究来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那利珠单抗 嗜酸粒细胞性哮喘 疗效 安全性 META分析
下载PDF
两种小鼠腹主动脉瘤模型的组织学特征比较 被引量:1
13
作者 付维来 田康利 +6 位作者 夏聪聪 刘浩乐 孙佳滢 成大欣 刘恩岐 李艳奎 赵四海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83-389,共7页
目的比较分析猪胰弹性蛋白酶(PPE)诱导的小鼠腹主动脉瘤和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的腹主动脉瘤的组织学特征。方法在PPE模型组,10只雄性C57BL/6J小鼠,游离肾下腹主动脉至髂动脉段,采用浓度为1.5 U/mL的PPE溶液灌注5 min。术前0 d及术后... 目的比较分析猪胰弹性蛋白酶(PPE)诱导的小鼠腹主动脉瘤和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的腹主动脉瘤的组织学特征。方法在PPE模型组,10只雄性C57BL/6J小鼠,游离肾下腹主动脉至髂动脉段,采用浓度为1.5 U/mL的PPE溶液灌注5 min。术前0 d及术后14 d分别测量腹主动脉直径,术后14 d取灌注段动脉,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对其组织学特征进行分析。AngⅡ模型组,选用10只载脂蛋白E敲除小鼠,用微渗透泵输注AngⅡ[1000 ng/(kg·min)]28 d,分离主动脉,观察动脉瘤形成情况。正常对照组小鼠未给予任何处理。结果在PPE模型组,相比于血管基础直径,术后14 d,腹主动脉肾下灌注段直径显著增加[(0.52±0.02)mm vs.(1.23±0.11)mm],全部形成动脉瘤。组织学呈弹性纤维断裂、平滑肌耗竭和炎症反应增加等典型的腹主动脉瘤病变特征。AngⅡ模型组有6只发展成动脉瘤(6/10),动脉瘤/扩张多在肾上腹主动脉,也可见于胸主动脉和主动脉弓。组织学可见动脉夹层形成,血管“假腔”典型,弹性纤维断裂、平滑肌损伤耗竭和炎症反应不如PPE模型典型。结论PPE诱导的腹主动脉瘤组织学特征较典型,较好地呈现了动脉瘤发展中的炎症过程,AngⅡ模型适合动脉瘤合并主动脉夹层的研究,两种模型各有特色,可互为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主动脉瘤 猪胰弹性蛋白酶 血管紧张素Ⅱ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不同体重对正常饮食下小鼠腹主动脉瘤进展影响的回顾性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懿 田康利 +6 位作者 夏聪聪 刘浩乐 付维来 许杨威 白亮 刘恩岐 赵四海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57-63,共7页
目的分析正常饮食情况下,术前体重对猪胰弹性蛋白酶(PPE)诱导的小鼠腹主动脉瘤进展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本实验室最近半年44例PPE诱导的小鼠腹主动脉瘤模型中,术前不同体重对后期腹主动脉直径和腹主动脉瘤进展的影响,分析两者的相关性... 目的分析正常饮食情况下,术前体重对猪胰弹性蛋白酶(PPE)诱导的小鼠腹主动脉瘤进展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本实验室最近半年44例PPE诱导的小鼠腹主动脉瘤模型中,术前不同体重对后期腹主动脉直径和腹主动脉瘤进展的影响,分析两者的相关性。对术前体重低于25 g的8例入选小鼠(模型组1)和术前体重高于30 g的8例入选小鼠(模型组2)进行体重、脂肪分布、腹主动脉直径、腹主动脉直径变化、腹主动脉瘤病变组织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比较。正常阴性对照小鼠未给与任何处理。结果44例小鼠腹主动脉瘤血管直径和术前体重的相关系数为0.005,未发现体重对腹主动脉瘤进展有显著影响。进一步分析发现,模型1组和模型2组在术后14 d血管直径(1.35 mm vs 1.27 mm)和血管直径变化上(0.85 mm vs 0.72 mm)差异没有显著性。相比正常血管,模型组1和模型组2小鼠在术后14 d,腹主动脉肾下灌注段直径显著增加,全部形成动脉瘤。组织学呈弹性纤维断裂、平滑肌细胞耗竭、炎症反应增加和血管新生异常等典型的腹主动脉瘤病变特征。结论在正常饮食小鼠,体重未见影响腹主动脉瘤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重 腹主动脉瘤 猪胰弹性蛋白酶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抗血栓弹力袜对老年假性动脉瘤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梁鑫 《医疗装备》 2021年第3期146-147,共2页
目的探讨抗血栓弹力袜对老年假性动脉瘤手术治疗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1月至2019年12月于医院行老年假性动脉瘤手术治疗的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干预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 目的探讨抗血栓弹力袜对老年假性动脉瘤手术治疗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1月至2019年12月于医院行老年假性动脉瘤手术治疗的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干预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抗血栓弹力袜护理干预,干预1个月后,比较两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1个月后,观察组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假性动脉瘤手术治疗患者采用抗血栓弹力袜干预可降低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假性动脉瘤 抗血栓弹力袜 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 护理满意度
下载PDF
安全管理在血管外科优质护理中的应用
16
作者 张玉芳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 2021年第3期138-140,共3页
目的探讨分析护理安全管理在血管外科优质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血管外科收治的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和研究组(给予护理安全管理)各45例,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包括危险因素辨识评分、风险... 目的探讨分析护理安全管理在血管外科优质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血管外科收治的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和研究组(给予护理安全管理)各45例,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包括危险因素辨识评分、风险预警评分、风险处理评分、护理满意率和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护理后,研究组患者在危险因素辨识评分、风险预警评分、风险处理评分等指标上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率为97.7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78%;研究组患者发生2例护理不良事件,对照组患者发生9例护理不良事件,研究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为4.4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管外科护理时,必须正确识别护理不安全因素,加强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以此加强安全管理效果。合理应用预见性护理以及安全隐患处理,能够有效保障血管外科护理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安全管理 血管外科 优质护理
原文传递
反义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10
17
作者 孙晋津 陈剑秋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1123-1125,共3页
目的 观察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反义脱氧寡核苷酸(AODN)对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增殖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利用脂质体分别将浓度为5μmol/L的bFGF反义、正义及随机寡核苷酸(ODN)导入体外培养的VSMCs;应用逆转录-聚合... 目的 观察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反义脱氧寡核苷酸(AODN)对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增殖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利用脂质体分别将浓度为5μmol/L的bFGF反义、正义及随机寡核苷酸(ODN)导入体外培养的VSMCs;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Western blot半定量测定方法,观测ODN对bFGF基因表达的影响;通过细胞活性测定观察ODN对VSMCs增殖的抑制作用。结果 bFGF、AODN作用于VSMCs后1-5 d,其相应的mR-NA表达和蛋白表达均明显减弱,细胞增殖活性受到抑制。反义组与对照组相比,mRNA在第1-4天表达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第5天有显著性(P<0.05);蛋白表达在1-5d差异有显著性(P<0.05);细胞增殖率在1-4 d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第5天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正义、随机组无此效应,同单纯脂质体和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反义bFGF ODN可通过特异性抑制其相应基因表达来实现阻遏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义 VSMC 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 ODN 抑制作用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蛋白表达 阻遏 BFGF基因 RNA
原文传递
腹部穿透伤致大血管损伤18例的治疗 被引量:3
18
作者 李学东 李宝玉 +3 位作者 李艳奎 吴义生 陈剑秋 许戈良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513-515,共3页
目的总结腹部穿透伤致大血管损伤的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2003年1月至2014年10收治的18例腹部穿透伤致大血管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诊治过程。结果本组累及18例大血管损伤,占同期穿透伤16.21%(18/111),及... 目的总结腹部穿透伤致大血管损伤的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2003年1月至2014年10收治的18例腹部穿透伤致大血管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诊治过程。结果本组累及18例大血管损伤,占同期穿透伤16.21%(18/111),及时行剖腹探查术:动脉损伤8例,动静脉同时损伤4例,静脉损伤6例,动、静脉破损行侧壁修补和成型术,脾动静脉破裂1例行血管结扎后并脾切除术,合并其他脏器损伤行相应毁损脏器修补和切除,本组未行血管移植,血管修复成功率100%。术中出血量500~6000ml,平均(3750±670)ml,手术时间2.5~7.0h,平均(3.9±0.8)h,平均住院日(10±4)d,全部临床治愈,无一例围手术期死亡。术后随访12例,6例失访,采用门诊复查及电话随访,随访时间2~36个月,平均随访时间(15±7)个月,随访采用彩超结合物理检查,结果显示修复血管血流通畅,未发生血栓形成、血管闭塞、假性动脉瘤及动静脉瘘等并发症。结论腹部穿透伤致大血管损伤及时救治,应用限制性液体复苏抗休克,早期手术,快速控制出血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 贯通性 血管外科手术 腹部
原文传递
HGF基因对大鼠血管内皮细胞增殖的作用 被引量:1
19
作者 孙晋津 陈博 陈剑秋 《江苏医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44-647,共4页
目的构建肝细胞生长因子(HGF)真核细胞表达质粒pEGFP-HGF-C1,探讨HGF对大鼠血管内皮细胞(VECs)的作用。方法通过亚克隆技术,构建含有人HGF cDNA全长的真核细胞表达质粒pEGFP-HGF-C1并测序;向大鼠原代骨骼肌细胞转染质粒pEGFP-HGF-C1,测... 目的构建肝细胞生长因子(HGF)真核细胞表达质粒pEGFP-HGF-C1,探讨HGF对大鼠血管内皮细胞(VECs)的作用。方法通过亚克隆技术,构建含有人HGF cDNA全长的真核细胞表达质粒pEGFP-HGF-C1并测序;向大鼠原代骨骼肌细胞转染质粒pEGFP-HGF-C1,测定转染效率;ELISA法测定细胞上清液中HGF蛋白表达浓度;MTT法测定HGF表达产物对大鼠VECs促增殖作用。结果成功构建正向表达HGF的真核细胞表达质粒pEGFP-HGF-C1,该质粒可有效转染原代培养的骨骼肌细胞并表达HGF,且其表达产物HGF对大鼠VECs的促增殖作用具有量效和时效关系(P<0.05或P<0.01)。结论成功构建的真核表达质粒pEGFP-HGF-C1能有效转染大鼠骨骼肌细胞,分泌的HGF对大鼠VECs有促增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生长因子 质粒载体 血管内皮细胞
原文传递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下预置造影导管在急性下消化道大出血手术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0
作者 李艳奎 陈剑秋 +3 位作者 李学东 陈博 金红梅 吴义生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 2015年第7期555-557,共3页
为探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下预置造影导管在急性下消化道大出血手术中的可行性及意义,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至2014年12月序贯治疗的17例急性下消化道大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在DSA下预置造影导管和寻找出血病灶,同时联... 为探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下预置造影导管在急性下消化道大出血手术中的可行性及意义,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至2014年12月序贯治疗的17例急性下消化道大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在DSA下预置造影导管和寻找出血病灶,同时联合行外科手术。结果显示,17例患者根据造影导管引导注入亚甲蓝后全部顺利查明出血病灶并行手术治疗,其中,出血病灶位于小肠8例、大肠9例。术后病理学检查示,肠道动脉血管畸形4例(其中小肠血管畸形2例,结肠血管畸形2例),溃疡性结肠炎3例,结肠癌1例,结肠憩室3例,小肠间质瘤6例。提示对于急性下消化道大出血患者,经积极非手术治疗无效时,采用DSA下预置造影导管联合手术治疗,有利于术中查找出血病灶、彻底手术切除病灶,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造影术 数字减影 胃肠出血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