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8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合并真菌血症的恶性肿瘤患者死亡风险预测列线图的构建与评价
1
作者 李丁 张青 +3 位作者 白长森 郑珊 张文芳 周云丽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575-580,共6页
目的:分析合并真菌血症的恶性肿瘤患者死亡风险因素,建立基于列线图的评价体系,为临床早期干预,改善预后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2010年1月至2021年12月合并真菌血症的112例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第1... 目的:分析合并真菌血症的恶性肿瘤患者死亡风险因素,建立基于列线图的评价体系,为临床早期干预,改善预后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2010年1月至2021年12月合并真菌血症的112例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第1次从血液中分离出真菌后30天内是否发生死亡,分为死亡组与非死亡组,利用单因素、多因素回归分析及Stepwise算法筛选,明确30天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构建预测列线图并进行评价。结果:在纳入病例中30天粗病死率为38.4%,主要感染菌种为白色念珠菌54例(48.2%),其次为光滑念珠菌26例(23.2%)、热带念珠菌13例(11.6%)、近平滑念珠菌12例(10.7%)等非白色念珠菌;肾功能障碍(OR=6.818,95%CI:2.244~23.310)、ICU入住>5天(OR=8.737,95%CI:2.918~28.543),肿瘤远处转移(OR=6.384,95%CI:2.067~21.647)是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此构建的预测列线图,其C指数(C-index)为0.898,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下面积为0.898(95%CI:0.839~0.957),当临界值(cutoff value)为28.7分时,其假阳性率为21.7%,敏感度为88.4%。结论:本研究构建的预测列线图,能够较好地预测合并真菌血症的恶性肿瘤患者30天内死亡风险,为临床诊治工作提供理论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菌血症 预后 危险因素 预测模型
下载PDF
血清肿瘤标志物在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41
2
作者 冯香梅 王国庆 +3 位作者 陈瑛 王蓉 谷雅君 刘运德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331-334,共4页
目的:探讨SCC、NSE、CEA、CYFRA21-1四项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对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化学发光法对肺癌组132例、肺良性疾病组48例和正常对照组92例的血清SCC、NSE、CEA、CYFRA21-1四项肿瘤标志物进行检测及统计学分析。结果:NSE、CE... 目的:探讨SCC、NSE、CEA、CYFRA21-1四项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对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化学发光法对肺癌组132例、肺良性疾病组48例和正常对照组92例的血清SCC、NSE、CEA、CYFRA21-1四项肿瘤标志物进行检测及统计学分析。结果:NSE、CEA、CYFRA21-1在肺癌组显著高于肺良性疾病组和正常对照组,SCC肺癌组高于正常对照组,CEA和CYFRA21-1肺良性疾病组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CEA在肺腺癌中的水平较高,NSE在小细胞肺癌中的水平较高,而SCC、CYFRA21-1在肺鳞癌中的水平较高。单项肿瘤标志物在肺癌诊断中敏感性:NSE>CEA>CYFRA21-1>SCC;在腺癌中CEA敏感性最高(58.8%),鳞癌中CYFRA21-1敏感性最高(71.4%),小细胞肺癌中NSE敏感性最高(50.0%)。NSE、CEA、CYFRA21-1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28±0.034、0.957±0.026、0.964±0.023,显示诊断准确性较高。SCC曲线下面积虽然大于0.5,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可以提高诊断试验的敏感性,在肺癌诊断中NSE、CEA、CYFRA21-1组合敏感性最高(75.6%),特异性也较好(90.7%);腺癌诊断中SCC、NSE、CEA组合敏感性最高(73.5%),鳞癌诊断中NSE、CEA、CYFRA21-1组合敏感性最高(75.8%),小细胞肺癌中SCC、NSE、CYFRA21-1组合敏感性最高(75.0%)。结论:SCC、NSE、CEA、CYFRA21-1对肺癌的诊断均有一定意义,不同病理类型各有特点,选择合适的组合有利于对肺癌的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 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 癌胚抗原 细胞角蛋白19片段
下载PDF
肿瘤患者呼吸道感染嗜血杆菌的临床分布与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8
3
作者 张文芳 郑珊 +1 位作者 李丁 张鹏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7期1292-1293,1298,共3页
目的:分析肿瘤患者呼吸道感染嗜血杆菌的临床分布与耐药状况,为临床规范应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0年2月至2010年11月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住院的肿瘤患者早晨痰液样本,采用含有X、V因子的巧克力琼脂平板分离培养嗜血杆菌,... 目的:分析肿瘤患者呼吸道感染嗜血杆菌的临床分布与耐药状况,为临床规范应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0年2月至2010年11月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住院的肿瘤患者早晨痰液样本,采用含有X、V因子的巧克力琼脂平板分离培养嗜血杆菌,应用Vitek2-Compact全自动细菌鉴定分析仪鉴定菌种,药敏试验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进行。采用头孢硝噻吩纸片法检测β-内酰胺酶。结果:从7 333份呼吸道标本中检出316株嗜血杆菌,其中流感嗜血杆菌95株,副流感嗜血杆菌221株流感嗜血杆菌对头孢噻肟、左氧氟沙星、美罗培南均敏感,对复方新诺明、氨苄西林的耐药率分别为26.3%、15.8%。对头孢类及β-内酰胺/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大环内酯类、氯霉素类抗生素较敏感。副流感嗜血杆菌与流感嗜血杆菌的药敏谱相似。结论:大多数抗菌药物对肿瘤患者呼吸道感染的嗜血杆菌仍保持良好的抗菌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血杆菌 耐药性 肿瘤患者
下载PDF
肿瘤患者血培养分离病原菌的病原学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李丁 张文芳 +1 位作者 郑珊 张鹏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1年第2期260-262,共3页
目的分析肿瘤患者血培养中分离出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以指导合理应用抗菌剂。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08年8月2 114例肿瘤患者血培养结果。结果共检出56种病原菌308株。革兰阴性菌、革兰阳性菌、真菌检出率分别为50.0%、46.1%、3... 目的分析肿瘤患者血培养中分离出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以指导合理应用抗菌剂。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08年8月2 114例肿瘤患者血培养结果。结果共检出56种病原菌308株。革兰阴性菌、革兰阳性菌、真菌检出率分别为50.0%、46.1%、3.9%。主要病原菌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葡萄球菌及白色假丝酵母。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及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检出率分别为12.5%、83.3%,未发现利奈唑胺及万古霉素耐药的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及肺炎克雷伯菌超广谱β-内酰胺酶检出率分别为31.6%、17.4%。革兰阴性菌对碳青霉烯类、阿米卡星、哌啦西林/他唑巴坦较敏感。结论治疗严重的革兰阳性菌引起的血液感染可首选万古霉素等糖肽类抗菌剂、治疗革兰阴性菌引起的血液感染可首选阿米卡星、β-内酰胺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方及碳青霉烯类抗菌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原 细菌 微生物敏感性试验 肿瘤 分布
下载PDF
液体活检在临床肿瘤诊疗中的应用及挑战 被引量:3
5
作者 李海霞 涂建成 +2 位作者 任丽 李冬 肖飞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9年第20期2433-2438,共6页
李海霞:精准医疗和个体化治疗基于生物标志物的发展而产生,近年来,液体活检技术已经逐步进入肿瘤临床诊断治疗领域,并被认为能够用于获取肿瘤发展和进展信息。液体活检是一种以人体血液、尿液、脑脊液、胸腹水等体液作为检测标本来获取... 李海霞:精准医疗和个体化治疗基于生物标志物的发展而产生,近年来,液体活检技术已经逐步进入肿瘤临床诊断治疗领域,并被认为能够用于获取肿瘤发展和进展信息。液体活检是一种以人体血液、尿液、脑脊液、胸腹水等体液作为检测标本来获取肿瘤相关信息的新兴诊断技术,主要以循环肿瘤细胞(CTC)、循环肿瘤DNA(ctDNA)、外泌体的检测为代表,通过评估以上标志物,能够早期诊断癌症、进行基因组/免疫谱分析、评估微小残留疾病等,为临床提供合适的治疗方法,监测治疗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体活检 精准医疗 检测标本 外泌体 个体化治疗 胸腹水 人体血液 诊断技术
下载PDF
恶性肿瘤患者肾功能指标的临床应用评价 被引量:6
6
作者 周云丽 张鹏 +4 位作者 张伟 师越 周伟 李悦国 左铎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12-216,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肌酐(Cr)、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 C)、尿素(Urea)、β2-微球蛋白(β2-MG)、基于血清Cr的估计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GFR)、联合血清Cys C和Cr的估计GFR对恶性肿瘤患者肾功能损害的临床诊断应用价... 目的:探讨血清肌酐(Cr)、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 C)、尿素(Urea)、β2-微球蛋白(β2-MG)、基于血清Cr的估计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GFR)、联合血清Cys C和Cr的估计GFR对恶性肿瘤患者肾功能损害的临床诊断应用价值。方法:收集145例恶性肿瘤患者血清和尿液标本,检测其血清的Cr、Cys C、Urea、β2-MG和尿中Cr的浓度;以内生肌酐清除率计算cGFR,基于血清Cr及联合血清Cys C和Cr计算mGFR和uGFR,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血清Cys C和β2-MG在肾功能损害的各期均较正常对照有明显升高(P<0.05),血清Urea在Ⅱ期时开始显著升高(P<0.05),而血清Cr在Ⅲ期时才显著升高(P<0.05);在肾功能损害的Ⅰ~Ⅲ期患者中,Cys C的异常率显著高于血清Cr;mGFR和uGFR两种肾小球率过滤估计方法与cGFR相关性良好,uGFR与cGFR的一致性高于mGFR,偏差小于mGFR。结论:血清Cys C和β2-MG检测有利于对恶性肿瘤患者肾功能损害早期诊断,联合血清Cys C和Cr计算的uGFR对恶性肿瘤患者肾功能损害的临床诊断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肾小球滤过率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肌酐
下载PDF
肿瘤标志物检测对胃癌诊断及判断预后的临床评价 被引量:7
7
作者 张爱敏 张鹏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764-766,共3页
目的 :探讨肿瘤标志物检测对胃癌诊断及判断预后的价值。方法 :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糖类抗原72-4(CA72 -4)、CA12 -5、CA19-9、癌胚抗原(CEA),用酶联免疫法检测CA24-2,用比浊法检测 β2 微球蛋白(β2 MG)。结果:150例胃癌患者血清中6种... 目的 :探讨肿瘤标志物检测对胃癌诊断及判断预后的价值。方法 :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糖类抗原72-4(CA72 -4)、CA12 -5、CA19-9、癌胚抗原(CEA),用酶联免疫法检测CA24-2,用比浊法检测 β2 微球蛋白(β2 MG)。结果:150例胃癌患者血清中6种肿瘤标志物含量均明显升高,阳性率与年龄大小无关(P>0.05)。随病期增加,阳性率增高。CA72 -4、CA24 -2和CA19 -9在腺癌、β2 MG在低分化腺癌、β2-MG和CA72 -4在黏液癌、混合型癌阳性表达率较高。根治术后阳性指标明显降低,与术前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清β2-MG、CA72-4、CA24 -2、CA12-5、CA19 -9、CEA动态检测是诊断胃癌、观察疗效、判断预后的重要指标。联合检测可提高检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标志物 检测 胃癌 诊断 预后 癌胚抗原 电化学发光法
下载PDF
雷公藤内酯醇抗肿瘤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6
8
作者 张鹏宇 张瑞 王雅贤 《中医药学报》 CAS 2009年第3期79-82,共4页
雷公藤内酯醇对血液系统肿瘤和实体肿瘤有较强的抗肿瘤活性,作用机制涉及到多个信号传导途径,通过激活caspase通路、诱导p53表达、活化MAPK信号通路、影响NF-κB功能诱导细胞凋亡,此外通过影响细胞周期、抑制血管形成等多种方式发挥抗... 雷公藤内酯醇对血液系统肿瘤和实体肿瘤有较强的抗肿瘤活性,作用机制涉及到多个信号传导途径,通过激活caspase通路、诱导p53表达、活化MAPK信号通路、影响NF-κB功能诱导细胞凋亡,此外通过影响细胞周期、抑制血管形成等多种方式发挥抗肿瘤作用。对其抗肿瘤分子机制研究将为抗肿瘤治疗提供药物作用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内酯醇 细胞凋亡 CASPASE P53 MAPK
下载PDF
动态监测ICU恶性肿瘤患者血清降钙素原水平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31
9
作者 张爱敏 张鹏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11年第3期162-165,共4页
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测定在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恶性肿瘤患者感染的早期诊断、鉴别诊断和临床治疗中的意义。选择85例恶性肿瘤患者,其中感染组55例,非感染对照组30例。在拟诊感染的第一天,抽静... 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测定在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恶性肿瘤患者感染的早期诊断、鉴别诊断和临床治疗中的意义。选择85例恶性肿瘤患者,其中感染组55例,非感染对照组30例。在拟诊感染的第一天,抽静脉血做血培养,同时采用半定量固相免疫色谱法(PCT-Q)检测血清PCT浓度。并根据PCT结果指导临床使用抗生素,动态监测PCT水平,观察3~7天的疗效。结果显示,血清PCT浓度在感染组与对照组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PCT-Q检测,PCT〉0.5ng/mL可早期预测恶性肿瘤患者感染,其灵敏度为90.9%,特异度为96.7%。对PCT阳性患者使用适当抗生素治疗3~7天后,PCT转为正常(〈0.5ng/mL)。PCT-Q法较普通血培养法灵敏(P〈0.01),对ICU危重恶性肿瘤患者感染早期诊断、鉴别诊断及临床抗生素治疗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钙素原 感染 ICU 恶性肿瘤
下载PDF
五项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对食管癌诊治的临床评价 被引量:10
10
作者 张爱敏 焦晓青 张鹏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08年第2期65-67,共3页
探讨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9-9(CA19-9)、CA724、细胞角蛋白19片断(CYFRA21-1)和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CC)联合检测对食管癌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的临床价值。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ECLIA)和微粒子酶联免疫测定法(MEIA)检... 探讨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9-9(CA19-9)、CA724、细胞角蛋白19片断(CYFRA21-1)和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CC)联合检测对食管癌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的临床价值。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ECLIA)和微粒子酶联免疫测定法(MEIA)检测102例食管癌患者术前和90例术后血清中CEA、CA19-9、CA724、CYFRA21-1和SCC含量。102例食管癌患者血清中5项肿瘤标志物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随病程增加,阳性率增高。检测90例食管癌患者,术前阳性指标与术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五项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阳性率为77.5%,高于单项指标检测阳性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血清CEA、CA19-9、CA724、CYFRA21-1和SCC水平动态联合监测可用于食管癌辅助诊断、疗效观察、以及对病期及预后的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肿瘤标志物 联合检测
下载PDF
肿瘤重症患者合并血液感染后死亡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青 张文芳 +2 位作者 郑珊 李丁 张鹏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322-324,共3页
目的:分析重症监护病房肿瘤患者血液感染菌谱并对其相关危险因子进行研究评价。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1年6月期间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合并血液感染的重症肿瘤患者临床资料。结果:88例患者发生了血液感染,男性56例,女性32例... 目的:分析重症监护病房肿瘤患者血液感染菌谱并对其相关危险因子进行研究评价。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1年6月期间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合并血液感染的重症肿瘤患者临床资料。结果:88例患者发生了血液感染,男性56例,女性32例,平均(65.8±24.2)岁。45例生存,43例死亡。血液感染常见菌是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42株(37.8%)、大肠埃希氏菌15株(13.5%)以及白假丝酵母菌9株(8.1%)。单变量分析显示机械通气>7 d、中心静脉插管以及较高的APACHEⅡ评分是重症肿瘤患者合并血液感染后死亡的重要危险因子,其中机械通气>7 d为独立的死亡风险因子(OR=6.8,95%CI:2.5~18.4,P<0.001)。结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是引起肿瘤患者血液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临床应据此采取相应的预防控制措施,以减少重症肿瘤患者血液感染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血液感染 危险因子
下载PDF
肿瘤M2型丙酮酸激酶检测在胆管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5
12
作者 李悦国 张宁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0期1168-1170,共3页
目的:探讨肿瘤M2型丙酮酸激酶(TumorM2-PK,TuM2-PK)检测对胆管癌的临床诊断及临床分期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05年1月至2007年12月间120例胆管癌患者及同期170例对照者(120例健康体检者,50例良性病变者),应用... 目的:探讨肿瘤M2型丙酮酸激酶(TumorM2-PK,TuM2-PK)检测对胆管癌的临床诊断及临床分期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05年1月至2007年12月间120例胆管癌患者及同期170例对照者(120例健康体检者,50例良性病变者),应用酶结合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分别检测血浆中TuM2-PK和血清中糖类抗原19-9(CA19-9)的水平。采用的正常参考值分别为TuM2-PK<18U/ml,CA19-9<37U/ml。结果:胆管癌患者血浆中TuM2-PK和CA19-9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在胆管癌的诊断中单独检测时TuM2-PK、CA19-9敏感性分别为85%、67%,特异性分别为88%、72%,联合测定敏感性、特异性分别达到95%、96%。不同部位和不同病理类型胆管癌血浆中TuM2-PK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Ⅰ+Ⅱ期和Ⅲ+ⅣA+ⅣB期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TuM2-PK对Ⅲ+ⅣA+ⅣB期胆管癌诊断的敏感性较Ⅰ+Ⅱ期胆管癌升高(P<0.05)。结论:TuM2-PK对于胆管癌的诊断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且联合CA19-9可明显提高诊断胆管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TuM2-PK水平可能作为胆管癌术前临床分期的一个判断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管癌 TuM2-PK CA19-9 肿瘤标志
下载PDF
磷脂酶A_2与肿瘤发生相关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学慧 张鹏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5期1007-1010,共4页
近年随着肿瘤的高发磷脂酶A2(phospholipase A2,PLA2)逐渐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PLA2是一个与肿瘤发生密切相关的炎症因子,其生物学变异小,特异性高,很少受其他炎症标志物影响,与多种肿瘤的发生相关。特别与消化道肿瘤... 近年随着肿瘤的高发磷脂酶A2(phospholipase A2,PLA2)逐渐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PLA2是一个与肿瘤发生密切相关的炎症因子,其生物学变异小,特异性高,很少受其他炎症标志物影响,与多种肿瘤的发生相关。特别与消化道肿瘤中的肠癌和胃癌分化程度有一定关系,并与其侵袭转移机制及凋亡发生有关联。另外可协助生殖系统中的前列腺癌Gleason评分和临床药物治疗,以及与卵巢癌的增殖浸润密切相关,故磷脂酶A2可能作为临床诊治肿瘤新的检测指标,可能成为预测肿瘤发生及发展的一个新的研究方向。磷脂酶A2的生物学特性使其应用于临床实验室检测,将有助于肿瘤患者早期监测及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脂酶A2 肿瘤 检测
下载PDF
ILF2通过调控线粒体内稳态促进非小细胞肺癌体内外细胞增殖
14
作者 贺丽华 赵猛 +1 位作者 刘树业 朱彧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24年第8期1387-1392,共6页
目的:探讨白介素增强子结合因子2(interleukin enhancer binding factor 2,ILF2)在非小细胞肺癌细胞增殖中的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选取来自某医院2016年3月至2022年6月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癌及癌旁组织各15例,采用shRNA方法抑制非小... 目的:探讨白介素增强子结合因子2(interleukin enhancer binding factor 2,ILF2)在非小细胞肺癌细胞增殖中的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选取来自某医院2016年3月至2022年6月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癌及癌旁组织各15例,采用shRNA方法抑制非小细胞肺癌A549和H1299细胞系中ILF2表达,通过qRT-PCR、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组织和细胞中ILF2的mRNA和蛋白表达,采用克隆形成和BrdU方法分析A549和H1299细胞体外增殖,无胸腺小鼠经皮下注射A549细胞后通过免疫组化技术观察Ki67和活化caspase 3(cleaved caspase 3)的表达,通过分析A549和H1299细胞中线粒体DNA(mtDNA)、线粒体质量和线粒体膜电位观察线粒内稳态。结果:与癌旁组相比,肺癌组织中ILF2的mRNA和蛋白表达均显著上调(P均<0.05);抑制ILF2表达可降低A549和H1299细胞体外克隆形成和增殖能力以及A549细胞在小鼠体内肺癌细胞生长能力(P均<0.05),小鼠肺组织中Ki67表达显著降低(P<0.05),A549和H1299细胞中mtDNA和线粒体质量均显著降低,线粒体膜电位显著上调(P均<0.05);过表达ILF2可促进A549和H1299细胞中体外克隆形成和增殖能力以及mtDNA和线粒体质量,降低线粒体膜电位(P均<0.05)。结论:ILF2在非小细胞肺癌进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可能与破坏线粒体内稳态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介素增强子结合因子2 非小细胞肺癌 线粒体内稳态
下载PDF
恶性肿瘤患者抗氧化能力分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张伟 陈英 张鹏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 2000年第4期408-409,共2页
目的 :对101例原发性肝癌、肺癌、胃癌、乳腺癌、大肠癌、甲状腺癌等恶性肿瘤患者血液抗氧化能力进行观察研究。方法 :以30例正常体检者为对照组 ,各种恶性肿瘤101例 ,测定其SOD、GSH -Px的活性及LPO的含量。结果 :各种恶性肿瘤的SOD、G... 目的 :对101例原发性肝癌、肺癌、胃癌、乳腺癌、大肠癌、甲状腺癌等恶性肿瘤患者血液抗氧化能力进行观察研究。方法 :以30例正常体检者为对照组 ,各种恶性肿瘤101例 ,测定其SOD、GSH -Px的活性及LPO的含量。结果 :各种恶性肿瘤的SOD、GSH -Px的活性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 ,而LPO的含量则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提示恶性肿瘤患者抗氧化能力降低 ,机体受自由基的损伤 ,进一步加重恶性肿瘤对生命的威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抗氧化酶 脂质过氧化物
下载PDF
肿瘤M2丙酮酸激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6
作者 周云丽 牛瑞芳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09年第8期773-774,777,共3页
人体组织中有四种不同的丙酮酸激酶同工酶表达,其中肿瘤特异性M2型丙酮酸激酶(pyruvate kinase type M2,M2-PK)在早期胚胎组织中表达并在肿瘤细胞的增殖过程中再次表达。肿瘤M2-PK通过调节细胞增殖和糖酵解调控肿瘤细胞代谢。肿瘤M2-PK... 人体组织中有四种不同的丙酮酸激酶同工酶表达,其中肿瘤特异性M2型丙酮酸激酶(pyruvate kinase type M2,M2-PK)在早期胚胎组织中表达并在肿瘤细胞的增殖过程中再次表达。肿瘤M2-PK通过调节细胞增殖和糖酵解调控肿瘤细胞代谢。肿瘤M2-PK在肿瘤细胞中主要以二聚化形式存在,M2-PK与某些肿瘤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使其二聚化并且在二聚体和四聚体之间相互转变,从而使肿瘤细胞在变化的氧和营养供应的环境下生长。肿瘤M2-PK作为可肿瘤标志物用于恶性肿瘤的诊断和治疗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酮酸激酶 肿瘤 代谢 糖酵解
下载PDF
肿瘤标志物检测对贲门癌诊断及预后判断的临床评价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爱敏 张鹏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 2005年第2期305-307,共3页
关键词 肿瘤标记 贲门肿瘤 诊断 预后
下载PDF
肿瘤细胞线粒体DNA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8
作者 周云丽 牛瑞芳 《国外医学(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学分册)》 2004年第2期111-113,共3页
线粒体是哺乳动物细胞中唯一含有自身遗传物质的细胞器 ,肿瘤细胞mtDNA的突变包括结构的改变和拷贝数的增加 ;另外 ,肿瘤细胞mtDNA的核内整合也可能是导致细胞癌变的重要因素。研究某些致癌剂对mtDNA的影响可间接了解其对肿瘤的作用机... 线粒体是哺乳动物细胞中唯一含有自身遗传物质的细胞器 ,肿瘤细胞mtDNA的突变包括结构的改变和拷贝数的增加 ;另外 ,肿瘤细胞mtDNA的核内整合也可能是导致细胞癌变的重要因素。研究某些致癌剂对mtDNA的影响可间接了解其对肿瘤的作用机制 ;而肿瘤细胞mtDNA的状态可直接影响某些化疗药物的疗效。随着线粒体基因组结构及表达调控研究的深入 ,mtDNA与肿瘤发病关系的研究必将成为肿瘤病因学研究的又一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细胞 线粒体DNA 研究进展 病因学 基因突变 致癌剂 化疗药物
下载PDF
肿瘤患者术后合并革兰阴性菌感染的耐药性研究
19
作者 张鹏 张文芳 +1 位作者 郑珊 吴尚为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679-681,共3页
目的:了解肿瘤患者术后合并感染革兰阴性菌的分布及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状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5月—2004年10月临床标本中分离出的革兰阴性菌的药敏试验。结果:分离出417株革兰阴性菌,卡他布兰汉菌... 目的:了解肿瘤患者术后合并感染革兰阴性菌的分布及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状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5月—2004年10月临床标本中分离出的革兰阴性菌的药敏试验。结果:分离出417株革兰阴性菌,卡他布兰汉菌、大肠埃希菌、鲁氏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及肺炎克雷伯菌为最常见菌。除假单胞菌属外,其他革兰阴性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为0;除大肠埃希菌外,阿米卡星、环丙沙星和洛美沙星对其他革兰阴性菌的耐药率均低于35%,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xtendedspectrumbeta-lactamase,ESBLs)的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株的检出率分别为42.42%、2.44%、26.09%。结论:细菌耐药性问题是影响抗感染治疗的主要因素,合理使用抗生素以降低耐药性和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其传播非常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革兰氏阴性菌感染 抗药性 多种 细菌 手术后期间
下载PDF
血浆肿瘤型M2丙酮酸激酶对乳腺癌的辅助诊断意义
20
作者 周云丽 任丽 +1 位作者 陈瑛 张鹏 《检验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370-372,共3页
目的探讨血浆肿瘤型M2丙酮酸激酶(Tu M2-PK)检测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82例乳腺癌患者、20例乳腺良性肿瘤患者及30名健康对照者血浆Tu M2-PK水平,同时比较乳腺癌患者不同TNM分期血浆Tu M2-PK水平并... 目的探讨血浆肿瘤型M2丙酮酸激酶(Tu M2-PK)检测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82例乳腺癌患者、20例乳腺良性肿瘤患者及30名健康对照者血浆Tu M2-PK水平,同时比较乳腺癌患者不同TNM分期血浆Tu M2-PK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乳腺癌患者血浆Tu M2-PK水平高于乳腺良性肿瘤患者及健康对照组(P<0.05),乳腺良性肿瘤患者与健康对照组血浆Tu M2-PK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TNM分期中,Ⅲ期乳腺癌患者血浆Tu M2-PK水平高于Ⅰ期(P<0.05),而Ⅳ期Tu M2-PK水平则低于Ⅱ期与Ⅲ期(P<0.05);血浆Tu M2-PK检测乳腺癌的敏感性为65.85%,特异性为70.00%,阳性似然比为2.20,阴性似然比为0.49,阳性预测值为90.00%,阴性预测值为33.33%。结论血浆Tu M2-PK对乳腺癌的辅助诊断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并对乳腺癌的临床分期、浸润转移的判断有一定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酮酸激酶 同工酶 乳腺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