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肿瘤相关循环内皮细胞的分类标志物及其功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
作者 徐文静 李凯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353-356,共4页
经典肿瘤新生血管的形成主要包括血管生成(angiogenesis)和血管发生(vasculogenesis)、均依赖循环内皮细胞(circulating endothelial cells,CECs)的增殖、迁移、黏附而形成管腔。CECs不仅与血管新生和肿瘤生长、播散有关,还可能作为抗... 经典肿瘤新生血管的形成主要包括血管生成(angiogenesis)和血管发生(vasculogenesis)、均依赖循环内皮细胞(circulating endothelial cells,CECs)的增殖、迁移、黏附而形成管腔。CECs不仅与血管新生和肿瘤生长、播散有关,还可能作为抗血管生成药物的靶点和反映疗效的标志物。循环内皮细胞膜上可表达多种表面分子,在从幼稚到成熟及活化过程要经历不同的阶段,而不同阶段细胞表达的表面分子有所不同。各表面分子在肿瘤血管新生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监测可靠的分子标志物量化CECs尤其是活化血管内皮细胞(activated circulating vascularendothelial cells,aCECs),来判定肿瘤新生血管和血管靶向治疗的疗效具有重要意义且已成为临床上的迫切需要。本文就肿瘤相关循环内皮细胞的分类、标志物及其功能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生成 血管发生 循环内皮细胞 内皮祖细胞
下载PDF
Endostatin抗肿瘤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
作者 程鑫 李凯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534-536,共3页
肿瘤的生长转移与肿瘤血管生成密切相关,抗血管生成治疗是抑制肿瘤生长、防止肿瘤转移的新策略。Endostatin是1997年O`Reilly等从小鼠血管内皮瘤细胞(EOMA)的培养血清中分离出的一种新的内源性血管生成抑制剂。体内外实验证明,它可以特... 肿瘤的生长转移与肿瘤血管生成密切相关,抗血管生成治疗是抑制肿瘤生长、防止肿瘤转移的新策略。Endostatin是1997年O`Reilly等从小鼠血管内皮瘤细胞(EOMA)的培养血清中分离出的一种新的内源性血管生成抑制剂。体内外实验证明,它可以特异性地作用于新生血管的内皮细胞,抑制内皮细胞的迁移、诱导其凋亡,从而抑制肿瘤新生血管形成和肿瘤生长。但近年来也有研究表明,Endostatin还可直接抑制某些肿瘤细胞的生长、诱导肿瘤细胞凋亡。Endostatin作为肿瘤抗血管生成治疗的新策略,已显示出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但有关Endostatin的具体作用机制及信号传导通路尚不十分明确,现综述近年来有关Endostatin抗肿瘤机制研究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ndoslatin 肿瘤 作用机制
下载PDF
127例支气管肺神经内分泌肿瘤的特征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陈程 张翠翠 +2 位作者 李娜 金子良 李凯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50-53,共4页
目的:支气管肺神经内分泌肿瘤包括典型类癌、不典型类癌、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和小细胞肺癌。尽管拥有类似的组化染色特征,但其临床特点和预后情况并不一致。本研究拟观察肺神经内分泌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并分析影响其预后的因素。方法... 目的:支气管肺神经内分泌肿瘤包括典型类癌、不典型类癌、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和小细胞肺癌。尽管拥有类似的组化染色特征,但其临床特点和预后情况并不一致。本研究拟观察肺神经内分泌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并分析影响其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1975年4月至2009年7月收治的127例肺神经内分泌肿瘤临床资料,分别对性别、年龄、吸烟史、肿瘤家族史、组织学类型、TNM分期及治疗等项目对预后的影响进行了单因素及多因素预后分析。结果:全组患者的1、3及5年生存率分别为80.2%、46.9%和40.6%,典型类癌、不典型类癌、小细胞肺癌及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79.3%、41.8%、11.4%和0。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大小(P=0.000)、组织学类型(P=0.000)、TNM分期(P=0.000)和有无术后辅助放、化疗(P=0.000)是影响预后的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TNM分期(P=0.040)及有无术后辅助放、化疗(P=0.032)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根治性手术是肺神经内分泌肿瘤主要治疗手段。影响其预后的独立因素是TNM分期和有无术后辅助放化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肺神经内分泌肿瘤 临床特征 预后因素
下载PDF
肿瘤相关抗原MART-1蛋白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表达纯化和活性鉴定
4
作者 孟昭婷 李凯 +1 位作者 颜焱锋 焦顺昌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909-911,共3页
目的构建编码肿瘤相关抗原MART-1融合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在大肠埃希菌中表达His-MART-1融合蛋白,并对蛋白进行纯化和免疫原性鉴定。方法采用PCR法扩增编码MART-1的基因片段,将该基因片段克隆到含有His标签的pET-28b原核表达载体上,重... 目的构建编码肿瘤相关抗原MART-1融合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在大肠埃希菌中表达His-MART-1融合蛋白,并对蛋白进行纯化和免疫原性鉴定。方法采用PCR法扩增编码MART-1的基因片段,将该基因片段克隆到含有His标签的pET-28b原核表达载体上,重组质粒经双酶切、PCR及测序鉴定正确后转化大肠埃希菌,IPTG诱导融合蛋白表达,用镍离子亲和层析法纯化融合蛋白并进行脱盐,SDS-PAGE电泳和Western blotting法鉴定。通过ELISA法检测经树突状细胞提呈后的His-MART-1融合蛋白对特异性CD4+T细胞的刺激作用。结果重组质粒经双酶切、PCR和测序鉴定证明载体构建成功。His-MART-1融合蛋白经表达纯化后,分子量约13kD,与预期值相符。Western blotting证实该融合蛋白可与抗His单克隆抗体发生特异性结合。His-MART-1融合蛋白经树突状细胞提呈后能刺激MART-1特异性CD4+T细胞分泌IFN-γ。结论成功构建了编码MART-1基因原核表达载体pET-28b-MART-1,表达及纯化获得该融合蛋白,并证实其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抗原 基因表达 重组融合蛋白质类
下载PDF
晚期肺癌并发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黄纯 王璇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08年第1期23-25,共3页
目的:分析并探讨晚期肺癌患者并发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分析我科274例晚期肺癌患者中并发肺部真菌感染的58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晚期肺癌患者肺部真菌感染率为21.2%(58/274)。其中,男... 目的:分析并探讨晚期肺癌患者并发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分析我科274例晚期肺癌患者中并发肺部真菌感染的58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晚期肺癌患者肺部真菌感染率为21.2%(58/274)。其中,男性36例,女性22例;年龄27~81岁,平均62.7岁;非小细胞肺癌47例,小细胞肺癌11例。真菌类型主要为白色念珠菌(70.7%),其它包括热带念珠菌(5.2%)、光滑念珠菌(3.4%)、隐球菌(15.5%)、毛霉菌(3.4%)和曲霉菌(1.7%)。主要易感因素是年龄≥50岁、有吸烟史、ECOG评分≥2、多周期化疗、化疗联合胸部放疗和Ⅲ度以上白细胞减少。结论:减少易感因素、早期诊断、早期使用抗真菌药物以及加强免疫及支持治疗是降低晚期肺癌真菌感染率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肺癌 真菌 感染
下载PDF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联合N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中肿瘤空洞形成的意义 被引量:17
6
作者 黄纯 王柳春 +6 位作者 肖建宇 叶兆祥 刘竹君 徐文静 程新 王晶 李凯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712-715,共4页
目的分析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经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联合NP方案(长春瑞滨+顺铂)治疗后的肺部病灶内空洞形成现象,探讨其对抗血管生成治疗效果评价的意义。方法57例晚期NSCLC患者,分别经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联合NP方案(29例)... 目的分析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经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联合NP方案(长春瑞滨+顺铂)治疗后的肺部病灶内空洞形成现象,探讨其对抗血管生成治疗效果评价的意义。方法57例晚期NSCLC患者,分别经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联合NP方案(29例)和NP方案(28例)治疗。治疗2个周期后行胸部CT检查,进行疗效评价;对治疗后出现肿瘤空洞的NSCLC进行临床及CT灌注成像分析;治疗前、后采用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患者外周血活化循环血管内皮细胞(aCECs)数量。结果NP方案组患者中见肺部病灶内空洞形成;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联合NP方案组患者中,5例(17.2%)肺部病灶内空洞形成,其中腺癌3例,腺鳞癌1例,肉瘤样癌1例,均未出现咯血症状。CT显示,5例均为周围型肺癌,单发空洞,形态以类圆形为主,平均直径为2.7cm;3例薄壁,2例厚壁;4例位于瘤体中央,1例偏心。CT灌注功能成像显示,空洞形成患者的肿瘤内部供血处于抑制状态。5例空洞形成患者治疗前aCECs为323.2/10^5±236.9/10^5,治疗后下降至33.0/10^5±33.6/10^5。结论肺部肿瘤出现空洞是抗血管生成治疗后一个较为独特的影像学表现。将其与CT灌注成像以及外周血aCECs联合观察,可能有助于评价抗血管生成治疗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 非小细胞肺癌 空洞 功能成像 活化循环血管内皮 细胞
原文传递
47例肺肉瘤样癌的特征及预后因素分析 被引量:37
7
作者 徐文静 黄纯 +1 位作者 王柳春 李凯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8期1045-1049,共5页
目的:探讨肺肉瘤样癌(Lung sarcomatoid carcinoma,LSC)的特征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1985年9月至2007年7月收治的47例肺肉瘤样癌患者临床资料。其中行手术为主综合治疗44例,非手术治疗3例。分别对... 目的:探讨肺肉瘤样癌(Lung sarcomatoid carcinoma,LSC)的特征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1985年9月至2007年7月收治的47例肺肉瘤样癌患者临床资料。其中行手术为主综合治疗44例,非手术治疗3例。分别对性别、年龄、吸烟史、肿瘤大小、pTNM分期和组织学类型等因素进行预后分析。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Log-rank法进行生存率显著性检验,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全组患者临床特征与其他类型肺癌相似,1、3和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59.6%、27.7%和8.5%。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P=0.006)、肿瘤大小(P=0.023)、pTNM分期(P=0.000)、T分期(P=0.001)、有无淋巴结转移(P=0.002)、M分期(P=0.000)和组织学类型(P=0.045)是影响预后的因素。多因素分析则显示,年龄(P=0.002)、T分期(P=0.011)和M分期(P=0.004)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肺肉瘤样癌的诊断主要依靠术后病理,缺乏特异性临床表征,影响其预后的因素主要为年龄、T分期和M分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瘤样癌 临床特征 预后因素 非小细胞肺癌
下载PDF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注射液与多西紫杉醇不同顺序用药的抗肿瘤效应观察 被引量:13
8
作者 袁静 吴春娃 +2 位作者 刘竹君 魏熙胤 李凯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580-585,共6页
目的 观察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注射液(商品名:恩度)与多西紫杉醇联合使用时不同给药顺序的抗肿瘤效应.方法 建立肺腺癌A549荷瘤裸鼠模型,随机分为3组,每组8只.(1)同时用药组:每只小鼠恩度400μg/d,第1~35天;多西紫杉醇10 mg/kg,... 目的 观察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注射液(商品名:恩度)与多西紫杉醇联合使用时不同给药顺序的抗肿瘤效应.方法 建立肺腺癌A549荷瘤裸鼠模型,随机分为3组,每组8只.(1)同时用药组:每只小鼠恩度400μg/d,第1~35天;多西紫杉醇10 mg/kg,第1~19天,每3 d给药1次.(2)先恩度组:每只小鼠恩度400 μg/d,第1~35天;多西紫杉醇10 mg/kg,第16~34天,每3 d给药1次.(3)模型组:每只小鼠生理盐水100 μl/d,第1~35天;注射用水200 μl/d,第1~35天,每3 d注射1次.同时设立空白对照组(未荷瘤的正常裸鼠,8只),注射方法同模型组.实验过程中测量各组裸鼠体重、移植瘤体积,并计算抑瘤率.实验结束后,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裸鼠外周血循环内皮细胞(CECs)数,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移植瘤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MMP-9、MMP-2的抑制剂(TIMP-2)、MMP-9的抑制剂(TIMP-1)、细胞外MMP诱导因子(EMMPRIN)、α-平滑肌肌动蛋白(SMA)的表达情况,并计数微血管密度(MVD).结果 同时用药组肿瘤体积增长为39.94 mm3,先恩度组肿瘤体积增长为(99.57±74.48)mm3,二者均明显小于模型组[(217.67±95.44)mm3,均P<0.05].同时用药组、先恩度组、模型组和空白对照组裸小鼠外周血中CECs的数量分别为(25.86±11.77)个/104个细胞、(77.25±24.02)个/104个细胞、(14.71±11.07)个/104个细胞和(12.90±11.20)个/104个细胞,同时用药组、模型组和空白对照组均明显低于先恩度组(均P<0.01).同时用药组和先恩度组移植瘤组织中MMP-2和MMP-9的表达均较模型组下调(均P<0.05),先恩度组移植瘤组织中TIMP-1和同时用药组TIMP-2的表达均较模型组上调(均P<0.05),同时用药组EMMPRIN的表达较模型组下调(P<0.05).同时用药组和先恩度组移植瘤组织的MVD及α-SMA的水平均低于模型组(均P<0.05).结论 同时用药组的抑瘤效果及小鼠生存质量更好.同时用药组和先恩度组均可通过下调MMPs的表达以限制肿瘤进展.CECs的变化可能是先上升后下降的动态过程,早期升高可能提示新生血管床面积减小,继而下降则反映联合治疗后的CECs凋亡和肿瘤消退,动态观察CECs的变化可能有助于了解肿瘤负荷及其血管床的变化并预测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恩度 多西紫杉醇 给药顺序 循环内皮细胞 肺腺癌细胞系A549 裸鼠
原文传递
CRP与PCT和SAA对恶性肿瘤化疗后细菌性感染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4
9
作者 吴春娃 李凯 +2 位作者 张翠翠 王心悦 孙岩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55-359,共5页
目的分析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以及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在恶性肿瘤化疗后细菌性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7年1月-2019年12月于天津市北辰医院肿瘤科接受化疗的108例恶性肿瘤化疗后感染患者及同期50例恶性肿瘤化疗... 目的分析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以及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在恶性肿瘤化疗后细菌性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7年1月-2019年12月于天津市北辰医院肿瘤科接受化疗的108例恶性肿瘤化疗后感染患者及同期50例恶性肿瘤化疗未感染患者临床资料,分别纳入感染组及未感染组。比较两组一般资料、血清因子水平、不同感染类型血清因子水平及各项检测方法诊断价值。结果感染组患者细菌感染46例、病毒感染40例以及混合感染22例;感染组患者血清CRP、PCT、SAA、白细胞介素-6(IL-6)、IL-8分别为(71.24±8.18)mg/L、(3.52±0.45)μg/ml、(239.46±20.55)mg/L、(98.35±9.69)ng/L、(249.06±38.57)ng/L高于未感染组患者(P<0.05)。细菌感染患者和混合感染患者血清CRP、PCT、SAA、IL-6、IL-8分别为(101.95±13.04)mg/L、(6.78±0.70)μg/ml、(362.77±39.65)mg/L、(115.94±12.57)ng/L、(351.86±42.09)ng/L和(93.65±14.95)mg/L、(5.82±1.73)μg/ml、(313.59±42.33)mg/L、(99.87±14.24)ng/L、(295.11±49.10)ng/L均高于病毒感染患者(P<0.05);细菌感染及混合感染患者血清因子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RP、SAA诊断恶性肿瘤化疗后感染具有较高的灵敏度,联合诊断具有较高的诊断特异性、阳性预测值。结论血清CRP、PCT、SAA、IL-6、IL-8在恶性肿瘤化疗并发感染患者中表达水平升高,在细菌感染及混合感染患者中表达水平高于病毒感染患者,各项因子单独及联合诊断对恶性肿瘤化疗后合并细菌性感染具有一定鉴别价值,可为其诊断及治疗临床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化疗 细菌性感染 C-反应蛋白 降钙素原 血清淀粉样蛋白A 诊断价值
原文传递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对小鼠肿瘤和心肌中血管结构及血管生成相关因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3
10
作者 张翠翠 李凯 +3 位作者 魏熙胤 陈程 袁静 王晶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415-420,共6页
目的观察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对小鼠肿瘤及心肌中微血管影响的差异。方法40只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未荷瘤,生理盐水100ml/d)、药物对照组(未荷瘤,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400μg/d)、模型组(荷瘤,生理盐水100μl/d)和实验... 目的观察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对小鼠肿瘤及心肌中微血管影响的差异。方法40只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未荷瘤,生理盐水100ml/d)、药物对照组(未荷瘤,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400μg/d)、模型组(荷瘤,生理盐水100μl/d)和实验组(荷瘤,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400μg/d),分别处理28d。实验前后称量小鼠体重,测量移植瘤体积。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小鼠心脏和移植瘤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9、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以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蛋白的表达情况,计数微血管密度(MVD)。以CD34与Masson双染法观察微血管结构的变化。结果实验组小鼠肿瘤体积的增加值为(48.18±37.31)mm^3,低于模型组[(113.80±73.27)mm^3,P〈0.05];各组小鼠体重变化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后,移植瘤组织中MMP-9和VEGF蛋白的表达显著降低,移植瘤组织中MMP-2、HIF-1α以及心肌组织中MMP-2、MMP-9、HIF—1α和VEGF蛋白的表达均无显著变化;移植瘤组织的MVD显著降低,胶原覆盖血管的比例升高,而心肌组织的MVD和结构几乎无变化。结论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可通过下调移植瘤组织中MMPs和VEGF蛋白的表达,降低MVD,抑制移植瘤的生长,并可使移植瘤血管趋向成熟,但不能降低心肌组织中MMPs的表达和成熟血管的MV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 移植瘤组织 心肌组织 微血管 小鼠
原文传递
黄芪多糖与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对化疗后骨髓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5
11
作者 王柳春 孙慧 李凯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3期1373-1376,共4页
目的:了解化疗药物环磷酰胺(CTX)对骨髓粒细胞释放过程的影响,并比较黄芪多糖(APS)和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在连续给药后的作用特点。方法:利用免疫组织化学和ELISA方法分别检测药物干预后不同时间点小鼠骨髓粒细胞L-选择素(CD62L)... 目的:了解化疗药物环磷酰胺(CTX)对骨髓粒细胞释放过程的影响,并比较黄芪多糖(APS)和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在连续给药后的作用特点。方法:利用免疫组织化学和ELISA方法分别检测药物干预后不同时间点小鼠骨髓粒细胞L-选择素(CD62L)表达情况及血清可溶性L-选择素(sCD62L)的浓度,同时计数外周血白细胞数量,并做统计学分析。结果:1)实验小鼠在给予化疗药物后外周血白细胞数量在第7、10、14天与化疗前(第0天)比较均出现显著降低(2.02±0.27、2.96±0.65、3.43±1.37比6.13±0.70,P均<0.05),但呈逐渐上升趋势。骨髓粒细胞CD62L阴性表达率第7天与化疗前比较无明显变化(13.20±1.30比14.25±1.89,P>0.05),第10天和第14天比化疗前均显著升高(25.00±1.41、25.00±2.65比14.25±1.89,P<0.05),且与外周血白细胞数量呈正相关(r=0.8988,P<0.05);2)APS和G-CSF均能提高小鼠经化疗药物干预后外周血白细胞数量,APS能在第7天快速下调骨髓粒细胞CD62L的表达;3)APS组血清sCD62L浓度波动范围为1.02~1.49μg/m(l任一时间点与化疗前比较P均>0.05);而G-CSF组第14天出现明显升高,与APS组比较有差异(2.04±0.33比1.49±0.17,P<0.05),且与另两个指标均具有正相关性。结论:实验小鼠在注射化疗药物第7天出现骨髓粒细胞释放功能障碍;APS可通过促进骨髓粒细胞释放来提高外周血白细胞数量,作用缓和、持久;而G-CSF主要促进骨髓粒细胞增殖,作用强烈,并可能促进幼稚粒细胞释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多糖 集落刺激因子 L-选择素 化疗
下载PDF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对小鼠移植瘤及正常组织中血管相关因子影响的比较 被引量:4
12
作者 张翠翠 陈程 +3 位作者 金子良 李娜 王晶 李凯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4期952-956,共5页
目的:观察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rh-endostatin,商品名:恩度,endostar)的抗肿瘤及抗血管生成效应,比较其对移植瘤、心肌及肾脏组织中神经型一氧化氮合成酶(neuron NOS,nNOS)、内皮型一氧化氮合成酶(endothelial NOS,eNOS)mRNA、血管生... 目的:观察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rh-endostatin,商品名:恩度,endostar)的抗肿瘤及抗血管生成效应,比较其对移植瘤、心肌及肾脏组织中神经型一氧化氮合成酶(neuron NOS,nNOS)、内皮型一氧化氮合成酶(endothelial NOS,eNOS)mRNA、血管生成因子表达和微血管密度及结构的影响,探讨其对心血管系统不良反应的原因。方法:将36只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不接种瘤块,注射生理盐水)、药物对照组(不接种瘤块,注射恩度)、模型组(接种瘤块,注射生理盐水)和实验组(接种瘤块,注射恩度),每日1次,处理28天。实验前、后称量小鼠体重,测量移植瘤体积;Real-time PCR法检测各组小鼠移植瘤、心脏及肾脏组织中nNOS、eNOSmRNA的表达量,免疫组化法检测小鼠移植瘤及肾脏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9、缺氧诱导因子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情况,CD34标记血管内皮细胞计数微血管密度(MVD);以CD34与Masson双色染色法观察微血管结构的变化结果:1)实验组移植瘤体积增长(75.60 mm^3)小于模型组(131.89mm^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0);各组小鼠体重变化无显著性差异(P=0.609)。2)药物对照组及实验组小鼠肾脏组织中nNOS及eNOSmRNA表达量均下调(P<0.05),心肌组织中nNOSmRNA表达下调(P<0.05)、eNOSmRNA却未见明显变化;各组小鼠移植瘤组织中nNOS及eNOSmRNA表达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3)移植瘤组织中MMP-9和VEGF蛋白的表达显著降低,MMP-2、HIF-1α及各组小鼠肾脏组织MMP-2、MMP-9、HIF-1α、VEGF表达无明显变化;移植瘤组织的MVD显著降低,胶原覆盖血管的比例升高,而肾脏组织中MVD和结构几乎无变化。结论: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可下调移植瘤组织中MMP-9和VEGF蛋白的表达、降低MVD,抑制移植瘤的生长,并可使移植瘤血管趋向成熟,但不能降低肾脏组织中血管生成相关因子的表达、亦不能改变肾脏组织的MVD及微血管结构;其可下调心脏及肾脏组织NOSmRNA的表达,可能为应用中导致血压变化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 移植瘤 心肌 肾脏 微血管 NOS
下载PDF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联合N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6
13
作者 黄纯 李凯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2008年第4期283-285,共3页
目的:观察YH-16联合长春瑞滨和顺铂(NP)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近期疗效和安全性,同时探讨循环血管内皮细胞(CECs)与该方案疗效的相关性。方法:应用YH-16联合NP方案治疗晚期NSCLC11例,观察其近期疗效及毒副反应。流式细胞法检测... 目的:观察YH-16联合长春瑞滨和顺铂(NP)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近期疗效和安全性,同时探讨循环血管内皮细胞(CECs)与该方案疗效的相关性。方法:应用YH-16联合NP方案治疗晚期NSCLC11例,观察其近期疗效及毒副反应。流式细胞法检测治疗前后外周血CECs数量。结果:在可评价疗效的11例患者中,CR0例,PR1例,SD6例,PD4例。初治患者3例,PR1例,SD2例。复治患者9例,其中二线治疗3例,均为SD;三线治疗3例,SD1例,PD2例;四线治疗2例,均为PD。该方案用药期间,除Ⅰ~Ⅱ度恶心呕吐及骨髓抑制,3例出现轻度心慌,4例出现轻度乏力,不影响继续用药。7例临床受益患者CECs由(0.67±0.20)%下降为(0.43±0.20)%,4例临床进展患者CECs由(0.69±0.25)%上升为(1.08±0.63)%。结论:YH-16联合NP方案一线治疗NSCLC疗效满意,有可能使含铂一线甚至多线化疗失败者(身体状况良好者)继续临床受益;该方案安全性较好;CECs可能是一个较好的预测化疗联合抗血管生成治疗疗效的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药物疗法 血管生成抑制剂 内皮抑素类 内皮 血管/细胞学 血液循环
下载PDF
60例青年肺癌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11
14
作者 张翠翠 王晶 李凯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74-277,共4页
目的探讨青年肺癌的临床特征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40岁以下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对性别、年龄、吸烟史、病理类型、肿瘤部位、肿瘤大小、TNM分期、有无肿瘤家族史及治疗方法进行预后分析。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 目的探讨青年肺癌的临床特征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40岁以下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对性别、年龄、吸烟史、病理类型、肿瘤部位、肿瘤大小、TNM分期、有无肿瘤家族史及治疗方法进行预后分析。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Log-rank进行生存率显著性检验,Cox比例回归风险模型进行单因素、多因素分析,评价各因素对预后的影响。结果全部青年肺癌患者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69.1%、50.0%、20.0%。单因素分析显示:病理类型(P=0.001)、吸烟史(P=0.0461)、TNM分期(P=0.0383)、治疗方法的选择(P=0.011)是影响预后的因素。多因素分析则显示:病理类型和TNM分期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青年肺癌的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提高对青年肺癌的认知程度,争取早期正确诊断,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法,是提高生存率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青年患者 预后因素
下载PDF
193例特殊类型肺腺癌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9
15
作者 刘薇 张翠翠 李凯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4期846-850,共5页
目的:分析"细支气管肺泡癌(bronchioloalveolar carcinoma BAC)及具有其特征的混合型腺癌"(2004年分型)的不利预后因素,并经2011年肺腺癌新病理分型验证,确定此类肿瘤的重要预后因素、阐明两种分型在评估临床预后的连贯性。方... 目的:分析"细支气管肺泡癌(bronchioloalveolar carcinoma BAC)及具有其特征的混合型腺癌"(2004年分型)的不利预后因素,并经2011年肺腺癌新病理分型验证,确定此类肿瘤的重要预后因素、阐明两种分型在评估临床预后的连贯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1974年3月至2007年5月收治并经病理学或细胞学确诊且随访资料完整的193例BAC及具其特征的混合型腺癌患者资料,并将其中符合新分型的原位腺癌、微浸润癌与其他类型区别而单独分组,记录性别、年龄、肿瘤大小、有无肿瘤家族史、吸烟史、TNM分期、临床症状持续时间及治疗方法等因素;以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Log-rank进行生存率显著性检验、Cox比例回归风险模型进行单因素、多因素分析,评价各因素对预后的影响。结果:全部患者的1年、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84.3%、60.6%、45.6%,中位生存期为53个月。单因素分析显示:确诊时临床分期(P<0.001)、出现临床症状(P=0.018)、原发病灶大小(P=0.039)、病理类型(P=0.028)及治疗方法选择(P=0.035)是影响预后的因素;Cox回归多因素分析显示:仅确诊时临床分期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其中符合新分型中的原位腺癌及微浸润癌患者预后最佳。结论:BAC及具有其特征的混合型腺癌较其他非小细胞肺癌(NSCLC)预后好、临床表现无特异性,确诊时的TNM分期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在评估临床预后方面,新肺腺癌分型与2004年分型具有连贯性,且更细化、更利于指导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支气管肺泡癌 原位腺癌 微浸润癌 临床特征 预后
下载PDF
埃克替尼与多西他赛在晚期NSCLC二线治疗中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陈金良 刘晓嫚 +1 位作者 王柳春 李凯 《实用肿瘤杂志》 CAS 2014年第2期191-195,共5页
目的比较二线治疗药物埃克替尼及多西他赛单药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收集37例二线埃克替尼口服治疗以及41例同期收治的接受多西他赛治疗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其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多西他... 目的比较二线治疗药物埃克替尼及多西他赛单药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收集37例二线埃克替尼口服治疗以及41例同期收治的接受多西他赛治疗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其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多西他赛组疾病控制率为61.0%,埃克替尼组为83.8%,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5)。多西他赛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3.4月,埃克替尼组为2.6月(P=0.419)。两组出现重度不良反应比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21)。结论在EGFR基因突变状态未明前提下,两药短期疗效相当,临床用药需参考优势人群临床特征、体质状况及各自不良反应情况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 药物疗法 埃克替尼 治疗应用 多西他赛 治疗应用 回顾性研究
下载PDF
73例肺类癌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16
17
作者 陈程 李凯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9年第6期582-586,共5页
背景与目的类癌在肺部肿瘤中较为少见、对其特点知之较少。本研究拟观察肺类癌(Pulmonary Carcinoid Tumors)的临床特征并分析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1977年1月至2009年3月收治的73例肺类癌临床资料,... 背景与目的类癌在肺部肿瘤中较为少见、对其特点知之较少。本研究拟观察肺类癌(Pulmonary Carcinoid Tumors)的临床特征并分析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1977年1月至2009年3月收治的73例肺类癌临床资料,分别对性别、年龄、吸烟史、肿瘤家族史、组织类型、TNM分期等进行单及多因素预后分析。结果全部患者的1年、3年、5年、及10年生存率分别为89.7%、68.4%、64.1%和55.8%,好于其它类型肺癌。单因素分析显示,吸烟史(P=0.044)、TNM分期(P<0.001)、肿瘤大小(P=0.007)、肿瘤位置(P=0.032)、组织类型(P=0.009)、有无术后辅助治疗(P=0.001)、有无淋巴结转移(P=0.002)和M分期(P=0.001)是影响预后的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大小(P=0.005)、肿瘤位置(P=0.038)和TNM分期(P=0.046)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原发性肺类癌预后好于其他肺癌、确诊主要依靠术后病理诊断,根治性手术是主要治疗手段。影响其预后的独立因素是肿瘤大小、位置及TNM分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类癌 预后因素 神经内分泌肿瘤
下载PDF
妊娠及分娩后TA2小鼠T细胞亚群及IL-2水平变化在自发乳腺癌中的作用 被引量:3
18
作者 王璇 谷彦军 +5 位作者 黄纯 李岩 崔艳芬 徐少艳 张诗武 孙保存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2期1310-1314,共5页
目的:观察自发乳腺癌和妊娠及分娩后不同时间,TA2小鼠T细胞亚群及IL-2水平的变化,探讨妊娠及分娩在TA2小鼠自发乳腺癌中可能发挥的作用。方法:将TA2小鼠分为正常未妊娠组、自发瘤组、妊娠5、10、20天组和分娩后1、7、14、21天共9组,采... 目的:观察自发乳腺癌和妊娠及分娩后不同时间,TA2小鼠T细胞亚群及IL-2水平的变化,探讨妊娠及分娩在TA2小鼠自发乳腺癌中可能发挥的作用。方法:将TA2小鼠分为正常未妊娠组、自发瘤组、妊娠5、10、20天组和分娩后1、7、14、21天共9组,采用流式细胞术、ELISA等方法,测定小鼠脾脏CD3+、CD4+、CD8+T细胞亚群,计算CD4/CD8,并测定血清IL-2水平。结果:与正常未妊娠组比较,TA2小鼠妊娠及分娩后不同时间内CD3+T细胞亚群百分比均有下降(P<0.01),在妊娠10天下降至最低(P<0.01),CD4+细胞百分比、CD4+/CD8+在妊娠20天降至最低(P<0.01;P<0.05),而CD8+细胞百分比升至最高(P<0.01)。与自发瘤组比较,除妊娠10天CD3+T细胞亚群百分比与荷瘤小鼠无明显差别外,其他各组均高于自发瘤组(P<0.05或P<0.01);妊娠期各组CD4+、CD8+、CD4/CD8均与自发瘤组无差别。IL-2在妊娠期间有所下降,以10天和20天组下降显著(P<0.05),分娩后1天恢复至正常未妊娠时水平,但在分娩后7、14、21天又逐渐下降,在分娩后21天明显低于正常未妊娠组(P<0.01),甚至与自发瘤组接近(P<0.01)。结论:妊娠和分娩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TA2小鼠T细胞亚群分布和IL-2水平的变化,使其细胞免疫功能受抑制,成为TA2小鼠自发性乳腺癌发生的可能诱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A2 自发性乳腺癌 妊娠 T细胞亚群 IL-2
下载PDF
厄洛替尼治疗晚期肺癌10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3
19
作者 徐文静 黄纯 李凯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65-66,共2页
分子靶向治疗为化疗失败的晚期肺癌患者提供了新的机会,厄洛替尼(Erlotinib,Tarceva,OSI-774)是高特异性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通过抑制EGFR(HER1)的磷酸化及下游信号传导、降低肿瘤与正常细胞问的... 分子靶向治疗为化疗失败的晚期肺癌患者提供了新的机会,厄洛替尼(Erlotinib,Tarceva,OSI-774)是高特异性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通过抑制EGFR(HER1)的磷酸化及下游信号传导、降低肿瘤与正常细胞问的黏附力而抑制肿瘤细胞增殖、侵袭、转移,促进其凋亡,延长肿瘤患者生存期。我科使用厄洛替尼治疗10例晚期肺癌患者,对服药超过4周者总结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受体 表皮生长因子 受体蛋白质酪氨酸激酶类 蛋白酶抑制药 厄洛替尼
下载PDF
吉非替尼与化疗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二线治疗中的药物经济学横断面调查 被引量:6
20
作者 陈鹏 李凯 +4 位作者 王长利 王平 王心悦 陈金良 蒋湘莉 《当代医学》 2013年第15期134-137,共4页
目的比较吉非替尼与化疗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二线治疗中的药物经济学数据,为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肿瘤药物经济学方法进行初步探讨。方法选择33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二线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均口服吉非替尼单药治疗,服用至少1个月后评价疗效... 目的比较吉非替尼与化疗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二线治疗中的药物经济学数据,为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肿瘤药物经济学方法进行初步探讨。方法选择33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二线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均口服吉非替尼单药治疗,服用至少1个月后评价疗效及安全性,选择其中接受持续吉非替尼口服治疗超过60d的全组17例二线治疗患者,进行药物经济学统计,并根据常规临床分层配对原则,选择同期相匹配的17例接受二线化疗超过两个周期的患者进行对照观察,并且进行统计学分析。对于符合进入药物经济学观察的17例患者,采用了本院针对中国国情设计的药物经济学观察指标进行数据收集,初步设定了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的评价方法。结果每日治疗费用:吉非替尼组最低567.0元/d,最高1021.0元/d,均数为743.1元/d;化疗组最低300.0元/d,最高1110.0元/d,均数为733.7元/d,P=0.902。路费:吉非替尼组最低20.0元/d,最高500.0元/d,均数为100.0元/d;化疗组最低33.0元/d,最高120.0元/d,均数为108.7元/d,P=0.681。人力费用:吉非替尼组最低33.0元/d,最高600.0元/d,均数为116.1元/d;化疗组最低50.0元/d,最高1330.0元/d,均数为296.2元/d,P=0.031。负相关费用:吉非替尼组最低-0.0元/d,最高-800.0元/d,均数为-161.8元/d;化疗组最低-0.0元/d,最高-150.0元/d,均数为-42.9元/d,P=0.038。总费用:吉非替尼组均数为797.4元/d;化疗组均数为1095.7元/d,P=0.057。结论吉非替尼单药二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近期疗效肯定。也可以从侧面发现吉非替尼治疗在人文关怀方面的综合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吉非替尼 化疗 药物经济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