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与骨关节炎发病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14
1
作者 王超华 张子博 +5 位作者 朱梅 刘军 任凯晶 卢飚 李凤翱 邱明才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483-486,共4页
目的:观察骨关节炎(OA)行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软骨组织中Wnt/β-catenin信号传导通路相关蛋白及基因的表达情况。方法:关节软骨组织根据改良的Mankin关节软骨病理评分标准分为对照组、轻度病变组和中度病变组。应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 目的:观察骨关节炎(OA)行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软骨组织中Wnt/β-catenin信号传导通路相关蛋白及基因的表达情况。方法:关节软骨组织根据改良的Mankin关节软骨病理评分标准分为对照组、轻度病变组和中度病变组。应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软骨细胞中β-catenin及基质金属蛋白酶(MMP)-13的表达情况。提取OA行膝关节置换术42例患者的关节软骨总RNA,应用RealTimeRT-PCR的方法,选用β2微球蛋白作为内参,检测软骨组织中骨形态发生蛋白(bmp)-2,Ⅹ型胶原(col-10)及mmp-13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病理评分对照组8例均正常;研究组轻度病变组15例,中度病变组27例。β-catenin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对照组全部为阴性;轻度病变组9例阳性,中度病变组7例阳性。MMP-13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对照组1例阳性;轻度病变组14例阳性,中度病变组21例阳性。RealTimeRT-PCR结果显示轻度病变组bmp-2、col-10和mmp-13的表达水平分别为中度病变组的3.01、2.89和4.04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β-catenin在关节软骨细胞中高表达可能是关节软骨破坏并导致OA发展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NT蛋白质类 Β连环素 骨关节炎 软骨 关节 信号传导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骨形态发生蛋白质类 胶原X型 基质金属蛋白酶13
下载PDF
肘关节叉状成形术重建肘关节功能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任凯晶 李晓辉 +3 位作者 于建华 宋立明 高志国 张铁良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3期969-972,共4页
[目的]探讨肘关节叉状成形术治疗肘关节疾病的手术技术及临床疗效.[方法]自1973~2002年:106例肘关节疾病患者进行肘关节叉状成形术,获得随访53例56肘,男16肘,女40肘,其中类风湿关节炎39肘,结核9肘,骨关节炎4肘,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 [目的]探讨肘关节叉状成形术治疗肘关节疾病的手术技术及临床疗效.[方法]自1973~2002年:106例肘关节疾病患者进行肘关节叉状成形术,获得随访53例56肘,男16肘,女40肘,其中类风湿关节炎39肘,结核9肘,骨关节炎4肘,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4肘,平均病程(11.36±5.30)年(6~30年),手术时平均年龄(39.43±11.01)岁(18~62岁).手术指征为严重疼痛、关节僵硬或畸形.手术采用肘后正中纵切口或S形切口.游离显露尺神经,并加以保护,切除后关节囊、滑膜及病变组织.先于桡骨颈部切除桡骨小头,再切除部分鹰嘴突和冠状突,扩大鹰嘴突的滑车轨迹.凿除肱骨滑车和肱骨小头,保留肱骨内外上髁,肱骨下端呈叉状.用2枚细骨圆针交叉穿过尺骨鹰嘴,再进入肱骨下端行内固定,并使两者之间保留1~1.5 cm的空隙.术后平均住院14 d,随访平均(12.63±6.47)年(4~34年).以HSS肘关节评分标准进行临床疗效评价.[结果]随访时肘关节屈曲畸形全部消失,关节屈伸活动度由术前(13.66±5.30).增加到术后(91.07±12.01).(P<0.05).HSS评分:术前(25.71±11.30)分,术后(84.00±7.97)分,差别有显著性(P<0.05),其中优15肘(26.9%)、良24肘(42.8%)、可13肘(23.2%)、差4肘(7.1%),优良率69.7%.35肘无疼痛,21肘轻度疼痛.各病种间差别无显著性(P>0.05).[结论]肘关节叉状成形术是治疗肘关节疾病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肘关节 叉状成形术 手术治疗
下载PDF
氨甲环酸减少全膝关节置换术出血量的临床对比研究 被引量:27
3
作者 张福江 高志国 于建华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302-1304,共3页
目的探讨抗纤溶药物氨甲环酸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出血量的影响。方法2005年6月~2006年6月,选取102例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男43例,女59例;年龄59~77岁,平均68岁。病因:骨性关节炎59例,类风湿性关节炎23例,创伤性关节炎20例。病程2~12... 目的探讨抗纤溶药物氨甲环酸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出血量的影响。方法2005年6月~2006年6月,选取102例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男43例,女59例;年龄59~77岁,平均68岁。病因:骨性关节炎59例,类风湿性关节炎23例,创伤性关节炎20例。病程2~12年。随机分为两组(n=51),A组在松止血带时将氨甲环酸1g稀释于250ml生理盐水后静脉点滴,3h后以相同剂量再次给药;B组仅给予等量生理盐水静脉点滴。记录术中及术后失血量和输血量,观察患者是否出现下肢深静脉栓塞的临床症状;术前、术中松止血带时和术后3h检查D二聚体(D-dimeride,D-dimer)、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和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 boplastin time,APPT)。结果A组和B组术中出血量分别为256±149ml和306±214ml(P>0.05);术后引流量分别为478±172ml和814±156ml,总失血量分别为559±159ml和1208±243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B组的输血量分别为556±174ml和1024±278ml(P<0.05);术后连续复查血红蛋白浓度,B组为0.6~0.8g/dl,低于A组的1.0~1.1g/dl。术后获随访6~12个月,经血管超声多普勒检查均未发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A、B组术后3hD-dimer分别为0.92±0.56、1.32±0.79mg/L,明显高于术前的0.35±0.13、0.37±0.21mg/L,且B组显著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FIB、PT和APP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全膝关节置换术中及术后短期使用氨甲环酸能明显减少患者失血量及输血量,并且不增加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膝关节置换术 氨甲环酸 对比研究
下载PDF
全膝关节置换术中胫骨假体旋转对线新技术 被引量:9
4
作者 肖瑜 张福江 +1 位作者 于建华 阚世廉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26-28,共3页
目的比较全膝关节置换术中确定胫骨假体旋转对线的参照方法,以提高手术效果,减少术后并发症。方法2006年5月-2007年4月,对60例膝内翻患者行旋转平台全膝人工关节置换,其中男27例,女33例;年龄55~78岁。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术中胫骨... 目的比较全膝关节置换术中确定胫骨假体旋转对线的参照方法,以提高手术效果,减少术后并发症。方法2006年5月-2007年4月,对60例膝内翻患者行旋转平台全膝人工关节置换,其中男27例,女33例;年龄55~78岁。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术中胫骨假体定位方法:A组采用胫骨结节中内1/3线作为解剖标志;B组膝内翻0~9°患者采用胫骨结节内侧缘作为解剖标志,10~19°患者以胫骨结节内侧缘至胫骨结节中内1/3线区间的中线为准,≥20°的患者以胫骨结节中内1/3线为准。测量术后两组聚乙烯半月板垫片的旋转角度。结果术后聚乙烯半月板垫片旋转角度测量,A组内旋(5.6±2.8)°,其中膝内翻0~9°患者为(8.4±3.8)°,10~19°患者为(3.5±2.7)°,≥20°患者为(0±2.4)°;B组内旋(0±1.9)°,其中膝内翻0~9°患者为(0±2.1)°,10~19°患者为(0±2.0)°,≥20°患者为(0±1.7)°。A组组内比较及与B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组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胫骨结节内侧缘至中内1/3线是较理想的胫骨假体旋转定位区间,线性的定位应根据患者膝关节内外翻畸形程度而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膝关节置换术 胫骨假体 旋转对线
下载PDF
具有关节作用的抗生素骨水泥隔体在膝关节置换后感染二期翻修中的应用 被引量:3
5
作者 赵秀祥 于建华 +1 位作者 郑得志 卜延民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5期6815-6818,共4页
背景:二期翻修是治疗人工膝关节置换后感染的有效方法。但如何控制感染,保存关节间隙,避免软组织挛缩,同时不加重骨组织缺损是难题之一。目的:观察具有关节作用的抗生素骨水泥隔体在人工膝关节置换后感染二期翻修中的作用。设计、时间... 背景:二期翻修是治疗人工膝关节置换后感染的有效方法。但如何控制感染,保存关节间隙,避免软组织挛缩,同时不加重骨组织缺损是难题之一。目的:观察具有关节作用的抗生素骨水泥隔体在人工膝关节置换后感染二期翻修中的作用。设计、时间及地点:回顾性病例分析,2003-01/2006-06在天津医院关节中心进行。对象:人工膝关节置换后慢性感染患者10例,其中男3例,女7例;年龄59~75岁,平均66岁。方法:一期手术彻底清创,取出假体,置入具有关节作用的抗生素骨水泥隔体,隔体置入后患者部分负重,关节屈伸活动。选用敏感抗生素静脉滴注6周,感染控制后再置入假体。主要观察指标:材料与宿主的生物相容性,膝关节评分。结果:从取出到再置假体时间为12~20周,平均15周。再置假体后复查无感染复发,未见假体松动。所有患者均未发现与隔体相关的骨折、脱位及不稳定。再置假体之前最后一次复查,膝关节屈曲平均66°,平均膝关节功能评分从翻修前的30分增加到93分,平均膝关节疼痛评分从翻修前的45分增加到95分。结论:膝关节置换后感染二期翻修过程中采用具有关节作用的抗生素骨水泥隔体,既能彻底清除感染,又能保存关节间隙,减轻关节囊及韧带挛缩,保持屈伸间隙平衡,为再置假体创造有利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膝关节置换 感染 翻修 隔体
下载PDF
肘关节叉状成形术治疗肘关节结核的临床评价 被引量:3
6
作者 任凯晶 李晓辉 +3 位作者 于建华 宋立明 高志国 张铁良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 2007年第2期247-249,252,共4页
目的:探讨肘关节叉状成形术治疗肘关节结核的手术特点及术后疗效。方法:自1973~2002年16例肘关节结核患者行肘关节叉状成形术,获得随访9例9肘,手术时平均年龄(43.22±8.90)岁(33~56岁),手术指征为严重疼痛、关节僵硬、畸形或窦道... 目的:探讨肘关节叉状成形术治疗肘关节结核的手术特点及术后疗效。方法:自1973~2002年16例肘关节结核患者行肘关节叉状成形术,获得随访9例9肘,手术时平均年龄(43.22±8.90)岁(33~56岁),手术指征为严重疼痛、关节僵硬、畸形或窦道,术后均使用抗结核药1年,随访(9.22±3.27)年(4~13年)。以HSS肘关节评分标准进行疗效评价。结果:随访时5肘无疼痛,4肘轻度疼痛,平均屈伸活动范围90度。HSS评分:术前(22.22±6.18)分,术后(84.67±7.73)分,其中优3肘,良4肘,可2肘。结论:肘关节叉状成形术是治疗肘关节结核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肘关节叉状成形术 疗效评价
下载PDF
保留股骨颈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早期疗效评价 被引量:4
7
作者 张福江 肖瑜 +2 位作者 刘亚斌 刘文彬 高志国 《中国骨与关节外科》 2012年第1期72-75,共4页
背景:传统的人工全髋关节置换切除股骨颈,严重影响股骨近端受力平衡,容易发生骨吸收,导致假体松动和下沉。保留股骨颈的全髋关节置换术应用一种优良而又全新的全髋人工关节,目前报道尚少。目的:评价保留股骨颈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早期临床... 背景:传统的人工全髋关节置换切除股骨颈,严重影响股骨近端受力平衡,容易发生骨吸收,导致假体松动和下沉。保留股骨颈的全髋关节置换术应用一种优良而又全新的全髋人工关节,目前报道尚少。目的:评价保留股骨颈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早期临床疗效及X线片影像结果。方法:2007年7月至2008年9月,50例61髋行保留股骨颈的全髋关节置换术,均选用保留股骨颈人工关节柄(CFP)和骨小梁固定型髋臼杯(TOP),使用专用模板,行垂直股骨颈截骨,自转子间窝向上保留股骨颈0.5~1cm。选择合适的外杯,55°外翻角装入。聚乙烯内杯设计保持外翻45°。对患者髋关节功能进行Harris评分,X线片评估包括假体位置、松动及异位骨化情况。结果:全部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6~52个月,平均46.35个月。髋关节Harris评分由术前平均48.52分提高到末次随访时平均91.22分。1例初次置换时出现穿通骨折;1例出现轻度异位骨化;无假体松动及下沉。结论:保留股骨颈全髋关节置换术保留了大量骨质,是全髋关节置换术的一种良好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髋关节置换术 保留股骨颈
下载PDF
计算机导航在全膝关节置换中的应用技术及进展 被引量:6
8
作者 李晓辉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6期1242-1245,共4页
[目的]精确的下肢力线和假体的摆放位置是全膝关节置换成功的关键。计算机导航辅助全膝关节置换的出现使之成为可能,并得到了不断改进和发展,获得了令人满意的治疗效果。导航新技术不断开发使计算机的运行环境和操作界面更加友好,为广... [目的]精确的下肢力线和假体的摆放位置是全膝关节置换成功的关键。计算机导航辅助全膝关节置换的出现使之成为可能,并得到了不断改进和发展,获得了令人满意的治疗效果。导航新技术不断开发使计算机的运行环境和操作界面更加友好,为广大学者普遍接受。随着这一技术的进一步完善,计算机辅助手术必将成为全膝关节置换标准方式。未来的研究重点是,开发更小创伤的示踪器固定系统、电子平衡测量仪和智能化截骨锯等。并通过开发影像依从和非影像依从两种方法联合的影像加强导航系统,架起从现有技术向机器人智能化转变的桥梁,以实现完全通过机器人来完成手术操作的最终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置换 膝关节 计算机辅助手术 手术技术
下载PDF
骨关节炎的诊疗常识
9
作者 于建华 李晓辉 《健康向导》 2011年第2期26-27,共2页
骨关节炎是指关节退行性疾病,多见于中老年人。其特征性改变为关节软骨的损坏。常见的症状包括关节疼痛、僵硬、活动受限或关节稳定性降低。其中最常见的症状为受累关节疼痛,活动时加重,休息后缓解,久不活动有僵硬感等。疼痛常和天... 骨关节炎是指关节退行性疾病,多见于中老年人。其特征性改变为关节软骨的损坏。常见的症状包括关节疼痛、僵硬、活动受限或关节稳定性降低。其中最常见的症状为受累关节疼痛,活动时加重,休息后缓解,久不活动有僵硬感等。疼痛常和天气变化有一定的关系,病情逐渐发展可出现关节活动时的摩擦感,当大块软骨脱落成为关节内游离体时,患者有关节突然交锁(关节卡住的感觉)。但也有一些患者仅在拍摄X线片时发现骨质增生(骨刺),而自身并没有任何症状,在医学上将其称为放射学骨关节炎或称无症状骨关节炎。下面就骨关节炎的诊疗知识作一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炎 诊疗 关节疼痛 关节内游离体 关节软骨 退行性疾病 特征性改变 关节稳定性
下载PDF
计算机辅助手术系统在全膝关节置换中的应用
10
作者 于建华 《继续医学教育》 2007年第12期17-20,共4页
现代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已经成为治疗晚期膝关节病变成熟可靠的方法,来自挪威和瑞典的报告显示假体在体内10年生存率可达到90%~95%虽然优良的远期效果与适应证选择,假体设计,手术器械改进及术后康复相关,但更取决于精确的假... 现代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已经成为治疗晚期膝关节病变成熟可靠的方法,来自挪威和瑞典的报告显示假体在体内10年生存率可达到90%~95%虽然优良的远期效果与适应证选择,假体设计,手术器械改进及术后康复相关,但更取决于精确的假体力学对线和良好的软组织平衡。现代TKA的机械定位系统是基于肉眼对肢体和假体的观察来实现的,这就明显影响了其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膝关节置换术 手术系统 计算机辅助 晚期膝关节病变 假体设计 10年生存率 软组织平衡 远期效果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促进类风湿关节炎血管新生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孟海妹 焦亚冲 +4 位作者 刘宜昕 万春友 邢冬红 马骏 郑芳 《天津医药》 CAS 2017年第1期13-16,I0003,共5页
目的研究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Ts)对类风湿关节炎(RA)炎症尤其是血管新生的作用。方法取RA及骨关节炎(OA)患者的滑膜组织切片行组织免疫荧光染色,观察NETs在关节滑膜中的存在情况。分离健康人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刺激NETs形成,并提取N... 目的研究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Ts)对类风湿关节炎(RA)炎症尤其是血管新生的作用。方法取RA及骨关节炎(OA)患者的滑膜组织切片行组织免疫荧光染色,观察NETs在关节滑膜中的存在情况。分离健康人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刺激NETs形成,并提取NETs作为刺激剂。MTT评估NETs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及RA滑膜成纤维细胞(RAFLS)增殖的影响,分别对HUVECs组和RAFLS组处理如下:对照(等体积培养基);NETs(0.28 mg/L NETs)。细胞划痕实验评估NETs对HUVECs迁移能力的影响,分为3组:对照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组(40μg/L VEGF)和NETs组(0.28 mg/L NETs)。结果 (1)与OA相比,RA滑膜组织中有较多的NETs存在。(2)体外培养的中性粒细胞刺激后可形成NETs,提取的NETs-DNA浓度为27.8 mg/(L·106细胞)。(3)MTT实验结果显示,分别与各自对照组相比,低浓度NETs(0.28 mg/L)可以促进HUVECs(0.499±0.011 vs.0.393±0.009,P<0.05)及RAFLS(0.266±0.007 vs.0.192±0.007,P<0.05)增殖。(4)划痕实验显示,低浓度NETs(0.28 mg/L)可促进血管内皮细胞迁移。结论 RA滑膜组织中有较多的NETs存在,低浓度NETs可以促进血管新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炎 类风湿 骨关节炎 滑膜 成纤维细胞 内皮细胞 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 血管新生
下载PDF
股骨头双极假体置换与空心钉内固定治疗80岁以上高龄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25
12
作者 毕晓扬 李晓辉 于建华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581-584,共4页
[目的]比较股骨头双极假体置换和螺钉内固定术治疗80岁以上高龄股骨颈骨折临床疗效。[方法]2000年1月-2005年12月本中心手术治疗80岁以上高龄有移位股骨颈骨折53例,男18例,女35例,股骨头双极假体置换36例,螺钉内固定术17例。平均随... [目的]比较股骨头双极假体置换和螺钉内固定术治疗80岁以上高龄股骨颈骨折临床疗效。[方法]2000年1月-2005年12月本中心手术治疗80岁以上高龄有移位股骨颈骨折53例,男18例,女35例,股骨头双极假体置换36例,螺钉内固定术17例。平均随访26.72个月(12—60个月),并进行Harris髋关节功能评价。[结果]患者平均83.69岁,螺钉内固定组手中出血少,手术时间短。股骨头双极假体置换组3例发生关节脱位,均通过闭合复位成功。随访期间,螺钉内固定组有9例8—12个月X线显示骨折愈合,3例发生骨折不愈合,再移位及螺钉松动,5例发生股骨头坏死(坏死率29.4%),6例因不同原因行2次关节置换。平均Harris评分股骨头双极假体置换组为87.11±7.34,螺钉内固定组为79.71±19.93。组间差别有显著性(P〈0.05)。[结论]股骨头双极假体置换术是治疗80岁以上高龄股骨颈骨折的有效方法,但应注意病例的选择及并存症的处理和并发症的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 人工关节置换术 内固定术 高龄患者
下载PDF
大鼠压迫性脊髓损伤的特征性超微病理表现 被引量:6
13
作者 舒衡生 于建华 +2 位作者 孙志明 邵珩 刘津平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921-922,共2页
[目的]观察大鼠压迫性脊髓损伤的特征性超微结构改变。[方法]将20只W istar成年雄性大鼠置入后路脊髓压迫装置,制成压迫性脊髓损伤动物模型,4周后脊髓取材行高倍透射电镜观察。[结果]发现压迫性脊髓损伤是缺少炎性细胞反应的坏死,单方... [目的]观察大鼠压迫性脊髓损伤的特征性超微结构改变。[方法]将20只W istar成年雄性大鼠置入后路脊髓压迫装置,制成压迫性脊髓损伤动物模型,4周后脊髓取材行高倍透射电镜观察。[结果]发现压迫性脊髓损伤是缺少炎性细胞反应的坏死,单方向性髓鞘断裂和特征性创伤细胞的出现是此类损伤的特异性改变。[结论]这些特征性超微结构改变可为压迫性脊髓损伤的超微病理变化提供更为全面准确的描述,为临床确诊鉴别此类损伤提供可靠理论根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超微结构 创伤细胞
下载PDF
全膝置换术后感染的处理
14
作者 任凯晶 宋立明 《医学综述》 2007年第10期746-748,共3页
感染是全膝置换术后的一个比较少见的合并症,感染率为1%~2%。本文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诊断方法及采取的相应治疗措施进行了全面和系统的介绍。关节置换后持续性疼痛和进行性关节僵直应高度怀疑深部感染。血沉、C反应蛋白及关节穿... 感染是全膝置换术后的一个比较少见的合并症,感染率为1%~2%。本文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诊断方法及采取的相应治疗措施进行了全面和系统的介绍。关节置换后持续性疼痛和进行性关节僵直应高度怀疑深部感染。血沉、C反应蛋白及关节穿刺物的培养是诊断感染的重要指标。单纯使用抗生素治疗不能去除深部感染,并且预后较差。使用抗生素骨水泥进行Ⅱ期翻修术是去除感染的最有效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 置换 感染
下载PDF
股骨头缺损模型的建立及评估
15
作者 李亚利 李晓辉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8期7867-7868,共2页
目的:模拟临床上治疗Ⅱ期股骨头坏死的手术过程,制备兔股骨头缺损模型,并植入部分脱蛋白骨,评估股骨头缺损模型在Ⅱ期股骨头坏死治疗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成年健康新西兰白兔16只,切开关节囊,在头颈交界处开窗,建立股骨头缺损模型。32... 目的:模拟临床上治疗Ⅱ期股骨头坏死的手术过程,制备兔股骨头缺损模型,并植入部分脱蛋白骨,评估股骨头缺损模型在Ⅱ期股骨头坏死治疗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成年健康新西兰白兔16只,切开关节囊,在头颈交界处开窗,建立股骨头缺损模型。32侧股骨头随机分为2组:(部分脱蛋白骨)PDPB组植入部分脱蛋白骨;另一组为空白对照。术后2,4,8周处死动物,标本行X射线及病理学观察。结果:X射线、病理学观察及图像分析结果表明:PDPB组在术后2,4,8周股骨头缺损区修复组织存在新生骨组织,而空白对照组至术后8周仍修复组织以纤维为主。结论:所建立的缺损模型在评价组织工程方法治疗Ⅱ期股骨头坏死的疗效方面具有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骨组织 空白对照组 缺损区 兔股骨 关节囊 工程方法 图像分析 开窗 组植 移植材料
下载PDF
氨甲环酸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失血量的影响及安全性评估 被引量:26
16
作者 苗兵 毕晓扬 +1 位作者 任凯晶 于建华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864-867,共4页
目的探讨氨甲环酸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失血量的影响及安全性。方法2008年5月至2009年2月,选取98例拟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男35例,女63例。病因:骨性关节炎66例,类风湿关节炎32例。病程2-12年,平均5年。随机分为A、B两组... 目的探讨氨甲环酸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失血量的影响及安全性。方法2008年5月至2009年2月,选取98例拟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男35例,女63例。病因:骨性关节炎66例,类风湿关节炎32例。病程2-12年,平均5年。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49例:A组在松止血带时将氨甲环酸1g稀释于250ml生理盐水后静脉点滴,3h后以相同剂量再次给药;B组仅给予等量生理盐水静脉点滴。以术中失血量、术后可见失血量、输血量、输血人数、术后血红蛋白和术后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时间等为评价指标,对两组进行比较。观察患者术后是否出现下肢深静脉栓塞的临床症状,并于术后14d进行下肢血管多普勒检查。结果术中失血量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可见失血量、输血量、输血人数A组均明显少于B组(P〈0.05)。术后血红蛋白值,A组明显大于B组(P〈0.05)。两组患者术中松止血带和术后3h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时间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4d未发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结论在全膝关节置换术中及术后短期使用氨甲环酸能明显降低患者失血量及输血量,并且不增加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成形术 置换 氨甲环酸 失血 手术
原文传递
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强直陛脊柱炎严重屈髋畸形 被引量:17
17
作者 任凯晶 于建华 +4 位作者 李晓辉 宋立明 高志国 张铁良 郭录增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721-725,共5页
目的分析全髋置换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严重屈髋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28例(40髋)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屈曲畸形患者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均为男性;年龄21-48岁,平均34.68岁;病程3~16年,平均8.53年;屈曲畸形角度30°-90°平... 目的分析全髋置换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严重屈髋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28例(40髋)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屈曲畸形患者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均为男性;年龄21-48岁,平均34.68岁;病程3~16年,平均8.53年;屈曲畸形角度30°-90°平均60.13°。单侧16例,双侧12例,16例(24髋)合并髋关节强直。采用改良的髋关节前外侧与外侧联合切口,生物型假体21例(29髋),混合型假体7例(11髋)。采用Harris评分对术前及术后髋关节功能进行评价。股骨侧假体采用Gruen的14分区法,髋臼侧假体采用DeLee和Charnley方法进行影像学观察。结果随访时间12,'-64个月,平均42个月。末次随访时,关节总活动度由术前平均29.88。(0°-95°)增加至术后平均124.75°(90°~175°)。屈曲畸形程度由术前平均60.13°(30°-90°)减少至术后平均6°(0°~10°)。Harris评分由术前平均32.88分(12-58分)提高为随访时平均88.23分(69-98分),优20髋(50%),良15髋(37.5%),可3髋(7.5%),差2髋(5%),优良率87.5%。除1例术中出现股骨干穿通骨折和1例出现髋关节早期脱位外,X线检查均未显示假体松动移位迹象。8髋(20%)出现异位骨化。生物型假体和混合型假体随访时Harri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严重屈髋畸形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炎 强直性 关节成形术 置换 骨化 异位性 关节挛缩
原文传递
全膝关节置换治疗成人双侧先天性髌骨脱位一例报告 被引量:4
18
作者 于建华 张铁良 +2 位作者 卜延民 赵秀祥 郑得志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764-766,共3页
关键词 双侧全膝关节置换术 先天性髌骨脱位 成人 置换治疗 软组织手术 先天性脱位 文献报道 脱位治疗 同期施行 膝关节炎
原文传递
感染后关节的初次人工关节置换术 被引量:7
19
作者 卢宏章 朱天岳 +4 位作者 柴卫兵 李军 刘震宁 马忠泰 于建华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03-206,共4页
目的探讨关节感染后骨关节炎患者行初次人工关节置换术的特点及治疗原则.方法回顾性研究既往有关节感染史的8例初次全髋和全膝关节置换术病例,其中化脓性感染6例,结核性感染2例.全髋关节置换6例,手术时平均年龄38.1岁(24~51岁),感染平... 目的探讨关节感染后骨关节炎患者行初次人工关节置换术的特点及治疗原则.方法回顾性研究既往有关节感染史的8例初次全髋和全膝关节置换术病例,其中化脓性感染6例,结核性感染2例.全髋关节置换6例,手术时平均年龄38.1岁(24~51岁),感染平均静止22.0年(6~30年).全膝关节置换2例.行关节置换术前,常规进行白细胞计数、血沉、C反应蛋白等检查以除外活动性感染.术后随访2~11年.结果既往有髋关节感染者患肢均有明显短缩畸形,股骨上段发育异常,并伴有屈曲挛缩畸形.所有患者术前均无活动性感染.化脓性感染的6例,5例感染静止20年以上者均无感染复发;1例感染静止6个月后行全膝关节置换者,术后9个月感染复发.结核感染的2例术后均无感染复发.1例全髋关节置换患者在术后1年出现假体柄无菌性松动,其余患者功能良好.结论关节感染后骨关节炎患者年龄相对较轻,关节置换手术难度较大,易出现并发症.术前应先排除活动性感染,在感染静止相当一段时间后进行一期置换,可以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 关节 人工关节置换术 髋关节 膝关节
原文传递
采用保留后交叉韧带旋转半月板假体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卜延民 于建华 +2 位作者 赵秀祥 郑得志 张铁良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96-700,共5页
目的探讨采用保留后交叉韧带旋转半月板假体的人工全膝关节置换(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 toid arthritis,RA)的疗效及常见问题的处理方法。方法回顾分析1999年2月-2005年8月行TKA的73例RA患者临床资料,... 目的探讨采用保留后交叉韧带旋转半月板假体的人工全膝关节置换(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 toid arthritis,RA)的疗效及常见问题的处理方法。方法回顾分析1999年2月-2005年8月行TKA的73例RA患者临床资料,其中38例采用保留后交叉韧带旋转半月板假体(A组),35例采用不保留后交叉韧带的后稳定固定平台假体(B组);并与同期采用保留后交叉韧带旋转半月板假体行TKA的70例骨性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患者(C组)比较。A组:男8例,女30例;平均年龄56.5岁;平均病程16.8年。B组:男6例,女29例;平均年龄57.3岁;平均病程17.1年。C组:男37例,女33例;平均年龄65.4岁;平均病程10.8年。A、B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术后A、B组分别有2例(5.3%)及1例(2.9%)出现切口愈合不良,C组切口均愈合良好;A、B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3.5~10.5年,平均7.6年。术后A、B、C组各1例出现深部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5年出现1例(2.6%)后方不稳定,C组术后9年出现2例(2.9%),B组无后方不稳定发生;A、C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C组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3组患者膝评分、Feller髌骨评分及膝前痛评分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组内功能评分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B组术前及术后功能评分与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保留后交叉韧带旋转半月板假体行TKA治疗RA可获得满意疗效,该型假体后方不稳定发生率低,并且在未置换髌骨的情况下前膝功能恢复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 类风湿性关节炎 后交叉韧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