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0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城市生活垃圾高效资源化建设体系的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文科军 杨丽 吴丽萍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55-57,共3页
通过对国内外垃圾处理现状以及我国目前垃圾管理与处置存在的问题分析,从维系城市这一人工生态系统的角度提出了城市生活垃圾高效资源化利用体系,人类在构建城市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中必须认清自己既是这一系统的生产者、消费者,又是该... 通过对国内外垃圾处理现状以及我国目前垃圾管理与处置存在的问题分析,从维系城市这一人工生态系统的角度提出了城市生活垃圾高效资源化利用体系,人类在构建城市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中必须认清自己既是这一系统的生产者、消费者,又是该系统的分解者,这样才能确保生态系统物质的良性循环。该体系由垃圾产业化民营集团经营,下设社区生活垃圾处理中心、社区生活垃圾后续处理中心。为城市垃圾生态、高效转化提供了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生活垃圾 高效资源化 垃圾产业化
下载PDF
城市河流生态健康评价体系构建研究 被引量:15
2
作者 文科军 马劲 +2 位作者 吴丽萍 何燕鹃 江晓锋 《水资源保护》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50-52,60,共4页
在分析城市河流生态系统健康状况的基础上,概括了河流生态系统健康概念的含义,并从水安全、水生态、水经济3个方面构建了城市河流生态健康的递阶层次结构和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影响城市河流生态健康的各个指标进行权重计算和... 在分析城市河流生态系统健康状况的基础上,概括了河流生态系统健康概念的含义,并从水安全、水生态、水经济3个方面构建了城市河流生态健康的递阶层次结构和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影响城市河流生态健康的各个指标进行权重计算和排序,得到了影响城市河流生态健康最主要的因素是非生物系统和生物系统,其中非生物系统又起主导作用,在非生物系统中河床基质、水岸交换力所占的权值又最大;在生物系统的结构、活力、恢复力3个指标中结构对城市河流生态健康的影响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河流 生态健康 层次分析法
下载PDF
东方思维与中国的生态环境建设
3
作者 文科军 吴丽萍 江晓锋 《环境科学与管理》 CAS 2006年第2期28-31,共4页
本文以古老的东方文明与生态建设萌芽以及用当代人实践中的反思为背景,引出如何来正视自然、构建现代生态文明与生态建设。通过对古老的东方文化古朴的“天人合一”思想的回慕与西方工业文明时期“人是自然的主宰”的观点进行对比,导出... 本文以古老的东方文明与生态建设萌芽以及用当代人实践中的反思为背景,引出如何来正视自然、构建现代生态文明与生态建设。通过对古老的东方文化古朴的“天人合一”思想的回慕与西方工业文明时期“人是自然的主宰”的观点进行对比,导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发展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方文明 现代生态文明 生态建设 天人合一 工业文明
下载PDF
环境工程专业毕业设计网站的研究与设计 被引量:2
4
作者 孙建伟 池勇志 +2 位作者 温海涛 钟远 王蕾 《高等建筑教育》 2005年第4期88-91,共4页
本文介绍了一个基于校园网络的环境工程专业毕业设计网站的设计、开发与实现过程,对该网站的总体结构及主要实现技术进行了说明。通过利用该网站对环境工程专业学生的毕业设计进行指导,解决了传统毕业设计指导模式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 环境工程 毕业设计 网站
下载PDF
推进天津市节水型社会建设的策略研究
5
作者 李毓 《水利发展研究》 2008年第12期35-37,共3页
阐述了天津市面临的水资源现状和创建节水型社会的必要性,提出了推进天津市节水型社会建设的主要策略,包括:建立完善的制度体系,完善节水法规,建立科技创新机制,建立节水公众参与机制等。
关键词 水资源 节水型社会 策略
下载PDF
天津市城市污水处理现状调查
6
作者 裴玉艳 房淑玲 赵连梅 《科技与生活》 2011年第1期182-182,115,共2页
随着我国城市的迅速发展,城市普遍面临着水资源缺乏和水环境恶化的问题,已影响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城市污水集中处理是解决城市水危机的有效方法,也是保护城市水环境的重要途径。分析天津市污水处理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设... 随着我国城市的迅速发展,城市普遍面临着水资源缺乏和水环境恶化的问题,已影响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城市污水集中处理是解决城市水危机的有效方法,也是保护城市水环境的重要途径。分析天津市污水处理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设城市枵水管网,加快城市污水回用和完善污水处理厂的运营模式等解决办法,以保证天津市实现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水处理 现状 调查
下载PDF
天津冬季PM_(2.5)与PM_(10)中有机碳、元素碳的污染特征 被引量:52
7
作者 古金霞 白志鹏 +4 位作者 刘爱霞 吴丽萍 解以扬 董海燕 张金娜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33-36,共4页
研究了天津冬季PM2.5和PM10中碳成分的污染特征。结果表明,天津冬季PM2.5和PM10的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124.4±60.9)、(224.6±131.2)μg/m3;总碳(TC)、有机碳(OC)与元素碳(EC)在PM2.5中的平均质量分数比在PM10中分别高出5.0%、3... 研究了天津冬季PM2.5和PM10中碳成分的污染特征。结果表明,天津冬季PM2.5和PM10的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124.4±60.9)、(224.6±131.2)μg/m3;总碳(TC)、有机碳(OC)与元素碳(EC)在PM2.5中的平均质量分数比在PM10中分别高出5.0%、3.6%、1.2%;PM2.5中OC、EC的相关系数较高,为0.95,表明OC、EC的来源相对简单,可能主要反应了燃煤和机动车尾气的贡献。OC/EC的平均值在PM2.5和PM10中分别为3.9、4.9,次生有机碳(SOC)在PM2.5和PM10中的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14.9、23.4μg/m3,分别占OC的48.5%(质量分数,下同)、49.8%,OC/EC较高可能主要与直接排放源有关;PM2.5中的OC1与OC2的比例明显高于PM10,而聚合碳(OPC)的比例又低于PM10,同时PM2.5与PM10中的EC1含量均较高,表明天津冬季燃煤取暖和机动车尾气是重要的污染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2.5 PM10 有机碳 元素碳
下载PDF
城市生活垃圾、污泥和煤粉混合燃料热值的研究 被引量:14
8
作者 杨丽 文科军 +2 位作者 姚晓霞 吴丽萍 杨洋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239-1242,共4页
为了寻求生活垃圾和污泥的高效资源化、能源化方法。选取生活垃圾、污泥和煤粉的混合,枯枝落叶,助燃剂MnO2,脱硫剂CaO为控制因子,安排正交试验,成型加工为混合燃料。测定其热值,并通过正交分析,筛选出燃料最大热值组合,即混合时垃圾、... 为了寻求生活垃圾和污泥的高效资源化、能源化方法。选取生活垃圾、污泥和煤粉的混合,枯枝落叶,助燃剂MnO2,脱硫剂CaO为控制因子,安排正交试验,成型加工为混合燃料。测定其热值,并通过正交分析,筛选出燃料最大热值组合,即混合时垃圾、污泥、煤粉的比例为1∶1∶2,枯枝落叶所占比例为0%,助燃剂MnO2含量为0.18%,脱硫剂CaO含量为1.5/(100 g),该燃料的热值为17.8898 kJ/g。为该混合燃料的推广与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燃料 热值 正交试验 生活垃圾 污泥
下载PDF
供水管网系统爆管预测 被引量:7
9
作者 王祎 田一梅 +2 位作者 单金林 张新波 裴亮 《天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840-843,共4页
为有效分析管道爆管可能性的大小,并为制定管网更新决策提供依据,以北方某港口城市供水管网实际爆管数据为基础,采用生存分析的方法建立了爆管危险率模型,提出了管道个体的概念,详细分析了选取模型变量的方法,并采用贝叶斯定理将变量分... 为有效分析管道爆管可能性的大小,并为制定管网更新决策提供依据,以北方某港口城市供水管网实际爆管数据为基础,采用生存分析的方法建立了爆管危险率模型,提出了管道个体的概念,详细分析了选取模型变量的方法,并采用贝叶斯定理将变量分级.结果显示该模型具有较好的拟合效果和预测精度,能够有效地筛选出爆管危险率较大的管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水管网 爆管 预测 生存分析 危险率模型 贝叶斯定理
下载PDF
环境激素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的光催化降解机理探讨 被引量:12
10
作者 费学宁 姜远光 +1 位作者 吕岩 张天永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59-63,共5页
以TiO2为催化剂,在紫外光照射下,研究了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水溶液的光催化降解。结果表明,TiO2能够有效催化降解溶液中的DBP,去除效率80.1%。降解过程中体系酸度发生明显变化,溶液初始 pH=6.0,反应6 h降至pH=3.57。采用色谱-质... 以TiO2为催化剂,在紫外光照射下,研究了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水溶液的光催化降解。结果表明,TiO2能够有效催化降解溶液中的DBP,去除效率80.1%。降解过程中体系酸度发生明显变化,溶液初始 pH=6.0,反应6 h降至pH=3.57。采用色谱-质谱联机技术对不同光照时间的降解混合物进行检测,分析得出在上述条件下DBP从侧链开始降解,可生成邻苯二甲酸单丁酯、苯甲酸甲酯和苯甲酸等中间体。光照6 h以上,苯甲酸是主要降解产物之一,在此条件下难于继续降解。并提出了DBP在上述条件下可能的降解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 光催化降解 降解机理 二氧化钛
下载PDF
城郊稻田生态系统高效生产模式的研究与评价 被引量:7
11
作者 刘月敏 吴丽萍 钟远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5-18,共4页
根据天津市宝坻区的自然条件、区位优势和现有的农业种植结构,提出了稻藕轮作与稻鱼蟹混养相结合的高效生产模式并分析其生态优势。借助Ecopath软件,从系统可持续性和净产值角度,比较分析了稻鱼蟹混养与稻藕轮作相结合生产模式与稻田养... 根据天津市宝坻区的自然条件、区位优势和现有的农业种植结构,提出了稻藕轮作与稻鱼蟹混养相结合的高效生产模式并分析其生态优势。借助Ecopath软件,从系统可持续性和净产值角度,比较分析了稻鱼蟹混养与稻藕轮作相结合生产模式与稻田养鱼、稻田养蟹、稻鱼蟹混养、单一种稻4种稻田生产模式的优劣。结果表明:5种稻田生产模式F inn′s指数值从大到小依次为稻鱼蟹混养与稻藕轮作相结合、稻田养鱼、稻田养蟹、稻鱼蟹混养和单一种稻;稻鱼蟹混养与稻藕轮作相结合生产模式的可持续性指标优于其他3种生态种植模式,其净生产力、生物量/输出量、输出量/输入量和稳定性指标分别是单一种稻模式的2.63、4.25、2.03和3.56倍;与其他4种稻田生产模式相比,稻鱼蟹混养与稻藕轮作相结合模式的净产值很高,是适合于在北方推广的最优生态种植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田生态系统 生态农业 稻藕轮作 稻鱼蟹混养 Ecopath软件 净产值
下载PDF
天津纪庄子再生水厂混凝沉淀工艺技术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孙力平 张焱 +4 位作者 刘文亚 李殿海 姜威 宁皓 翟继广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60-65,共6页
通过对天津纪庄子再生水厂原水(污水厂二级出水)进行混凝试验研究,讨论了投药种类、投药量、搅拌强度、pH、温度等因素对混凝效果的影响。初步遴选出最优的凝聚剂、絮凝剂,并确定其投加量为PAM1.0mg/L,PAC14mg/L,在此投加量下达到了较... 通过对天津纪庄子再生水厂原水(污水厂二级出水)进行混凝试验研究,讨论了投药种类、投药量、搅拌强度、pH、温度等因素对混凝效果的影响。初步遴选出最优的凝聚剂、絮凝剂,并确定其投加量为PAM1.0mg/L,PAC14mg/L,在此投加量下达到了较好的处理效果,浊度、TP、COD去除率分别为91.43%、92.41%、62.12%。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混凝沉淀工艺的最佳混凝条件:快搅45s,快搅速度150r/min;慢搅20min,慢搅速度50r/min。并且运用统计原理和统计处理软件(SAS系统)建立了确定凝聚剂投加量的数学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水回用 混凝沉淀 絮凝剂
下载PDF
涂铁砂滤料吸附过滤去除城市污水厂二级处理出水中磷的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吕建波 孙力平 +3 位作者 赵新华 王少坡 苏晓 齐兆涛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1-34,共4页
研究了涂铁石英砂(IOCS)的表面性质和吸附过滤对城市污水厂生物二级处理出水中PO43--P的去除性能。扫描电镜(SEM)和X射线衍射(XRD)的表面分析表明,IOCS表面粗糙、比表面积大且附有α-Fe2O3晶体、吸附能力增强。静态吸附试验表明,pH、接... 研究了涂铁石英砂(IOCS)的表面性质和吸附过滤对城市污水厂生物二级处理出水中PO43--P的去除性能。扫描电镜(SEM)和X射线衍射(XRD)的表面分析表明,IOCS表面粗糙、比表面积大且附有α-Fe2O3晶体、吸附能力增强。静态吸附试验表明,pH、接触时间和涂铁砂量等均会影响IOCS对溶液中PO43--P的吸附。通过非线性回归得出的Langmuir、Freundlich和Temkin吸附等温线均可较好地拟合IOCS对溶液中PO43--P的吸附。拟合曲线的相关性大小顺序为:Langmuir>Temkin>Freundlich(R2>0.9130)。与石英砂(QS)相比,IOCS过滤对PO43--P的平均去除率提高约5%,去除效果提高明显,但运行过程中IOCS过滤的水头损失比QS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涂铁砂 吸附 过滤 等温线 二级出水
下载PDF
复合式MUCT工艺用于城市污水除磷脱氮的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孙力平 张轶凡 +2 位作者 郝赫 姜飞 吕建波 《工业用水与废水》 CAS 2006年第6期8-11,共4页
采用复合式MUCT工艺在天津某城市污水处理厂进行试验研究,重点考察了该工艺在不同泥龄条件下的脱氮除磷效果。试验结果表明,投加组合填料可以强化系统的硝化性能。在一定范围内,泥龄的降低有利于提高系统除磷效果。当泥龄为8 d时,出水NH... 采用复合式MUCT工艺在天津某城市污水处理厂进行试验研究,重点考察了该工艺在不同泥龄条件下的脱氮除磷效果。试验结果表明,投加组合填料可以强化系统的硝化性能。在一定范围内,泥龄的降低有利于提高系统除磷效果。当泥龄为8 d时,出水NH3-N、TP的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5.1、0.8 mg/L,TN的质量浓度小于20 mg/L;当泥龄为6 d时,出水NH3-N的平均质量浓度为7.7 mg/L,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的一级A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污水处理 脱氟除磷 组合填料 复合式MUCT工艺
下载PDF
反渗透系统膜通量均衡工艺 被引量:16
15
作者 靖大为 贾丽媛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1-15,共5页
指出了反渗透膜系统膜通量失衡问题的严重性;分析了品种配置、淡水背压与段间加压三大膜通量均衡工艺的特征与功用;给出了典型系统进行膜通量调节的工艺参数例证;从而为平衡膜通量问题提出了一套较为完整的工艺理论。
关键词 膜通量 工艺参数 反渗透系统 反渗透膜 加压 背压 膜系统 严重性 淡水 平衡
下载PDF
反渗透系统给水电导率与pH的系统影响 被引量:24
16
作者 靖大为 王春艳 梁全民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62-64,共3页
测试并分析了一、二级反渗透系统给水电导率及pH与系统透盐率和浓淡水pH之间的关系。测定了给水pH在6~8、给水电导率在400~1000μS/cm范围内的系统透盐率较低,且pH为7.5、电导率为500μS/cm的系统透盐率最低。此测试与分析为反渗透技... 测试并分析了一、二级反渗透系统给水电导率及pH与系统透盐率和浓淡水pH之间的关系。测定了给水pH在6~8、给水电导率在400~1000μS/cm范围内的系统透盐率较低,且pH为7.5、电导率为500μS/cm的系统透盐率最低。此测试与分析为反渗透技术提供了重要的运行与设计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渗透系统 系统透盐率 PH
下载PDF
模块化沉床对城市富营养化水体中TN去除率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马劲 文科军 +2 位作者 吴丽萍 何燕鹃 江晓锋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6,10,共4页
模块化沉床结构主要包括床体、基质、植物三部分,这些作为人为可控因素对污染水体中TN的去除有着密切的关系。文章通过正交试验和数量化理论分析方法,分析显示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均极显著,并得出沉床最佳组合形式为A2B2C2D3,即:水位是... 模块化沉床结构主要包括床体、基质、植物三部分,这些作为人为可控因素对污染水体中TN的去除有着密切的关系。文章通过正交试验和数量化理论分析方法,分析显示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均极显著,并得出沉床最佳组合形式为A2B2C2D3,即:水位是0.50m;陶粒床体;页岩基质;植物为狐尾藻、黄花鸢尾和旱伞草的混合型水生植物组合,它对TN、的去除率可达79%,其可靠性为95%。经正交表L9(34)完全试验中81种组合形式的工程平均估计和数量化方程的预测,这两种统计方法所得结果是吻合的,其结果可作为实施污染水体生态修复时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交试验 模块化沉床 水体修复
下载PDF
反渗透膜元件及膜系统的数学模型 被引量:13
18
作者 靖大为 罗浩 +1 位作者 金焱 王思亮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79-82,共4页
介绍了反渗透膜元件性能指标的差异,讨论了建立性能各异膜元件系统运行模型的必要性,给出了单支反渗透膜元件的运行数学模型,分析了并联及串联膜元件的运行数学模型,从而建立了各类膜系统结构的通用数学模型。
关键词 反渗透系统 数学模型 模拟软件
下载PDF
天津市国家级蔬菜基地土壤重金属调查及评价 被引量:19
19
作者 王佳 田素凤 冯雨顺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72-74,共3页
对天津市西青区某国家级蔬菜基地的土壤进行采样,用原子吸收光谱法和石墨炉法分析土壤中Cd、Cr、Cu、Pb、Zn、Hg、Se七种元素的含量。根据GB15618-1995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对检测结果进行了单因子和多因子综合污染指数评价。分析显示,调查... 对天津市西青区某国家级蔬菜基地的土壤进行采样,用原子吸收光谱法和石墨炉法分析土壤中Cd、Cr、Cu、Pb、Zn、Hg、Se七种元素的含量。根据GB15618-1995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对检测结果进行了单因子和多因子综合污染指数评价。分析显示,调查区内除个别地块重金属元素Cd的含量达到轻度污染外,其它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在安全警戒线内。调查结果表明,该区域内的土壤可以作为蔬菜基地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重金属污染 环境质量评价
下载PDF
高藻期给水厂排泥水处理系统优化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赵建伟 何文杰 +3 位作者 黄廷林 孙颖 方林 陈文杰 《给水排水》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5-18,共4页
针对高温高藻期给水厂排泥水的特点,研究了排泥水处理负荷、加药条件、搅拌条件、回流污泥控制及排泥控制等因素对排泥水处理系统运行的影响情况,提出了排泥水处理系统的优化建议。
关键词 高藻期 排泥水 处理 优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