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类世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及其科学
1
作者 刘丛强 李思亮 +5 位作者 刘学炎 王宝利 郎赟超 丁虎 郝丽萍 张琼予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55-466,共12页
地球已进入新的地质时代——“人类世”,人类已成为全球变化的主要驱动力。人类活动导致的地球生态系统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及关键生源要素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改变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地球生态系统的关键功能,给人类福祉和可持续发展带... 地球已进入新的地质时代——“人类世”,人类已成为全球变化的主要驱动力。人类活动导致的地球生态系统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及关键生源要素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改变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地球生态系统的关键功能,给人类福祉和可持续发展带来诸多威胁。本文基于地球系统科学研究的新进展,综述了人类世全球变化特征、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在地球系统各圈层演化中的作用及其变化规律。特别关注了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生产和消费模式改变等人类活动对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影响,以及由此产生的气候、生态和环境效应。研究表明,应对人类世全球变化需要系统理解人类活动作为主要驱动力的多要素和多尺度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及其生态和环境效应,基于地球系统科学的理论与方法开展针对人类世社会-生态系统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交叉融合研究。在文末提出了人类世生物地球化学研究的优先领域和方向,并强调解决受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高度影响下人类世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各种复杂科学问题的迫切性和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世 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全球变化 地球系统科学
下载PDF
内陆水体CH_(4)冒泡排放研究进展
2
作者 牛雪琦 时巍巍 +4 位作者 吴文欣 刘树伟 杨平 李思亮 晏智锋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802-814,共13页
内陆水体是大气甲烷(CH_(4))的重要排放源,其中冒泡途径排放的CH_(4)对总排放贡献较大。通过梳理国内外研究的最新进展,系统介绍了内陆水体CH_(4)冒泡的产生、传输、氧化及排放机制,并概述了CH_(4)冒泡排放的测定方法与技术。其次,基于... 内陆水体是大气甲烷(CH_(4))的重要排放源,其中冒泡途径排放的CH_(4)对总排放贡献较大。通过梳理国内外研究的最新进展,系统介绍了内陆水体CH_(4)冒泡的产生、传输、氧化及排放机制,并概述了CH_(4)冒泡排放的测定方法与技术。其次,基于不同的时空尺度,对比分析了全球内陆水体的CH_(4)冒泡排放的时空变化特征;总结了CH_(4)冒泡产生与排放过程中相关影响因素的作用机制,并介绍了水体CH_(4)冒泡排放模型的发展现状。最后,探讨了内陆水体CH_(4)冒泡的潜在研究方向与挑战,为后续中国内陆水体CH_(4)冒泡排放观测、过程机理与调控机制探究、模型开发与估算等研究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_(4)冒泡排放 内陆水体 温室气体 碳循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