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24篇文章
< 1 2 3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深度神经网络融合欧氏距离的多环配电网拓扑辨识方法
1
作者 李博通 孙铭阳 +5 位作者 张婧 陈发辉 陈晓龙 王永祺 武娇雯 魏然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23-134,共12页
针对多环配电网的拓扑辨识问题,考虑到量测信息可能部分缺失的情况,提出了基于深度神经网络融合欧氏距离的多环配电网拓扑辨识方法。首先,分析了传统拓扑辨识中相关性判断法应用于环状配电网的局限性,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欧氏距离的拓扑... 针对多环配电网的拓扑辨识问题,考虑到量测信息可能部分缺失的情况,提出了基于深度神经网络融合欧氏距离的多环配电网拓扑辨识方法。首先,分析了传统拓扑辨识中相关性判断法应用于环状配电网的局限性,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欧氏距离的拓扑辨识判据。然后,针对量测信息缺失时的多环拓扑辨识问题,研究了利用深度神经网络融合欧氏距离判据的拓扑辨识方法。最后,在Matlab中利用MatPower搭建32节点“蜂巢”电网模型,在缺失不同比例的量测数据情况下验证方法的准确性。结果表明,当缺失大量量测数据时,所提方法仍有较高的拓扑辨识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氏距离 多环配电网 深度神经网络 拓扑辨识 量测信息缺失
下载PDF
中性点不接地柔直配电网的单极接地故障暂态过程分析及保护新方案
2
作者 张艳霞 宋金孺 张子扬 《电力自动化设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4-102,共9页
针对中性点不接地的柔直配电网分析了直流馈线发生单极接地故障的暂态过程,提出了单极接地保护新方案,能有效解决现有直流线路保护不能反应中性点不接地柔直配电网的单极接地故障问题。在单极接地故障的分析中,将故障发展过程分为子模... 针对中性点不接地的柔直配电网分析了直流馈线发生单极接地故障的暂态过程,提出了单极接地保护新方案,能有效解决现有直流线路保护不能反应中性点不接地柔直配电网的单极接地故障问题。在单极接地故障的分析中,将故障发展过程分为子模块电容放电阶段和交流重新馈入充电阶段。基于叠加原理分析了子模块电容放电阶段的电流流通路径、直流馈线暂态零模电流的电流成分和变化规律,得到故障馈线暂态零模电流主要呈现衰减非周期分量特征、非故障馈线暂态零模电流主要呈现振荡衰减分量特征的结论;利用牛顿迭代法推导了交流重新馈入充电的时刻,分析了影响因素并计算了过渡过程持续的最短时间。基于子模块电容放电开始时刻至交流重新馈入充电时刻这一段的暂态特征提出单极接地保护方案。该方案利用直流母线出现的零模电压启动保护,利用零模电压极性实现故障选极,利用故障馈线暂态零模电流绝对值的第一个积分时段值大于非故障馈线的值、且呈现衰减非周期分量特征选出故障馈线。搭建仿真模型,对故障分析结果和保护方案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直配电网 直流中性点不接地 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 单极接地故障 暂态特性 零模分量 继电保护
下载PDF
考虑多供电层级耦合的中低压配电网分布式光伏承载力一体化精细评估方法
3
作者 王守相 尹孜阳 赵倩宇 《电工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930-1944,共15页
随着国家“双碳”战略的持续推进,分布式光伏接入配电网的需求激增。然而,无序接入分布式光伏往往会超过配电网的承载能力,而导致安全风险。因此,需要“逐站、逐线、逐台区”对配电网光伏承载力进行评估,以指导分布式光伏高质量发展。... 随着国家“双碳”战略的持续推进,分布式光伏接入配电网的需求激增。然而,无序接入分布式光伏往往会超过配电网的承载能力,而导致安全风险。因此,需要“逐站、逐线、逐台区”对配电网光伏承载力进行评估,以指导分布式光伏高质量发展。该文提出一种考虑“变电站-馈线-台区”多供电层级耦合的中低压配电网分布式光伏承载力一体化精细评估方法。首先,构建包含光伏容量、能量渗透率、上送率、消纳率、弃光率的多维配电网分布式光伏现状评价指标,以精确地把控配电网光伏承载现状;其次,为整体把握配电网光伏承载能力,将其分为就地消纳能力和接纳能力两个层面开展测算,在就地消纳能力方面提出了基于配电网历史运行数据和源荷功率平衡度的测算方法,在接纳能力方面提出了基于就地消纳能力和设备热约束的测算方法;然后,考虑到接纳能力受到系统运行约束和多供电层级耦合的限制,提出了一种分层分区光伏接纳能力精细化校核方法,以实现光伏承载力的精确分析;最后,以华东某地多馈线配电网为例,开展了光伏承载现状和承载能力评估,结果证明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 分布式光伏 接纳能力 消纳能力
下载PDF
城市电网智能化关键技术 被引量:71
4
作者 王成山 罗凤章 +2 位作者 张天宇 王萧宇 魏冠元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2017-2027,共11页
智能化是城市电网发展的必然趋势和方向,也是解决城市电网所面临问题的有效途径。为此,探讨了城市电网智能化所面临的新需求和新问题,基于传统城市电网与现代城市电网的对比分析,按照"物理-信息-高级应用"的多层次技术架构体... 智能化是城市电网发展的必然趋势和方向,也是解决城市电网所面临问题的有效途径。为此,探讨了城市电网智能化所面临的新需求和新问题,基于传统城市电网与现代城市电网的对比分析,按照"物理-信息-高级应用"的多层次技术架构体系,从网架结构、电网设备、信息支撑、高级分析应用等方面较全面地综述了现代城市电网智能化所涉及的新技术和新方法,并对未来城市电网智能化的技术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电网 分布式发电 电动汽车 需求响应 物理信息系统 态势感知
原文传递
智能电网中电力设备及其技术发展分析 被引量:54
5
作者 孔祥玉 赵帅 +1 位作者 贾宏杰 姜涛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1-26,共6页
智能电网是未来电力系统发展方向,作为一个完整的电力系统,智能电网涵盖发、输、变、配、用全流程,各个环节中将涉及大量电力设备。文中简要分析了各环节中智能电力设备发展的特点,并对现有及正在研发的智能电力设备及技术进行介绍,指... 智能电网是未来电力系统发展方向,作为一个完整的电力系统,智能电网涵盖发、输、变、配、用全流程,各个环节中将涉及大量电力设备。文中简要分析了各环节中智能电力设备发展的特点,并对现有及正在研发的智能电力设备及技术进行介绍,指出在智能电网发展中的影响及重要作用。结合我国电力系统建设的特点和世界智能电网发展进程,提出我国智能电力设备领域需要重点发展的关键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电网 电力设备 电力电子技术 储能技术
下载PDF
智能配电网态势感知和态势利导关键技术 被引量:106
6
作者 王守相 梁栋 葛磊蛟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2-8,共7页
智能配电网态势感知是配电系统可靠、经济和安全运行的重要基础。为此,从技术层面对智能配电网态势感知和态势利导的内涵、架构和关键技术进行了深入分析和阐述。首先,给出了态势感知和态势利导技术的含义和目标;其次,构造了智能配电网... 智能配电网态势感知是配电系统可靠、经济和安全运行的重要基础。为此,从技术层面对智能配电网态势感知和态势利导的内涵、架构和关键技术进行了深入分析和阐述。首先,给出了态势感知和态势利导技术的含义和目标;其次,构造了智能配电网态势感知和态势利导技术的总体架构;最后,为了实现对配电网运行态势的全面准确把握,并为复杂配电网智能调度控制提供有力支撑,从态势觉察、态势理解、态势预测、态势呈现、态势利导5个方面阐述了智能配电网态势感知和态势利导的关键技术内容及其面临的挑战,以期为后续研究工作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配电网 态势感知 态势呈现 态势预测 态势利导
下载PDF
智能电网创新示范区能源互联网评估指标及评价方法 被引量:48
7
作者 蒋菱 袁月 +1 位作者 王峥 王守相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39-45,共7页
化石能源的日趋枯竭和环境危机的日趋严重使能源利用模式变革迫在眉睫,能源互联网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新思路。从能源环境现状出发,首先介绍了能源互联网的概念、特征,分析了其利益相关者;然后从经济、能源、环境、社会和工程5个角度... 化石能源的日趋枯竭和环境危机的日趋严重使能源利用模式变革迫在眉睫,能源互联网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新思路。从能源环境现状出发,首先介绍了能源互联网的概念、特征,分析了其利益相关者;然后从经济、能源、环境、社会和工程5个角度建立了智能电网创新示范区能源互联网评价指标体系;其次,借鉴解释结构模型和层次分析法的思路给出了能源互联网综合评估方法;最后,通过算例验证了该指标体系的完善性和评价方法的有效性,对能源互联网的规划建设提供评估方案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互联网 智能电网创新示范区 利益相关方 评价指标体系 综合评估方法
下载PDF
智能配电网统一模型云与应用服务技术系统 被引量:21
8
作者 王守相 张卫涛 葛磊蛟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49-54,共6页
为了解决智能电网建设过程中配电网的信息交叠浪费、数据孤岛以及软硬件平台异构导致的信息无法交互问题,提出配电网异构信息模型融合,将配电网各应用服务系统及软件进行模型融合,搭建了虚拟化模型中心。利用云计算技术协调配电网各应... 为了解决智能电网建设过程中配电网的信息交叠浪费、数据孤岛以及软硬件平台异构导致的信息无法交互问题,提出配电网异构信息模型融合,将配电网各应用服务系统及软件进行模型融合,搭建了虚拟化模型中心。利用云计算技术协调配电网各应用系统服务,构建了基于模型中心与云计算的统一数据模型应用平台,将配电网主要应用服务系统进行整合并将其部署在云平台上。与传统分散式配电网服务系统相比,智能配电网统一模型云与应用服务系统大幅提高了信息交互共享的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电网 智能配电网 模型融合 云计算 模型云 统一应用服务 配电 信息交互
下载PDF
基于OpenDSS的智能配电网仿真与模拟平台及其应用 被引量:18
9
作者 李鹏 孙充勃 +3 位作者 王成山 郭小龙 张飞 聂耸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2-16,共5页
OpenDSS仿真系统为含分布式电源及储能装置的配电网提供仿真分析和规划研究平台,并为智能配电网提供一个开放共享的研究平台。从建模方法、仿真功能和用户自定义扩展应用3个方面介绍了OpenDSS的特点和优势。在建模方法上,该平台考虑了... OpenDSS仿真系统为含分布式电源及储能装置的配电网提供仿真分析和规划研究平台,并为智能配电网提供一个开放共享的研究平台。从建模方法、仿真功能和用户自定义扩展应用3个方面介绍了OpenDSS的特点和优势。在建模方法上,该平台考虑了配电网的不对称特性,并提供了丰富的配电网控制模型;在仿真功能上,提供了快速潮流计算功能,并开发了一系列仿真方法;在用户自定义扩展上,基于COM接口,实现了OpenDSS和其他仿真软件的互动。针对上述功能和特点,以及给出的应用实例,希望能够对推动智能配电网快速仿真与模拟技术在中国的应用与发展起到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配电网 OpenDSS仿真 COM接口 配网重构
下载PDF
基于多智能体竞价均衡的微电网优化运行方法 被引量:26
10
作者 孔祥玉 曾意 +2 位作者 陆宁 严嘉洪 胡启安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626-1633,共8页
随着电力市场化改革及微电网商业化的发展,传统微电网运行控制方式及电价机制难适应新的环境。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多智能体竞价均衡的微电网优化方法,该方法采用多智能体模拟微电网内的竞价,并支持微电网与传统大电网之间的互动。微电网... 随着电力市场化改革及微电网商业化的发展,传统微电网运行控制方式及电价机制难适应新的环境。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多智能体竞价均衡的微电网优化方法,该方法采用多智能体模拟微电网内的竞价,并支持微电网与传统大电网之间的互动。微电网运行过程中采用电价差异化运行方式,基于本地供电资源的竞价及大电网购售电价格信息确定内部清算电价,并指导微电网的优化运行,以解决输配分离后微电网内直供电价决策及市场环境下微电网内不同分布式电源投资主体的利益分配问题。最后通过算例分析,验证了所提算法的正确性和成本优化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电网 能量管理 多智能体 电价 成本优化
原文传递
智能配电网态势感知关键技术及实施效果评价 被引量:61
11
作者 葛磊蛟 李元良 +2 位作者 陈艳波 崔庆雪 马丛淦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2269-2280,共12页
智能配电网态势感知技术是智能配电网状态可观测性提升与系统稳定运行的重要保障。然而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因场景差异性较大和实施效果的有效定量分析方法缺失,常出现其难以完成对突发事件的智能快速响应。为此,从配电网高效运维的角度阐... 智能配电网态势感知技术是智能配电网状态可观测性提升与系统稳定运行的重要保障。然而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因场景差异性较大和实施效果的有效定量分析方法缺失,常出现其难以完成对突发事件的智能快速响应。为此,从配电网高效运维的角度阐述并分析了智能配电网态势感知及实施效果评价的涵义、框架和关键技术。首先,介绍了智能配电网态势感知技术的内涵、框架和挑战;其次,从配电网精益化运维的视角深入阐述了智能配电网态势感知在态势觉察、态势理解和态势预测等3个阶段中各自主要的关键技术;最后,为实现对差异化场景下配电网态势感知实施效果的科学评价,考虑配电网运行数据质量现状与主客观评估的模糊性,从指标体系和赋权方法2个方面阐述了智能配电网态势感知实施效果评价的关键技术内容和发展趋势,并分析归纳了自学习评价技术的框架和理念,以期为智能配电网态势感知推广应用提供一定的评判标准,也为配电网智能调控的实现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配电网 态势感知 实施效果评价 指标体系 赋权方法
原文传递
基于成熟度的智能电网综合评估模型及其软件 被引量:10
12
作者 李晓君 刘艳丽 +3 位作者 齐文瑾 曾沅 黄瀚 刘林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7-12,57,共7页
基于智能电网不断建设与发展的现状,并为电网后续提升改造指引方向,本文构建了包括智能电网技术成熟度、项目成熟度和区域智能化水平的评估模型在内的智能电网综合评估CESG(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fsmart grid)模型。引入技术成熟... 基于智能电网不断建设与发展的现状,并为电网后续提升改造指引方向,本文构建了包括智能电网技术成熟度、项目成熟度和区域智能化水平的评估模型在内的智能电网综合评估CESG(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fsmart grid)模型。引入技术成熟度等级TRL(technology readiness level)评价方法评估与技术本身相关的关键元素;同时考虑底层指标的不确定性给出评估结果的置信度;在区域智能化水平评估中进行了时间与空间维度的预测推演。在该模型基础上开发了实用的智能电网综合评估软件CESG,在展示评估结果的同时,可进一步辨识出目前技术、项目和区域电网的优势环节与薄弱环节。经多个实例的实践应用,校验并完善了模型及CESG平台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成熟度 项目成熟度 区域智能化 评估软件 智能电网评估
下载PDF
智能电网高适应性发展建设模式与政策建议 被引量:4
13
作者 蒋菱 王旭东 +3 位作者 庄剑 王守相 吴志佳 葛磊蛟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1期120-125,共6页
为适应智能电网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提出了一种智能电网高适应性的发展建设模式及相关的政策建议。首先,梳理了美国、欧洲和中国的智能电网政策和示范工程,总结了国际、国内智能电网示范工程的不足。其次,结合智能电网高适应性发展的趋势... 为适应智能电网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提出了一种智能电网高适应性的发展建设模式及相关的政策建议。首先,梳理了美国、欧洲和中国的智能电网政策和示范工程,总结了国际、国内智能电网示范工程的不足。其次,结合智能电网高适应性发展的趋势,提出了一种基于能源互联网的智能电网建设模式,该模式计及能源互联网的运营、能源供需的规划、示范区的优化配置及不同能源的生产、调度和消费模式;同时,考虑微网间用户的能量交换,提出了面向用户的能源互联网的能源共享模式。最后,基于以上的分析结论,对智能电网和能源互联网可持续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以期对我国智能电网向能源互联网过渡起到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电网 能源互联网 可持续发展 政策建议
下载PDF
主动负荷参与配电网分布式智能电压控制 被引量:4
14
作者 徐弢 李天楚 +3 位作者 郭凌旭 林军 张世宇 王笑雪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7-23,共7页
灵活可拓展的电压控制策略在含有多个分布式电源、且电源和负荷均不断变化的配电网具有重要意义。着眼于智能配电网的发展需求,提出一种基于案例式推理技术的分布式智能电压控制策略。通过自动感知网络电压波动,在保证系统安全和清洁能... 灵活可拓展的电压控制策略在含有多个分布式电源、且电源和负荷均不断变化的配电网具有重要意义。着眼于智能配电网的发展需求,提出一种基于案例式推理技术的分布式智能电压控制策略。通过自动感知网络电压波动,在保证系统安全和清洁能源输出比例的情况下,即时提供电压控制策略并建立完备的具有自学习能力的案例库。以包含多个分布式电源的10 k V配电网为实例,对所提出的电压控制策略进行实时数字仿真,结果证明该控制策略能有效解决网络中的电压波动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电网 分布式智能 电压控制 分布式发电 案例式推理
下载PDF
基于TRL的智能电网技术成熟度评估 被引量:5
15
作者 刘艳丽 李晓君 +3 位作者 齐文瑾 曾沅 黄瀚 刘林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6,共6页
技术成熟度的评估对指导技术改良以推动智能电网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该文提出了针对智能电网相关技术成熟度的评估指标体系及方法。从技术性能、技术的经济价值、技术的社会与环境影响3个方面构建评估指标体系,基于序关系-变异系数法综... 技术成熟度的评估对指导技术改良以推动智能电网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该文提出了针对智能电网相关技术成熟度的评估指标体系及方法。从技术性能、技术的经济价值、技术的社会与环境影响3个方面构建评估指标体系,基于序关系-变异系数法综合主客观赋权的影响获取评估结果。对于技术性能,创新性地建立了技术成熟等级评估方法获取其发展水平。此外,针对底层指标的不确定性,引入Gram-Charlier级数获取技术成熟度评估结果的置信度。电动汽车充放电技术应用实例显示,评估结果不仅能够给出技术发展的成熟水平,还能够给出技术发展的优势与短板,有助于明确未来技术改良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成熟等级 评估 智能电网
下载PDF
智能电网的基本理念 被引量:67
16
作者 余贻鑫 栾文鹏 《天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377-384,共8页
智能电网已成为21世纪全球能源的新战略,目前我国许多科研单位和企业也已经踊跃地展开了智能电网技术的研究和试点.但是智能电网不是一个单纯的技术问题,它涉及许多重要的基本理念.厘清这些理念对于科学高效地实施智能电网、对于技术创... 智能电网已成为21世纪全球能源的新战略,目前我国许多科研单位和企业也已经踊跃地展开了智能电网技术的研究和试点.但是智能电网不是一个单纯的技术问题,它涉及许多重要的基本理念.厘清这些理念对于科学高效地实施智能电网、对于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至关重要.从智能电网的原动力、总体设想、三类技术、效益和成功保障等方面阐述了智能电网的基本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电网 原动力 总体设想 智能电网技术 效益 必要保障条件
下载PDF
基于安全域的智能配电网安全高效运行模式 被引量:43
17
作者 肖峻 贺琪博 苏步芸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9期52-60,共9页
提出了智能电网背景下一种基于安全域的配电网安全高效运行新模式。首先,分析了配电网最大供电能力(TSC)理论和配电系统安全域(DSSR)理论对未来配电网的影响。TSC理论能在满足N-1安全下提升负载率,DSSR理论使配电网实时安全性分析成为... 提出了智能电网背景下一种基于安全域的配电网安全高效运行新模式。首先,分析了配电网最大供电能力(TSC)理论和配电系统安全域(DSSR)理论对未来配电网的影响。TSC理论能在满足N-1安全下提升负载率,DSSR理论使配电网实时安全性分析成为可能。其次,给出了配电网的安全防御体系,描述了各种安全状态和安全控制。然后,应用TSC和DSSR理论丰富了自愈控制功能,提出了以安全高效运行为目标的配电网实时监测、预警、预防、预测及优化控制的功能框架。此外还比较了基于安全域的运行新模式与配电自动化以及输电安全运行模式的区别和联系。最后,通过具有一定规模的实际中压配电网算例进行了验证,数据表明在该自愈控制体系下智能配电网能主动进行预防和预测控制并安全高效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电网 配电网 安全域 最大供电能力 自愈控制
下载PDF
一种智能配电网三相调压器的模糊控制方法 被引量:5
18
作者 王守相 陈思佳 赵玮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72-80,共9页
高渗透率的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可能引起配电网电压幅值越限及馈线调压器频繁动作的问题。首先分析以线路压降补偿器为基础的调压器控制方法的不足和高渗透率分布式电源的接入引起现有控制方法失效的机理。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一种以通... 高渗透率的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可能引起配电网电压幅值越限及馈线调压器频繁动作的问题。首先分析以线路压降补偿器为基础的调压器控制方法的不足和高渗透率分布式电源的接入引起现有控制方法失效的机理。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一种以通信为基础的三相调压器模糊控制方法,并设计一种综合考虑配电网潮流有功和无功功率的模糊控制器来缓解调压器的频繁动作。最后,通过改进的IEEE 13节点算例系统验证了所提方法的适用性和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电源 三相调压器 模糊控制
下载PDF
智能配电网态势感知实现效果综合评估模型 被引量:31
19
作者 葛磊蛟 李元良 汪宇倩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101-1111,共11页
作为衡量配电网智能化水平的重要途径,智能配电网态势感知已成为保证配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关键技术.针对配电网设备多样、运行多态而态势感知差异大的特征,为实现对智能配电网态势感知实现效果的定量分析,本文建立了智能配电网态势感... 作为衡量配电网智能化水平的重要途径,智能配电网态势感知已成为保证配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关键技术.针对配电网设备多样、运行多态而态势感知差异大的特征,为实现对智能配电网态势感知实现效果的定量分析,本文建立了智能配电网态势感知实现效果综合评估模型,包括综合评估指标体系和评估方法.其中,综合评估指标体系包括设备状态监测水平、电能质量监测水平、电网可靠性水平、电网自愈能力、电网消纳可再生能源水平5个方面一级指标,以及共计17个二级指标,实现对智能配电网态势感知实现效果的客观量化.综合评估方法方面,考虑到主观评估方法的专家意见偏好性与客观评估方法的强样本依赖性,本文采用基于二项系数方法和多目标规划方法相结合的主客观混合评估方法对综合评估指标体系进行赋权.典型配电网案例验证了该模型的可行性和实用性.本文所提出的智能配电网态势感知实现效果综合评估模型客观准确反映了配电网运行状况,消除了单一评估方法的片面性,有效提升了智能配电网的可观测度,实现了对配电网薄弱环节和潜在风险的分析,可为后续配电网态势感知领域的综合评估工作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配电网 态势感知 综合评估模型 主客观混合评估方法
下载PDF
一种面向智能配电网的分布式并行电压优化方法 被引量:1
20
作者 孙智卿 刘永梅 刘科研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47-152,178,共7页
针对智能配电网中分布式电源(DG)接入及电网仿真实时响应的需求,提出一种分布式并行环境下求解智能配电网中各DG最优输出功率的方法,实现了快速高效的配电网电压优化。该方法首先基于凝聚层次聚类法(HAC),解决了智能配电网自动分区的问... 针对智能配电网中分布式电源(DG)接入及电网仿真实时响应的需求,提出一种分布式并行环境下求解智能配电网中各DG最优输出功率的方法,实现了快速高效的配电网电压优化。该方法首先基于凝聚层次聚类法(HAC),解决了智能配电网自动分区的问题,在此基础上,采用分布式序列二次规划(DSQP-DG)算法,通过内外层迭代交替并行求解出DG最优出力。以接入DG的IEEE 33节点系统算例对该方法进行测试验证可知,较之辅助问题原理(APP)方法,该方法具备更好的寻优能力和快速性,能够有效解决智能配电网分布式并行电压优化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配电网 分布式电源 电压优化 凝聚层次聚类法 分布式序列二次规划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