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用于混合式直流断路器的电流转移方法 被引量:35
1
作者 温伟杰 黄瑜珑 +3 位作者 吕纲 余占清 曾嵘 刘卫东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4005-4012,共8页
电流转移是混合式直流断路器能够成功开断电流的前提,针对混合式直流断路器的电流转移特性展开了研究。首先通过试验测量具有不同触头结构及触头材料的真空电弧电压。试验结果表明电流为0~1 k A时,电弧电压约16~22 V;且改变触头结构、... 电流转移是混合式直流断路器能够成功开断电流的前提,针对混合式直流断路器的电流转移特性展开了研究。首先通过试验测量具有不同触头结构及触头材料的真空电弧电压。试验结果表明电流为0~1 k A时,电弧电压约16~22 V;且改变触头结构、触头材料及触头开距等无法有效提高电弧电压,所以提高真空电弧电压以驱动电流转移的方法并不可行。为此,首次提出了一种应用换流驱动电路的电流转移方法。对换流驱动电路建立了数学模型,并通过试验验证了仿真模型。最后,针对基于换流驱动电路的混合式直流断路器,设计试验回路并进行了电流转移等效模拟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电流转移方法能够保证混合式直流断路器中电流在200μs时间内可靠转移。该试验结果验证了基于换流驱动电路的电流转移方法应用于混合式直流断路器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式高压直流断路器 真空灭弧室 电弧电压 电流转移 换流驱动电路
原文传递
基于双向电磁斥力机构的高压快速开关缓冲特性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温伟杰 李斌 +2 位作者 李博通 马久欣 黄瑜珑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449-1458,共10页
高压直流断路器对机械开关提出了进一步向快速性和高电压方向发展的需求,而缓冲问题是研制高压快速开关的瓶颈问题之一。该文针对基于双向电磁斥力机构的高压快速开关缓冲特性展开研究。首先,通过实验获得了无缓冲、聚氨酯缓冲、液压缓... 高压直流断路器对机械开关提出了进一步向快速性和高电压方向发展的需求,而缓冲问题是研制高压快速开关的瓶颈问题之一。该文针对基于双向电磁斥力机构的高压快速开关缓冲特性展开研究。首先,通过实验获得了无缓冲、聚氨酯缓冲、液压缓冲和电磁缓冲四种实验条件下快速开关的行程特性,证明了电磁缓冲是最适于快速开关的缓冲方式。然后,通过改进等效电路法,对采用电磁驱动和电磁缓冲技术的快速开关建立了综合仿真模型,通过对40.5kV快速真空开关样机进行实验,验证了仿真模型的有效性。最后,基于仿真模型,从理论上揭示了缓冲电流方向和缓冲施加时刻对电磁缓冲效果的影响规律,并给出了其设计原则。该文的研究成果解决了快速开关中的缓冲难题,为研制高压快速开关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快速开关 双向电磁斥力机构 电磁缓冲仿真模型 电磁缓冲特性
下载PDF
电力信息物理融合系统数据区块链生成算法 被引量:21
3
作者 杨挺 赵俊杰 +2 位作者 张卫欣 赵英杰 盆海波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74-80,共7页
随着电力信息物理融合系统(CPS)的发展,传统集中式数据采集架构运行存在透明度差、数据安全风险高等不足,利用区块链的去中心化、安全可信等特性,提出一种电力CPS数据区块链生成算法,以提升数据交互和使用过程的安全可信性。基于电力CP... 随着电力信息物理融合系统(CPS)的发展,传统集中式数据采集架构运行存在透明度差、数据安全风险高等不足,利用区块链的去中心化、安全可信等特性,提出一种电力CPS数据区块链生成算法,以提升数据交互和使用过程的安全可信性。基于电力CPS数据的私有化特征,提出数据区块建链架构,并采用区块生成节点内排队机制和节点间按需路由数据交换机制提升CPS数据区块的建链速度,结合数据特征验证机制和私有化区块链的特性,确保数据能够实时传输、存储。采用5种不同IEEE标准算例对所提算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具有更短的数据区块建链时间和更好的传输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信息物理融合系统 区块链 排队论 按需路由传输
下载PDF
注入三次谐波扰动的分布式光伏并网逆变器孤岛检测技术 被引量:24
4
作者 贝太周 王萍 蔡蒙蒙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44-51,共8页
针对现有主动式孤岛检测方法中注入的高次谐波会导致检测变慢及偶次谐波不易消除等问题,提出了与同步锁相技术相结合的新型孤岛检测方法。首先在αβ坐标系下构建了频率自适应锁相器,用于快速准确地捕获电网相位;然后研究了一种通过相... 针对现有主动式孤岛检测方法中注入的高次谐波会导致检测变慢及偶次谐波不易消除等问题,提出了与同步锁相技术相结合的新型孤岛检测方法。首先在αβ坐标系下构建了频率自适应锁相器,用于快速准确地捕获电网相位;然后研究了一种通过相位扰动实现三次谐波分量注入的具体方法,并确定了扰动系数的选择依据,同时借助具有高速运算性能的滑动Goertzel滤波器对公共耦合点处的三次谐波电压进行提取,以便能快速检测系统是否发生孤岛。最后通过仿真及实验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光伏系统 孤岛检测 同步提取 频率自适应控制 滑动Goertzel滤波器
下载PDF
不均匀光照条件下太阳能电池串联电路特性分析及GMPPT控制 被引量:4
5
作者 乐全明 赵健 郭力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214-224,共11页
通过对太阳能电池串联电路的动态特性分析,建立了不均匀光照条件下多峰值出现的充要条件.基于串联电路的工作原理,建立了局部峰值点功率之间的数学关系,确定了最大功率点区间位置的动态判断系数.该方法可快速定位全局最大功率点所在区间... 通过对太阳能电池串联电路的动态特性分析,建立了不均匀光照条件下多峰值出现的充要条件.基于串联电路的工作原理,建立了局部峰值点功率之间的数学关系,确定了最大功率点区间位置的动态判断系数.该方法可快速定位全局最大功率点所在区间,确定该区间的上下边界,将电导增量法的运行初值保持在该区间,能够使其快速准确跟踪到全局最大功率点.该方法利用较少计算和小区间搜索代替全局搜索,具有良好的快速性和准确性.同时该方法改善了区间搜索重启条件使其拥有较强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系统 全局最大功率跟踪 最优初值 太阳能电池 全局最大功率区间 充要条件 不均匀光照
下载PDF
系统运行方式对零序保护的影响分析
6
作者 张艳霞 田斌宾 杨杨 《天津理工大学学报》 2012年第6期48-51,共4页
当长距离输电线路末端发生接地故障时,三段式的方向性零序电流保护会因为零序电压过低而拒动.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对双端电源系统末端接地故障时的零序电压进行了分析,推导了零序电压与系统运行方式之间的关系,并利用MATLAB仿真结果验证... 当长距离输电线路末端发生接地故障时,三段式的方向性零序电流保护会因为零序电压过低而拒动.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对双端电源系统末端接地故障时的零序电压进行了分析,推导了零序电压与系统运行方式之间的关系,并利用MATLAB仿真结果验证了该理论推导的正确性.在此基础上指出,实际的整定计算工作中应该依据双端电源系统的最小运行方式计算零序电压最小值,校验保护有无出现拒动的可能,提前做出预防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运行方式 三段式的方向性零序电流保护 零序电压 接地故障
下载PDF
110 kV快速SF6机械隔离开关断口的优化设计 被引量:7
7
作者 周雁南 黄瑜珑 +3 位作者 刘慧 王加磊 杨超 温伟杰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3325-3333,共9页
针对混合式高压直流断路器工况的特殊要求,该文设计了一种110 kV快速机械隔离开关的新型断口。该断口是以SF6气体作为绝缘介质,并采用平板对接式的触头结构。通过优化动静触头的位置,可以缩短动触头导电杆长度,减小运动部件质量,从而满... 针对混合式高压直流断路器工况的特殊要求,该文设计了一种110 kV快速机械隔离开关的新型断口。该断口是以SF6气体作为绝缘介质,并采用平板对接式的触头结构。通过优化动静触头的位置,可以缩短动触头导电杆长度,减小运动部件质量,从而满足快速机械开关在快速分合闸上的要求。为了紧凑化设计复合套管,并减小隔离开关的大小,通过仿真电场分布情况来优化复合套管的内径参数。最后,为了使触头结构具有更好的绝缘能力,设计了一种双圆弧组合形状作为触头结构,并使用下降法对触头的结构参数进行优化。该研究成果为混合式直流断路器向高电压等级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式直流断路器 快速隔离开关 触头 SF6气体 绝缘性能
原文传递
基于虚拟阻抗参数优化的并联逆变器控制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杨柳 王萍 《电源学报》 CSCD 2014年第6期73-78,共6页
无互联线的并联逆变器以其冗余度高、灵活性好等优点备受关注。但是由于无信息的交流,逆变器本身参数、线路阻抗、参考电压等因素的差异可能引起逆变器间的环流流动。基于虚拟阻抗的并联逆变器控制方式可降低系统对上述差异的敏感度,减... 无互联线的并联逆变器以其冗余度高、灵活性好等优点备受关注。但是由于无信息的交流,逆变器本身参数、线路阻抗、参考电压等因素的差异可能引起逆变器间的环流流动。基于虚拟阻抗的并联逆变器控制方式可降低系统对上述差异的敏感度,减小逆变器间的环流。但是传统虚拟阻抗的参数通过经验和逆变器等效阻抗的波特图选取,参数往往非最优化,均流效果的动态性能也不理想。通过分析逆变器等效阻抗的零极点位置变化对系统稳态及暂态性能的影响,提出了一种优化虚拟阻抗系数的方法,有效地改善了逆变器的动态及稳态性能,提高了多逆变器并联运行的稳定性。建立两个逆变器并联的拓扑结构,通过仿真结果的分析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可行性和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变器并联 虚拟阻抗 参数优化 动态性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