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挠性构件变形的谐波齿轮装配模型 被引量:19
1
作者 陈晓霞 林树忠 +1 位作者 邢静忠 刘玉生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38-343,共6页
依据柔轮装配前后的变形关系和中性层曲线不伸长条件,提出采用等分弧长分布算法来确定装配状态柔轮中性层曲线上轮齿位置及其轮齿对称线的转角,给出了装配状态柔轮的三维模型参数化生成方法。通过与传统等效圆环变形理论的近似算法和精... 依据柔轮装配前后的变形关系和中性层曲线不伸长条件,提出采用等分弧长分布算法来确定装配状态柔轮中性层曲线上轮齿位置及其轮齿对称线的转角,给出了装配状态柔轮的三维模型参数化生成方法。通过与传统等效圆环变形理论的近似算法和精确算法的比较表明,等分弧长分布算法与精确算法的结果非常贴近。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基于挠性构件装配变形的谐波齿轮装配模型,可直观显示轮齿间的啮合情况和侧隙分布。模型应用实例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谐波齿轮 柔轮 装配模型 挠性构件 变形 参数化
下载PDF
圆弧齿廓谐波齿轮侧隙及干涉检查仿真 被引量:16
2
作者 陈晓霞 林树忠 +1 位作者 邢静忠 刘玉生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643-648,共6页
为保证齿廓形状数学描述的唯一性、几何不变性和连续性,提出基于弧长坐标的圆弧齿廓表示方法,用分段函数表达公切线型双圆弧齿廓。建立了不同波发生器作用下圆弧齿廓谐波齿轮的装配模型,装配模型中柔轮的轮齿能够反映装配变形后柔轮的... 为保证齿廓形状数学描述的唯一性、几何不变性和连续性,提出基于弧长坐标的圆弧齿廓表示方法,用分段函数表达公切线型双圆弧齿廓。建立了不同波发生器作用下圆弧齿廓谐波齿轮的装配模型,装配模型中柔轮的轮齿能够反映装配变形后柔轮的真实工作状态。利用坐标变换,通过求解啮合齿对间的相对位置进行啮合仿真,获得装配状态下啮合齿对间的侧隙分布,并依据侧隙进行干涉检查。实例研究表明,公切线型双圆弧齿廓谐波齿轮的啮合区间大,齿间侧隙分布均匀;但柔轮的最大径向变形量的变化对侧隙分布影响很大,甚至会引起齿廓干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弧齿廓 谐波传动 齿轮 侧隙 仿真 干涉检查 装配模型
下载PDF
谐波齿轮中柔轮中性层的伸缩变形规律 被引量:16
3
作者 陈晓霞 刘玉生 +1 位作者 邢静忠 徐蔚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1期189-196,共8页
在波发生器作用下,柔轮的中性层变形是谐波齿轮啮合分析的基础。柔轮变形分析基于小变形和中性层不伸长假定,但几何分析计算表明:柔轮的中性层出现伸长变形。为了真实揭示柔轮在双圆盘波发生器作用下的变形特征,提出基于强制几何约束条... 在波发生器作用下,柔轮的中性层变形是谐波齿轮啮合分析的基础。柔轮变形分析基于小变形和中性层不伸长假定,但几何分析计算表明:柔轮的中性层出现伸长变形。为了真实揭示柔轮在双圆盘波发生器作用下的变形特征,提出基于强制几何约束条件和力平衡方程及连续性条件的柔轮中性层变形和内力计算方法。将波发生器作用下圆环受力分为接触区和非接触区,接触区由波发生器的强制位移条件确定柔轮中性层内力和变形;非接触区的变形和内力根据弯曲微分方程及其边界条件、连续性条件来确定。利用胡克定律,基于齿圈的周向力获得柔轮中性层周向应变和伸长变形。建立壳单元的柔轮有限元模型,实例表明理论解与有限元模型结果吻合良好,验证了柔轮中性层伸缩变形计算方法的正确性。获得的双圆盘波发生器作用下柔轮中性层变形及其周向应变分布,为后续的啮合分析、共轭齿廓设计及其侧隙计算提供了更准确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谐波齿轮传动 柔轮 伸缩变形 力学分析 双圆盘波发生器
下载PDF
谐波齿轮传动中基于柔轮装配变形的共轭精确算法 被引量:18
4
作者 陈晓霞 林树忠 邢静忠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7期2053-2057,共5页
提出一种基于柔轮弹性变形的包络精确算法,精确计算切向位移引起的转角和齿廓对称线相对于径矢的转角。利用迭代法计算变形后啮合端齿廓共轭位置;根据柔轮中性层曲线不伸长条件确定输出端转角。通过算例对常见的五种波发生器作用下的轮... 提出一种基于柔轮弹性变形的包络精确算法,精确计算切向位移引起的转角和齿廓对称线相对于径矢的转角。利用迭代法计算变形后啮合端齿廓共轭位置;根据柔轮中性层曲线不伸长条件确定输出端转角。通过算例对常见的五种波发生器作用下的轮齿的共轭区间和共轭齿廓进行比较计算,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和正确性,并给出了近似算法引起的偏差。总体来看,近似算法对共轭区间影响较大,对形成的共轭齿廓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确算法 谐波齿轮 柔轮 共轭 装配变形
下载PDF
柔性厚壁筒环向缠绕张力分析与设计 被引量:17
5
作者 刘成旭 邢静忠 +1 位作者 陈利 杨涛 《固体火箭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61-265,共5页
为了实现预定剩余张力的缠绕张力设计,研究环向缠绕层在缠绕过程中的剩余张力变化规律,提出考虑芯模变形影响的剩余张力分析方法和缠绕张力设计方法。考虑缠绕层芯模变形,根据各向同性材料三维本构关系和弹性力学厚壁筒理论,通过解析方... 为了实现预定剩余张力的缠绕张力设计,研究环向缠绕层在缠绕过程中的剩余张力变化规律,提出考虑芯模变形影响的剩余张力分析方法和缠绕张力设计方法。考虑缠绕层芯模变形,根据各向同性材料三维本构关系和弹性力学厚壁筒理论,通过解析方法获得外压作用下缠绕层的应变和应力。通过叠加方法积分计算环向缠绕张力下降量,进而建立缠绕张力和缠绕后剩余张力分布关系的积分方程和微分方程;建立由给定缠绕张力分布确定剩余缠绕张力分布,以及由剩余张力分布确定缠绕张力变化规律的计算公式。与现有文献相比,文中模型考虑芯模变形影响,因此对缠绕层的剩余张力分析和缠绕张力设计更贴合实际,研究结果可用于柔性柱形芯模上的环向缠绕剩余张力分析和缠绕张力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带缠绕 柔性芯模 厚壁圆柱 张力设计
下载PDF
基于存储阈值的蛇形时隙数据存储算法 被引量:8
6
作者 林志贵 张晓慧 +1 位作者 刘英平 李敏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32-38,共7页
当无线传感监测网中事件分布不均匀时,使用以数据为中心的存储算法会出现热点现象。为此,引入存储阈值与时间优先级,选择存储节点时考虑节点剩余存储空间,提出一种新的蛇形时隙数据存储算法。根据事件优先级确定事件存储位置到查询节点... 当无线传感监测网中事件分布不均匀时,使用以数据为中心的存储算法会出现热点现象。为此,引入存储阈值与时间优先级,选择存储节点时考虑节点剩余存储空间,提出一种新的蛇形时隙数据存储算法。根据事件优先级确定事件存储位置到查询节点网格的距离,减少数据存储和查询过程中的能量消耗。通过定义节点存储阈值确定是否进入下一轮时隙分配。当网格内节点都达到存储阈值时,将数据存储于其他同一优先级的邻居网格内。当同一优先级的所有网格内节点都达到某一存储阈值时,重新分配工作时隙,以解决节点能量分布不均的问题。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在节点剩余能量和网络生命周期方面性能均优于基于事件优先级的蛇形时隙存储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传感器网络 事件类型 数据存储 存储阈值 事件优先级
下载PDF
圆柱形厚壁缠绕件的环向缠绕张力分析的逐层叠加法 被引量:9
7
作者 邢静忠 梁清波 +1 位作者 刘成旭 杨涛 《固体火箭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61-266,272,共7页
为实现不同梯度剩余张力的缠绕张力设计,揭示缠绕过程中的张力变化规律,提出逐层叠加法,研究可变形厚壁筒上环向缠绕张力与剩余张力之间的关系。基于不同材质的双层筒在外压作用下的变形和应力,获得剩余张力下降量与缠绕张力的积分关系... 为实现不同梯度剩余张力的缠绕张力设计,揭示缠绕过程中的张力变化规律,提出逐层叠加法,研究可变形厚壁筒上环向缠绕张力与剩余张力之间的关系。基于不同材质的双层筒在外压作用下的变形和应力,获得剩余张力下降量与缠绕张力的积分关系,计算各层缠绕张力产生的外压引起内缠绕层环向应力的下降量。进而给出剩余张力函数,获得线性锥度缠绕、等张力缠绕和等力矩缠绕条件下的剩余张力解析公式。将缠绕张力与剩余张力的积分关系式化为微分方程,求解出缠绕后等剩余张力的缠绕张力解析公式。通过钢带缠绕容器和有芯模的纤维缠绕筒的等张力设计对比研究表明,该文解析公式给出的张力设计方案与现有文献完全吻合。文中模型从理论上很好地解决了柱形缠绕件的环向缠绕张力分析问题,适用于各向同性材料厚壁筒和纤维缠绕薄壁筒的缠绕分析和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向缠绕 柔性芯模 厚壁筒 张力分析 张力设计
下载PDF
连续共轭啮合的双圆弧谐波齿轮齿廓设计及运动仿真验证 被引量:6
8
作者 陈晓霞 宋宇 +1 位作者 邢静忠 刘玉生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982-1988,共7页
基于分段函数表达的参数化公切线双圆弧齿廓,利用柔轮装配变形的包络精确算法研究双圆弧齿廓原始齿廓参数对包络存在区间大小的影响及其共轭齿廓的可用性,提出使二次共轭现象成为可用齿廓的设计方法.首先按照柔轮中性层周向位移引起的... 基于分段函数表达的参数化公切线双圆弧齿廓,利用柔轮装配变形的包络精确算法研究双圆弧齿廓原始齿廓参数对包络存在区间大小的影响及其共轭齿廓的可用性,提出使二次共轭现象成为可用齿廓的设计方法.首先按照柔轮中性层周向位移引起的转角及其轮齿对称线相对于径矢转角的精确计算方法,确定变形后柔轮轮齿的位置和方位,获得一系列柔轮齿廓相对于刚轮齿槽的啮合运动轨迹;然后从计算机图形学角度获得用柔轮齿廓外包络表达的刚轮齿廓,验证二次共轭现象及其可用共轭齿廓的存在性.实例结果表明,双圆弧齿廓谐波齿轮可以通过合理的参数设计实现在整个啮合区间上的连续共轭传动,使更多齿对同时参与共轭啮合,从而提高谐波齿轮的承载能力和传动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圆弧齿廓 谐波齿轮 运动仿真 包络存在区间 共轭齿廓
下载PDF
带移动sink节点的WSN节能路由算法 被引量:6
9
作者 林志贵 王玺 +3 位作者 赵可 刘英平 杨子原 张惠麒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B11期199-203,共5页
针对无线传感网移动路由算法中能量消耗大且消耗不均衡等问题,引入移动sink节点,提出一种带sink节点的WSN节能路由算法(MSEERP)。该算法基于网格思想来分割网络,根据节点的剩余能量和离簇重心距离的加权和选举簇头,避免了剩余能量低的... 针对无线传感网移动路由算法中能量消耗大且消耗不均衡等问题,引入移动sink节点,提出一种带sink节点的WSN节能路由算法(MSEERP)。该算法基于网格思想来分割网络,根据节点的剩余能量和离簇重心距离的加权和选举簇头,避免了剩余能量低的节点被选为簇头;通过可控移动策略调度sink节点接收簇头所收集的数据,可以节省网络能耗。通过仿真,详细分析了sink节点的移动速度、移动sink节点的数量以及加权系数α对MSEERP算法性能的影响。分析结果显示,sink节点的移动速度为5、加权系数α为0.6且移动sink节点的数量为1时,MSEERP算法性能最佳;MSEERP算法在网络的生命周期、总能耗和sink节点接收数据量3个方面都优于GAF和TTDD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sink节点 路由算法 节能 WSN
下载PDF
刚性圆柱上环向缠绕张力的分析与设计 被引量:9
10
作者 邢静忠 李家惠 +1 位作者 陈利 杨涛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22-127,共6页
为解决环形缠绕层的剩余缠绕张力的分析和设计问题,根据各向同性材料三维本构关系,考虑环向缠绕张力对已缠绕层张力产生的放松量,研究刚性圆柱上环向缠绕层内张力分布的解析解。建立环向缠绕张力与缠绕后剩余张力分布的关系,以及由给定... 为解决环形缠绕层的剩余缠绕张力的分析和设计问题,根据各向同性材料三维本构关系,考虑环向缠绕张力对已缠绕层张力产生的放松量,研究刚性圆柱上环向缠绕层内张力分布的解析解。建立环向缠绕张力与缠绕后剩余张力分布的关系,以及由给定缠绕张力确定缠绕后剩余张力分布的微分方程。提出了由给定剩余张力分布计算缠绕张力变化规律的计算方法。计算获得等张力、等力矩和锥度张力条件下缠绕后剩余张力分布的解析公式,得到缠绕后等张力分布和拆除模具后零张力分布的缠绕张力解析解,以及实现均匀径向应变分布的缠绕张力。与现有文献相比,该模型对缠绕层的张力放松分析更合理,研究结果可用于刚性圆柱形芯模上的剩余缠绕张力分析和缠绕张力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带缠绕 纤维缠绕 等张力缠绕 张力控制 厚壁圆柱
下载PDF
一种全方位护理移动机器人的结构设计与运动学分析 被引量:5
11
作者 贠今天 武爱华 桑宏强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78-83,88,共7页
针对需要护理的环境背景及机器人的作业要求,提出了一种全方位护理移动机器人的设计方法,运用solidworks进行了各部分结构初期设计,并在ADAMS中对该虚拟样机进行了动力学仿真,完成了对选型的电机进行了验证;利用D-H方法建立了机器人上... 针对需要护理的环境背景及机器人的作业要求,提出了一种全方位护理移动机器人的设计方法,运用solidworks进行了各部分结构初期设计,并在ADAMS中对该虚拟样机进行了动力学仿真,完成了对选型的电机进行了验证;利用D-H方法建立了机器人上肢单臂运动学模型,得到了机器人的运动学正逆解;通过对上肢双臂建立两杆避碰模型,提出了两种相碰的检验条件,选出了最佳检测避碰方案,解决了约束条件下双臂的逆运动学问题;在Matlab环境下,利用蒙特卡罗法计算出工作空间,为确定机器人构形、参数和杆长的优化提供了依据;基于移动机器人在特定环境中的运行稳定性、应用范围、承载能力等特点,对机器人下肢移动方式进行了优化选择,采用全方位移动的完整约束Mecanum轮结构并建立下肢运动学模型,通过对其逆运动学速度雅可比矩阵秩的计算,结合具体结构的分析,优选出四轮全方位运动系统的最佳结构布局形式,提高了机器人运动过程中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方位护理 护理机器人 移动机器人 结构设计 运动学分析 双臂逆解分析 工作空间
下载PDF
基于ADAMS的共轭凸轮打纬机构动态设计与仿真 被引量:5
12
作者 金国光 秦凯旋 +1 位作者 魏展 张阳演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65-69,74,共6页
首先,利用Solid Works软件对正余弦组合式加速度运动规律的共轭凸轮打纬机构进行三维建模,在ADAMS软件环境下进行动态仿真,得到的筘座运行响应与理论运动规律几乎一致,验证了样机凸轮廓线设计的正确性;其次,在共轭凸轮的两个滚子与凸轮... 首先,利用Solid Works软件对正余弦组合式加速度运动规律的共轭凸轮打纬机构进行三维建模,在ADAMS软件环境下进行动态仿真,得到的筘座运行响应与理论运动规律几乎一致,验证了样机凸轮廓线设计的正确性;其次,在共轭凸轮的两个滚子与凸轮之间加入碰撞副后,筘座的角加速度波动明显,说明了滚子与凸轮间的接触碰撞会加剧机构振动;滚子与主、副凸轮间接触力交替变化,说明设计的打纬机构能够实现惯性打纬的要求;最后,提出了通过改变筘座材料属性来减小滚子与凸轮间接触力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DAMS 共轭凸轮 打纬机构 碰撞副 仿真分析
下载PDF
羊毛、羊绒纤维鉴别方法综述 被引量:10
13
作者 唐杰 赵世海 银海燕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48-50,共3页
主要从特征参数法、溶液法、光谱分析法、DNA法、生物芯片法进行概括和总结。采用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提取纤维直径、鳞片密度、鳞片边缘高度特征参数,通过统计学原理进行分类可以达到预期效果;高锰酸钾溶液对于纤维的破坏程度较明显... 主要从特征参数法、溶液法、光谱分析法、DNA法、生物芯片法进行概括和总结。采用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提取纤维直径、鳞片密度、鳞片边缘高度特征参数,通过统计学原理进行分类可以达到预期效果;高锰酸钾溶液对于纤维的破坏程度较明显,处理后的溶液通过测量失重比、拉伸强度等信息进行比较区分;光谱鉴定中标准光谱与待测光谱做差,其阈值的合理选择可以快速进行识别;DNA法与生物芯片法原理相似,同属于生物信息提取分类;运用X射线衍射进行绒毛结晶情况分析;定性检测拉细羊毛与羊绒区别在于细度、弹性、卷曲度等性质的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纤维 羊毛羊绒 鉴别类型
下载PDF
超短筒杯形和礼帽形谐波齿轮柔轮筒底应力的几何参数敏感性分析 被引量:9
14
作者 邢静忠 张泽 +1 位作者 陈晓霞 姚云鹏 《机械传动》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98-103,共6页
随着谐波齿轮长径比的减小,柔轮筒底的应力会急剧上升。为降低超短筒柔轮筒底应力,建立参数化杯形和礼帽形柔轮实体有限元模型,分别计算了装配状态和负载工况下柔轮最高应力及其分布规律。对比计算长径比、膜板宽度和倒圆半径等几何参... 随着谐波齿轮长径比的减小,柔轮筒底的应力会急剧上升。为降低超短筒柔轮筒底应力,建立参数化杯形和礼帽形柔轮实体有限元模型,分别计算了装配状态和负载工况下柔轮最高应力及其分布规律。对比计算长径比、膜板宽度和倒圆半径等几何参数对柔轮筒底最高装配应力和负载应力的影响规律。研究发现,超短筒杯形柔轮适用于小负载传动,超短筒礼帽形柔轮更适用于大负载传动;礼帽形柔轮更易于通过增大膜板宽度减小筒底应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谐波齿轮 杯形柔轮 礼帽形柔轮 超短筒 装配应力 有限元
下载PDF
基于模态应变能变化率的大型风力发电机叶片损伤识别与定位 被引量:7
15
作者 李雅峰 徐玉秀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2251-2256,共6页
基于模态分析理论推导风力机单叶片结构的单元模态应变能变化率计算模型,使用有限元软件ANSYS建立某风场运行的1.5 MW风力发电机单叶片有限元模型,对叶片结构进行模态分析选择4个危险截面设置损伤单元,分8种不同损伤工况研究叶片的低阶... 基于模态分析理论推导风力机单叶片结构的单元模态应变能变化率计算模型,使用有限元软件ANSYS建立某风场运行的1.5 MW风力发电机单叶片有限元模型,对叶片结构进行模态分析选择4个危险截面设置损伤单元,分8种不同损伤工况研究叶片的低阶模态频率以及模态应变能变化率,以模态应变能变化率作为表征叶片结构损伤的标识量,利用单元模态应变能变化率计算模型得到叶片在不同损伤位置与不同损伤程度下的损伤辨识结果。结果表明对于叶片位置和程度损伤的评估准确有效,可作为进一步研究和实现运行监测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发电机叶片 应变能变化率 有限元分析 损伤位置
原文传递
碳纤维立体织机打纬机构运动特性仿真 被引量:3
16
作者 杨建成 姜海涛 蒋秀明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84-88,共5页
针对现有碳纤维立体织机打纬机构打纬力不足的弊端,提出利用矢量法来分析,并在Simulink环境下采用不同输入信号将对心式和偏置式曲柄滑块打纬机构进行运动学仿真对比分析,得到了2种情况下滑块的运动曲线.实验结果表明:当曲柄输入状态为... 针对现有碳纤维立体织机打纬机构打纬力不足的弊端,提出利用矢量法来分析,并在Simulink环境下采用不同输入信号将对心式和偏置式曲柄滑块打纬机构进行运动学仿真对比分析,得到了2种情况下滑块的运动曲线.实验结果表明:当曲柄输入状态为匀角速度时,采用偏置式曲柄滑块打纬机构不仅满足织机所需的运动规律,而且相较于对心式机构更能满足织机对打纬力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 立体织机 打纬机构 矢量法
下载PDF
基于事件优先级的蛇形时隙存储算法 被引量:2
17
作者 林志贵 安旭磊 +2 位作者 刘英平 李敏 杨子原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531-1536,共6页
针对WSN中的以数据为中心的平面型存储算法没有考虑在数据传输过程中节点的能量消耗问题,考虑到节点数据的重要程度,赋予相应的优先级,在蛇形时隙的节能存储算法(SLPS)基础上,提出基于事件优先级和动态散列位置的蛇形时隙算法(P-SLPS)。... 针对WSN中的以数据为中心的平面型存储算法没有考虑在数据传输过程中节点的能量消耗问题,考虑到节点数据的重要程度,赋予相应的优先级,在蛇形时隙的节能存储算法(SLPS)基础上,提出基于事件优先级和动态散列位置的蛇形时隙算法(P-SLPS)。P-SLPS算法通过划分网格区域,将特定类型的数据存储在相应的网格中,通过定义事件优先级,将高优先级的事件存储在距离查询节点更近的网络区域,保证高优先级事件优先被搜索。根据监测节点和存储映射地址计算动态散列位置,将检测事件存储在同一优先级区域内离监测节点最近的存储网格。从网络生命周期和网络的节点存活数两方面进行仿真,结果表明P-SLPS算法在能量消耗方面低于SLPS算法,延长了无线传感网络的生命周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SN 数据存储 事件优先级 事件类型
下载PDF
水环境无线监测网中的能量控制路由算法 被引量:2
18
作者 刘英平 肖步文 +2 位作者 林志贵 王欢 李建雄 《控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97-101,共5页
利用基于LEACH的能量控制路由协议中的分簇和分布式分层结构,结合水环境无线监测网中定时数据采集、数据量稀疏特点,提出一种水环境无线监测网中的能量控制路由算法。目的是克服前者存在簇首能量消耗过快、网络能量利用率低、系统生存... 利用基于LEACH的能量控制路由协议中的分簇和分布式分层结构,结合水环境无线监测网中定时数据采集、数据量稀疏特点,提出一种水环境无线监测网中的能量控制路由算法。目的是克服前者存在簇首能量消耗过快、网络能量利用率低、系统生存周期短等不足。该算法采用逐次选择的方式选择簇首,取消频繁分簇机制,提高了系统的生存周期。仿真实验结果表明,算法在网络能耗及网络生存周期方面优于基于LEACH的能量控制路由协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EACH算法 路由 能量控制 水环境
原文传递
融合多跳机制的三维加权APIT定位算法 被引量:2
19
作者 林志贵 刘颖 +3 位作者 刘英平 杨子原 李琳 李建雄 《控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44-549,共6页
针对三维近似三角形内点测试定位算法(3D-APIT)中存在的边缘效应、四面体内点测试带来的误判问题,引入多跳机制,提出融合多跳机制的三维加权APIT(Approximate Point-In-triangulation Test)定位算法(3D-MHWC-APIT)。以未知节点一跳范围... 针对三维近似三角形内点测试定位算法(3D-APIT)中存在的边缘效应、四面体内点测试带来的误判问题,引入多跳机制,提出融合多跳机制的三维加权APIT(Approximate Point-In-triangulation Test)定位算法(3D-MHWC-APIT)。以未知节点一跳范围内的锚节点为圆心、通信半径为半径做锚球,并将锚球分别向XOY、YOZ、XOZ平面投影,通过投影区域的质心坐标算术平均定位未知节点。在求投影区域的质心坐标时,考虑不同信号强度的邻近锚节点对其定位的贡献程度不同,赋予一定权值,以消除两种误判。仿真实验结果表明,锚节点数不小于4情况,3D-MHWC-APIT算法定位误差低于3D-APIT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APIT 加权质心迭代 WSN 三维定位
原文传递
基于多信息融合理论的MIG焊机器人焊接质量控制 被引量:1
20
作者 岳建锋 张翠宣 李亮玉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112-1115,共4页
在熔化极气体保护焊(metal inert-gas,MIG)焊接质量的自动控制过程中,采用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理论将正面熔池宽度信息和温度信息进行一致性检验,实现了正面熔宽有效采集。通过主成分分析和经验公式确定了焊接质量控制BP神经网络模型的输... 在熔化极气体保护焊(metal inert-gas,MIG)焊接质量的自动控制过程中,采用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理论将正面熔池宽度信息和温度信息进行一致性检验,实现了正面熔宽有效采集。通过主成分分析和经验公式确定了焊接质量控制BP神经网络模型的输入参量和隐含层节点数。对常规BP神经网络进行改进,提高了其收敛速度。在机器人MIG焊接中利用该模型实施焊接试验,获得了较好的焊接效果,这为利用焊接正面传感信息对焊接质量闭环控制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熔化极气体保护焊 多信息融合 BP神经网络 焊接质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