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3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理工类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试评价方式创新研究——以天津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为例
1
作者 林颐 《经济研究导刊》 2020年第14期90-91,共2页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是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重中之重,而考核评价方式更是整个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一环。特别是理工类高校,既有...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是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重中之重,而考核评价方式更是整个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一环。特别是理工类高校,既有人文社科类学生,又有自然科学类学生,但大部分学生的知识结构更偏向于自然科学类(即通常所称"理工科"),因而,如何能够以创新思政课考试评价方式促进理工类高校学生思政课学习的实效性是需要研究的重点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工类高校 思想政治理论课 考试评价方式
下载PDF
高校公共选修课实施过程中存在问题及其对策研究——以天津工业大学为例 被引量:1
2
作者 石晓霞 饶峥 《北京城市学院学报》 2016年第5期47-52,70,共7页
公共选修课(下文简称"公选课"),是高校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并驾齐驱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公选课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对学生的兴趣爱好培养、个性发展... 公共选修课(下文简称"公选课"),是高校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并驾齐驱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公选课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对学生的兴趣爱好培养、个性发展发挥着引导作用。研究从调研分析天津工业大学公选课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入手,深入分析其原因,积极探索公选课改革的有效途径和对策,以期为天津工业大学及兄弟院校教育教学管理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充分发挥公选课在人才培养中的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公共选修课 实施 问题 对策
下载PDF
发挥大学文化对天津城市文化的助推作用研究——以天津工业大学为例
3
作者 石晓霞 许春生 《北京城市学院学报》 2015年第4期9-13,共5页
现代大学与城市发展密不可分,大学文化与城市文化互动共生,在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文章以天津工业大学为例,探讨大学文化对天津城市文化实现助推、引领作用的途径,以注重人才培养、加强产学研结合、推进对外文化... 现代大学与城市发展密不可分,大学文化与城市文化互动共生,在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文章以天津工业大学为例,探讨大学文化对天津城市文化实现助推、引领作用的途径,以注重人才培养、加强产学研结合、推进对外文化交流与科研合作等方式,促进大学文化与城市文化的共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津 大学文化 城市文化 助推作用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与数字化生存——基于智能算法推荐技术的新传播范式的探讨 被引量:1
4
作者 张胜男 《新闻世界》 2023年第4期44-47,共4页
21世纪以来,智能算法推荐技术甚嚣尘上,人类社会因此获得了一种全新的生存方式。作为一种新传播技术范式,智能算法推荐技术能够在超载的数据信息中为个体用户进行对象化选择和供需匹配,极大地满足了用户体验和需求。然而,这种工具理性... 21世纪以来,智能算法推荐技术甚嚣尘上,人类社会因此获得了一种全新的生存方式。作为一种新传播技术范式,智能算法推荐技术能够在超载的数据信息中为个体用户进行对象化选择和供需匹配,极大地满足了用户体验和需求。然而,这种工具理性下的技术统摄却引发了主流意识的异化,甚至使得主体异化于本性,屈从于数字统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以其开放性、超前性以及科学性发挥着理论指导作用,与社会活动的全新语境、技术、辖域以及视角有着密切的谱系联系以及原理勾连。正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强大生命力昭明了智能算法推荐技术范式下的主体如何进行数字化生存以形塑算法认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智能算法推荐技术 新传播范式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再解读 被引量:15
5
作者 田贵平 竟辉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4期57-63,共7页
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是在唯物史观的基础上对文化的社会地位和作用及发展规律的科学揭示与概括。它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其哲学基石,具有突出的实践属性、批判属性和发展属性;以实现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为其政治立场,具有鲜明... 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是在唯物史观的基础上对文化的社会地位和作用及发展规律的科学揭示与概括。它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其哲学基石,具有突出的实践属性、批判属性和发展属性;以实现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为其政治立场,具有鲜明的阶级属性和人民属性;以促进人自由全面发展为其价值目标,具有解放人、塑造人和发展人的文化功用。从哲学基石、政治立场和价值目标对马克思主义文化观进行再次解读,是我们科学认识和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内在要求,也是我们有效运用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指导我国文化建设的必然选择。现时期,坚持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在我国文化建设中的指导地位,是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文化观 哲学基石 政治立场 价值目标 社会主义文化
下载PDF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目标——以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为视角 被引量:2
6
作者 田贵平 竟辉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1期47-51,共5页
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不仅要始终坚持和发挥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指导地位与引领作用,还要深刻领会和准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建设的价值目标,进而谱写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的壮丽诗篇。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生态文明建设 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 美丽中国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视角下思想政治教育评价功能探析 被引量:2
7
作者 张春秀 李坤 《上海教育评估研究》 2018年第5期6-10,共5页
思想政治教育评价功能是确立思想政治教育评价地位的依据。基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视角研究思想政治教育评价功能,就是始终从思想政治教育评价促使社会与个人价值协调统一这一价值取向来认识思想政治教育评价功能,强调在动态的过程中把握... 思想政治教育评价功能是确立思想政治教育评价地位的依据。基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视角研究思想政治教育评价功能,就是始终从思想政治教育评价促使社会与个人价值协调统一这一价值取向来认识思想政治教育评价功能,强调在动态的过程中把握思想政治教育评价功能。思想政治教育评价功能具体表现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前的选择导向功能、过程中的诊断调节功能、过程后的反馈预测功能、贯穿教育过程始终的激励功能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实践观 思想政治教育评价 功能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空间理论的中国叙述:基于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考察 被引量:4
8
作者 袁伟华 《观察与思考》 2019年第3期26-35,共10页
空间是运动着的一切物质存在的形式之一。空间既指地理上的区位,更指人类实践构建的社会关系。依据生产方式的历史变迁,马克思主义空间理论解析了空间社会化的现象。正是沿着这一思想线索,结合人类社会发展的实际,习近平提出推动构建人... 空间是运动着的一切物质存在的形式之一。空间既指地理上的区位,更指人类实践构建的社会关系。依据生产方式的历史变迁,马克思主义空间理论解析了空间社会化的现象。正是沿着这一思想线索,结合人类社会发展的实际,习近平提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从空间视角而言,其内涵在于重构人类空间关系,推动构建"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一带一路"倡议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实践基础和中国方案。在理论与实践双重维度上,人类命运共同体创新与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空间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命运共同体 空间 马克思主义空间理论 一带一路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人权观教育的价值回归
9
作者 张越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1期9-10,共2页
马克思主义人权观教育是人权教育高度发展的集成体,其价值包括:人权教育是为了人本身的教育;人权教育对于关于人应该普遍享有的权利作深刻探讨;人权教育必须尊重人权的教育等方面内容。找寻马克思主义人权观教育的价值进而推动其全面的... 马克思主义人权观教育是人权教育高度发展的集成体,其价值包括:人权教育是为了人本身的教育;人权教育对于关于人应该普遍享有的权利作深刻探讨;人权教育必须尊重人权的教育等方面内容。找寻马克思主义人权观教育的价值进而推动其全面的开展是重中之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人权观 教育 价值回归
下载PDF
坚持党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领导 被引量:1
10
作者 周成 张玲 《创造》 2020年第8期17-21,共5页
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维护意识形态安全、巩固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和与时俱进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需要,关系到党的执政安全和国家各项事业的顺利发展。因此,必须坚持党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领导。新时代坚持党对马克思... 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维护意识形态安全、巩固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和与时俱进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需要,关系到党的执政安全和国家各项事业的顺利发展。因此,必须坚持党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领导。新时代坚持党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领导,就是要加强顶层设计,完善制度保障;加强理论武装,筑牢思想根基;加强队伍建设,强化人才支撑;加强思想引领,突出价值导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大众化 党的领导
下载PDF
新发展理念:马克思主义经济发展观的时代自觉
11
作者 战承 盛国荣 《理论建设》 2018年第6期27-33,共7页
新发展理念是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为核心思想的新型发展理念,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发展观与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实践相结合的最新理论成果,也是构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核心。新发展理念是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来... 新发展理念是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为核心思想的新型发展理念,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发展观与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实践相结合的最新理论成果,也是构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核心。新发展理念是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发展经验和教训的深刻总结,汲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最新理论精华,坚持马克思主义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观和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发展观在解决中国社会经济发展问题上所表现出来的时代自觉性,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民性、动态性、科学性、开放性的重要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发展理念 经济发展观 新常态 政治经济学
下载PDF
习近平历次新年贺词中体现的马克思主义立场
12
作者 许昕 《求知》 2022年第6期12-14,共3页
习近平作为国家主席发表新年贺词,是党和国家意识形态宣传的重要一环,是向全世界传递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展现中国形象和文化软实力的一道靓丽风景线。自2014年起,习近平主席连续9年发表新年贺词,历次新年贺词都围绕中华民族伟大... 习近平作为国家主席发表新年贺词,是党和国家意识形态宣传的重要一环,是向全世界传递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展现中国形象和文化软实力的一道靓丽风景线。自2014年起,习近平主席连续9年发表新年贺词,历次新年贺词都围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主题,蕴含着丰富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方法和辩证思维。深入解读习近平主席历次新年贺词,深刻把握其精神实质,对做好新时代党的意识形态工作,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着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新年贺词 党的意识形态 文化软实力 马克思主义立场 习近平主席 意识形态宣传 深刻把握
下载PDF
机会平等促进大学生高质量充分就业浅议
13
作者 朱士凤 宋倩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24年第9期88-90,共3页
对于大学生而言,拥有平等的就业机会既是大学生高质量充分就业的价值诉求,也是实现大学生高质量充分就业的重要保障。当前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遭受到偏见与歧视,严重阻碍大学生高质量充分就业。究其原因可归结为:就业结构的失衡、政策与... 对于大学生而言,拥有平等的就业机会既是大学生高质量充分就业的价值诉求,也是实现大学生高质量充分就业的重要保障。当前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遭受到偏见与歧视,严重阻碍大学生高质量充分就业。究其原因可归结为:就业结构的失衡、政策与法律缺陷、人才培养的错位等因素。构建以“机会平等”为中心的大学生就业体系,能够促进大学生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会平等 大学生 高质量就业 价值诉求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城乡理论的当代价值
14
作者 李婷 《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20年第8期16-17,共2页
马克思和恩格斯曾在多部著作中不同程度地阐述了城市化带来的城乡差距以及城乡对立问题,通过城市的崛起和乡村的衰落,批判性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城乡关系尖锐化的本质,并提出以“城乡融合”来解决这一矛盾的初步设想,这在21世纪... 马克思和恩格斯曾在多部著作中不同程度地阐述了城市化带来的城乡差距以及城乡对立问题,通过城市的崛起和乡村的衰落,批判性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城乡关系尖锐化的本质,并提出以“城乡融合”来解决这一矛盾的初步设想,这在21世纪的今天仍然具有科学的预见性。党的十九大以来,乡村振兴战略成为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而推进城乡融合进程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因此,重新挖掘马克思主义关于城乡问题思想的当代价值,以此来检视中国城镇化发展实践中存在的成就和问题具有重要的指导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恩格斯 城乡对立 城乡融合 城镇化
下载PDF
马克思恩格斯科学社会主义及其当代启示
15
作者 章小连 《学理论》 2021年第4期26-28,共3页
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以历史唯物主义和剩余价值学说作为两大理论基石,在科学分析资本主义社会和整个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为实现无产阶级和全人类解放的目标而创立的系统化的理论体系。科学社会主义包含丰富的理论内容,诸... 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以历史唯物主义和剩余价值学说作为两大理论基石,在科学分析资本主义社会和整个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为实现无产阶级和全人类解放的目标而创立的系统化的理论体系。科学社会主义包含丰富的理论内容,诸如“两个必然”“两个决不会”、政党制度、社会发展阶段的相关理论、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等,对我们正确认识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具有重大意义,是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源泉,有助于我国新型政党制度的发展和完善,有助于我国从整体上把握社会发展阶段,是我们坚定实现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强大精神支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社会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当代启示
下载PDF
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看马克思主义并没有过时
16
作者 杜先颖 《新西部(下旬·理论)》 2016年第3期6-6,9,共2页
本文认为,从资本主义的一些新变化来看,马克思主义并没有过时也不会过时。其理由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一些变化是在借鉴马克思主义;这些新变化是科技革命带来的,并非根源于资本主义制度;而美国金融危机爆发也从侧面呼唤马克思主义归来;而且... 本文认为,从资本主义的一些新变化来看,马克思主义并没有过时也不会过时。其理由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一些变化是在借鉴马克思主义;这些新变化是科技革命带来的,并非根源于资本主义制度;而美国金融危机爆发也从侧面呼唤马克思主义归来;而且,资本主义的一些新变化在一定程度上也为实现共产主义社会提供了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未过时 资本主义 新变化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基本经验
17
作者 王安琪 《农村农业农民》 2022年第8期8-9,共2页
马克思、恩格斯毕生都在关注如何解决人的生存和发展问题,都在为人类的解放而奋斗。中国共产党在带领中国人民谋幸福的历程中积累了丰富的解决民生问题的经验。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民生思想 基本经验
下载PDF
马克思批判资本主义“虚假意识”的认识论阐释
18
作者 王家城 《品位·经典》 2022年第12期21-24,共4页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理论家创造了一种自我和意识形态的概念,这种概念被幻想系统地扭曲了,以至于使其错误地认为有能力为共同的利益服务。资产阶级主张理论上应该对整体有益的事情,实际上对社会发展不利,致使思想与可观察的事实之间存在...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理论家创造了一种自我和意识形态的概念,这种概念被幻想系统地扭曲了,以至于使其错误地认为有能力为共同的利益服务。资产阶级主张理论上应该对整体有益的事情,实际上对社会发展不利,致使思想与可观察的事实之间存在矛盾,即“虚假意识”。这是马克思理解的意识形态的第一个认识论维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假意识 意识形态 异化
下载PDF
阿格尔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异化消费理论探析
19
作者 霍垒杰 《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年第3期4-6,14,共4页
阿格尔异化消费理论认为,异化消费不仅是导致生态危机产生的根源,而且还是扭曲人的自我和本性的深层动因。其理论在对大规模技术进行批判的同时,还进一步指出技术规模小型化是解决异化消费问题的有效途径。通过对其理论的科学梳理,可以... 阿格尔异化消费理论认为,异化消费不仅是导致生态危机产生的根源,而且还是扭曲人的自我和本性的深层动因。其理论在对大规模技术进行批判的同时,还进一步指出技术规模小型化是解决异化消费问题的有效途径。通过对其理论的科学梳理,可以为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益的启示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格尔 异化消费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
下载PDF
天津工业大学“延安精神宣传教育基地”挂牌
20
作者 《中华魂》 2023年第6期72-72,共1页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不断增强工大红色文化育人的实效性、创新性。2023年3月23日.天津工业大学“延安精神宣传教育基地”挂牌仪式在本校马克思主义学院举行。天津工业大学党委副书记胡英江、天津市延安精神...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不断增强工大红色文化育人的实效性、创新性。2023年3月23日.天津工业大学“延安精神宣传教育基地”挂牌仪式在本校马克思主义学院举行。天津工业大学党委副书记胡英江、天津市延安精神研究会会长李润兰、常务副会长祝宝钟、副会长谷梅等出席会议,天津工业大学天津校友会,天津历史学会文化遗产保护委员会,马克思主义学院领导班子成员和师生代表共40余人参加会议,会议由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聂丽琴主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津工业大学 文化育人 文化遗产保护 学院党委书记 延安精神 校友会 马克思主义 宣传教育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