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2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中药质量标志物的中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技术策略 被引量:3
1
作者 张铁军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24年第2期233-239,共7页
中药质量是中药安全有效的保障,中药质量关乎国民生命健康,也关乎中药产业的健康发展。以往中药质量研究与质量控制模式难以满足中药复杂体系的质量控制要求,需要在理论、模式、技术方法和研究路径上实现质的突破。在对中药复杂体系和... 中药质量是中药安全有效的保障,中药质量关乎国民生命健康,也关乎中药产业的健康发展。以往中药质量研究与质量控制模式难以满足中药复杂体系的质量控制要求,需要在理论、模式、技术方法和研究路径上实现质的突破。在对中药复杂体系和产业特点客观分析的基础上,针对中药质量研究与质量控制现实问题,提出基于中药质量标志物的中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技术策略。以此建立与中药临床效用密切关联、特有专属、整体评价和面向中药全产业链的质量标准和质量控制体系,并为行业监管提供科学、有效的“监管工具”,对于提高我国中药质量标准和质量控制水平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质量 中药质量标志物 中药产业 高质量发展 技术策略
下载PDF
基于有效性完整表达的白芍质量标志物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韩彦琪 徐佳新 +2 位作者 许浚 张立娜 张铁军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24年第2期252-264,共13页
目的:基于中药质量标志物(Q-marker)有效性原则,采用“性-效-物”三元论研究思路,从药性(味)和药效角度揭示白芍Q-marker。方法: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LC-MS),解析白芍、炒白芍、赤芍化学物质组;在此基础上,通过分子对接方法,选择白... 目的:基于中药质量标志物(Q-marker)有效性原则,采用“性-效-物”三元论研究思路,从药性(味)和药效角度揭示白芍Q-marker。方法: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LC-MS),解析白芍、炒白芍、赤芍化学物质组;在此基础上,通过分子对接方法,选择白芍中各结构类型代表化合物为配体小分子,通过与苦、酸味受体进行分子对接实验,预测白芍潜在药性(味)物质基础;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通过SwissTargetPrediction、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等数据库预测化合物潜在作用靶点,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构建化合物-靶点-信号通路-药理作用-功效网络,进一步以体外抗炎药效筛选模型,验证白芍及关键化合物的抗炎药效作用,明晰基于药效的白芍物质基础,进而基于有效性完整表达结果确定白芍Q-marker。结果:共解析出白芍中42个成分、炒白芍中41个成分、赤芍中34个成分。其中单萜及其苷类化合物可能为白芍最主要的苦味物质基础,带有没食子酰基的鞣质类化合物可能为白芍最主要的酸味物质基础。网络药理学结果发现,白芍中17个成分通过作用于191个潜在靶点干预了165条相关通路,可发挥促进骨髓造血功能、抑制子宫收缩、抗炎、镇痛、保肝、抗高血压和抑制汗腺分泌等作用;验证实验表明,白芍中8个主要成分可通过下调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和一氧化氮等炎症因子的表达发挥抗炎作用。结论:初步确定芍药苷、芍药内酯苷、氧化芍药苷、没食子酰芍药苷、苯甲酰芍药苷、儿茶素、五没食子酰葡萄糖及没食子酸为基于有效性完整表达的白芍Q-mark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效-物”三元论 有效性完整表达 质量标志物 液相质谱联用法 分子对接 网络药理学
下载PDF
虎杖研究进展及质量标志物预测 被引量:6
3
作者 侯淇允 张林林 +2 位作者 郝艳琦 许浚 张铁军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24年第5期912-926,共15页
虎杖是我国常用的大宗中药材,资源丰富且分布较广,具有广阔的开发利用前景。虎杖中化学成分类型丰富,包括二苯乙烯、醌、黄酮等类化合物,虎杖的药理作用主要体现在抗炎、抗氧化、抗病毒、抗菌、抗癌、肝保护、心血管保护、免疫调节等方... 虎杖是我国常用的大宗中药材,资源丰富且分布较广,具有广阔的开发利用前景。虎杖中化学成分类型丰富,包括二苯乙烯、醌、黄酮等类化合物,虎杖的药理作用主要体现在抗炎、抗氧化、抗病毒、抗菌、抗癌、肝保护、心血管保护、免疫调节等方面。在对其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综述的基础上,根据中药质量标志物(Q-marker)理论,从生源途径、化学成分有效性、化学成分可测性及不同配伍环境几方面对虎杖Q-marker进行预测分析,为明确虎杖的Q-marker和制定科学的质量标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虎杖 质量标志物 蒽醌类 二苯乙烯类 质量控制
下载PDF
醋乳香现代研究进展及质量标志物的预测 被引量:3
4
作者 张嘉慧 张林林 +2 位作者 郝艳琦 许浚 张铁军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24年第2期240-251,共12页
醋乳香是乳香Olibanum经醋炙法加工后的炮制品,炮制后可除去部分挥发油成分,消除其对胃黏膜的刺激性,同时能引药入经增强活血止痛、收敛生肌等功效。通过总结文献报道,从醋炙后化学成分与功效变化,刺激性研究,成分特有性、有效性、可测... 醋乳香是乳香Olibanum经醋炙法加工后的炮制品,炮制后可除去部分挥发油成分,消除其对胃黏膜的刺激性,同时能引药入经增强活血止痛、收敛生肌等功效。通过总结文献报道,从醋炙后化学成分与功效变化,刺激性研究,成分特有性、有效性、可测性,配伍环境及体内过程相关性等方面对醋乳香的质量标志物(Q-marker)进行预测分析,初步确定3-乙酰基-9,11-去氢-β-乳香酸、3-乙酰基-α-乳香酸、3-乙酰基-β-乳香酸、11-羰基-β-乳香酸、11-羰基-β-乙酰乳香酸5个三萜类成分和挥发油类成分乙酸辛酯为其可能的Q-marker,以期为醋乳香的全程质量评价、临床应用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醋乳香 质量标志物 三萜类 二萜类 挥发油类 质量评价
下载PDF
基于抗氧化谱效关系的肉苁蓉质量标志物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李莹曼 宋紫腾 +3 位作者 侯淇允 张林林 许浚 张铁军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24年第2期265-275,共11页
目的:建立基于抗氧化谱效关系的肉苁蓉质量标志物(Q-marker)研究方法,为其药效物质基础及质量控制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UPLC)建立10批肉苁蓉指纹图谱。利用H2O2建立细胞氧化损伤模型,以活性氧自由基半数抑制率、超... 目的:建立基于抗氧化谱效关系的肉苁蓉质量标志物(Q-marker)研究方法,为其药效物质基础及质量控制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UPLC)建立10批肉苁蓉指纹图谱。利用H2O2建立细胞氧化损伤模型,以活性氧自由基半数抑制率、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含量为药效指标测定肉苁蓉抗氧化能力。通过主成分分析、皮尔逊相关性分析和偏最小二乘法-回归分析共同构建谱效关系,并对筛选出的活性成分进行药效验证。结果:建立了肉苁蓉的UPLC指纹图谱,共确定了17个共有峰。基于谱效关联分析筛选出9个成分,活性成分验证结果显示京尼平苷酸、8-表马钱子酸、松果菊苷、毛蕊花糖苷、异毛蕊花糖苷、管花苷A具有抗氧化活性且呈浓度依赖性。结论:基于谱效关系探讨了肉苁蓉的Q-marker,为其药效物质基础及质量标准提升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苁蓉 质量标志物 谱效关系 抗氧化
下载PDF
基于HPLC-Q-TOF MS/MS和网络药理学的参蓉蛹草片质量标志物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于鑫畅 韩彦琪 +4 位作者 郝艳琦 刘建庭 许浚 蒋庆峰 张铁军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24年第2期289-307,共19页
目的:应用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法(HPLC-Q-TOF-MS/MS)建立参蓉蛹草片化学成分的检测方法,并结合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方法分析其抗疲劳的网络调控机制、预测参蓉蛹草片的质量标志物。方法:运用HPLC-Q-TOF-MS/MS对参蓉蛹草片... 目的:应用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法(HPLC-Q-TOF-MS/MS)建立参蓉蛹草片化学成分的检测方法,并结合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方法分析其抗疲劳的网络调控机制、预测参蓉蛹草片的质量标志物。方法:运用HPLC-Q-TOF-MS/MS对参蓉蛹草片物质基础进行分析鉴定。通过PubChem获取所选化合物的结构,利用TCMSP数据库及SwissTargetPrediction获取作用靶点;通过GeneCards、TTD、OMIM数据库筛选与疲劳相关的疾病靶点,获得药物和疲劳的交集靶点;运用UniProt数据库校准靶点名称;利用STRING数据库构建交集基因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并运用Cytoscape 3.8. 0软件对PPI网络进行拓扑分析;最后借助Metascape在线分析核心交集基因,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富集分析、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并对分析结果进行可视化。结果:通过HPLC-Q-TOF MS/MS共得到参蓉蛹草片124个化学成分,利用网络药理学对筛选出的23个化学成分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其可作用于195个靶点干预33条信号通路。分子对接结果显示,活性化合物可进入受体靶点活性空腔,与其形成的对接构象合理。结论:参蓉蛹草片可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发挥抗疲劳作用,基于HPLC-Q-TOF MS/MS,结合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方法初步将人参皂苷类、苯乙醇苷类预测为参蓉蛹草片的质量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蓉蛹草片 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法 网络药理学 质量标志物 抗疲劳
下载PDF
基于“性-效-物”的小儿消积止咳口服液质量标志物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宋紫腾 吴美琪 +2 位作者 韩彦琪 许浚 张铁军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24年第2期276-288,共13页
目的:基于“性-效-物”理论研究原则,确定小儿消积止咳口服液(XEXJ)中的质量标志物(Qmarker)。方法:通过分子对接实验确定化合物的药性(味),运用Schrodinger 2020 Maestro软件进行酸、甘、苦、辛药味受体与相应化合物的分子对接。通过... 目的:基于“性-效-物”理论研究原则,确定小儿消积止咳口服液(XEXJ)中的质量标志物(Qmarker)。方法:通过分子对接实验确定化合物的药性(味),运用Schrodinger 2020 Maestro软件进行酸、甘、苦、辛药味受体与相应化合物的分子对接。通过网络药理学和体外受体实验确定化合物的药效,利用数据库获取并整合得到化合物和疾病共有靶点,将其输入STRING网络分析平台筛选出核心靶点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运用Cytoscape软件构建网络图;通过G蛋白偶联受体和酶活法检测代表性成分对胆碱能受体毒蕈碱3 (CHRM3)、肾上腺素受体β2 (ADRB2)、ADRA1A、环氧合酶-2 (COX-2)受体的作用。结果:分子对接结果表明,有机酸类和香豆素类可能是XEXJ的酸味物质基础;糖类和简单苯丙素类可能是其甘味物质基础;木脂素、苯乙醇苷、黄酮、三萜类等成分可能是其苦味物质基础;生物碱类及部分黄酮类可能是其辛味物质基础。网络药理学分析发现,XEXJ可能通过作用于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5-羟色胺能突触、环鸟苷酸-蛋白激酶G (cGMP-PKG)信号通路、钙信号通路等90条通路发挥促消化、止咳和解热抗炎功效。功能受体实验结果表明,XEXJ清热肃肺、消积止咳的作用机制可能与激活CHRM3、ADRB2受体,抑制ADRA1A、COX-2受体有关。综上,初步确定其Q-marker为橙皮苷、柚皮苷、新橙皮苷、去甲基川陈皮素、槲皮素-3-O-β-D-葡萄糖基-7-O-β-D-龙胆双糖苷、槲皮苷、异槲皮苷、金丝桃苷、山柰酚、连翘酯苷A、连翘酯苷E、连翘脂素、(+)-松脂素-β-D-吡喃葡萄糖苷、桔梗皂苷D、3,29-二苯甲酰栝楼仁三醇、辛弗林、槟榔碱、枸橼酸、绿原酸。结论:基于“性-效-物”理论,采用分子对接、网络药理学和受体实验初步确定了XEXJ发挥药效作用的Q-marker,为其质量控制和作用机制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消积止咳口服液 药性 药效 质量标志物
下载PDF
三七粉质量标志物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张铁军 郭海彪 +6 位作者 许浚 徐旭 王德勤 韩彦琪 张洪兵 李楚源 刘昌孝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8,共8页
三七为常用中药材,具有散瘀、止血,消肿定痛的功效。三七粉作为三七市场应用的主要形式之一,市场逐年增大。现行标准难以评价和控制三七粉“多重功效”的质量特点。本课题组在系统辨识三七粉化学物质组及其传递规律的基础上,采用网络药... 三七为常用中药材,具有散瘀、止血,消肿定痛的功效。三七粉作为三七市场应用的主要形式之一,市场逐年增大。现行标准难以评价和控制三七粉“多重功效”的质量特点。本课题组在系统辨识三七粉化学物质组及其传递规律的基础上,采用网络药理学和体内、体外模型,研究并阐明了三七粉的活血、心肌与血管保护、止血以及消肿定痛的药效物质基础;进一步结合成分的特有性分析,确定了三七粉的质量标志物;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基于质量标志物的三七粉的指纹图谱及“一测多评”的多指标含量测定方法,为建立三七粉整体质量控制方法提供了理论与实验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七粉 物质组 多重功效 质量标志物 质量标准
下载PDF
基于消肿定痛功效的三七粉质量标志物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韩彦琪 李新 +5 位作者 王德勤 徐旭 郭海彪 许浚 张铁军 李楚源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55-62,共8页
目的探究三七粉发挥消肿定痛功效的质量标志物。方法首先,采用小鼠醋酸扭体实验,将ICR小鼠随机分成模型对照组、阳性对照阿司匹林组(0.12 g·kg^(-1))、三七粉低(1.1 g·kg^(-1))、中(2.2 g·kg^(-1))、高(4.4 g·kg^(-... 目的探究三七粉发挥消肿定痛功效的质量标志物。方法首先,采用小鼠醋酸扭体实验,将ICR小鼠随机分成模型对照组、阳性对照阿司匹林组(0.12 g·kg^(-1))、三七粉低(1.1 g·kg^(-1))、中(2.2 g·kg^(-1))、高(4.4 g·kg^(-1))剂量组、三七总皂苷低(0.25 g·kg^(-1))、中(0.5 g·kg^(-1))、高(1.0 g·kg^(-1))剂量组,连续给药3天每日1次,第3天给药1 h后腹腔注射1%醋酸溶液,记录15 min内扭体次数。进一步采用LPS诱导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RAW264.7炎症模型,探讨三七粉中的三七总皂苷及14个代表性单体成分对细胞上清液中NO、TNF-α和IL-6的含量影响。结果实验表明,与模型组比较,三七粉及三七总皂苷中、高剂量组均能显著减少扭体反应次数(P<0.05,P<0.01);三七总皂苷及14个化合物均能显著降低细胞上清液中NO、TNF-α、IL-6含量(P<0.05)。结论三七粉具有良好的抗炎、镇痛作用,其发挥消肿定痛的药效物质基础可能为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e、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g2、人参皂苷Rh1、人参皂苷Rd、人参皂苷Rg3、人参皂苷Rb1、人参皂苷Rb2、人参皂苷Rb3、人参皂苷F2、人参皂苷Rk1、槲皮素、三七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七粉 消肿定痛 镇痛 抗炎 质量标志物
下载PDF
基于活血作用的三七粉质量标志物研究 被引量:16
10
作者 李新 徐旭 +5 位作者 许浚 郭海彪 李晓霞 林娟 张铁军 刘旻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35-46,共12页
目的探索三七粉活血作用的质量标志物。方法采集家兔血浆,采用体外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检测试剂盒观察三七粉主要成分对凝血系统的影响;收集家兔富含血小板血浆,以二磷酸腺... 目的探索三七粉活血作用的质量标志物。方法采集家兔血浆,采用体外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检测试剂盒观察三七粉主要成分对凝血系统的影响;收集家兔富含血小板血浆,以二磷酸腺苷(ADP)诱导血小板聚集,观察三七粉主要成分对血小板聚集率的影响;取家兔主动脉条,置于体外组织灌流系统中,以去氧肾上腺素诱导血管条收缩,观察三七粉主要成分对血管平滑肌收缩功能的影响。结果以蒸馏水溶解的三七总皂苷(PNS),与水溶剂组比较,可显著延长TT、APTT、PT,降低FIB含量(P<0.05、P<0.01),降低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P<0.01)。以5%二甲基亚砜(DMSO)溶解的单体成分,与5%DMSO溶剂组比较,人参皂苷F_(2)、人参皂苷Rb_(2)、人参皂苷Rb_(3)、人参皂苷Rk1、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g_(2),可显著延长TT(P<0.05,P<0.01);人参皂苷F_(2)、人参皂苷Rd、人参皂苷Rb_(2)、人参皂苷Rg_(2)、人参皂苷Rb1、槲皮素可延长APTT(P<0.05);人参皂苷Re、槲皮素、人参皂苷F_(2)、人参皂苷Rb_(3),可显著延长PT(P<0.05);槲皮素、人参皂苷F_(2)、人参皂苷Rg_(1)、人参皂苷Rg_(3)、人参皂苷Rb_(2)、人参皂苷Rb1、人参皂苷Rb_(3)、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g_(2)可显著降低血浆FIB含量(P<0.05);人参皂苷Rg_(1)、人参皂苷Rh1、人参皂苷Rb_(2)、人参皂苷Rg_(2)、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F_(2)、人参皂苷Rg_(3)、人参皂苷Rd和人参皂苷Rb1可显著降低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P<0.05);人参皂苷Rg_(3)、人参皂苷Rh1、人参皂苷Rd、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k1和人参皂苷Rg_(2)可明显扩张血管动脉条(P<0.05,P<0.01)。结论三七粉活血作用表现在抗凝、抗血小板聚集、扩血管等方面,人参皂苷F_(2)、人参皂苷Rg_(2)、人参皂苷Rg_(3)、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b1、人参皂苷Rb_(2)、人参皂苷Rb_(3)、人参皂苷Rd、人参皂苷Rg_(1)、槲皮素等可能为三七活血作用的物质基础,可作为三七粉活血作用的质量标志物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七粉 活血 质量标志物 三七皂苷 人参皂苷 槲皮素
下载PDF
基于止血作用的三七粉质量标志物研究 被引量:12
11
作者 李新 徐旭 +5 位作者 许浚 郭海彪 李晓霞 林娟 张铁军 刘旻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47-54,共8页
目的探索三七粉止血作用的质量标志物。方法兔血浆中分别加入三七素样品,采用凝血记录仪,依据试剂盒说明书,测定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在兔富含血小板血浆中加入三七素药物... 目的探索三七粉止血作用的质量标志物。方法兔血浆中分别加入三七素样品,采用凝血记录仪,依据试剂盒说明书,测定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在兔富含血小板血浆中加入三七素药物样品后,再加入诱导剂二磷酸腺苷(ADP),采用比浊法,测定血小板聚集率;取离体兔主动脉条,体外组织灌流,以去氧肾上腺素诱导动脉条收缩,分别加入三七素、人参皂苷Rb_(2),观察血管条张力变化值。结果三七素500-1000μM可显著降低血浆TT、APTT;100-1000μM显著缩短血浆PT;50-2000μM可显著增加FIB含量;1000-2000μM时可显著增加血小板聚集率;三七素处于1μM浓度时,人参皂苷Rb_(2)在25μM浓度时可显著收缩血管动脉条。结论三七素是三七促凝、促血小板聚集,发挥止血作用的物质基础;三七素、人参皂苷Rb_(2)是三七缩血管发挥止血作用的物质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七素 人参皂苷RB 止血 凝血 血小板聚集 缩血管
下载PDF
基于心血管保护作用的三七粉质量标志物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新 徐旭 +5 位作者 许浚 林娟 李晓霞 王德勤 张铁军 郭海彪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9-34,共16页
目的探索三七粉心血管保护作用的质量标志物。方法采用CoCl_(2)制备心肌细胞(H9C_(2))损伤模型,观察三七粉主要成分对心肌细胞成活率、LDH、MDA、SOD的影响;采用H_(2)O_(2)制备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损伤模型,观察三七粉中主要成分对... 目的探索三七粉心血管保护作用的质量标志物。方法采用CoCl_(2)制备心肌细胞(H9C_(2))损伤模型,观察三七粉主要成分对心肌细胞成活率、LDH、MDA、SOD的影响;采用H_(2)O_(2)制备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损伤模型,观察三七粉中主要成分对内皮细胞存活率、LDH、ACP的影响。结果人参皂苷Rb_(2)、人参皂苷Rb_(3)、人参皂苷Rg_(1)、人参皂苷Rg_(3)、人参皂苷Re、人参皂苷Rd、槲皮素、人参皂苷F_(2)、人参皂苷Rk_(1)、人参皂苷Rh_(1)、三七素能够显著增加H9C_(2)细胞存活率(P<0.05,P<0.01),多个成分能够减少LDH、MDA,增加SOD;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b_(2)、人参皂苷Rb_(3)、槲皮素、人参皂苷F_(2)、人参皂苷Rk_(1)、人参皂苷Rh_(1)、三七素可显著提高HUVEC细胞存活率(P<0.05,P<0.01),多个成分能够减少LDH、ACP。结论三七粉发挥心血管保护作用的药效物质基础包括多种皂苷类成分、三七素,以及黄酮类成分槲皮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七 心血管保护 质量标志物 三七皂苷 人参皂苷 槲皮素 三七素
下载PDF
基于质量标志物的三七粉质量标准提升研究
13
作者 刘耀晨 郭海彪 +7 位作者 张杨 王德勤 刘建庭 李楚源 张洪兵 韩彦琪 张铁军 许浚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63-77,共15页
目的基于三七粉质量标志物的研究结果,完善三七粉质量标准,为其质量标准的修订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结合“一测多评”等分析方法,对三七粉质量标志物进行含量测定,对不同厂家三七粉及不同商品规格原料药材进行质量... 目的基于三七粉质量标志物的研究结果,完善三七粉质量标准,为其质量标准的修订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结合“一测多评”等分析方法,对三七粉质量标志物进行含量测定,对不同厂家三七粉及不同商品规格原料药材进行质量标志物差异分析。建立指纹图谱,采用新的相似度计算模型-等同系数法和模式识别对三七粉及原料药材进行质量一致性评价。结果不同厂家三七粉中三七素含量存在差异,收集到的白云山和黄中药三七粉中三七素含量均高于其余厂家,提示三七素可能为白云山和黄中药三七粉的优势指标。原料药材中三七素和皂苷含量与头数不具相关性,但与季节、部位具有相关性。皂苷方面表现为冬三七>春三七,芦头>主根>须根>筋条;三七素方面表现为冬三七>春三七,须根>芦头>筋条>主根。应用等同系数法计算指纹图谱相似度实现了不同厂家三七粉的区分,进一步结合化学模式识别实现了不同规格原料药材的区分。结论建立的含量测定及指纹图谱方法稳定可行,专属性强,对于控制三七粉质量具有显著意义。与2020年版《中国药典》相比,该文修订了三七粉含量测定项,增加了HPLC指纹图谱项,可为三七粉的质量标准提升及其原料药材的选择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七粉 质量标志物 含量测定 指纹图谱 质量标准
下载PDF
中药防治痔病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14
作者 黄泽森 韩梁 +5 位作者 韩彦琪 李新 卢朋 许浚 赵专友 张铁军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24年第8期1432-1442,共11页
痔病是以肛门黏膜静脉丛发生曲张为主要特征的慢性疾病,随着病程延长会伴有肿胀疼痛、黏液流出等病理表现,临床上表现为患处瘙痒、作痛、便血等。手术是治疗痔疮的有效方法之一,能够缓解病人痛苦,根治性较高。但手术费用昂贵,术后容易... 痔病是以肛门黏膜静脉丛发生曲张为主要特征的慢性疾病,随着病程延长会伴有肿胀疼痛、黏液流出等病理表现,临床上表现为患处瘙痒、作痛、便血等。手术是治疗痔疮的有效方法之一,能够缓解病人痛苦,根治性较高。但手术费用昂贵,术后容易出现出血、肛门狭窄等不适。中药可通过多靶点、多途径发挥治疗痔病的作用,其作用机制主要是调控机体内外炎症反应、减轻脂质过氧化反应、抑制基质金属蛋白酶表达、调控血管生成和上调纤维蛋白的表达等。目前,对痔病的机制研究正逐渐深化,但尚未系统性阐述痔病发病及中药改善的作用机制,综述相关研究对防治痔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发病机制 作用机制
下载PDF
栝楼牡蛎颗粒制备工艺及调节血糖作用的实验研究
15
作者 唐昀彤 侯小涛 +3 位作者 杜正彩 郝二伟 张铁军 邓家刚 《天津药学》 2024年第5期1-9,共9页
目的:制备栝楼牡蛎颗粒(GLMLG),并对其进行药效学研究。方法:将天花粉和牡蛎两味药直接打粉,采用湿法制粒工艺制备栝楼牡蛎颗粒。采用高脂饲料喂养联合链脲佐菌素(STZ)的方法建立Ⅱ型糖尿病模型,将糖尿病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 目的:制备栝楼牡蛎颗粒(GLMLG),并对其进行药效学研究。方法:将天花粉和牡蛎两味药直接打粉,采用湿法制粒工艺制备栝楼牡蛎颗粒。采用高脂饲料喂养联合链脲佐菌素(STZ)的方法建立Ⅱ型糖尿病模型,将糖尿病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阳性药组和栝楼牡蛎颗粒高、中、低剂量给药组,分别灌胃给药。每日准确记录小鼠体重、饮水量;检测口服葡萄糖耐量(OGTT)并计算其曲线下面积(AUC),测定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并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SI)和胰岛素抵抗指数(IRI)、血清糖化蛋白(GHb),同时检测血脂水平,包括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和游离脂肪酸(FFA)。取胰腺、肝脏和肾脏做HE染色病理切片,观察组织形态。结果:确定栝楼牡蛎颗粒的最佳制备工艺为药粉∶麦芽糊精=5∶1.5,聚维酮K90和海藻酸钠添加量均为3%,润湿剂为药辅总量0.36~0.40倍的70%乙醇,60℃干燥1 h。栝楼牡蛎颗粒给药2周后,二甲双胍组和GLMLG高中低3个剂量组体重和饮水量均降低,与模型组比较,二甲双胍组、GLMLG高剂量和中剂量组糖尿病小鼠的FBG、AUC、GHb、TC、TG、LDL-C、FFA、AUC和IRI显著降低(P<0.05),FINS、HDL-C和ISI显著升高(P<0.05)。病理切片结果表明,二甲双胍组和栝楼牡蛎颗粒高、中剂量组胰腺和肾脏的病理损伤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二甲双胍组和栝楼牡蛎颗粒3个剂量组小鼠的肝脏病理损伤均有改善。结论:栝楼牡蛎颗粒的制备工艺设计合理,生产操作简单可行,产品质量稳定可靠。栝楼牡蛎颗粒有改善Ⅱ型糖尿病小鼠高血糖、肥胖和脂质代谢紊乱的作用,且对因糖尿病导致的胰岛、肝脏、肾脏的损伤具有一定的修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栝楼牡蛎颗粒 制备工艺、血糖调节 Ⅱ型糖尿病
下载PDF
中药致肝损伤的研究进展
16
作者 石子叶 张妍 +4 位作者 徐旭 林娟 徐科一 李楚源 李鹏 《抗感染药学》 2024年第3期228-231,共4页
中药因其确切的疗效和较好的安全性,数千年来一直守护着华夏人民的健康。但部分中药受其自身特性、炮制工艺、配伍组方等影响,可能对肝脏造成较大负担,甚至具有毒性,从而导致肝损伤。该文对引发肝损伤的常见中药及其发生机制做了综述,... 中药因其确切的疗效和较好的安全性,数千年来一直守护着华夏人民的健康。但部分中药受其自身特性、炮制工艺、配伍组方等影响,可能对肝脏造成较大负担,甚至具有毒性,从而导致肝损伤。该文对引发肝损伤的常见中药及其发生机制做了综述,并从炮制、配伍、剂型改造和给药方式等方面探讨了针对中药肝毒性的减毒措施,为中药的用药安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肝损伤 作用机制 减毒措施
原文传递
基于中药质量标志物和传统用法的中药饮片标准汤剂传承发展研究思路与建议 被引量:70
17
作者 陈士林 刘昌孝 +7 位作者 张铁军 刘安 朱广伟 王玉丽 陈常青 张洪兵 肖学凤 黄宇虹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9期4519-4528,共10页
中药汤剂(也称煎剂)是中医师最常用的中药复方剂型,也是中药历史上应用最久和最广的制剂。药材是饮片的原料,饮片是制备提取物、构成中医处方和中药制剂的原料,更体现了传承发展中药的重要性。基于中药饮片标准汤剂,科学认识汤剂质量,... 中药汤剂(也称煎剂)是中医师最常用的中药复方剂型,也是中药历史上应用最久和最广的制剂。药材是饮片的原料,饮片是制备提取物、构成中医处方和中药制剂的原料,更体现了传承发展中药的重要性。基于中药饮片标准汤剂,科学认识汤剂质量,提高药典饮片和中成药质量评价研究理论和方法是科学发展的重要策略。开展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临床应用为基础的中药饮片标准汤剂研究,基于中药质量标志物理论和研究方法探讨饮片和煎煮工艺的影响,形成标准汤剂的质量评价体系,既有利于确保中医处方用药的安全和疗效,也有利于认识标准汤剂在“药材-饮片-中成药”的质量及其标准的差异和价值,提升国家对中药饮片监管水平,保障人民用药安全和有效;还有利于认识标准汤剂在中药饮片生产、中药配方颗粒及经典名方的传承研发中的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饮片 标准汤剂 中国药典 质量标准 质量标志物
原文传递
中药质量标志物(Q-marker):提高中药质量标准及质量控制理论和促进中药产业科学发展 被引量:90
18
作者 刘昌孝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9期4517-4518,共2页
中药质量是中药临床安全有效的基础,是中药产业发展的生命线。中药质量研究历来是行业关注的焦点,中药质量标准和质量控制研究和应用是关系到中医药科学和产业发展的国家战略问题。近年来,我国中药科技工作者为中药质量控制做了大量的工... 中药质量是中药临床安全有效的基础,是中药产业发展的生命线。中药质量研究历来是行业关注的焦点,中药质量标准和质量控制研究和应用是关系到中医药科学和产业发展的国家战略问题。近年来,我国中药科技工作者为中药质量控制做了大量的工作,中药质量研究水平也有了长足的进步,但仍未能满足日益提高的质量控制的要求。特别是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研究薄弱、质量控制指标与中药的有效性关联性不强、质量控制指标专属性差、全产业链以质量为核心的质量管理和监管体系建立的探索工作量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质量标准 中医药科学 质量控制理论 科技工作者 中药产业 全产业链 中药质量控制 质量控制指标
原文传递
中药质量标志物(Q-Marker)研究发展的5年回顾 被引量:140
19
作者 刘昌孝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2511-2518,共8页
在近30年,通过较系统、全面、深入的研究,在发现药效物质基础,建立导向明确、路线清晰、方案合理的研究框架体系,为解读作用机制,明晰组方的合理性、用药的科学性,防病治病的科学内涵,中药及其复方研究获得较大进展。在从药材到成药、... 在近30年,通过较系统、全面、深入的研究,在发现药效物质基础,建立导向明确、路线清晰、方案合理的研究框架体系,为解读作用机制,明晰组方的合理性、用药的科学性,防病治病的科学内涵,中药及其复方研究获得较大进展。在从药材到成药、从研发到产业、从产品到临床,从工厂到市场的全过程的质量控制体系的研究中,亟需建立新理论、新方法、新体系进行广泛的探索研究、应用研究和产业转化研究。弘扬"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科学精神,需要具有前沿性的领引力、创新性的想象力、跨界性的融合力、务实性的执行力和人文性的涵养力的发展观,才能提出中药质量标志物(quality marker,Q-Marker)的新概念、新理论。2016年以来,中药Q-Marker重点开展"指纹成分-工艺过程可重现性""生物学-有效性、安全性""中药功效-作用机制关联性""质量物质可测性"和"质量标准稳定性"五要素研究,使其贯穿中药及其制剂开发的全过程中,形成质量和风险控制的"药材-饮片-成药"全过程质量追溯系统。为确立"中药Q-Marker"为抓手的策略,为建立全新的质量管理体系提供科学依据。在总结近5年研究的基本思路和获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基础上,还分析了国内国际学术期刊公开发表该理论和应用情况和学术影响。相信中药Q-Marker研究,一定会对促进中药标准化和国际学术交流产生积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质量标志物 生产过程质量控制 发展战略 发展策略
原文传递
中药白芍现代研究进展及其质量标志物的预测分析 被引量:120
20
作者 徐佳新 许浚 +6 位作者 曹勇 朱月健 李翔宇 葛德助 马磊 张铁军 刘昌孝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1期5486-5495,共10页
白芍为毛茛科芍药属植物芍药的干燥根,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是常见的补血药,其化学成分主要有单萜及其苷类、三萜类、黄酮类等。现代研究表明,白芍具有抗炎、镇痛、保肝、抗氧化等作用,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 白芍为毛茛科芍药属植物芍药的干燥根,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是常见的补血药,其化学成分主要有单萜及其苷类、三萜类、黄酮类等。现代研究表明,白芍具有抗炎、镇痛、保肝、抗氧化等作用,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该文对白芍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质量控制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并在此基础上结合质量标志物(Q-marker)的核心概念,从质量传递与溯源、化学成分特有性、化学成分有效性及化学成分可测性等方面对白芍的质量标志物进行预测分析,为白芍的质量评价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芍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质量评价 质量标志物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