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西医结合防治围术期重要脏器功能损伤
1
作者 余剑波 吴晓炀 张圆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2025年第1期5-10,共6页
围术期是手术患者康复的关键阶段,防治重要脏器功能损伤在此期间至关重要。近年来,随着对围术期管理的重视,中西医结合治疗逐渐成为改善患者预后的一种有效策略。现代医学通过调节脏器功能、增强机体免疫、减轻术后并发症等多方面发挥... 围术期是手术患者康复的关键阶段,防治重要脏器功能损伤在此期间至关重要。近年来,随着对围术期管理的重视,中西医结合治疗逐渐成为改善患者预后的一种有效策略。现代医学通过调节脏器功能、增强机体免疫、减轻术后并发症等多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而中医药则提供了必要的支持性治疗手段。本文综述了中西医结合治疗在围术期防治脑、心脏、肺、肾及消化系统等重要脏器功能损伤方面的研究进展,旨在为中西医结合防治围术期重要脏器功能损伤方面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术期 重要脏器 功能损伤 中西医结合治疗
下载PDF
重症急性胰腺炎急性期中西医结合治疗策略 被引量:4
2
作者 余剑波 吴晓炀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456-461,共6页
重症急性胰腺炎是临床常见的急危重症,极易引发多器官功能障碍。该病的临床管理复杂,病死率高。尽管西医通过使用机械通气、手术和支持性治疗等方法已取得一定进展,但单一的西医治疗效果有限。中医治疗在调整机体内环境、改善微循环和... 重症急性胰腺炎是临床常见的急危重症,极易引发多器官功能障碍。该病的临床管理复杂,病死率高。尽管西医通过使用机械通气、手术和支持性治疗等方法已取得一定进展,但单一的西医治疗效果有限。中医治疗在调整机体内环境、改善微循环和减轻炎症反应方面显示出独特优势。中西医结合治疗已成为提高治愈率、降低并发症和病死率的有效策略。本文将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策略及其临床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急性胰腺炎 中西医结合 治疗
下载PDF
电针刺减轻小鼠内毒素急性肺损伤的作用机制研究
3
作者 孔畅 刘伟强 +3 位作者 李梦涵 郭晨旭 余剑波 张圆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2025年第1期11-16,共6页
目的:基于环磷酸腺苷反应元件结合蛋白3(CREB3)对高尔基体的应激作用研究电针刺在减轻小鼠内毒素急性肺损伤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SPF级健康雄性C57BL/6J小鼠24只,7~8周龄,体质量25~30 g,随机分成4组:空白对照组(WT组)、内毒素相关性... 目的:基于环磷酸腺苷反应元件结合蛋白3(CREB3)对高尔基体的应激作用研究电针刺在减轻小鼠内毒素急性肺损伤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SPF级健康雄性C57BL/6J小鼠24只,7~8周龄,体质量25~30 g,随机分成4组:空白对照组(WT组)、内毒素相关性急性肺损伤模型组(LPS组)、模型+电针刺组(EA+LPS组)、模型+电针刺激非穴位组(SEA+LPS组),每组6只。EA+LPS组于模型制备前5天采用电针刺小鼠双侧足三里(ST36)和双侧肺俞穴(BL13),SEA+LPS组用同样的方法刺激远端非穴位处。LPS组、EA+LPS组和SEA+LPS组腹腔注射脂多糖(LPS)12 mg/kg,WT组给予等容量生理盐水。注射LPS或生理盐水12 h后,取血并分离血清检测肿瘤坏死因子(TNF)-ɑ、白细胞介素(IL)-1β和IL-6浓度,取肺组织并进行病理损伤评分,免疫荧光染色观察高尔基体形态,检测CREB3蛋白的表达水平及Golgin97、GRASP65和GOLPH3高尔基体应激相关指标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LPS组比较,EA+LPS组肺损伤减轻,显微镜下高尔基体损伤程度减轻,血清TNF-α、IL-1、IL-6含量降低(P <0.05),肺组织CREB3蛋白表达水平下调,高尔基体应激相关蛋白Golgin97、GRASP65表达上调,而GOLPH3表达下调(P <0.05),但SEA+LPS组上述各指标与LPS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REB3敲除小鼠可逆转电针刺对高尔基体应激及脓毒症肺损伤的治疗效果。结论:电针刺激双侧足三里和双侧肺俞穴减轻小鼠内毒素急性肺损伤的作用机制可能与CREB3介导高尔基体应激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电针刺 肺损伤 高尔基体
下载PDF
基础研究中实验动物伦理现状与管理要点
4
作者 刘晋津 桂勇利 张琦 《中国动物保健》 2025年第1期228-231,共4页
2023年,十部委联合发布了《科技伦理审查办法》(试行),明确指出开展科技伦理活动应依照本办法进行科技伦理审查。其中,第二条中的第二点,将涉及实验动物的科技活动单独列为一项,足以见得国家对于科技工作、实验动物伦理审查的重视程度... 2023年,十部委联合发布了《科技伦理审查办法》(试行),明确指出开展科技伦理活动应依照本办法进行科技伦理审查。其中,第二条中的第二点,将涉及实验动物的科技活动单独列为一项,足以见得国家对于科技工作、实验动物伦理审查的重视程度。实验动物福利以实验动物伦理审查为重点,必须遵守3R原则。本文分析了基础研究中实验动物福利及动物伦理审查现状,从管理者的角度阐述了实验动物伦理审查的重要性及管理要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动物福利 实验动物伦理审查 管理要点
下载PDF
血红素加氧酶1(HO-1)基因敲除影响小鼠肺脏免疫细胞组成平衡并加重脂多糖诱导的急性肺损伤 被引量:2
5
作者 杨静 史佳 +2 位作者 关鑫 戈立秀 余剑波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96-302,共7页
目的 评价血红素加氧酶1(HO-1)基因缺失对脂多糖(LPS)诱导急性肺损伤(ALI)小鼠肺脏免疫细胞组成及炎症性损伤的影响。方法 选取C57BL/6野生型(WT)小鼠和同背景HO-1条件敲除(HO-1^(-/-))小鼠,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WT对照组、 LPS处理的WT组... 目的 评价血红素加氧酶1(HO-1)基因缺失对脂多糖(LPS)诱导急性肺损伤(ALI)小鼠肺脏免疫细胞组成及炎症性损伤的影响。方法 选取C57BL/6野生型(WT)小鼠和同背景HO-1条件敲除(HO-1^(-/-))小鼠,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WT对照组、 LPS处理的WT组、 HO-1^(-/-)对照组和LPS处理的HO-1^(-/-)组。LPS处理的WT组和LPS处理的HO-1^(-/-)组分别经尾静脉注射LPS(15 mg/kg)建立ALI模型,WT对照组和HO-1^(-/-)对照组经尾静脉注射同等体积生理盐水。造模12 h后,处死小鼠并收集各组肺组织。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变化。PCR检测肺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白细胞介素1β (IL-1β)和IL-6 mRNA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肺组织中性粒细胞(CD45^(+)CD11b^(+)Ly6G^(+)Ly6C^(-))、总单核细胞(CD45^(+)CD11b^(+)Ly6C^(hi))、促炎性单核细胞亚群(CD45^(+)CD11b^(+)Ly6C^(hi)CCR2^(hi))、总巨噬细胞(CD45^(+)CD11b^(+)F4/80^(+))、 M1巨噬细胞亚群(CD45^(+)CD11b^(+)F4/80^(+)CD86^(+))、 M2巨噬细胞亚群(CD45^(+)CD11b^(+)F4/80^(+)CD206^(+))、总T细胞(CD45^(+)CD3^(+))、 CD3^(+)CD4^(+)T细胞亚群、 CD3^(+)CD8^(+) T细胞亚群和髓源性抑制细胞(MDSC, CD45^(+)CD11b^(+)Gr1^(+))百分比。结果 与相应对照组相比,LPS处理的WT和HO-1^(-/-)小鼠,肺组织炎症损伤加重;TNF-α、 IL-1β和IL-6 mRNA水平增加;中性粒细胞、总单核细胞、促炎性单核细胞亚群、 MDSC和总巨噬细胞比例显著增加;CD3^(+)、 CD3^(+)CD4^(+)和CD3^(+)CD8^(+) T细胞比例显著降低。静息状态下,与WT对照组小鼠相比,HO-1^(-/-)对照组小鼠肺脏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促炎性单核细胞比例增加;CD3^(+)和CD3^(+)CD8^(+) T细胞比例降低。与LPS处理的WT小鼠相比,LPS处理的HO-1^(-/-)小鼠肺组织TNF-α和IL-1β mRNA表达水平更高,总单核细胞、促炎性单核细胞亚群、 M1巨噬细胞和M1/M2比值显著增加;CD3^(+)CD8^(+) T细胞百分比显著降低。结论 HO-1的缺失影响ALI小鼠肺脏免疫系统功能,加重LPS刺激后的炎症性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红素加氧酶1 急性肺损伤 中性粒细胞 单核细胞 巨噬细胞 T淋巴细胞
原文传递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的研究进展
6
作者 郝成飞 陈国杉 +1 位作者 张西波 戚峰 《天津医药》 2025年第1期108-112,共5页
在肿瘤微环境中,肿瘤相关巨噬细胞通过高度可塑性构建复杂交互网络,促进癌症生态系统动态演变。随着单细胞测序技术的革新,肿瘤相关巨噬细胞的异质性、功能多样性及其与肿瘤微环境的相互作用机制得以揭示。这预示着肿瘤相关巨噬细胞或... 在肿瘤微环境中,肿瘤相关巨噬细胞通过高度可塑性构建复杂交互网络,促进癌症生态系统动态演变。随着单细胞测序技术的革新,肿瘤相关巨噬细胞的异质性、功能多样性及其与肿瘤微环境的相互作用机制得以揭示。这预示着肿瘤相关巨噬细胞或成为肿瘤靶向治疗新靶标,推动精准抗癌策略发展。该文综述相关研究历程,探讨交互机制,阐述分类及临床治疗潜力,旨在为肿瘤学研究与临床实践提供新视角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 肿瘤微环境 髓系细胞 转录组测序 细胞间通讯
下载PDF
新型CD47阻断型单克隆抗体的筛选及其抗结直肠癌活性观察
7
作者 卢杨 袁向飞 +2 位作者 张砚君 范冬梅 熊冬生 《山东医药》 2025年第4期37-41,共5页
目的筛选靶向人CD47蛋白的新型阻断型单克隆抗体并观察其抗结直肠癌活性,为靶向人CD47靶点的免疫治疗提供新选择。方法利用单克隆抗体筛选技术获得能够稳定分泌CD47抗体的鼠源杂交瘤细胞株,制备小鼠腹水,纯化获得抗体纯品47-F。采用流... 目的筛选靶向人CD47蛋白的新型阻断型单克隆抗体并观察其抗结直肠癌活性,为靶向人CD47靶点的免疫治疗提供新选择。方法利用单克隆抗体筛选技术获得能够稳定分泌CD47抗体的鼠源杂交瘤细胞株,制备小鼠腹水,纯化获得抗体纯品47-F。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47-F抗体与CD47蛋白的亲和力,观察47-F抗体与商品CD47抗体B6H12.2对靶细胞结合的竞争性;采用红细胞凝集实验检测47-F抗体的红细胞毒性。分离人外周血单核细胞来源的巨噬细胞,采用细胞吞噬实验观察47-F抗体、B6H12.2抗体及同型对照抗体对人巨噬细胞吞噬结肠癌细胞HCT116和SW620能力的体外促进作用。建立小鼠皮下结肠癌移植瘤模型,采用分层随机分组法将小鼠分为抗体给药组和PBS对照组,观察47-F抗体对小鼠结肠癌移植瘤生长的体内抑制作用。结果47-F抗体能够有效结合CD47蛋白,具有较高亲和力;47-F抗体能有效竞争商品抗体B6H12.2对人CD47蛋白的结合,且具有浓度梯度依赖性。红细胞凝集实验结果显示,47-F抗体未引起红细胞凝集,红细胞毒性较低。与对照抗体比较,47-F抗体、B6H12.2抗体均提高了人巨噬细胞对SW620、hCT116细胞的吞噬率,且47-F抗体的促吞噬作用高于B6H12.2抗体(P均<0.05)。47-F抗体给药第19天,抗体给药组肿瘤体积小于PBS对照组(P<0.05),肿瘤抑制率为80.6%。结论成功筛选获得了一株新型CD47阻断型单克隆抗体47-F;该抗体具有亲和力强、促吞噬活性强、低红细胞毒性的特点,抗结直肠癌活性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47 单克隆抗体 结直肠癌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 红细胞毒性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讨黄芪甲苷促进血管生成的机制
8
作者 张兴洲 魏明 +1 位作者 刘韦鋆 张楠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729-733,共5页
目的:利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讨黄芪甲苷促进血管生成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SwissTarget Prediction和GeneCards数据库筛选黄芪甲苷的相关靶点,通过GeneCards数据库筛选血管生成的相关靶点,将交集基因通过Venny分析,得到黄芪促血管... 目的:利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讨黄芪甲苷促进血管生成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SwissTarget Prediction和GeneCards数据库筛选黄芪甲苷的相关靶点,通过GeneCards数据库筛选血管生成的相关靶点,将交集基因通过Venny分析,得到黄芪促血管生成的关键靶点。运用String数据库构建交集基因的PPI网络,数据导入Cytoscape3.10.1软件构建PPI网络,筛选关键基因。借助DAVID数据库及微生信对靶点基因进行GO富集分析。采用AutoDock vina软件进行分子对接,通过Pymol软件进行受体和配体可视化处理。结果:从黄芪甲苷中筛选出93个靶点,与血管生成有关的803个靶点,PPI网络筛选出关键靶点10个,包括IL6、AKT1、MMP9、STAT3、TGFB1、CTNNB1、HIF1A、BCL2、GSK3B、IL1B,富集分析提示上述靶点参与多条血管生成相关的信号通路。分子对接表明黄芪甲苷与上述靶点的结合性能良好,与AKT1、GSK3B、HIF1A、MMP9靶点的对接能量均小于-8 kcal/mol,以氢键结合。结论:黄芪甲苷可通过与多个靶点结合从而调节相关的信号通路,发挥促进血管生成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甲苷 血管生成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下载PDF
反流性食管炎的非手术治疗极限
9
作者 吴瑜 刘忠杰 +1 位作者 王玉 荀敬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462-465,共4页
反流性食管炎(RE)是涉及多学科的一种疾病,本文系统性阐述了RE的研究现状。对于RE手术治疗指征,目前国内外医生尚存在争议,本文根据目前文献和临床经验,探讨RE非手术治疗的极限,期望避免各专科医生对严重RE患者长期、甚至多年的无期限... 反流性食管炎(RE)是涉及多学科的一种疾病,本文系统性阐述了RE的研究现状。对于RE手术治疗指征,目前国内外医生尚存在争议,本文根据目前文献和临床经验,探讨RE非手术治疗的极限,期望避免各专科医生对严重RE患者长期、甚至多年的无期限保守治疗,并且对RE的手术指征、手术时机有更好把握,从而节约医疗成本,使该病治疗效果达到最佳。当然,未来仍需更多、更高级别循证医学证据来确定手术治疗的指征及非手术治疗的极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流性食管炎 非手术治疗 极限
下载PDF
中医药治疗食管癌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0
作者 杨慧超 荀敬 +3 位作者 姜晓琳 刘宾 张琦 吴瑜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419-423,共5页
食管癌作为全球第二常见的消化道癌症,其治疗和预后一直是研究的热点和难点。中医药治疗在减轻化疗毒副作用及提高患者的生存时间和生存质量方面优势显著,其作用机制更是备受关注。本文综述了中药复方或单体治疗食管癌的作用机制研究进... 食管癌作为全球第二常见的消化道癌症,其治疗和预后一直是研究的热点和难点。中医药治疗在减轻化疗毒副作用及提高患者的生存时间和生存质量方面优势显著,其作用机制更是备受关注。本文综述了中药复方或单体治疗食管癌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主要包括促进细胞自噬、诱导细胞凋亡、抑制细胞增殖、抑制血管生成、抑制细胞迁移和侵袭、调节免疫功能以及提高化疗敏感性,以期增加专家学者对其作用机制的认识,为食管癌的中医药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 食管癌 作用机制 中药单体 中药复方
下载PDF
组织成像质谱流式在消化系统肿瘤中的应用
11
作者 刘泽涵 荀敬 +4 位作者 张爱民 王波涛 张兰秋 王西墨 张琦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66-871,共6页
组织成像质谱流式(IMC)是一种融合了质谱、高分辨激光消融、免疫组织/细胞化学的新技术。以独特的高维视角全面、精准地描绘组织和肿瘤微环境中复杂的表型、信号通路、肿瘤免疫的相互作用,在消化系统肿瘤中广泛应用。本文围绕IMC在描绘... 组织成像质谱流式(IMC)是一种融合了质谱、高分辨激光消融、免疫组织/细胞化学的新技术。以独特的高维视角全面、精准地描绘组织和肿瘤微环境中复杂的表型、信号通路、肿瘤免疫的相互作用,在消化系统肿瘤中广泛应用。本文围绕IMC在描绘肿瘤微环境全景图、揭示肿瘤空间异质性、阐明肿瘤药理学机制、助力新药开发、动态评估免疫治疗疗效在消化系统肿瘤中应用展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成像质谱流式 肿瘤微环境 肿瘤异质性 消化系统肿瘤 免疫治疗
下载PDF
6-磷酸果糖-2-激酶/果糖-2,6-二磷酸酶4对卵巢癌细胞干性的影响及其机制
12
作者 高瑞芳 孙丽丽 +8 位作者 荀敬 李霞 纪爱玲 杨洁 胡思科 王曼雪 李伟 张颖 刘洪斌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405-410,共6页
目的:探讨6-磷酸果糖-2-激酶/果糖-2,6-二磷酸酶4(PFKFB4)对卵巢癌细胞干性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利用慢病毒系统构建PFKFB4过表达的卵巢癌SKOV3和A2780稳定细胞系。采用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干性相关转录因子SOX2、OCT4和NA... 目的:探讨6-磷酸果糖-2-激酶/果糖-2,6-二磷酸酶4(PFKFB4)对卵巢癌细胞干性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利用慢病毒系统构建PFKFB4过表达的卵巢癌SKOV3和A2780稳定细胞系。采用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干性相关转录因子SOX2、OCT4和NANOG的表达,成球实验检测细胞的成球能力,确定PFKFB4对卵巢癌细胞干性的影响;利用自噬激活剂雷帕霉素处理卵巢癌细胞,检测SOX2、OCT4和NANOG的表达及细胞的成球能力,评估自噬对卵巢癌细胞干性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自噬相关蛋白LC3B-Ⅱ和p62的表达,确定PFKFB4对卵巢癌细胞自噬的影响;生物信息学分析卵巢癌中PFKFB4与BNIP3表达的相关性;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检测PFKFB4对BNIP3表达的影响。结果:过表达PFKFB4促进SOX2、OCT4和NANOG的表达和卵巢癌细胞的成球能力;雷帕霉素刺激增加SOX2、OCT4和NANOG的表达和卵巢癌细胞的成球能力;过表达PFKFB4增加卵巢细胞自噬水平,包括增加LC3B-Ⅱ蛋白表达、降低p62蛋白表达;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卵巢癌组织中PFKFB4与BNIP3表达高度正相关;过表达PFKFB4增加BNIP3的mRNA和蛋白水平。结论:PFKFB4可能通过激活BNIP3介导的细胞自噬增强卵巢癌细胞的干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癌 6-磷酸果糖-2-激酶/果糖-2 6-二磷酸酶4 干性 自噬 BNIP3
下载PDF
机器人辅助下与腹腔镜下修补术治疗Ⅳ型食管裂孔疝的效果比较
13
作者 刘韦金 王玉 +2 位作者 李頔 王宏磊 吴瑜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466-470,共5页
目的:探讨机器人辅助下食管裂孔疝修补术与传统腹腔镜下食管裂孔疝修补术治疗Ⅳ型食管裂孔疝的安全性与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3年11月在天津市南开医院胃肠外科三行食管裂孔疝修补术的20例Ⅳ型食管裂孔疝患者的临床... 目的:探讨机器人辅助下食管裂孔疝修补术与传统腹腔镜下食管裂孔疝修补术治疗Ⅳ型食管裂孔疝的安全性与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3年11月在天津市南开医院胃肠外科三行食管裂孔疝修补术的20例Ⅳ型食管裂孔疝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传统腹腔镜组和机器人组,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情况、治疗效果与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机器人组8例,其中男性3例,女性5例;腹腔镜组12例,其中男性4例,女性8例;两组在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方面无明显差异;机器人组患者术前胃食管反流问卷量表(GERD-Q)量表评分为(10.00±3.38)分,术后为(1.88±0.84)分,前后差值为(8.13±3.48)分,腹腔镜组患者术前GERD-Q评分为(9.50±3.50)分,术后为2(1,3)分,差值为(7.42±3.55)分,两组差值对比无统计学差异;围手术期方面,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未有中转开腹或改变手术方式。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进食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方面,无统计学差异。术后并发症方面,腹腔镜组有1例患者在术后1个月后因出现吞咽困难,疝复发再次入院行手术治疗,其余患者在术后1年随访中,均未出现复发,两组术后并发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机器人辅助手术治疗Ⅳ型食管裂孔疝的安全性与治疗效果满意,具备良好的未来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达芬奇机器人 腹腔镜 Ⅳ型食管裂孔疝
下载PDF
去泛素化酶及JOSD2在恶性肿瘤中的研究现状
14
作者 王文鹏 施丹 +2 位作者 云铎 孔大陆 王捷夫 《肿瘤防治研究》 CAS 2024年第5期392-396,共5页
蛋白泛素化是一种关键的翻译后修饰过程,可降解细胞内的蛋白质,对于维持蛋白质稳态和丰度至关重要。去泛素化酶是泛素系统中一类重要的蛋白质水解酶,其作用是逆转泛素化这一过程,通过从蛋白质中切除蛋白链并回收泛素分子来调节蛋白质稳... 蛋白泛素化是一种关键的翻译后修饰过程,可降解细胞内的蛋白质,对于维持蛋白质稳态和丰度至关重要。去泛素化酶是泛素系统中一类重要的蛋白质水解酶,其作用是逆转泛素化这一过程,通过从蛋白质中切除蛋白链并回收泛素分子来调节蛋白质稳定性。去泛素化酶活动异常与许多恶性肿瘤发生发展有着密切关系。去泛素化酶JOSD2是Machado-Joseph病蛋白结构域蛋白酶家族的一员,该酶仅包含一个高度保守的、具有催化酶活性的Josephin结构域。近年来,越来越多研究发现其与恶性肿瘤相关。本文就目前去泛素化酶在恶性肿瘤中的研究现状,及JOSD2在多种恶性肿瘤中的研究进行阐述,并指出JOSD2可能成为治疗恶性肿瘤的潜在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泛素化酶 JOSD2 恶性肿瘤 分子靶向治疗
下载PDF
微小染色体维持蛋白复合物6、细胞分裂周期相关蛋白6在肾透明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恶性生物学行为的相关性研究
15
作者 杨拓 蔡科科 +3 位作者 赵朋 王金铸 刘立朋 马际春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637-642,共6页
目的:探讨微小染色体维持蛋白复合物6(MCM6)、细胞分裂周期相关蛋白6(CDC6)在肾透明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恶性生物学行为的相关性。方法:2021年1月-2023年12月就诊于天津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泌尿外科的77例肾透明细胞癌患者,选取其癌... 目的:探讨微小染色体维持蛋白复合物6(MCM6)、细胞分裂周期相关蛋白6(CDC6)在肾透明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恶性生物学行为的相关性。方法:2021年1月-2023年12月就诊于天津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泌尿外科的77例肾透明细胞癌患者,选取其癌组织作为研究组,同源远侧的正常肾组织为对照组;基于GEPIA数据库MCM6和CDC6相关信息,应用单克隆抗体免疫组化技术比较研究MCM6和CDC6在肾透明细胞癌组织和正常组织中的表达;采用q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shRNA对MCM6表达的影响:应用CCK-8和集落形成试验检测HTB-47和CRL-1932细胞系的体外增殖结果。结果:与正常肾组织相比,MCM6/CDC6在肾透明细胞癌组织中明显上调,且MCM6上调与患者无病生存率降低相关(P<0.05);敲低HTB-47和CRL-1932细胞系的MCM6基因可显著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并显著阻滞了肿瘤细胞分裂周期停留在G2/M期;MCM6的表达与肾癌体积大小显著相关(P=0.010),根据GEPIA数据库显示,CDC6与MCM6有明显的相关性(P<0.01),所有表达结果均通过免疫组化染色检测进一步验证。结论:MCM6的表达上调与肾透明细胞癌的恶性生物学行为和临床进展有关,其可通过影响细胞周期来调控细胞增殖,在肾透明细胞癌组织中,MCM6和CDC6表达量均显著上调且关系密切,表明MCM6/CDC6可能成为预测肾透明细胞癌的潜在生物标记物,并可能成为该病靶向治疗一个新的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染色体维持蛋白复合物6 细胞分裂周期相关蛋白6 肾透明细胞癌 生物标记物
下载PDF
小肠结肠炎综合征小鼠肠黏膜中NLRP3表达与炎症分子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娟 袁向飞 赵煜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829-832,共4页
目的探讨食物蛋白诱导的小肠结肠炎综合征(FPIES)小鼠肠黏膜细胞中炎症小体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NLRP3)表达水平,明确NLRP3异常与炎症分子及细胞焦亡的关联性。方法利用卵清蛋白灌胃建立食物蛋白诱导FPIES小鼠模型;实时荧光... 目的探讨食物蛋白诱导的小肠结肠炎综合征(FPIES)小鼠肠黏膜细胞中炎症小体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NLRP3)表达水平,明确NLRP3异常与炎症分子及细胞焦亡的关联性。方法利用卵清蛋白灌胃建立食物蛋白诱导FPIES小鼠模型;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肠黏膜细胞NLRP3、炎症分子及细胞焦亡通路分子的表达水平;采用药物干预黏膜细胞,分别抑制和激活NLRP3,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肠黏膜细胞炎症分子及细胞焦亡通路分子表达的改变情况。结果FPIES小鼠肠黏膜细胞中NLRP3、炎症分子及细胞焦亡通路分子表达水平显著上调(P<0.05);激活NLRP3表达,可以诱导炎症分子及细胞焦亡通路分子表达显著上调,抑制NLRP3表达,可以显著上调炎症分子转化生长因子(TGF)-β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表达(P<0.05)。结论FPIES小鼠肠黏膜细胞NLRP3表达与炎症反应及细胞焦亡密切相关,是调控FPIES肠道病理表型的上游靶标分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肠结肠炎 Nod信号接头蛋白质类 细胞焦亡 小鼠 近交BALB C 肠黏膜细胞
下载PDF
甘草泻心汤配方颗粒与传统汤剂HPLC指纹图谱一致性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何颖 邹爱英 +1 位作者 涂正伟 刘慧敏 《天津药学》 2022年第2期14-21,共8页
目的:分析甘草泻心汤配方颗粒煎煮汤剂(dec.FD)、热溶汤剂(dis.FD)与传统汤剂(TD)的HPLC指纹图谱一致性。方法:采用HPLC建立甘草泻心汤dec.FD、dis.FD和TD指纹图谱,通过相似度评价和化学计量学分析比较dec.FD、dis.FD与TD的指纹图谱一... 目的:分析甘草泻心汤配方颗粒煎煮汤剂(dec.FD)、热溶汤剂(dis.FD)与传统汤剂(TD)的HPLC指纹图谱一致性。方法:采用HPLC建立甘草泻心汤dec.FD、dis.FD和TD指纹图谱,通过相似度评价和化学计量学分析比较dec.FD、dis.FD与TD的指纹图谱一致性。结果:10批TD间指纹图谱相似度均在0.992以上,匹配出54个综合共有峰,dec.FD、dis.FD分别以TD共有模式作对照指纹图谱,相似度均在0.995以上,dec.FD、dis.FD与TD比较,有部分综合共有峰未检出;化学计量学分析显示,TD与dec.FD、dis.FD区分明显,dec.FD、dis.FD聚落集中,TD则聚落的较为分散,dec.FD与dis.FD之间有差异,但差异不显著;47、49、16、26等21个综合共有峰VIP>1,对差异有贡献。结论:甘草泻心汤dec.FD、dis.FD与TD间具有较高的相似度,但具有明显的差异,而dec.FD与dis.FD间有差异,但不显著,对配方颗粒汤剂煎煮与否对其物质组成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泻心汤 传统汤剂 配方颗粒 指纹图谱 高效液相色谱 化学计量学
下载PDF
黏液黏蛋白的药动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8
作者 刘韦鋆 崔云峰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2020年第3期562-566,共5页
黏蛋白作为一类高分子量和大量糖基化的蛋白质,是黏液的主要成分,由杯状细胞合成,广泛分布。其分为许多亚型,具有不同的理化特性和生理功能。一些诱因可引起黏蛋白的变化。近些年来,黏蛋白的药动学行为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相关的实验模... 黏蛋白作为一类高分子量和大量糖基化的蛋白质,是黏液的主要成分,由杯状细胞合成,广泛分布。其分为许多亚型,具有不同的理化特性和生理功能。一些诱因可引起黏蛋白的变化。近些年来,黏蛋白的药动学行为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相关的实验模型也逐渐成熟起来,黏蛋白的新功能等我们去发现。本文对黏蛋白进行了系统性综述,以期全面了解黏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液 黏蛋白 药动学
下载PDF
核因子E2相关因子2通过上调细胞紧密连接蛋白Claudin-18表达减轻内毒素致急性肺损伤
19
作者 刘沙沙 董树安 +3 位作者 史佳 刘华洋 高巧营 余剑波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77-380,共4页
目的探讨内毒素致急性肺损伤(ALI)时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对细胞紧密连接蛋白Claudin-18的影响。方法将18只健康雄性C57BL/6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内毒素致ALI模型组(ALI组)及Nrf2激活剂叔丁基对苯二酚(tBHQ)预处理组(tBHQ+... 目的探讨内毒素致急性肺损伤(ALI)时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对细胞紧密连接蛋白Claudin-18的影响。方法将18只健康雄性C57BL/6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内毒素致ALI模型组(ALI组)及Nrf2激活剂叔丁基对苯二酚(tBHQ)预处理组(tBHQ+ALI组),每组6只。通过腹腔注射脂多糖(LPS)15 mg/kg制备小鼠内毒素致ALI模型;对照组注射等量磷酸盐缓冲液(PBS)。tBHQ+ALI组于制模前3 h分3次腹腔注射tBHQ,每次间隔1 h(合计50 mg/kg),最后一次注射tBHQ的同时给予LPS 15 mg/kg;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等量PBS,最后一次给药时分别注射PBS或LPS。注射LPS后12 h处死小鼠取肺组织,苏木素-伊红(HE)染色后,光镜下观察肺组织病理学改变,并计算肺损伤评分;测定肺湿/干质量比值(W/D);采用蛋白质免疫印迹试验(Western blotting)检测肺组织Nrf2蛋白表达;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肺组织Claudin-18阳性表达。结果对照组肺组织结构完整,无明显病理学改变。与对照组相比,ALI组肺泡间隔增宽,伴有炎症细胞浸润、毛细血管充血及组织水肿,肺损伤评分及肺W/D比值均明显升高〔肺损伤评分(分):6.50±1.05比1.83±0.75,肺W/D比值:3.79±0.22比3.20±0.14,均P<0.01〕,且肺组织Nrf2蛋白表达及Claudin-18阳性表达均明显降低〔Nrf2蛋白(Nrf2/β-actin):0.41±0.33比1.22±0.33,Claudin-18(A值):0.28±0.07比0.44±0.10,均P<0.05〕。tBHQ预处理后,肺组织病理损伤程度较ALI组明显减轻,肺泡间隔轻度异常,炎症细胞浸润及组织水肿减轻,肺损伤评分及肺W/D比值均明显降低〔肺损伤评分(分):3.00±0.89比6.50±1.05,肺W/D比值:3.28±0.19比3.79±0.22,均P<0.01〕,且肺组织Nrf2蛋白表达及Claudin-18阳性表达均明显升高〔Nrf2蛋白(Nrf2/β-actin):1.26±0.09比0.41±0.33,Claudin-18(A值):0.45±0.04比0.28±0.07,均P<0.05〕。结论Nrf2能通过上调Claudin-18表达减轻肺水肿,从而改善内毒素致AL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肺损伤 叔丁基对苯二酚 核因子E2相关因子2 紧密连接蛋白Claudin-18
原文传递
旋覆代赭汤对食管癌细胞干性的影响 被引量:5
20
作者 马媛 荀敬 +4 位作者 王波涛 李棣华 张琦 王震宇 吴瑜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62-67,共6页
目的:探究旋覆代赭汤对食管癌细胞干性的影响。方法:将BALB/c裸鼠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5只,分别连续给予生理盐水和旋覆代赭汤(9.89 g/kg)灌胃处理,在给予灌胃第8日时皮下接种5×10^(6)细胞数量的人源食管癌ECA-109细胞,每... 目的:探究旋覆代赭汤对食管癌细胞干性的影响。方法:将BALB/c裸鼠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5只,分别连续给予生理盐水和旋覆代赭汤(9.89 g/kg)灌胃处理,在给予灌胃第8日时皮下接种5×10^(6)细胞数量的人源食管癌ECA-109细胞,每周测量肿瘤大小,4周后处死小鼠。收取肿瘤组织和小鼠血清,采用RT-qPCR、Western blot和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肿瘤细胞干性相关转录因子NANOG、OCT4、SOX2的表达。分别用含10%胎牛血清和上述两组小鼠的血清处理48 h食管癌ECA-109细胞,每组设置三个复孔,用RT-q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NANOG、OCT4、SOX2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以及AKT及其磷酸化(p-AKT)的蛋白表达水平;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肿瘤细胞中ALDH酶活性;用成球实验检测肿瘤细胞的成球数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旋覆代赭汤显著抑制食管癌小鼠肿瘤的生长和大小(P<0.01或P<0.05);旋覆代赭汤药物血清显著降低食管癌细胞的中NANOG、OCT4和SOX2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ALDH酶活性和成球数量,以及AKT和AKT的磷酸化(p-AKT)水平(P<0.01或P<0.05)。结论:旋覆代赭汤具有抑制食管癌细胞干性的作用,其可能是治疗食管癌的潜在有效药物,为食管癌治疗探寻新的有效药物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覆代赭汤 食管癌 肿瘤干细胞 干性 小鼠 细胞培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