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1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检验科生物安全管理的实践与探索——以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为例 被引量:7
1
作者 郑健 穆红 +1 位作者 周春雷 刘萍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21年第2期232-236,共5页
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检验科生物安全管理工作进行总结与思考,为进一步工作提升奠定基础。以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检验科生物安全管理体系为例分析总结。通过加强生物安全管理,建立了完善的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体系,配备了符合标准的... 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检验科生物安全管理工作进行总结与思考,为进一步工作提升奠定基础。以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检验科生物安全管理体系为例分析总结。通过加强生物安全管理,建立了完善的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体系,配备了符合标准的硬件设施和防护物资,完善了检验科内部、外部人员培训,完善了人员档案,完成了检验全过程的生物安全评估,加强了实验室消毒与清洁管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发生对医院检验科的生物安全管理工作提出了前所未有的高标准,检验科对该方面工作应不断完善,并总结今后应对类似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检验科 生物安全 安全管理
原文传递
512例神经内科NICU重症患者医院感染的研究 被引量:21
2
作者 臧大维 刘娟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944-945,共2页
目的分析神经内科重症监护病房(NICU)患者及其分离的病原菌耐药性,为临床降低NICU患者的医院感染提供证据。方法对NICU的1027例患者进行筛选,对其中512例医院感染的患者及分离出的813株病原菌,在感染的种类、病因及病原菌对抗菌药物的... 目的分析神经内科重症监护病房(NICU)患者及其分离的病原菌耐药性,为临床降低NICU患者的医院感染提供证据。方法对NICU的1027例患者进行筛选,对其中512例医院感染的患者及分离出的813株病原菌,在感染的种类、病因及病原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情况进行分析。结果NICU患者医院感染发病率高(49.85%),以呼吸系统及泌尿系统感染多见,G-杆菌中肺炎克雷伯菌检出率最高(62.61%),对头孢哌酮/他唑巴坦、头孢他啶耐药较低;G+球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最高(28.16%),对万古霉素敏感。结论及时的细菌学检查,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及规范的医疗行为是控制NICU医院感染发病率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内科重症监护病房 病原菌 医院感染
下载PDF
皮氏罗尔斯顿菌感染患者42例临床特征及菌株药物敏感性
3
作者 朱真骙 刘晔华 +3 位作者 王策 于洪志 周春雷 穆红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379-1383,共5页
目的研究临床分离获得的皮氏罗尔斯顿菌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及菌株药敏试验结果,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23年12月于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就诊的皮氏罗尔斯顿菌感染住院患者,分析皮氏罗尔斯顿菌的临... 目的研究临床分离获得的皮氏罗尔斯顿菌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及菌株药敏试验结果,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23年12月于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就诊的皮氏罗尔斯顿菌感染住院患者,分析皮氏罗尔斯顿菌的临床特征及药敏试验数据。结果10年内共分离出罗尔斯顿菌属80株,其中非重复皮氏罗尔斯顿菌42株(52.5%)。42株皮氏罗尔斯顿菌中,64.3%分离自男性患者;分离自痰、导管、血、咽拭子、引流液标本的菌株分别占38.1%、28.6%、19.0%、4.8%、2.4%;临床来源科室分布以重症监护科病房(ICU)占比最高(52.4%);感染患者例数随年份先升后降,之后呈小幅波动,各科室感染患者例数随年份变化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皮氏罗尔斯顿菌对多西环素、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米诺环素等药物具有较高的敏感率,敏感率为78.3%~90.9%;而对复方磺胺甲口恶唑、头孢唑林则完全(100%)耐药,对氨曲南、黏菌素、头孢替坦、妥布霉素、阿米卡星、头孢他啶、庆大霉素同样具有较高的耐药率(80.0%~97.4%)。对21种抗菌药物在不同年份间的耐药率变化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皮氏罗尔斯顿菌主要来自ICU,感染人群以成年男性居多,从痰和导管标本中分离出的菌株最多;菌株呈现多重耐药,应注意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变迁,加强细菌耐药动态监控,指导临床合理选择抗菌药物,实施早期有效治疗以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氏罗尔斯顿菌 临床特征 抗菌药物 药敏试验 多重耐药
下载PDF
罕见血红蛋白变异体J-Sardegna干扰HbA1c检测1例报道
4
作者 岳莹莹 周春雷 +1 位作者 梁娜 穆红 《检验医学》 CAS 2024年第9期919-922,共4页
糖化血红蛋白(glycated hemoglobin A1c,Hb A1c)是血红蛋白β链-N端缬氨酸与葡萄糖结合而形成,反映近2~3个月血糖平均水平,是诊断糖尿病和评价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情况的重要指标[1]。有多种因素可影响Hb A1c的检测,如红细胞寿命改变、... 糖化血红蛋白(glycated hemoglobin A1c,Hb A1c)是血红蛋白β链-N端缬氨酸与葡萄糖结合而形成,反映近2~3个月血糖平均水平,是诊断糖尿病和评价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情况的重要指标[1]。有多种因素可影响Hb A1c的检测,如红细胞寿命改变、恶性肿瘤或严重的肝肾疾病,以变异体的存在较为常见,常见的血红蛋白(hemoglobin,Hb)变异体包括Hb S、Hb E、Hb C和Hb D。随着临床对Hb A1c的关注,越来越多新的Hb变异体被发现,如Hb J-Bangkok、Hb New York、HbBeijing和HbG-Taipei。因此,在日常工作中识别新的变异体,并评估其对常用Hb A1c检测方法的干扰,是对检验科工作人员的考验。目前,Hb A1c检测方法分为两大类:1)基于Hb A1c与非Hb A1c所带电荷不同,如离子层析法、电泳法;2)基于Hb糖化基团的结构特点,如亲和层析法、离子捕获法和免疫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和毛细管电泳法为推荐的参考方法。Hb变异体的干扰取决于所使用的检测方法和变异体的类型,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利用3种不同原理(高效液相色谱、硼酸盐亲和层析、毛细管电泳)的4种检测方法对Hb A1c进行检测,并通过测序确定位点突变和变异体类型,确诊1例罕见的Hb变异体病例。现介绍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化血红蛋白 血红蛋白变异体 Hb J-Sardegna 糖尿病
下载PDF
再生障碍性贫血血清IFN-γ、IL-17、EPO、TPO水平的变化
5
作者 郝文连 吴少华 +3 位作者 景晔 徐和福 王莉 胡艳 《吉林医学》 CAS 2024年第2期338-341,共4页
目的:探讨再生障碍性贫血(AA)血清血小板生成素(TPO)、白细胞介素-17(IL-17)、γ-干扰素(IFN-γ)、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水平变化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7月~2020年9月在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进行治疗的259例AA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将A... 目的:探讨再生障碍性贫血(AA)血清血小板生成素(TPO)、白细胞介素-17(IL-17)、γ-干扰素(IFN-γ)、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水平变化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7月~2020年9月在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进行治疗的259例AA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将AA患者纳入试验组,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81例纳入对照组,比较两组一般临床资料,探讨血清IFN-γ、IL-17、EPO、TPO在AA中诊断价值。结果:试验组IFN-γ、IL-17、EPO、TPO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极重型患者血清IFN-γ、IL-17、EPO、TPO水平均显著高于非重型、重型患者,重型患者血清IFN-γ、IL-17、EPO、TPO水平高于非重型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原发性、继发性两组血清IFN-γ、IL-17、EPO、TPO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血清IFN-γ、IL-17、EPO、TPO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IFN-γ、IL-17、EPO、TPO在预后评估中均具有一定价值(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发现IFN-γ、IL-17、EPO、TPO均与RORγ1呈正相关(P<0.05)。结论:AA患者血清IFN-γ、IL-17、EPO、TPO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者,且指标间还存在互相影响的情况,可为AA早期诊断及预后评估提供临床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障碍性贫血 γ-干扰素 白细胞介素-17 促红细胞生成素 血小板生成素
下载PDF
去泛素化酶ABRO1对李斯特菌感染单核巨噬细胞IL-1β释放的影响及其机制
6
作者 王琳 穆红 申艳娜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8期6-10,共5页
目的观察去泛素化酶Abraxas兄弟蛋白(ABRO1)对李斯特菌(LM)感染的小鼠单核巨噬细胞J774A.1白细胞介素(IL)-1β释放的影响,并探讨相关机制。方法培养J774A.1细胞,分别感染有李斯特菌溶血素O(LLO)的野生型LM菌株(野生型组)、敲除LLO的hly... 目的观察去泛素化酶Abraxas兄弟蛋白(ABRO1)对李斯特菌(LM)感染的小鼠单核巨噬细胞J774A.1白细胞介素(IL)-1β释放的影响,并探讨相关机制。方法培养J774A.1细胞,分别感染有李斯特菌溶血素O(LLO)的野生型LM菌株(野生型组)、敲除LLO的hly基因缺失(Δhly)LM菌株(基因缺失组)及Δhly株回补hly基因的LM菌株(回补株组),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ABRO1蛋白,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液上清中的IL-1β。将J774A.1细胞分为NI组(未感染LM菌株)、WT组(感染WT LM菌株)与Δhly组(感染Δhly LM菌株),各组分别转染NC si RNA、ABRO1 si RNA,采用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液上清中的IL-1β,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炎症小体相关分子Caspase-1、p20(Caspase-1活化形式)、IL-1β、p17。结果随着感染时间延长,野生型组、回补株组ABRO1表达、IL-1β水平逐渐增高,在感染120 min达到最高、均高于基因缺失组(P均<0.05);基因缺失组不同时点ABRO1表达、IL-1β水平无明显变化。WT组转染ABRO1 si RNA的细胞培养液上清中IL-1β水平及p20、p17表达低于转染NC si RNA的细胞(P均<0.05);WT组转染NC si RNA的细胞培养液上清中IL-1β水平及p20、p17表达高于NI组(P均<0.05);Δhly组转染NC si RNA的细胞培养液上清中IL-1β水平及p20、p17表达低于WT组(P均<0.05)。结论李斯特菌感染的J774A.1细胞中ABRO1表达增高,下调ABRO1表达后,J774A.1细胞中IL-1β释放减少;LLO可能通过激活炎症小体从而促进LM感染诱导的IL-1β释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泛素化酶 ABRO1蛋白 李斯特菌溶血素O 李斯特菌 hly基因 白细胞介素1Β
下载PDF
大型综合性医院524株细菌的分离鉴定及其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10
7
作者 杨文杰 陶家驹 +1 位作者 张宾 刘军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1年第10期781-783,共3页
目的 调查分析综合性医院常见菌株对各种常用抗生素的耐药状况 ,为合理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用K -B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 ,试验结果用VITEK全自动细菌分离仪分离鉴定细菌并应用WHONET -4软件对临床分离菌的药敏结果进... 目的 调查分析综合性医院常见菌株对各种常用抗生素的耐药状况 ,为合理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用K -B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 ,试验结果用VITEK全自动细菌分离仪分离鉴定细菌并应用WHONET -4软件对临床分离菌的药敏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分离出的菌株位居前 6位的依次为大肠埃希氏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肠球菌、肺炎克雷伯氏菌。检测它们对 13种抗生素的耐药性 ,结果显示革兰氏阴性球菌除肠球菌对万古霉素耐药率有所上升 ( 9 1% )外 ,未见有其他耐万古霉素的葡萄球菌株出现。革兰氏阴性杆菌 (包括铜绿假单胞菌 )仍对泰能、头孢他啶、丁胺卡那最为敏感。耐苯唑西林的葡萄球菌对绝大多数抗生素的耐药率均在 5 0 0 %以上。大肠埃希氏菌对环丙沙星的耐药率呈直线上升 ,已达 6 3 9%。结论 定期系统地进行细菌耐药性监测对临床合理用药十分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 耐药性 监测 分离 鉴定
下载PDF
膀胱癌患者经尿道电切术后合并尿道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药物敏感性分析
8
作者 董贺楠 王景雨 +6 位作者 王猛 赵洁 周春雷 穆红 崔川跃 冯玉庆 彭林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 2024年第4期323-327,共5页
目的:分析膀胱癌(BCa)患者经尿道电切术后合并尿道感染(UTI)病原菌分布特征及药敏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7月—2023年8月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泌尿外科经尿道电切术后合并UTI的BCa患者尿液中病原菌的种类分布和药物敏感性数据。结果... 目的:分析膀胱癌(BCa)患者经尿道电切术后合并尿道感染(UTI)病原菌分布特征及药敏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7月—2023年8月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泌尿外科经尿道电切术后合并UTI的BCa患者尿液中病原菌的种类分布和药物敏感性数据。结果:共分离培养出164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G-)杆菌78株(47.6%),以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阴沟肠杆菌为主;革兰阳性(G+)球菌76株(46.3%),主要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属(CoNS)和肠球菌属;真菌10株(6.1%),主要以念珠菌属为主。G-杆菌中大肠埃希菌对左氧氟沙星耐药率高达83.87%;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曲松的耐药率高达66.67%;阴沟肠杆菌对头孢西丁、阿莫西林耐药率高达100%。G+球菌中表皮葡萄球菌对青霉素(95%)、红霉素(80%)耐药率较高;粪肠球菌对红霉素耐药率高达68.42%;屎肠球菌对红霉素、青霉素、左氧氟沙星耐药率均为100%。本研究未检测到耐药真菌。结论:尿道电切术后合并UTI尿液中分离病原菌以G-杆菌和G+球菌为主。分离病原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有较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癌 尿道感染 病原菌 耐药性 泌尿系统
下载PDF
产碳青霉烯酶肠杆菌科细菌的研究进展及治疗策略 被引量:7
9
作者 刘萍 穆红 《检验医学》 CAS 2016年第7期618-622,共5页
近年来,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肠杆菌科细菌已在很多国家被发现,其主要耐药机制是产生碳青霉烯酶,特别是产A类肺炎克雷伯菌碳青霉烯酶(KPC)或依赖锌离子的B类金属酶(MβL)的肠杆菌科细菌在全球许多地区已出现暴发流行。产碳青霉烯酶肠... 近年来,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肠杆菌科细菌已在很多国家被发现,其主要耐药机制是产生碳青霉烯酶,特别是产A类肺炎克雷伯菌碳青霉烯酶(KPC)或依赖锌离子的B类金属酶(MβL)的肠杆菌科细菌在全球许多地区已出现暴发流行。产碳青霉烯酶肠杆菌科细菌(CPE)感染可导致患者死亡,但目前治疗方案非常有限,因此及早发现并监控CPE的定植或感染对控制细菌耐药性的出现和传播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杆菌科细菌 碳青霉烯酶 Β-内酰胺酶 替加环素 多黏菌素
下载PDF
综合性医院细菌耐药性监测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3
10
作者 杨文杰 陶家驹 +5 位作者 宋秀玲 刘军 蒋萍 张彬 王世俞 陈锦艳 《中国抗感染化疗杂志》 2002年第4期231-233,共3页
目的 :了解我院 1999年 12月— 2 0 0 0年 12月临床痰液分离的致病菌耐药趋势 ,探讨临床治疗对策。方法 :按 1998年美国国家临床实验室标准委员会 (NCCLS)指导原则 ,采用肉汤倍比稀释法对我院从患者痰液分离的 5 0 0株致病菌测定其最低... 目的 :了解我院 1999年 12月— 2 0 0 0年 12月临床痰液分离的致病菌耐药趋势 ,探讨临床治疗对策。方法 :按 1998年美国国家临床实验室标准委员会 (NCCLS)指导原则 ,采用肉汤倍比稀释法对我院从患者痰液分离的 5 0 0株致病菌测定其最低抑菌浓度 (MIC) ,检测β内酰胺类、大环内酯类、氨基糖苷类、氟喹诺酮类、碳青霉烯等各类抗菌药物的抗菌活性。 结果 :不动杆菌属、阴沟肠杆菌分离率有所上升。 4 3株金黄色葡萄球菌中甲氧西林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 (MRSA)检出率为 86 .0 % ,耐万古霉素的肠球菌 (VRE)检出率为 2 .9% ,中介 2 .9%。肺炎克雷伯菌产超广谱 β内酰胺酶 (ESBLs)最高 ,达 2 0 % ,大肠埃希菌为 16 %。结论 :大型综合型医院病原菌严重多重耐药问题日趋严重 ,如MRSA、VRE及产ESBLs革兰阴性杆菌感染率及对第三代头孢菌素耐药率日趋增高。故对常见致病菌耐药的监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性医院 细菌 耐药性 监测 临床意义
下载PDF
奥密克戎低流行时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与甲型流感的流行特点分析
11
作者 王艺霖 宜建英 +1 位作者 周春雷 穆红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 2024年第2期162-166,共5页
目的:分析奥密克戎(Omicron)低流行时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和甲型流感(Inf A)的流行特点。方法:分析2023年1—4月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发热门诊不同呼吸道病毒的每日检出率并进行相关检验;根据感染情况分为COVID-19组(n=190)和In... 目的:分析奥密克戎(Omicron)低流行时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和甲型流感(Inf A)的流行特点。方法:分析2023年1—4月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发热门诊不同呼吸道病毒的每日检出率并进行相关检验;根据感染情况分为COVID-19组(n=190)和Inf A组(n=376),收集患者的基本资料和实验室检测结果并进行比较。结果:发热门诊检出的呼吸道病毒以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和甲型流感病毒(IAV)为主,SARS-CoV-2检出率整体呈下降趋势(Z=-5.004),总阳性率为8.64%(520/6019),IAV检出率整体呈上升趋势(Z=6.132),总阳性率为48.17%(3221/6687),在520例SARS-CoV-2阳性患者中有52例合并IAV感染,合并感染率为10.00%(52/520)。与Inf A组相比,COVID-19组年龄较大(Z=-4.00,P<0.05),性别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血常规指标中,与Inf A组相比,COVID-19组红细胞分布宽度变异系数(RDW-CV)、血小板(PLT)计数、血小板分布宽度(PDW)、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计数(NC)和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较高(Z=-3.68、t=-2.25、Z=-4.50、-2.38、-3.32、-3.97,均P<0.05),红细胞计数(RBC)、红细胞压积(HCT)、血红蛋白浓度(HGB)和淋巴细胞计数(LC)较低(Z=-2.79、-3.13、-2.80,均P<0.05);在肝功能指标方面,COVID-19组总蛋白(TP)和白蛋白(ALB)水平均明显低于Inf A组(t=2.93、3.12,均P<0.05);与Inf A组相比,COVID-19组血糖(GLU)水平更高(t=-2.80,P<0.05);而两组的肾功能指标和炎症指标C反应蛋白(CR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Omicron低流行时期Inf A出现高流行趋势,并存在合并感染的风险。两种疾病虽然症状相似但实验室指标存在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奥密克戎 甲型流感 流行趋势 实验室指标
下载PDF
天津汉族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某些易感基因初探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代红 刘纯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454-454,共1页
关键词 类风湿性关节炎 人白细胞抗原 等位基因 易感基因 天津
下载PDF
血清CRP、PCT和FGF-21对感染性休克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
13
作者 王兴 张敏 +2 位作者 董林森 吴少华 徐和福 《中国处方药》 2024年第10期169-171,共3页
目的分析血清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FGF-21)对感染性休克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天津康复疗养中心、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2019年1月~2023年12月收治的60例感染性休克患者为研究组,据患者是否伴有... 目的分析血清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FGF-21)对感染性休克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天津康复疗养中心、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2019年1月~2023年12月收治的60例感染性休克患者为研究组,据患者是否伴有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分为轻症组、重症组,根据患者28 d生存情况分为生存组、死亡组,再选取60名健康体检者、60例非感染性休克患者作为对照组、非感染组,比较各组血清CRP、PCT、FGF-21水平,分析血清CRP、PCT、FGF-21对感染性休克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结果研究组FGF-21、CRP、PCT水平>非感染组>对照组(P<0.05);重症组CRP、PCT、FGF-21水平显著高于轻症组(P<0.05);死亡组CRP、PCT、FGF-21水平显著高于生存组(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FGF-21、CRP、PCT水平是感染性休克患者28 d内死亡的危险因素;以FGF-21、CRP、PCT参数为自变量,以染性休克患者28 d是否死亡为因变量作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结果表明,各个指标曲线下面积(AUC)均>0.6,联合检测AUC面积最大(0.990),联合检测灵敏度最高(95.24%),特异度最高(98.93%)。结论血清CRP、PCT、FGF-21水平影响感染性休克患者预后,且对感染性休克患者预后的评估具有较高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反应蛋白 降钙素原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 感染性休克 预后 评估价值
下载PDF
不同检验方法应用于丙型肝炎检验中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2
14
作者 刘雯 《继续医学教育》 2017年第3期143-145,共3页
目的对当前检验丙型肝炎的不同方法在临床方面表现出来的不同效果进行观察与分析。方法对120例患有丙型肝炎的患者进行血液采集,并采用酶联免疫法、电化学发光法以及丙肝RNA检测法分别进行血液检验,通过对比3种方法当中呈阳性反应的比... 目的对当前检验丙型肝炎的不同方法在临床方面表现出来的不同效果进行观察与分析。方法对120例患有丙型肝炎的患者进行血液采集,并采用酶联免疫法、电化学发光法以及丙肝RNA检测法分别进行血液检验,通过对比3种方法当中呈阳性反应的比率进行分析。结果酶联免疫法这一方法检验使用之后,有63例呈现出阳性反应,其阳性率为52.50%;电化学发光这一检验方法使用之后,有85例呈现出阳性反应,其阳性率为70.83%;丙肝RNA检测法使用之后,有102例出现了阳性反应,其阳性率为85.00%;组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0.03,P<0.01)。结论酶联免疫方法、电化学发光法以及丙肝RNA检测法都可以在临床当中用于丙型肝炎的检验,但通过比较,丙肝RNA检测法在操作方面更为便捷,并且呈现出来的结果更加直观,是一种首选的丙型肝炎检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型肝炎 检验方法 酶联免疫法 电化学发光
下载PDF
2014年天津市血流感染细菌耐药监测 被引量:4
15
作者 刘萍 张坚磊 +1 位作者 杨彬 穆红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8期1787-1791,共5页
目的:研究天津市血流感染细菌耐药分布及耐药性。方法:收集2014年度天津市45家医院血标本来源细菌药敏结果,用CLSI 2014年标准判读,WHONET5.6进行药物敏感性分析。结果:分离共计4 772株细菌,其中革兰阳性菌2 038株,占42.7%,革兰阴性菌2 ... 目的:研究天津市血流感染细菌耐药分布及耐药性。方法:收集2014年度天津市45家医院血标本来源细菌药敏结果,用CLSI 2014年标准判读,WHONET5.6进行药物敏感性分析。结果:分离共计4 772株细菌,其中革兰阳性菌2 038株,占42.7%,革兰阴性菌2 734株,占57.3%,葡萄球菌属1 409株,占29.5%,肠球菌属335株占7.0%,肠杆菌科细菌2 248株,占47.1%,非发酵菌438株,占9.2%,肺炎链球菌35株,占0.7%。最常见细菌依次为大肠埃希菌(27.3%)、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23.8%)、肺炎克雷伯菌(12.1%)、金黄色葡萄球菌(5.6%)、铜绿假单胞菌(4.1%)。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检出率分别为78.5%和25.3%。MRSA和MRCNS的耐药率明显高于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和甲氧西林敏感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SCNS)。未发现对万古霉素耐药的葡萄球菌。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对万古霉素敏感率分别为100%和98.1%,共检出耐万古霉素的屎肠球菌(VRE)3株。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的敏感率为98.7%,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的敏感率为95.3%。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中产ESBLs株分别占60.1%和33.3%。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21.6%和17.5%。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39.6%和49.3%。结论:本年度所分离血培养细菌的耐药较为普遍,加强耐药性监测,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十分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 微生物敏感性试验 细菌耐药监测 血流感染
原文传递
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菌株广谱噬菌体裂解酶的获取及抗菌活性观察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猛 蔡大敏 +3 位作者 王景雨 王策 邵煜涵 穆红 《山东医药》 CAS 2023年第6期33-37,共5页
目的获取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PA)广谱噬菌体裂解酶,并观察其抗菌活性。方法(1)取237株PA菌株,采用药敏实验筛选得到84株泛耐药PA菌株。采用噬菌斑测定法,将污水与10株泛耐药PA菌株混合培养,筛选得到9株泛耐药PA菌株噬菌体,并用84株泛耐... 目的获取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PA)广谱噬菌体裂解酶,并观察其抗菌活性。方法(1)取237株PA菌株,采用药敏实验筛选得到84株泛耐药PA菌株。采用噬菌斑测定法,将污水与10株泛耐药PA菌株混合培养,筛选得到9株泛耐药PA菌株噬菌体,并用84株泛耐药PA菌株,筛选出90%以上泛耐药PA菌株的广谱噬菌体。(2)采用Proteinase K裂解法及测序获取泛耐药PA菌株广谱噬菌体裂解酶基因、运用生物信息学工具(ORF finder和BLAST)进行序列确认,获得泛耐药PA菌株广谱噬菌体裂解酶的基因序列(目标序列),将目标序列克隆、转化、诱导纯化后得到泛耐药PA广谱噬菌体裂解酶。取泛耐药PA菌株,将其均匀涂抹至2个培养基,分别滴加5、10μL泛耐药PA菌株广谱噬菌体裂解酶,培养24 h时观察培养基噬菌斑生长情况。结果得到泛耐药PA菌株广谱噬菌体EPA19及EPA19裂解酶lysEPA19。5、10μL的lysEPA19与泛耐药PA菌株混合培养后,培养基上均可见噬菌斑(5μL LysEPA19噬菌斑为11~13mm,10μL LysEPA19噬菌斑为23~27 mm)。结论成功筛选得到泛耐药PA广谱噬菌体裂解酶lysEPA19,可有效抑制泛耐药PA菌株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噬菌体裂解酶 噬菌体 铜绿假单胞菌 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
下载PDF
Axin1调节骨骼肌GLUT4蛋白表达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岳莹莹 穆红 牛文彦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 2023年第1期36-40,共5页
目的:探讨体轴发育抑制因子(Axin1)调节骨骼肌葡萄糖转运蛋白4(GLUT4)蛋白表达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利用RNAi干扰的Axin1腺病毒(Ad-siAxin1)感染C2C12小鼠骨骼肌细胞敲低Axin1,荧光显微镜和MTS实验明确Ad-siAxin1最佳感染浓度和时间。... 目的:探讨体轴发育抑制因子(Axin1)调节骨骼肌葡萄糖转运蛋白4(GLUT4)蛋白表达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利用RNAi干扰的Axin1腺病毒(Ad-siAxin1)感染C2C12小鼠骨骼肌细胞敲低Axin1,荧光显微镜和MTS实验明确Ad-siAxin1最佳感染浓度和时间。分别用携带绿色荧光蛋白的腺病毒(Ad-GFP)、Ad-siAxin1、载体质粒(vector)和Axin1质粒转染C2C12小鼠骨骼肌细胞敲低或过表达Axin1蛋白,Western印迹检测Axin1、端锚聚合酶蛋白(TNKS)和GLUT4蛋白水平。结果:荧光显微镜和MTS实验结果显示,在C2C12小鼠骨骼肌细胞中Ad-siAxin1作用的最佳浓度和时间分别为160μL和48 h。Western印迹结果显示,与Ad-GFP组相比,Ad-siAxin1组中Axin1蛋白降低(t=6.746,P<0.01)。Ad-siAxin1组TNKS蛋白水平降低(t=4.019,P<0.05),GLUT4蛋白水平下调(t=3.248,P<0.05)。与vector组相比,转染Axin1质粒后,Axin1蛋白水平上调(t=4.868,P<0.01),TNKS和GLUT4蛋白水平上调(t=4.897、4.789,均P<0.01)。结论:Axin1可能通过上调TNKS蛋白表达,调节GLUT4蛋白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xin1 TNKS GLUT4 骨骼肌 葡萄糖摄取
下载PDF
PKG抑制剂KT-5823对宫颈癌HeLa细胞活力、凋亡、自噬的影响
18
作者 杨澜 周春雷 +3 位作者 王艺霖 董贺楠 杨磊 穆红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 2023年第2期131-136,共6页
目的:明确宫颈癌HeLa细胞对环鸟苷酸依赖性蛋白激酶(PKG)抑制剂KT-5823的敏感性,探究KT-5823对HeLa细胞活力、凋亡和自噬的影响及机制。方法:使用不同浓度的KT-5823干预HeLa细胞24 h,CCK-8、免疫印迹试验分别测定细胞活力、PKG1表达水平... 目的:明确宫颈癌HeLa细胞对环鸟苷酸依赖性蛋白激酶(PKG)抑制剂KT-5823的敏感性,探究KT-5823对HeLa细胞活力、凋亡和自噬的影响及机制。方法:使用不同浓度的KT-5823干预HeLa细胞24 h,CCK-8、免疫印迹试验分别测定细胞活力、PKG1表达水平,进而确定后续药物刺激浓度。将HeLa细胞分为两组,即DMSO组(对照组)和KT-5823组(实验组),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GFP-LC3B荧光斑点实验检测自噬斑点形成数量,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检测PKG1、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Ⅱ(LC3Ⅱ)、Beclin1 mRNA的表达水平,免疫印迹试验检测PKG1、自噬相关蛋白LC3Ⅱ/Ⅰ、Beclin1、自噬相关通路蛋白蛋白激酶B(Akt)、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磷酸化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p-mTOR)、凋亡相关蛋白B细胞淋巴瘤2家族蛋白(Bcl-2)、Bcl-2相关X蛋白(Bax)、天冬氨酸特异性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 3)蛋白的表达水平。增加自噬抑制剂SBI-0206965组观察自噬在此过程中的作用。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在3~100μmol/L刺激浓度下均可导致HeLa细胞活力降低(t=10.23~14.83,均P<0.05),PKG1蛋白表达水平逐渐降低(t=10.01~14.17,均P<0.05)。最终选取3μmol/L为刺激浓度,用于后续研究。与对照组相比,细胞凋亡增加(t=10.78,P=0.004),荧光自噬斑点数量增加(t=10.12,P=0.0005),PKG1 mRNA、蛋白的表达水平降低(t=13.56,P=0.0002;t=5.461,P=0.0055)、LC3Ⅱ、Beclin1 mRNA(t=8.359,P=0.0011;t=5.782,P=0.0044)、LC3Ⅱ/Ⅰ、Beclin1蛋白(t=6.924,P=0.0023;t=11.84,P=0.0003)的表达水平增加,p-Akt/Akt(t=5.194,P=0.0065)、p-mTOR/mTOR(t=12.78,P=0.0002)、Bcl-2/Bax(t=13.79,P=0.0002)的比值降低,Caspase 3表达增加(t=9.341,P=0.0007)。与实验组相比,30、50、70、100μmol/L自噬抑制剂SBI-0206965组可增加细胞凋亡(t=7.616,P=0.0016;t=15.43,P=0.0001;t=11.01,P=0.0004;t=15.39,P=0.0001)。结论:PKG抑制剂KT-5823可有效抑制HeLa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凋亡,同时可抑制Akt-mTOR通路诱导细胞发生自噬,且KT-5823诱导的自噬在此过程中起保护性作用,PKG可成为宫颈癌临床治疗的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KG KT-5823 宫颈癌 自噬 活力 凋亡
下载PDF
基于多数据集分析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相关的原发性免疫缺陷核心基因
19
作者 连晓强 张稳 +1 位作者 张栋栋 穆红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23年第3期253-258,共6页
目的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探索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发生发展机制,为筛选早期MDS辅助诊断指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来源于Gene Expression Omnibus数据库的人类MDS基因芯片或高通量转录组测序数据,利用R语言及相关包对数据集进行差... 目的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探索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发生发展机制,为筛选早期MDS辅助诊断指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来源于Gene Expression Omnibus数据库的人类MDS基因芯片或高通量转录组测序数据,利用R语言及相关包对数据集进行差异表达分析,采用STRING结合CytoHubba分析差异表达基因互作网络关系,并获取degree值前10的核心基因;利用GSEA对数据集进行通路富集,从而获取与显著富集通路相关的核心基因并评价其诊断效能。结果本研究以正常组为对照,对基因芯片数据GSE58831和高通量测序数据GSE114922进行差异表达分析,共筛选74个共同差异基因,其中NFE2、GFT1B及KCNK5在MDS中上调,71个基因在MDS中表达下调;STRING结合CytoHubba共筛选出10个核心基因:IL6、IL7R、CD79A、CD19、RAG1、CXCR4、PAX5、RAG2、EBF1以及DNTT;GSEA分析显示原发性免疫缺陷基因集在MDS组为整体低表达,包含IL7R、CD79A、CD19、RAG1及RAG2;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显示CD79A、CD19、RAG1及RAG2均具有较好的诊断效能。结论本研究利用生物信息学初步揭示了原发性免疫缺陷可能是MDS发生发展的重要机制,其中RAG1、RAG2、CD19及CD79A等免疫相关指标具有潜在的辅助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原发性免疫缺陷基因 临床诊断
下载PDF
大肠埃希菌gyrA、parC和marOR基因突变与喹诺酮耐药的相关性 被引量:10
20
作者 王世瑜 张坚磊 +3 位作者 蒋萍 陈锦艳 穆红 彭林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346-348,I0003,共4页
目的:研究大肠埃希菌gyrA、parC和marOR基因突变与喹诺酮类耐药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微量稀释法进行常规药敏试验,筛选3株萘啶酸敏感大肠埃希菌和37株萘啶酸耐药大肠埃希菌株;PCR扩增大肠埃希菌喹诺酮耐药决定区(QRDR)相关gyrA、parC基因... 目的:研究大肠埃希菌gyrA、parC和marOR基因突变与喹诺酮类耐药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微量稀释法进行常规药敏试验,筛选3株萘啶酸敏感大肠埃希菌和37株萘啶酸耐药大肠埃希菌株;PCR扩增大肠埃希菌喹诺酮耐药决定区(QRDR)相关gyrA、parC基因,进行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分析,同时PCR扩增marOR基因;在耐药株选取部分菌株对gyrA、parC及marOR基因进行测序,检测其突变情况,其结果与体外药敏试验结果进行比较,研究其相关性。结果:37株耐药株均出现gyrA基因突变,但对环丙沙星低耐株最低抑菌浓度(MIC)=2mg/L只出现gyrA单位点突变,而parC基因未发生突变;环丙沙星高耐株(MIC=64mg/L)gyrA基因出现3个位点突变,parC基因出现单位点突变;在环丙沙星高耐株(MIC=256mg/L),并伴有其他类抗菌药物的多重耐药时,除了出现gyrA和parC基因双位点突变,同时检测到marOR基因的多位点突变。结论:gyrA和parC基因突变在大肠埃希菌对喹诺酮耐药中起着重要作用,gyrA和parC基因突变的程度与大肠埃希菌耐药水平有关,marOR基因多位点突变在多重耐药机制中具有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杆菌 喹诺酮类 基因 突变 多耐药相关蛋白质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