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本维莫德治疗掌跖脓疱病:一项天津地区多中心临床研究
1
作者 张帅 王光平 +9 位作者 王红梅 李燕 曾三武 闫慧敏 齐放 宋静娜 王斯尧 张池金 张秉新 纪黎明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04-207,共4页
目的:评价本维莫德在临床研究中治疗掌跖脓疱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2021年3月一10月于天津地区多中心应用本维莫德治疗的掌跖脓疱病患者,进行为期8周的治疗及停药后4周的随访,评价患者用药前、后掌跖脓疱病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P... 目的:评价本维莫德在临床研究中治疗掌跖脓疱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2021年3月一10月于天津地区多中心应用本维莫德治疗的掌跖脓疱病患者,进行为期8周的治疗及停药后4周的随访,评价患者用药前、后掌跖脓疱病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PPPASI)评分和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LQI)评分,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治疗8周后,所有患者PPPASI评分与DLQI评分较基线均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所有患者中痊愈4例、显效4例、有效8例、无效5例,有效率为38.1%。疗程中患者不良反应少且轻微,1例患者出现皮肤肥厚、干燥、脱屑。随访4周,痊愈、显效及有效患者皮损均未复发。结论:本维莫德有望成为治疗掌跖脓疱病的一种有效选择,且不良反应轻微,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维莫德 掌跖脓疱病 银屑病 有效性 安全性
原文传递
天津市孕妇孕期危险因素与儿童特应性皮炎关系的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曾三武 王得玲 +6 位作者 邹映雪 汤乃军 陈叙 魏文国 金京姬 齐放 索丹凤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256-1259,共4页
目的调查天津市儿童特应性皮炎(AD)的患病情况,探讨孕妇孕期各危险因素与儿童AD的关系。方法建立出生队列,通过问卷调查孕妇孕期家居及生活各因素,电话随访儿童AD的患病情况,对数据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收回内容完整的调查问卷... 目的调查天津市儿童特应性皮炎(AD)的患病情况,探讨孕妇孕期各危险因素与儿童AD的关系。方法建立出生队列,通过问卷调查孕妇孕期家居及生活各因素,电话随访儿童AD的患病情况,对数据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收回内容完整的调查问卷共1 208份,完成本次调查共计921份,诊断AD儿童35例,其中男19例,女16例,AD在2岁的患病率为3.80%。单因素分析父母过敏史、妊娠期服叶酸、居住情况(居住在城市或乡村)及家庭养宠物与儿童AD关系相关。在单因素分析的基础上筛选出有意义的变量进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父母过敏史可能为AD的危险因素。结论父母过敏史为AD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应性皮炎 患病率 危险因素 出生队列
原文传递
840例变应性皮肤病患者血清过敏原检测分析 被引量:13
3
作者 高文新 李毅 +1 位作者 齐立坤 刘世明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06年第8期705-706,共2页
关键词 血清过敏原 皮肤病患者 变应性 检测分析 体外检测 IGE
下载PDF
酵母重组胶原蛋白液体敷料对面部敏感性皮肤患者疗效分析及对患者皮肤屏障功能障碍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齐放 印志琪 +1 位作者 曾三武 范妮 《中外医疗》 2023年第16期9-13,共5页
目的探讨酵母重组胶原蛋白液体敷料对面部敏感性皮肤患者疗效及对患者皮肤屏障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方便选择2020年3月—2022年3月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收治的面部敏感性皮肤患者92例为研究对象,运用随机表法分为研究组(n=46)与对照组(n=... 目的探讨酵母重组胶原蛋白液体敷料对面部敏感性皮肤患者疗效及对患者皮肤屏障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方便选择2020年3月—2022年3月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收治的面部敏感性皮肤患者92例为研究对象,运用随机表法分为研究组(n=46)与对照组(n=46)。对照组采用KL-DB短波治疗仪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酵母重组胶原蛋白液体敷料。比较两组疗效、主要症状积分、面部皮肤油脂和水分评分、TEWL评分和DLQI评分。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92,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瘙痒、灼热和红斑积分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面部皮肤油脂和水分评分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TEWL评分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DLQI评分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酵母重组胶原蛋白液体敷料对面部敏感性皮肤患者疗效显著,可显著改善患者皮肤屏障功能障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酵母重组胶原蛋白液体敷料 面部敏感性皮肤 疗效 皮肤屏障功能障碍
下载PDF
3%氯碘喹啉乳膏治疗皮肤病的对照观察
5
作者 刘墨义 曹克诚 +4 位作者 王德馨 方洪元 张宝瑞 任太 刘世明 《天津医药》 CAS 1990年第2期104-105,共2页
氯碘喹啉(chloridquinum),又称欧仿(Vioform),是治疗阿米巴疾病的药物,同时对化脓性皮肤病,真菌性皮肤病及湿疹皮炎也有较好疗效,且无刺激。
关键词 皮肤病 氯碘喹啉
下载PDF
司库奇尤单抗治疗中重度斑块状银屑病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
6
作者 索丹凤 曾三武 王栋 《中国处方药》 2024年第10期124-127,共4页
目的分析司库奇尤单抗治疗中重度斑块状银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某院2021年5月~2023年5月收治的60例中重度斑块状银屑病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治疗,研究组(30例)采用司库奇尤单抗注射液治疗。比较两... 目的分析司库奇尤单抗治疗中重度斑块状银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某院2021年5月~2023年5月收治的60例中重度斑块状银屑病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治疗,研究组(30例)采用司库奇尤单抗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炎症因子水平、银屑病皮损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PASI)、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LQI)、瘙痒程度(VAS评分)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前,两组IL-17、IL-17A和IL-23水平、PASI评分、DLQI评分和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治疗后IL-17、IL-17A、IL-23水平均更低,治疗4、8和16周后PASI评分、DLQI评分和VAS评分均更低(P<0.05);两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司库奇尤单抗治疗可有效降低中重度斑块状银屑病患者的炎症反应、皮损面积和严重程度、瘙痒程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库奇尤单抗 中重度 斑块状银屑病 临床疗效
下载PDF
天津市0-6岁儿童特应性皮炎患病率调查 被引量:13
7
作者 曾三武 Coenraads PJ +5 位作者 汤乃军 纪黎明 高文新 奚丹 金京姬 魏文国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84-186,共3页
目的了解天津市城市和农村0-6岁儿童特应性皮炎(AD)的患病率及患病因素。方法采取整群抽样方法,依据儿童哮喘和过敏国际研究协作组问卷,对天津市城市和农村0-6岁儿童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本次调查涉及天津市城市和农村,收回问卷3749份,有... 目的了解天津市城市和农村0-6岁儿童特应性皮炎(AD)的患病率及患病因素。方法采取整群抽样方法,依据儿童哮喘和过敏国际研究协作组问卷,对天津市城市和农村0-6岁儿童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本次调查涉及天津市城市和农村,收回问卷3749份,有效问卷3 708份,有41份因填写不规范而未被录入数据库进行统计学分析。城市应答率为84.9%,农村应答率为79.3%,总应答率为 82.7%。所调查人群的年龄在不同性别间及城市和农村间分布均衡。经过对调查资料的分析,儿童AD的患病率为2.9%,其中城市为3.5%,农村为2.4%,城市AD患病率高于农村(X2=3.98,P<0.05)。结论天津市AD的患病率为2.9%,城市AD患病率为3.5%,农村AD的患病率为2.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炎 特应性 患病率
原文传递
阿布昔替尼治疗度普利尤单抗控制不佳的重度特应性皮炎1例
8
作者 魏文国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747-749,共3页
1病例摘要 患者男,35岁。因全身皮肤红斑及瘙痒32年,于2022年10月11日来我院就诊。患者32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全身皮肤红斑,以四肢关节屈侧为著,疑诊为湿疹,予口服及外用药物(具体不详),治疗后红斑变淡,瘙痒减轻,停药后病情反复。后常年... 1病例摘要 患者男,35岁。因全身皮肤红斑及瘙痒32年,于2022年10月11日来我院就诊。患者32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全身皮肤红斑,以四肢关节屈侧为著,疑诊为湿疹,予口服及外用药物(具体不详),治疗后红斑变淡,瘙痒减轻,停药后病情反复。后常年在多家医院用中药及西药(具体不详)口服及外用治疗,曾口服糖皮质激素及环孢素A,外用多种糖皮质激素药膏及钙调磷酸酶抑制剂,治疗后病情减轻,停药后病情反复。2021年10月前因去南方出差病情加重,全身皮肤红斑面积增大,累及全身大部分皮肤,瘙痒加重。既往哮喘病史22年,否认其他慢性系统性疾病病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应性皮炎 阿布昔替尼
原文传递
产妇血清和新生儿脐带血中总IgE与特应性皮炎的关系及过敏原检测 被引量:10
9
作者 曾三武 孟令贺 +7 位作者 王得玲 邹映雪 汤乃军 陈叙 魏文国 金京姬 齐放 索丹凤 《天津医药》 CAS 2015年第7期781-783,共3页
目的探讨产妇血清和新生儿脐带血中总Ig E与儿童特应性皮炎(AD)的相关性及过敏原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09—2011年建立的出生队列中诊断为AD的儿童35例(AD组),随机抽取未患AD的35例儿童作为对照(对照组),ELISA法分别检测儿童出生... 目的探讨产妇血清和新生儿脐带血中总Ig E与儿童特应性皮炎(AD)的相关性及过敏原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09—2011年建立的出生队列中诊断为AD的儿童35例(AD组),随机抽取未患AD的35例儿童作为对照(对照组),ELISA法分别检测儿童出生前产妇血清和新生儿脐带血中的总Ig E水平,定量免疫印迹法检测血清特异性Ig E水平。结果 AD组中母亲血清和新生儿脐带血总Ig E阳性率高于对照组(χ2分别为16.568和14.933,均P<0.01)。AD组中母亲血清过敏原中尘螨,屋尘,豚草花粉,蒿类花粉,杨、柳及榆树花粉,霉菌,虾,海洋鱼类特异性Ig E阳性率高于对照组(均P<0.05);AD组患儿脐带血过敏原中蒿类花粉,霉菌Ig E阳性率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母亲血清总Ig E升高可能会对婴儿后期罹患AD起预测作用,母亲的过敏状态与婴儿的过敏状态无明显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炎 特应性 胎血 免疫球蛋白E 特应性皮炎 脐带血 产妇血清 总IGE 特异性IgE 过敏原检测
下载PDF
程序性细胞死亡分子-1,白介素-22及C反应蛋白在银屑病患者血清及外周血单一核细胞中的表达 被引量:5
10
作者 段继惠 穆红 +2 位作者 唐志琴 张国珺 魏文国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522-524,共3页
目的:研究协同刺激分子程序性死亡受体(PD)-1,白介素(IL)-22及C反应蛋白(CRP)与银屑病发病的相关性研究。方法:分别采用反转录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RT-PCR)的方法检测52例银屑病患者及30例正常对照者外周血单一核细胞(PBMC)中P... 目的:研究协同刺激分子程序性死亡受体(PD)-1,白介素(IL)-22及C反应蛋白(CRP)与银屑病发病的相关性研究。方法:分别采用反转录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RT-PCR)的方法检测52例银屑病患者及30例正常对照者外周血单一核细胞(PBMC)中PD-1的mRNA表达水平;采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T淋巴细胞表面PD-1的表达百分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L-22的水平;采用全自动免疫分析仪检测血清中CRP的水平。结果:①银屑病组PBMC中PD-1的mRNA表达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②活化后,T淋巴细胞表面PD-1表达百分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③活化后,银屑病组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L-22含量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④银屑病组血清CRP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协同刺激分子PD-1对银屑病组患者体内T淋巴细胞活化增殖及细胞因子分泌的抑制作用减弱,可能参与了银屑病的发病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 程序性死亡受体-1 白介素22 C反应蛋白
下载PDF
脉冲激光治疗扁平疣机理及病理变化初探 被引量:6
11
作者 奚丹 金京姬 +3 位作者 曾三武 李茂君 高文新 纪黎明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46-247,共2页
关键词 激光治疗 扁平疣机 Q-开关532波长固体激光 疗效 治疗方法 不良反应
下载PDF
毛发移植术治疗秃发疗效分析 被引量:10
12
作者 魏文国 纪黎明 吴学清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767-767,768,I0001,共3页
目的应用自体毛发移植术对秃发进行治疗并观察中、远期疗效。方法选择本院2000年2月~2005年7月的638例患者,其中雄激素源性秃发522例,瘢痕性秃发116例,均采用自体毛发移植术治疗,并定期随访。结果移植毛囊成活率分别为96.83%(... 目的应用自体毛发移植术对秃发进行治疗并观察中、远期疗效。方法选择本院2000年2月~2005年7月的638例患者,其中雄激素源性秃发522例,瘢痕性秃发116例,均采用自体毛发移植术治疗,并定期随访。结果移植毛囊成活率分别为96.83%(男性雄激素源型秃发),95.73%(女性雄激素源型秃发),90.52%(瘢痕性秃发)。随访6~68个月未见移植毛发再次脱落。医生满意度为95.14%(607/638),患者满意度为97.49%(622/638)。结论毛发移植技术是一项安全、可靠、有效的治疗方法。可用于雄激素源性秃发和瘢痕性秃发的治疗,远期疗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发移植 秃发 治疗
下载PDF
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宫颈糜烂患者单纯疱疹病毒感染 被引量:3
13
作者 曾三武 刘洋 +1 位作者 张丽芬 张林 《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75-76,共2页
目的 :探讨宫颈糜烂患者单纯疱疹病毒 (HSV)感染情况。方法 :用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宫颈糜烂患者和正常对照组单纯疱疹病毒感染情况。结果 :10 2例宫颈糜烂患者中 ,HSV- 1和 HSV- 2阳性率分别是 4 .9%和 30 .4 % ,正常对照组中 ,HSV- 1和 H... 目的 :探讨宫颈糜烂患者单纯疱疹病毒 (HSV)感染情况。方法 :用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宫颈糜烂患者和正常对照组单纯疱疹病毒感染情况。结果 :10 2例宫颈糜烂患者中 ,HSV- 1和 HSV- 2阳性率分别是 4 .9%和 30 .4 % ,正常对照组中 ,HSV- 1和 HSV- 2阳性率分别为 2 .7%和 12 .0 %。结论 :HSV感染与宫颈糜烂关系密切 ,且以 HSV- 2感染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酶链反应 检测 宫颈糜烂 单纯疱疹病毒感染
下载PDF
可耐治疗带状疱疹疗效观察 被引量:7
14
作者 魏文国 曾三武 纪黎明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07年第2期75-75,78,共2页
关键词 带状疱疹 可耐 阿昔洛韦
下载PDF
丹参酮胶囊联合姜黄消痤搽剂治疗寻常痤疮疗效观察 被引量:10
15
作者 奚丹 李如觐 +2 位作者 赵太娟 顾礼忠 纪黎明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08年第5期373-373,共1页
关键词 丹参酮胶囊 寻常痤疮 治疗期 疗效观察 搽剂 姜黄 药物过敏 系统性疾病
下载PDF
自体毛发移植术治疗永久性秃发146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3
16
作者 魏文国 吴学清 纪黎明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299-300,共2页
应用毛发移植术对146例永久性秃发患者进行治疗。结果术后平均3个月生长出新发,移植毛发成活率大于90%,原秃发区头发密度得到较大改观,患者较为满意。未见严重并发症。
关键词 毛发移植术 秃发 治疗 疗效 并发症
下载PDF
肝移植后播散性隐球菌病1例及其实验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赵作涛 纪黎明 +6 位作者 王爱平 王晓阳 陈伟 万哲 王晓红 武玲慎 李若瑜 《中国真菌学杂志》 2008年第5期268-271,共4页
目的播散性隐球菌病临床及实验研究。方法患者女,47岁,肝移植术后2 d,面部、肩部、四肢皮肤出现多发溃疡,伴昏迷。通过脑计算机断层扫描、皮损组织病理检查、PAS染色、皮损组织真菌培养及激光俘获显微切割结合PCR扩增序列分析确诊,并对... 目的播散性隐球菌病临床及实验研究。方法患者女,47岁,肝移植术后2 d,面部、肩部、四肢皮肤出现多发溃疡,伴昏迷。通过脑计算机断层扫描、皮损组织病理检查、PAS染色、皮损组织真菌培养及激光俘获显微切割结合PCR扩增序列分析确诊,并对获得菌株进行尿素酶试验、API试验、PCR扩增测序等实验研究。结果皮损组织病理可见大量圆形和椭圆形菌体,PAS染色阳性。血液和脑脊液真菌镜检均为阴性。皮损组织真菌培养可见酵母样菌落生长,菌株尿素酶试验阳性,API试验鉴定为新生隐球菌。ITS区序列分析鉴定为新生隐球菌grub ii变种。激光俘获显微切割结合PCR扩增,序列分析与培养获得的菌株直接PCR扩增后序列分析结果一致。脑脊液特异性隐球菌抗原(++),血液特异性隐球菌抗原(++++)。脑CT显示为多发结节灶。依据临床及实验室检查确诊为播散性隐球菌病,致病菌为新生隐球菌grubii变种。结论通过对该病例的深入研究,为临床明确诊断播散性隐球菌病奠定基础,确立了显微切割技术在皮肤真菌感染中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播散性隐球菌病 肝移植 显微切割技术
下载PDF
205例非淋菌性尿道炎患者支原体培养及药敏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金京姬 曾三武 奚丹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720-720,共1页
关键词 NGU 非淋菌性尿道炎 患者 支原体培养 药敏分析 常见 结果报告
下载PDF
以瘙痒为主诉的女性尖锐湿疣患者临床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奚丹 纪黎明 +2 位作者 曾三武 齐立坤 赵琳 《中国性科学》 2008年第2期24-25,共2页
关键词 女性尖锐湿疣 肛门瘙痒 临床分析 变态反应性疾病 感染性疾病 主诉 人乳头瘤病毒 女性外阴
下载PDF
派瑞松霜治疗皮炎湿疹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2
20
作者 奚丹 曾三武 纪黎明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359-360,共2页
关键词 派瑞松霜 治疗 皮炎湿疹 疗效观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