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9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天津市体检人群甲状腺结节检出率及其与代谢综合征关系的横断面研究
1
作者 赵雪松 王德强 +3 位作者 侯隽 郭腾蛟 马志欣 张强 《临床检验杂志》 CAS 2023年第6期457-461,共5页
目的调查天津市体检人群甲状腺结节(TNs)患病情况,分析代谢综合征(MetS)与TNs间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9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在天津市武清区第二人民医院体检者进行回顾性横断面研究。收集研究对象一般检查、实验室检查、多普勒超... 目的调查天津市体检人群甲状腺结节(TNs)患病情况,分析代谢综合征(MetS)与TNs间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9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在天津市武清区第二人民医院体检者进行回顾性横断面研究。收集研究对象一般检查、实验室检查、多普勒超声检查等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MetS与TNs发生风险的关系。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2359例研究对象。TNs总患病率为46.8%(5781例),其中高危结节309例(5.3%),非高危结节5472例(94.7%)。女性患病率(48.6%)明显高于男性(44.9%)(χ^(2)=17.01,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显示性别(OR=1.511)、年龄(OR=1.472)、MetS(OR=1.272)是TNs独立危险因素(P<0.05)。女性高血糖和高血压患者在高危结节组(高血糖OR=2.59,高血压OR=1.805,P<0.05)显示出比非高危结节组(高血糖OR=1.527,高血压OR=1.309,P<0.05)更高的患病风险。结论体检人群TNs患病率较高,女性、高龄、MetS是TNs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此外,高血糖和高血压等代谢性因素进一步增加了女性甲状腺高危结节的患病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结节 代谢综合征 体检 患病率 风险因素
下载PDF
三代测序技术在临床微生物检验中的应用进展
2
作者 武玉晶 刘爽 +3 位作者 田亚琼 范志娟 张磊 刘树业 《医疗装备》 2023年第2期145-149,共5页
感染性疾病是一类常见的临床疾病。临床微生物室鉴定病原体物种与耐药性结果对治疗感染性疾病有重要指导作用,但传统培养耗时长、阳性率低,远不能满足临床需求,三代测序(TGS)技术采用不依赖于培养的鉴定方法,直接对DNA或RNA进行测序,耗... 感染性疾病是一类常见的临床疾病。临床微生物室鉴定病原体物种与耐药性结果对治疗感染性疾病有重要指导作用,但传统培养耗时长、阳性率低,远不能满足临床需求,三代测序(TGS)技术采用不依赖于培养的鉴定方法,直接对DNA或RNA进行测序,耗时短、读长较长、体积袖珍,在临床微生物鉴定、耐药性判断和传染性疾病监控中发挥重要作用,是未来微生物室内与床旁检测病原体的重要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代测序 病原微生物 耐药性
下载PDF
APRI、AAR和FIB-4等预测模型对自身免疫性肝硬化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诊断价值
3
作者 王素梅 王楠 +2 位作者 于珍 张金卷 张健东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23-528,共6页
目的:评价无创模型对自身免疫性肝硬化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EGV)的诊断价值,为早期诊断自身免疫性肝硬化伴EGV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收集238例诊断为自身免疫性肝硬化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伴发EGV分为有EGV组和无EGV组。比较2组患者... 目的:评价无创模型对自身免疫性肝硬化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EGV)的诊断价值,为早期诊断自身免疫性肝硬化伴EGV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收集238例诊断为自身免疫性肝硬化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伴发EGV分为有EGV组和无EGV组。比较2组患者的谷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γ-谷氨酰转肽酶(γ-GT)、血小板(PLT)、AST/PLT指数(APRI)、纤维化-4指数(FIB-4)和AST/ALT比值(AAR)水平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ROC曲线下面积(AUC)、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评价各模型对自身免疫性肝硬化伴EGV的诊断价值。结果:有EGV组患者的APRI、FIB-4和ALT明显高于无EGV组(P<0.01),而PLT水平和AAR则明显低于无EGV组(P<0.01)。单指标诊断模型以ALT的AUC最大,AUC为0.645(95%CI:0.580~0.705,P<0.001),其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3.75%、34.04%、68.53%及78.05%。多指标联合模型中以ALT+FIB-4+AAR+PLT联合模型的AUC最大,AUC为0.787(95%CI:0.730~0.838,P<0.001),其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2.22%、73.40%、80.62%及63.30%。ALT+FIB-4+AAR、ALT+FIB-4+AAR+PLT和ALT+FIB-4+AAR+PLT+APRI联合模型的AUC与ALT和ALT+FIB-4模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上述3种模型AUC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PRI、FIB-4、ALT、PLT和AAR联合检测可提高自身免疫性肝硬化伴EGV的早期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免疫 肝硬化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 预测模型 诊断价值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的宣肺败毒方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机制及验证研究
4
作者 郝婷 马英 +3 位作者 焦扬 宋佑坤 刘树业 朱彧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4期292-301,共10页
[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究宣肺败毒方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作用机制并进行验证。[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分析平台,对宣肺败毒方的组成药物麻黄、苍术、藿香、青蒿、虎杖、马鞭草、薏苡仁、芦根、葶苈子... [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究宣肺败毒方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作用机制并进行验证。[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分析平台,对宣肺败毒方的组成药物麻黄、苍术、藿香、青蒿、虎杖、马鞭草、薏苡仁、芦根、葶苈子、苦杏仁、化橘红、甘草分别进行活性成分筛选,构建活性成分-靶点相互作用网络图,采用Genecards、SwissTargetPrediction和Uniprot数据库获取ARDS疾病靶点,筛选ARDS核心靶点,构建靶点间蛋白相互作用分析图,采用DAVID数据库对核心靶点进行GO和KEGG分析,采用Schr?dinger软件对活性成分-核心靶点分子对接并计算结合能。通过脂多糖构建ARDS小鼠模型,造模1 d后经宣肺败毒方连续灌胃28 d,通过流式细胞及酶联免疫吸附(ELISA)实验分析肺泡灌洗液中白细胞介素(IL)-2、IL-4、IL-6、IL-10、肿瘤坏死因子(TNF)-α、干扰素(IFN)-γ、肺组织中谷胱甘肽(GSH)、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磷脂过氧化氢GSH过氧化物酶(GPX4)的变化,对网络药理学结果进行验证。[结果]筛选得到宣肺败毒方治疗ARDS的活性成分205个,度值前8位的化合物分别是槲皮素、山柰酚、β-谷甾醇、豆甾醇、木犀草素、异鼠李素、柚皮苷和光甘草定。筛选得到核心靶点107个,度值排名前10位的核心靶点为Jun、IL-6、TP53、AKT1、ALB、VEGFA、STAT3、CASP3、IL-1β和PTGS2。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宣肺败毒方治疗ARDS与IL-7、TNF和Toll样受体等炎性反应相关信号通路有关,与PTGS2等铁死亡相关蛋白具有较低结合能。小鼠模型证实,宣肺败毒方可以显著降低脂多糖诱发的肺泡灌洗液中炎症因子异常升高和肺组织氧化还原失衡。[结论]宣肺败毒方治疗ARDS的机制与缓解氧化损伤与细胞凋亡、调控炎症信号通路、减少炎症细胞募集浸润和细胞因子分泌有关,干预铁死亡途径可能是重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宣肺败毒方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网络药理学 铁死亡
下载PDF
床旁检验半定量尿液清蛋白/肌酐比值在糖尿病肾病早期筛查中的临床价值评价 被引量:15
5
作者 张强 宗晓龙 +1 位作者 刘坤 林静 《临床检验杂志》 CAS 2022年第1期29-32,共4页
目的评价床旁检验(POCT)半定量尿液清蛋白/肌酐比值(ACR)的准确性,探讨POCT半定量ACR在糖尿病肾病(DKD)早期筛查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6月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分院门诊及住院2型糖尿病(T2DM)患者281例。分别采用POCT尿检仪(... 目的评价床旁检验(POCT)半定量尿液清蛋白/肌酐比值(ACR)的准确性,探讨POCT半定量ACR在糖尿病肾病(DKD)早期筛查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6月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分院门诊及住院2型糖尿病(T2DM)患者281例。分别采用POCT尿检仪(半定量方法)和生化分析仪(定量方法)检测尿液清蛋白(Alb)及肌酐(Cr)。采用Kappa检验比较半定量和定量结果一致性。以定量ACR检测为金标准,计算半定量ACR检测微量清蛋白尿(MAU)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PPV)、阴性预测值(NPV)、拟然比等参数。另选取19543例T2DM患者,基于半定量ACR对DKD进行早期筛查。结果半定量Alb(Kappa系数为0.789)及Cr(Kappa系数为0.727)与定量结果均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半定量ACR检测MAU的敏感性为85.3%,特异性为81.6%,PPV为79.7%,NPV为86.7%,阳性拟然比为4.63,阴性拟然比为0.18。在T2DM患者中,87.2%(17047例)患者未发现肾脏损伤,12.8%(2496例)患者可能存在肾脏损伤。结论POCT半定量ACR是一种简单、有效、可靠性较高的MAU检测方法,使用随机尿液样本进行检测有助于DKD早期筛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床旁检验 尿液分析 清蛋白/肌酐比值 糖尿病肾病 半定量
下载PDF
AGPS在神经胶质瘤细胞中的相互作用蛋白及作用模式
6
作者 刘颖 马英 朱彧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7期1-5,共5页
目的探讨胶质瘤细胞(U251细胞)中癌基因烷基甘油酮磷酸合酶(AGPS)的相互作用蛋白及作用模式。方法常规培养U251细胞并随机分为对照组、shR-AGPS-1组、shR-AGPS-2组,分别加入阴性对照慢病毒和不同沉默水平的AGPS shRNA慢病毒,用Western b... 目的探讨胶质瘤细胞(U251细胞)中癌基因烷基甘油酮磷酸合酶(AGPS)的相互作用蛋白及作用模式。方法常规培养U251细胞并随机分为对照组、shR-AGPS-1组、shR-AGPS-2组,分别加入阴性对照慢病毒和不同沉默水平的AGPS shRNA慢病毒,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AGPS蛋白表达以验证沉默效率。通过免疫共沉淀技术和质谱技术鉴定AGPS相互作用的蛋白,用Western blotting法进行验证;用计算机模拟技术进行相互作用蛋白的同源模建并推测二者相互作用模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shR-AGPS-1组、shR-AGPS-2组AGPS表达低(P均<0.05),且shR-AGPS-1组AGPS表达低于shR-AGPS-2组(P<0.05)。将筛选获得的数据进行整理,初步判断不均一核糖核蛋白K(HNRNPK)为AGPS的靶蛋白。在AGPS抗体免疫共沉淀的细胞裂解物中可同时检测到AGPS蛋白、HNRNPK蛋白,表明AGPS与HNRNPK可形成复合体,二者均在细胞核中表达。计算机模拟结果显示AGPS和HNRNPK通过氨基酸残基以氢键和共轭、疏水键和静电力形式相互作用。结论胶质瘤细胞中HNRNPK是AGPS的相互作用蛋白,氢键和共轭、疏水键和静电力相互作用可能是其主要的作用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胶质瘤 烷基甘油酮磷酸合酶 不均一核糖核蛋白K 同源模建
下载PDF
ILF2通过调控线粒体内稳态促进非小细胞肺癌体内外细胞增殖
7
作者 贺丽华 赵猛 +1 位作者 刘树业 朱彧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24年第8期1387-1392,共6页
目的:探讨白介素增强子结合因子2(interleukin enhancer binding factor 2,ILF2)在非小细胞肺癌细胞增殖中的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选取来自某医院2016年3月至2022年6月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癌及癌旁组织各15例,采用shRNA方法抑制非小... 目的:探讨白介素增强子结合因子2(interleukin enhancer binding factor 2,ILF2)在非小细胞肺癌细胞增殖中的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选取来自某医院2016年3月至2022年6月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癌及癌旁组织各15例,采用shRNA方法抑制非小细胞肺癌A549和H1299细胞系中ILF2表达,通过qRT-PCR、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组织和细胞中ILF2的mRNA和蛋白表达,采用克隆形成和BrdU方法分析A549和H1299细胞体外增殖,无胸腺小鼠经皮下注射A549细胞后通过免疫组化技术观察Ki67和活化caspase 3(cleaved caspase 3)的表达,通过分析A549和H1299细胞中线粒体DNA(mtDNA)、线粒体质量和线粒体膜电位观察线粒内稳态。结果:与癌旁组相比,肺癌组织中ILF2的mRNA和蛋白表达均显著上调(P均<0.05);抑制ILF2表达可降低A549和H1299细胞体外克隆形成和增殖能力以及A549细胞在小鼠体内肺癌细胞生长能力(P均<0.05),小鼠肺组织中Ki67表达显著降低(P<0.05),A549和H1299细胞中mtDNA和线粒体质量均显著降低,线粒体膜电位显著上调(P均<0.05);过表达ILF2可促进A549和H1299细胞中体外克隆形成和增殖能力以及mtDNA和线粒体质量,降低线粒体膜电位(P均<0.05)。结论:ILF2在非小细胞肺癌进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可能与破坏线粒体内稳态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介素增强子结合因子2 非小细胞肺癌 线粒体内稳态
下载PDF
血清淀粉酶、脂肪酶及C反应蛋白联合检验在急性胰腺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被引量:14
8
作者 王耀 《内蒙古中医药》 2017年第2期102-103,共2页
目的:探索血清淀粉酶、脂肪酶、C反应蛋白联合用于急性胰腺炎诊断中的价值。方法:10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作为观察组,10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受检对象的血清淀粉酶、脂肪酶以及C反应蛋白水平进行检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 目的:探索血清淀粉酶、脂肪酶、C反应蛋白联合用于急性胰腺炎诊断中的价值。方法:10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作为观察组,10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受检对象的血清淀粉酶、脂肪酶以及C反应蛋白水平进行检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清淀粉酶、脂肪酶、C反应蛋白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重型急性胰腺炎患者的血清淀粉酶、脂肪酶、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高于轻型急性胰腺炎患者(P<0.05)。结论:血清淀粉酶、脂肪酶及C反应蛋白联合检验用于急性胰腺炎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有助于早期诊断急性胰腺炎,便于临床医师早期抢救,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淀粉酶 脂肪酶 C反应蛋白 急性胰腺炎
下载PDF
质谱技术——检验医学发展的新动力 被引量:1
9
作者 刘树业 《实用检验医师杂志》 2012年第2期65-67,共3页
质谱(mass spectrometry,MS)是带电原子、分子或分子碎片按质荷比(或质量)的大小顺序排列的图谱。MS的开发历史要追溯到1906年Thomson发明的抛物线MS装置。电喷雾电离和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是诞生于80年代末期的两种软电离技术。
关键词 质谱技术 医学发展 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 检验 分子碎片 软电离技术 电喷雾电离 MS
下载PDF
天津地区丙型肝炎病毒基因分型的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武玉晶 练明建 +2 位作者 刘爽 范志娟 刘树业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6年第10期1696-1698,共3页
目的研究天津地区丙型肝炎病毒(HCV)基因型的分布。方法收集HCV感染者的HCV基因分型、性别、年龄、临床诊断等临床资料,分析HCV基因型在人群中的分布,以及与临床资料的相关性。结果天津地区最常见的HCV基因型是1b型,占人群比例77.88%;... 目的研究天津地区丙型肝炎病毒(HCV)基因型的分布。方法收集HCV感染者的HCV基因分型、性别、年龄、临床诊断等临床资料,分析HCV基因型在人群中的分布,以及与临床资料的相关性。结果天津地区最常见的HCV基因型是1b型,占人群比例77.88%;其次是2a型,占人群比例20.07%。在肝炎患者,不同基因型感染者的平均年龄之间存在差异。在肝硬化患者,不同性别的HCV基因型分布存在差异。结论天津地区HCV基因型以1b型最为常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型肝炎病毒 基因型 分布
下载PDF
天津地区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与临床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金海涵 林宝禄 刘树业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 2014年第4期286-288,292,共4页
目的:研究丙型肝炎病毒(HCV)基因型,了解天津地区丙型肝炎的分布情况。方法:收集252例丙型肝炎患者的血清标本,采用基因测序法进行HCV基因型的检测,并对基因型与其他临床指标进行分析。结果:252例丙型肝炎患者分别感染1b、1a、1c、2a、2... 目的:研究丙型肝炎病毒(HCV)基因型,了解天津地区丙型肝炎的分布情况。方法:收集252例丙型肝炎患者的血清标本,采用基因测序法进行HCV基因型的检测,并对基因型与其他临床指标进行分析。结果:252例丙型肝炎患者分别感染1b、1a、1c、2a、2i、3a、3b、4a和6a共9种基因亚型,其中1b型占59.9%,其次是3a型,占12.7%。对1型、2型、3型和4型4种基因型进行肝功能、HCV RNA病毒载量比较,经单因素方差分析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对HCV感染的不同肝病程度患者的基因型分布进行分析,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天津地区丙型肝炎病毒感染以1b型为主,其次为3a型。HCV基因型与HCV RNA病毒载量、肝脏损伤指标有明显统计学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型肝炎病毒 基因分型 基因测序 天津地区
下载PDF
微生物检验技术在住院患者感染控制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2
作者 刘慧茹 《医疗装备》 2017年第19期70-71,共2页
目的探讨住院患者应用微生物检验技术在感染控制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医院收治的68例住院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感染控制,观察组采用微生物检验技术进行感染控制,比... 目的探讨住院患者应用微生物检验技术在感染控制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医院收治的68例住院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感染控制,观察组采用微生物检验技术进行感染控制,比较不同方法的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轻、中、重度感染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了提高住院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感染发生率,缩短治疗疗程,建议临床重视应用微生物检验技术控制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院患者 微生物检验技术 感染 控制
下载PDF
DNA损伤应答通路在高钙磷环境诱导的人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钙化中的作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范志娟 刘树业 +1 位作者 田亚琼 刘爽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6期36-42,共7页
目的 明确DNA损伤应答通路在高钙磷环境诱导的人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HVSMC)钙化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将HVSMC培养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突变激酶(iATM)组、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iPARP)组,培养12 d。茜素红-S染... 目的 明确DNA损伤应答通路在高钙磷环境诱导的人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HVSMC)钙化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将HVSMC培养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突变激酶(iATM)组、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iPARP)组,培养12 d。茜素红-S染色法定性和邻-甲酚酞法定量检测4组细胞钙化情况,彗星实验检测DNA损伤,Western blotting和免疫荧光方法检测组蛋白γH2AX磷酸化水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8-羟基-2’-脱氧鸟苷(8-OHDG)水平,NucleoCounterNC-3000^(TM)高级细胞分析仪分析4组细胞的存活率。结果 光学显微镜和茜素红S染色发现第9天开始,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出现细胞内钙质沉积,第12天钙质沉积明显。对照组与模型组分别在第3、6、9、12天培养状态下Ca^(2+)/蛋白比较,结果:(1)不同时间点Ca^(2+)/蛋白有差异(F=168.970,P=0.000);(2)模型组与对照组Ca^(2+)/蛋白有差异(F=203.040,P=0.000),模型组Ca^(2+)/蛋白较高,钙化明显;(3)两组Ca^(2+)/蛋白变化趋势有差异(F=13.213,P=0.000)。培养12 d时,茜素红S染色发现模型组比对照组钙化程度高,iATM组和iPARP组比模型组钙化程度低。σ-甲酚酞试验发现,iATM组和iPARP组Ca^(2+)/蛋白低于模型组(P <0.05)。彗星试验发现,对照组比较,模型组第9天开始出现更多数量的DNA受损细胞。对照组与模型组分别在第3、6、9、12天培养状态下“彗星细胞”比较,结果:(1)不同时间点“彗星细胞”有差异(F=13.141,P=0.000);(2)模型组与对照组“彗星细胞”有差异(F=121.521,P=0.000),模型组“彗星细胞”百分比较高,DNA损伤明显;(3)模型组与对照组“彗星细胞”变化趋势有差异(F=89.290,P=0.000)。模型组γH2AX蛋白相对表达量高于对照组(P <0.05)。对照组、模型组分别在第3和12天免疫荧光显微镜下观察> 3个γH2AX病灶百分比,结果:(1)不同时间点> 3个γH2AX病灶百分比有差异(F=168.970,P=0.000);(2)模型组与对照组> 3个γH2AX病灶百分比有差异(F=203.040,P=0.000),模型组> 3个γH2AX病灶百分比较高,DNA损伤明显;(3)模型组与对照组> 3个γH2AX病灶百分比变化趋势有差异(F=153.410,P=0.000)。模型组8-OHDG水平高于对照组(P <0.05)。模型组细胞存活率低于对照组、iATM组、iPARP组(P <0.05);iATM组、iPARP组与对照组细胞存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Ca^(2+)/P环境激活DNA损伤应答信号通路,诱导HVSMC坏死,进而形成钙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损伤应答 钙磷失衡 人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 钙化
下载PDF
高钙磷激活DNA损伤应答诱导人主动脉平滑肌细胞早衰
14
作者 范志娟 武玉晶 +3 位作者 田亚琼 刘爽 张蝶 刘树业 《基础医学与临床》 2023年第8期1234-1240,共7页
目的探讨DNA损伤应答(DDR)通路调控人主动脉平滑肌细胞(HASMCs)钙化机制。方法将HASMCs分为对照组、模型组、ATM干预组、PARP干预组,培养12 d。茜素红-S染色法定性和邻-甲酚酞法定量检测细胞钙化;Western blot检测组蛋白γH2AX磷酸化、... 目的探讨DNA损伤应答(DDR)通路调控人主动脉平滑肌细胞(HASMCs)钙化机制。方法将HASMCs分为对照组、模型组、ATM干预组、PARP干预组,培养12 d。茜素红-S染色法定性和邻-甲酚酞法定量检测细胞钙化;Western blot检测组蛋白γH2AX磷酸化、p16和p21、ATM上Ser1981的磷酸化水平;β-半乳糖苷酶染色检测细胞早衰;qPCR检测p16和p21 mRNA水平。8-羟基-2′-脱氧鸟苷(8-OHDG)检测氧化应激水平,ELISA方法检测IL-6、IL-8水平。结果模型组较对照组钙化明显,8-OHDG、组蛋白γH2AX磷酸化、β-半乳糖苷酶染色、p16的mRNA和蛋白、p21 mRNA、IL6和IL8、ATM磷酸化等指标有显著变化(P<0.05),ATM和PARP干预组可以缓解模型组的变化。结论高钙磷环境刺激HASMCs产生持续DNA损伤,触发ATM磷酸化并激活p16蛋白表达,诱导细胞早衰导致钙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2+)/P DNA损伤应答 细胞早衰 人主动脉平滑肌细胞 血管钙化
下载PDF
肝细胞癌患者肝切除术后感染研究进展
15
作者 谭兵 马亚楠 +1 位作者 任超逸 张健东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3年第21期3633-3635,共3页
原发性肝癌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恶性肿瘤疾病,其中以肝细胞癌为最主要的病理类型。手术切除是治疗肝细胞癌最主要的治疗手段,但可引起术后感染、肝衰竭等并发症,影响患者预后。常见的术后感染类型包括手术部位感染、腹腔感染、肺部感... 原发性肝癌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恶性肿瘤疾病,其中以肝细胞癌为最主要的病理类型。手术切除是治疗肝细胞癌最主要的治疗手段,但可引起术后感染、肝衰竭等并发症,影响患者预后。常见的术后感染类型包括手术部位感染、腹腔感染、肺部感染和胆道感染等。研究表明患者基础疾病、年龄、营养状况、术中失血量、围手术期输血、胆漏、住院时间、引流管滞留时间等因素与患者术后感染存在相关性,临床医生可以采用术前使用抗生素、控制血糖、补充白蛋白、术中止血、尽早拔除引流管等措施来预防术后感染的发生,改善患者手术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肝细胞癌 肝切除术 术后感染
下载PDF
尿液NGAL、KIM-1、TFF3联合检测对肝硬化患者急性肾小管坏死的诊断价值
16
作者 龚艳清 赵莹 +2 位作者 贾艳会 李熳 江勇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23年第19期808-815,共8页
背景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是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临床死亡率高且预后较差,其中急性肾小管坏死(acute tubular necrosis,ATN)预后最差,及时准确地识别ATN是临床难以解决的问题,既往研究显示,尿液中性粒细胞... 背景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是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临床死亡率高且预后较差,其中急性肾小管坏死(acute tubular necrosis,ATN)预后最差,及时准确地识别ATN是临床难以解决的问题,既往研究显示,尿液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eutrophil gelatinase-associated lipocalin,NGAL)、三叶因子3(trefoil factor 3,TFF3)及肾损伤因子-1(kidney injury molecule-1,KIM-1)对于肝硬化中ATN与其他类型的AKI有潜在的鉴别诊断价值,但诊断效能较低,仍不能进入临床应用,需进一步探究指标间联合检测能否提升生物标志物对于肝硬化合并ATN的诊断效能.目的分析尿NGAL、尿KIM-1、尿TFF3及两两指标间联合检测在肝硬化合并AKI患者中对于ATN的鉴别诊断价值,同时对尿NGAL等指标对于ATN鉴别诊断的临界值行进一步研究.方法选取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190例,其中合并AKI患者108例,根据AKI病因分成不同亚组,包括33例肾前性氮质血症,27例肝肾综合征急性肾损伤型及48例ATN,探究尿NGAL、尿TFF3、尿KIM-1及指标间两两联合在肝硬化合并AKI患者中对于ATN的鉴别诊断价值.结果尿NGAL对于肝硬化合并AKI患者中ATN的鉴别诊断价值较高,受试者工作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是0.902,诊断临界值为271.8 ug/g Cr时,敏感度为81.3%,特异性为85.0%.指标联合可提高鉴别诊断能力,其中尿NGAL联合尿TFF3的诊断能力最强(AUC=0.933,敏感度为85.4%,特异性为88.3%).结论尿NGAL、尿KIM-1、尿TFF3对于鉴别肝硬化合并AKI患者中ATN与其他类型AKI有重要价值,2项指标间的联合检测可进一步提升诊断效能,值得进一步研究及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急性肾损伤 NGAL TFF3 KIM-1 联合检测 急性肾小管坏死
下载PDF
NGAL尿血比值在肝硬化急性肾损伤中的鉴别诊断价值
17
作者 龚艳清 赵莹 +2 位作者 贾艳会 李熳 江勇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23年第15期630-637,共8页
背景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eutrophil gelatinase-associated lipocalin,NGAL)在肝硬化合并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患者中对于急性肾小管坏死(acute tubular necrosis,ATN)与其他类型的AKI有重要的鉴别诊断价... 背景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eutrophil gelatinase-associated lipocalin,NGAL)在肝硬化合并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患者中对于急性肾小管坏死(acute tubular necrosis,ATN)与其他类型的AKI有重要的鉴别诊断价值,但血NGAL与尿NGAL直接相关,现有研究中对于NGAL尿血比值在ATN的鉴别诊断中的作用的研究很少,本试验意在评估其比值的临床作用.目的分析血尿NGAL及其尿血比值在肝硬化合并AKI患者中对于ATN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取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180例,其中合并AKI患者98例,根据AKI病因分成不同亚组,包括33例肾前性氮质血症,25例肝肾综合征急性肾损伤型及40例ATN,探讨血尿NGAL及其尿血比值在不同类型AKI中鉴别作用.结果尿NGAL对于肝硬化合并AKI患者中ATN的鉴别诊断价值较高,受试者工作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是0.964,诊断临界值为271.35 ng/mL时,敏感度为87.5%,特异性为96.6%.NGAL尿血比值对于ATN诊断价值也较高,AUC为0.953,诊断临界值在2.96时,敏感度为92.5%,特异性为91.4%.结论尿NGAL和NGAL尿血比值对于鉴别肝硬化合并AKI患者中ATN与其他类型AKI有重要价值,值得进一步研究及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急性肾损伤 NGAL 尿血比值 鉴别诊断 急性肾小管坏死
下载PDF
脓毒症肝损伤采用清肝凉血解毒汤治疗的临床效果
18
作者 王秀娟 孟祥亮 王慧学 《内蒙古中医药》 2023年第8期1-2,共2页
目的:观察清肝凉血解毒汤治疗脓毒症肝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0月—2023年3月我院收治的157例脓毒症肝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79例)和对照组(7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肝治疗,观察组采用清肝凉血解毒汤... 目的:观察清肝凉血解毒汤治疗脓毒症肝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0月—2023年3月我院收治的157例脓毒症肝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79例)和对照组(7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肝治疗,观察组采用清肝凉血解毒汤治疗,两组比较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从临床疗效上看,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从肝功能指标水平上看,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清肝凉血解毒汤,疗效确切,不仅可提高治疗效果,还可改善肝功能,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肝凉血解毒汤 脓毒症 肝损伤
下载PDF
促红细胞生成素、血清铁、网织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联合检测在老年肾性贫血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5
19
作者 许宏敏 邵新华 +3 位作者 张凤美 赵杰 庞国菊 刘树业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2516-2518,共3页
肾性贫血是指各种因素造成肾脏促红细胞生成素(EPO)产生不足或血浆中一些毒素物质干扰红细胞的生成和代谢从而导致的贫血。肾性贫血是肾衰竭末期常见的并发症,过多输血有一定危险,使用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rHuEPO)是现在临床上治... 肾性贫血是指各种因素造成肾脏促红细胞生成素(EPO)产生不足或血浆中一些毒素物质干扰红细胞的生成和代谢从而导致的贫血。肾性贫血是肾衰竭末期常见的并发症,过多输血有一定危险,使用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rHuEPO)是现在临床上治疗贫血的主要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促红细胞生成素(EPO) 肾性贫血 网织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CHr) 血清铁
下载PDF
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检测方法的建立及临床应用 被引量:17
20
作者 邵新华 刘树业 +2 位作者 张卫民 李涛 周津东 《中华核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90-91,共2页
目的 建立血清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放射免疫检测方法 ,探讨其对甲状腺疾病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1 2 5I氯胺 T法标记人甲状腺过氧化物酶 ,选择不同的实验条件 ,进而确定实验方法。测定 37例正常对照者和 92例甲状腺疾病患者血清甲... 目的 建立血清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放射免疫检测方法 ,探讨其对甲状腺疾病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1 2 5I氯胺 T法标记人甲状腺过氧化物酶 ,选择不同的实验条件 ,进而确定实验方法。测定 37例正常对照者和 92例甲状腺疾病患者血清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结果 甲状腺疾病患者血清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 (F =4 .6 12 ,P <0 .0 5 ) ,各种甲状腺疾病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 :Graves病 6 6 .7% ,桥本甲状腺炎 95 .2 % ,原发性粘液水肿 72 .7%。结论 该方法特异性强 ,重复性好 ,非特异性结合率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疾病 过氧化物酶 抗体 检测方法 建立 临床应用 放射免疫检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