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杀率全球分布:集体主义和5-羟色胺转运体短等位基因协同进化的解释
1
作者 陈浩 杜美含 +1 位作者 张硕 杨丽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24年第2期97-103,共7页
为解释自杀率的全球分布,本研究基于世界卫生组织等权威机构公开数据,提出并检验了集体主义文化和5-羟色胺转运体短等位基因协同进化的解释模型。分析发现:集体主义文化和抑郁障碍患病率在5-羟色胺转运体短等位基因携带者人口占比与自... 为解释自杀率的全球分布,本研究基于世界卫生组织等权威机构公开数据,提出并检验了集体主义文化和5-羟色胺转运体短等位基因协同进化的解释模型。分析发现:集体主义文化和抑郁障碍患病率在5-羟色胺转运体短等位基因携带者人口占比与自杀率之间起链式中介作用。集体主义文化和5-羟色胺转运体短等位基因之间存在协同进化的假设获得初步支持,即集体主义文化可能缓冲了携带5-羟色胺转运体短等位基因给个体和群体带来的负面影响,降低了地区抑郁障碍患病率和自杀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杀率 集体主义文化 5-HTTLPRS等位基因 协同进化 抑郁障碍
下载PDF
青少年心境障碍伴自杀未遂患者的决策特征
2
作者 倪婷珺陶 李孟哲 +3 位作者 李婉容 赵汗青 曹庆久 安莉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47-253,共7页
目的:通过计算模型来分析青少年自杀未遂者不同维度的决策特征。方法:总共纳入符合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第十次修订本(ICD-10)心境障碍诊断标准的伴自杀未遂的青少年心境障碍患者70例,非自杀未遂的青少年心境障碍患者40例,... 目的:通过计算模型来分析青少年自杀未遂者不同维度的决策特征。方法:总共纳入符合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第十次修订本(ICD-10)心境障碍诊断标准的伴自杀未遂的青少年心境障碍患者70例,非自杀未遂的青少年心境障碍患者40例,以及正常青少年对照49例。使用金钱选择问卷(MCQ)、爱荷华博弈任务(IGT),并采用计算模型分析,考察青少年自杀未遂者的冲动性决策和基于价值和学习的决策表现和潜在认知成分。结果:自杀未遂组、非自杀未遂组和正常对照组在MCQ中的总体延迟折扣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自杀未遂组和非自杀未遂组的总体延迟折扣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3组被试在IGT中的净分数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计算模型分析显示,相比于非自杀未遂组和正常对照组,自杀未遂组表现出对结果的敏感性降低以及探索性降低(参数估计80%HDI不重叠)。结论:青少年自杀未遂者可能无法通过对决策的结果进行学习,无法探索更多可能的方案来解决危机,而冲动性决策损害可能与抑郁状态而非自杀未遂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自杀未遂 决策特征 计算模型
下载PDF
特质正念与专业运动员心理健康:链式中介作用及性别差异 被引量:1
3
作者 黄亚娟 董蕊 +2 位作者 杨震 康凯月 许欣 《心理与行为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73-279,288,共8页
基于正念监控与接受理论(monitor and acceptance theory,MAT),以460名专业运动员为被试,探究特质正念与专业运动员心理健康的关系。结果发现:(1)特质正念正向预测主观幸福感,负向预测抑郁-焦虑-压力,并分别通过基本心理需要满足、自我... 基于正念监控与接受理论(monitor and acceptance theory,MAT),以460名专业运动员为被试,探究特质正念与专业运动员心理健康的关系。结果发现:(1)特质正念正向预测主观幸福感,负向预测抑郁-焦虑-压力,并分别通过基本心理需要满足、自我同情的单独中介及两者的链式中介发挥作用;(2)该模型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以主观幸福感为结果变量时,男性组中介效应大于女性组;以抑郁-焦虑-压力为结果变量时,女性组中介效应大于男性组。研究结果可以为提升专业运动员心理健康提供理论依据和干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质正念 专业运动员 基本心理需要满足 自我同情 性别差异
下载PDF
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与自杀尝试的联系与区别:神经影像学证据
4
作者 李孟哲 赵汗青 +2 位作者 周玥 曹庆久 安莉 《心理学通讯》 2023年第3期169-175,共7页
非自杀性自伤与自杀尝试已成为严重危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且二者在青春期往往同时出现,尤其是在青少年临床人群中。近年来,研究者们一直在探索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与自杀尝试之间的区别与联系,试图弄清这两种行为是存在于同... 非自杀性自伤与自杀尝试已成为严重危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且二者在青春期往往同时出现,尤其是在青少年临床人群中。近年来,研究者们一直在探索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与自杀尝试之间的区别与联系,试图弄清这两种行为是存在于同一个自我伤害谱系中还是完全不同的两种现象,但目前仍无法达成一致结论。本文从神经影像学的角度进行综述,通过非自杀性自伤与自杀尝试青少年的功能磁共振研究,寻找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与自杀尝试之间的区别与联系的证据,并发现额叶-边缘系统的异常可能是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与自杀尝试共同的神经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自杀性自伤 自杀尝试 青少年 磁共振成像 神经影像学
下载PDF
专业运动员主观幸福感和抑郁-焦虑-压力与特质正念的关系
5
作者 黄亚娟 董蕊 +1 位作者 许欣 陈静宜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2-179,共8页
目的:探讨专业运动员主观幸福感和抑郁-焦虑-压力与特质正念的关系及认知融合、经验性回避和年龄在其关系中的作用。方法:选取423名专业运动员,用生活满意度量表(SWLS)、积极情绪量表(PAS)、抑郁-焦虑-压力量表(DASS-21)、五因素正念问... 目的:探讨专业运动员主观幸福感和抑郁-焦虑-压力与特质正念的关系及认知融合、经验性回避和年龄在其关系中的作用。方法:选取423名专业运动员,用生活满意度量表(SWLS)、积极情绪量表(PAS)、抑郁-焦虑-压力量表(DASS-21)、五因素正念问卷(FFMQ)、认知融合问卷中文版(CFQ)、接纳与行动问卷第二版中文版(AAQ-Ⅱ)进行调查。结果:在控制了性别后,FFMQ与SWB总分正向关联(β=0.35),与DASS-21总分负向关联(β=-0.40);CFQ、AAQ-Ⅱ总分在FFMQ与SWB、DASS-21总分之间均起序列中介作用(β=0.04、-0.12);年龄调节了FFMQ和SWB总分的关联(β=-0.01)。结论:专业运动员的主观幸福感和抑郁-焦虑-压力与特质正念有关联,年龄可以调节主观幸福感与特质正念的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业运动员 特质正念 认知融合 经验性回避 主观幸福感 抑郁-焦虑-压力
下载PDF
高校心理咨询伦理困境应对及《咨询师工作守则》解读
6
作者 安莉 吕韵 《心理学通讯》 2022年第2期119-125,共7页
高校心理咨询中心是组织实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专业机构,其主要工作职能是为高校学生提供心理健康服务。高校心理咨询工作在咨询师专业身份和专业胜任力、心理咨询中心的专业职能和功能的界定、危机干预中的保密以及对于转介的处... 高校心理咨询中心是组织实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专业机构,其主要工作职能是为高校学生提供心理健康服务。高校心理咨询工作在咨询师专业身份和专业胜任力、心理咨询中心的专业职能和功能的界定、危机干预中的保密以及对于转介的处理等方面存在伦理困境。本文将围绕中国心理学会临床心理学注册工作委员会发布的《咨询师工作守则》,对高校心理咨询工作中存在的主要伦理困境以及文件的条目进行讨论和解读,并提出可能的对策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心理咨询 伦理困境 建议
下载PDF
自杀行为预测中的机器学习方法:一项系统综述
7
作者 钱春莲 何宇豪 +2 位作者 张强 尤静 杨丽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442-1447,共6页
目的:全面总结机器学习预测自杀行为的算法特点、应用场景和模型效能。方法:系统搜索三个数据库中(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截至2022年11月应用机器学习算法预测自杀意念、自杀尝试和自杀死亡的文献。结果:研究共纳入71篇文献,... 目的:全面总结机器学习预测自杀行为的算法特点、应用场景和模型效能。方法:系统搜索三个数据库中(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截至2022年11月应用机器学习算法预测自杀意念、自杀尝试和自杀死亡的文献。结果:研究共纳入71篇文献,提取81个模型。机器学习预测自杀行为的模型效果良好(自杀意念AUC区间0.70~0.97;自杀尝试AUC区间:0.63~0.96;自杀死亡AUC区间:0.69~0.93),但阳性预测值偏低。当前研究多采用临床或社区样本,缺少学校样本。模型纳入的特征多为人口统计学和精神病理学变量,缺乏心理、生理和社会变量。结论:机器学习提升了自杀预测能力,有望作为辅助筛查工具应用于临床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学习 自杀意念 自杀尝试 自杀死亡
原文传递
青少年父母依恋和学校适应的关系:身份和情绪失调的中介作用 被引量:1
8
作者 董云婷 程诚 +2 位作者 郭培杨 邹孟芮 董琦 《心理学探新》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62-170,共9页
目的:在青少年群体中考察父母依恋与学校适应的关系以及身份和情绪失调在其中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母亲、父亲依恋问卷(IPPA)、青少年身份评估问卷(AIDA)、情绪调节困难量表(DERS)和初中生学校适应问卷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青少年学... 目的:在青少年群体中考察父母依恋与学校适应的关系以及身份和情绪失调在其中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母亲、父亲依恋问卷(IPPA)、青少年身份评估问卷(AIDA)、情绪调节困难量表(DERS)和初中生学校适应问卷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青少年学习适应和母亲依恋和父亲依恋呈中等正相关,与身份和情绪失调呈较强的负相关;身份和母亲依恋和父亲依恋呈中等负相关,与情绪失调呈强正相关;情绪失调和母亲依恋和父亲依恋呈中等负相关。(2)身份在母亲依恋与学校适应和父亲依恋与学校适应之间分别发挥显著的中介作用;情绪失调在母亲依恋与学校适应和父亲依恋与学校适应之间分别发挥显著的中介作用;身份和情绪失调在母亲依恋与学校适应和父亲依恋与学校适应之间分别起链式中介作用。结论:身份和情绪失调是父母依恋影响青少年学校适应的中介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恋 身份 情绪失调 学校适应
下载PDF
大学生自杀意念及其近端风险因素的短期动态变化探索:基于自杀人际理论
9
作者 刘依馨 张尚 +1 位作者 杨丽 王丽莉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2-38,共7页
目的:基于自杀人际理论探索归属受挫、累赘感知、绝望及自杀意念在短时间内的动态变化特征,并检验归属受挫、累赘感知、绝望对自杀意念及其变化的预测效力。方法:采用方便取样对天津市各高校正在接受心理咨询的31名来访者进行为期7天、... 目的:基于自杀人际理论探索归属受挫、累赘感知、绝望及自杀意念在短时间内的动态变化特征,并检验归属受挫、累赘感知、绝望对自杀意念及其变化的预测效力。方法:采用方便取样对天津市各高校正在接受心理咨询的31名来访者进行为期7天、每天5次的生态瞬时评估。结果:30名被试的自杀意念在短时间发生了较大的动态变化,所有被试的归属受挫、累赘感知和绝望均发生了动态变化。自杀意念及其近端风险因素的时间序列图均呈现锯齿状变化模式。在同一时刻,三个风险因素与自杀意念呈显著正相关。绝望和归属受挫是预测下一时刻自杀意念水平作用显著的因素。控制上一时刻的自杀意念后,对预测自杀意念的变化具有显著作用的因素为归属受挫。结论:大学生的自杀意念和绝望、累赘感知、归属受挫可能存在动态变化的特点,绝望和归属受挫对下一时刻的自杀意念预测作用显著,归属受挫对短时间内自杀意念的变化预测作用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杀意念 动态变化特征 风险因素 生态瞬时评估
原文传递
大学生自杀意念和自杀尝试影响因素分析——基于自杀行为的整合动机意志模型 被引量:4
10
作者 尤静 刘海玲 +2 位作者 刘新春 翟得康 杨丽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944-948,共5页
目的:在自杀行为的整合动机意志模型框架下,分析自杀意念和自杀尝试的影响因素,为制定更有针对性的自杀干预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人际需求量表、挫败感量表和困境感量表等测量工具对天津某大学1458名学生进行调查。基于自杀行为史将被试... 目的:在自杀行为的整合动机意志模型框架下,分析自杀意念和自杀尝试的影响因素,为制定更有针对性的自杀干预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人际需求量表、挫败感量表和困境感量表等测量工具对天津某大学1458名学生进行调查。基于自杀行为史将被试分为正常组(n=1000)、自杀意念组(n=283)、自杀尝试组(n=175)。结果: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预测自杀意念和自杀尝试的风险因素有显著差异。预测自杀意念的风险因素包括:困境感(OR=1.04)、累赘感知(OR=1.06)、强迫思考(OR=1.07)、死亡无畏(OR=1.06)、自杀行为暴露史(OR=1.87)。预测自杀意念向自杀尝试转变的风险因素包括:累赘感知(OR=1.07)、死亡无畏(OR=1.09)、自杀行为暴露史(OR=1.93)。结论:有自杀意念无自杀尝试者和自杀尝试者是两个不同的人群,人们产生自杀意念和做出自杀尝试的影响因素是不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杀意念 自杀尝试 自杀行为
原文传递
自杀行为筛查问卷的编制和信效度检验 被引量:7
11
作者 杨丽 侯祥庆 刘海玲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175-1181,共7页
目的:编制自杀行为筛查问卷并检验其信效度。方法:通过小组讨论、访谈和文献分析,确定问卷的理论结构和条目。采用方便取样的方式,先后三次(n1=617, n2=950, n3=236)正式施测检验问卷的心理测量学指标。结果:自杀行为筛查问卷共计8个条... 目的:编制自杀行为筛查问卷并检验其信效度。方法:通过小组讨论、访谈和文献分析,确定问卷的理论结构和条目。采用方便取样的方式,先后三次(n1=617, n2=950, n3=236)正式施测检验问卷的心理测量学指标。结果:自杀行为筛查问卷共计8个条目。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表明三因子模型拟合良好(χ^(2)/df=7.231, RMSEA=0.081,NFI=0.971, RFI=0.941, CFI=0.975, IFI=0.975, TLI=0.949)。问卷与效标关联效度和聚合效度的测量工具的相关系数分别介于0.36~0.44和0.68~0.71之间(P<0.01)。问卷总体及各维度的Cronbach’sα系数在0.79~0.89之间,分半信度在0.63~0.86之间,各条目的重测信度Kappa值在0.33~0.71之间。以简明国际神经精神访谈-自杀部分为金标准,当问卷的截断值为22分时,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3.68%和73.77%,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47(95%CI:0.650~0.829)。结论:自杀行为筛查问卷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可以作为自杀风险的筛查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杀行为 自杀意念 前自杀尝试 自杀尝试 自杀
原文传递
人际敏感性对大学生自杀意念的影响:孤独感的中介作用与自然联结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5
12
作者 赵丹 白苏妤 +1 位作者 杨丽 韩雨森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26-229,234,共5页
目的:考察人际敏感性对大学生自杀意念的影响和作用机制,探讨孤独感的中介作用以及自然联结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人际敏感性量表、短式孤独感量表、自杀行为筛查问卷中的自杀意念筛查条目、自我包含自然量表对1411名大学生进行测量。结... 目的:考察人际敏感性对大学生自杀意念的影响和作用机制,探讨孤独感的中介作用以及自然联结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人际敏感性量表、短式孤独感量表、自杀行为筛查问卷中的自杀意念筛查条目、自我包含自然量表对1411名大学生进行测量。结果:(1)人际敏感性、孤独感和自杀意念两两显著正相关,自然联结与人际敏感性、孤独感、自杀意念显著负相关。(2)孤独感在人际敏感性和大学生自杀意念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自然联结在孤独感对自杀意念的影响路径中发挥调节作用。结论:人际敏感性不仅直接影响大学生的自杀意念还通过孤独感间接影响大学生的自杀意念。高水平的自然联结可以削弱孤独感对自杀意念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际敏感性 自杀意念 孤独感 自然联结 大学生
原文传递
使用机器学习算法预测大学生自杀尝试风险 被引量:1
13
作者 杨丽 张强 +2 位作者 白苏妤 周玥 安莉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25-529,634,共6页
目的:使用机器学习算法,构建大学生自杀尝试风险的预测模型。方法:选取对大学生自杀尝试风险有预测作用的33个变量,采用整群取样的方法对某高校大学生进行集体施测,得到有效问卷8992份。在Python 3.9中,构建了一个包含33个特征的支持向... 目的:使用机器学习算法,构建大学生自杀尝试风险的预测模型。方法:选取对大学生自杀尝试风险有预测作用的33个变量,采用整群取样的方法对某高校大学生进行集体施测,得到有效问卷8992份。在Python 3.9中,构建了一个包含33个特征的支持向量机模型,应用该模型识别有自杀尝试风险的大学生,并评估模型性能。结果:构建的支持向量机模型准确率为85.77%,敏感性为73.91%,特异性为86.96%,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0。自杀行为暴露史、抑郁症、自杀态度、负性生活事件和焦虑障碍是排名前五的预测因素。结论:本研究构建的支持向量机模型可以有效识别有自杀尝试风险的大学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学习 支持向量机 大学生 自杀尝试
原文传递
自杀倾向者对情绪词汇的注意偏向:基于眼动的证据 被引量:1
14
作者 汪彩红 李慧 +3 位作者 李书航 王敬欣 许欣 杨丽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74-278,共5页
目的:探讨自杀倾向者对情绪词汇的注意偏向及其加工机制。方法:采用自杀相关、负性、正性和中性词汇为实验材料,以点探测任务结合眼动技术探究自杀倾向组和健康对照组对不同类型情绪词汇的注意偏向。结果:反应时结果显示,自杀倾向组对... 目的:探讨自杀倾向者对情绪词汇的注意偏向及其加工机制。方法:采用自杀相关、负性、正性和中性词汇为实验材料,以点探测任务结合眼动技术探究自杀倾向组和健康对照组对不同类型情绪词汇的注意偏向。结果:反应时结果显示,自杀倾向组对三类情绪词汇的反应时均显著大于健康对照组,控制抑郁水平后该效应不显著。眼动结果表明,自杀倾向组在三类情绪词汇的眼动分数上均无显著差异,对正性词汇的总注视时间偏向分数显著小于健康对照组。结论:自杀倾向者并未表现出对情绪词汇的选择性注意。与健康个体相比,自杀倾向者缺乏对于正性刺激的注意偏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杀 注意偏向 情绪词汇 眼动技术
原文传递
“前自杀尝试”替代“自杀意图”:对自杀人际理论的全路径验证
15
作者 魏丽婷 朱晓坤 +3 位作者 赵丹 侯祥庆 杨丽 安莉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797-802,共6页
目的:用“前自杀尝试”替代“自杀意图”对自杀人际理论的核心假设进行进一步探索和验证。方法:采用人际需求量表、自杀行为筛查问卷和获得性自杀能力量表对862名大学生施测。结果:(1)累赘感知、归属受挫和获得性自杀能力与自杀意念、... 目的:用“前自杀尝试”替代“自杀意图”对自杀人际理论的核心假设进行进一步探索和验证。方法:采用人际需求量表、自杀行为筛查问卷和获得性自杀能力量表对862名大学生施测。结果:(1)累赘感知、归属受挫和获得性自杀能力与自杀意念、前自杀尝试和自杀尝试显著正相关;(2)自杀意念和前自杀尝试在累赘感知/归属受挫与自杀尝试的关系中起链式中介作用;(3)该链式中介作用受到获得性自杀能力的调节。结论:使用“前自杀尝试”替代“自杀意图”后,自杀人际理论的核心路径均被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累赘感知 归属受挫 获得性自杀能力 自杀意念 前自杀尝试 自杀尝试
原文传递
自杀尝试者的内隐自杀意念:来自死亡/自杀内隐联想测验的证据
16
作者 王碧 练诗涵 +2 位作者 田甜 杨丽 王丽莉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08-512,共5页
目的:探讨自杀尝试者的内隐自杀意念及其本质,并考察内隐自杀意念对自杀尝试的解释作用。方法:采用死亡/自杀内隐联想测验范式、自杀行为筛查问卷以及Beck抑郁问卷对45名自杀尝试者和48名无自杀尝试者进行测量。结果:(1)自杀尝试组的内... 目的:探讨自杀尝试者的内隐自杀意念及其本质,并考察内隐自杀意念对自杀尝试的解释作用。方法:采用死亡/自杀内隐联想测验范式、自杀行为筛查问卷以及Beck抑郁问卷对45名自杀尝试者和48名无自杀尝试者进行测量。结果:(1)自杀尝试组的内隐自杀意念显著大于无自杀尝试组;(2)相比于无自杀尝试组,自杀尝试组的自我与活着的内隐联系更弱,而两组被试的自我与死亡的联系强度无显著差异;(3)在控制抑郁、外显自杀意念后,内隐自杀意念仍能显著解释自杀尝试的变异。结论:自杀尝试者的内隐自杀意念表现为自我与活着的内隐联系较弱。内隐自杀意念和自杀尝试行为之间关系密切,有可能成为识别未来自杀尝试风险的有效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杀尝试 内隐自杀意念 死亡/自杀内隐联想测验
原文传递
自杀定义及其核心概念的界定 被引量:6
17
作者 杨丽 王玲玲 侯祥庆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213-1217,共5页
公认的自杀定义是自杀领域讨论、研究和预防干预的前提,但目前尚未形成。回顾既往自杀定义,发现从“行为”角度对自杀进行操作性定义更有利于自杀定义的统一。主体、意图和结果是自杀操作性定义中三个最常见的核心概念,但三个核心概念... 公认的自杀定义是自杀领域讨论、研究和预防干预的前提,但目前尚未形成。回顾既往自杀定义,发现从“行为”角度对自杀进行操作性定义更有利于自杀定义的统一。主体、意图和结果是自杀操作性定义中三个最常见的核心概念,但三个核心概念的术语和内涵在不同定义中并不一致,这阻碍了研究者在已有共识基础上进一步形成统一定义的进程。因此,对于核心概念的界定和解释是自杀定义统一的关键一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杀 自杀行为 死亡意图 自杀意图 定义
原文传递
患有抑郁症的自杀个体大脑功能连接异常:静息态功能性核磁共振成像的证据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婉容 王洁 安莉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052-1056,共5页
自杀是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精神障碍是自杀最重要的风险因素,尤以抑郁症与自杀关系密切。本文综述了与抑郁症自杀相关的静息态功能性核磁共振成像脑功能连接异常的相关研究,发现主要存在于默认网络和突显网络的功能连接异常可能作... 自杀是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精神障碍是自杀最重要的风险因素,尤以抑郁症与自杀关系密切。本文综述了与抑郁症自杀相关的静息态功能性核磁共振成像脑功能连接异常的相关研究,发现主要存在于默认网络和突显网络的功能连接异常可能作为抑郁症患者自杀行为的神经标记物,从而为自杀的预测、诊断及干预提供一定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息态功能性核磁共振成像 功能连接 抑郁症 自杀
原文传递
有自杀史的精神科住院病人的自杀意念亚型探索 被引量:2
19
作者 武昱 杨丽 许晶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76-281,共6页
目的:在我国有自杀史的精神科住院病人中,探索自杀意念是否存在亚型。方法:采用方便取样对天津市某精神病院27名有自杀史的住院病人进行自然住院周期内(1-28天)每日随机4次的自杀意念生态瞬时评估(实时纸笔作答,累计评估538天,共计完成1... 目的:在我国有自杀史的精神科住院病人中,探索自杀意念是否存在亚型。方法:采用方便取样对天津市某精神病院27名有自杀史的住院病人进行自然住院周期内(1-28天)每日随机4次的自杀意念生态瞬时评估(实时纸笔作答,累计评估538天,共计完成1883次评估,整体遵从率90.9%)。根据自杀意念的频率、强度及变异性特征,利用潜剖面分析识别自杀意念的亚型数量。结果:当自杀意念亚型数量为5时,模型拟合指标最优。亚型差异主要表现在自杀意念平均强度和变异性上,高均值-高变异性的亚型在既往自杀未遂次数上显著高于其它亚型。结论:在有自杀史的精神科住院病人中,自杀意念具有5种不同的亚型,分别是中均值-高变异性亚型、中均值-低变异性亚型、高均值-中变异性亚型、低均值-中变异性亚型、高均值-高变异性亚型,其中高均值-高变异性亚型可能存在较高的自杀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杀意念 生态瞬时评估 潜剖面分析
原文传递
自杀状态问卷中文版在大学生样本中的信效度检验 被引量:1
20
作者 杨丽 翟得康 周玥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541-544,594,共5页
目的:检验自杀状态问卷(Suicide Status Form,SSF)中文版在大学生样本中的信度与效度。方法:对248名有自杀倾向的大学生进行中文版SSF施测,以心理痛苦量表、知觉压力量表、激越量表、绝望量表、自我厌恶量表、自杀行为筛查问卷为聚合效... 目的:检验自杀状态问卷(Suicide Status Form,SSF)中文版在大学生样本中的信度与效度。方法:对248名有自杀倾向的大学生进行中文版SSF施测,以心理痛苦量表、知觉压力量表、激越量表、绝望量表、自我厌恶量表、自杀行为筛查问卷为聚合效度检验工具,以国际简明神经精神访谈为实证效度检验工具。另对114名大学生进行SSF团体施测,间隔一周后完成重测。结果:SSF二因子模型拟合良好(χ^(2)/df=1.25,SRMR=0.02,RMSEA=0.03,NFI=0.99,RFI=0.97,TLI=0.99,AGFI=0.97),各条目与相似测量之间聚合效度良好(r=0.39~0.72),自杀风险现患者在各条目与因子上得分均显著高于非自杀风险现患者(P<0.05)。两个因子Cronbach’sα系数分别为0.73、0.58,各条目和因子的重测信度在0.41~0.83之间。结论:自杀状态问卷中文版信效度良好,可用于后续自杀评估与干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杀状态问卷 信度 效度 大学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