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97篇文章
< 1 2 10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教师教育本硕一体化培养模式的探索与成效——以天津师范大学“3+1+2”模式为例 被引量:8
1
作者 王光明 苏丹 +2 位作者 贾国峰 孙琳 杨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2-16,共5页
介绍了天津师范大学本科生与教育硕士研究生一体化培养的"3+1+2"模式,该模式是在"4+2"模式的基础上对教师教育本硕一体化培养的进一步完善。学生完成大学本科阶段前3年学习任务,成绩优异(符合学校保送生相关规定)... 介绍了天津师范大学本科生与教育硕士研究生一体化培养的"3+1+2"模式,该模式是在"4+2"模式的基础上对教师教育本硕一体化培养的进一步完善。学生完成大学本科阶段前3年学习任务,成绩优异(符合学校保送生相关规定)者通过笔试、面试合格后,进入"3+1+2"实验班。通过构建"三位一体"协同培养机制和"严""精""巧""实"的培养过程,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兼顾,提升了教育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促进了教育硕士研究生教育的良性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卓越教师 教师教育 本硕一体化 三位一体 “3+1+2”模式
下载PDF
日本教职大学院教育硕士课程体系及其特色 被引量:2
2
作者 陈利达 李素敏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91-94,90,共5页
日本自2008年正式建立教职大学院以来,其教育硕士课程体系逐渐完善。为了实现其中央教育审议会提出的"高水平实践能力"的培养目标,教育硕士课程体系包括共通学科(基础学科)、专业(领域)选修学科、学校实习三部分;教职大学院... 日本自2008年正式建立教职大学院以来,其教育硕士课程体系逐渐完善。为了实现其中央教育审议会提出的"高水平实践能力"的培养目标,教育硕士课程体系包括共通学科(基础学科)、专业(领域)选修学科、学校实习三部分;教职大学院还可以根据自身特色和学生实际需求设置特色课程群。"实务家型"教师、面向实践的多样化教学形式、中小学合作学校的支持共同保障了教育硕士课程的实施效果。不论是对学生的课程学习评价,还是文部科学省对教职大学院课程与教学的评价都体现了"实践性"的价值取向。"实践性"特色贯穿于日本教职大学院教育硕士课程的始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硕士 课程体系 大学院 日本 课程学习评价 实践能力 基础学科 教学形式
下载PDF
我国全日制教育硕士培养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基于日本教职大学院的经验 被引量:2
3
作者 李素敏 陈利达 《伊犁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2期111-114,共4页
我国全日制教育硕士培养始于2009年,虽然取得可喜成绩,但在招生方式、课程设置、实习环节、导师队伍、学位论文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于2008年正式开始招生的日本教职大学院在教育硕士培养中形成了一些经验,值得我国在全日制教育硕士... 我国全日制教育硕士培养始于2009年,虽然取得可喜成绩,但在招生方式、课程设置、实习环节、导师队伍、学位论文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于2008年正式开始招生的日本教职大学院在教育硕士培养中形成了一些经验,值得我国在全日制教育硕士培养过程中借鉴。吸取日本教职大学院的经验,针对我国全日制教育硕士培养,提出以下对策:复试采取设计研究方案并现场陈述的考核方式;课程设置超越学科逻辑并增加课时数,强化基础,服务实践;实习环节加强管理,并以见习、案例教学等形式辅助以提高实习效率;导师队伍吸纳具有中小学工作经验的优秀教师;学位论文以实习为基础,结合基础教育实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日制教育硕士培养 问题 日本教职大学院 经验 对策
下载PDF
论清末、民国时期天津师范教育制度的发展
4
作者 王慧 王羽 《天津市教科院学报》 2016年第2期21-24,共4页
师范教育系"群学之基",关乎整个教育事业的发展。近代天津师范教育制度肇端于1903年严修创办的教师补习所与教员研究所,在清末、民国时期的一系列社会变革中经历了萌芽初兴、稳步发展、调整完善和重创重建四个阶段,表现出了... 师范教育系"群学之基",关乎整个教育事业的发展。近代天津师范教育制度肇端于1903年严修创办的教师补习所与教员研究所,在清末、民国时期的一系列社会变革中经历了萌芽初兴、稳步发展、调整完善和重创重建四个阶段,表现出了明显的阶段化特征以及区域教育特色。近代天津师范教育研究在天津地方教育史研究中占据重要地位,对现阶段师范教育制度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 天津 师范教育 发展阶段
下载PDF
"非典"流行期天津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相关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徐富明 于鹏 冯虹 《中国学校卫生》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98-400,共3页
目的探索"非典"流行期间大学生的"非典"压力源、"非典"压力应对策略与其心理健康的关系,为加强高校学生对突发事件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用大学生"非典"压力源调查表、大学生"非典... 目的探索"非典"流行期间大学生的"非典"压力源、"非典"压力应对策略与其心理健康的关系,为加强高校学生对突发事件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用大学生"非典"压力源调查表、大学生"非典"压力应对策略调查表、自测健康评定量表对天津市大学生723名进行调查。结果大学生的"非典"压力应对策略对其心理健康有直接的影响;"非典"措施压力源对其心理健康既有直接影响,又有间接影响;"非典"信息压力源和"非典"疾病压力源对心理健康有间接影响。结论大学生的"非典"压力源、"非典"压力应对策略与其心理健康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 应付行为→适应 心理学 学生
下载PDF
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变迁——基于国际大学协会的调查 被引量:7
6
作者 李素敏 牛蒙刚 《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6-51,共6页
在经济的全球化时代,高等教育国际化不仅成为各国高等教育机构的必然选择,也成为高等教育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针对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相关问题,国际大学协会从2003年至今进行了4次全球范围的调查,内容涉及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性、政策... 在经济的全球化时代,高等教育国际化不仅成为各国高等教育机构的必然选择,也成为高等教育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针对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相关问题,国际大学协会从2003年至今进行了4次全球范围的调查,内容涉及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性、政策与策略、利益与风险、主要活动、驱动力量与制约因素、需要进一步讨论的问题及发展趋势等。以国际大学协会公布的2003年至2014年的调查结果为主要依据,分析和认清十年间全球范围内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现状、总态势及未来走向,以此助推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进程,提升高等教育的国际地位,加快从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的迈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 国际化 变迁 国际大学协会(IAU)
下载PDF
中国大学精神的本土传统与当代传承:教育文化学的尝试 被引量:5
7
作者 张建鲲 郄海霞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1-24,共4页
近代中国高等教育的舶来品属性、以振兴中华为己任的社会使命感、古代书院教育留下的文化学财富,共同造就了中国大学独具不断追寻"大学精神"的本土化传统。尽管受到载体与形式不断演进的影响,"大学精神"经历了感召... 近代中国高等教育的舶来品属性、以振兴中华为己任的社会使命感、古代书院教育留下的文化学财富,共同造就了中国大学独具不断追寻"大学精神"的本土化传统。尽管受到载体与形式不断演进的影响,"大学精神"经历了感召大学人、促进道德教育以及提升大学声誉的功能转换与价值繁衍,但诸如求真、包容、自由以及使命感等却已然成为大学精神的核心诉求。相应的,在"大学精神"日益担负起推动社会精神与文化进步等新使命的当下,要充分挖掘"大学精神"对于中国走向高等教育强国的独特价值,使之成为为每一所中国大学所共享的文化财富,我们对大学精神的追寻便需要经历从"培育"到"传承"的实践取向变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精神 本土传统 功能演进 核心诉求 当代传承
下载PDF
全日制教育硕士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研究——以天津师范大学为例 被引量:6
8
作者 苏丹 王光明 《教育探索》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32-33,共2页
教育硕士培养单位越来越重视实践教学,并将实践教学能力培养放在各培养环节的核心地位。天津师范大学围绕"见习—实习—学位论文"这一实践教学主线,构建了"关键两翼"全日制教育硕士实践教学体系。"关键两翼&qu... 教育硕士培养单位越来越重视实践教学,并将实践教学能力培养放在各培养环节的核心地位。天津师范大学围绕"见习—实习—学位论文"这一实践教学主线,构建了"关键两翼"全日制教育硕士实践教学体系。"关键两翼"即打造一支熟悉基础教育实践教学的师资队伍和全面落实教育硕士立体实践课程教学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日制教育硕士实践教学 内涵 体系构建
原文传递
高等师范教育:近30年改革发展的回顾与思考 被引量:8
9
作者 王慧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90-93,共4页
近30年,我国高等师范教育发展驶入了快车道,先后经历了整顿恢复、数量扩张、结构调整、质量提升四个阶段,呈现出在发展思路上由"师范教育"向"教师教育"转变、在办学目标上由"学术性"与"师范性"... 近30年,我国高等师范教育发展驶入了快车道,先后经历了整顿恢复、数量扩张、结构调整、质量提升四个阶段,呈现出在发展思路上由"师范教育"向"教师教育"转变、在办学目标上由"学术性"与"师范性"的对立趋向融合、在培养模式上由"定向型"向"非定向型"转变、在课程设置上由"专狭性"向"综合性"转变的基本特征。教师教育要为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培养合格师资,还需要解决好以下问题:一是加大对教师教育的投入;二是把各级师资培养逐步纳入法制化轨道;三是构建教师教育课程体系;四是重视对农村教师的教育培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30年 高等师范教育 教师教育 改革 发展
下载PDF
学生眼中的大学教育:基于隐喻的分析 被引量:10
10
作者 高维 《现代大学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6-14,51,共10页
为了解学生眼中的大学教育,研究者引导大学生结合自己的经历和感受,围绕大学是(像)什么、大学教学是(像)什么、大学教师是(像)什么、大学生是(像)什么,创作隐喻,提出自己关于大学的认识。分析结果显示:学生创作的隐喻主要关注大学的人... 为了解学生眼中的大学教育,研究者引导大学生结合自己的经历和感受,围绕大学是(像)什么、大学教学是(像)什么、大学教师是(像)什么、大学生是(像)什么,创作隐喻,提出自己关于大学的认识。分析结果显示:学生创作的隐喻主要关注大学的人才培养和个体发展功能,大学生活的自由和迷茫,教师对学生的引领以及学生的自主学习等。同时,也反映出大学教育教学中存在的标准化生产,课程内容枯燥、脱离实际,教师工作繁重、缺乏与学生交流,忽视学生个性和创造性以及实践能力的培养等问题。本研究有利于学生反思自身所经历的大学教育;有利于大学行政人员了解学生对大学的相关认识,并将其作为制定相关政策的参考;也有利于拓展教育领域中的隐喻研究方法和基本的操作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喻 大学教育 大学教学 大学教师 大学生
下载PDF
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实施状况调查研究——以天津市为例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素敏 牛蒙刚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89-91,14,共4页
免试就近入学政策体现了义务教育的公共性、全民性与公平性,折射出保障学龄儿童平等受教育权的积极的价值取向。科学、客观的考察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政策的实施状况,可以为各级政府的政策调整与完善提供现实依据。课题组从政策满意度... 免试就近入学政策体现了义务教育的公共性、全民性与公平性,折射出保障学龄儿童平等受教育权的积极的价值取向。科学、客观的考察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政策的实施状况,可以为各级政府的政策调整与完善提供现实依据。课题组从政策满意度、认可度、必要性、阻力等方面设计了针对天津市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政策实施状况的调查问卷。从数据的统计结果看,该政策的普及程度较高,获得了家长和教师的普遍认可与支持,但在实施过程中依然存在诸多问题。有效推进实施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政策,应从以下措施入手:完善政策,加大宣传,获得民意支持;改善政策实施环境,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健全监督机制,加强责任追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义务教育 免试就近入学 实施状况 天津市
下载PDF
高校教育教学管理如何适应大学生就业 被引量:8
12
作者 贾晓波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73-78,共6页
在就业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大背景下,毕业生的社会适应性与职业适应能力已成为决定大学生就业率的重要条件,因此也会成为反映高校教育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基于激烈的竞争需要,高校也必须从适应人才市场需求出发,加强教育、教学、管... 在就业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大背景下,毕业生的社会适应性与职业适应能力已成为决定大学生就业率的重要条件,因此也会成为反映高校教育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基于激烈的竞争需要,高校也必须从适应人才市场需求出发,加强教育、教学、管理工作改革,促进大学生职业适应能力水平的提高。在这方面,当前高校普遍存在一些值得重视的问题,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教育 教学管理 大学生就业
下载PDF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分析与改进措施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梦丽 王连娣 +1 位作者 刘曼 赵春健 《天津市教科院学报》 2004年第5期56-58,共3页
关键词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价值观 竞争意识 社会责任感
下载PDF
从加拿大解决高等教育经费问题的策略看我国地方师范院校的经费短缺问题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子悦 李素敏 《天津市教科院学报》 2009年第1期76-77,共2页
通过分析并借鉴加拿大解决高等院校经费问题的相关政策和措施,提出解决我国地方师范院校经费不足问题的途径:增加政府投入,提高经费利用率;经费来源渠道多元化;科研教学商业化,活用资产。希望对我国地方师范院校的办学有所启示。
关键词 地方师范院校 经费问题 加拿大高等教育 启示
下载PDF
近代天津社会教育的发展历程、特点及其历史经验 被引量:4
15
作者 王慧 梁雯娟 《社会科学论坛》 CSSCI 2015年第12期238-243,共6页
随着终身教育理念的确立和学习型社会的构建,社会教育越来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天津社会教育萌芽于清末,民国时期获得了长足发展,为提升天津地区民众的文化素养做出重大贡献。论文将近代天津社会教育的发展分为萌芽期、确立期... 随着终身教育理念的确立和学习型社会的构建,社会教育越来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天津社会教育萌芽于清末,民国时期获得了长足发展,为提升天津地区民众的文化素养做出重大贡献。论文将近代天津社会教育的发展分为萌芽期、确立期、发展期、繁荣期和维持期五个阶段,对每个时期社会教育发展的特点进行概括,并总结出近代天津社会教育发展的经验,以期为当今天津社会教育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天津 社会教育 发展历程 特点 历史经验
原文传递
美国密西根大学教师教育新尝试——“多向互动式学习”的教师教育国际课堂 被引量:1
16
作者 郭志明 《外国中小学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1-33,23,共4页
美国密西根大学教师教育项目中“探索中国”的课程,是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尝试高等教育与中等教育、美国学生与中国学生在互动中学习的努力。他们在实践中提出并实践了“多向跨文化互动式教学”的教师教育模式,丰富了教师教育的理论和实践。
关键词 跨文化 “多向互动式学习” 国际课堂 现代远程教育 互动
下载PDF
加拿大教师教育国际化对我国地方师范院校的启示 被引量:4
17
作者 王子悦 《天津市教科院学报》 2010年第1期44-46,共3页
加拿大教师教育国际化已有近20年的发展历程,其特点可以概括为:政府的政策支持,办学思想、理念的国际化,课程的国际化。通过借鉴加拿大教师教育国际化的经验,提出我国地方师范院校国际化发展的策略:政策扶植,树立国际化理念,引进国外优... 加拿大教师教育国际化已有近20年的发展历程,其特点可以概括为:政府的政策支持,办学思想、理念的国际化,课程的国际化。通过借鉴加拿大教师教育国际化的经验,提出我国地方师范院校国际化发展的策略:政策扶植,树立国际化理念,引进国外优质课程体系的有效策略,充分利用世界教师教育资源,积极应对日益激烈的人才竞争,提升我国地方师范院校的国际地位和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拿大教师教育 国际化 地方师范院校 国际化策略
下载PDF
天津市初中生劳动教育现状调查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高维 程亚楠 庞茗萱 《天津市教科院学报》 2017年第5期58-61,共4页
近年来,国家越来越重视中小学生的劳动教育。在此背景下,为了解劳动教育实际开展情况,通过问卷调查法对天津市20所初中和300名初中生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只有55%的初中开设了劳动教育课程,同时存在学校劳动教育的课程与教学质量不... 近年来,国家越来越重视中小学生的劳动教育。在此背景下,为了解劳动教育实际开展情况,通过问卷调查法对天津市20所初中和300名初中生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只有55%的初中开设了劳动教育课程,同时存在学校劳动教育的课程与教学质量不高,市区和郊区的教育资源不均衡,劳动教育师资力量较为薄弱,实际教学方式与师生意愿不符,学生劳动认知与行为脱节,许多家长忽视对学生的劳动教育,学校、社会与家庭的合作有待加强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教育 初中生 现状调查 天津市
下载PDF
日本教师养成教育体制的特点新证:双元制与闭锁性——从日本大学运营教师资格证书课程出现的问题谈起 被引量:1
19
作者 金美福 《东疆学刊》 2005年第1期88-96,共9页
日本大学运营教师资格证书课程存在着诸多问题,通过剖析这些问题与"开放制"目的之间的矛盾及成因,可以看出日本所谓的"开放制"教师养成教育制度具有闭锁性特征,日本的中央集权的教育管理文化传统导致日本在大学的... 日本大学运营教师资格证书课程存在着诸多问题,通过剖析这些问题与"开放制"目的之间的矛盾及成因,可以看出日本所谓的"开放制"教师养成教育制度具有闭锁性特征,日本的中央集权的教育管理文化传统导致日本在大学的教师培养的闭锁性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 开放制 教师养成教育制度 双元制 闭锁性 日本大学 教师资格证书课程
下载PDF
当代大学生幸福观教育之我见 被引量:3
20
作者 周瑜 刘红莉 《科教文汇》 2007年第17期26-26,共1页
追求幸福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在当今物欲横流的社会,我们探讨当代大学生的幸福观教育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幸福与幸福观的定义及大学生获得幸福观教育的途径等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 大学生 幸福观教育 途径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