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兰索拉唑治疗十二指肠溃疡 被引量:7
1
作者 张惠彬 姚振国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1997年第2期124-126,共3页
对经胃镜检查确诊的活动期十二指肠溃疡60例,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兰索拉唑组)每天晨服兰索拉唑30mg,对照组(泰胃美组)每天晚上服泰胃美800mg,疗程为4周。试验组愈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96.7%和100%,对照组... 对经胃镜检查确诊的活动期十二指肠溃疡60例,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兰索拉唑组)每天晨服兰索拉唑30mg,对照组(泰胃美组)每天晚上服泰胃美800mg,疗程为4周。试验组愈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96.7%和100%,对照组愈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70.0%和80.0%(P<0.05);两组疼痛缓解率分别为100%和76.9%(P<0.05)。在治疗中未见明显不良反应。本研究表明兰索拉唑治疗十二指肠溃疡优于H2受体拮抗剂,是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有效、安全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指肠溃疡 兰索拉唑 西米替丁 药物疗法
下载PDF
噻托溴铵和舒利迭联用对中、重度COPD患者肺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1
2
作者 李志刚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99-201,共3页
目的:观察吸入噻托溴铵(思力华)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舒利迭)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将40例患者分为舒利迭组(对照组)和噻托溴铵联合舒利迭组(试验组)各2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抗感染、吸氧、化痰和平喘... 目的:观察吸入噻托溴铵(思力华)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舒利迭)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将40例患者分为舒利迭组(对照组)和噻托溴铵联合舒利迭组(试验组)各2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抗感染、吸氧、化痰和平喘对症治疗,对照组应用舒利迭,试验组应用思力华联合舒利迭,出院后对照组继续使用舒利迭,试验组继续使用噻托溴铵联合舒利迭,随访观察12周。2组均于治疗前及出院12周查肺功能及进行血气分析。结果:治疗前2组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FEV1/FVC、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动脉血氧分压[p(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CO2)]的差异均无统计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较对照组症状明显改善(P<0.05)。结论:舒利迭联合思力华联用对COPD患者肺功能有更显著的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 呼吸功能试验 血气分析 投药 吸入 噻托溴铵 沙美特罗替卡松
下载PDF
胃癌组织中CD44v6蛋白表达和血清sCD44v6水平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李荣华 张辰 +4 位作者 王邦茂 张惠彬 崔如众 王天雄 李志刚 《河北医药》 CAS 2006年第5期355-358,共4页
目的研究组织中CD44v6的表达以及血清sCD44v6水平变化与胃癌生物学行为和Lauren分型的关系,为进一步探讨两者与胃癌浸润转移关系奠定基础。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观察CD44v6在42例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以及应用ELISA法检测53例胃癌患者... 目的研究组织中CD44v6的表达以及血清sCD44v6水平变化与胃癌生物学行为和Lauren分型的关系,为进一步探讨两者与胃癌浸润转移关系奠定基础。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观察CD44v6在42例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以及应用ELISA法检测53例胃癌患者血清sCD44v6水平变化。结果CD44v6在30例正常胃粘膜组织中均不表达,在胃癌组织中表达61.9%(2642),血清sCD44v6在胃癌组(n=53)水平为(565.69±165.89)ng m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n=42)及胃溃疡组(n=29),无论CD44v6的表达还是sCD44v6水平均随胃癌浸润扩展、TNM分期上升及转移的发生而增高。弥漫型胃癌CD44v6表达80%(1620)明显高于肠型胃癌者45.5%(1022),并且随着浸润进展及转移程度而增加(P<0.05),同时弥漫型胃癌患者血清sCD44v6水平[(629.61±118.10)ng ml,n=22]明显高于肠型胃癌者[(520.33±101.17)ng ml,n=31],并随着远处转移的发生而增高(P<0.05)。结论组织中CD44v6表达和血清sCD44v6水平变化在胃癌,尤其是弥漫型胃癌的浸润转移的预测与监测具有临床检测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型胃癌 肠型胃癌 CD44V6 SCD44V6 浸润转移
下载PDF
血清sCD44v6与IL-18水平变化与胃癌浸润转移的相关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李荣华 张辰 +2 位作者 王邦茂 于永强 崔如众 《河北医药》 CAS 2006年第6期446-448,共3页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血清中sCD44v6I、L-18水平变化与胃癌浸润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ELISA法检测53例胃癌患者血清sCD44v6I、L-18水平,同时对42例健康者和29例胃溃疡患者血清作此项检测,以对照观察。结果胃癌组(n=53)血清sCD44v6I、L-18水...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血清中sCD44v6I、L-18水平变化与胃癌浸润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ELISA法检测53例胃癌患者血清sCD44v6I、L-18水平,同时对42例健康者和29例胃溃疡患者血清作此项检测,以对照观察。结果胃癌组(n=53)血清sCD44v6I、L-18水平分别为(565.69±165.89)ng/ml、(550.48±239.86)pg/m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n=42)及胃溃疡组(n=29),且血清sCD44v6I、L-18水平随胃癌TNM分期的升高、转移程度而增加(P<0.05)。结论血清sCD44v6I、L-18水平与胃癌的侵袭性和转移程度有关,在利用其对肿瘤转移进行早期诊断、预测,并通过免疫生物学手段干预肿瘤转移方面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SCD44V6 IL-18 浸润转移 干预肿瘤转移
下载PDF
卵巢癌致乳糜性腹腔积液一例
5
作者 张永满 《海南医学》 CAS 2010年第12期130-130,共1页
关键词 乳糜 腹腔积液 卵巢癌 腹膜转移癌
下载PDF
丹参粉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观察 被引量:1
6
作者 杨作尚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0年第17期137-138,共2页
关键词 冠心病心绞痛 治疗组 疗效观察 丹参粉针 平均年龄 高血压者 心绞痛患者 反复发作
下载PDF
脑叶出血10例临床分析
7
作者 侯静波 《中原医刊》 2006年第6期68-69,共2页
关键词 脑叶出血 临床分析 皮质下白质出血 出血患者
下载PDF
谷氨酸脱羧酶及自身抗体测定的临床研究进展
8
作者 王守富 《继续医学教育》 2001年第1期52-53,共2页
关键词 谷氨酸脱羧酶 自身抗体 测定 糖尿病
下载PDF
老年慢性肺心病患者下呼吸道不动杆菌感染34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王燕 陈光瑾 +3 位作者 李云生 杨秀菊 杜文彬 郭仓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328-331,共4页
目的了解老年慢性肺心病患者下呼吸道不动杆菌感染的致病特点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方法对34例老年慢性肺心病患者的临床特点、痰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老年慢性肺心病下呼吸道不动杆菌感染居同期136例肺心病下呼... 目的了解老年慢性肺心病患者下呼吸道不动杆菌感染的致病特点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方法对34例老年慢性肺心病患者的临床特点、痰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老年慢性肺心病下呼吸道不动杆菌感染居同期136例肺心病下呼吸道感染的首位,老年、有较严重基础病和并存症、有多种抗生素、激素或免疫抑制剂的应用史是引起不动杆菌下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其临床症状严重,混合感染率高(52.9%),院内感染率高(29.4%),病死率高(26.5%)。不动杆菌对多种抗生素有不同程度的耐药性,硝酸盐阴性不动杆菌比洛菲不动杆菌的致病性强。结论老年肺心病患者下呼吸道不动杆菌感染的预后不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心病 呼吸道感染 不动杆菌 药敏试验
原文传递
警惕非抗心律失常药物的致QT间期延长作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侯静波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11年第15期74-76,共3页
20世纪70年代后,人们发现某些抗生素、抗精神障碍药、抗组胺药、促胃肠动力药和抗疟药等可能引起心电图上QT间期延长,有时诱发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Tdp),甚至发生心室颤动和猝死。1983—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各成员国已报... 20世纪70年代后,人们发现某些抗生素、抗精神障碍药、抗组胺药、促胃肠动力药和抗疟药等可能引起心电图上QT间期延长,有时诱发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Tdp),甚至发生心室颤动和猝死。1983—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各成员国已报告给药物监测中心761例由药物引起的Tdp,其中34例为致命性_11。美国食品及药物管理局(FDA)也先后将西沙必利、阿司咪唑、特非那定、格帕沙星等药物撤出市场。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发现了这些药物引起QT间期延长的机制以及在何种情况下容易发生,从而在药物研发和临床使用时给予更多关注,尽量避免心律失常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抗心律失常药物 QT间期延长 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 美国食品及药物管理局 促胃肠动力药 世界卫生组织 精神障碍 抗组胺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