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6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天津近岸海域沉积物重金属及砷分布与生态风险分析 被引量:8
1
作者 江洪友 刘宪斌 +4 位作者 张秋丰 何荣 刘洋 薄文杰 王芹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82-89,共8页
2011年对天津近岸海域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及砷含量进行了调查,采用Muller地累积指数法和Hakanson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RI),对该区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及砷的生态风险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天津近岸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及As含量总体处于较... 2011年对天津近岸海域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及砷含量进行了调查,采用Muller地累积指数法和Hakanson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RI),对该区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及砷的生态风险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天津近岸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及As含量总体处于较低水平,33.3%的站位Cu含量超过第一类海洋沉积物质量标准;单因子指数法和地累积指数法计算污染程度排序一致,均为Cd>Pb>Cu>Zn>Cr>Hg>As;潜在生态风险评价显示重金属对天津近岸海域生态风险构成的风险程度排序为Cd>Hg>Pb>Cu>As>Cr>Zn,天津近岸海域沉积物重金属的潜在生态风险属于低度生态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津近岸海域 重金属 生态风险
下载PDF
天津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特征 被引量:8
2
作者 刘宪斌 张文亮 +2 位作者 田胜艳 郭伟华 王轶博 《盐业与化工》 CAS 2010年第1期31-35,共5页
2006年10月4日-10月7日对天津蛏头沽、驴驹河以及高沙岭潮间带进行了大型底栖动物调查。调查结果表明,该区共有5大类底栖动物30种,其中软体动物最多,平均栖息密度为264 ind./m2,平均生物量为114.84 g/m2,蛏头沽潮间带的栖息密度和生物... 2006年10月4日-10月7日对天津蛏头沽、驴驹河以及高沙岭潮间带进行了大型底栖动物调查。调查结果表明,该区共有5大类底栖动物30种,其中软体动物最多,平均栖息密度为264 ind./m2,平均生物量为114.84 g/m2,蛏头沽潮间带的栖息密度和生物量是三个区域中最低的。北塘河口至蛏头沽潮间带香农-威纳多样性指数平均值为0.28,属于重污染区;临港工业区至独流碱河潮间带香农-威纳多样性指数平均值为1.67,属于中度污染区,并且历史上存在的毛蚶、缢蛏等经济贝类已很少见到。此次调查发现大量泥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潮间带 大型底栖动物 栖息密度 生物量 生物多样性
下载PDF
天津近岸海域海水富营养化评价及其主成分分析 被引量:39
3
作者 褚帆 刘宪斌 +3 位作者 刘占广 刘新蕾 张文亮 刘畅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07-112,共6页
于2013年7月对天津近岸海域海水营养盐和叶绿素a等水质因子进行采样调查,运用营养状态质量指数法和富营养化指数法对该海域海水富营养化水平进行评价,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得出海水富营养化的驱动因子。结果表明,调查海域80.95%站位的无机... 于2013年7月对天津近岸海域海水营养盐和叶绿素a等水质因子进行采样调查,运用营养状态质量指数法和富营养化指数法对该海域海水富营养化水平进行评价,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得出海水富营养化的驱动因子。结果表明,调查海域80.95%站位的无机氮以及61.90%站位的活性磷酸盐为劣四类海水水质;营养状态质量指数法评价与富营养化指数法评价结果基本一致:在北塘入海口周围近岸海域指数最高,其次为子牙新河入海口周围近岸海域,远岸海域的指数较低;影响调查海域海水富营养化的驱动因子为总氮和总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岸海域 海水 评价 富营养化 主成分分析
下载PDF
蓟塘高速公路工程建设对天津古海岸与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影响及保护措施 被引量:3
4
作者 权悦 刘宪斌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3期18952-18954,共3页
对天津古海岸与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蓟塘高速公路沿线的自然环境进行了调查,分析了公路建设对自然保护区环境的影响,进而提出了环境保护的措施。
关键词 高速公路 自然保护区 环境影响 环境保护
下载PDF
光照强度对四株海洋绿藻总脂含量和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被引量:18
5
作者 曹春晖 孙世春 +1 位作者 麦康森 梁英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2347-2353,共7页
采用f/2培养基,在3000lx,5000lx,8000lx光照强度时对杆状裂丝藻(Stichococcus bacillaris,MACC(中国海洋大学微藻种质库)/C19)和3株小球藻(Chlorellasp.MACC/C95,MACC/C97和MACC/C102)等4株海洋绿藻的总脂含量及脂肪酸组成进行了研究。... 采用f/2培养基,在3000lx,5000lx,8000lx光照强度时对杆状裂丝藻(Stichococcus bacillaris,MACC(中国海洋大学微藻种质库)/C19)和3株小球藻(Chlorellasp.MACC/C95,MACC/C97和MACC/C102)等4株海洋绿藻的总脂含量及脂肪酸组成进行了研究。单因子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光照强度对4株海洋绿藻的相对生长率、EPA(二十碳五烯酸,20∶5(n-3))含量及PUFA(多不饱和脂肪酸)总量,C19、C97和C102的脂肪含量和SFA(饱和脂肪酸)总量,C19、C95和C102的MUFA(单不饱和脂肪酸)总量均有显著影响(P<0.05)。C19和C95的总脂含量随光照强度的增加总体呈降低趋势,C97和C102的总脂含量则随光照强度的升高而明显升高。C19的EPA含量随光照强度的增加呈现低-高-低趋势,C95在中低光照强度下EPA含量较高,C97和C102的EPA含量则随光照强度的增加而明显降低,4株绿藻的AA(花生四烯酸,20∶4(n-6))含量和PUFA总量均随光照强度的增加而降低。多重比较结果表明:C19在高光照强度(8000lx)时总脂含量显著低于其它各组,低光照强度(3000lx)和中光照强度(5000lx)处理间没有显著性差异(12.9%—12.7%),C97和C102则分别在高光照强度时总脂含量显著高于其它各处理(分别为40.6%和33.3%)。C19的EPA含量在中光照强度水平显著高于其它处理(12.7%),C97和C102的EPA含量分别在低光照强度水平显著高于其它处理(分别为12.0%和10.5%),C95的EPA含量在高光照强度水平显著低于其它处理,低光照强度和中光照强度处理间没有显著性差异(14.0%—14.7%);C19和C95的PUFA总量均在高光照强度水平显著低于其它处理,在低光照强度和中光照强度处理间没有显著性差异(分别为19.1%—19.4%和21.3%—21.3%),C97和C102的PUFA总量均在低光照强度水平显著高于其它处理(分别为19.2%和18.9%)。4株绿藻的主要脂肪酸成份为14∶0、16∶0、16∶1(n-7)、16∶4(n-3)、18∶1(n-9)、18∶3(n-3)、20∶4(n-6)和E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球藻 杆状裂丝藻 总脂 脂肪酸 光照强度
下载PDF
海洋生物泵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6
作者 孙军 李晓倩 +1 位作者 陈建芳 郭术津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21,共21页
海洋生物泵是以一系列海洋生物为介质将大气中的碳输运到海洋深层的过程,是海洋碳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及未来的研究重点。本文系统地描述了海洋生物泵碳汇几个主要阶段:浮游植物沉降,浮游动物粪球颗粒沉降,透明胞外聚合颗粒物(TEP)沉... 海洋生物泵是以一系列海洋生物为介质将大气中的碳输运到海洋深层的过程,是海洋碳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及未来的研究重点。本文系统地描述了海洋生物泵碳汇几个主要阶段:浮游植物沉降,浮游动物粪球颗粒沉降,透明胞外聚合颗粒物(TEP)沉降和海雪沉降以及碳酸盐反向泵过程。同时,本文对南海生物泵的研究进展进行简要介绍,服务于中国海碳循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泵 南海 碳循环
下载PDF
硫酸钙型卤水连续结垢实验及清洗工艺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唐娜 郝建 +2 位作者 仲成 杜威 程鹏高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711-714,共4页
对肥城硫酸钙型卤水进行连续50 d结垢实验及清洗工艺研究。结果表明,结垢主要集中在高温区(103~119.4℃),所结垢为质地坚硬的无水CaSO_4。用浓度2%的HCl常温下,酸洗10 h,可彻底清除硫酸钙垢,传热系数恢复至结垢前的水平,且清洗过程对设... 对肥城硫酸钙型卤水进行连续50 d结垢实验及清洗工艺研究。结果表明,结垢主要集中在高温区(103~119.4℃),所结垢为质地坚硬的无水CaSO_4。用浓度2%的HCl常温下,酸洗10 h,可彻底清除硫酸钙垢,传热系数恢复至结垢前的水平,且清洗过程对设备没有腐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卤水 结垢 硫酸钙 酸洗
下载PDF
海洋自由生活线虫群落和环境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胡桂坤 张青田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15-420,共6页
以2007年春季在渤海湾近岸海域进行的调查为基础,分析了海洋自由生活线虫的群落组成和环境之间的关系。以等级聚类(Cluster)、非度量多维标度(MDS)和生物-环境分析(BIO-ENV)等多元统计方法为主,采用PRIMER 5.2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以2007年春季在渤海湾近岸海域进行的调查为基础,分析了海洋自由生活线虫的群落组成和环境之间的关系。以等级聚类(Cluster)、非度量多维标度(MDS)和生物-环境分析(BIO-ENV)等多元统计方法为主,采用PRIMER 5.2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在测定的约30个环境因素中,有10个因素对底栖线虫群落产生了重要影响,包括水体的pH、硝酸盐、悬浮物、活性硅酸盐、温度、盐度、溶解氧和沉积物的脱镁色素、叶绿素a、平均粒径等因素。一些沉积物因素和水环境因素组合后较好地解释了底栖线虫群落结构情况,这反映了水环境和沉积环境的关联性,今后的底栖生物研究中应注意水体和沉积物环境的耦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生活线虫 群落结构 环境因素 BIO-ENV关联
下载PDF
基于Web的海洋观测仪器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2
9
作者 郑小慎 盛莉莉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52-155,共4页
通过对海洋观测仪器管理系统结构功能、运作环境和操作流程的分析,选择IIS7、ASP、access2007、Dreamweaver8等开发环境与开发工具,进行了基于Web的海洋观测仪器管理系统设计与开发。系统由管理员和用户两个功能模块组成。管理员模块主... 通过对海洋观测仪器管理系统结构功能、运作环境和操作流程的分析,选择IIS7、ASP、access2007、Dreamweaver8等开发环境与开发工具,进行了基于Web的海洋观测仪器管理系统设计与开发。系统由管理员和用户两个功能模块组成。管理员模块主要进行后台操作,实现对管理员信息、用户信息、海洋观测仪器信息、类别信息、仪器的借用计划以及仪器维护记录等相关数据信息的查询、添加、修改与删除等功能;用户模块主要是进行前台操作,实现添加借用计划、对仪器信息以及维护记录的查询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观测仪器 数据库 WEB ASP
下载PDF
海洋硅质化超微型浮游植物迅游藻(Bolidophyceae)的分类和生态学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凤 魏玉秋 +1 位作者 孙军 张桂成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91-498,共8页
超微型浮游植物(大小为0.2~2μm)在海洋生态系统中起着关键作用,也是海洋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在寡营养海区初级生产力方面起着主导地位,对硅、碳颗粒物在大洋深层的输出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对超微型浮游植... 超微型浮游植物(大小为0.2~2μm)在海洋生态系统中起着关键作用,也是海洋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在寡营养海区初级生产力方面起着主导地位,对硅、碳颗粒物在大洋深层的输出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对超微型浮游植物的研究还远远落后于实际需要,主要是因为该类群难以分离培养、鉴定和定量测定。迅游藻(Bolidophyceae)是超微型浮游植物中的一类真核生物,它包括迅游单胞藻目(Bolidomonadales)和帕玛藻目(Parmales)。尽管迅游藻对浮游植物群落的细胞丰度贡献相对较小(<0.1%),但是其分布广泛,是沿海和上升流区域中最丰富的浮游植物类群之一,普遍存在于热带到极地海洋生态系统中。迅游藻是系统发育上最接近硅藻的原生藻群,不同的是迅游藻细胞壁没有全部的硅质化。本文阐述了迅游藻的研究现状,总结了迅游藻的发现,以及近年来通过对迅游藻系统发育(基于SSU rDNA和rbc L基因的序列分析)、生态学和生理学研究获得的最新信息,详细说明了迅游藻作为硅藻姊妹群的分类学地位,对于厘清这些硅化藻类之间的进化联系有重要意义。同时还强调了迅游藻在海洋硅碳循环中的作用,对海洋超微型浮游植物在全球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的地位做出了进一步的说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迅游藻 硅质化 超微型浮游植物 硅藻
下载PDF
亚氨基二乙腈结晶过程的实验研究
11
作者 杨立斌 王彦飞 +4 位作者 曾向东 郝冬青 赵文立 赵晓昱 田颖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2-15,共4页
考察了亚氨基二乙腈晶体的晶习,测定了亚氨基二乙腈在水溶液中的溶解度和介稳区数据,同时考察了降温速率对介稳区宽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亚氨基二乙腈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且高温时增长幅度大;降温越快,结晶过程的介稳区越... 考察了亚氨基二乙腈晶体的晶习,测定了亚氨基二乙腈在水溶液中的溶解度和介稳区数据,同时考察了降温速率对介稳区宽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亚氨基二乙腈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且高温时增长幅度大;降温越快,结晶过程的介稳区越宽即系统的过饱和度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氨基二乙腈 悬浮结晶 介稳区 过饱和度
下载PDF
我国锂资源供需现状下西藏盐湖锂产业现状及对策建议 被引量:21
12
作者 姜贞贞 刘高令 +1 位作者 卓玛曲西 李明礼 《盐湖研究》 CAS CSCD 2021年第3期104-110,共7页
2017年我国碳酸锂的消费量为12.8万吨,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碳酸锂消费国,并于2019年达到21.9万吨,占全球总消费量的69%;同年我国的锂盐产量为25.7万吨。我国利用自身锂资源加工的基础锂盐仅为6.5万吨,锂盐生产很大程度依赖于从国外进口的... 2017年我国碳酸锂的消费量为12.8万吨,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碳酸锂消费国,并于2019年达到21.9万吨,占全球总消费量的69%;同年我国的锂盐产量为25.7万吨。我国利用自身锂资源加工的基础锂盐仅为6.5万吨,锂盐生产很大程度依赖于从国外进口的锂辉石,成本较盐湖提锂而言很高,所以我国锂工业的发展必须从硬岩提锂尽快转变到盐湖卤水提锂这个大趋势中来。我国西藏盐湖锂资源储量丰富,主要分布在扎布耶湖、班戈——杜佳里湖、扎仓茶卡等盐湖中,虽然西藏锂资源储量丰富,但供应能力弱,文章从西藏盐湖锂资源分布特征和开发现状等方面分析了西藏锂产业现状,提出亟待解决的几个主要问题,并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几点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 盐湖 锂矿资源 现状 问题 建议
下载PDF
基于动态化学键构建自愈合高分子水凝胶 被引量:12
13
作者 候冰娜 沈惠玲 +2 位作者 李进 谢旺强 李征征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73-82,共10页
高分子水凝胶是一种具有三维网络结构的软材料,能够吸收并保持大量的水分。高分子水凝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力学性能,在生物医学和生物工程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自愈合水凝胶是一种能够响应外界刺激并修复自身损伤的智能凝胶。... 高分子水凝胶是一种具有三维网络结构的软材料,能够吸收并保持大量的水分。高分子水凝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力学性能,在生物医学和生物工程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自愈合水凝胶是一种能够响应外界刺激并修复自身损伤的智能凝胶。相比传统水凝胶,自愈合水凝胶具有修复损伤的特性,近年来受到科学界的广泛关注。基于动态化学的自愈合水凝胶是一种能够通过动态的共价键或非共价键交联而重新形成三维网络结构从而修复损伤的新型自愈合水凝胶,该水凝胶能够快速多次地修复自身损伤,有良好的环境适应性,为开发多功能智能新材料奠定了基础。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基于动态化学键构建自愈合水凝胶的研究进展,重点阐述了基于氢键相互作用、金属配位相互作用、主-客体相互作用、离子相互作用、亲疏水相互作用、亚胺键/酰腙键、硼酸酯键和二硫键的自愈合水凝胶的最新研究情况,同时提出了自愈合水凝胶的一些问题,并分析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愈合水凝胶 动态化学 共价键 非共价键
下载PDF
海洋酸化对浮游植物生理生态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4
作者 赵玉颖 孙军 魏玉秋 《海洋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21-132,共12页
当前全球气候变化下的上层海洋变暖与酸化对以浮游植物为主的海洋生态系产生了重大影响,理解此背景下的海洋浮游植物生理生态响应,对我们理解和抑制全球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在全球大气二氧化碳分压(pCO2)升高情景下,浮游植物通过光... 当前全球气候变化下的上层海洋变暖与酸化对以浮游植物为主的海洋生态系产生了重大影响,理解此背景下的海洋浮游植物生理生态响应,对我们理解和抑制全球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在全球大气二氧化碳分压(pCO2)升高情景下,浮游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微生物循环等过程,通过不同功能群对海洋生源要素循环模式的改变,进而影响区域及全球海洋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研究全球浮游植物对海洋酸化生理生态的响应使得我们对生物地球化学系统的认识更加全面、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酸化 浮游植物群落 生物泵 生理生态
下载PDF
海洋二甲基硫观测技术及其海-气通量分析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5
作者 彭丽英 孙军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428-439,共12页
二甲基硫(DMS)海-气交换是全球硫循环的主要参与者,对全球气候变化产生重要影响。有关海洋DMS排放及其海-气交换过程研究已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并成为现今国际上的研究热点之一。从海洋DMS观测技术及海-气通量估算两方面进行了系统总结... 二甲基硫(DMS)海-气交换是全球硫循环的主要参与者,对全球气候变化产生重要影响。有关海洋DMS排放及其海-气交换过程研究已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并成为现今国际上的研究热点之一。从海洋DMS观测技术及海-气通量估算两方面进行了系统总结,并指出了它们的最新进展和发展趋势,具体包括:虽然遥感技术在获取DMS时空分布及大面数据方面具有独特优势,但气相色谱法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观测技术,而质谱也越来越受到研究者们的青睐;直接观测技术在提升分析性能的同时朝着自动化、智能化现场实时观测的方向发展;观测对象从单一DMS扩展至其前体、二甲基亚砜等其他物质,同时所获数据呈多元化趋势,准确度也逐渐提升;以滞膜模型为代表的模型估算和以涡旋相关法为代表的直接测量法是目前DMS海-气通量分析的主要方法,而多元化数据则促进了两种或两种以上通量分析方法的联合及对比;深入探究海洋环境因素对海-气交换过程的影响,进一步完善速率常数计算和通量估算方法,是获得适用性更广、准确度更高的DMS传输率常数及提高通量估算准确度的重要途径;将直接观测技术和遥感卫星观测技术相结合,开展时间、空间维度上的全球海域DMS大数据调查研究,并深入评估DMS对海洋环境及气候变化的影响将是未来研究的重要内容;基于大数据基础构建海洋DMS排放趋势模型,实现未来DMS排放的准确预测是DMS观测及其海-气通量分析研究的重要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甲基硫 观测技术 通量分析 海-气交换 全球气候变化
下载PDF
急性毒性实验中同步孵化卤虫无节幼体的获得
16
作者 陈婕 张波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B06期62-65,共4页
研究了汞对不同品系、不同发育阶段和不同虫龄的卤虫无节幼体的急性毒性,结果表明不同品系、不同发育阶段和不同虫龄的卤虫无节幼体对汞的耐受性有很大差异;确定了急性毒性实验用同步孵化、相同虫龄的卤虫无节幼体的获得方法。
关键词 卤虫 品系 无节幼体 急性毒性 半致死浓度
下载PDF
锰浓度对米氏凯伦藻叶绿素荧光特性及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8
17
作者 曹春晖 孙世春 +2 位作者 王学魁 刘文岭 梁英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9期5280-5288,共9页
运用实验生态学和叶绿素荧光分析技术,研究了锰浓度(10-12-10-4mol/L)对米氏凯伦藻(Karenia mikimotoi)叶绿素荧光特性及生长的影响。单因子方差分析结果表明:锰对米氏凯伦藻的生长和叶绿素荧光参数(Fv/Fm,Fv/Fo,ΦPSⅡ,ETR,qP,NPQ)均... 运用实验生态学和叶绿素荧光分析技术,研究了锰浓度(10-12-10-4mol/L)对米氏凯伦藻(Karenia mikimotoi)叶绿素荧光特性及生长的影响。单因子方差分析结果表明:锰对米氏凯伦藻的生长和叶绿素荧光参数(Fv/Fm,Fv/Fo,ΦPSⅡ,ETR,qP,NPQ)均有显著影响(P<0.05);米氏凯伦藻的叶绿素相对含量和细胞密度在10-12-10-8mol/L锰浓度间随着起始锰浓度的增大而增大,在10-8-10-4mol/L锰浓度间随锰浓度的增大而降低。多重比较结果表明,10-4mol/L锰浓度组的细胞密度和叶绿素相对含量显著低于其它处理组。锰浓度对荧光参数的影响与锰浓度范围和生长时期有关,当锰浓度为10-12-10-8mol/L时,荧光参数Fv/Fm,Fv/Fo,ΦPSⅡ,ETR在第3-9天随着起始锰浓度的增加而升高,Fv/Fm和Fv/Fo在第2-7天随培养时间的延长而增加。qP值在整个培养周期内随锰浓度升高呈下降趋势,各浓度组的NPQ则呈现先下降后上升趋势。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从第3天开始至实验结束,10-4mol/L浓度组的叶绿素相对含量与细胞密度之间均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1)。荧光参数(Fv/Fm、Fv/Fo)、叶绿素相对含量以及细胞密度与锰浓度的相关性则随着锰浓度范围及培养天数的不同而变化。从第4天开始至培养结束,细胞密度、叶绿素相对含量均与锰浓度(10-8-10-4mol/L)呈极显著的负相关(P<0.01)。探讨了叶绿素荧光技术在赤潮藻研究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氏凯伦藻 锰浓度 叶绿素荧光参数 叶绿素相对含量 细胞密度
下载PDF
渤海网采浮游植物群集的季节变化 被引量:22
18
作者 杨阳 孙军 +2 位作者 关翔宇 翟惟东 郭术津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21-131,共11页
研究了渤海2011年夏、冬季节和2012年春、秋季节共50个站位的网采浮游植物物种组成、群落结构特征及主要优势种与环境要素的关系。共鉴定浮游植物3门33属67种,其中硅藻和甲藻是渤海主要浮游植物类群,物种数分别占总物种数的80.6%和17.9%... 研究了渤海2011年夏、冬季节和2012年春、秋季节共50个站位的网采浮游植物物种组成、群落结构特征及主要优势种与环境要素的关系。共鉴定浮游植物3门33属67种,其中硅藻和甲藻是渤海主要浮游植物类群,物种数分别占总物种数的80.6%和17.9%,金藻在部分站位出现,占总物种数的1.5%。物种数目以秋季最多,春冬季其次,夏季最少。优势种的组成有季节性差异,但差异并不大。具槽帕拉藻(Paralia sulcate)、圆筛藻(Coscinodiscus sp.)、格氏圆筛藻(Coscinodiscus granii)、星脐圆筛藻(Coscinodiscus asterompha)在全年都作为优势物种出现。对调查区浮游植物群落组成及甲藻硅藻比分析,2011年夏季渤海海域出现甲藻赤潮,赤潮种为夜光藻(Noctiluca scintillans)。典范对应分析结果表明,浮游植物在不同季节受不同影响因素控制。在春季受温度、盐度和营养盐的共同影响,夏季主要受硝酸盐、亚硝酸盐和氨氮的影响,秋季主要受温度、盐度和磷酸盐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 季节 优势种 群落 典范对应分析
下载PDF
聚β-羟基丁酸酯(PHB)对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幼蟹生长和肝胰腺酶活力的影响 被引量:14
19
作者 刘玉 隋丽英 +2 位作者 邓元告 常国亮 张文亮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333-1338,共6页
分别在饲料中添加0%、1%和3%聚β-羟基丁酸酯(PHB),研究PHB对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幼蟹生长和肝胰腺酶活力的影响。将初始体重为0.8—1.0g的幼蟹(每组60只)在循环水养殖系统单独培养60d后,对幼蟹蜕皮间隔、个体增重和肝胰腺... 分别在饲料中添加0%、1%和3%聚β-羟基丁酸酯(PHB),研究PHB对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幼蟹生长和肝胰腺酶活力的影响。将初始体重为0.8—1.0g的幼蟹(每组60只)在循环水养殖系统单独培养60d后,对幼蟹蜕皮间隔、个体增重和肝胰腺酶活力等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随饲料中PHB添加量的增加,幼蟹个体体重增加,蜕皮间隔缩短,3%PHB添加组显著高于未添加PHB的对照组(P<0.05)。肝胰腺中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力下降,碱性磷酸酯酶(ALP)活力增加,酸性磷酸酯酶(ACP)活力相对稳定,谷草转氨酶(GOT)和谷丙转氨酶含量(GPT)活力总体较低且显著下降(P<0.05)。PHB对中华绒螯蟹幼蟹生长发育的促进作用,除了与β-羟基丁酸提供能量物质有关外,还与非特异免疫防御能力的提高和肝胰腺细胞良好的生理状态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Β-羟基丁酸酯 中华绒螯蟹 生长 肝胰腺 酶活力
下载PDF
十水硫酸钠冷却结晶动力学的研究 被引量:18
20
作者 杨立斌 杜娟 +2 位作者 沙作良 袁建军 张爱群 《无机盐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8-20,共3页
在混合悬浮混合排料(MSMPR)结晶器中利用连续稳态法研究了十水硫酸钠冷却结晶动力学。以粒数衡算方程为基础,利用非线性最优化方法直接拟和由实验所得的数据,确定了十水硫酸钠冷却结晶的成核和生长速率方程。结果表明,十水硫酸钠晶体生... 在混合悬浮混合排料(MSMPR)结晶器中利用连续稳态法研究了十水硫酸钠冷却结晶动力学。以粒数衡算方程为基础,利用非线性最优化方法直接拟和由实验所得的数据,确定了十水硫酸钠冷却结晶的成核和生长速率方程。结果表明,十水硫酸钠晶体生长速率与粒度相关,而且实验数据符合MJ-2模型,即G(L)=3.96×10-4exp(-2.20×104/RT)ΔC0.13[1-exp(-1.53×104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水硫酸钠 结晶动力学 混合悬浮混合排料 成核速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