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5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发酵饲料对仔鸡肠道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影响 被引量:27
1
作者 张孟阳 毕付提 +3 位作者 李洁 郭宏 马鑫 王德培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3期30-36,共7页
试验旨在研究发酵饲料对仔鸡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和盲肠中微生物菌群结构和多样性的影响,分析发酵饲料对仔鸡生长和健康的作用机理。选取1日龄海兰褐蛋仔鸡360只,随机分为3个处理组,每组6个重复,三组分别饲喂基础日粮、基础日粮+抗生... 试验旨在研究发酵饲料对仔鸡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和盲肠中微生物菌群结构和多样性的影响,分析发酵饲料对仔鸡生长和健康的作用机理。选取1日龄海兰褐蛋仔鸡360只,随机分为3个处理组,每组6个重复,三组分别饲喂基础日粮、基础日粮+抗生素、基础日粮+发酵饲料,饲养56d,采用Illumina MiSeq测序技术测定各组蛋仔鸡肠道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分布。结果显示:Chao1指数和Shannon指数表明,非发酵饲料组中微生物丰度和多样性均显著高于发酵饲料组,各组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的菌群丰度和多样性均显著高于盲肠;饲喂发酵饲料能显著增加乳杆菌丰度,同时降低肠道中脱硫弧菌属、螺杆菌等致病菌的数目,也间接证明乳杆菌可以抑制脱硫弧菌增殖,预防肠道疾病;饲喂发酵饲料能增加厚壁菌门丰度,显著降低拟杆菌门/厚壁菌门的比例,促进仔鸡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仔鸡 发酵饲料 肠道菌群 16S RDNA 宏基因组学
原文传递
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天津高温大曲微生物菌群多样性 被引量:9
2
作者 孙羊羊 尹亚格 +6 位作者 吴雨甍 李继齐 李昂 杨珍 杜子平 王华威 杜丽平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8-34,共7页
以贵州高温大曲为对照,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天津高温大曲微生物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与贵州高温大曲相比,天津高温大曲的细菌群落物种丰富度较大且多样性更高,而真菌群落相反。两个高温大曲样品的共有优势细菌属为海洋芽孢杆菌属(... 以贵州高温大曲为对照,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天津高温大曲微生物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与贵州高温大曲相比,天津高温大曲的细菌群落物种丰富度较大且多样性更高,而真菌群落相反。两个高温大曲样品的共有优势细菌属为海洋芽孢杆菌属(Oceanobacillus)、克罗彭斯特菌属(Kroppenstedtia)、枝芽孢杆菌属(Virgibacillus)、芽孢杆菌属(Bacillus)、糖多孢菌属(Saccharopolyspora),共有优势真菌属为热子囊菌属(Thermoascus)、嗜热真菌属(Thermomyces)、红曲霉属(Monascus)、曲霉属(Aspergillus)、丝衣霉属(Byssochlamys)。而天津高温大曲还含有葡萄球菌属(Staphylococcus)、链霉菌属(Streptomyces)两个特有优势细菌属,以及毕赤酵母属(Pichia)和根霉属(Rhizopus)两个特有优势真菌属。本研究结果初步揭示了天津高温大曲的微生物菌群结构,为后续天津高温大曲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通量测序 天津高温大曲 细菌菌群多样性 真菌菌群多样性
下载PDF
混合微生物发酵生产啤酒醋及饮料开发 被引量:2
3
作者 郑宇 常燕钢 +4 位作者 白晓磊 牟俊 杨帅 宋佳 王敏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27-31,共5页
以大麦芽为主要原料,进行啤酒醋发酵,调配制备麦香啤酒醋饮料。优化后的啤酒醋发酵工艺条件为:麦芽糖化后接种啤酒酵母进行酒精发酵,24 h后接种生香酵母,继续发酵4 d,啤酒酵母和生香酵母的添加比例为4∶1;醋酸发酵阶段醋酸菌接种量为10%... 以大麦芽为主要原料,进行啤酒醋发酵,调配制备麦香啤酒醋饮料。优化后的啤酒醋发酵工艺条件为:麦芽糖化后接种啤酒酵母进行酒精发酵,24 h后接种生香酵母,继续发酵4 d,啤酒酵母和生香酵母的添加比例为4∶1;醋酸发酵阶段醋酸菌接种量为10%,30℃条件下发酵,发酵结束时啤酒醋酸度为(3.21±0.09)g/100 m L,乙醇含量<0.05%vol。开发麦香啤酒醋饮料,最佳配方为啤酒醋12%,麦芽汁70%,白砂糖3%,橙色素0.04‰,最终产品的酸度为(0.38±0.07)g/100 m L,糖度为(84.32±0.05)g/L,酸糖比为1∶22。感官评定表明,该方法制备的麦香啤酒醋饮料色泽金黄、澄清透明、酸甜爽口,醋香和麦芽香气浓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麦芽 生香酵母 啤酒醋 麦香啤酒醋饮料
下载PDF
“课后作业前置法”在生物工程科技英语课程中的应用探析
4
作者 高强 王德培 +2 位作者 史利华 薛鲜丽 张健 《山东化工》 CAS 2021年第11期228-229,231,共3页
生物工程科技英语是将生物工程和生物化工与大学英语教学紧密结合的一门课程,是生物工程与生物化工专业学生深入探索本专业领域的一个专用语言工具。为进一步加强师生互动,提高本课程的教学水平,在长期教学的基础上,本文首次对提出了&qu... 生物工程科技英语是将生物工程和生物化工与大学英语教学紧密结合的一门课程,是生物工程与生物化工专业学生深入探索本专业领域的一个专用语言工具。为进一步加强师生互动,提高本课程的教学水平,在长期教学的基础上,本文首次对提出了"课后作业前置"教学法,并对其在本课程中的教学改革应用进行了探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工程科技英语 课后作业前置法 教学改革 生物化工
下载PDF
D-阿洛酮糖的高效生物催化合成研究进展
5
作者 秦慧民 岳世强 +2 位作者 叶伟江 王楷喆 高宇昂 《食品科学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28,共10页
D-阿洛酮糖是一种新型的具有降血糖、抗氧化等特殊生理功能的低热量稀有糖。目前,D-阿洛酮糖的生物合成主要是利用D-阿洛酮糖3-差向异构酶来催化D-果糖生成D-阿洛酮糖,利用生物酶法大规模合成D-阿洛酮糖的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提升差向异... D-阿洛酮糖是一种新型的具有降血糖、抗氧化等特殊生理功能的低热量稀有糖。目前,D-阿洛酮糖的生物合成主要是利用D-阿洛酮糖3-差向异构酶来催化D-果糖生成D-阿洛酮糖,利用生物酶法大规模合成D-阿洛酮糖的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提升差向异构酶的催化活性、热稳定性和耐酸性以满足工业生产的需求。介绍了D-阿洛酮糖的生产现状及其生物酶法合成的最新进展,包括异构酶的分子定向改造、辅助定向进化的超高通量筛选方法、新型酶分子的固定化策略等以提升差向异构酶的工业属性,并进一步探讨了全细胞催化系统在D-阿洛酮糖生产中的应用。研究旨在为D-阿洛酮糖的高效生物催化合成提供理论参考,并提出工业生产中存在的挑战和潜在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阿洛酮糖 D-阿洛酮糖3-差向异构酶 高通量筛选策略 固定化技术 全细胞催化
下载PDF
生物工程学科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
6
作者 谭之磊 贾士儒 +2 位作者 乔长晟 陈叶福 肖冬光 《广东化工》 CAS 2012年第3期208-208,223,共2页
文章基于生物工程学科实践教学的改革与发展,对教学体系、课程组织形式与教师指导方法、教学经验与体会进行了总结。初步形成了特色人才培养的有效模式。
关键词 生物工程学科 实践教学体系 教学方法
下载PDF
老白干香型白酒酿造微生物菌群及其与微量成分的关系 被引量:7
7
作者 马冰涛 范恩帝 +5 位作者 李泽霞 张煜行 张志民 陈叶福 肖冬光 郭学武 《食品科学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0-33,40,共15页
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老白干香型白酒酿造过程中的微生物进行测序,并对得到的有效数据进行α、β多样性分析,得到310个细菌属和59个真菌属,其中优势细菌属为Lactobacillus、Pediococcus和Weissella,优势真菌属为Saccharomycopsis、Issat... 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老白干香型白酒酿造过程中的微生物进行测序,并对得到的有效数据进行α、β多样性分析,得到310个细菌属和59个真菌属,其中优势细菌属为Lactobacillus、Pediococcus和Weissella,优势真菌属为Saccharomycopsis、Issatchenkia、Rhizopus、Trichosporon、Candida和Aspergillus。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检测并定量酒醅中的微量成分,对检测到的微量成分进行热图绘制。结果表明:0~3 d是微量成分种类增加的一个小高峰;3~14 d微量成分种类变化较小,大部分微量成分含量增加;14~21 d大量酯类物质合成;21~30 d微量成分增速逐渐减小。通过计算微生物与微量成分之间和微生物与微生物之间的Spearman相关系数,分析得到对微量成分具有一定贡献老白干酒酿造核心微生物群为:Lactobacillus、Bacillus、Fusarium、Staphylococcus和Thelebolu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白干香型 酒醅 微生物多样性 微量成分 相关性
下载PDF
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提高微生物有机溶剂耐受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8
作者 王艳霞 刘祥胜 +1 位作者 王敏 骆健美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77-88,共12页
耐有机溶剂微生物是一类能够在较高浓度有机溶剂中存活或者生长的微生物,其在非水相生物催化等领域表现出巨大的应用优势。与自然筛选、长期驯化和传统诱变等方法相比,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获得微生物有机溶剂耐受菌株是一种更为理性且高... 耐有机溶剂微生物是一类能够在较高浓度有机溶剂中存活或者生长的微生物,其在非水相生物催化等领域表现出巨大的应用优势。与自然筛选、长期驯化和传统诱变等方法相比,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获得微生物有机溶剂耐受菌株是一种更为理性且高效的手段。主要综述了近年来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对耐性相关功能基因和转录因子进行改造,提高微生物有机溶剂耐受性的研究进展,并展望了有机溶剂耐受菌株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溶剂耐受性 分子生物学技术 工程菌 生物转化
下载PDF
京尼平的微生物转化及其交联特性的测定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赵东 荆玮 +2 位作者 姚盟成 董逸楠 李玉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46-151,共6页
从土壤中富集筛选获得一株产β-葡萄糖苷酶的菌株,经菌落的形态和18S rDNA鉴定确定为黑曲霉。将筛选出的黑曲霉菌株接种于发酵培养基,利用含有京尼平苷的栀子粉作为底物发酵,通过对发酵条件优化,得到在装液量50/250 mL,栀子粉浓度为10%... 从土壤中富集筛选获得一株产β-葡萄糖苷酶的菌株,经菌落的形态和18S rDNA鉴定确定为黑曲霉。将筛选出的黑曲霉菌株接种于发酵培养基,利用含有京尼平苷的栀子粉作为底物发酵,通过对发酵条件优化,得到在装液量50/250 mL,栀子粉浓度为10%,转速为180 r/min,发酵时间为96 h时,京尼平的微生物转化率达到最大22%。这种微生物转化法简化了京尼平的生产工艺,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利用微生物转化获得的京尼平交联胶原蛋白材料,研究表明其具有较好的交联特性,是一种在食品、医药等领域都具有应用前景的生物交联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葡萄糖苷酶 黑曲霉 京尼平 微生物转化 交联
下载PDF
窖泥中挥发性物质和微生物群落的空间分布规律及其关系 被引量:13
10
作者 张朝正 张天爽 +2 位作者 董思文 孙伟 赵华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47-157,共11页
为了研究窖泥中的微生物和挥发性物质的空间分布规律,本文采用固相微萃取法偶联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对窖泥中的主要挥发性物质成分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并利用Illumina MiSeq测序分析窖泥中的微生物群落组成。结果表明,窖泥中的挥发性物质... 为了研究窖泥中的微生物和挥发性物质的空间分布规律,本文采用固相微萃取法偶联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对窖泥中的主要挥发性物质成分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并利用Illumina MiSeq测序分析窖泥中的微生物群落组成。结果表明,窖泥中的挥发性物质成分主要以酯类和酸类物质为主,占比达到73.01%~98.36%,随着窖池深度的增加而不断增加。窖泥样品中的原核微生物共检出10门,15纲,21目,42科,64属,门水平上优势菌群占细菌总数的98.86%~99.93%,厚壁菌门为绝对优势菌群。Shannon指数从2.130增加到4.970,Simpson指数从0.557增加到0.932,ACE指数和Chao1指数在池底部最高,分别为114.523和114.50。α-多样性表明,池壁下部和池底部窖泥中的微生物菌群丰度和多样性高于池壁上部和中部,这与挥发性物质的种类和含量分布规律相吻合。梭菌属和甲烷菌属等优势菌属是进行微生物代谢和种间物质交换、产生重要香气物质及其前体的主要微生物,并随着空间深度的增加,不断反应和富集,形成与窖泥的空间位置密切相关的规律。空间差异性是导致窖泥不同空间位置原核微生物菌群和挥发性物质成分存在差异性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窖泥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高通量测序 微生物群落 挥发性物质 空间分布
下载PDF
红曲米醋制曲过程中微生物群落演替及其对生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1
11
作者 张娇娇 李婧 +4 位作者 范冰倩 杜鹏 郑宇 朱立磊 宋佳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36-42,共7页
通过高通量测序对红曲米醋红曲制曲过程中微生物群落多样性进行分析,结合红曲的糖化力、液化力等生化指标,采用典范对应分析(CCA)深度解析微生物群落演替对红曲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显示,分别获得16个真菌属菌株和16个细菌属菌株,主要... 通过高通量测序对红曲米醋红曲制曲过程中微生物群落多样性进行分析,结合红曲的糖化力、液化力等生化指标,采用典范对应分析(CCA)深度解析微生物群落演替对红曲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显示,分别获得16个真菌属菌株和16个细菌属菌株,主要真菌有曲霉属(Aspergillus)(相对丰度为0.36%~66.79%)、酿酒酵母属(Saccharomyces)(相对丰度为14.77%~47.80%)、红曲霉属(Monascus)(相对丰度为11.28%~41.09%),随着制曲时间增加,优势真菌由Saccharomyces、Monascus逐渐变为Aspergillus;细菌中乳酸菌(Lactobacillus)为优势菌(相对丰度为63.54%~94.98%),且随着制曲时间的增加,呈先增后降趋势。CCA分析结果表明,真菌中Aspergillus、Penicillium对红曲生化指标的影响起主要作用,细菌属对红曲生化指标影响甚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曲米醋 微生物群落演替 生化指标 高通量测序 典范对应分析
下载PDF
常压室温等离子诱变与微生物微滴培养选育几丁质脱乙酰基酶高产菌株 被引量:9
12
作者 马钦元 申雁冰 +3 位作者 丁盼盼 屠琳娜 毕心宇 王敏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70-174,共5页
该研究将室温等离子(ARTP)诱变与微生物微滴培养(MMC)技术应用于几丁质脱乙酰基酶(CDA)高产菌株的诱变选育,构建高产CDA菌株的诱变及高通量筛选方法。结果表明,经过4轮的ARTP诱变及MMC筛选,从200个不同的液滴中共筛选出5个发酵产酶明显... 该研究将室温等离子(ARTP)诱变与微生物微滴培养(MMC)技术应用于几丁质脱乙酰基酶(CDA)高产菌株的诱变选育,构建高产CDA菌株的诱变及高通量筛选方法。结果表明,经过4轮的ARTP诱变及MMC筛选,从200个不同的液滴中共筛选出5个发酵产酶明显提升的液滴,并通过进一步的平板筛选、24-深孔板复筛,获得了17株产酶提高300%以上的诱变菌株。通过对比分析17株高产菌株产CDA的能力,确定了1株最佳CDA高产菌株B4,其CDA最大产量比出发菌株提高了3.15倍,发酵产酶总量达到419.11 U/mL,为原始菌种的3.90倍。该研究为CDA高产菌株的诱变选育及高通量筛选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几丁质脱乙酰基酶 选育 常压室温等离子诱变 微生物微滴培养
下载PDF
浓香型白酒窖泥微生物群落及其风味成分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3
作者 胡世伟 王超凡 +3 位作者 王景春 王慧慧 赵华 张朝正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9-12,共4页
窖泥在浓香型白酒的生产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其微生物群落种类、结构和代谢产物对酒体风味具有重要影响。为了揭示窖泥对浓香型白酒风味物质形成的影响,该文简述了窖泥微生物中的乳酸菌、己酸菌、芽孢杆菌及产甲烷菌,并综述了浓香型... 窖泥在浓香型白酒的生产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其微生物群落种类、结构和代谢产物对酒体风味具有重要影响。为了揭示窖泥对浓香型白酒风味物质形成的影响,该文简述了窖泥微生物中的乳酸菌、己酸菌、芽孢杆菌及产甲烷菌,并综述了浓香型白酒中的挥发性风味物质,探讨了窖泥中的微生物菌群对浓香型白酒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影响。该研究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窖泥微生物群落对浓香型白酒风味特征塑造的作用,为酿酒行业工作者提供借鉴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浓香型白酒 窖泥 微生物 挥发性风味物质
下载PDF
不同剂量纳米TiO2对小鼠肠道微生物的影响
14
作者 董萌 杨晨 +6 位作者 史婷婷 杨柳 刘东青 丘汉青 林影 路福平 赵化冰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0-36,共7页
探究口服暴露不同剂量的纳米TiO2对C57BL/6小鼠肠道微生物群落的影响。结果表明,C57BL/6小鼠口服暴露于纳米TiO2后可增加肠道微生物的α多样性。与对照组相比,厚壁菌门(Firmicutes)相对丰度增加;拟杆菌属(Bacteroides)和阿尔曼菌属(Akke... 探究口服暴露不同剂量的纳米TiO2对C57BL/6小鼠肠道微生物群落的影响。结果表明,C57BL/6小鼠口服暴露于纳米TiO2后可增加肠道微生物的α多样性。与对照组相比,厚壁菌门(Firmicutes)相对丰度增加;拟杆菌属(Bacteroides)和阿尔曼菌属(Akkermansia)相对丰度减少。随着染毒剂量的增加,有益菌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减少,有害菌普雷沃氏菌(Prevotella)和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逐渐增多。结果表明,纳米TiO2可适当改变小鼠肠道微生态,扰乱其生态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57BL/6小鼠 口服暴露 纳米TIO2 肠道 微生态
下载PDF
生物化工专业中基因工程课程的教学改革与思考 被引量:4
15
作者 张会图 张艺 +3 位作者 郭艳 王巨克 何希宏 刘夫锋 《山东化工》 CAS 2021年第11期213-214,216,共3页
基因工程(Genetic engineering)是分子生物学技术在工程领域的具体应用,与生物化工、酶工程等学科关系密切,是生物工程及生物化工等专业的核心课程。为适应现代生物技术的高速发展以及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迫切需求,不断改革和完善教... 基因工程(Genetic engineering)是分子生物学技术在工程领域的具体应用,与生物化工、酶工程等学科关系密切,是生物工程及生物化工等专业的核心课程。为适应现代生物技术的高速发展以及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迫切需求,不断改革和完善教学课程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结合基因工程这门课程自身的特点,以及采取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课下交流的方式方法,不断改革和完善课程内容、教学方法、课程考核体系等内容,希望通过改革与实践能够提高学生兴趣,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基因工程的相关知识,致力于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工程 生物化工 酶工程 教学改革 教学实践
下载PDF
利用半纤维素水解液中的木糖生物合成壳聚糖 被引量:2
16
作者 林广修 赵华 +1 位作者 刘盼 车利伟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32-36,共5页
研究了制浆废液中半纤维素水解液中的木糖用于生物合成壳聚糖的脱毒及培养条件。结果表明,最优脱毒条件为:先加入Ca(OH)2调p H值至10,抽滤后再加入质量分数10%的H2SO4调p H值至7,再次抽滤后以1∶20的固液比加入活性炭,置于50℃摇床以120... 研究了制浆废液中半纤维素水解液中的木糖用于生物合成壳聚糖的脱毒及培养条件。结果表明,最优脱毒条件为:先加入Ca(OH)2调p H值至10,抽滤后再加入质量分数10%的H2SO4调p H值至7,再次抽滤后以1∶20的固液比加入活性炭,置于50℃摇床以120 r/min的转速处理2 h,抽滤后取上清液。雅致放射毛霉(Actinomucor elegans TCCC450005)生物合成壳聚糖的最佳培养条件为:以6%的玉米浆为氮源,以适当稀释(使木糖浓度为3%)的脱毒后制浆废液为碳源,接入雅致放射毛霉,于30℃下培养60 h,菌丝体浓度可达15.20 g/L,壳聚糖产量为2.02 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半纤维素 制浆废液 脱毒 雅致放射毛霉
下载PDF
联合生物加工木质纤维素生产生物乙醇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7
作者 孙曼钰 彭太兵 +2 位作者 何士成 贾士儒 钟成 《江苏农业科学》 2018年第8期5-10,共6页
木质纤维素乙醇的联合生物加工过程(consolidated bioprocessing,CBP)是将纤维素酶和半纤维素酶的生产、纤维素水解和乙醇发酵过程组合或部分组合,这过程通过一种微生物完成,工艺简单,操作方便,有利于降低生物转化过程的成本。本文主要... 木质纤维素乙醇的联合生物加工过程(consolidated bioprocessing,CBP)是将纤维素酶和半纤维素酶的生产、纤维素水解和乙醇发酵过程组合或部分组合,这过程通过一种微生物完成,工艺简单,操作方便,有利于降低生物转化过程的成本。本文主要介绍了在生产生物乙醇的过程中,使用能产纤维素酶且能发酵产乙醇的双功能单一菌株,尤其是真菌和一些嗜热微生物利用木质纤维素直接生产生物乙醇,或者通过基因工程将异源纤维素酶系统导入到一些生长较快、研究较为成熟的真菌表达系统或细菌表达系统中表达,最常研究的就是酿酒酵母和大肠杆菌。研究纤维素酶和半纤维素酶在酿酒酵母中表达的进展及利用酿酒酵母和大肠杆菌联合加工纤维素乙醇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质纤维素 联合生物加工技术 生物乙醇 纤维素酶 半纤维素酶
下载PDF
代谢工程改造大肠杆菌发酵生产β-烟酰胺单核苷酸 被引量:2
18
作者 安俊侠 王倩倩 +3 位作者 王昭颖 刘欢 徐庆阳 范晓光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2期158-164,共7页
为实现大肠杆菌高效生产β-烟酰胺单核苷酸(β-nicotinamide mononucleotide,β-NMN),设计模块化代谢改造策略。首先,对烟酰胺(nicotinamide,NAM)和β-NMN支路代谢涉及的8个酶进行失活,减少底盘细胞对前体和产物的额外消耗。其次,通过引... 为实现大肠杆菌高效生产β-烟酰胺单核苷酸(β-nicotinamide mononucleotide,β-NMN),设计模块化代谢改造策略。首先,对烟酰胺(nicotinamide,NAM)和β-NMN支路代谢涉及的8个酶进行失活,减少底盘细胞对前体和产物的额外消耗。其次,通过引入NAM输入蛋白(BcNiaP)、β-NMN输出蛋白(BmPnuC)、5-磷酸核糖-1-焦磷酸合成酶(5-phosphoribosyl-1-pyrophosphate synthetase,Prs)和烟酰胺磷酸核糖转移酶(nicotinamide phosphoribosyl transferase,Nampt),敲除调节蛋白PurR,工程菌N12’摇瓶发酵可积累0.34 g/L的β-NMN;此后,比对筛选发现Comamonadaceae bacterium来源的Nampt活性较高且对底盘细胞负担较小;通过进一步强化BmPnuC和Prs的表达水平,工程菌N18摇瓶发酵β-NMN产量提高至1.36 g/L。最后,利用发酵罐分批补料发酵38 h,β-NMN产量达到10.2 g/L,NAM到β-NMN的摩尔转化率为74.5%。研究构建的β-NMN发酵菌株具有遗传背景清晰、无营养缺陷、无需诱导等优势,工业前景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烟酰胺单核苷酸 大肠杆菌 烟酰胺磷酸核糖转移酶 代谢改造 发酵
下载PDF
芽胞形成相关基因缺失对解淀粉芽胞杆菌生物量及胞外酶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昕悦 张金方 +2 位作者 徐小健 路福平 李玉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5-43,共9页
解淀粉芽胞杆菌作为公认的安全生产宿主菌(GRAS),在高效表达异源蛋白方面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应用前景。本研究以解淀粉芽胞杆菌TCCC111018为出发菌株,通过敲除芽胞形成相关基因(spo0A,sigF和sigE),构建了一系列突变菌株(BAΔspo0A,BA... 解淀粉芽胞杆菌作为公认的安全生产宿主菌(GRAS),在高效表达异源蛋白方面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应用前景。本研究以解淀粉芽胞杆菌TCCC111018为出发菌株,通过敲除芽胞形成相关基因(spo0A,sigF和sigE),构建了一系列突变菌株(BAΔspo0A,BAΔsigF,BAΔsigE),并对突变株生物量和胞外酶表达量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与出发菌株BAΔupp相比,菌株BAΔspo0A的生物量及胞外酶表达量显著降低,BAΔsigE无明显变化,而菌株BAΔsigF的生产性能有显著提升,菌体生长的稳定期延长约6 h,产酶时间提前,耐酸性α-淀粉酶与碱性蛋白酶酶活分别提高了25.2%和21.3%,该菌株的成功构建为工业酶生产宿主提供了新的选择,也为异源酶的高效生产提出了一种新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淀粉芽胞杆菌 芽胞形成 生物量 耐酸性Α-淀粉酶 碱性蛋白酶
下载PDF
抗幽门螺杆菌UreB重组全人源化单域抗体的基因工程表达及分子改造
20
作者 王雪芳 赵阳 +3 位作者 刘竹青 郭乐 仲飞亮 罗学刚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66-672,共7页
为了构建针对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脲酶的单域抗体的基因工程表达系统。首先利用Pymol、ITASSER和ClussPro2等AI辅助工具分析比较了不同抗体与Hp脲酶亚单位B(UreB)之间的分子间作用力,确定了VL全人源化单域抗体UreBAb作... 为了构建针对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脲酶的单域抗体的基因工程表达系统。首先利用Pymol、ITASSER和ClussPro2等AI辅助工具分析比较了不同抗体与Hp脲酶亚单位B(UreB)之间的分子间作用力,确定了VL全人源化单域抗体UreBAb作为重点研究对象。根据大肠埃希菌密码子偏好性优化了UreBAb基因序列,并将其分别插入pET28a、pE-SUMO等表达载体,转化大肠埃希菌Rosetta(DE3)获得了重组表达菌株,通过IPTG诱导制备重组抗体蛋白,并利用提取的Hp脲酶作为抗原,分析验证了重组表达抗体的活性。SDS-PAGE检测结果显示UreBAb和SUMO-UreBAb均获得了正确的表达,纯化后的蛋白产率分别为0.34和0.41 mg/mL。单向免疫扩散实验结果证实这两种重组表达抗体均与Hp UreB抗原具有良好的亲和力,对脲酶的抑制率分别为51.27%和74.07%。进而,结合AlphaFold2、cluspro2、mCSM-AB、OSPREY和FoldX等人工智能工具,评估分析了影响抗原-抗体复合物稳定性的关键位点及其突变策略,随后进一步构建了9个UreBAb进化突变体表达菌株,活性分析结果显示,这些突变体与抗原的结合活性均得到了提高,其中以I107W突变体的活性提升最为显著,相较于野生型UreBAb,提高了24.95%。本研究为Hp全人源化单域抗体的开发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脲酶 全人源化单域抗体 基因工程 AI辅助分子改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