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重庆大学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7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银行ESG偏好与企业绿色转型——基于供应链关联溢出的新视角
1
作者
李素梅
尚达
《金融监管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9,共19页
商业银行作为我国金融体系的主导力量,践行ESG理念不仅有助于银行业高质量发展,也有利于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有效性。有鉴于此,本文以2013—2022年我国上市企业和商业银行为研究对象,基于媒体报道,使用大数据机器学习算法构建了商业...
商业银行作为我国金融体系的主导力量,践行ESG理念不仅有助于银行业高质量发展,也有利于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有效性。有鉴于此,本文以2013—2022年我国上市企业和商业银行为研究对象,基于媒体报道,使用大数据机器学习算法构建了商业银行ESG指数。据此进行的实证研究发现,商业银行ESG偏好能够显著促进借款企业绿色转型,且该赋能作用贯穿于企业整个生产周期,既具有始端提质增效的绿色治理优化,也具有末端低碳减排的绿色创新增长。机制分析表明,银行ESG偏好具有融资效应和监督效应,不仅能够通过缓解企业融资约束、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来释放企业绿色转型潜力,还可以通过增强管理层绿色认知、提高企业绿色管理能力推进企业绿色转型进程。进一步的分析表明,银行ESG偏好具有显著的供应链溢出现象,能够通过“融资链”和“监督链”来推动借款企业上游供应商和下游客户企业的绿色转型。异质性分析表明,对重污染企业、低政府绿色补贴类企业,以及金融资源较为匮乏、公众环境关注度较低的地区,银行ESG偏好对企业绿色转型的促进作用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行ESG偏好
企业绿色转型
融资效应
监督效应
供应链溢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贷款银行ESG实践与借款企业绿色技术创新
被引量:
3
2
作者
陈东晖
李素梅
+1 位作者
尚达
刘岩
《现代金融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4-24,共11页
本文以2013-2022年我国上市企业和商业银行为研究对象,基于机器学习算法构建商业银行ESG指数,实证检验贷款银行ESG实践对借款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及机制。研究发现:第一,贷款银行ESG实践显著提升了借款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水平,该作用...
本文以2013-2022年我国上市企业和商业银行为研究对象,基于机器学习算法构建商业银行ESG指数,实证检验贷款银行ESG实践对借款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及机制。研究发现:第一,贷款银行ESG实践显著提升了借款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水平,该作用在民营企业、未持有银行股份的企业和政府环保注意力、环境规制力度较高的地区中更明显;第二,银行ESG实践通过缓解企业融资约束、优化企业人力资源结构、提升企业内部管理水平促进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第三,银行ESG实践对企业绿色创新的推动作用既未导致企业策略性绿色创新,也未牺牲企业经济效益,且该推动作用并非是对其他创新活动的排斥,而是在企业原有创新活动基础上叠加的杠杆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行ESG实践
企业绿色技术创新
资源配置
监督治理
融资激励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供应链视角下的银行数字化创新与企业新质生产力
被引量:
3
3
作者
陈东晖
李素梅
+1 位作者
尚达
张骏
《财经论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0-52,共13页
以2012—2022年我国商业银行和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基于深度学习算法识别银行数字专利,并根据专利双向引用信息构造银行数字化创新指数,实证检验了银行数字化创新对企业新质生产力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1)银行数字化创新能够推...
以2012—2022年我国商业银行和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基于深度学习算法识别银行数字专利,并根据专利双向引用信息构造银行数字化创新指数,实证检验了银行数字化创新对企业新质生产力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1)银行数字化创新能够推动企业新质生产力发展;(2)银行数字化创新通过缓解企业现金流约束、改善委托代理问题以及提高企业管理层创新意识来促进企业新质生产力发展;(3)银行数字化创新的新质生产力促进效应存在供应链溢出现象,通过“现金链”和“代理链”提升企业上游供应商和下游客户的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通过“创新链”促进上游供应商的新质生产力发展;(4)银行数字化创新对企业新质生产力的促进效应及供应链溢出效果在中小企业、民营企业、供应链韧性较强、供应链话语权较高的企业中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行数字化创新
企业新质生产力
专利引用
供应链溢出
高质量发展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数字经济时代的消费异化:根源、表现与回归
被引量:
1
4
作者
杨善奇
杨晓蕊
《团结》
2022年第6期33-35,共3页
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消费已成为打通国内大循环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个环节的重要突破口,作为劳动力再生产的必要手段,消费结构和质量更是关系到人民对美好...
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消费已成为打通国内大循环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个环节的重要突破口,作为劳动力再生产的必要手段,消费结构和质量更是关系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数字经济时代人民消费的方式、内容和结构都发生了深刻的变革,消费主义文化在虚拟和现实世界交互中被放大,导致背离人本身需要的数字消费异化现象越来越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费异化
消费结构
劳动力再生产
消费主义文化
双循环
异化现象
大变局
数字经济时代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数字化转型能否改善企业漂绿行为
被引量:
3
5
作者
李素梅
田祝祝
《金融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9-50,65,共13页
从数字赋能视角出发,分析数字化转型改善企业漂绿行为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理,并利用2010—2022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对数字化转型的作用效果进行检验。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能显著改善企业漂绿行为,且这一结论在经过一系列内生性和稳...
从数字赋能视角出发,分析数字化转型改善企业漂绿行为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理,并利用2010—2022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对数字化转型的作用效果进行检验。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能显著改善企业漂绿行为,且这一结论在经过一系列内生性和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机制分析表明,数字化转型通过降低信息不对称、提高内部控制质量、缓解融资约束、驱动绿色转型路径改善企业漂绿行为。异质性分析表明,相较于非国有企业和非重污染行业,数字化转型对企业漂绿行为的改善作用在国有企业和重污染行业中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漂绿
数字化转型
信息不对称
内部控制质量
融资约束
绿色转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智能算法控制下的劳动过程研究
被引量:
36
6
作者
杨善奇
刘岩
《经济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31-40,共10页
数据已经成为数字经济时代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只有经过智能算法处理过的数据才能成为有价值的信息。智能算法具有二重属性,既可以充当生产资料提升劳动效率,也可以充当监控手段,成为资本控制劳动的工具。本文基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
数据已经成为数字经济时代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只有经过智能算法处理过的数据才能成为有价值的信息。智能算法具有二重属性,既可以充当生产资料提升劳动效率,也可以充当监控手段,成为资本控制劳动的工具。本文基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理论,从任务分配、劳动过程监管、绩效考核和非雇佣化无酬劳动四个方面考察智能算法对劳动过程的控制和重塑,智能算法就像是一个隐形的大脑和与之串联的"神经系统"监管和支配着劳动者的一言一行,充当虚拟管理者的角色主导并控制整个劳动过程,深化劳动对资本的隶属关系。因此,应该反思数据和智能算法技术的资本主义过度使用,对数字垄断资本进行引导和规制,保护数字劳工的合法权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
算法二重性
劳动过程
原文传递
数字资本主义时代消费异化的深层根源及其演化逻辑
被引量:
3
7
作者
杨善奇
张鑫
《政治经济学研究》
CSSCI
2023年第1期101-110,共10页
消费异化根植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资本权力不断向消费领域扩张以缓解生产相对过剩危机,利用金融手段实现了对消费者的“二次剥削”,消费越来越脱离商品使用价值满足劳动力再生产的“客观需要”,异化为...
消费异化根植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资本权力不断向消费领域扩张以缓解生产相对过剩危机,利用金融手段实现了对消费者的“二次剥削”,消费越来越脱离商品使用价值满足劳动力再生产的“客观需要”,异化为资本追逐剩余价值最大化的“畸形怪胎”。数字资本主义时代平台资本凭借大数据、云存储、智能算法等数字技术对消费者构建了一套“横向双向不可见”和“纵向单向透明”的全景敞视监狱式的监管模式,消费者被特殊的程序算法分割在不同的“信息茧房”之中,通过游戏化运行方式最大化将消费者注意力时间转化为剩余劳动时间,消费者隐私信息完全暴露在资本的监视和控制之下,消费自主性的丧失使消费异化达到了新高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资本主义
消费异化
自主消费
原文传递
题名
银行ESG偏好与企业绿色转型——基于供应链关联溢出的新视角
1
作者
李素梅
尚达
机构
天津财经大学绿色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
天津财经大学
金融学院
出处
《金融监管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9,共19页
文摘
商业银行作为我国金融体系的主导力量,践行ESG理念不仅有助于银行业高质量发展,也有利于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有效性。有鉴于此,本文以2013—2022年我国上市企业和商业银行为研究对象,基于媒体报道,使用大数据机器学习算法构建了商业银行ESG指数。据此进行的实证研究发现,商业银行ESG偏好能够显著促进借款企业绿色转型,且该赋能作用贯穿于企业整个生产周期,既具有始端提质增效的绿色治理优化,也具有末端低碳减排的绿色创新增长。机制分析表明,银行ESG偏好具有融资效应和监督效应,不仅能够通过缓解企业融资约束、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来释放企业绿色转型潜力,还可以通过增强管理层绿色认知、提高企业绿色管理能力推进企业绿色转型进程。进一步的分析表明,银行ESG偏好具有显著的供应链溢出现象,能够通过“融资链”和“监督链”来推动借款企业上游供应商和下游客户企业的绿色转型。异质性分析表明,对重污染企业、低政府绿色补贴类企业,以及金融资源较为匮乏、公众环境关注度较低的地区,银行ESG偏好对企业绿色转型的促进作用更强。
关键词
银行ESG偏好
企业绿色转型
融资效应
监督效应
供应链溢出
Keywords
ESG Preference of Banks
Green Transformation of Enterprises
Financing Effect
Supervisory Effect
Supply Chain Spillover
分类号
F832.6 [经济管理—金融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贷款银行ESG实践与借款企业绿色技术创新
被引量:
3
2
作者
陈东晖
李素梅
尚达
刘岩
机构
天津财经大学
金融学院
天津财经大学绿色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
出处
《现代金融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4-24,共11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金融科技、银行信贷资源配置与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23FJYB033)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混频高维关联与金融市场尾部风险传染效应研究”(23YJC79003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系统性风险防范视角下我国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协调机制研究”(71903142)的资助。
文摘
本文以2013-2022年我国上市企业和商业银行为研究对象,基于机器学习算法构建商业银行ESG指数,实证检验贷款银行ESG实践对借款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及机制。研究发现:第一,贷款银行ESG实践显著提升了借款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水平,该作用在民营企业、未持有银行股份的企业和政府环保注意力、环境规制力度较高的地区中更明显;第二,银行ESG实践通过缓解企业融资约束、优化企业人力资源结构、提升企业内部管理水平促进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第三,银行ESG实践对企业绿色创新的推动作用既未导致企业策略性绿色创新,也未牺牲企业经济效益,且该推动作用并非是对其他创新活动的排斥,而是在企业原有创新活动基础上叠加的杠杆效应。
关键词
银行ESG实践
企业绿色技术创新
资源配置
监督治理
融资激励
Keywords
ESG practice of banks
green technology innovation of enterprise
resource allocation
supervision and gover-nance
financing incentive
分类号
X22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F273.1 [经济管理—企业管理]
F832.51 [经济管理—金融学]
F832.4 [经济管理—金融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供应链视角下的银行数字化创新与企业新质生产力
被引量:
3
3
作者
陈东晖
李素梅
尚达
张骏
机构
天津财经大学
金融学院
天津财经大学绿色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
天津财经大学
数字
经济与
管理学院
出处
《财经论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0-52,共13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3FJYB033)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23YJC790038)。
文摘
以2012—2022年我国商业银行和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基于深度学习算法识别银行数字专利,并根据专利双向引用信息构造银行数字化创新指数,实证检验了银行数字化创新对企业新质生产力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1)银行数字化创新能够推动企业新质生产力发展;(2)银行数字化创新通过缓解企业现金流约束、改善委托代理问题以及提高企业管理层创新意识来促进企业新质生产力发展;(3)银行数字化创新的新质生产力促进效应存在供应链溢出现象,通过“现金链”和“代理链”提升企业上游供应商和下游客户的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通过“创新链”促进上游供应商的新质生产力发展;(4)银行数字化创新对企业新质生产力的促进效应及供应链溢出效果在中小企业、民营企业、供应链韧性较强、供应链话语权较高的企业中更明显。
关键词
银行数字化创新
企业新质生产力
专利引用
供应链溢出
高质量发展
Keywords
Bank Digital Innovation
New Quality Productivity of Enterprises
Patent Citation
Supply Chain Overflow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分类号
F832 [经济管理—金融学]
F276 [经济管理—企业管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数字经济时代的消费异化:根源、表现与回归
被引量:
1
4
作者
杨善奇
杨晓蕊
机构
天津财经大学绿色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
天津财经大学
经济
学院
经济
系
天津财经大学
经济
学院
出处
《团结》
2022年第6期33-35,共3页
文摘
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消费已成为打通国内大循环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个环节的重要突破口,作为劳动力再生产的必要手段,消费结构和质量更是关系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数字经济时代人民消费的方式、内容和结构都发生了深刻的变革,消费主义文化在虚拟和现实世界交互中被放大,导致背离人本身需要的数字消费异化现象越来越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
关键词
消费异化
消费结构
劳动力再生产
消费主义文化
双循环
异化现象
大变局
数字经济时代
分类号
F49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F724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数字化转型能否改善企业漂绿行为
被引量:
3
5
作者
李素梅
田祝祝
机构
天津财经大学绿色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
天津财经大学
图书馆
天津财经大学
金融学院
出处
《金融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9-50,65,共13页
文摘
从数字赋能视角出发,分析数字化转型改善企业漂绿行为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理,并利用2010—2022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对数字化转型的作用效果进行检验。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能显著改善企业漂绿行为,且这一结论在经过一系列内生性和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机制分析表明,数字化转型通过降低信息不对称、提高内部控制质量、缓解融资约束、驱动绿色转型路径改善企业漂绿行为。异质性分析表明,相较于非国有企业和非重污染行业,数字化转型对企业漂绿行为的改善作用在国有企业和重污染行业中更明显。
关键词
企业漂绿
数字化转型
信息不对称
内部控制质量
融资约束
绿色转型
分类号
F272 [经济管理—企业管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智能算法控制下的劳动过程研究
被引量:
36
6
作者
杨善奇
刘岩
机构
天津财经大学绿色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
天津财经大学
经济
学院
出处
《经济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31-40,共10页
基金
天津市教委规划一般项目“数字驱动下资本积累新模式与劳动关系研究”(2020SK104)。
文摘
数据已经成为数字经济时代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只有经过智能算法处理过的数据才能成为有价值的信息。智能算法具有二重属性,既可以充当生产资料提升劳动效率,也可以充当监控手段,成为资本控制劳动的工具。本文基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理论,从任务分配、劳动过程监管、绩效考核和非雇佣化无酬劳动四个方面考察智能算法对劳动过程的控制和重塑,智能算法就像是一个隐形的大脑和与之串联的"神经系统"监管和支配着劳动者的一言一行,充当虚拟管理者的角色主导并控制整个劳动过程,深化劳动对资本的隶属关系。因此,应该反思数据和智能算法技术的资本主义过度使用,对数字垄断资本进行引导和规制,保护数字劳工的合法权益。
关键词
数据
算法二重性
劳动过程
Keywords
Data
Algorithm Duality
Labor Process
分类号
F240 [经济管理—劳动经济]
原文传递
题名
数字资本主义时代消费异化的深层根源及其演化逻辑
被引量:
3
7
作者
杨善奇
张鑫
机构
天津财经大学绿色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
天津财经大学
经济
学院
经济
系
天津财经大学
经济
学院
出处
《政治经济学研究》
CSSCI
2023年第1期101-110,共10页
基金
天津市教委规划一般项目“数字驱动下资本积累新模式与劳动关系研究”(2020SK104)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消费异化根植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资本权力不断向消费领域扩张以缓解生产相对过剩危机,利用金融手段实现了对消费者的“二次剥削”,消费越来越脱离商品使用价值满足劳动力再生产的“客观需要”,异化为资本追逐剩余价值最大化的“畸形怪胎”。数字资本主义时代平台资本凭借大数据、云存储、智能算法等数字技术对消费者构建了一套“横向双向不可见”和“纵向单向透明”的全景敞视监狱式的监管模式,消费者被特殊的程序算法分割在不同的“信息茧房”之中,通过游戏化运行方式最大化将消费者注意力时间转化为剩余劳动时间,消费者隐私信息完全暴露在资本的监视和控制之下,消费自主性的丧失使消费异化达到了新高度。
关键词
数字资本主义
消费异化
自主消费
Keywords
Digital Capitalism
Consumption Alienation
Autonomous Consumption
分类号
F0-0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银行ESG偏好与企业绿色转型——基于供应链关联溢出的新视角
李素梅
尚达
《金融监管研究》
北大核心
2025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贷款银行ESG实践与借款企业绿色技术创新
陈东晖
李素梅
尚达
刘岩
《现代金融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供应链视角下的银行数字化创新与企业新质生产力
陈东晖
李素梅
尚达
张骏
《财经论丛》
北大核心
2025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数字经济时代的消费异化:根源、表现与回归
杨善奇
杨晓蕊
《团结》
2022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数字化转型能否改善企业漂绿行为
李素梅
田祝祝
《金融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4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智能算法控制下的劳动过程研究
杨善奇
刘岩
《经济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
36
原文传递
7
数字资本主义时代消费异化的深层根源及其演化逻辑
杨善奇
张鑫
《政治经济学研究》
CSSCI
2023
3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