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0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MATLAB软件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的太原市六城区加油站雷击风险评价模型
1
作者 乔俊峰 王焱 张庆 《科技与创新》 2024年第2期27-30,共4页
利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对所采集的太原市六城区具有代表性的加油站雷击风险数据进行处理,最终得到加油站雷击风险评价模型。该模型对加油站的防雷安全隐患排查及雷电防护设施改进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并为辖区内新建、改建易燃易爆场... 利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对所采集的太原市六城区具有代表性的加油站雷击风险数据进行处理,最终得到加油站雷击风险评价模型。该模型对加油站的防雷安全隐患排查及雷电防护设施改进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并为辖区内新建、改建易燃易爆场所的施工规划和选址提供了重要参考,同时为气象部门针对易燃易爆危化场所防雷监管提供了重要的技术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MATLAB 雷击风险评价 雷击大地密度
下载PDF
气象条件对太原市臭氧浓度的影响研究
2
作者 王娇 姚闯 +1 位作者 李树文 张泽秀 《环境科学与管理》 CAS 2023年第8期88-93,共6页
选取2015年-2020年太原市臭氧日最大8 h滑动平均(O_(3)-8h)浓度和气象资料,分析了O_(3)-8h浓度的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太原市O_(3)-8h浓度年均值呈线性上升趋势;季节变化为夏季>春季>秋季>冬季;月变化曲线呈倒“v... 选取2015年-2020年太原市臭氧日最大8 h滑动平均(O_(3)-8h)浓度和气象资料,分析了O_(3)-8h浓度的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太原市O_(3)-8h浓度年均值呈线性上升趋势;季节变化为夏季>春季>秋季>冬季;月变化曲线呈倒“v”状。臭氧超标日主要出现在5-8月。随着日最高气温(日照时数)的升高、气压的降低,O_(3)-8h浓度分别呈指数和线性增加的趋势。臭氧污染较为严重时,地面天气形势多为低压前部或均压场,高空受西南或偏南气流控制,日最高气温在30℃以上,日照时数在10 h以上,气压在925 hPa以下,几乎不存在降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_(3)-8h浓度 气象条件 环流特征
下载PDF
太原市决策气象服务系统简介 被引量:1
3
作者 赵彩萍 刘惠民 +1 位作者 荆肖军 高建峰 《山西气象》 2000年第3期38-39,44,共3页
为满足各级党政领导在有关决策过程中对气象信息服务的需求,依托9210卫星气象通信网、太原市气象局域网和现在业务系统,在Windows95/98环境下,采用集成式可视化的VisualBasic5.0编程,制作了历史资料、气候分析评价、预报产品、专题... 为满足各级党政领导在有关决策过程中对气象信息服务的需求,依托9210卫星气象通信网、太原市气象局域网和现在业务系统,在Windows95/98环境下,采用集成式可视化的VisualBasic5.0编程,制作了历史资料、气候分析评价、预报产品、专题分析预报、气象情报、遥感、雷达、防灾减灾、天气图、云图、农业气候11个项目数十个数据库和服务产品库,建成“太原市决策气象服务系统”,构成了决策气象服务网络体系,1997年5月投入业务使用。系统界面友好,操作简单,自动化程度高,在日常业务服务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服务 太原市 决策系统 计算机 自动化 气象资料
下载PDF
基于Landsat影像的太原市城区热岛效应特征分析
4
作者 张泽秀 周晋红 +2 位作者 周鹏 王娇 荆肖军 《环境与发展》 2023年第6期87-91,98,共6页
利用太原市主城区2000年、2010年和2019年3期Landsat影像反演出地表温度,用均值-标准差法将地表温度划分为6个等级得到相应的太原市主城区热岛区分布图并对其特征及成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太原主城区的热岛面积呈先减弱后增强的态势;... 利用太原市主城区2000年、2010年和2019年3期Landsat影像反演出地表温度,用均值-标准差法将地表温度划分为6个等级得到相应的太原市主城区热岛区分布图并对其特征及成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太原主城区的热岛面积呈先减弱后增强的态势;热岛区与建设用地扩展范围在空间上较为吻合,为沿平川地带向南发展;地表温度与植被覆盖度呈显著线性负相关,植被覆盖度每增加0.1,地表温度下降约0.8℃左右;建设用地的地表均温最高,是城市热岛效应加剧的主要因素,植被覆盖区及水体的地表均温较低,有利于缓解热岛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热岛效应 Landsat影像 植被覆盖度 均值-标准差法
下载PDF
太原夏季短时强降水与闪电的关系及应用
5
作者 张泽秀 李梦军 荆肖军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4年第14期100-103,共4页
利用太原地区夏季三维闪电定位系统的2017—2021年闪电数据、小时降水量及国家站10 min降水量,分析短时强降水日的闪电特征,并将短时强降水站点与前1 h的闪电密度进行空间叠加。结果表明,短时强降水日闪电以负闪为主。负闪密度远大于正... 利用太原地区夏季三维闪电定位系统的2017—2021年闪电数据、小时降水量及国家站10 min降水量,分析短时强降水日的闪电特征,并将短时强降水站点与前1 h的闪电密度进行空间叠加。结果表明,短时强降水日闪电以负闪为主。负闪密度远大于正闪密度,且有明显的空间差异,负闪密度中心主要位于尖草坪北部和阳曲县南部。闪电频数峰值比10 min降水量峰值提前10~60 min,且闪电频数峰值(大于等于50次/10 min)及其后的20 min内闪电频数陡降其峰值的一半或以上,这对短时强降水有更好的指示作用。短时强降水站点与前1 h的闪电高密度区有很好的对应关系,且大多分布在闪电密度梯度相对较大的地区。当太原地区闪电频数大于100次/h时,闪电密度大于等于0.1次/km2·h对短时强降水落区预警命准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时强降水 闪电特征 闪电密度 闪电密度指标 闪电频数
下载PDF
山谷风对太原市污染物质量浓度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李艳红 赵彩萍 +2 位作者 李梦军 荆肖军 李兆奇 《气象与环境科学》 2022年第3期22-28,共7页
为揭示山谷风对太原城区局地风和污染物输送、扩散的重要作用,利用太原市2014年12月至2017年11月地面风场和同期PM_(10)、PM_(2.5)和O_(3)质量浓度逐时及日平均资料,分析山谷风对污染物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1)受山地—平原的共同作用... 为揭示山谷风对太原城区局地风和污染物输送、扩散的重要作用,利用太原市2014年12月至2017年11月地面风场和同期PM_(10)、PM_(2.5)和O_(3)质量浓度逐时及日平均资料,分析山谷风对污染物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1)受山地—平原的共同作用,太原市城区实测风表现出明显的山谷风特征,白天以偏南风为主,夜间以偏北风为主,风向转换的时间在日出日落前后。(2)2014年12月至2017年11月期间太原市有山谷风日520天,占总天数的48%,春夏季的较少,秋冬季的较多。(3)山谷风与实测风风速分布及昼夜变化相近,无山谷风日风速日变化幅度较小,其他类型天气风速较大,受局地环流影响较小。(4)PM_(10)和PM_(2.5)质量浓度山谷风日的最高,无山谷风日的次之,其他类型的最低。(5)个例研究表明,山谷风对污染物浓度及其分布有重要影响,污染物浓度随山谷风环流呈现明显的日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原 山谷风 污染物 质量浓度 影响
下载PDF
太原市降水趋势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周晋红 赵彩萍 常呈祥 《山西气象》 2003年第2期18-19,共2页
用太原市6个台站近22a和其中2个站近30a的历年逐月降水资料,用气候趋势系数和历年降水量距平3年滑动平均2种方法研究了该市降水量年代(际)时间尺度的变化趋势。结果指出,近22a来太原市平川及山区降水量均呈减少趋势,近10a来,春季、夏季... 用太原市6个台站近22a和其中2个站近30a的历年逐月降水资料,用气候趋势系数和历年降水量距平3年滑动平均2种方法研究了该市降水量年代(际)时间尺度的变化趋势。结果指出,近22a来太原市平川及山区降水量均呈减少趋势,近10a来,春季、夏季、秋季这种趋势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原市 干旱 年代(际)变化
下载PDF
太原市近40年气候变化 被引量:7
8
作者 赵彩萍 《山西气象》 2003年第1期29-30,33,共3页
利用太原市1961年至2000年气温和降水资料,以1971年至2000年各要素的平均值作为基本气候态,统计分析近40a来的气候变化情况,结果表明:40a来太原市气温呈非连续的增温趋势,平川上升率为0.273℃/10a,山区上升率为0.266℃/10a;降水量呈减... 利用太原市1961年至2000年气温和降水资料,以1971年至2000年各要素的平均值作为基本气候态,统计分析近40a来的气候变化情况,结果表明:40a来太原市气温呈非连续的增温趋势,平川上升率为0.273℃/10a,山区上升率为0.266℃/10a;降水量呈减少趋势,平川减少率为38.07mm/10a,山区减少率为20.75mm/10a。气候变化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突变性和时空不对称性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原市 气候变化 气温资料 降水资料 统计分析 突变性
下载PDF
太原市大气污染形成原因初探 被引量:4
9
作者 李艳红 周晋红 张春梅 《山西焦煤科技》 2006年第11期31-32,43,共3页
利用1971-2002年气象资料及近几年大气污染数据,分析了太原市空气污染现状及其形成原因。总体来讲,太原市近几年空气质量有所好转;TSP(或PM 10)为太原市首要污染物;冬半年(尤其是采暖期)空气质量明显下降;大气的稳定性、风、降水情况、... 利用1971-2002年气象资料及近几年大气污染数据,分析了太原市空气污染现状及其形成原因。总体来讲,太原市近几年空气质量有所好转;TSP(或PM 10)为太原市首要污染物;冬半年(尤其是采暖期)空气质量明显下降;大气的稳定性、风、降水情况、雾等是影响空气污染物扩散的主要气象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污染 现状 形成原因
下载PDF
太原市旅游气候资源评价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瑞萍 胡建军 +1 位作者 荆肖军 武月贵 《太原科技》 2008年第2期21-22,24,共3页
利用近30年地面气象资料,分析了太原市旅游气候资源的特点,通过计算舒适度指数、风寒指数,对各月旅游气候适宜性进行了分析评价,发现:太原市具有明显的旅游气候资源优势,每年有9个月的适宜旅游季节,5月至9月为最佳旅游季节。提出利用气... 利用近30年地面气象资料,分析了太原市旅游气候资源的特点,通过计算舒适度指数、风寒指数,对各月旅游气候适宜性进行了分析评价,发现:太原市具有明显的旅游气候资源优势,每年有9个月的适宜旅游季节,5月至9月为最佳旅游季节。提出利用气候资源优势发展旅游经济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气候资源 气候适宜性 评价
下载PDF
太原市水资源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赵彩萍 《山西气象》 2002年第2期16-18,共3页
水资源关系着国计民生。太原市水短缺和水污染已成为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瓶颈”。文从水资源的特性和太原市水资源现状出发,探讨了太原市水资源问题的成因,提出实施节水战略,加大治污和污水回用力度,是最大限度发挥有限水资源社会、... 水资源关系着国计民生。太原市水短缺和水污染已成为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瓶颈”。文从水资源的特性和太原市水资源现状出发,探讨了太原市水资源问题的成因,提出实施节水战略,加大治污和污水回用力度,是最大限度发挥有限水资源社会、经济、环保效益的保证。指出开发空中水资源和实施跨区域调水,是解决太原市水资源总量问题的有效途径,是保护和改善太原市水环境使其步入良性循环的最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原市 水资源 节水战略 成因 水利设施 地下水
下载PDF
太原市春季干旱实时监测指标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艳红 赵彩萍 栾彩霞 《山西焦煤科技》 2007年第1期1-3,共3页
利用太原地区1961—2003年降水和气温资料,以适用于对春旱进行实时业务监测的春旱指标(考虑降水量和温度)为基础,对太原市各区、县(市)春旱发生频率、分布情况以及开始期、结束期、持续时间等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通过该指标... 利用太原地区1961—2003年降水和气温资料,以适用于对春旱进行实时业务监测的春旱指标(考虑降水量和温度)为基础,对太原市各区、县(市)春旱发生频率、分布情况以及开始期、结束期、持续时间等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通过该指标能够及时获得春旱发生、发展、缓解和解除的信息,可以更有效地为政府决策和相关部门提供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旱 实时监测指标 应用 太原市
下载PDF
太原市近10年冬季降雪气候特征及其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周晋红 《山西焦煤科技》 2004年第7期4-6,9,共4页
根据太原市近 1 0年冬季降雪的特点 ,探讨并研究了降雪的气候特征 ,在此基础上深入分析了降雪对太原市交通。
关键词 降雪 气候特征 冬季 太原市
下载PDF
太原市夏季降水的日变化特征
14
作者 李艳红 栾彩霞 +2 位作者 赵彩萍 荆肖军 李鸽 《山西气象》 2016年第1期5-8,共4页
利用太原市所属3个国家一般气象站1991-2013年逐时自记降水资料,分别代表太原市山区、市区、平川,分析了太原市夏季(6-8月)降水日变化的基本气候特征及其长期演变趋势。分析结果表明,太原市不同区域夏季降水日变化在降水量和降水... 利用太原市所属3个国家一般气象站1991-2013年逐时自记降水资料,分别代表太原市山区、市区、平川,分析了太原市夏季(6-8月)降水日变化的基本气候特征及其长期演变趋势。分析结果表明,太原市不同区域夏季降水日变化在降水量和降水频次上表现出较为一致的变化特征,均以午后至次日凌晨为高值区,而在中午前后为低值区;高值区可进一步划分为2个峰值区间,一个峰值位于午后至傍晚,另一个峰值发生在凌晨。结合每次降水的持续时间对日变化的气候特征进行分析,可以对降水量的2个峰值进行区分。下午至前半夜的降水主要表现为持续时间少于4h的降水事件,而后半夜至清晨的降水峰值则主要由持续时间犬于4h的降水事件累积而成。2010年以后,短持续性降水的降水总量有所减少,而长持续性降水事件的降水总量有所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季降水 日变化 特征
下载PDF
太原市粮食丰歉评估研究
15
作者 周晋红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6期28-31,共4页
对太原市粮食总量结构分析表明:20世纪80年代以来,玉米产量在粮食总产量中所占份额持续增加,其他粮食作物产量所占份额明显减少,目前玉米、小麦、高粱是太原市的主要粮食产品;就主要粮食作物单产而言,高粱的单产最高,玉米单产次之,近20... 对太原市粮食总量结构分析表明:20世纪80年代以来,玉米产量在粮食总产量中所占份额持续增加,其他粮食作物产量所占份额明显减少,目前玉米、小麦、高粱是太原市的主要粮食产品;就主要粮食作物单产而言,高粱的单产最高,玉米单产次之,近20年来高粱和小麦单产上升幅度较大,而谷子的单产为下降趋势,太原市粮食平均单产为明显上升趋势;太原市粮食平均单产变化在粮食总量变化中起着决定性作用。分析太原市粮食平均单产的丰歉与气象要素的关系发现,清徐、阳曲4~9月降水总量、阳曲7~8月平均气温与粮食单产丰歉相关密切,依此建立的产量丰歉评估模型准确率可达80%,是太原市粮食丰歉评估的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原市 粮食丰歉 评估
下载PDF
太原市冬季采暖气候背景分析
16
作者 李艳红 赵彩萍 李瑞萍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7年第8期173-174,共2页
在分析太原市1961—2001年气象资料的基础上,重新计算了冬季采暖室外计算温度,并从科学角度提出了节能的可能性。
关键词 冬季采暖 气候背景 太原市
下载PDF
城市建设对太原局地气候的影响分析
17
作者 李艳红 张贞秀 《山西气象》 1998年第2期27-29,共3页
城市建设对太原局地气候的影响分析李艳红张贞秀(太原市气象局030002)引言现代的城市总是与稠密的人口,高度集中的工业,密集的房屋建筑和错综复杂的交通设施分不开的。人们在创造了现代化城市的同时,也为自己居住的城市环境... 城市建设对太原局地气候的影响分析李艳红张贞秀(太原市气象局030002)引言现代的城市总是与稠密的人口,高度集中的工业,密集的房屋建筑和错综复杂的交通设施分不开的。人们在创造了现代化城市的同时,也为自己居住的城市环境带来了许多意想不到的后果。作为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建设 太原市 局地气候 影响分析
下载PDF
植被对太原市冬季气温的影响
18
作者 贾素贞 李鸽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8年第17期132-133,共2页
对2007年的11月—2008年1月太原市不同下垫面的每日平均气温、最低气温、最高气温进行了比较分析,探讨了植被对于冬季温度变化的影响。
关键词 植被 冬季气温 太原市
下载PDF
太原市气候影响评价业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19
作者 程艳芳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8年第22期147-148,共2页
气候影响评价是气象部门的一项基础业务。介绍了太原市气候影响评价系统的设计过程、评价方法和程序实现,指出该系统的使用使气候影响评价工作更加简便科学。
关键词 气候影响评价 气候异常度 旱涝等级 气候条件
下载PDF
2015年2月太原市阳曲县一次暴雪过程成因分析
20
作者 蔡晓芳 王亮荣 《山西科技》 2015年第6期97-99,共3页
利用2015年2月19日到20日太原气象观测站的降雪量资料及高时空分辨率的T639 0场预报资料,对太原市阳曲县暴雪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阳曲县此次暴雪过程具有降雪时间较长、降雪较均匀的特点,500 h Pa西风浅槽及南支槽共同作用、700... 利用2015年2月19日到20日太原气象观测站的降雪量资料及高时空分辨率的T639 0场预报资料,对太原市阳曲县暴雪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阳曲县此次暴雪过程具有降雪时间较长、降雪较均匀的特点,500 h Pa西风浅槽及南支槽共同作用、700 h Pa和850 h Pa切变线、700 h Pa西南急流、地面高压后部偏南气流的共同作用是产生阳曲地区此次暴雪天气过程的环流背景条件;此次暴雪天气发生在较强的能量锋区以及高湿区和水汽通量辐合区内;暴雪气发生时,在河套地区上空形成一个由低层到高层的动力性的纬向垂直环流圈,为冷暖气流共同作用提供了持续不断的动力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雪过程 成因分析 阳曲县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