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5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自由度阀用电–机械转换器原理及特性 被引量:6
1
作者 许小庆 权龙 王旭平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19-124,共6页
为满足伺服比例阀对电–机械转换器高响应速度的要求,提出一种新的具有2个运动构件的2自由度电–机械转换器。解释了此种电–机械转换器缩短伺服比例阀动态响应时间的机理,给出其中3种物理可行的结构形式,并针对一种典型结构——混合式... 为满足伺服比例阀对电–机械转换器高响应速度的要求,提出一种新的具有2个运动构件的2自由度电–机械转换器。解释了此种电–机械转换器缩短伺服比例阀动态响应时间的机理,给出其中3种物理可行的结构形式,并针对一种典型结构——混合式双输入2自由度电–机械转换器的磁路进行分析,应用有限元方法研究了其多种工况下的输出特性。结果表明,新的2自由度电–机械转换器可同时控制2个直线移动部件,使它们同向或反向运动,可用于伺服比例阀以及其他需要双直线位移输出元件的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自由度 电-机械转换器 直线电机 耦合
原文传递
应用霍耳开关元件检测液压缸位移原理的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权龙 杨德荣 李风兰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CSCD 2002年第4期11-15,共5页
位移检测装置是电液位置伺服控制、同步控制系统中的关键环节。基于霍耳效应 ,本文提出可集成的液压缸位移检测方法 ,详细介绍了该方法的原理、传感器与液压缸的集成方式、结构、特点和使用场合。通过实验 ,研究了液压缸运动速度变化、... 位移检测装置是电液位置伺服控制、同步控制系统中的关键环节。基于霍耳效应 ,本文提出可集成的液压缸位移检测方法 ,详细介绍了该方法的原理、传感器与液压缸的集成方式、结构、特点和使用场合。通过实验 ,研究了液压缸运动速度变化、传感器探头与活塞杆表面间隙变化及活塞杆凹槽涂层对测量信号的影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压缸 位移检测 霍耳传感器 电流控制系统
下载PDF
工程机械多执行器电液控制技术研究现状及最新进展 被引量:27
3
作者 权龙 《液压气动与密封》 2010年第1期40-43,46,共5页
液压技术的一大优势是可实现单泵多执行器并联驱动,与微电子技术结合,实现机电一体化集成是新型元件和系统的发展方向,研究节能的元件和系统集成方法是这一技术不断完善、保持优势的重要研究课题。首先介绍了目前广泛应用的液压-机械控... 液压技术的一大优势是可实现单泵多执行器并联驱动,与微电子技术结合,实现机电一体化集成是新型元件和系统的发展方向,研究节能的元件和系统集成方法是这一技术不断完善、保持优势的重要研究课题。首先介绍了目前广泛应用的液压-机械控制多执行器系统原理,分析了他的不足。对由此发展的电液负载敏感控制技术做了分析,给出了流量匹配负载敏感多执行器控制原理的最新研究成果。介绍了应用进出油口独立控制的工程机械回路原理及元件组成,给出了液压泵直接控制的泵控差动缸回路原理、这一技术用于液压挖掘机整机的回路原理,最后指出能量回收技术和混合动力技术将是工程机械电液技术进一步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液控制 工程机械 负载敏感 流量匹配
下载PDF
加速度信号实时校正参考车速的ABS控制原理及特性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权龙 苗建明 《液压气动与密封》 2007年第1期28-32,共5页
鉴于目前还没有实际可行的车速测量传感器,ABS控制中只能采用估算的参考车速计算滑移率,低速时存在制动特性差的不足,提出用车体加速度信号实时校正参考车速,实现按最佳滑移率控制的防抱死制动控制原理。在建立汽车单轮模型和液压控制... 鉴于目前还没有实际可行的车速测量传感器,ABS控制中只能采用估算的参考车速计算滑移率,低速时存在制动特性差的不足,提出用车体加速度信号实时校正参考车速,实现按最佳滑移率控制的防抱死制动控制原理。在建立汽车单轮模型和液压控制系统模型的基础上,分别对假定实际车速可测、仅采用参考车速和参考车速加速度信号实时校正3种方法,防抱死制动系统的特性进行了对比研究。表明,采用新的原理,控制效果非常接近于车速可测的理想情况。研究工作对改善ABS制动效果,特别对在低速行驶的工程车辆中引入ABS具有理论和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BS 加速度 参考车速 校正
下载PDF
基于定子电流监测机械系统扭转振动的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郑利兵 熊诗波 杨洁明 《机械管理开发》 2002年第z1期1-2,共2页
本文介绍了一种利用定子电流监测机械系统故障的方法。机械系统发生故障时,就会引起齿轮啮合刚度的变化,使轴产生扭转振动,与之相连的交流电机的气隙扭矩就会波动,气隙扭矩的波动通过定子磁通引起定子电流的变化。分析定子电流的信号来... 本文介绍了一种利用定子电流监测机械系统故障的方法。机械系统发生故障时,就会引起齿轮啮合刚度的变化,使轴产生扭转振动,与之相连的交流电机的气隙扭矩就会波动,气隙扭矩的波动通过定子磁通引起定子电流的变化。分析定子电流的信号来监测系统的故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子电流 故障 扭转振动
下载PDF
大型复杂机械系统相空间的重构技术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张涛 吴令红 《机械工程师》 2009年第5期46-48,共3页
在对大型复杂机械系统动力学分析时,由于存在大量的非线性因素,很难建立比较完备的力学模型,往往利用非线性时间序列的相空间重构的思想来研究上述问题。相空间重构是对时间序列进行深层次信息挖掘的一种有效的方法。在进行相空间重构... 在对大型复杂机械系统动力学分析时,由于存在大量的非线性因素,很难建立比较完备的力学模型,往往利用非线性时间序列的相空间重构的思想来研究上述问题。相空间重构是对时间序列进行深层次信息挖掘的一种有效的方法。在进行相空间重构研究时,参数的选取一直都是其最重要也是最难的部分。文中论述相空间重构中嵌入维数与时间延迟的关系,根据以往算法在确定参数时造成大量的冗余计算的不足,采用基于几何不变量的G-P算法和信息论中的互信息方法分别找出嵌入维数、时间延迟的优化算法,并仿真Lorenz方程采集的数据进行算法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复杂机械系统 相空间重构 嵌入维数 时间延迟
下载PDF
真实载荷驱动下挖掘机工作装置疲劳寿命研究 被引量:27
7
作者 张卫国 权龙 +1 位作者 程珩 杨敬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35-38,105,共5页
由于挖掘机挖掘作业过程中真实载荷非常复杂,提出采用试验与动力学仿真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分析,以实验室现有6 t小型挖掘机为研究对象,用压力传感器和位移传感器测试挖掘过程中各液压缸压力随位移的变化情况,然后把各液压缸的位移变化过... 由于挖掘机挖掘作业过程中真实载荷非常复杂,提出采用试验与动力学仿真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分析,以实验室现有6 t小型挖掘机为研究对象,用压力传感器和位移传感器测试挖掘过程中各液压缸压力随位移的变化情况,然后把各液压缸的位移变化过程作为驱动,用ADMAS软件对挖掘过程进行动力学仿真,获得挖掘过程中工作装置各铰销点的工作载荷,再应用MSC.Fatigue软件对工作装置进行疲劳分析,获得工作装置大臂和斗杆的寿命云图,分析表明,大臂和斗杆的应力集中区域疲劳寿命最短,最小寿命计算值为13年,研究结果为工作装置结构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挖掘机 工作装置 真实载荷 动力学仿真 疲劳分析
下载PDF
变量泵、比例阀和蓄能器复合控制差动缸回路原理及应用 被引量:24
8
作者 权龙 李凤兰 +1 位作者 田惠琴 闫政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15-119,共5页
提出用单台变速泵或伺服泵,结合蓄能器和旁通比例节流阀复合控制差动缸,改善注塑机能量效率的回路原理。液压泵仅在液压缸进给过程工作,蓄能器存储液压缸运动和制动过程的能量并用作液压缸回程的动力。比例节流阀控制液压缸回程的运动速... 提出用单台变速泵或伺服泵,结合蓄能器和旁通比例节流阀复合控制差动缸,改善注塑机能量效率的回路原理。液压泵仅在液压缸进给过程工作,蓄能器存储液压缸运动和制动过程的能量并用作液压缸回程的动力。比例节流阀控制液压缸回程的运动速度,通过新提出的流量校正原理,消除蓄能器内压力变化和负载对阀流量的影响,使液压缸的速度能够实时跟踪预定的轨迹。同正反向都采用泵驱动的原理相比,可消除回程中电动机制动产生的能耗。研究表明,新的回路原理可满足注塑机控制性能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适应控制 泵控系统 注塑机 锁模机构
下载PDF
大型液压挖掘机工作特性联合仿真研究 被引量:32
9
作者 朱小晶 权龙 +2 位作者 王新中 吕晓林 李光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7-32,共6页
为了研究目前国内最大吨位(斗容量15 m3、机质量260 t)的矿用正铲液压挖掘机工作特性,首先在小型挖掘机上对采用的机械系统动力学与液压系统联合仿真方法进行验证,通过对比试验与联合仿真结果,确认了联合仿真研究方法能够较准确地模拟... 为了研究目前国内最大吨位(斗容量15 m3、机质量260 t)的矿用正铲液压挖掘机工作特性,首先在小型挖掘机上对采用的机械系统动力学与液压系统联合仿真方法进行验证,通过对比试验与联合仿真结果,确认了联合仿真研究方法能够较准确地模拟挖掘机的真实工作环境。在此基础上,采用ADAMS和AMES im软件,对斗容15 m3矿用挖掘机工作装置与液压系统进行联合仿真研究,通过仿真获得了挖掘机整个挖掘过程中工作部件对各个转动轴的转动惯量,计算出各个液压缸的位移曲线、速度曲线和压力变化曲线以及铲斗齿尖挖掘轨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压挖掘机 工作特性 联合仿真
下载PDF
并联型三配流窗口轴向柱塞泵特性理论分析及试验研究 被引量:25
10
作者 张晓刚 权龙 +2 位作者 杨阳 王成宾 姚李威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4期151-157,共7页
采用液压泵按闭式回路方法驱动液压缸,是电液控制技术领域的研究热点,这一技术在对称液压缸的控制中已获得很好应用,但对于广泛采用的差动缸,效果一直不尽如人意。为此,依据阀控缸技术中非对称阀控非对称缸的思想,提出采用三配流窗口轴... 采用液压泵按闭式回路方法驱动液压缸,是电液控制技术领域的研究热点,这一技术在对称液压缸的控制中已获得很好应用,但对于广泛采用的差动缸,效果一直不尽如人意。为此,依据阀控缸技术中非对称阀控非对称缸的思想,提出采用三配流窗口轴向柱塞泵直接闭式驱动差动缸运动的原理,方案是改造现有轴向柱塞泵的吸油窗口为并联布置的两个窗口,增加一个柱塞,将普遍采用的9柱塞泵改为10个柱塞,并分成两组,使每一组柱塞的吸排油窗口在半径方向错开位置,分别对应配流盘上的二个配流窗口。研究工作中,在SimulationX软件环境下,建立考虑单个柱塞运动特征和配流面积随转角变化的液压泵仿真模型,通过数字仿真确定了泵的关键参数,特别是缸体和配流盘卸荷槽的尺寸,设计并制造了样机,在试验台上对多种转速下泵的压力、流量和噪声等基本特性进行测试,验证了原理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轴向柱塞泵 并联 泵控差动缸
下载PDF
轴向柱塞液压马达机械液压耦合仿真分析 被引量:14
11
作者 高有山 权龙 +3 位作者 黄家海 张一 蔚鹏飞 孙宣德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395-400,394,共7页
为了使轴向柱塞液压马达仿真模型接近于物理样机,采用机械、液压耦合模型并综合考虑柱塞和缸体、柱塞和斜盘等摩擦副的摩擦力和液体的粘性阻尼以及减小压力脉动的三角阻尼槽等因素,建立了轴向柱塞液压马达仿真模型。液压马达高压油推动... 为了使轴向柱塞液压马达仿真模型接近于物理样机,采用机械、液压耦合模型并综合考虑柱塞和缸体、柱塞和斜盘等摩擦副的摩擦力和液体的粘性阻尼以及减小压力脉动的三角阻尼槽等因素,建立了轴向柱塞液压马达仿真模型。液压马达高压油推动柱塞位移、机械能推动柱塞排油,实现液压能和机械能相互转换,主要包括压力源(恒流源或恒压源)、负载(外部阻力矩,转动惯量)、柱塞缸体组件、柱塞往复和旋转运动转换组件、配流窗口等。仿真结果与有关文献中液压马达实验数据进行对比,马达转速、加速时间、最大输出流量的仿真值与实验值误差均小于5%,验证了仿真模型能够保证较好的计算精度。仿真结果表明,由于卸荷槽和腰型槽过渡区域有通流面积突变现象,容易产生局部压力脉冲现象,且转速越高压力波动越大,通过优化卸荷槽结构型式和参数可以减小脉动冲击;液压马达工作特性受负载的影响,负载的总转动惯量大时加速时间长而稳定转速波动区间窄,相应产生的脉动也趋于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轴向柱塞液压马达 机械液压耦合 仿真分析
下载PDF
电液伺服位置、压力复合控制原理的仿真及试验 被引量:28
12
作者 权龙 许小庆 +2 位作者 李敏 张昭凯 王景财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00-105,共6页
为了对主机中广泛应用的电液位置、压力复合控制过程进行改进,首先在建立的试验台上对电液伺服位置、压力两种控制方式的机理进行研究,明确了位置控制和压力控制的特点及其各自应采用控制器的结构形式。进一步研究串联和并联两种形式位... 为了对主机中广泛应用的电液位置、压力复合控制过程进行改进,首先在建立的试验台上对电液伺服位置、压力两种控制方式的机理进行研究,明确了位置控制和压力控制的特点及其各自应采用控制器的结构形式。进一步研究串联和并联两种形式位置、压力转换控制策略,提出串联和并联相结合的位置、压力复合控制方法,只需改变位置设定值,就可实现无冲击的位置控制和压力控制转换,简化了控制过程。对控制特性进行数字仿真和试验验证,研究工作对提高主机的生产效率和性能具有理论和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伺服系统 压力控制 位置控制 复合控制
下载PDF
注塑机双曲肘合模机构的优化设计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王国宝 程珩 +2 位作者 李福 路亮 马亚丽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87-90,共4页
为提高合模机构的工作性能,提出运用Pro/E与ADAMS协同的方法建立合模机构的参数化模型,以力的放大比和行程比为目标函数进行优化的设计方法。通过对双曲肘合模机构的运动和力学特性进行分析,并推导了肘杆机构的几何尺寸及位置尺寸与模... 为提高合模机构的工作性能,提出运用Pro/E与ADAMS协同的方法建立合模机构的参数化模型,以力的放大比和行程比为目标函数进行优化的设计方法。通过对双曲肘合模机构的运动和力学特性进行分析,并推导了肘杆机构的几何尺寸及位置尺寸与模板行程、速度及力的放大比之间的关系,建立合模机构的优化模型,对目标函数进行优化。优化结果分析表明,较原方案行程比和力的放大倍数均增大,达到了预期的优化目标,为合模机构设计方案的选择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塑机 双曲肘合模机构 虚拟样机 优化设计
下载PDF
开关型电磁铁控制比例伺服阀的方法及实验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许小庆 权龙 李斌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1期93-98,共6页
提出利用开关电磁铁构成单电磁铁式电液比例伺服阀的方案。在闭环控制基础上,提出自适应前馈补偿方法,解决开关电磁铁的非线性问题;采用抗饱和积分控制方法,在消除稳态误差的基础上,减小电磁铁动态响应时间。在理论上解释2种方法的原理... 提出利用开关电磁铁构成单电磁铁式电液比例伺服阀的方案。在闭环控制基础上,提出自适应前馈补偿方法,解决开关电磁铁的非线性问题;采用抗饱和积分控制方法,在消除稳态误差的基础上,减小电磁铁动态响应时间。在理论上解释2种方法的原理,试验验证2种控制方法的效果。另外,利用电磁铁心速度反馈,增大闭环回路增益,进一步减小电磁铁的动态响应时间。结果表明,与现有采用比例电磁铁的技术相比,新方案具有设计简单、成本低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例伺服阀 电磁铁 前馈 自适应 积分器
原文传递
伺服电机定量泵驱动差动液压缸系统效率的研究 被引量:20
15
作者 权龙 李凤兰 王祥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93-98,共6页
对伺服电机和定量液压泵组合驱动差动液压缸系统的特性和效率进行研究。针对应用恒定总压力对液压缸2腔预压紧、系统能量效率低的不足,提出用负载敏感原理和总压力设定曲线预先给定的方法,使液压缸运动过程中的系统压力与负载相适应,同... 对伺服电机和定量液压泵组合驱动差动液压缸系统的特性和效率进行研究。针对应用恒定总压力对液压缸2腔预压紧、系统能量效率低的不足,提出用负载敏感原理和总压力设定曲线预先给定的方法,使液压缸运动过程中的系统压力与负载相适应,同时维持背压在一个较低的值,减小了系统的能耗和泵的发热。进一步提出用低压蓄能器对液压缸2腔预压紧的回路原理,不仅简化了控制回路,也降低了电机和液压系统的能耗。研究工作获得了数字仿真和试验的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流伺服电机 泵控系统 注塑机 锁模机构 变速泵 差动缸
下载PDF
基于D-H法的串联机械手臂工作空间分析 被引量:27
16
作者 李瑞霞 李粉霞 +1 位作者 杨洁明 周晋阳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1期70-73,152,共5页
以六自由度串联机械手臂为研究对象,对机械手臂的基本结构进行简化,基于D-H法,建立机器人手臂的连体坐标系,进而得到该机构的运动学正解模型;采用蒙特卡洛法对其工作空间进行了初步研究,并借助数学软件Matlab绘制了其工作空间,得到该机... 以六自由度串联机械手臂为研究对象,对机械手臂的基本结构进行简化,基于D-H法,建立机器人手臂的连体坐标系,进而得到该机构的运动学正解模型;采用蒙特卡洛法对其工作空间进行了初步研究,并借助数学软件Matlab绘制了其工作空间,得到该机构手臂末端的工作空间云点图以及截面形状。研究结果表明:该机构具有较大的工作空间,可以用于水果采摘和农林作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H法 蒙特卡洛 工作空间
下载PDF
永磁同步电动机直驱泵控差动缸位置伺服系统性能研究 被引量:12
17
作者 张红娟 权龙 李斌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4期107-112,共6页
采用交流伺服电机驱动定量液压泵闭环控制差动缸,是目前电液控制技术实现节能的新方法和研究热点。针对现有技术利用液控单向阀配流的不足,提出采用三配流窗口补偿差动缸面积差,减小液控单向阀能量交换,进一步提高系统能量利用率。试验... 采用交流伺服电机驱动定量液压泵闭环控制差动缸,是目前电液控制技术实现节能的新方法和研究热点。针对现有技术利用液控单向阀配流的不足,提出采用三配流窗口补偿差动缸面积差,减小液控单向阀能量交换,进一步提高系统能量利用率。试验中发现,由于泵的泄漏等不确定性因素造成系统动特性存在严重非线性、缸收回时噪声和振动大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采用速度、加速度前馈补偿和抗饱和积分分离PID复合控制算法进行改善,通过数字仿真确定了具体的控制器参数。试验结果表明,采用上述方法可提高位置伺服系统的动态性能和鲁棒稳定性,有效抑制了液压缸运动过程的噪声和振动,实现了液压缸上升和下降速度对称,上述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控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动机 三配流窗口 泵控差动缸 位置伺服系统 前馈补偿
原文传递
基于约束主导混合粒子群算法的风力机叶片优化方法研究 被引量:12
18
作者 程珩 张水明 权龙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76-181,共6页
为提高叶片在额定风况和低速风况下的功率系数,研究叶片各叶素处的气动外形参数分布。针对风力机通常运行在低风速风况下,而叶片的优化模型很少考虑该因素的影响,建立基于叶素动量理论和Wilson理论的带低风速功率系数的非线性约束优化... 为提高叶片在额定风况和低速风况下的功率系数,研究叶片各叶素处的气动外形参数分布。针对风力机通常运行在低风速风况下,而叶片的优化模型很少考虑该因素的影响,建立基于叶素动量理论和Wilson理论的带低风速功率系数的非线性约束优化模型。由于在处理约束条件的惩罚函数法中罚因子难以确定,而导致算法过早陷入局部解的早熟现象,提出一种结合可行性约束主导处理方法的混合粒子群算法。该算法基于粒子群优化和模拟退火理论,采用可行性约束主导在退火概率突跳下对不可行约束解进行随机生存选择,使种群保持多样性,从而朝更优方向进化,解决了非线性约束条件难以处理和种群易陷入局部解的问题。以1.5 MW风力机叶片为研究对象,建立非线性约束优化模型,对该算法进行了验证。研究成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地处理优化模型的非线性约束,避免优化过程陷入早熟,提高了叶片在额定风速和低风速区域的功率系数。为非线性约束处理方法的研究提供了一种很好的理论分析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约束主导 混合粒子群 模拟退火 低风速 不可行度
下载PDF
应用进出油口独立控制原理改善泵控差动缸系统效率 被引量:21
19
作者 权龙 廉自生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23-127,共5页
针对新型双调速泵控制的差动缸电液伺服系统,特别是应用于注塑机锁模机构的情况进行了研究。在总压力和腔压力控制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应用缸进口和出口独立控制的思想,使缸在运动过程中,背压保持较低的值,系统的压力始终与负载相适应,... 针对新型双调速泵控制的差动缸电液伺服系统,特别是应用于注塑机锁模机构的情况进行了研究。在总压力和腔压力控制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应用缸进口和出口独立控制的思想,使缸在运动过程中,背压保持较低的值,系统的压力始终与负载相适应,在满足系统动静态特性的同时,可充分发挥每台电动机的功率能力,同时降低了系统本身的能量消耗和液压泵的发热,减小电动机功率损失近20%,研究工作得到了仿真和试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液伺服 转速可调泵 差动缸 效率
下载PDF
注塑机塑化参数对能耗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李福 程珩 +2 位作者 王国宝 白瑞 路亮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44-47,共4页
通过对料筒平均温度、背压、转速建立正交试验表,模拟计算这些因素对能耗的影响程度,得到注塑一个产品在不同参数下需要消耗的功率和各参数对能耗的影响程度,然后通过实验验证模拟结果,证实了该研究方法的正确性及可靠性,该方法为注塑... 通过对料筒平均温度、背压、转速建立正交试验表,模拟计算这些因素对能耗的影响程度,得到注塑一个产品在不同参数下需要消耗的功率和各参数对能耗的影响程度,然后通过实验验证模拟结果,证实了该研究方法的正确性及可靠性,该方法为注塑节能和塑化参数方案的确定提供一定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塑机 塑化参数 能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