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症状管理理论的标准化护理模式结合感知觉训练对斜视矫正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
1
作者 方芳 卢雯雯 路振云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4年第11期97-101,共5页
目的:探讨基于症状管理理论的标准化护理模式结合感知觉训练对斜视矫正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月在笔者医院接受斜视矫正手术的49例患者作为对照组,2021年2月-2023年9月接受斜视矫正手术的49例患者作为观察组... 目的:探讨基于症状管理理论的标准化护理模式结合感知觉训练对斜视矫正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月在笔者医院接受斜视矫正手术的49例患者作为对照组,2021年2月-2023年9月接受斜视矫正手术的49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基于症状管理理论的标准化护理模式结合感知觉训练。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眼位、视力、立体视、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满意度等指标。结果:术后,观察组患者眼位、视力、立体视均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症状管理理论的标准化护理模式结合感知觉训练能够有效促进斜视矫正患者术后恢复,提高眼位、视力、立体视等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视 标准化护理模式 感知觉训练 症状管理理论 眼位 视力 立体视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痹症临床辨证论治 被引量:10
2
作者 张光明 《中国医药科学》 2012年第10期107-108,共2页
目的学习和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痹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中医分型辩证的理论,运用传统方药和现代医学检验方法、检验结果,分别给予中医中药治疗和西药针剂和片剂治疗方法。结果通过中西医结合的临床治疗,可在不同程度上改善和治愈一些... 目的学习和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痹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中医分型辩证的理论,运用传统方药和现代医学检验方法、检验结果,分别给予中医中药治疗和西药针剂和片剂治疗方法。结果通过中西医结合的临床治疗,可在不同程度上改善和治愈一些临床认为较为疑难的病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质量,使古老的中医中药和现代医药一起发挥作用。结论通过中西医结合治疗痹症,临床辨证论治,不同的辨证论治方法取得了不同的临床效果,为进一步提高对痹症的诊疗技术和治疗质量,提供了实质经验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痹症 中西医结合 辨证论治
下载PDF
更年期妇女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中药与心理治疗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张光明 《中国医药科学》 2012年第15期97-98,共2页
目的探讨中药和精神心理疗法在治疗更年期妇女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中的临床疗效。方法临床对更年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患者,分别采用疏肝理气、调畅气机,情志、心理辅导等,并在祖国医学的基础理论上进行辨证分析,更好地为医学临床服务... 目的探讨中药和精神心理疗法在治疗更年期妇女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中的临床疗效。方法临床对更年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患者,分别采用疏肝理气、调畅气机,情志、心理辅导等,并在祖国医学的基础理论上进行辨证分析,更好地为医学临床服务。结果治愈11例,好转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0%。结论更年期妇女功能失调性子宫失血在中药与心理治疗下,大多患者可摆脱病痛之苦,恢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从而提高更年期妇女健康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药物治疗 心理治疗
下载PDF
中医中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进展
4
作者 张光明 《世界中医药》 CAS 2015年第A01期93-93,共1页
目的探讨中医中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治疗方法.方法:寒凝胃脉者当以温胃散寒、行气止痛法治疗;饮食停滞者治疗当以消食行滞调中和胃法治之;肝气郁滞者临床当以疏肝理气和胃法治疗.结果:总有效率占总治疗的90%.结论:通过中医中药治... 目的探讨中医中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治疗方法.方法:寒凝胃脉者当以温胃散寒、行气止痛法治疗;饮食停滞者治疗当以消食行滞调中和胃法治之;肝气郁滞者临床当以疏肝理气和胃法治疗.结果:总有效率占总治疗的90%.结论:通过中医中药治疗本病,不同的辨证论治方法各自取得了不同的临床效果,同时为进一步提高诊疗技术和治疗质量,提供实质经验和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中药 慢性萎缩性 临床思路与方法
下载PDF
阴气阳三虚致咳嗽的临床辨证论治 被引量:2
5
作者 金涛 张光明 《世界中医药》 CAS 2015年第A01期216-217,共2页
目的探讨临床对阴虚、气虚、阳虚所致咳嗽进行辨证论治的治疗方法和理论.方法:针对阴虚、气虚、阳虚所致的咳嗽,进行分型辩证治疗:证属阴虚,治当养阴润肺,宁嗽止咳;证属气虚,治疗当以补益肺气,化痰宁嗽法治之;证属阳虚,治当温阳散寒,... 目的探讨临床对阴虚、气虚、阳虚所致咳嗽进行辨证论治的治疗方法和理论.方法:针对阴虚、气虚、阳虚所致的咳嗽,进行分型辩证治疗:证属阴虚,治当养阴润肺,宁嗽止咳;证属气虚,治疗当以补益肺气,化痰宁嗽法治之;证属阳虚,治当温阳散寒,化气行水.结果:通过临床运用中医辨证论治,疗效显著.结论:笔者通过中医中药的临床灵活运用,合理用药,对那些临床较为疑难外感咳嗽,可取得较好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临床 阴虚咳嗽 气虚咳嗽 阳虚咳嗽 辨证论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