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农户受偿意愿的天然林管护补偿标准研究
1
作者 王本业 林玉芳 +2 位作者 任琳 李妍 高建中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85-292,共8页
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政策是维护森林资源与生态安全的有效手段,研究效用最大化条件下有效激励农户主动参与天然林管护的补偿标准对政策的进一步完善与推进具有重要的意义。基于陕西、辽宁、湖南、福建4省917份集体林区调研数据,从... 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政策是维护森林资源与生态安全的有效手段,研究效用最大化条件下有效激励农户主动参与天然林管护的补偿标准对政策的进一步完善与推进具有重要的意义。基于陕西、辽宁、湖南、福建4省917份集体林区调研数据,从农户受偿意愿视角,利用非参数估计和参数估计2种方法,测算出政策参与后农户意愿投入禁伐天然林管护的补偿标准,并利用Logistics模型探讨农户天然林管护意愿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样本选区约有76.8%的农户愿意投入天然林管护,仍有进一步提升空间;2)非参数估计方法与参数估计计算结果存在一定的差值,2个补偿额度可作为天然林停伐管护补偿标准的动态调整区间。总体上看,参数估计与非参数估计得到农户的受偿意愿调整区间为0.12~0.18万元/hm^(2),但从不同省份结果看,呈现出“北高南低”的特征;3)农户天然林管护意愿受偿农户个体特征、农户家庭特征、林地经营特征、政策环境特征的共同影响。鉴于此,政府部门应通过动态调整补偿标准、建立多元主体补偿方式、推动林地产权市场化运作等方式提高政策的执行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林管护 受偿意愿 补偿标准 效用理论 Logistics模型
下载PDF
新一轮退耕还林对农户收入与消费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罗龙泉 任琳 +1 位作者 林玉芳 高建中 《林业经济问题》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50-259,共10页
以京津风沙源治理二期工程为例,采用随机效应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分析研究了新一轮退耕还林对农户收入和消费的影响以及对消费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新一轮退耕还林显著增加农户总收入和经营性收入,但未显著改善农户收入结构;新一轮退... 以京津风沙源治理二期工程为例,采用随机效应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分析研究了新一轮退耕还林对农户收入和消费的影响以及对消费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新一轮退耕还林显著增加农户总收入和经营性收入,但未显著改善农户收入结构;新一轮退耕还林显著增加农户总消费、基础性消费和生产性消费,但未显著优化农户消费结构;新一轮退耕还林通过增加农户收入这一中介变量对农户消费产生作用,经济效益显而易见。为进一步巩固退耕还林成果,政府应因地制宜提高补贴标准、整合细碎土地、推进林权改革、引导和鼓励农户多渠道增收与就业,内外双联动提升农民生活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一轮退耕还林 农户 收入 消费
下载PDF
公益林生态补偿政策对林农生计策略与收入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王本业 林玉芳 +2 位作者 任琳 孙国艳 高建中 《林业经济问题》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00-208,共9页
基于2018年陕西省公益林区农户微观调研数据,采用OLS回归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和PSM倾向性得分匹配等方法,探究公益林生态补偿政策、林农生计策略与收入影响的关系。结果表明:公益林生态补偿政策对农户总收入的影响具有促进作用,剔除生态... 基于2018年陕西省公益林区农户微观调研数据,采用OLS回归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和PSM倾向性得分匹配等方法,探究公益林生态补偿政策、林农生计策略与收入影响的关系。结果表明:公益林生态补偿政策对农户总收入的影响具有促进作用,剔除生态补偿与仅选择贫困地区样本后,这一效应依旧显著;公益林生态补偿政策对林农生计策略产生正向显著影响,并通过提高农户生计非林化和生计多样化水平间接作用于农户总收入的增长;从具体的收入结构角度看,政策的参与虽减少了林业收入,但却能促进非林工资收入和非林经营收入的增长,保证农户在参与政策以后仍能实现家庭总收入和家庭人均收入的提高。因此,政府部门应通过完善公益林生态补偿政策及相关配套措施、加强农户生计转型对口帮扶、加快公益林产权市场化运作等方式,提高农户政策参与积极性与生计能力适应性,实现公益林可持续发展和林农增收双赢的良性循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益林 生态补偿 生计策略 林农 收入
下载PDF
生态补偿、非农就业与农户公益林管护 被引量:2
4
作者 王本业 任琳 高建中 《林业经济问题》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6-33,共8页
基于2018年陕西省、辽宁省和湖南省的集体林区公益林经营户调研数据,采用Double-hurdle模型探究公益林生态补偿对农户公益林管护的影响,并验证非农就业在其中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公益林生态补偿对公益林管护行为能产生一定程度的激励效... 基于2018年陕西省、辽宁省和湖南省的集体林区公益林经营户调研数据,采用Double-hurdle模型探究公益林生态补偿对农户公益林管护的影响,并验证非农就业在其中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公益林生态补偿对公益林管护行为能产生一定程度的激励效果,但在非农就业条件约束下,仅能显著提高农户公益林管护的参与意愿,不能有效激励农户增加公益林管护投入;此外,家中有无村干部、家庭林业收入、家庭林地面积、林地地块数量、林地经营类型、政策满意度、地区差异等对农户公益林管护意愿与管护程度均具有显著影响;鉴于此,政府部门可以通过完善公益林生态补偿机制、降低公益林管护成本、推进公益林产权市场化运作、增加本地务工机会与收入等举措,推动公益林可持续经营长效机制的建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益林 管护 非农就业 生态补偿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