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报废汽车非金属材料回收利用技术综述 被引量:5
1
作者 魏长庆 龙苏华 张素莲 《汽车与配件》 2016年第2期74-77,共4页
提高汽车产品的可回收利用率是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有效手段,而报废汽车非金属材料的不当处置是制约可回收利用率提高的主要因素。本文重点阐述报废汽车中塑料、橡胶、皮革、玻璃等主要非金属材料的各种有效回收利用技术和妥善处置方法... 提高汽车产品的可回收利用率是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有效手段,而报废汽车非金属材料的不当处置是制约可回收利用率提高的主要因素。本文重点阐述报废汽车中塑料、橡胶、皮革、玻璃等主要非金属材料的各种有效回收利用技术和妥善处置方法,探讨了提高报废汽车回收利用率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报废汽车 非金属材料 回收利用技术 回收利用率 处置方法 轮胎翻新 再生胶 回收方法 整车企业 旧轮胎
下载PDF
汽车行业应对REACH-SVHC的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龙苏华 魏长庆 《汽车零部件》 2013年第9期83-86,53,共5页
通过对高关注物质及其管控要求的研究,提出了利用材料风险分析评估汽车产品中的高关注物质及其检测的应对方法,并基于汽车行业的特点提出了汽车产品应对SVHC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 汽车行业 欧盟REACH法规 高关注物质 材料风险分析 应对措施
下载PDF
汽车有害物质的分级管控 被引量:3
3
作者 魏长庆 龙苏华 张素莲 《汽车工艺与材料》 2016年第2期59-62,共4页
为降低有害物质管理难度、提升管理效率、降低管控成本,通过对有关有害物质的危害、主要用途、汽车高风险零部件、替代技术成熟度等方面进行研究,将国内外法规管控的有害物质分为一级、二级和三级,并针对不同级别的有害物质提出了不同... 为降低有害物质管理难度、提升管理效率、降低管控成本,通过对有关有害物质的危害、主要用途、汽车高风险零部件、替代技术成熟度等方面进行研究,将国内外法规管控的有害物质分为一级、二级和三级,并针对不同级别的有害物质提出了不同的管控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 有害物质 分级管控
下载PDF
汽车用热塑性弹性体综述 被引量:1
4
作者 魏长庆 李志虎 《汽车与配件》 2015年第50期74-77,共4页
热塑性弹性体(TPE)兼具塑料的可塑性和橡胶的弹性,是最近几年来发展较快的一种高分子材料。由于其可回收、污染小、机械性能好等特点,TPE材料越来越多地应用在汽车上。本文主要详细介绍了热塑性弹性体的分类、性能及其在汽车上的应用等... 热塑性弹性体(TPE)兼具塑料的可塑性和橡胶的弹性,是最近几年来发展较快的一种高分子材料。由于其可回收、污染小、机械性能好等特点,TPE材料越来越多地应用在汽车上。本文主要详细介绍了热塑性弹性体的分类、性能及其在汽车上的应用等,并对国内的热塑性弹性体材料在汽车上的发展前景作了简要分析。热塑性弹性体(Thermoplastic Elastomer,以下简称TP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塑性弹性体 热塑性塑料 发展前景 巴陵石化 高分子材料 拉伸强度 Mobil 热塑性树脂 帝斯曼 燕山石化
下载PDF
汽车零部件生命周期评价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龙苏华 赵松岭 《汽车零部件》 2019年第7期50-53,共4页
应用中国汽车生命周期评价系统(CALCA),对某车型左B柱生命周期进行评价,识别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重大环境问题。
关键词 生命周期评价 左B柱 环境影响
下载PDF
汽车用橡胶及热塑性弹性体轻量化技术应用分析
6
作者 李志虎 张吉光 +1 位作者 刘婷 杜微 《汽车工艺与材料》 2014年第10期20-23,共4页
介绍了目前橡胶和热塑性弹性体材料在汽车上的应用情况,以门窗密封条和传动轴防尘罩为例说明了以热塑性弹性体替代传统橡胶而获得的轻量化效果,以进气软管、减振器缓冲块和轮胎的实例证明结构优化是实现零部件轻量化的另外一项重要措施。
关键词 橡胶 热塑性弹性 汽车轻量化
下载PDF
整车回收利用率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龙苏华 魏长庆 孙怀珍 《汽车零部件》 2015年第1期25-28,共4页
随着我国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报废汽车数量也在逐年攀升,随之而来的报废汽车处置问题愈显突出,因此汽车行业必须积极开展报废汽车的回收利用工作并致力于提高汽车产品回收利用率的研究。通过将整车划分为不同的系统并对各系统的回收... 随着我国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报废汽车数量也在逐年攀升,随之而来的报废汽车处置问题愈显突出,因此汽车行业必须积极开展报废汽车的回收利用工作并致力于提高汽车产品回收利用率的研究。通过将整车划分为不同的系统并对各系统的回收利用率及零部件进行对比研究,找出了影响整车回收利用率的关键零部件及主要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再利用率 可回收利用率 可回收性设计 可拆解性设计 关键零部件 影响因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