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整体护理在急性重症胰腺炎肠内营养中的效果观察
1
作者 何玉婷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期0174-0176,共3页
分析整体护理在急性重症胰腺炎(SAP)肠内营养中的执行效果和价值。方法 采用目的抽样法纳入40例接受肠内营养支持的SAP患者,均为我院2022年1月-2023年10月时期收治,依据组间信息均衡可比原则将纳入样本分入两组(对照组、观察组,均n=20)... 分析整体护理在急性重症胰腺炎(SAP)肠内营养中的执行效果和价值。方法 采用目的抽样法纳入40例接受肠内营养支持的SAP患者,均为我院2022年1月-2023年10月时期收治,依据组间信息均衡可比原则将纳入样本分入两组(对照组、观察组,均n=20),前组给予常规护理,后者执行整体护理,比较两组肠内营养不耐受及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淀粉酶水平、营养指标水平。结果 观察组肠内营养不耐受发生率、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均较对照组更低(P<0.05)。干预后,观察组血淀粉酶、尿淀粉酶水平均较对照组更低(P<0.05)。干预后,观察组TP、ALB、PA、Hb水平均较对照组更高(P<0.05)。结论 在SAP肠内营养支持患者中执行整体护理,可降低肠内营养不耐受及相关并发症发生风险,改善机体营养水平,具有应用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重症胰腺炎 肠内营养 整体护理 并发症 营养指标
下载PDF
护理结局分类对急性胰腺炎患者生活质量的提升探讨
2
作者 殷晶晶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2期0167-0170,共4页
将急性胰腺炎患者视为研究对象,观察分析护理结局分类干预对于生活质量的改善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确诊为急性胰腺炎的患者;研究时间:2022年1月-2023年10月;抽检病例数:50例;利用简单随机化法将入组患者分为对照组(n... 将急性胰腺炎患者视为研究对象,观察分析护理结局分类干预对于生活质量的改善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确诊为急性胰腺炎的患者;研究时间:2022年1月-2023年10月;抽检病例数:50例;利用简单随机化法将入组患者分为对照组(n=25)、观察组(n=25),入院后分别实施常规护理以及护理结局分类干预,对比生活质量、临床症状恢复时间、疾病应对方式。结果 生活质量各项指标参数测定,结果显示观察组偏高,和对照组之间的差异为P<0.05;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均为观察组短于对照组P<0.05。评估两组患者疾病应对能力,观察组显然较高P<0.05。结论 为急性胰腺炎患者提供护理结局分类干预具有显著性效果,在改善临床症状的同时有益于提高疾病应对能力以及生活质量,值得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结局分类 急性胰腺炎 生活质量
下载PDF
零缺陷护理干预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护理中的价值分析
3
作者 宋云霞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2期0037-0040,共4页
以急性发作的重症胰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分析其接受零缺陷护理干预后的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确诊为重症胰腺炎的患者,其病情呈急性发作;入院诊治时间范围:2021年1月-2023年10月;研究抽检病例共计40例;分组处理时参照系统随机化法,... 以急性发作的重症胰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分析其接受零缺陷护理干预后的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确诊为重症胰腺炎的患者,其病情呈急性发作;入院诊治时间范围:2021年1月-2023年10月;研究抽检病例共计40例;分组处理时参照系统随机化法,将纳选病例划分并分别命名为对照组、观察组,两组各占20例,其中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者纳入对照组,观察组予以其零缺陷护理,对比护理效果,研究所设计的观察指标包含临床症状缓解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治疗前后炎性反应。结果 统计两组患者腹部疼痛、腹胀、发热等症状缓解时间以及恢复排气时间,观察组所用时间均偏短P<0.05;分析不良反应发生率,两组测定结果分别为15.00%、50.00%,观察组偏低P<0.05。干预前,机体血清炎性反应各指标参数测定结果为P>0.05;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后,以对照组评估结果为参照,观察组各指标测定数值偏低P<0.05。结论 予以重症胰腺炎患者零缺陷护理干预具有显著效果,不仅可以有效缓解临床症状,还能够辅助减轻机体炎性反应,益于不良反应预防,值得借鉴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零缺陷护理干预 重症急性胰腺炎 护理体会
下载PDF
从仲景经方浅谈中医调和脾胃理论 被引量:1
4
作者 马良忠 《四川中医》 2017年第7期38-40,共3页
目的:本研究从仲景经方体会调和脾肾思想,追溯调和脾胃思想的理论源流,探讨调和脾胃思想的本质,以便加强指导临床。方法:明确论题内容,查询相关资料,掌握相关理论基础,论述张仲景《伤寒论》调和脾胃思想,论述经方中治疗思想内涵体现,深... 目的:本研究从仲景经方体会调和脾肾思想,追溯调和脾胃思想的理论源流,探讨调和脾胃思想的本质,以便加强指导临床。方法:明确论题内容,查询相关资料,掌握相关理论基础,论述张仲景《伤寒论》调和脾胃思想,论述经方中治疗思想内涵体现,深入探讨后世医家对《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调和脾胃理论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及其在现代临床各系统疾病的治疗意义。最后,分享本人对运用调和脾胃法治疗疾病的经验。结论:调节体内阴阳,维持生理平衡是调和脾胃思想的要旨,调节脾胃要根据不同的病因对症下药,辨证论治,标本的不同需采取不同治疗方法,主治脾,或主治胃,或脾胃兼治,或脾胃先后分治,其中的治疗顺序,都要根据脾胃的不同病征表现而制定。后世医家则继承和发展了张仲景的脾胃调和思想,提出温阳升脾和滋阴降胃等学说,丰富和发展了调和肝脾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和脾胃 脾胃升降 理论思想探讨
原文传递
大柴胡汤治疗胃食管反流病(阳明少阳热证)的临床价值分析
5
作者 姜之红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12期0122-0124,共3页
将大柴胡汤用于胃食管反流病(阳明少阳热证)的治疗,全面分析其疗效。方法 本次选取病例数共80例,均为我院门诊患者,实验在2020年1月~2022年4期间进行,以单双号抽选方式作为分组依据,所有患者在入组之后均调整起居、饮食,选择其中40例患... 将大柴胡汤用于胃食管反流病(阳明少阳热证)的治疗,全面分析其疗效。方法 本次选取病例数共80例,均为我院门诊患者,实验在2020年1月~2022年4期间进行,以单双号抽选方式作为分组依据,所有患者在入组之后均调整起居、饮食,选择其中40例患者实施西医方法治疗,为对照组,另40例联合大柴胡汤治疗,为观察组,录入二者疗效相关指标对比。结果:治疗有效率数据观察组更高,P<0.05,有统计学价值;两组相较而言,在治疗前,中医证候积分相比,未见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在反酸、烧心、嗳气、胸胁胀满中的分数表达较低,且组间相比,可见差异,P<0.05;不良反应观察组比对照组的数据相差不大,P>0.05,无意义;治疗前患者情绪评分比较无意义即P>0.05,治疗后,HAMA、HAMD评分观察组更低,组间数据对比可见差异性,P<0.05。结论:大柴胡汤用于胃食管反流病(阳明少阳热证)的治疗,可达理想理想,有效减轻病症,改善患者心里健康,且用药安全性高,不见过多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柴胡汤 胃食管反流病 阳明少阳热证 临床疗效 安全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