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节镜辅助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
1
作者 章斌 郭锦明 +4 位作者 刘俊 严宏生 阚晨 缪荣荣 章东明 《临床骨科杂志》 2025年第1期99-103,共5页
目的探讨关节镜辅助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MIPPO)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方法将113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按照手术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采用关节镜辅助MIPPO治疗,54例)和对照组(采用传统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59例)。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 目的探讨关节镜辅助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MIPPO)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方法将113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按照手术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采用关节镜辅助MIPPO治疗,54例)和对照组(采用传统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59例)。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疼痛VAS评分、膝关节屈曲活动度以及影像学指标(股胫角、内翻角、后倾角、膝关节间隙宽度)。采用HSS评分评价膝关节功能。结果患者均获得9个月随访。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下床活动时间、完全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观察组均短(少)于对照组(P<0.01)。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疼痛VAS评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采用HSS评分评价的膝关节功能优良率观察组大于对照组(P<0.05)。股胫角:末次随访时两组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内翻角、后倾角、膝关节间隙宽度:末次随访时两组均小于术前(P<0.05),观察组均小于对照组(P<0.05)。末次随访时膝关节屈曲活动度观察组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关节镜辅助MIPPO治疗胫骨平台,具有创伤较小、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较少、患者术后疼痛减轻的优势,更利于骨折愈合及膝关节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平台骨折 关节镜检查 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术 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下载PDF
生物型假体与加长骨水泥型假体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5
2
作者 章斌 郭锦明 +3 位作者 刘俊 丁宁 杨小军 阚晨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23年第8期838-841,共4页
目的 比较常规生物型假体与加长骨水泥型假体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5-01—2021-06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的79例高龄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其中40例应用常规生物型假体(生物... 目的 比较常规生物型假体与加长骨水泥型假体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5-01—2021-06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的79例高龄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其中40例应用常规生物型假体(生物型假体组),39例应用加长骨水泥型假体(骨水泥假体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并发症、下床时间、术后死亡率、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结果 79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5~90个月,平均58个月。生物型假体组:术后16个月假体周围骨折1例,再次手术治疗;1例术后25个月假体柄下沉,但无症状;死亡2例,分别于术后49、56个月死于内科疾病。骨水泥假体组:骨水泥植入综合征3例,2例抢救成功,1例抢救无效于术后10 h死亡;术后1周内肺部感染2例,转呼吸内科治疗后出院;术后3年随访时发现骨水泥致骨溶解1例,术后4年发生假体周围骨折行翻修手术;死亡3例,分别于术后31、43、52个月死于内科疾病。生物型假体组手术时间短于骨水泥假体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骨水泥假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下床时间、术后死亡率以及术后1周、12个月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常规标准生物型假体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即可取得良好的效果,生物型假体比骨水泥型假体有着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可在基层医院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生物型假体 骨水泥型假体 高龄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