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职业教育行动导向教学模式的内涵澄明与实施策略——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范式 被引量:8
1
作者 郝俊琪 闫智勇 +1 位作者 吴全全 姜艳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60-69,79,共11页
当前,职业教育行动导向教学模式尚未形成学术共识,导致推广效度不高。因此,有必要从核心内涵、教学目标、教学主体、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学评价等方面对职业教育行动导向教学模式进行理念澄明,并从社会、教育和主体三个维度探讨职业... 当前,职业教育行动导向教学模式尚未形成学术共识,导致推广效度不高。因此,有必要从核心内涵、教学目标、教学主体、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学评价等方面对职业教育行动导向教学模式进行理念澄明,并从社会、教育和主体三个维度探讨职业教育行动导向教学模式的价值。在此基础上,提出职业教育行动导向教学模式的实施策略,即根据学习者工作水平进行学情分析、按照工作过程进行教学设计、依托工作互动进行教学实施、借助职业标准进行教学评价、参照工作任务组织教学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行动导向教学模式 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 典型工作过程 普适性工作过程
原文传递
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范式下职业教育学习质量评价模式构思 被引量:21
2
作者 李文静 吴全全 闫智勇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27-33,共7页
现行职业教育学生学习质量评价在评价取向、评价内容、评价方法、评价结果等维度存在不足,难以彰显职业教育的类属特征。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具有行动性、耦合性、连续性和整体性等特征,能够有效测量与评价学生的学习质量,凸显学习过程... 现行职业教育学生学习质量评价在评价取向、评价内容、评价方法、评价结果等维度存在不足,难以彰显职业教育的类属特征。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具有行动性、耦合性、连续性和整体性等特征,能够有效测量与评价学生的学习质量,凸显学习过程的实践性、学习内容的综合性、学习目标的发展性和学习成果的完整性。因此,需要借助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范式,从修正评价取向、界定评价内容、调整评价方法、善用评价结果四方面对我国职业教育学生学习质量评价进行理性构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 职业教育 学习质量 评价模式
下载PDF
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模式的职业教育公共基础课开发 被引量:6
3
作者 吴全全 赵跃 闫智勇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74-80,共7页
当前职业教育公共基础课在课程范式、教学实施、教学绩效等方面面临着多重困境,无法为职业教育的提质培优提供助力。对此,回溯公共基础课的知识起源,探寻符合职业教育类型特征的课程序化逻辑,为重构职业教育公共基础课的开发方式提供依... 当前职业教育公共基础课在课程范式、教学实施、教学绩效等方面面临着多重困境,无法为职业教育的提质培优提供助力。对此,回溯公共基础课的知识起源,探寻符合职业教育类型特征的课程序化逻辑,为重构职业教育公共基础课的开发方式提供依据。而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模式所具备的开发要素、开发步骤及其包含的价值意蕴,符合开发公共基础课的需要。据此,可以从遴选工作过程作为内容载体、选择参照系作为梯度依据、对接专业方向改造内容取向三个方面明确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模式的公共基础课开发技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公共基础课 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 课程开发
原文传递
职业教育行动建构导向的学习质量影响因素及其提升策略
4
作者 王茜雯 闫智勇 吴全全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6期60-69,共10页
在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必须加强对职业教育学生学习质量提升策略的研究。在理念层面,树立行动建构导向的职业教育学生学习质量观。在理论层面,基于三元交互决定论、现代系统论以及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理论,分别构建职业教育学生学习质... 在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必须加强对职业教育学生学习质量提升策略的研究。在理念层面,树立行动建构导向的职业教育学生学习质量观。在理论层面,基于三元交互决定论、现代系统论以及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理论,分别构建职业教育学生学习质量影响因素的总体分析框架、外部环境分析框架以及个体特质分析框架。在操作层面,需要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的人才培养理念和教学结构,探讨职业教育学生学习质量的提升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学习质量 行动建构 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
原文传递
高等职业教育教师专业素质影响因素及提升策略 被引量:6
5
作者 胡维芳 闫智勇 陆菲菲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86-89,共4页
高等职业教育教师专业素质的高低决定着高等职业教育质量的优劣。高等职业教育教师专业素质的内部影响因素包括专业理念、专业责任感、专业规范和专业能力等层面,外部要素包括学校、社会(企业)、政府和国际等层面。综合上述因素,应从教... 高等职业教育教师专业素质的高低决定着高等职业教育质量的优劣。高等职业教育教师专业素质的内部影响因素包括专业理念、专业责任感、专业规范和专业能力等层面,外部要素包括学校、社会(企业)、政府和国际等层面。综合上述因素,应从教师主体、学校、政府和社会(企业)等层面提升高等职业教育教师专业素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 教师专业素质 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专业发展 标准
原文传递
高等职业教育教师专业素质现状调查 被引量:8
6
作者 胡维芳 闫智勇 陆菲菲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59-63,共5页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全国14个省市共951名高等职业教育教师的专业素质现状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高等职业教育教师专业素质发展不平衡,存在'重科研、轻实践'的情况;高等职业教育教师聘用来源单一,以高校毕业直接任教为主;高等职业...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全国14个省市共951名高等职业教育教师的专业素质现状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高等职业教育教师专业素质发展不平衡,存在'重科研、轻实践'的情况;高等职业教育教师聘用来源单一,以高校毕业直接任教为主;高等职业教育教师对专业素质评价体系认同较低,亟待完善;高等职业教育教师的专业素质提升方式有限,部分高等职业教育教师忽视自身专业素质的提升。基于此,要注重以'跨界'理念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构建有效的专业素质评价标准体系,创建专业素质提升的有利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 高等职业教育教师 教师专业素质 双师型
下载PDF
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三教”改革的使命与路径 被引量:42
7
作者 吴全全 闫智勇 +1 位作者 胡方霞 耿爱文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3期58-63,共6页
"三教"改革具有其特定的历史使命,能够为促进职业教育的路径转变、建树职业教育的类型特征、凸显职业教育的专业特征、激活职业教育的资源禀赋、提升职业教育的质量信度,做出突出贡献。在此基础上,可以建构"三教"... "三教"改革具有其特定的历史使命,能够为促进职业教育的路径转变、建树职业教育的类型特征、凸显职业教育的专业特征、激活职业教育的资源禀赋、提升职业教育的质量信度,做出突出贡献。在此基础上,可以建构"三教"改革的路径:在观念层面,以教育生态系统观,协调"三教"改革的多元要素;在目标层面,以专业契合为标杆,确立"三教"改革的质量目标;在行动层面,以职业行动为导向,提升"三教"改革的要素禀赋;在结果层面,以技能迁移水平为准绳,评价"三教"改革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教”改革 职业教育 高质量发展 职业行动 技能迁移
原文传递
产业升级背景下职业教育专业优化及课程设置的筹策 被引量:20
8
作者 吴全全 闫智勇 姜大源 《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学报》 2021年第3期6-24,共19页
产业升级时代对职业教育的课程开发范式提出了创新要求。当前,职业教育课程范式存在抱残守缺的课程理念、拿来主义的惯性思维、被动规划导向的课程目标和二元对立的课程实施等困境,未能建构系统化的课程模式,难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和... 产业升级时代对职业教育的课程开发范式提出了创新要求。当前,职业教育课程范式存在抱残守缺的课程理念、拿来主义的惯性思维、被动规划导向的课程目标和二元对立的课程实施等困境,未能建构系统化的课程模式,难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和完整的职业素质。为此,产业升级时代职业教育课程范式必须继往开来不断创新,即课程理念要从局部设计转向系统设计,课程目标要从内容学习转向策略学习,课程结构要从学科逻辑转向行动逻辑,课程内容要从面向对象转向面向过程,课程实施要从教师讲授转向学生行动,课程评价要从结果评价转向行动过程评价,因此,必须按照《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的要求,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范式,不断优化职业教育的专业和课程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升级 职业教育 课程开发范式 专业优化 课程设置
下载PDF
职业教育行动逻辑课程的时代意蕴和建构思路 被引量:21
9
作者 闫智勇 姜大源 吴全全 《职教发展研究》 2019年第1期24-31,共8页
学科逻辑的职业教育课程导致学生的学习动力不足、教师的专业效能低迷、企业的教育权益缺失,其根本原因在于职业教育课程供给的结构性矛盾。相比之下,行动逻辑的课程已经发展成熟,能够体现现代职业教育“协同”“跨界”“共赢”等治理思... 学科逻辑的职业教育课程导致学生的学习动力不足、教师的专业效能低迷、企业的教育权益缺失,其根本原因在于职业教育课程供给的结构性矛盾。相比之下,行动逻辑的课程已经发展成熟,能够体现现代职业教育“协同”“跨界”“共赢”等治理思想,具有实效性、迁移性、时效性和创新性等重要特征,有利于提高师生的实践技能、发展能力、专业素质和应变能力,可以消解职业教育的结构性矛盾。为此,必须按照职业教育的特征、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和智力类型、师生的发展需求以及行动逻辑课程的规范,遴选课程内容、设计课程结构、提升教学和评价绩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行动逻辑课程 学科逻辑课程 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
下载PDF
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模式的源流与趋势 被引量:38
10
作者 刘冰 闫智勇 吴全全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3期5-11,共7页
职业教育课程是影响职业教育内涵建设的重要因素。以课程内容的组织形式作为划分标准,职业教育课程模式大致经历了学科体系课程模式向学科整合课程模式过渡的加和量变阶段,从学科整合课程模式向主题导向课程模式过渡的部分质变阶段,从... 职业教育课程是影响职业教育内涵建设的重要因素。以课程内容的组织形式作为划分标准,职业教育课程模式大致经历了学科体系课程模式向学科整合课程模式过渡的加和量变阶段,从学科整合课程模式向主题导向课程模式过渡的部分质变阶段,从主题导向模式课程向行动体系课程模式过渡的创新优化阶段。行动体系课程模式作为真正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课程模式,包括模块化课程、项目类课程、一体化课程、学习领域课程和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等多种类型。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模式的趋势是:课程开发范式已经形成共识,多种课程模式还将长期共存;主流课程模式已经形成,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更加完善;智能技术促进产业升级,课程模式必须深化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课程 课程开发模式 源流 趋势
原文传递
基于协同治理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治理体系构建 被引量:36
11
作者 刘冰 闫智勇 潘海生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56-63,共8页
多元协同的质量治理体系尚未成为提升专业学位研究生质量的结构性因素。为此,必须把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使命、目标定位和质量治理依据,界定其质量治理主体的多元性、质量生成的协同性和质量表征的应用型等本质属性,通过"三个转... 多元协同的质量治理体系尚未成为提升专业学位研究生质量的结构性因素。为此,必须把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使命、目标定位和质量治理依据,界定其质量治理主体的多元性、质量生成的协同性和质量表征的应用型等本质属性,通过"三个转变"构建质量治理的顶层设计,建设"五位一体"的质量治理体系架构,建立"系统共治"的质量治理运行机制,从而形成多元协同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治理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业学位研究生 多元协同 质量治理体系 研究生教育
下载PDF
职业教育活页式教材开发研究 被引量:55
12
作者 王玉静 刘丽 闫智勇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2期69-75,共7页
当前,职业教育活页式教材开发在目标设置、内容选择和结构组织三个方面存在不足。为此,文章通过深入分析导致活页式教材开发困境的原因,结合泰勒原理和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范式,重构了活页式教材的内涵,并在此基础上探寻活页式教材... 当前,职业教育活页式教材开发在目标设置、内容选择和结构组织三个方面存在不足。为此,文章通过深入分析导致活页式教材开发困境的原因,结合泰勒原理和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范式,重构了活页式教材的内涵,并在此基础上探寻活页式教材的开发对策:借鉴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范式,革新教材开发思路;调研企业岗位用工需求,明确教材目标;梳理企业岗位职业标准,确定教材内容;归纳企业岗位典型工作过程,组织教材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活页式教材 教材开发 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范式
下载PDF
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范式下“双师型”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对策 被引量:20
13
作者 吴全全 耿爱文 闫智勇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8-55,共8页
"双师型"教师专业化发展面临专业素质结构性矛盾突出、培养培训体系不完善、保障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范式为破解"双师型"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诸多困境提供了新的思路。依据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 "双师型"教师专业化发展面临专业素质结构性矛盾突出、培养培训体系不完善、保障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范式为破解"双师型"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诸多困境提供了新的思路。依据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范式的理论与实践,"双师型"教师是指培养能够解决生产生活中实际问题的产业工人的教育者。在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范式下,"双师型"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应以专业建设为龙头,系统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以企业调研为肇始,紧密对标产业技术升级;以课程开发为抓手,树立专业课程类型特征;以教学实施为手段,促进职业行动能力提升;以教学评价为保障,确保师资队伍建设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师型”教师 专业化发展 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范式 职业教育
下载PDF
新时期职业教育活页教材的理念澄明与结构遴选 被引量:11
14
作者 吴全全 王茜雯 +1 位作者 闫智勇 王玉静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1-38,共8页
当前,职业教育活页教材在编写理念与结构上难以满足新时期下职业教育的发展需求。对此,必须基于对环境层的思考,在理念层和结构层理顺职业教育活页教材开发的思路。在环境层,以产业转型发展为驱动,明确活页教材的时代背景;在理念层,以... 当前,职业教育活页教材在编写理念与结构上难以满足新时期下职业教育的发展需求。对此,必须基于对环境层的思考,在理念层和结构层理顺职业教育活页教材开发的思路。在环境层,以产业转型发展为驱动,明确活页教材的时代背景;在理念层,以课程嬗变历程为依据,厘清活页教材的理念定位;在结构层,以行动逻辑课程为范式,遴选活页教材的体例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活页教材 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 行动逻辑课程
下载PDF
职业教育深度改革政策的理念转变和路径转向 被引量:6
15
作者 吴全全 殷新红 闫智勇 《职教发展研究》 2019年第3期16-20,共5页
深入领会《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政策精神,对职业教育的改革效度具有重要影响。从职业教育的本质认知层次而言,从“层次说”转向“类型说”;从层次定位而言,初等职业教育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中等职业教育规模开始缩减,但是中等和... 深入领会《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政策精神,对职业教育的改革效度具有重要影响。从职业教育的本质认知层次而言,从“层次说”转向“类型说”;从层次定位而言,初等职业教育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中等职业教育规模开始缩减,但是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并重的时代正在到来;从发展路径来看,关注规模和外延的时代正在落幕,而注重质量和内涵的时代正在开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深度改革 政策理念 改革路径
下载PDF
职业教育课程模式的演进历程与发展趋势 被引量:19
16
作者 闫智勇 吴全全 徐纯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48-55,共8页
对职业教育课程模式演进历程和发展趋势的认知影响职业教育内涵建设的效度。从发展历程来看,职业教育课程模式经历了加和量变、部分质变和创新优化三个阶段,逐渐脱离学科体系课程模式,经过主题导向课程模式的过渡,最终形成了行动体系课... 对职业教育课程模式演进历程和发展趋势的认知影响职业教育内涵建设的效度。从发展历程来看,职业教育课程模式经历了加和量变、部分质变和创新优化三个阶段,逐渐脱离学科体系课程模式,经过主题导向课程模式的过渡,最终形成了行动体系课程模式;从发展趋势来看,课程范式从学科逻辑转向行动逻辑;课程理念从构成论转向生成论;课程内容从间接知识主导转向直接知识主导;课程焦点从面向部分职业素质转向面向完整职业工作过程;课程主体从教师转向学生;课程实施从被动授受转向主动建构;课程学习从定在转向泛在;课程评价从知识记忆转向技能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课程 课程模式 职业教育
下载PDF
职业教育类型化发展的内涵解析、逻辑生成与对策建构 被引量:16
17
作者 卢晓 吴全全 闫智勇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1-29,共9页
类型化发展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首先,从职业教育类型化发展的内涵解析来看,涵盖遵循多元智力理论的主体指向、适应人才多元需求的目标导向和秉持专业类属特征的路径定向三个方面。其次,从职业教育类型化发展的逻辑生成来看,既是... 类型化发展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首先,从职业教育类型化发展的内涵解析来看,涵盖遵循多元智力理论的主体指向、适应人才多元需求的目标导向和秉持专业类属特征的路径定向三个方面。其次,从职业教育类型化发展的逻辑生成来看,既是促进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由阶段,又是引领经济社会升级的必然选择,还是落实国家政策部署的必然要求。最后,从职业教育类型化发展的对策来看,可以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范式,以教育生态系统观,协调职业教育类型化发展的多元要素;以专业建设为核心,促进职业教育类型化发展的路径转向;以行动绩效为准绳,提升职业教育类型化发展的质量信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类型化发展 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 课程开发范式
下载PDF
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范式下应用本科企业实习基地建设路径 被引量:6
18
作者 曾华鹏 闫智勇 刘国宾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63-69,共7页
针对实习企业与学校合作关系不稳定、部分实习计划难以落实、实习内容设计质量欠佳等问题,提出了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范式的应用型本科企业实习基地建设路径。以PDCA质量环为主体架构,实习内容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范式进... 针对实习企业与学校合作关系不稳定、部分实习计划难以落实、实习内容设计质量欠佳等问题,提出了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范式的应用型本科企业实习基地建设路径。以PDCA质量环为主体架构,实习内容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范式进行设计,采用BAG工作分析法进行典型工作过程和工作能力分析,针对每个典型过程设置三个难易程度逐步迁移的学习情境,并在各个学习情境中采用六步教学法即“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价”。实践证明,该方案在企业实习实施中,能够提高企业实习质量,取得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实习基地 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范式 BAG工作分析法 职业倾向 PDCA
下载PDF
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背景下职业院校专业建设探析 被引量:6
19
作者 吴全全 郝俊琪 闫智勇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5期11-18,共8页
在产业经济升级加速、社会生活水平提高、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职业院校专业建设以“党的建设”为重要引领,以落实“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四合贯通’的专业建设模式”为主要建设路径,促进职业教育质量提升。依托专业建设各个... 在产业经济升级加速、社会生活水平提高、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职业院校专业建设以“党的建设”为重要引领,以落实“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四合贯通’的专业建设模式”为主要建设路径,促进职业教育质量提升。依托专业建设各个环节,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范式,根据企业调研制订人才培养方案;依据行动逻辑构建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活页教材、转变专业教学与教学质量评价模式;把包含师资队伍与实习实训基地在内的资源与条件建设贯穿专业建设始终,并对专业建设质量进行诊断改进,优化专业建设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业建设 工作过程系统化 课程开发 范式 职业教育
原文传递
德国学术教育职业化对我国应用型院校转型的启示 被引量:3
20
作者 徐纯 闫智勇 吴全全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97-102,共6页
近年来,德国职业教育吸引力的问题和学术教育转型的问题,均削弱了各类型教育的传统优势。为此,德国在技术大学的建立、国家职业资格框架的实施、博洛尼亚进程的推进等多重因素影响下,通过构建学术教育与职业教育协调统一的双轨教育体系... 近年来,德国职业教育吸引力的问题和学术教育转型的问题,均削弱了各类型教育的传统优势。为此,德国在技术大学的建立、国家职业资格框架的实施、博洛尼亚进程的推进等多重因素影响下,通过构建学术教育与职业教育协调统一的双轨教育体系、建设科学研究与工程设计共轭融合的高等教育模式、确立科学素质和职业素质跨界交融的人才培养目标等促进学术教育职业化的措施,巩固了职业教育的特征和地位。有鉴于此,我国必须加强职业科学研究,重构应用型高校转型发展逻辑起点,构建国家资历框架,保障立体衔接的教育体系高效运行;改革质量治理机制,促进科学研究和工程设计并行发展;践行工作逻辑课程,实现职业素质和科学素质协同培养,不断促进应用型教育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的枢纽功能,引领职业教育提升吸引力和社会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教育 职业教育 应用型院校 院校转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