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6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浅析医疗器械检验检测机构发展现状及规划 被引量:1
1
作者 王妙 姜晨阳 +1 位作者 王振东 战佳慧 《品牌与标准化》 2025年第1期136-138,共3页
作为国家重点发展新兴产业规划中的核心领域,医疗器械行业的未来发展潜力巨大,发展势头十分看好。公众对于该行业产品的安全与效能问题日益重视。本文结合当前医疗器械检验检测机构发展现状,探讨医疗器械检验检测机构急需解决的问题和... 作为国家重点发展新兴产业规划中的核心领域,医疗器械行业的未来发展潜力巨大,发展势头十分看好。公众对于该行业产品的安全与效能问题日益重视。本文结合当前医疗器械检验检测机构发展现状,探讨医疗器械检验检测机构急需解决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规划,以提升医疗器械检验检测机构整体技术水平,促进医疗器械检验检测行业蓬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器械 检验检测机构 发展现状
下载PDF
食品检验检测质量控制的问题与对策 被引量:5
2
作者 王振东 郭彩霞 +2 位作者 慈芳芳 冯立霞 王妙 《中国食品工业》 2024年第3期87-89,共3页
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备受关注,而食品检验检测作为确保其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其细节管理与质量控制问题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对食品检验检测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及具体环节进行深入分析,为建立更可信的食品检验与检测系统提供了有益启示。
关键词 食品检验检测 质量控制 检测方法
下载PDF
食品检验机构质量管理要点分析
3
作者 冯建岭 周青 彭云婷 《质量与认证》 2025年第2期74-76,共3页
本文从机构主体、人员的管理、设备的管理、场所环境的管理和体系文件的管理5个方面,探讨做好食品检验机构质量管理工作的要点及注意事项,总结常见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为保障食品检验机构合法合规运营提供理论依据,旨在确保食品检验检... 本文从机构主体、人员的管理、设备的管理、场所环境的管理和体系文件的管理5个方面,探讨做好食品检验机构质量管理工作的要点及注意事项,总结常见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为保障食品检验机构合法合规运营提供理论依据,旨在确保食品检验检测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及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检验机构 质量管理 要点
下载PDF
膜芯片技术在肉类食品掺假检测中的应用
4
作者 姜华军 魏敏 王言爽 《中国标准化》 2025年第6期189-193,共5页
为了解本地区市售肉类食品是否存在掺假情况,并验证膜芯片技术在多种肉类食品掺假检测中的应用效果,参照GB/T 35917—2018《常见动物源性成分快速测定膜芯片法》,采用膜芯片技术对多种肉类及其制品中的11种动物源性成分进行检测,与标签... 为了解本地区市售肉类食品是否存在掺假情况,并验证膜芯片技术在多种肉类食品掺假检测中的应用效果,参照GB/T 35917—2018《常见动物源性成分快速测定膜芯片法》,采用膜芯片技术对多种肉类及其制品中的11种动物源性成分进行检测,与标签明示比对进行掺假分析。在检测的24份样品中,有2份样品与标签明示不符。其中1份牛肉制品未检出黄牛成分而检出鸭、羊成分,1份羊肉制品检出鸭成分,表明这2份样品存在以鸭肉掺假的情况。对肉糜中猪源性成分分析的质控样品进行检测后,所得到的检测结果和证书内容相一致。膜芯片技术检测结果准确可靠,在多种肉类食品的动物源性成分检测和掺假鉴别中都有较好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芯片 肉类食品 掺假检测
下载PDF
预制菜中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标准研究
5
作者 李静 高蔚巍 《中国标准化》 2025年第7期114-117,共4页
本文对预制菜中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标准进行了深入研究,探讨了其现状、存在的问题及未来发展方向。研究表明,尽管我国已建立了一系列关于预制菜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标准,但在实际应用中仍存在标准界定模糊、限量标准不严格、标准缺失及执行... 本文对预制菜中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标准进行了深入研究,探讨了其现状、存在的问题及未来发展方向。研究表明,尽管我国已建立了一系列关于预制菜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标准,但在实际应用中仍存在标准界定模糊、限量标准不严格、标准缺失及执行不到位等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预制菜的质量和安全,也给消费者带来了潜在的风险。为此,本文提出了完善预制菜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体系、强化标准的时效性与精确性、提升企业标准执行意识与能力等对策与建议。同时,展望未来,预制菜中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化建设将朝着系统化、协同化和国际化的方向发展,推动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制菜 食品添加剂 使用标准
下载PDF
农副食品中氨基酸的常见检测方法研究
6
作者 郭彩霞 冯立霞 都颖 《中国食品工业》 2024年第19期73-75,共3页
在农副食品中,氨基酸检测对于保障食品安全和提升食品营养价值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阐述了氨基酸的组成与主要类别,分析了氨基酸在农副食品中的作用及营养评价方法;并从色谱、光度、电化学、自动分析仪、生物传感技术及感官仿生检测等方... 在农副食品中,氨基酸检测对于保障食品安全和提升食品营养价值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阐述了氨基酸的组成与主要类别,分析了氨基酸在农副食品中的作用及营养评价方法;并从色谱、光度、电化学、自动分析仪、生物传感技术及感官仿生检测等方面总结了农副食品样品中的氨基酸检测原理及优势;探讨了农副食品中氨基酸检测的发展趋势,旨在为农副食品中氨基酸检测提供有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副食品 氨基酸 检测方法 灵敏度 营养价值
下载PDF
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的必要性及措施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燕娜娜 周宏霞 +1 位作者 刘志敏 崔敏 《中国标准化》 2024年第8期189-193,共5页
打造完善适宜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能够进一步提升各地区农业执法能力,切实保证农产品的安全性,不断提升农产品品质,这对农业以及整个社会的稳定健康发展均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工作现状做出了简要介绍... 打造完善适宜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能够进一步提升各地区农业执法能力,切实保证农产品的安全性,不断提升农产品品质,这对农业以及整个社会的稳定健康发展均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工作现状做出了简要介绍,然后分析了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的必要性,最后从经费支持、挖掘问题以及制度体系等多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建设措施,以期助推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活动不断向好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产品 健康发展 质量安全 监管改进 检验检测体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6
8
作者 都颖 倪瑞敏 郭彩霞 《中国食品工业》 2024年第12期94-96,共3页
为保障食品安全,各种先进技术和方法被应用于食品检测领域,而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就是其中一种高分辨、高灵敏、高效率的分析方法。本文通过梳理高效液相色谱法的技术原理,探讨了其与气相色谱法的区别,总结了高效液相色谱法在食品检测中的... 为保障食品安全,各种先进技术和方法被应用于食品检测领域,而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就是其中一种高分辨、高灵敏、高效率的分析方法。本文通过梳理高效液相色谱法的技术原理,探讨了其与气相色谱法的区别,总结了高效液相色谱法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可为食品检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技术 食品检测 食品安全 灵敏
下载PDF
食品检测实验室元素分析质量控制中的相关问题探讨 被引量:4
9
作者 范艳丽 徐毅 《实验室检测》 2024年第5期108-111,共4页
食品安全一直是社会关切的焦点之一,而食品检测实验室元素分析作为确保产品安全的重要手段,其质量控制至关重要。本文首先介绍了食品实验室元素分析在保障产品安全方面的关键作用以及食品检测实验室元素分析的主要方式。然后,着重阐述... 食品安全一直是社会关切的焦点之一,而食品检测实验室元素分析作为确保产品安全的重要手段,其质量控制至关重要。本文首先介绍了食品实验室元素分析在保障产品安全方面的关键作用以及食品检测实验室元素分析的主要方式。然后,着重阐述了质量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系列有效的质量控制策略。希望为食品检测实验室元素分析质量控制提供有益的指导,以确保食品安全与公众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检测实验室 元素分析 质量控制 相关问题
下载PDF
探讨检测技术标准化对提升食品安全的意义 被引量:1
10
作者 钟欣欣 朱珍 周青 《中外食品工业》 2024年第15期28-30,共3页
在食品安全问题突出,食品安全监管受到全社会广泛关注的大背景下,食品检测技术的标准化、规范化及创新应用对提升食品安全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检测技术标准化在食品安全领域中的价值进行阐释,并提出食品安全检测中标准化技术的应... 在食品安全问题突出,食品安全监管受到全社会广泛关注的大背景下,食品检测技术的标准化、规范化及创新应用对提升食品安全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检测技术标准化在食品安全领域中的价值进行阐释,并提出食品安全检测中标准化技术的应用路径,以期为食品相关的研究者、从业者、监管者,就共同强化食品安全管理方面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从而促进我国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持续优化与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安全 检测技术 标准化 意义
下载PDF
现代分析技术在食品添加剂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管淑霞 都颖 +1 位作者 孙玉娟 林新传 《现代食品》 2024年第14期182-184,共3页
本文以现代分析技术为研究对象,对食品添加剂的主要分类及发展现状进行了梳理。从食品安全和食品标准的角度出发,总结了现代分析技术在食品添加剂中的应用价值,分析了未来食品添加剂中分析技术应用的趋势,旨在为食品添加剂检测技术研究... 本文以现代分析技术为研究对象,对食品添加剂的主要分类及发展现状进行了梳理。从食品安全和食品标准的角度出发,总结了现代分析技术在食品添加剂中的应用价值,分析了未来食品添加剂中分析技术应用的趋势,旨在为食品添加剂检测技术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分析技术 食品添加剂 高效液相色谱 食品安全
下载PDF
基于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技术的食品金属元素检测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徐毅 王跃武 曹虎 《食品安全导刊》 2023年第5期175-177,共3页
社会各界长期以来重点关注食品安全,食品的品质分析对于保障食品安全性与营养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析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技术(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Mass Spectrometry,ICP-MS)检测食品中金属元素的工作原理以及在各类食品... 社会各界长期以来重点关注食品安全,食品的品质分析对于保障食品安全性与营养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析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技术(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Mass Spectrometry,ICP-MS)检测食品中金属元素的工作原理以及在各类食品领域的具体应用情况,从而为食品中金属元素检测的相关研究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技术(ICP-MS) 食品 金属元素 研究进展
下载PDF
农副产品中毒素的形成机制与检测技术研究
13
作者 都颖 管淑霞 +1 位作者 周宏霞 郭彩霞 《中国食品工业》 2024年第11期95-97,共3页
随着全球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和农产品贸易的全球化趋势,农副产品的生产和流通范围不断扩大,给食品安全带来了新的挑战。本文分析了农副产品中的毒素对人体、环境以及社会产生的危害,并分析了农副产品中的毒素的形成机理,在此基础上分析... 随着全球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和农产品贸易的全球化趋势,农副产品的生产和流通范围不断扩大,给食品安全带来了新的挑战。本文分析了农副产品中的毒素对人体、环境以及社会产生的危害,并分析了农副产品中的毒素的形成机理,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农副产品的检测技术及其应用领域,为农副产品以及食品健康提供必要的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副产品 形成机制 检测技术 毒素
下载PDF
食品中安赛蜜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秀丽 丁世杰 +2 位作者 周青 倪瑞敏 张玉洁 《食品安全导刊》 2021年第20期95-96,共2页
安赛蜜作为常见的甜味剂被广泛用于各种食品,但安赛蜜的使用需遵守相关限量要求,不可超范围、超限量使用。本文通过查阅近年来的文献资料,总结了食品中安赛蜜常见的检测方法,重点分析了液相色谱法、离子色谱法、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并... 安赛蜜作为常见的甜味剂被广泛用于各种食品,但安赛蜜的使用需遵守相关限量要求,不可超范围、超限量使用。本文通过查阅近年来的文献资料,总结了食品中安赛蜜常见的检测方法,重点分析了液相色谱法、离子色谱法、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并比较各种方法的优缺点,探讨了未来安赛蜜的检测方向,以期为我国未来食品添加剂的合理使用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添加剂 安赛蜜 检测方法
下载PDF
对贴敷类医疗器械中非甾体抗炎药非法添加检验方法的探究
15
作者 战佳慧 韩昀初 +2 位作者 姜晨阳 王妙 鲁刚 《山东化工》 2025年第6期160-162,共3页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网站发布国家医疗器械监督抽检结果的通告(2023年第50号),其中,29家医疗器械公司产品抽检不符合标准规定,9家医疗器械公司产品涉及药物添加。目前,不少以物理控温、穴位刺激等原理的贴敷类医疗器械产品中通过加入化...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网站发布国家医疗器械监督抽检结果的通告(2023年第50号),其中,29家医疗器械公司产品抽检不符合标准规定,9家医疗器械公司产品涉及药物添加。目前,不少以物理控温、穴位刺激等原理的贴敷类医疗器械产品中通过加入化学药物来达到预期效果,例如:医用冷敷贴、退热贴等中主要非法添加的非甾体抗炎药物有氨基比林、对乙酰氨基酚、水杨酸甲酯、酮洛芬、萘普生、保泰松、氟比洛芬、布洛芬、吲哚美辛等九种。主要对上述九种化学药物的检测方法进行探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条件进行优化,探究测定贴敷类医疗器械产品中这九种非甾体抗炎药成分的检测方法,结果表明,色谱柱为Shim-pack GIST C_(18)(4.6 mm×250 mm,5μm)、检测波长为220 nm、柱温30℃、采用梯度洗脱方式,可快速、精确、可靠的实现对非法添加药物的检测,同时,为相关市场监管工作提供对策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贴敷类医疗器械 非甾体抗炎药 高效液相色谱法 液质联用法
下载PDF
药品检验检测机构开展能力验证的质量控制要点
16
作者 马芳芳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3期167-169,共3页
新时期,人们生活质量得到较大提升,更加注重身体健康,对药品安全提出更高要求。因此,药品检验检测机构需要高度重视药品检验检测环节,全面提高技术水平,保证检验检测结果的真实可靠。能力验证属于当前国际上通用的药品质量检验检测有效... 新时期,人们生活质量得到较大提升,更加注重身体健康,对药品安全提出更高要求。因此,药品检验检测机构需要高度重视药品检验检测环节,全面提高技术水平,保证检验检测结果的真实可靠。能力验证属于当前国际上通用的药品质量检验检测有效措施,被各个机构和组织广泛运用,获得理想效果。能力验证过程中,需要该机构全面分析和掌握药品质量控制关键点,进一步保证药品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检验检测机构 能力验证 质量控制 控制要点
下载PDF
可食用农产品中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妙 周宏霞 +1 位作者 丁世杰 张玉洁 《食品安全导刊》 2023年第22期174-176,共3页
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由于低毒性、药效好等优点,被广泛运用于种植业当中,但其使用限量应严格遵守国家标准要求,不可超范围、超限量使用。本文通过查阅文献资料,总结可食用农产品中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检验检测技术,并对各检测技术进行分... 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由于低毒性、药效好等优点,被广泛运用于种植业当中,但其使用限量应严格遵守国家标准要求,不可超范围、超限量使用。本文通过查阅文献资料,总结可食用农产品中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检验检测技术,并对各检测技术进行分析及阐述,对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的未来检测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以期在方法参考、技术支撑等方面为该类农药残留检测提供一定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甲酸酯类 农药残留 检测技术
下载PDF
液质联用法快速检测保健食品中生物素的含量 被引量:2
18
作者 周宏霞 张羽 +1 位作者 管淑霞 都颖 《食品安全导刊》 2022年第32期116-118,共3页
本文建立了液质联用法快速检测保健品中生物素的方法。试样用水溶解定容后,离心,上清液过滤膜上机检测。结果表明,生物素在1~100 ng·mL^(-1)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校准曲线为Y=1.47652×10^(5)X+6919.41794,相关系数R=0.99993;在... 本文建立了液质联用法快速检测保健品中生物素的方法。试样用水溶解定容后,离心,上清液过滤膜上机检测。结果表明,生物素在1~100 ng·mL^(-1)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校准曲线为Y=1.47652×10^(5)X+6919.41794,相关系数R=0.99993;在2~10 h生物素峰面积值稳定,RSD值为5.49%;加标回收率在90.1%~98.1%,RSD在1.71%~3.40%。该方法简单、快速、准确,可用于保健食品中生物素的快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素 保健食品 液质联用仪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的医疗器械不良事件风险类型的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潘康宁 袁明辉 +4 位作者 赵玉娟 玄怡 王茜 王洪杰 孙万晨 《中国医学工程》 2024年第8期34-37,共4页
目的探讨深度学习相关技术在医疗器械不良事件风险类型判别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自2023年4月至9月国家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系统数据库中的12350条数据为研究对象,每条数据具有25个维度的信息,其中包括企业、注册证号、产品批号、不... 目的探讨深度学习相关技术在医疗器械不良事件风险类型判别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自2023年4月至9月国家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系统数据库中的12350条数据为研究对象,每条数据具有25个维度的信息,其中包括企业、注册证号、产品批号、不良事件描述等。采用fastText技术将文本特征转化为向量表示,采用k均值聚类方法将具有相似主题或语义内容的文本数据分组到同一类别中,搭建BP神经网络将不良事件的风险类型分为轻微危害、严重危害、死亡。结果该研究选取的深度学习方法能够很好地处理文本数据且搭建的BP神经网络模型的准确度(accuracy)为92.86%,精密度(precision)为93.65%,召回率(recall)为93.08%,F1-score为92.31%,曲线下面积(AUC)为0.98,具有良好的准确性和泛化能力。结论基于深度学习的医疗器械不良事件风险类型的研究可有效地为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工作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医疗器械 不良事件 分类研究
下载PDF
褐藻中岩藻多糖检测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周宏霞 周青 +2 位作者 宗万里 郐鹏 王秀丽 《食品安全导刊》 2021年第20期190-190,共1页
岩藻多糖是含有硫酸基团的水溶性多糖,具有抗氧化、抗凝血和抗病毒等多种生物活性。本文综述了岩藻多糖的检测方法,为进一步的研究开发岩藻多糖提供理论基础。
关键词 岩藻多糖 生物活性 检测方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