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HPLC法及电子鼻技术的苦杏仁药材不同炮制方法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刘立轩 李吉宁 +3 位作者 陈海燕 李军 徐超 冷晓红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94-500,共7页
目的对苦杏仁药材不同炮制方法炮制品中苦杏仁苷含量、“杀酶保苷”效果及气味特征信息进行对比分析,优选苦杏仁药材最适宜炮制方法。方法以苦杏仁苷为指标,利用HPLC法测定不同炮制品中苦杏仁苷的含量;以野黑樱苷为指标,利用HPLC定性考... 目的对苦杏仁药材不同炮制方法炮制品中苦杏仁苷含量、“杀酶保苷”效果及气味特征信息进行对比分析,优选苦杏仁药材最适宜炮制方法。方法以苦杏仁苷为指标,利用HPLC法测定不同炮制品中苦杏仁苷的含量;以野黑樱苷为指标,利用HPLC定性考察苦杏仁药材不同炮制品的灭酶效果;以电子鼻采集气味信息,得到苦杏仁药材不同炮制品气味特征信息数据。利用IBM SPASS Statistics 22软件进行主成分分析,基于HPLC及电子鼻技术分析结果对比确定苦杏仁药材最适宜的炮制方法。结果苦杏仁苷含量依次为蒸法>微波法>炒法>砂烫法>燀法>烘法,气味信息主成分分析综合得分排序燀法>微波法>炒法>砂烫法>蒸法>烘法,苦杏仁苷含量与气味主成分分析除燀法、蒸法外结果一致,具有较大相关性,燀法、炒法、蒸法、烘法、微波法、砂烫法6种炮制方法均有良好的“杀酶保苷”效果,蒸法、烘法、砂烫法灭酶效果彻底,微波法灭酶效果较彻底,燀法、炒法灭酶效果不彻底。结论燀法、炒法为目前苦杏仁最适宜的炮制方法,微波法值得积极推广,试验结果能为优选苦杏仁药材炮制方法提供参考,苦杏仁药材炮制过程中酶是否杀得越彻底越好值得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杏仁药材 炮制 苦杏仁苷 野黑樱苷 电子鼻响应值
原文传递
宁夏黄芩不同干燥方法与药材质量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冷晓红 陈海燕 郭鸿雁 《西北药学杂志》 CAS 2017年第6期707-710,共4页
目的研究宁夏栽培黄芩采用不同干燥方法进行产地加工时药材中4种化合物成分的变化规律,确定最佳产地加工干燥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评价不同干燥方法的黄芩药材中4种化合物的含量。结果 80℃为最佳干燥温度。结论黄芩产地鲜切为最佳加工... 目的研究宁夏栽培黄芩采用不同干燥方法进行产地加工时药材中4种化合物成分的变化规律,确定最佳产地加工干燥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评价不同干燥方法的黄芩药材中4种化合物的含量。结果 80℃为最佳干燥温度。结论黄芩产地鲜切为最佳加工方法,即将黄芩鲜药材蒸30min后切片,置于烘箱中80℃烘干。其结果可为规范黄芩产地加工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芩 干燥方法 药材质量
下载PDF
宁夏道地药材苦豆子的不同药用部位中生物碱成分和含量的测定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陈海燕 郭鸿雁 冷晓红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7期165-167,共3页
为分析研究宁夏苦豆籽、苦豆草2个药用部位的生物碱成分及各成分含量,采用HPLC法分析测定了苦豆籽、苦豆草中槐定碱、苦参碱、氧化苦参碱、槐果碱、氧化槐果碱、苦豆碱6种生物碱成分及含量的变化,以期为综合开发利用苦豆子这一具有地域... 为分析研究宁夏苦豆籽、苦豆草2个药用部位的生物碱成分及各成分含量,采用HPLC法分析测定了苦豆籽、苦豆草中槐定碱、苦参碱、氧化苦参碱、槐果碱、氧化槐果碱、苦豆碱6种生物碱成分及含量的变化,以期为综合开发利用苦豆子这一具有地域性特色的药用植物提供参考。结果表明:槐定碱、氧化苦参碱、氧化槐果碱、苦参碱、槐果碱的含量在苦豆子药材不同药用部位中存在明显差异;其质量浓度和峰面积在线性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加样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7.6%、98.2%、99.5%、96.4%、100.2%,RSD分别为2.7%、1.9%、3.8%、0.91%、2.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豆子 生物碱含量 测定分析
下载PDF
宁夏地区秦艽商品规格和等级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徐超 陈海燕 郭鸿雁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8年第14期78-80,共3页
目的:划分宁夏地区秦艽的商品规格和等级。方法:描述秦艽药材的外部性状,结合传统鉴别经验划分秦艽商品规格,利用游标卡尺测量秦艽药材芦下直径,通过spss软件进行K-均值聚类分析,划分秦艽商品等级。结果:划分出3个商品规格及相应等级,... 目的:划分宁夏地区秦艽的商品规格和等级。方法:描述秦艽药材的外部性状,结合传统鉴别经验划分秦艽商品规格,利用游标卡尺测量秦艽药材芦下直径,通过spss软件进行K-均值聚类分析,划分秦艽商品等级。结果:划分出3个商品规格及相应等级,分别是大秦艽一等、二等和三等,小秦艽一等和二等,其他秦艽为统货。结论:该方法科学有效,适合宁夏地区,为宁夏地区秦艽市场流通和质量评价提供依据及研究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艽商品 商品规格 产品等级
下载PDF
电子鼻技术在中药领域的应用 被引量:13
5
作者 冷晓红 陈海燕 郭鸿雁 《西北药学杂志》 CAS 2019年第3期426-426,F0003,F0004,共3页
目的阐述电子鼻技术在中药领域中的应用。方法查阅相关文献并进行总结和归纳。结果电子鼻技术可用于中药材鉴定、中药材采收加工过程的质量控制以及中药物质基础研究等。结论电子鼻技术能快速、准确地对中药气味整体信息进行定性分析,... 目的阐述电子鼻技术在中药领域中的应用。方法查阅相关文献并进行总结和归纳。结果电子鼻技术可用于中药材鉴定、中药材采收加工过程的质量控制以及中药物质基础研究等。结论电子鼻技术能快速、准确地对中药气味整体信息进行定性分析,可广泛应用于中药鉴定、中药炮制及中药生产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鼻 应用 中药
下载PDF
中药材银柴胡及其混伪品的DNA条形码鉴定研究 被引量:14
6
作者 李军 张燃 +3 位作者 于淑萍 王晓敏 冷晓红 石林春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937-943,共7页
筛选合适的DNA条形码序列,以建立基于DNA条形码技术的银柴胡及其混伪品鉴定方法。本文收集并提取60份银柴胡及其混伪品的DNA,对4种DNA条形码序列ITS、psb A-trn H、rbc L和mat K进行PCR扩增和测序,计算各序列PCR扩增和测序成功率;利用ME... 筛选合适的DNA条形码序列,以建立基于DNA条形码技术的银柴胡及其混伪品鉴定方法。本文收集并提取60份银柴胡及其混伪品的DNA,对4种DNA条形码序列ITS、psb A-trn H、rbc L和mat K进行PCR扩增和测序,计算各序列PCR扩增和测序成功率;利用MEGA7.0分析序列特征、计算遗传距离,并构建Neighbour-joining (NJ)系统进化树;利用种间种内变异分析做Barcoding gap图;运用BLAST方法计算各序列鉴定成功率,通过以上指标综合评价不同序列的鉴别能力。结果显示, ITS序列的PCR扩增及测序成功率最高,为95.2%, matK最低,为75%; 4种序列的长度范围为211~797 bp, ITS的GC含量在各序列中最高,为54.35%; matK和ITS的鉴定成功率较高,分别为92%和90%; Barcoding gap图显示ITS有明显的间隔区, rbc L、mat K和psb A-trn H序列间隔区不明显或种间种内变异有部分重叠; NJ系统进化树显示, ITS可将银柴胡聚为一支,同属混伪品二柱繁缕与银柴胡明显分为不同支, rbc L和mat K不能把混伪品二柱繁缕分开。因此, ITS序列可作为银柴胡及其混伪品鉴定的优选条形码序列,为银柴胡的真伪鉴定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柴胡 混伪品 DNA条形码 ITS 分子鉴定
原文传递
酶法提取苦豆草生物碱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李军 郝彩琴 +2 位作者 陈海燕 郭鸿雁 冷晓红 《西北药学杂志》 CAS 2014年第4期347-350,共4页
目的在实验室酶法提取的基础上,优化苦豆草生物碱酶法提取小试工艺条件。方法以苦豆草生物碱的提取率为指标,在小试条件下优化提取次数、料液比、提取时间,并与传统提取法比较。结果酶法提取最佳的小试工艺条件为:酶解时间4h,溶剂pH=6,... 目的在实验室酶法提取的基础上,优化苦豆草生物碱酶法提取小试工艺条件。方法以苦豆草生物碱的提取率为指标,在小试条件下优化提取次数、料液比、提取时间,并与传统提取法比较。结果酶法提取最佳的小试工艺条件为:酶解时间4h,溶剂pH=6,温度为50℃,加酶量为1∶1 000,酶解后,加入盐酸至浓度为4mL·L-1,料液比1∶16,提取2次,第1次2h,第2次1h。苦豆草生物碱的提取率达到2.17%结论实验室提取工艺与小试生产存在差异,经条件优化基本达到实验室提取生物碱的提取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豆草 生物碱 酶法提取
下载PDF
苦豆子籽总生物碱分离纯化工艺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郭鸿雁 冷晓红 +1 位作者 陈海燕 郝彩琴 《西部中医药》 2015年第10期49-52,共4页
目的:选用大孔树脂纯化苦豆子籽提取液的生物碱的纯度,提高生物碱的纯度。方法:pH=9,浓度为2.0-2.5 mg/mL的料液,抽滤加氯化钠(1.0 mol/L),以树脂重量与样品的体积比为1∶3上柱,用3倍样品体积pH=9的30%乙醇先洗脱,再用3倍样品体积p... 目的:选用大孔树脂纯化苦豆子籽提取液的生物碱的纯度,提高生物碱的纯度。方法:pH=9,浓度为2.0-2.5 mg/mL的料液,抽滤加氯化钠(1.0 mol/L),以树脂重量与样品的体积比为1∶3上柱,用3倍样品体积pH=9的30%乙醇先洗脱,再用3倍样品体积pH=9为70%乙醇洗脱。结论:选用非极性D101大孔树脂直接从苦豆子籽提取液中分离纯化生物终产品总碱纯度可达60%以上,洗脱率为97%以上,分离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豆子籽 大孔树脂 分离纯化
下载PDF
果实和种子性状对宁夏枸杞果实商品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李静 王秀芬 +1 位作者 刘立轩 冷晓红 《种子》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75-79,共5页
[目的]以宁杞1号枸杞为实验材料,对5个产区枸杞果实和种子的性状指标进行测定,同时应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对果实百粒重和单果种子的数量进行统计,为不同产区同一品种枸杞的商品品质评价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通过传统性状鉴别和体式显微... [目的]以宁杞1号枸杞为实验材料,对5个产区枸杞果实和种子的性状指标进行测定,同时应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对果实百粒重和单果种子的数量进行统计,为不同产区同一品种枸杞的商品品质评价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通过传统性状鉴别和体式显微镜成像相结合的方法,对5个产区枸杞果实和种子性状进行观察、描述;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对枸杞果实百粒重和种子数量进行统计。[结果]1)宁夏、内蒙古产区果实为长纺锤形,引种甘肃、青海后果实形状变化趋于卵圆形和椭圆形;2)果实纵、横径的变化规律一致,均表现为:青海>宁夏固原>宁夏中宁>甘肃靖远>内蒙古;3)枸杞种子纵径变化规律与果实纵、横径变化规律一致;4)百粒重数理统计结果显示,5个产区均有显著差异;5)种子数量数理统计结果显示,内蒙古与宁夏中宁、宁夏固原、甘肃靖远、青海产区枸杞种子数量有显著差异,而其它4个产区枸杞种子数量没有显著差异。[结论]通过对不同产区宁夏枸杞果实和种子性状的对比研究,能够评价不同产区宁夏枸杞的商品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实和种子性状 宁夏枸杞 商品品质
下载PDF
基于“双导师制”的高职院校教师培养路径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李军 刘立轩 冷晓红 《教育教学论坛》 2020年第36期52-53,共2页
为了加快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素质,探讨"双导师制"的由来和内涵,分析当前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双导师制"培养教师队伍的途径与措施,为建立优秀的"双导师制"教学团队奠定基础。
关键词 “双导师制” 高职院校 培养路径
下载PDF
不同品种枸杞子外观性状对比研究 被引量:9
11
作者 王秀芬 李静 +1 位作者 冷晓红 刘立轩 《宁夏农林科技》 2017年第2期31-32,39,F0002,共4页
[目的]对不同品种的枸杞子外观性状进行比较研究,同时应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对不同品种枸杞子种子的数量范围进行统计,为不同品种枸杞子的品质评价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通过显微镜与电脑软件相结合,对甘肃靖远产区宁杞1号、宁杞5号、宁杞... [目的]对不同品种的枸杞子外观性状进行比较研究,同时应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对不同品种枸杞子种子的数量范围进行统计,为不同品种枸杞子的品质评价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通过显微镜与电脑软件相结合,对甘肃靖远产区宁杞1号、宁杞5号、宁杞7号枸杞子表面和种子的特征进行观察、描述;并对不同品种枸杞果实百粒重和种子千粒重进行统计,计算籽占果实比例。[结果]结果表明:不同品种枸杞子的果实纵径、横径、形状、颜色、味道、百粒重及种子的千粒重有明显差异,统计结果显示宁杞1号百粒重及种子的数量范围与宁杞5号、宁杞7号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对不同品种枸杞子外观性状和种子数量的鉴别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以果实粒大、甜度高、颜色鲜亮、百粒质量大、种子千粒质量小、籽占果实比例小的宁杞7号枸杞品种品质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枸杞子 外观性状 种子数量 数理统计
下载PDF
金莲花化学成分研究进展及前景展望 被引量:9
12
作者 郝彩琴 李军 冷晓红 《北方药学》 2015年第11期87-88,共2页
近年来,对中药金莲花的研究越来越多,本文对金莲花的化学成分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对其前景进行展望,从而为金莲花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关键词 金莲花 成分 研究
下载PDF
苦豆子凝胶薄层色谱鉴别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郭鸿雁 李军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23年第22期42-46,共5页
目的:建立苦豆子凝胶薄层色谱鉴别方法。方法:以槐定碱和苦参碱为对照品,以碘化铋钾试液为显色剂,优化不同供试品制备方法、展开剂、点样量等薄层色谱条件,考察不同薄层板、温度和湿度对苦豆子凝胶薄层色谱的影响,确定苦豆子凝胶剂的薄... 目的:建立苦豆子凝胶薄层色谱鉴别方法。方法:以槐定碱和苦参碱为对照品,以碘化铋钾试液为显色剂,优化不同供试品制备方法、展开剂、点样量等薄层色谱条件,考察不同薄层板、温度和湿度对苦豆子凝胶薄层色谱的影响,确定苦豆子凝胶剂的薄层色谱条件。结果:采用薄层色谱硅胶G板,甲醇溶解制备供试品溶液,点样量2~3μL,二氯甲烷-甲醇-氨水(50∶6∶1)为展开剂,薄层色谱图显示斑点清晰,分离度较好。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可行、专属性强、重现性好,结果准确、安全可靠,可作为苦豆子凝胶的薄层鉴别方法,制定其质量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豆子 凝胶 槐定碱 苦参碱 薄层色谱
下载PDF
苦豆草提取物对马拉色菌的体外抑菌活性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李军 郭鸿雁 陈海燕 《轻工科技》 2023年第1期10-14,共5页
为了考察苦豆草提取物及其组分对4种马拉色菌的体外抑菌活性,采用牛津杯法和微量液基稀释法测定苦豆草提取物、槐定碱及氧化苦参碱对4种马拉色菌的体外抑菌活性和最低抑菌浓度。结果表明:苦豆草提取物、槐定碱及氧化苦参碱对球形、糠秕... 为了考察苦豆草提取物及其组分对4种马拉色菌的体外抑菌活性,采用牛津杯法和微量液基稀释法测定苦豆草提取物、槐定碱及氧化苦参碱对4种马拉色菌的体外抑菌活性和最低抑菌浓度。结果表明:苦豆草提取物、槐定碱及氧化苦参碱对球形、糠秕、合轴和钝形马拉色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随着每种试药浓度的降低,其抑菌作用有所下降,具有剂量依赖性。其中50mg/mL的槐定碱对球形、合轴和钝形马拉色菌的抑菌作用最为明显,其抑菌圈直径达到26.4mm、25.1mm、26.1mm。结论得出:苦豆草提取物、槐定碱、氧化苦参碱对4种马拉色菌的抗菌活性较强,为其应用于防治马拉色菌相关性皮肤病提供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豆草提取物 槐定碱 抑菌活性 最低抑菌浓度
原文传递
HPLC法测定西北地区不同产地苦豆子药材中生物碱的含量 被引量:7
15
作者 陈海燕 郭鸿雁 冷晓红 《北方药学》 2013年第5期10-11,共2页
目的:测定西北地区不同产地苦豆子药材中生物碱的含量。方法:采用HPLC法对苦豆子中所含的主要生物碱槐定碱、苦参碱、槐果碱、氧化苦参碱、氧化槐果碱进行含量测定,色谱柱Wondasil C1(84.6mm×250mm,5μm),流动相:(A)乙腈-(B)0.05mo... 目的:测定西北地区不同产地苦豆子药材中生物碱的含量。方法:采用HPLC法对苦豆子中所含的主要生物碱槐定碱、苦参碱、槐果碱、氧化苦参碱、氧化槐果碱进行含量测定,色谱柱Wondasil C1(84.6mm×250mm,5μm),流动相:(A)乙腈-(B)0.05mol.L-1磷酸二氢钾溶液(2.0mlL-1三乙胺),A:B为10∶90。检测波长:205nm,柱温:30℃,进样量:20μL,体积流量1.0mL.min-1。结果:槐定碱、苦参碱、槐果碱、氧化苦参碱、氧化槐果碱的质量浓度和峰面积在线性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加样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4.6%、95.3%、98.2%、93.4%、100.5%,RSD分别为2.36%、1.67%、2.43%、1.54%、1.96%。结论:不同产地苦豆子药材中生物碱的含量不完全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豆子药材 HPLC法 生物碱含量测定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的葡萄籽中原花青素提取工艺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郭超 徐超 焦淑珍 《轻工科技》 2019年第10期1-2,27,共3页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分析对葡萄籽中原花青素提取工艺优化。方法:以数据挖掘分析为基础,建立基础工艺参数同时确定所需优化工艺参数,并利用正交试验对参数进行优化。结果:最优工艺参数为葡萄籽粉碎度为60目,石油醚脱脂,以乙醇为提取溶剂,1...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分析对葡萄籽中原花青素提取工艺优化。方法:以数据挖掘分析为基础,建立基础工艺参数同时确定所需优化工艺参数,并利用正交试验对参数进行优化。结果:最优工艺参数为葡萄籽粉碎度为60目,石油醚脱脂,以乙醇为提取溶剂,1∶7料液比加入50%浓度乙醇,60℃超声波提取30min,共提取3次。结论:该研究方法可用于具有一定研究基础的工艺再改进、再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挖掘 葡萄籽 原花青素 提取工艺研究
原文传递
高职院校药品生产技术专业教学团队建设实践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军 冷晓红 徐超 《卫生职业教育》 2020年第16期3-4,共2页
通过对宁夏职业技术学院药品生产技术专业教学团队建设实践经验的总结,探讨专业教学团队的建设目标、措施及成效,为其他高职院校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 高职院校 药品生产技术 教学团队
下载PDF
甘草颗粒中甘草酸含量HPLC测定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3
18
作者 李军 杨奇 +4 位作者 刘立轩 李敏 冷晓红 马春芳 吴春燕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74-79,共6页
为完善甘草颗粒的质量标准,以C18(4.6 mm×250 mm,5μm)柱为色谱柱,甲醇-0.2 mol/L醋酸铵-冰醋酸(56∶44∶0.4)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为250 nm,进样量为10μL的色谱条件建立了HPLC法测定甘草酸含量,并进行方法学验证。... 为完善甘草颗粒的质量标准,以C18(4.6 mm×250 mm,5μm)柱为色谱柱,甲醇-0.2 mol/L醋酸铵-冰醋酸(56∶44∶0.4)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为250 nm,进样量为10μL的色谱条件建立了HPLC法测定甘草酸含量,并进行方法学验证。结果表明,甘草酸色谱峰峰形良好,且与相邻峰良好分离;进样浓度在0.1 mg/mL^0.5 mg/mL(0.1μg^0.5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8);精密度和稳定性等考察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2.0%;样品平均回收率为97.92%(n=6),RSD为1.87%。建立的方法可靠,准确度高,重现性好,为完善甘草颗粒的含量测定方法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颗粒 甘草酸 高效液相色谱 含量测定
下载PDF
苦豆籽生物碱的提取工艺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军 陈海燕 +2 位作者 郭鸿雁 郝彩琴 冷晓红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250-252,共3页
探讨苦豆籽中生物碱提取的影响因素,并确定最佳的提取条件。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各种工艺条件(溶剂、料液比、提取时间、溶剂pH值)对苦豆籽生物碱提取率的影响,优化其提取工艺。结果表明:最佳提取条件为55%乙醇作为提取溶剂,... 探讨苦豆籽中生物碱提取的影响因素,并确定最佳的提取条件。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各种工艺条件(溶剂、料液比、提取时间、溶剂pH值)对苦豆籽生物碱提取率的影响,优化其提取工艺。结果表明:最佳提取条件为55%乙醇作为提取溶剂,料液比为1 g∶16 mL,提取时间为3 h,溶剂pH值为3.5。研究的提取工艺简便易行,并有利于实现工业化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豆籽 生物碱 提取
下载PDF
苦豆子植物的薄层色谱鉴别 被引量:3
20
作者 郭鸿雁 冷晓红 +1 位作者 陈海燕 李军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3年第8期1621-1622,I0006,共3页
目的:为鉴别苦豆子植物主要生物碱成分及提取物制定其相关的质量标准提供参考依据,以便进行质量控制。方法:对苦豆子果实及其提取物、苦豆子草及其提取物利用薄层色谱法进行二次展开,并与苦豆子总碱及苦参总碱进行对比。结果:所建立的... 目的:为鉴别苦豆子植物主要生物碱成分及提取物制定其相关的质量标准提供参考依据,以便进行质量控制。方法:对苦豆子果实及其提取物、苦豆子草及其提取物利用薄层色谱法进行二次展开,并与苦豆子总碱及苦参总碱进行对比。结果:所建立的薄层色谱条件能有效分离单体斑点。结论:薄层色谱二次展开斑点清晰,方法简便、快捷、准确、重复性好对苦豆子植物质量及性质鉴别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豆子 薄层色谱 二次展开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