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1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P-M13-SSR技术在枸杞遗传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
作者 樊云芳 尹跃 +4 位作者 安巍 赵建华 李彦龙 王亚军 曹有龙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890-896,共7页
利用在SSR扩增产物检测过程中的一种基于荧光测序技术的高通量低成本分析技术体系TP-M13-SSR对29份枸杞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研究。13对引物共检测到78个等位基因,平均每个位点6个等位基因。群体平均的主等位基因频率(MAF)、有效等位... 利用在SSR扩增产物检测过程中的一种基于荧光测序技术的高通量低成本分析技术体系TP-M13-SSR对29份枸杞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研究。13对引物共检测到78个等位基因,平均每个位点6个等位基因。群体平均的主等位基因频率(MAF)、有效等位基因数(NE)、观测杂合度(HO)、期望杂合度(HE)、Shannon’s信息指数(I)和多态信息含量(PIC)分别为0.625、2.684、0.401、0.514、1.103和0.487。聚类分析表明:29份枸杞种质间相似系数为0.66~0.97,平均相似系数为0.81;供试材料可分为5大类7亚类。研究表明,供试材料的遗传相似性较高,遗传多样性较低。TP-M13-SSR方法具有经济、灵敏、高效等优点,在枸杞遗传多样性研究中应用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枸杞 TP-M13-SSR 遗传多样性
下载PDF
宁夏枸杞硬枝扦插育苗技术 被引量:5
2
作者 何军 焦恩宁 +1 位作者 巫鹏举 曹有龙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63-164,共2页
关键词 宁夏枸杞 扦插育苗技术 硬枝 药食同源 保健食品 功能型 中药材 枸杞子
下载PDF
不同臭氧浓度对枸杞果实贮藏效果影响的研究
3
作者 葛玉萍 赵燕 +3 位作者 何军 李晓莺 张波 曹有龙 《陕西农业科学》 2024年第11期6-10,17,共6页
研究探索了枸杞鲜果在不同臭氧处理情况下的品质变化。结果表明:在三种不同浓度臭氧处理下,通入臭氧5 min,VC、可溶性糖等营养成分保持较好;通入臭氧5 min处理下,腐烂率较10 min和15 min的要低,延长了果实的贮藏期,从可溶性固形物和含... 研究探索了枸杞鲜果在不同臭氧处理情况下的品质变化。结果表明:在三种不同浓度臭氧处理下,通入臭氧5 min,VC、可溶性糖等营养成分保持较好;通入臭氧5 min处理下,腐烂率较10 min和15 min的要低,延长了果实的贮藏期,从可溶性固形物和含酸量的变化情况来看,5 min处理的保持较好,最佳贮存时间为10 d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枸杞 鲜果 保鲜 臭氧
下载PDF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枸杞研究上的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何军 李晓莺 +2 位作者 曹有龙 刘萍 平吉成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62-64,共3页
分子生物学是从分子水平研究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从而阐明生命现象本质的科学。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分子生物学一直是生物学的前沿与生长点,推动着整个生命科学的发展。但分子生物学技术在枸杞上的应用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只进行了... 分子生物学是从分子水平研究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从而阐明生命现象本质的科学。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分子生物学一直是生物学的前沿与生长点,推动着整个生命科学的发展。但分子生物学技术在枸杞上的应用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只进行了一些分子标记、cD-NA文库构建、功能基因的分离克隆、外源基因转入枸杞基因组的研究,现将分子生物学技术在枸杞研究上的应用进展进行全面综述,为今后的研究提供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生物学 枸杞 分子标记
下载PDF
枸杞栽培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5
作者 张振国 安巍 《安徽农学通报》 2012年第3期46-46,48,共2页
综述了枸杞栽培技术的发展历史和现代枸杞栽培的主要技术及其研究成果,提出了枸杞栽培技术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枸杞 栽培技术 研究进展
下载PDF
枸杞不育系与可育系花药发育的细胞学研究 被引量:15
6
作者 徐青 秦垦 +3 位作者 冯爱玲 祁建钊 韩会龙 黄昊 《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63-267,共5页
采用半薄和超薄切片技术,对枸杞不育系与可育系花药发育特征进行了系统的比较和观察.结果表明,不育系枸杞小孢子和药壁组织在四分体刚形成及之前的各个时期发育正常;四分体形成之后,四分孢子的胞质首先变稀薄,出现液泡化,随后液泡化加剧... 采用半薄和超薄切片技术,对枸杞不育系与可育系花药发育特征进行了系统的比较和观察.结果表明,不育系枸杞小孢子和药壁组织在四分体刚形成及之前的各个时期发育正常;四分体形成之后,四分孢子的胞质首先变稀薄,出现液泡化,随后液泡化加剧,四分孢子的细胞质、细胞核、细胞壁和残余的胼胝质壁依次先后收缩、解体,四分体严重变形,最后完全消失;在四分体败育过程中,绒毡层细胞也剧烈液泡化,并且细胞质、细胞核和细胞壁先后于原位解体;四分体败育及解体过程均发生在胼胝质壁中.据此推断,不育系绒毡层细胞的提前解体是导致其四分体解体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枸杞 雄性不育系 可育系 花药 细胞学
下载PDF
枸杞药用价值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0
7
作者 王亚军 安巍 +1 位作者 石志刚 赵建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0期13213-13214,13218,共3页
综述了传统医学对枸杞药用价值的评价及现代医学对枸杞药理作用的研究成果,以探讨枸杞的药用价值,并为枸杞药用研究探寻研究思路。
关键词 枸杞 药用价值 研究进展
下载PDF
基于nrDNA ITS序列的18份宁夏枸杞资源的遗传多样性 被引量:22
8
作者 石志刚 安巍 +2 位作者 焦恩宁 赵建华 王亚军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4期10379-10380,共2页
[目的]利用nrDNA ITS序列,探讨18份宁夏枸杞资源的遗传多样性。[方法]采用改进CTAB法提取枸杞叶片基因组DNA,利用合成的特异引物对其DNA中nrDNA ITS区进行扩增、克隆,对目的片段测序分析并对测序结果进行聚类分析。[结果]通过测序首... [目的]利用nrDNA ITS序列,探讨18份宁夏枸杞资源的遗传多样性。[方法]采用改进CTAB法提取枸杞叶片基因组DNA,利用合成的特异引物对其DNA中nrDNA ITS区进行扩增、克隆,对目的片段测序分析并对测序结果进行聚类分析。[结果]通过测序首次获得了18种宁夏枸杞nrDNA ITS区碱基序列,整个ITS序列长度变异范围为559~634bp,平均为612bp,整个转录间隔区(ITS1+ITS2)对位排列后总长度为480bp,包括194个变异住点,占40.4%;286个保守位点,占59.6%。聚类结果表明了18份宁夏枸杞的亲缘关系与差异,并将其分为3个大类。[结论]基于nrDNA ITS区序列分析在研究枸杞种质遗传多样性方面具有一定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枸杞属 ITS序列 遗传多样性
下载PDF
壳聚糖涂膜对枸杞鲜果常温保鲜的研究 被引量:32
9
作者 李晓莺 何军 +1 位作者 葛玉萍 曹有龙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4期6597-6598,共2页
[目的]研究壳聚糖涂膜对枸杞鲜果保鲜的作用。[方法]以"宁杞1号"枸杞鲜果为试验材料,在常温下,用不同浓度壳聚糖对枸杞鲜果进行涂膜,探讨其对枸杞鲜果失重率、腐烂率、可溶性固形物、VC含量的影响。[结果]浓度为1.25%的壳聚... [目的]研究壳聚糖涂膜对枸杞鲜果保鲜的作用。[方法]以"宁杞1号"枸杞鲜果为试验材料,在常温下,用不同浓度壳聚糖对枸杞鲜果进行涂膜,探讨其对枸杞鲜果失重率、腐烂率、可溶性固形物、VC含量的影响。[结果]浓度为1.25%的壳聚糖涂膜枸杞鲜果的腐烂指数和失重率在所有处理中最低,Vc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在所有处理中最高,保鲜效果最好。[结论]壳聚糖涂膜液处理有利于枸杞鲜果保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枸杞鲜果 保鲜
下载PDF
枸杞抗炭疽病菌毒素愈伤组织变异体的离体筛选及其防御酶活性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曲玲 焦恩宁 +5 位作者 李彦龙 戴国礼 石志刚 安巍 刘兰英 曹有龙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81-88,共8页
以枸杞炭疽病菌粗毒素液作为选择剂,将体细胞无性系变异与辐射诱变相结合,对宁夏枸杞主栽品种"宁杞1号"的叶片胚性愈伤组织进行辐射诱变和筛选,以期获得稳定的抗炭疽病细胞变异系。结果表明,以半致死剂量的60Coγ对枸杞叶片... 以枸杞炭疽病菌粗毒素液作为选择剂,将体细胞无性系变异与辐射诱变相结合,对宁夏枸杞主栽品种"宁杞1号"的叶片胚性愈伤组织进行辐射诱变和筛选,以期获得稳定的抗炭疽病细胞变异系。结果表明,以半致死剂量的60Coγ对枸杞叶片诱导出的胚型愈伤组织进行辐照处理,将其恢复增殖后,采用多步正选择法结合加压与去压交替的筛选方法,筛选到了抗性愈伤组织变异体,其在不同粗毒素浓度胁迫下,其鲜重增长均高于对照组,而且在离开选择因子继代培养4代后,仍保持获得的抗性。分析抗性系与抗病相关的防御酶的活性表明,无论有无粗毒素胁迫,抗性愈伤组织变异体的PAL、POD和PPO酶活性均高于对照愈伤组织;在粗毒素胁迫下,随着粗毒素浓度的增大,3种酶活性基本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抗性变异系3种酶活性的上升幅度较对照组要大,而PAL和POD活性的下降速度较对照亲本系小,说明抗性变异系通过增强与抗病性相关酶的活性,来加强同植物防卫有关的物质代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枸杞 炭疽病 粗毒素 离体筛选 愈伤组织变异体 诱变 防御酶活性
下载PDF
枸杞不同种质材料枝条硬度评价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王亚军 安巍 +1 位作者 石志刚 赵建华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21-122,144,共3页
基于枸杞修剪和育种工作的需要,本文采用枝条不同部位挂重的方法对26份枸杞种质材料枝条的硬度进行调查和分类。本文依据归类结果制订枸杞枝条硬度的量化评价标准。结果表明,调查的枸杞种质材料可以分为软条型、半软条型和硬条型。本研... 基于枸杞修剪和育种工作的需要,本文采用枝条不同部位挂重的方法对26份枸杞种质材料枝条的硬度进行调查和分类。本文依据归类结果制订枸杞枝条硬度的量化评价标准。结果表明,调查的枸杞种质材料可以分为软条型、半软条型和硬条型。本研究采用的枝条硬度测定方法新颖、科学,将为枸杞和其他植物种质资源评价工作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枸杞 种质资源 枝条硬度 评价
下载PDF
枸杞花药培养若干影响因子的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钱春艳 曹有龙 +1 位作者 段安安 周军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6-78,共3页
以宁杞1号、大麻叶、0207、蒙杞1号4种枸杞花药为试材,采用正交试验,对影响枸杞花药愈伤组织诱导率、胚状体发生率的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枸杞花药培养对基因型有很大的依赖性,宁杞1号是较容易培养的基因型;植物生长调节剂和基本... 以宁杞1号、大麻叶、0207、蒙杞1号4种枸杞花药为试材,采用正交试验,对影响枸杞花药愈伤组织诱导率、胚状体发生率的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枸杞花药培养对基因型有很大的依赖性,宁杞1号是较容易培养的基因型;植物生长调节剂和基本培养基对枸杞花药培养的影响很大,1.0 mg/L 6-BA与0.1 mg/L NAA组合有利于胚状体的产生,1.0 mg/L 6-BA与0.5 mg/L 2,4-D组合适合于愈伤组织的诱导,MS培养基比B5培养基更适合枸杞花药培养;花药经过0.3%甘露醇预处理能提高愈伤组织诱导率;培养基中添加1.0 g/L活性炭、花药32℃热激处理24 h有利于枸杞胚状体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枸杞 花药培养 愈伤组织 胚状体发生
下载PDF
不同分子量枸杞多糖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11
13
作者 李越鲲 周旋 +2 位作者 刘兰英 闫亚美 曹有龙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29期14174-14175,14239,共3页
[目的]研究不同分子量枸杞多糖的体外抗氧化活性。[方法]采用膜分离技术对枸杞多糖(LBP)进行分离,以得到分子量<1万(LBP1)、1万~3万(LBP2)、3万~5万(LBP3)、>5万(LBP4)的多糖,并对LBP及这4种小分子枸杞多糖的体外抗氧化活性进... [目的]研究不同分子量枸杞多糖的体外抗氧化活性。[方法]采用膜分离技术对枸杞多糖(LBP)进行分离,以得到分子量<1万(LBP1)、1万~3万(LBP2)、3万~5万(LBP3)、>5万(LBP4)的多糖,并对LBP及这4种小分子枸杞多糖的体外抗氧化活性进行测定。[结果]不同分子量的小分子多糖抗氧化活性均高于粗多糖,其中LBP2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作用、清除羟自由基活性、总抗氧化能力最强,显著高于LBP。[结论]为合理开发与高效利用枸杞多糖提供了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枸杞多糖 相对分子量 自由基 体外抗氧化活性
下载PDF
三个枸杞品种花粉直感效应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何军 李晓莺 +3 位作者 焦恩宁 罗青 戴国礼 张波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78-180,共3页
为研究枸杞(Lycium barbarum L.)的花粉直感效应,选用"宁杞1号"、"宁杞2号"、"宁杞3号"、"宁杞7号"、"大麻叶"、"小麻叶"、"0901"等7个品种(系)的花粉,分别给&q... 为研究枸杞(Lycium barbarum L.)的花粉直感效应,选用"宁杞1号"、"宁杞2号"、"宁杞3号"、"宁杞7号"、"大麻叶"、"小麻叶"、"0901"等7个品种(系)的花粉,分别给"宁杞1号、"宁杞3号、"宁杞7号"授粉,以自花授粉为对照,观察其对当年坐果率和果实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3个供试枸杞品种都存在花粉直感效应,其中"宁杞3号"表现最明显。花粉直感效应在坐果率、果实大小、单果重、多糖含量方面表现明显,在果形指数方面表现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枸杞 花粉直感 授粉 果实品质
下载PDF
抗蚜虫转基因枸杞果实质量初步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何军 曹有龙 +2 位作者 罗青 李晓莺 巫鹏举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62-664,共3页
对6个抗蚜虫转基因枸杞株系的果实质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转基因枸杞株系的果实与对照相比,千粒重、总糖含量显著增大;种子数量和重量百分含量显著降低;多糖含量有所下降,有3个株系下降不明显。总体上来看,转基因枸杞株系的果实质量有... 对6个抗蚜虫转基因枸杞株系的果实质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转基因枸杞株系的果实与对照相比,千粒重、总糖含量显著增大;种子数量和重量百分含量显著降低;多糖含量有所下降,有3个株系下降不明显。总体上来看,转基因枸杞株系的果实质量有所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枸杞 转基因 干果千粒重 多糖
下载PDF
枸杞新品种“宁杞3号”扦插育苗优化技术 被引量:5
16
作者 罗青 李晓莺 +3 位作者 巫鹏举 张曦燕 何军 曹有龙 《林业实用技术》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26-28,共3页
关键词 新品种 枸杞 优化技术 扦插育苗 增强免疫力 传统医学 临床医学 延缓衰老
下载PDF
枸杞花药离体培养技术体系的建立 被引量:9
17
作者 段丽君 曹有龙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8-60,共3页
以宁杞1号为试验材料,探讨枸杞花药离体培养中不同激素组合、不同活性炭及蔗糖浓度、低温预处理或热激处理、不同光照培养条件对花药培养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最佳激素组合为2,4-D 1.0 mg/L+6-BA2.0 mg/L,花药愈伤组织诱导率达11.7... 以宁杞1号为试验材料,探讨枸杞花药离体培养中不同激素组合、不同活性炭及蔗糖浓度、低温预处理或热激处理、不同光照培养条件对花药培养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最佳激素组合为2,4-D 1.0 mg/L+6-BA2.0 mg/L,花药愈伤组织诱导率达11.7%;4℃低温预处理5 d和32℃高温预培养2 d,均可显著提高愈伤组织诱导率;添加活性炭能提高胚状体的诱导率;培养基中适宜的蔗糖浓度为3%;暗培养优于光照培养和弱光培养。愈伤组织转入分化培养基(MS+6-BA 0.5 mg/L+NAA 0.1 mg/L)分化出大量绿色小芽,分化芽转入生根培养基(MS+NAA0.1 mg/L)中,20 d后得到完整植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枸杞 花药 离体培养 技术体系
下载PDF
枸杞属(Lycium Linn.)13份供试材料花粉形态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樊云芳 安巍 +3 位作者 曹有龙 石志刚 王亚军 赵建华 《自然科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70-474,共5页
对枸杞属(Lycium Linn.)7种3变种及3个种间杂交后代植株的花粉形态进行了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研究结果表明,13份枸杞属供试材料花粉为长球形或近球形,极面观均为三裂片圆形;具三孔萌发沟,直达两极,沟的深浅、孔膜是否明显外突各种间存... 对枸杞属(Lycium Linn.)7种3变种及3个种间杂交后代植株的花粉形态进行了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研究结果表明,13份枸杞属供试材料花粉为长球形或近球形,极面观均为三裂片圆形;具三孔萌发沟,直达两极,沟的深浅、孔膜是否明显外突各种间存在差异;外壁条状纹饰作纵向排列,不同的条状纹饰、条纹表面的不规则细横纹以及表面的穿孔是不同种间花粉的区别点;花粉的大小在各种间也有不同程度的差异;并根据花粉形态建立了7种3变种的分类检索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枸杞属 花粉形态 分类检索表
下载PDF
枸杞外植体生根培养基改良的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袁海静 曹有龙 刘兰英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6期11906-11907,11932,共3页
[目的]探讨枸杞外植体生根培养的最佳配方。[方法]以枸杞新品种宁杞3号离体培养的鲜嫩枸杞苗为研究材料,对常规1/2MS生根培养基的铁元素和有机成分用量增加1倍,配制为改良生根培养基,研究其对枸杞外植体生根培养的效果。[结果]改良生根... [目的]探讨枸杞外植体生根培养的最佳配方。[方法]以枸杞新品种宁杞3号离体培养的鲜嫩枸杞苗为研究材料,对常规1/2MS生根培养基的铁元素和有机成分用量增加1倍,配制为改良生根培养基,研究其对枸杞外植体生根培养的效果。[结果]改良生根培养基对宁杞3号外植体生根培养效果非常明显。枸杞外植体的平均生根率在改良生根培养基中为91.7%,而在常规生根培养基中则为65%;接种35d之后,改良培养基上生长的枸杞外植体的平均株高比对照增加了38%,虽然平均根长减少30%,但根粗壮、发达。在改良培养基中培养的枸杞外植体平均单株茎秆鲜重和根部鲜重,分别比常规培养基培养的外植体提高18.1%和8.5%。[结论]改良生根培养基的铁元素和有机养分有利于外植体的生根和成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杞3号 生根培养基 铁元素 有机成分
下载PDF
枸杞种子育苗技术及实生苗的生长特性 被引量:3
20
作者 王亚军 安巍 +1 位作者 石志刚 赵建华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03-104,共2页
对枸杞种子育苗技术和枸杞实生苗生长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8-11月份,温室内温度以14:00时最高,平均为37-41℃;湿度以中午最低,平均为38%;当年获得的枸杞种子80%以上在3-4 d内发芽;实生苗出苗率平均为79.27%,其中90.74%的种质其出... 对枸杞种子育苗技术和枸杞实生苗生长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8-11月份,温室内温度以14:00时最高,平均为37-41℃;湿度以中午最低,平均为38%;当年获得的枸杞种子80%以上在3-4 d内发芽;实生苗出苗率平均为79.27%,其中90.74%的种质其出苗率在50%以上;枸杞实生苗出芽后21 d左右可长出第3片真叶。该研究将为枸杞种子育苗工作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枸杞 种子育苗 实生苗 特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