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4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马少林 王晓红 +3 位作者 朱晓萍 杨晓军 朱金源 丁欢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888-891,共4页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肺毛细血管通透性改变中的作用。方法测定30例ARDS患者、18例具有发生ARDS高危因素但未发生ARDS的患者、12例单纯机械通气患者以及11例正常对照者血浆VEGF、IL-6、sVEGFR-1、s...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肺毛细血管通透性改变中的作用。方法测定30例ARDS患者、18例具有发生ARDS高危因素但未发生ARDS的患者、12例单纯机械通气患者以及11例正常对照者血浆VEGF、IL-6、sVEGFR-1、sVEGFR-2水平。结果ARDS患者血浆VEGF水平与未发生ARDS高危因素组和单纯机械通气组比较明显升高[(181.25±57.60)pg/mLvs(122.03±54.02)pg/mL和(82.33±36.38)pg/mL,P均<0.001];ARDS患者存活组VEGF水平与死亡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RDS组血浆sVEGFR-1水平分别与未发生ARDS的高危因素组、单纯机械通气组及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VEGFR-2水平有低于正常对照组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ARDS患者血浆IL-6水平较未发生ARDS的高危因素患者明显升高(P<0.001),且与IL-6水平呈正相关(r's=0.587,P<0.001)。结论升高的VEGF可能在ARDS早期发生中发挥了作用,IL-6可能参与此调节机制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下载PDF
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2
作者 侯嘉 张锦 《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 CAS 2006年第6期423-427,共5页
目的探讨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APACHE)评分作为选择无创通气与有创通气指标的应用价值。方法112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吸氧优先组和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BiPAP)优先... 目的探讨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APACHE)评分作为选择无创通气与有创通气指标的应用价值。方法112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吸氧优先组和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BiPAP)优先组。按照治疗效果两组患者再分为吸氧有效组、吸氧无效组(BiPAP治疗有效)、BiPAP有效组和有创通气组。分别统计各组患者的APACHEⅡ和APACHEⅢ分值范围、住院时间。结果有创通气组的APACHEⅡ评分(30.5±3.4)和APACHEⅢ评分(75.3±12.4)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均〈0.001)。BiPAP优先组患者的总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吸氧优先组[(8.81±2.25)d比(12.08±3.51)d,P〈0.05],两组中低分值段(APACHEⅡ评分0~15分)患者的住院时间无显著性差异[(6.29±1.82)d比(6.93±1.77)d,P〉0.05),中高分值段(APACHEⅡ评分16—20分,21—25分)患者的住院时间有显著性差异[(8.50±2.11)d比(13.65±2.54)d,(10.38±1.53)d比(14.20±2.31)d,P均〈0.001)。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发现APACHEⅡ评分≥26分或APACHEⅢ评分≥61分,无创通气成功率低,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8.6%,100%)和(96.8%,84.0%)。同时,pH〈7.25或PaCO2〉85mmHg,无创通气成功率低,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8.8%,85.0%)和(75.0%,82.5%)。结论APACHEⅡ评分〈15分的COPD急性加重期呼吸衰竭患者以吸氧为宜;APACHEⅡ评分在16.25分的患者,以BiPAP治疗为宜;APACHEⅡ评分≥26分或APACHEⅢ评分≥61分可以作为COPD急性加重期有创机械通气的上机指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机械通气 呼吸衰竭 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
下载PDF
无创正压通气在COPD急性加重期伴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3
作者 杨艳娟 崔丽萍 +1 位作者 张锦 郑西卫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2009年第3期322-325,共4页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NIPPV)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伴呼吸衰竭患者的影响。方法58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在接受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BiPAPVision呼吸机进行无创通气治疗,50例对照组仅采用常规治疗而未进行正压通气,比较两...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NIPPV)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伴呼吸衰竭患者的影响。方法58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在接受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BiPAPVision呼吸机进行无创通气治疗,50例对照组仅采用常规治疗而未进行正压通气,比较两组患者在血气分析指标、气管插管率、治愈率及住院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血气分析显示治疗组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4h后较治疗前血气指标即有改善(PaO265.23±6.36vs51.75±4.60;PaCO252.76±7.64vs66.04±8.27;pH值7.29±0.12vs7.24±0.11);而对照组上述指标改善不大。随着通气时间的延长(24h),治疗组血气分析指标较治疗前改变更明显(PaO288.62±8.47vs51.75±4.60;PaCO246.55±4.28vs66.04±8.27;pH值7.37±0.09vs7.24±0.11);治疗组较对照组在气管插管率、病死率及住院日等方面均低于对照组;结论早期应用NIPPV能迅速改善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的气体交换,缓解呼吸肌疲劳,减少气管插管率,缩短住院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呼吸衰竭 无创正压通气
下载PDF
内毒素诱导的动物ARDS肺内分流气体交换及呼吸力学的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刘锦铭 许德凤 +3 位作者 李秀忠 张红 周玮 吴振裘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1期35-38,共4页
目的 研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ARDS)及急性肺损伤 (ALI)时肺内分流 (Qs/Qt)、肺泡死腔(VDalv)、气体交换及呼吸力学的改变。方法 对麻醉后机械通气的 10只幼猪给予持续静脉注射大肠杆菌内毒素 ,诱导ARDS/ALI的发生 ,并进行 180min的... 目的 研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ARDS)及急性肺损伤 (ALI)时肺内分流 (Qs/Qt)、肺泡死腔(VDalv)、气体交换及呼吸力学的改变。方法 对麻醉后机械通气的 10只幼猪给予持续静脉注射大肠杆菌内毒素 ,诱导ARDS/ALI的发生 ,并进行 180min的实验观察。测定了平均肺动脉压 (MPAP)、心输出量 (CO)、呼吸系统顺应性 (Crs)、潮气末CO2 分压 (ET CO2 )、一口气CO2 测定 (SBT CO2 )、PaO2 及PaCO2 ,并计算出心脏指数 (CI)、Qs/Qt、VDalv及ET CO2 /PaCO2 。结果 大肠杆菌内毒素诱发ARDS/ALI后 10min ,MPAP开始升高 ,30min达高峰后略有下降 ,维持较高水平至 180min ;Qs/Qt于 90min达高峰 ;VDalv增加并持续 180min ,而CI,Crs,PaO2 ,ET CO2 /PaCO2 降低 (P <0 .0 5 )。结论 Qs/Qt,VDalv ,血流动力学 ,呼吸力学及血气分析的综合测定 ,对ARDS/ALI早期诊断及了解其病理生理变化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内分流 气体交换 呼吸力学 内毒素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幼猪
下载PDF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被引量:2
5
作者 苑秀梅 王帆 +1 位作者 田洁 黄晓波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51-152,共2页
关键词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正压呼吸
下载PDF
经鼻持续气道内正压通气治疗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合并蛋白尿3例 被引量:1
6
作者 张淑香 郑西卫 +1 位作者 苑秀梅 张锦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4期1115-1116,共2页
关键词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并发症 蛋白尿 经鼻持续气道内正压通气
下载PDF
131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合并高血压患者临床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张红 张锦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1期3174-3176,共3页
目的分析OSAHS和OSAHS+HT患者的平均动脉压、最低血氧饱和度、睡眠呼吸紊乱指数间关系,及OSAHS病情严重程度与血压级别的关系,旨在进一步明确血压的升高在OSAHS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入选2005年7月~2007年7月该院呼吸内科门诊收治且... 目的分析OSAHS和OSAHS+HT患者的平均动脉压、最低血氧饱和度、睡眠呼吸紊乱指数间关系,及OSAHS病情严重程度与血压级别的关系,旨在进一步明确血压的升高在OSAHS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入选2005年7月~2007年7月该院呼吸内科门诊收治且资料完整的129例确诊单纯OSAHS患者和131例OSAHS+HT患者。监测各组患者血压、平均动脉压、最低血氧饱和度、睡眠呼吸紊乱指数。结果OS-AHS+HT患者平均动脉压明显高于OSAHS组(P=0.003),最低血氧饱和度明显低于OSAHS组(P=0.11),病情严重程度与高血压分级相关(P=0.046)。结论OSAHS患者合并高血压会促进OSAHS病情的发展,对于OSAHS患者有血压增高的趋势应及时干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高血压 睡眠呼吸紊乱指数 平均动脉压
下载PDF
22例下呼吸道感染细菌学及药物敏感试验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李秀忠 张锦 +4 位作者 郑西卫 许德凤 朱晓萍 刘锦铭 蒋玉凤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00年第3期138-139,共2页
目的 比较两种呼吸道病原体的取材形成 ,对呼吸道致病菌的阻性率、细菌学及药物敏感性进行比较。方法 收集下呼吸道感染住院病人咳痰及经纤维支气管镜防污染毛刷 (PSB)深部取痰进行病原体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 咳痰检阳性率 41% ,深... 目的 比较两种呼吸道病原体的取材形成 ,对呼吸道致病菌的阻性率、细菌学及药物敏感性进行比较。方法 收集下呼吸道感染住院病人咳痰及经纤维支气管镜防污染毛刷 (PSB)深部取痰进行病原体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 咳痰检阳性率 41% ,深部取材培养阳性率 73% ,两者符合率 2 5 % ,有显著差异性 (P <0 .0 5 ) ;经纤维支气管镜防污染毛刷培养显示 ,致病菌以革兰氏阴性杆菌为主达 77% ,其中假单胞菌属占 33% ,革兰氏阴性杆菌对三代头孢、氟喹诺酮及氨基糖甙类敏感。结论 使用PSB方法检测下呼吸道病原菌优于常规痰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呼吸道感染 细菌学 假单胞菌属 药敏试验
下载PDF
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的呼吸道疾病病原菌及耐药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李秀忠 陈治军 +4 位作者 张红 尹梅 周玮 张淑香 杨霞 《宁夏医学院学报》 2002年第5期360-361,共2页
为了解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病原菌状态及其耐药性 ,以期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采用经口痰菌培养 ,用VLTEK- 32型全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鉴定菌种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主要致病菌为革兰阴性杆菌(75 8% ) ,其次... 为了解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病原菌状态及其耐药性 ,以期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采用经口痰菌培养 ,用VLTEK- 32型全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鉴定菌种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主要致病菌为革兰阴性杆菌(75 8% ) ,其次为球菌感染 (2 4 2 % ) ;对革兰阴性杆菌抑菌率依次为亚胺培南、头孢他啶、头孢哌酮、庆大霉素、环丙沙星 ;约 85 %葡萄球菌为青霉素耐药株 ,并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 ,但对去甲万古霉素均敏感。提示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分离细菌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率有上升趋势。明确致病菌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支气管炎 急性发作期 呼吸道疾病 病原菌 耐药分析
下载PDF
APACHE II评分在COPD呼吸衰竭治疗中的应用评价 被引量:14
10
作者 侯嘉 张锦 《宁夏医学院学报》 2005年第4期259-261,共3页
目的评价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II(APACHEII)对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的预测效果及适用性。方法收集整理100例COPD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存活组和死亡组的APACHEII评分,利用APACHEII评分计算预测死亡人数,并与实际死亡人数... 目的评价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II(APACHEII)对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的预测效果及适用性。方法收集整理100例COPD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存活组和死亡组的APACHEII评分,利用APACHEII评分计算预测死亡人数,并与实际死亡人数进行比较,分析预测模型的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ROC)下面积。结果死亡组的APACHEII分值显著高于存活组,不同分值段的预测死亡人数和实际死亡人数无显著性差异,ROC曲线下面积0.93。结论APACHEII评分适用于COPD呼吸衰竭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病 APACHE 呼吸衰竭
下载PDF
中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肺功能的研究 被引量:9
11
作者 谭海 张锦 《宁夏医学院学报》 2004年第3期167-169,共3页
目的 :比较中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OSAHS)、OSAHS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病 (COPD)简称重叠综合征患者的睡眠呼吸紊乱和肺功能变化的特点。方法 :对经多导睡眠呼吸监测仪 (PSG)、肺功能检查仪检查的 5 3例受试者资料进行回顾... 目的 :比较中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OSAHS)、OSAHS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病 (COPD)简称重叠综合征患者的睡眠呼吸紊乱和肺功能变化的特点。方法 :对经多导睡眠呼吸监测仪 (PSG)、肺功能检查仪检查的 5 3例受试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OSAHS组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 (AHI)、最长呼吸暂停时间 (LAT)、最低血氧饱和度(LSaO2 )、平均血氧饱和度 (MSaO2 )与重叠综合征组相比无明显差别 ,但前者肺功能受损程度轻于后者。OSAHS组肺功能受损主要表现为限制性通气功能受损 (5 2 2 % ) ,其次为小气道功能受损 (2 1 7% )和阻塞性通气功能受损 (8 7% ) ;重叠综合征组主要表现在阻塞性通气功能受损 (10 0 % )和小气道功能受损 (10 0 % )。两组患者AHI、LSaO2 与肺功能指标受损之间均无明显相关关系。结论 :OSAHS是一种以气道阻塞为特征的疾病状态。OSAHS患者有不同程度的肺功能受损 ,但睡眠呼吸紊乱严重程度与肺功能减损程度间无线性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重叠综合征 肺功能
下载PDF
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与血管内皮功能 被引量:4
12
作者 谭海 张锦 《国外医学(呼吸系统分册)》 2005年第8期583-585,共3页
关键词 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血管内皮功能 低氧血症 高碳酸血症 器官功能损害
下载PDF
重症肺炎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周玮 张淑香 张锦 《宁夏医学院学报》 2004年第1期43-44,共2页
为分析重症肺炎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ARDS)的临床特点并了解影响其预后的相关危险因素 ,初步探讨降低重症肺炎并发ARDS病死率的措施 ,分析 11例符合我国重症肺炎和ARDS诊断标准的重症肺炎合并ARDS患者的临床资料 ,并对病死组与治愈... 为分析重症肺炎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ARDS)的临床特点并了解影响其预后的相关危险因素 ,初步探讨降低重症肺炎并发ARDS病死率的措施 ,分析 11例符合我国重症肺炎和ARDS诊断标准的重症肺炎合并ARDS患者的临床资料 ,并对病死组与治愈组的分布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11例患者死亡 7例 ,治愈 4例 ,死亡组年龄 54 8± 4 9岁 ,治愈组年龄 4 2 4± 6 9岁 (P <0 0 1) ;机械通气前氧合指数病死组与治愈组分别为 14 2 4± 6 8、2 0 4 2± 52 (P <0 0 1)。提示 ,重症肺炎并发ARDS病情危重 ,病死率高 ( 6 3 6 % )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临床分析 并发症
下载PDF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血浆ET-1水平及血压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杨朝 张锦 《宁夏医学院学报》 2004年第1期4-5,8,共3页
目的 :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OSAHS)患者血浆内皮素 - 1(ET - 1)水平及血压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选择 2 5名中重度OSAHS患者及 2 5名正常人作对照。进行整夜睡眠多导生理记录仪 (PSG)监测 ,对确诊OSAHS者 ,第二夜施以nC... 目的 :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OSAHS)患者血浆内皮素 - 1(ET - 1)水平及血压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选择 2 5名中重度OSAHS患者及 2 5名正常人作对照。进行整夜睡眠多导生理记录仪 (PSG)监测 ,对确诊OSAHS者 ,第二夜施以nCPAP治疗 ,共 3d。分别于诊断和nCPAP治疗后晨起觉醒采血 ,正常对照也以相同方法采血 ,用放免法测定ET - 1并每日观察血压。结果 :①nCPAP治疗前 ,OSAHS患者平均动脉压 (MBP)、血浆ET - 1高于正常对照 (P <0 0 1) ;nCPAP治疗后 ,MBP、血浆ET- 1均降低 (P <0 0 1)。②ET - 1变化与MBP、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 (AHI)、最低氧饱和度 (最低SaO2 )均明显相关。结论 :①睡眠窒息可引起血压升高及血浆ET- 1水平升高 ,经nCPAP治疗可以逆转。②ET -1的异常可能在OSAHS患者合并高血压中起一定的病理生理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血浆 ET-1 血压 临床研究
下载PDF
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与心血管疾病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5
作者 谭海 张锦 《宁夏医学院学报》 2003年第6期449-452,共4页
关键词 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心血管疾病 病理生理学 高血压 肺动脉高压 冠心病 充血性心力衰竭
下载PDF
宁夏及其周边地区住院疾病对人群健康影响综合效应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丁慧敏 张锦 马小英 《宁夏医学院学报》 2005年第4期276-279,共4页
目的分析住院病种变动趋势,明确住院疾病对人群健康的影响程度.方法采用秩和比法(RSR),以卫生部统计报表要求的24个病种为标准,对宁夏医学院附属医院1990~2001年4个年段(每3年为一个年段)22.5万例住院病人的出院人数、病死人数、平均... 目的分析住院病种变动趋势,明确住院疾病对人群健康的影响程度.方法采用秩和比法(RSR),以卫生部统计报表要求的24个病种为标准,对宁夏医学院附属医院1990~2001年4个年段(每3年为一个年段)22.5万例住院病人的出院人数、病死人数、平均住院日、平均费用、治愈率、病死率等6项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对宁夏及其周边地区人群健康影响综合效应较严重的疾病在前2个年段各为12种,在后2个年段上升为14种.其中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心脏病在4个年段中均排列在最严重档;在较严重档中传染病、内分泌营养代谢及免疫疾病、肌肉骨骼和结缔组织病、泌尿生殖系统疾病有逐年上升趋势.结论 20世纪90年代后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损伤中毒对本地区人群身体健康的影响程度非常严重,应适应疾病模式变化调整、配置好现有卫生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院疾病 秩和比法 宁夏
下载PDF
宁夏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临床分析
17
作者 许德凤 崔丽萍 孟朝凤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4年第z1期9-11,共3页
目的分析宁夏地区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临床和流行病学特点,探讨其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对宁夏地区收治的5例患者的临床、实验室、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例均为输入性病例,潜伏期为2-11天;全部患者均有高热,头痛,全身肌肉酸痛,部... 目的分析宁夏地区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临床和流行病学特点,探讨其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对宁夏地区收治的5例患者的临床、实验室、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例均为输入性病例,潜伏期为2-11天;全部患者均有高热,头痛,全身肌肉酸痛,部分有咳嗽、胸闷、气促、腹泻;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正常;X线胸片显示肺部斑片状渗出性阴影,单侧多叶或双侧改变特点,初期进展快而后期恢复较慢;5例血清学抗体检查全部阳性;并发严重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死亡1例,其余4例痊愈出院;所有接触患者的医务人员无1例感染。结论宁夏地区均为输入性病例;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是传染性很强的疾病,密切近距离接触是其主要传播途径,持续高热,胸片变化快、多叶多段病变及外周血白细胞正常为其临床特点;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是避免疫情播散、改善预后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 非典型性传染性 呼吸窘迫综合征 流行病学 回顾性研究
下载PDF
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多系统器官损害98例临床分析
18
作者 张淑香 赵春梅 +1 位作者 苑秀梅 郑西卫 《宁夏医学院学报》 2001年第6期448-449,共2页
为减少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OSAS)的误诊 ,观察了 98例OSAS患者的多系统器官损害。结果发现OSAS患者中 ,高血压、冠心病、脑梗塞、糖尿病的发生率较正常人群明显增高 ,认为缺氧、CO2 潴留是导致多系统器官损害的主要原因 。
关键词 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多系统器官损害 并发症 OSAS
下载PDF
不同肺部疾病并发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痰液标本病原菌监测及耐药性分析
19
作者 李芳 关静琳 张锦 《承德医学院学报》 2008年第1期15-18,共4页
目的:分析不同肺部疾病并发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痰检阳性标本病原菌分布特点及药敏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宁夏医学院附属医院呼吸内科病房2005年1月至2007年8月不同肺部疾病并发下呼吸道感染的成年住院患者,痰标本分离病原... 目的:分析不同肺部疾病并发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痰检阳性标本病原菌分布特点及药敏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宁夏医学院附属医院呼吸内科病房2005年1月至2007年8月不同肺部疾病并发下呼吸道感染的成年住院患者,痰标本分离病原菌的分布及其耐药性进行性回顾分析。采用VITEK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鉴定菌种并进行药敏试验,用Kirby-Bauer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505例患者共分离出658株细菌,其中革兰阴性杆菌(GNB)占75.69%、革兰阳性球菌(GPB)占24.31%。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不动杆菌属、大肠埃希氏菌对亚胺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丁胺卡那的敏感率较高;GPB对万古霉素敏感性最高。结论:不同肺部疾病并发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不同肺部疾病感染病原菌耐药性不同。应加强抗生素的管理及细菌监测,规范经验性抗生素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部疾病 下呼吸道感染 病原菌 耐药性
下载PDF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和Ki67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吴萍 张锦 +3 位作者 李蓉 吕怀盛 秦憬 张建中 《肿瘤防治杂志》 CAS 2004年第9期913-918,共6页
目的 :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epi dermalgrowthfactorreceptor ,EGFR)和Ki67在非小细胞肺癌 (non smallcelllungcancer,NSCLC)中的表达及其与NSCLC发生、发展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对经随访资料完整的术后NSCLC组织标本 60例、癌旁组织 ... 目的 :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epi dermalgrowthfactorreceptor ,EGFR)和Ki67在非小细胞肺癌 (non smallcelllungcancer,NSCLC)中的表达及其与NSCLC发生、发展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对经随访资料完整的术后NSCLC组织标本 60例、癌旁组织 2 0例和肺正常组织 5例 ,采用SP免疫组化法检测EGFR和Ki67。对术后辅助性化疗 3 6例 ,分析疗效与EGFR和Ki67表达的关系。结果 :NSCLC中EGFR表达阳性率为 65 % ,阳性细胞的棕黄色颗粒位于细胞质 ;Ki67表达阳性率为 81 67% ,阳性细胞的棕黄色颗粒位于细胞核 ;2 0例癌旁组织及 5例正常肺组织未见阳性染色细胞。癌组织EGFR和Ki67表达与癌旁组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NSCLC中EGFR和Ki67阳性表达与年龄、性别、吸烟与否、肿瘤细胞的病理类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与肿瘤大小、病理分级、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密切相关 ,P <0 0 5。EGFR和Ki67表达阳性者 3年生存率分别为19 86%和 3 1 3 3 % ,低于阴性表达 70 11%和90 91% ,P <0 0 5 ;接受术后辅助性化疗的患者 ,EGFR和Ki67阳性表达复发转移率分别为 70 3 7%和 62 5 0 % ,高于阴性表达 11 11%和 0 ,P <0 0 5。结论 :EGFR和Ki67在NSCLC中的异常或过度表达与肿瘤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病理学 受体 表皮生长因子-尿抑胃素生物合成 Ki67抗原/生物合成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