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LG13突变相关糖基化障碍型癫痫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刘安红 张静 +3 位作者 李书香 钱欣 夏阳 高鹏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091-1096,共6页
癫痫(EP)是一组以大脑神经元异常放电为核心特征的慢性神经系统疾病,然而,约有1/3的患者存在明显的耐药性,研究证实遗传因素起重要作用。ALG13基因编码尿苷二磷酸-N-乙酰葡糖胺(UDP-GlcNAc)转移酶的亚基,其突变可导致先天性糖基化障碍(C... 癫痫(EP)是一组以大脑神经元异常放电为核心特征的慢性神经系统疾病,然而,约有1/3的患者存在明显的耐药性,研究证实遗传因素起重要作用。ALG13基因编码尿苷二磷酸-N-乙酰葡糖胺(UDP-GlcNAc)转移酶的亚基,其突变可导致先天性糖基化障碍(CDG),此类患者多伴有癫痫发作,这提示ALG13基因遗传变异与糖基化障碍及癫痫之间存在强关联。该综述首次系统地整合了ALG13基因结构功能,以及其突变与癫痫之间的关联证据和潜在作用机制。通过多维度剖析,为深入探究ALG13基因与癫痫的关系、开展精准诊断及靶向药物研发,提供重要的临床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G13 糖基化障碍 N-糖基化 癫痫
下载PDF
LncRNAs调控细胞自噬在感染性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李爱琴 张震 +2 位作者 张旭 田秉仁 徐雅楠 《广东医学》 2025年第2期316-320,共5页
细胞自噬是真核细胞通过溶酶体将受损细胞器或入侵病原体等异物,降解为生物大分子并回收利用的一种“自清洁”进程。其正常进行不仅有助于维持胞内稳态,在机体抗感染过程中也发挥重要功能。因此,细胞自噬与多种感染性疾病的发生发展密... 细胞自噬是真核细胞通过溶酶体将受损细胞器或入侵病原体等异物,降解为生物大分子并回收利用的一种“自清洁”进程。其正常进行不仅有助于维持胞内稳态,在机体抗感染过程中也发挥重要功能。因此,细胞自噬与多种感染性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近年来,越来越多证据表明,细胞自噬受到众多因素的调控,其中长链非编码RNA(LncRNAs)作为基因表达调控的新型明星分子,通过调控细胞自噬进而在感染性疾病中扮演重要作用。因此,本文就LncRNAs调控细胞自噬在感染性疾病中作用及分子机制展开综述,旨在为自噬相关感染性疾病的诊疗寻找新的分子标志物与药物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链非编码RNA 细胞自噬 感染性疾病
下载PDF
LncRNA ZEB2-AS1联合亲本基因ZEB2在卵巢癌SKOV3细胞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3
作者 董辉 王晶 +1 位作者 杨丹 丁永慧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3期28-40,共13页
目的探索LncRNA ZEB2-AS1联合亲本基因ZEB2在卵巢癌SKOV3细胞中的功能及可能的机制。方法原位杂交和免疫组织化学分别检测ZEB2-AS1和ZEB2在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建立ZEB2-AS1的过表达和沉默SKOV3细胞模型;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流式... 目的探索LncRNA ZEB2-AS1联合亲本基因ZEB2在卵巢癌SKOV3细胞中的功能及可能的机制。方法原位杂交和免疫组织化学分别检测ZEB2-AS1和ZEB2在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建立ZEB2-AS1的过表达和沉默SKOV3细胞模型;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和周期;细胞免疫荧光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上皮-间充质相互作用(EMT)相关蛋白的表达;双萤光素酶基因报告实验检测ZEB2-AS1与ZEB2、microRNA-145(miR-145)的结合关系。结果ZEB2-AS1和ZEB2均表达于卵巢癌组织中的细胞质和细胞核;相比SKOV3细胞,ZEB2-AS1过表达的SKOV3细胞增殖能力增强(P<0.05),凋亡能力减弱(P<0.05),侵袭和迁移能力增强(P<0.05),S期细胞数增加(P<0.05),G1期细胞数减少(P<0.05);EMT相关蛋白E-cadherin相对表达量降低(P<0.05),N-cadherin和Vimentin相对表达量升高(P<0.05);而ZEB2-AS1沉默的SKOV3细胞则相反。双萤光素酶报告实验结果证实,ZEB2-AS1和miR-145具有结合关系,ZEB2-AS1与ZEB2 mRNA具有结合关系。结论LncRNA ZEB2-AS1联合亲本基因ZEB2在卵巢癌SKOV3细胞中发挥促EMT的功能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癌 LncRNA ZEB2-AS1 ZEB2 上皮-间充质相互作用
下载PDF
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杆菌耐药性及其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王艺璇 康宇婷 +3 位作者 兰敏 李秋洁 邱卓然 贾伟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2023年第11期1104-1110,共7页
目的探讨临床分离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杆菌(CRKP)的耐药性及分子流行病学。方法收集2019—2020年分离的CRKP菌株,利用VITEK 2 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进行菌株鉴定及药敏分析,利用PCR技术检测耐药基因(KPC、NDM、SHV、TEM、IMP、O... 目的探讨临床分离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杆菌(CRKP)的耐药性及分子流行病学。方法收集2019—2020年分离的CRKP菌株,利用VITEK 2 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进行菌株鉴定及药敏分析,利用PCR技术检测耐药基因(KPC、NDM、SHV、TEM、IMP、OXA-48、VIM)、毒力基因(fimH、mrkD、entB、magA、rmpA、rmpA2)、荚膜血清型(K1、K2、K5、K20、K54、K57)及7对管家基因(rpoB、gapA、mdh、pgi、phoE、infB、tonB)确定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同时进行wzi基因测序。结果47株CRKP来源科室主要为新生儿重症监护室19株(40.43%),儿童重症监护室11株(23.40%),呼吸与危重症3株(6.38%);分离CRKP标本类型包括痰液26例(55.32%)、静脉血9例(19.15%)、呼吸道导管尖端3例(6.38%)等。药敏实验结果显示,47株CRKP对亚胺培南耐药率达100.00%,美罗培南耐药率为89.36%,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耐药率达87.23%~97.87%,哌拉西林耐药率为93.62%;bla_(TEM)、bla_(SHV)、bla_(NDM)耐药基因检出率较高,依次为80.85%、70.21%和61.70%,bla_(KPC)耐药基因检出率为27.66%,bla_(OXA-48)耐药基因检出率为31.91%,blaIMP耐药基因检出率为19.15%,bla_(VIM)未检出耐药基因;毒力基因检测显示,fimH检出率最高,为93.62%,其次依次为entB(78.72%)、rmpA2(12.77%)、magA(8.51%)、rmpA(6.3%),12.77%的菌株同时检出携带3种及以上毒力基因;K分型显示共有7株被明确分型,其中6株CRKP为K57型(12.77%),1株为K1型(2.13%),其余菌株无明确荚膜血清型。wzi测序结果显示,47株CRKP(100.00%)均有已知wzi等位基因,其中46株(97.87%)具有已知12种K型,包括wzi100-K10(40.43%)、wzi209-K47(17.02%)、wzi206-K57(12.77%)、wzi64-K64(6.38%)、wzi141-K25(4.26%)、wzi1-K1(2.13%)、wzi19-K19(2.13%)、wzi84-K28(2.13%)、wzi155-K35(2.13%)、wzi38-K38(2.13%)、wzi45-K45(2.13%)、wzi162-K122(2.13%),仅1株为wzi509,无对应荚膜血清型。与K分型法相比,两组检出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MLST分型共检出9种ST型,其中以ST76型(ST76-K10)和ST11型(ST11-K47、ST11-K64、ST11-K25)为主,另有2株无准确ST分型,其等位基因gapA、infB、mdh、pgi、phoE、rpoB、tonB编号依次为2、1、1、1、9、1、112和16、24、46、27、153、22、252。结论多型CRKP的传播具有潜在局部扩大的可能性,需进一步加强对耐药菌株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杆菌 耐药性 多位点序列分型 wzi测序
下载PDF
中国地区家猫弓形虫流行病学特征及空间聚集性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苏雅静 林雪 +2 位作者 张晨 薛頔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913-921,共9页
目的了解我国家猫弓形虫感染状况和空间分布特征,以期为刚地弓形虫的预防和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本研究基于PubMed、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及百度学术数据库选择性文献调查检索,检索截至2023年12月31日发表的关于中国地区家猫弓形... 目的了解我国家猫弓形虫感染状况和空间分布特征,以期为刚地弓形虫的预防和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本研究基于PubMed、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及百度学术数据库选择性文献调查检索,检索截至2023年12月31日发表的关于中国地区家猫弓形虫血清流行率的调查研究。应用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s,GIS)对中国地区家猫弓形虫感染状况进行空间定位与表达。采用SPSS 26.0软件统计分析。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984年至2023年间发表的86项符合条件的研究,涵盖28个省级行政区,涉及20722只猫。ArcGIS分级统计结果显示,我国家猫弓形虫血清抗体总阳性率为14.78%(3080/20836,95%CI:14.07%~15.03%)。西藏自治区、天津市、海南省、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至今尚未见猫弓形虫流行病学调查研究。猫弓形虫血清抗体阳性率最高的地区是山西省(60%,54/90,95%CI:49.82%~70.18%),其次是河北省(57.33%,43/75,95%CI:46.07%~68.59%)、河南省(45.53%,173/380,95%CI:40.52%~50.54%)和云南省(43.64%,24/55,95%CI:30.49%~56.79%),而弓形虫血清抗体阳性率最低的地区是江西省(2.47%,2/81,95%CI:-0.90%~5.90%)。我国北方地区的猫弓形虫血清抗体阳性率为14.12%(2044/14481,95%CI:12.34%~15.90%),而南方地区的阳性率为16.30%(1036/6355,95%CI:15.40%~17.20%),两者间有统计学差异(χ^(2)=16.60,P<0.05)。此外,时间分布结果显示,1984-2023年我国猫弓形虫血清抗体阳性率总体呈下降趋势。结论弓形虫在我国家猫中广泛传播,流行周期稳定且不同地区之间差异很大。由于宠物猫在我国日益流行,以及这些猫与人类之间的亲密关系可能会带来重大的暴露风险。因此,养猫与人类弓形虫感染之间的联系,以及如何减少人类通过猫接触弓形虫和猫弓形虫卵囊污染环境,需要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弓形虫 流行病学 中国 GIS技术
下载PDF
CIRBP对人卵巢癌细胞SKOV3的促癌功能研究
6
作者 俞梦楚 王枚 +2 位作者 董辉 张旭 简鹏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2024年第9期886-892,共7页
目的探索冷诱导RNA结合蛋白(CIRBP)对人卵巢癌细胞SKOV3的促癌作用。方法采用生物信息学分析CIRBP在卵巢癌中的表达情况,建立CIRBP基因沉默和过表达的慢病毒稳转SKOV3细胞株,采用CCK-8法、流式细胞法、细胞划痕法分别检测细胞的增殖、... 目的探索冷诱导RNA结合蛋白(CIRBP)对人卵巢癌细胞SKOV3的促癌作用。方法采用生物信息学分析CIRBP在卵巢癌中的表达情况,建立CIRBP基因沉默和过表达的慢病毒稳转SKOV3细胞株,采用CCK-8法、流式细胞法、细胞划痕法分别检测细胞的增殖、凋亡、周期和迁移,采用细胞免疫荧光法检测β-catenin核转位,采用RT-qPCR检测CIRBP mRNA表达水平,采用Western blot检测CIRBP、β-连环蛋白(β-catenin)和磷酸化β-连环蛋白(p-β-catenin)的表达水平。结果CIRBP在卵巢癌中的表达下调(P<0.05),成功构建CIRBP沉默和过表达细胞模型,CIRBP沉默导致细胞增殖、迁移能力下降(P<0.05),细胞凋亡率、G0/G1期比例上升(P<0.05),β-catenin蛋白核转位水平下降(P<0.05),β-catenin蛋白水平下调(P<0.05),而p-β-catenin蛋白水平上调(P<0.05),CIRBP的过表达则相反。结论CIRBP促进β-catenin的表达和核转位,从而影响卵巢癌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癌 卵巢癌细胞SKOV3 冷诱导RNA结合蛋白 功能和机制
下载PDF
亚精胺/精胺N1-乙酰转移酶1参与血管平滑肌细胞钙化
7
作者 王凯茹 付士哲 +7 位作者 李家辉 燕茹 马玉茹 师波 冶从燕 闫瑞 丛广志 贾绍斌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2期6836-6842,共7页
背景:多胺在组织钙化中发挥重要作用。亚精胺/精胺N1-乙酰转移酶1作为调控细胞内多胺代谢的关键限速酶,其异常表达与多种病理过程相关,但在血管钙化中的作用尚未明确。目的:探讨亚精胺/精胺N1-乙酰转移酶1在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钙化中的... 背景:多胺在组织钙化中发挥重要作用。亚精胺/精胺N1-乙酰转移酶1作为调控细胞内多胺代谢的关键限速酶,其异常表达与多种病理过程相关,但在血管钙化中的作用尚未明确。目的:探讨亚精胺/精胺N1-乙酰转移酶1在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钙化中的作用。方法:①生物信息学分析:通过GEO数据集分析亚精胺/精胺N1-乙酰转移酶1在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及其周围健康颈动脉组织中的表达差异;通过PanglaoDB公共基因表达数据库单细胞测序观察亚精胺/精胺N1-乙酰转移酶1细胞群的表达丰度和定位。②将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分为3组,对照组用DMEM培养基培养,钙化组用含10 mmol/Lβ-甘油磷酸钠和3 mmol/L氯化钙的DMEM培养基诱导细胞钙化,50,100μmol/L二乙酰胺三氮脒组在钙化培养基的基础上,用50,100μmol/L亚精胺/精胺N1-乙酰转移酶1抑制剂二乙酰胺三氮脒处理细胞。培养7-10 d,进行茜素红S染色以及细胞钙含量和碱性磷酸酶活性检测,Western blot检测Runt相关转录因子2、骨形态发生蛋白2、α-平滑肌肌动蛋白和亚精胺/精胺N1-乙酰转移酶1的蛋白表达,免疫荧光染色检测Runt相关转录因子2和亚精胺/精胺N1-乙酰转移酶1的表达。结果与结论:①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与健康颈动脉组织相比,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亚精胺/精胺N1-乙酰转移酶1和Runt相关转录因子2的表达显著上调(P<0.05);单细胞测序数据库分析证实了亚精胺/精胺N1-乙酰转移酶1在血管平滑肌细胞中表达;②与对照组比较,钙化组Runt相关转录因子2、骨形态发生蛋白2、亚精胺/精胺N1-乙酰转移酶1、钙含量和碱性磷酸酶活性明显增加,而α-平滑肌肌动蛋白表达明显减少(均P<0.05);与钙化组比较,50,100μmol/L二乙酰胺三氮脒组Runt相关转录因子2、骨形态发生蛋白2、钙含量和碱性磷酸酶活性明显降低,而α-平滑肌肌动蛋白表达明显增加(均P<0.05);③免疫荧光实验显示,与钙化组比较,50,100μmol/L二乙酰胺三氮脒组Runt相关转录因子2的表达强度明显降低。结果证实,亚精胺/精胺N1-乙酰转移酶1可能通过上调Runt相关转录因子2的表达,促进血管平滑肌细胞钙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 亚精胺/精胺N1-乙酰转移酶1(SAT1) Runt相关转录因子2 血管钙化 生物信息学 平滑肌肌动蛋白
下载PDF
宫腔粘连患者TCRA术后不同剂量雌激素对子宫内膜血流的影响
8
作者 杨洁 徐大宝 +4 位作者 金毅然 罗桑 杨澈 邹晓洁 刘丹 《实用妇产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0-135,共6页
目的:分析宫腔粘连(IUA)患者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TCRA)后不同剂量雌激素对子宫内膜血流的影响。方法:将2021~2023年在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行TCRA的中、重度两组IUA患者共70例根据术后不同雌激素用量,组内再分为A组(4 mg/d)和B组(6 mg... 目的:分析宫腔粘连(IUA)患者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TCRA)后不同剂量雌激素对子宫内膜血流的影响。方法:将2021~2023年在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行TCRA的中、重度两组IUA患者共70例根据术后不同雌激素用量,组内再分为A组(4 mg/d)和B组(6 mg/d)。2月后复查宫腔镜,3月后随访月经量、B超检测分泌期子宫内膜厚度及血流参数,免疫荧光法检测增殖、纤维化及血流相关因子。结果:①重度IUA组内,A_(2)组与B_(2)组在宫腔再粘连率无差异,B_(2)组子宫内膜上皮化满意率及子宫内膜腺管密度满意率优于A_(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度IUA组内3项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术后3月:重度IUA组内,两组在月经量、子宫内膜厚度(ET)、子宫内膜容积(EV)、子宫内膜血流值(血管指数、血流指数、血管化血流指标)、子宫动脉血流值(子宫动脉搏动指数、子宫动脉阻力指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述指标在中度IUA组内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子宫内膜标志物检测:重度IUA组内B_(2)组的增殖标志物(Ki-67)及血管生成标志物(CD31、CD34、CD146、b-FGF、VEGF)表达较A_(2)组高,而纤维化标志物(α-SMA、TGF-β1)表达较A_(2)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度IUA组内A_(1)组和B_(1)两组上述指标表达水平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CRA术后短期应用相对大剂量雌激素(6 mg/d)可以通过对重度IUA患者子宫内膜血流的改善促进子宫内膜更好地修复,而对中度IUA子宫内膜修复影响没有差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腔粘连 经宫腔镜宫腔粘连分离术 雌激素 子宫内膜血流
下载PDF
1987—2023年中国区域犬感染弓形虫的空间流行病学分析
9
作者 苏雅静 林雪 +2 位作者 梁小燕 张晨 薛頔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1-128,共8页
目的 刚地弓形虫是一种全球广泛分布的胞内原生动物病原体,犬类被认为是人类感染弓形虫的潜在危险因素。本研究旨在系统分析1987—2023年中国区域犬弓形虫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以期为我国刚地弓形虫的预防和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通过P... 目的 刚地弓形虫是一种全球广泛分布的胞内原生动物病原体,犬类被认为是人类感染弓形虫的潜在危险因素。本研究旨在系统分析1987—2023年中国区域犬弓形虫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以期为我国刚地弓形虫的预防和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通过PubMed、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和百度学术数据库检索1987—2023年中国区域犬弓形虫流行病学数据,并利用Excel建立数据库。ArcGIS 10.2软件对犬弓形虫流行病学数据进行可视化展现。统计分析采用SPSS 26.0软件,采用χ2检验进行组间差异的比较,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1987—2023年,中国犬感染弓形虫的血清阳性率总体呈平稳趋势,犬弓形虫血清抗体总阳性率为13.97%。其中,云南省的犬弓形虫血清阳性率居全国之首,高达27.65%,而陕西省的犬弓形虫血清阳性率则较低,仅为0.56%,各省份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国34个省级行政区中,部分地区未见犬弓形虫流行病学数据。西南地区的犬弓形虫血清阳性率显著高于其他地区(P<0.05)。对比1987—2004年和2005—2023年2个时期的犬弓形虫血清阳性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犬弓形虫感染在我国分布广泛,流行周期稳定。应采相应防控措施,加强相关疫情监测,提高公众对弓形虫病的防控知识普及,以降低弓形虫病的传播风险,保障公共健康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弓形虫 空间流行病学 动态 GIS技术
下载PDF
NKD1调控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影响结直肠肿瘤细胞周期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石斌 王嘉 +2 位作者 马荣 王鹏 曹佳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23年第5期393-397,F0003,共6页
目的探讨NKD1调控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影响结直肠肿瘤细胞周期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免疫组化和RT-PCR方法,检测NKD1在结直肠肿瘤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选择人结直肠癌细胞SW620和HT29,分别转染NKD1干扰(NKD1 siRNA)慢病毒载体,R... 目的探讨NKD1调控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影响结直肠肿瘤细胞周期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免疫组化和RT-PCR方法,检测NKD1在结直肠肿瘤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选择人结直肠癌细胞SW620和HT29,分别转染NKD1干扰(NKD1 siRNA)慢病毒载体,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转染效果;定量蛋白质组学联合生信分析筛选NKD1富集的生物学功能及信号通路;CCK8、平板克隆实验检测NKD1对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NKD1对细胞周期标志物表达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核心分子的蛋白表达。结果NKD1在结直肠癌组织中表达高于癌旁组织(P<0.05);下调NKD1导致SW620和HT29细胞中NKD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降低(P<0.05);定量蛋白质组学联合生信分析显示,下调NKD1差异蛋白主要富集细胞增殖和细胞周期生物过程,且显著富集细胞周期信号通路;相比对照组(Control组和NC组),siNKD1组SW620和HT29细胞增殖能力明显下降(P<0.05),细胞周期标志物CyclinD1、CDK2、CDK4、CDK6 mRNA和蛋白表达均降低(P<0.05)。下调NKD1促进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核心分子β-catenin、GSK3β、Axin2、c-Jun蛋白表达升高(P<0.05)。结论NKD1异常表达与结直肠癌发病机制相关,NKD1通过负向调控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促进结直肠癌细胞增殖和细胞周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KD1 结直肠癌 定量蛋白质组学 WNT/Β-CATENIN信号通路 细胞周期
下载PDF
单细胞基因测序在肿瘤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1
作者 香香 董辉 王利新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3年第1期1-4,共4页
单细胞测序是一种以单个细胞为单位,通过对单细胞遗传物质扩增、标记、建库和测序,最后对整个疾病进行系统的探索。恶性肿瘤是由体细胞突变产生、以不受控制的增殖和侵袭为特点的一种疾病。单细胞测序可以全方位分析单个细胞的遗传信息... 单细胞测序是一种以单个细胞为单位,通过对单细胞遗传物质扩增、标记、建库和测序,最后对整个疾病进行系统的探索。恶性肿瘤是由体细胞突变产生、以不受控制的增殖和侵袭为特点的一种疾病。单细胞测序可以全方位分析单个细胞的遗传信息,探索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使肿瘤基础和临床应用转化研究达到了传统测序方法难以实现的极高精确度和灵敏度。本文综述了单细胞测序在肿瘤微环境、免疫浸润与治疗、肿瘤分型、肿瘤细胞异质性、肿瘤细胞演化与诊疗和肿瘤转移机制及循环肿瘤细胞的探索研究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细胞测序 肿瘤异质性 肿瘤微环境 肿瘤免疫 精准治疗 循环肿瘤细胞
下载PDF
基于GIS技术的中国地区牛源弓形虫流行病学及空间分布特征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苏雅静 林雪 +3 位作者 康宇婷 乔霞 王亮 薛頔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998-1008,1023,共12页
目的了解我国牛源弓形虫的流行现状及空间分布特征,以期为牛源弓形虫疾病监测和预防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检索中国知网、百度学术和PubMed数据库,搜集我国区域近40年(1985—2022年)的牛源弓形虫相关文献,应用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a... 目的了解我国牛源弓形虫的流行现状及空间分布特征,以期为牛源弓形虫疾病监测和预防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检索中国知网、百度学术和PubMed数据库,搜集我国区域近40年(1985—2022年)的牛源弓形虫相关文献,应用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s,GIS)对我国牛源弓形虫的流行情况进行空间定位与表达。结果我国牛源弓形虫血清抗体总阳性率为11.08%(8139/73480,95%CI:10.96%~11.20%)。南方地区比北方地区的牛源弓形虫病问题严重,南方地区牛源弓形虫感染率为14.74%(4332/29383,95%CI:13.46%~16.02%),而北方地区感染率为9.23%(4294/46501,95%CI:8.97%~9.49%),但两者间无统计学差异(χ^(2)=27.964,P>0.05)。牛源弓形虫血清抗体阳性率较高的省份有浙江(27.64%,76/275,95%CI:22.34%~32.94%)、重庆(27.25%,94/345,95%CI:22.57%~31.93%)、西藏(21.97%,76/346,95%CI:22.57%~26.35%)和湖南(20.26%,487/2404,95%CI:12.93%~36.13%)。江西、湖北、香港地区、澳门地区和台湾地区尚未见对牛弓形虫病的流行病学调查。我国牛源弓形虫流行病学调查主要集中在青海、河南、云南、新疆和甘肃等省份,尤其青海地区,涉及的地级县市高达20个。我国牦牛弓形虫血清抗体总阳性率为16.27%(1469/9029,95%CI:15.51%~17.03%)。牦牛弓形虫阳性率较高的省份有四川(33.73%,85/252,95%CI:30.75%~36.71%),西藏(26.96%,62/230,95%CI:21.23%~32.67%)和甘肃(22.53%,639/2836,95%CI:21.00%~24.06%)。与1985—2004年采集的牛源和牦牛源弓形虫感染率相比,2005—2022年我国牛源和牦牛源弓形虫总感染率明显降低(χ^(2)=1393.914,P<0.05)。结论应用GIS技术可视化展现了我国牛源弓形虫的空间分布特征;牛源弓形虫在我国广泛传播,流行周期稳定,且不同地区间的弓形虫阳性率差异很大,应加强对牛源弓形虫感染的监测和防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弓形虫病 GIS技术 流行病学 中国
下载PDF
4株携带blaNDM基因的弗氏柠檬酸杆菌的分子特征研究
13
作者 兰敏 赵志军 +6 位作者 康宇婷 汪澎涛 王艺璇 李佳铭 刘春兰 马慧慧 贾伟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670-674,681,共6页
目的 研究携带blaNDM基因的耐碳青霉烯类弗氏柠檬酸杆菌的分子特征,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宁夏某医院患者感染的耐碳青霉烯类弗氏柠檬酸杆菌并进行药敏试验,扩增菌株耐药基因,验证细菌表型,分析blaNDM基因水平转移情况,应用多... 目的 研究携带blaNDM基因的耐碳青霉烯类弗氏柠檬酸杆菌的分子特征,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宁夏某医院患者感染的耐碳青霉烯类弗氏柠檬酸杆菌并进行药敏试验,扩增菌株耐药基因,验证细菌表型,分析blaNDM基因水平转移情况,应用多位点序列分型进行同源性分析。结果 4株菌主要来自肝胆外科,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高度耐药,各菌株均检出blaNDM基因和其他不同耐药基因,碳青霉烯酶表型阳性,4株菌成功进行质粒接合试验,blaNDM基因均转移至大肠埃希菌J53AZ^(R),MLST分型显示共4种ST型,分别为ST85、ST116、ST131和ST551。结论 检出4株携带blaNDM基因的耐碳青霉烯类弗氏柠檬酸杆菌,菌株对多种抗生素耐药,临床应加强抗生素使用管理,医院应重视耐药菌检测和监测工作的实施,防止耐药菌进一步流行造成更大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碳青霉烯类弗氏柠檬酸杆菌 新德里金属β-内酰胺酶 耐药基因
下载PDF
circRNA CCND1对人肝癌HepG2细胞增殖、凋亡、侵袭和迁移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董辉 顾铃毓 +1 位作者 俞梦楚 张旭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8期1-8,共8页
目的 探讨circRNA CCND1对人肝癌HepG2细胞增殖、凋亡、侵袭和迁移的影响。方法 采用荧光原位杂交(FISH)实验及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circRNA CCND1在HepG2细胞及L02细胞中的表达情况;进一步干扰及过表达circRNA CCND1... 目的 探讨circRNA CCND1对人肝癌HepG2细胞增殖、凋亡、侵袭和迁移的影响。方法 采用荧光原位杂交(FISH)实验及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circRNA CCND1在HepG2细胞及L02细胞中的表达情况;进一步干扰及过表达circRNA CCND1后,通过qRT-PCR检测circRNA CCND1在HepG2细胞中的表达情况,CCK-8法和EDU法检测HepG2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细胞周期,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侵袭情况,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情况。结果 HepG2细胞circRNA CCND1相对表达量较LO2细胞高(P <0.05)。Si-circRNA CCND1组circRNA CCND1相对表达量较Control组和Si-NC组下降(P <0.05),Oe-circRNA CCND1组较Control组和Oe-NC组升高(P <0.05)。各组细胞培养0、24、48、72和96 h后细胞增殖活性比较,经重复测量设计的方差分析,结果:(1)不同时间点细胞增殖活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各组细胞增殖活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3)各组细胞增殖活性变化趋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与Control组及Si-NC组比较,Si-circRNA CCND1组细胞凋亡率升高(P <0.05),G_(0)/G_(1)期比值升高(P <0.05),S及G_(2)/M期比值下降(P <0.05);与Control组及Oe-NC组比较,OecircRNA CCND1组细胞凋亡率下降(P <0.05),G_(0)/G_(1)期比值下降(P <0.05),S及G_(2)/M期比值升高(P <0.05)。Si-circRNA CCND1组细胞侵袭数、细胞迁移数较Control组、Si-NC组少(P <0.05),Oe-circRNA CCND1组较Control组及Oe-NC组多(P <0.05)。结论 circRNA CCND1能够促进人肝癌细胞HepG2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抑制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circRNA CCND1 HEPG2 细胞生理学现象
下载PDF
IL-1β通过激活ERK1/2信号通路抑制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CD200表达抑制巨噬细胞M2极化
15
作者 朱永朝 李莉 +5 位作者 王拯 谭希鹏 陶金 丁璐 董辉 叶鹏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93-198,共6页
目的探究白细胞介素1β(IL-1β)调控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CD200表达及其对巨噬细胞极化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无血清培养基分离培养获得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形态学观察及流式细胞术检测CD73、CD90、CD105、CD14、CD34、CD45、... 目的探究白细胞介素1β(IL-1β)调控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CD200表达及其对巨噬细胞极化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无血清培养基分离培养获得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形态学观察及流式细胞术检测CD73、CD90、CD105、CD14、CD34、CD45、人类白细胞抗原DR(HLA-DR)的表达,确定间充质干细胞属性;20 ng/mL IL-1β处理hUC-MSC 24 h,流式细胞术检测CD200阳性细胞率,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CD200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佛波酯(PMA)诱导THP-1巨噬细胞活化,并与IL-1β处理感染CD200过表达慢病毒的hUC-MSC共培养,流式细胞术检测CD11c和CD206阳性细胞比例;IL-1β联合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RK1/2)特异性抑制剂PD98059处理hUC-MSC,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MAPK)信号分子与CD200的表达。结果IL-1β显著下调hUC-MSC CD200蛋白表达与CD200阳性细胞率;过表达CD200显著上调hUC-MSC CD200表达,且CD200过表达hUC-MSC提高巨噬细胞CD206阳性细胞比率;IL-1β激活hUC-MSC的ERK1/2信号通路,PD98059上调IL-1β处理后hUC-MSC中CD200的蛋白表达。结论IL-1β通过激活ERK1/2信号通路抑制CD200的表达,进而抑制hUC-MSC对巨噬细胞向M2型极化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1β(IL-1β)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 CD200 巨噬细胞极化 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RK1/2)
原文传递
外泌体负载枸杞miR2911调控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促进非梗阻性无精子症大鼠生精功能恢复
16
作者 田稼 谢治远 +3 位作者 裴承斌 宋爱华 周岳 马良宏 《中华男科学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6期483-492,共10页
目的:研究外泌体负载的枸杞miRNA(Lb-miR2911)药物通过跨界调控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对非梗阻性无精子症(NOA)大鼠模型生精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4周龄雄性SD大鼠30只,采用白消安腹腔注射方法构建NOA模型,造模5周后将模型大鼠随机分... 目的:研究外泌体负载的枸杞miRNA(Lb-miR2911)药物通过跨界调控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对非梗阻性无精子症(NOA)大鼠模型生精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4周龄雄性SD大鼠30只,采用白消安腹腔注射方法构建NOA模型,造模5周后将模型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MC)、Lb-miR2911^(EXO)治疗组(Lb-miR2911^(EXO))、外泌体空载治疗组(Sham),每组10只。MC组NOA模型大鼠自然恢复,无特殊处理;Lb-miR2911^(EXO)组NOA模型大鼠,睾丸生精小管注射外泌体包被Lb-miR2911药物(0.1 mg/kg),1次/周,共治疗3次;Sham组NOA模型大鼠,睾丸生精小管注射外泌体空载药物(0.1 mg/kg),1次/周,共治疗3次。另取10只同龄正常健康SD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NC)。治疗后第2、6周采用RNA FISH技术观察Lb-miR2911药物在睾丸组织中的摄取及代谢变化;治疗后12周采用转录组测序分析结合Western印迹、RT-PCR方法检测各组大鼠睾丸组织中细胞增殖、精子发生及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基因表达;睾丸组织形态学及精子质量分析比较各组大鼠生精功能恢复情况;通过组织形态学分析结合血清TNF-α、IL-1β、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等指标检测评估Lb-miR2911外泌体药物对大鼠组织器官毒性。结果:治疗12周后睾丸组织形态学分析发现Lb-miR2911^(EXO)组大鼠睾丸组织各层次生精细胞排列规则,管腔中可见大量成熟精子,与Sham组比较,Johnsen评分显著增加(P<0.05),睾丸重量、睾丸指数、精子浓度和精子活力显著增加(P<0.05);转录组测序分析结合Western印迹、RT-PCR方法证实,与MC组相比,Lb-miR2911^(EXO)组DACT3基因表达下调(P<0.05),而DVL2、β-catenin表达上调,同时p-DVL2及β-catenin(nucleus)蛋白含量增加(P<0.05);细胞增殖相关基因CCND1、CCNE1、CCNE2 mRNA表达上调(P<0.05);精子发生相关基因DMC1、CCR6、JAM2、KLC3表达上调(P<0.05);组织器官毒性检测表明:治疗后Lb-miR2911^(EXO)组大鼠肺部、肝脏、肾脏组织未见病理性变化,与NC组比较血清TNF-α、IL-1β、AST、ALT、肌酐或尿素氮等水平未见升高(P>0.05)。结论:外泌体负载的Lb-miR2911药物通过跨界调节DACT3/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促进了NOA大鼠生精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枸杞 miRNA 精子发生 DACT3 WNT/Β-CATENIN通路 大鼠
原文传递
巨噬细胞极化在肝纤维化中的调控作用机制 被引量:2
17
作者 白小洋 张旭 +1 位作者 海龙 丁向春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11-615,共5页
肝纤维化是一种由病毒感染、酒精、化学物质等原因导致的慢性肝损伤的愈合反应,是慢性肝脏疾病进展为肝硬化和肝癌的关键环节。肝巨噬细胞被认为是肝损伤和修复的重要介质,巨噬细胞极化趋向对肝纤维化具有双向调控作用。本文阐述不同表... 肝纤维化是一种由病毒感染、酒精、化学物质等原因导致的慢性肝损伤的愈合反应,是慢性肝脏疾病进展为肝硬化和肝癌的关键环节。肝巨噬细胞被认为是肝损伤和修复的重要介质,巨噬细胞极化趋向对肝纤维化具有双向调控作用。本文阐述不同表型的肝巨噬细胞在肝纤维化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以期为纤维化的防治研究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纤维化 巨噬细胞 细胞极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