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9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PV疫苗接种与HSIL患者术后复发的相关性研究
1
作者 李莉 李小梅 韩淑霞 《宁夏医学杂志》 2025年第3期265-269,共5页
目的探讨接种人乳头状瘤病毒(HPV)疫苗对宫颈高级别上皮内瘤变(HSIL)患者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术后预防复发的作用。方法本研究纳入因宫颈癌前病变行LEEP手术、术后病理为HSIL且符合入组条件的患者290例,收集其相关资料,随访2年,将随访... 目的探讨接种人乳头状瘤病毒(HPV)疫苗对宫颈高级别上皮内瘤变(HSIL)患者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术后预防复发的作用。方法本研究纳入因宫颈癌前病变行LEEP手术、术后病理为HSIL且符合入组条件的患者290例,收集其相关资料,随访2年,将随访患者根据是否复发分为复发组和未复发组,随访时间节点为术后第3、6、12、18、24个月。结果随访结束时出现复发的病例有25例,其中接种HPV疫苗9例,未接种HPV疫苗16例,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接种HPV疫苗的患者随访结束时HPV感染率为13.89%,未接种疫苗患者HPV感染率为29.3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SIL患者术后病理级别高、累及腺体以及病变范围大,是术后复发的高危因素;接种HPV疫苗对HSIL患者LEEP术后复发率无影响,但可降低HSIL患者LEEP术后HPV再感染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级别上皮内瘤变 人乳头瘤病毒疫苗 HPV持续感染 LEEP手术 宫颈癌前病变
下载PDF
盆腔器官脱垂术后新发压力性尿失禁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验证
2
作者 马燕 王卓 +3 位作者 王志芳 何瑶 李锁菲 李妍 《宁夏医学杂志》 2025年第3期204-209,共6页
目的探讨盆腔器官脱垂术后新发压力性尿失禁的发生率及相关危险因素,构建预测模型并进行验证。方法回顾性分析因盆腔器官脱垂(POPⅡ期及以上)行全盆底重建术并按时随访的患者422例,将患者按7∶3随机分为训练集和验证集。收集患者的一般... 目的探讨盆腔器官脱垂术后新发压力性尿失禁的发生率及相关危险因素,构建预测模型并进行验证。方法回顾性分析因盆腔器官脱垂(POPⅡ期及以上)行全盆底重建术并按时随访的患者422例,将患者按7∶3随机分为训练集和验证集。收集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年龄、绝经年龄、阴道分娩史、身体质量指数(BMI)等]、POP-Q分期、相关辅助检查(盆底B超包括膀胱颈活动度、残余尿、逼尿肌厚度等)、既往史(高血压、糖尿病等)、盆腔手术史(包括子宫手术、附件手术、阑尾手术等)及脱垂程度,结合丹麦泌尿妇科数据库数据对所收数据进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后,建立术后新发压力性尿失禁(SUI)的风险预测模型并绘制列线图。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对模型的性能进行评价。结果本研究共纳入422例盆腔器官脱垂患者,新发SUI的患者有99例,发生率为23.46%。盆腔器官脱垂术后新发SUI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绝经、BMI、糖尿病、阴道分娩史、巨大儿分娩史、便秘史、盆腔手术史、残余尿、使用网片、膀胱颈活动度、尿道旋转角及阴道前壁脱垂的严重程度等相关因素均与盆腔器官脱垂术后新发SUI相关(P<0.05)。根据年龄、BMI、糖尿病、阴道分娩史、残余尿、膀胱颈活动度6个危险因素绘制预测模型的ROC,计算ROC曲线的AUC值为0.781,模型的区分度较好,绘制的校准曲线散点基本沿着斜率为45°的斜线分布,表明模型的一致性较好。结论患者的年龄、阴道分娩史、超声残余尿量、膀胱颈活动度、糖尿病史和BMI是术后新发SUI的相关危险因素。构建盆腔器官脱垂术后新发SUI的风险预测模型,该模型预测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腔器官脱垂 术后新发压力性尿失禁 风险预测模型 列线图
下载PDF
反复种植失败患者子宫内膜FOXO1和ENaC的差异表达及其相关性研究
3
作者 杜娟 哈春芳 石冬梅 《宁夏医学杂志》 2025年第3期185-188,共4页
目的探讨叉头框蛋白O1(FOXO1)与反复种植失败患者子宫内膜上皮钠离子通道(ENaC)的相关性及其对反复种植失败患者的影响。方法将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助孕并经历反复种植失败的患者(20例)设为研究组,将第一周期新鲜胚胎移植获临... 目的探讨叉头框蛋白O1(FOXO1)与反复种植失败患者子宫内膜上皮钠离子通道(ENaC)的相关性及其对反复种植失败患者的影响。方法将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助孕并经历反复种植失败的患者(20例)设为研究组,将第一周期新鲜胚胎移植获临床妊娠患者(24例)设为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各组子宫内膜中α-ENaC mRNA表达水平,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各组患者子宫内膜中α-ENaC及磷酸化叉头框蛋白O1(pFOXO1)蛋白表达水平,分析2组蛋白在反复种植失败患者子宫内膜中表达及二者相关关系。结果反复种植失败组患者子宫内膜中α-ENaC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较对照组下降,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反复种植失败组患者子宫内膜中pFOXO1蛋白水平表达水平较对照组下降,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子宫内膜中α-ENaC蛋白水平与pFOXO1蛋白水平呈正相关(r=0.471,P<0.05)。结论FOXO1与ENaC表达水平可能与反复种植失败患者子宫内膜容受性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叉头框蛋白O1 上皮钠离子通道 反复种植失败 子宫内膜容受性
下载PDF
宫腔粘连患者TCRA术后不同剂量雌激素对子宫内膜血流的影响
4
作者 杨洁 徐大宝 +4 位作者 金毅然 罗桑 杨澈 邹晓洁 刘丹 《实用妇产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0-135,共6页
目的:分析宫腔粘连(IUA)患者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TCRA)后不同剂量雌激素对子宫内膜血流的影响。方法:将2021~2023年在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行TCRA的中、重度两组IUA患者共70例根据术后不同雌激素用量,组内再分为A组(4 mg/d)和B组(6 mg... 目的:分析宫腔粘连(IUA)患者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TCRA)后不同剂量雌激素对子宫内膜血流的影响。方法:将2021~2023年在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行TCRA的中、重度两组IUA患者共70例根据术后不同雌激素用量,组内再分为A组(4 mg/d)和B组(6 mg/d)。2月后复查宫腔镜,3月后随访月经量、B超检测分泌期子宫内膜厚度及血流参数,免疫荧光法检测增殖、纤维化及血流相关因子。结果:①重度IUA组内,A_(2)组与B_(2)组在宫腔再粘连率无差异,B_(2)组子宫内膜上皮化满意率及子宫内膜腺管密度满意率优于A_(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度IUA组内3项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术后3月:重度IUA组内,两组在月经量、子宫内膜厚度(ET)、子宫内膜容积(EV)、子宫内膜血流值(血管指数、血流指数、血管化血流指标)、子宫动脉血流值(子宫动脉搏动指数、子宫动脉阻力指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述指标在中度IUA组内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子宫内膜标志物检测:重度IUA组内B_(2)组的增殖标志物(Ki-67)及血管生成标志物(CD31、CD34、CD146、b-FGF、VEGF)表达较A_(2)组高,而纤维化标志物(α-SMA、TGF-β1)表达较A_(2)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度IUA组内A_(1)组和B_(1)两组上述指标表达水平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CRA术后短期应用相对大剂量雌激素(6 mg/d)可以通过对重度IUA患者子宫内膜血流的改善促进子宫内膜更好地修复,而对中度IUA子宫内膜修复影响没有差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腔粘连 经宫腔镜宫腔粘连分离术 雌激素 子宫内膜血流
下载PDF
18F-FDG PET/CT在妇科恶性肿瘤诊断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7
5
作者 马静文 张雪玉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15年第9期850-852,共3页
目的探讨18F-FDG(18F-脱氧葡萄糖)PET/CT应用于妇科恶性肿瘤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57例妇科肿瘤患者(9例为原发肿瘤,48例为术后或放化疗后CA125升高或B超提示可疑病灶),其中29例患者接受18F-FDG PET/CT检查,28例患者行MRI检查,对2组... 目的探讨18F-FDG(18F-脱氧葡萄糖)PET/CT应用于妇科恶性肿瘤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57例妇科肿瘤患者(9例为原发肿瘤,48例为术后或放化疗后CA125升高或B超提示可疑病灶),其中29例患者接受18F-FDG PET/CT检查,28例患者行MRI检查,对2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PET/CT组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均明显高于MR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阴性预测值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8F-FDG PET/CT作为一种有效并且无创性的影像学诊断方法,对妇科恶性肿瘤的诊断和随访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T/CT MRI 妇科肿瘤 复发 转移
下载PDF
悬吊式腹腔镜下妇科手术80例临床体会 被引量:3
6
作者 林莉芝 周瑞 郭丽荣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12年第8期784-784,共1页
目的探讨悬吊式腹腔镜手术在妇科的临床应用。方法对悬吊式腹腔镜手术80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悬吊式腹腔镜下手术时间30~120 min,平均64 min。术中出血10~200 ml,平均103 ml。住院观察4~5 d。结论悬吊式腹腔镜手术在妇科... 目的探讨悬吊式腹腔镜手术在妇科的临床应用。方法对悬吊式腹腔镜手术80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悬吊式腹腔镜下手术时间30~120 min,平均64 min。术中出血10~200 ml,平均103 ml。住院观察4~5 d。结论悬吊式腹腔镜手术在妇科的临床应用具有适应证广、安全省时、简单易行、经济实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吊式 腹腔镜 气腹腹腔镜 手术
下载PDF
经脐单孔腹腔镜治疗妇科良性疾病分析 被引量:12
7
作者 马远 李美娟 +1 位作者 雍圆圆 哈春芳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20年第1期31-34,共4页
目的结合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妇科经脐单孔腹腔镜手术的开展情况,探讨其在妇科微创领域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选取经脐单孔腹腔镜下完成的妇科良性疾病手术共600例,与同期开展的传统的多孔腹腔镜手术836例进行对比。结果手术均顺利完成。... 目的结合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妇科经脐单孔腹腔镜手术的开展情况,探讨其在妇科微创领域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选取经脐单孔腹腔镜下完成的妇科良性疾病手术共600例,与同期开展的传统的多孔腹腔镜手术836例进行对比。结果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单孔腹腔镜下卵巢肿瘤剥除术、子宫肌瘤剔除术和输卵管卵巢切除术患者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同期多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组无统计学意义;出血量,经脐单孔腹腔镜下输卵管切除术、卵巢肿瘤剥除术、输卵管卵巢切除术及盆腔粘连松解术患者明显多于同期多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天数,单孔子宫肌瘤剔除术、盆腔粘连松解术及输卵管卵巢切除术患者明显短于同期多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排气时间,单孔腹腔镜下盆腔粘连松解术及输卵管切除术明显短于同期多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传统多孔腹腔镜下能完成的输卵管、卵巢、子宫、盆腔粘连的各类妇科良性手术,经脐单孔腹腔镜下均能够完成,尤其在术后住院天数及排气时间方面有优势,但需严格把握手术适应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脐单孔腹腔镜 妇科良性肿瘤
下载PDF
新技术在妇科护理领域中的应用 被引量:1
8
作者 徐丽莉 张凤仙 辛小萍 《吉林医学》 CAS 2012年第30期6689-6689,共1页
目的:探讨新的护理技术在妇科护理领域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0例进行过妇科腹部手术的患者,平均分成护理组(100例)和对照组(100例)。对护理组的患者和其家属实行新的护理模式,对于对照组的患者实行常规的妇科护理模式,然后将两组患者对... 目的:探讨新的护理技术在妇科护理领域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0例进行过妇科腹部手术的患者,平均分成护理组(100例)和对照组(100例)。对护理组的患者和其家属实行新的护理模式,对于对照组的患者实行常规的妇科护理模式,然后将两组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以及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使用新型护理模式的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为98.79%,而使用常规护理模式的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为87.92%;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对比后可发现治疗组明显比对照组优秀。结论:在新的护理模式下,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加强了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减少了患者与护理人员之间不必要的纠纷,可见包含新技术的新护理模式可在妇科护理中得到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技术 妇科腹部手术 护理模式 护理效果 满意度
下载PDF
浅谈门诊妇科医护患纠纷的危机管理及防范措施 被引量:2
9
作者 徐丽莉 殷菊琴 《吉林医学》 CAS 2013年第28期5888-5890,共3页
目的:探讨门诊妇科医护患纠纷的危机管理。方法:统计门诊妇科医护患纠纷发生率,针对其医护患纠纷的原因,进行分析,找出危机根源,制定处理对策及防范措施。结果:通过强化全体医务人员的危机意识,认真学习危机管理知识,适时转变观念,及时... 目的:探讨门诊妇科医护患纠纷的危机管理。方法:统计门诊妇科医护患纠纷发生率,针对其医护患纠纷的原因,进行分析,找出危机根源,制定处理对策及防范措施。结果:通过强化全体医务人员的危机意识,认真学习危机管理知识,适时转变观念,及时消除隐患,使纠纷率逐年下降。结论:加强法律知识的学习,加强医护人员与患者的沟通和信任,加强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是保障门诊妇科工作有良好信誉及和谐医护患关系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诊妇科 医护患纠纷 危机管理 防范措施
下载PDF
宫颈环形电切术后切缘阴性HSIL患者复发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10
作者 李小梅 李莉 韩淑霞 《宁夏医学杂志》 2025年第3期199-203,F0003,共6页
目的研究影响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患者进行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术后切缘为阴性,最终复发的相关因素,以此构建列线图模型并进行模型的评价。方法收集诊断为HSIL并进行LEEP治疗后切缘阴性的334例患者资料,根据随访结果将其分... 目的研究影响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患者进行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术后切缘为阴性,最终复发的相关因素,以此构建列线图模型并进行模型的评价。方法收集诊断为HSIL并进行LEEP治疗后切缘阴性的334例患者资料,根据随访结果将其分为复发组和未复发组,比较2组患者一般资料及手术相关资料,使用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得出影响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使用R软件建立复发列线图预测模型并验证其效能。结果334例患者中复发组有30例,总复发率为9%,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复发组患者与未复发组患者在绝经、病理级别为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Ⅲ级、病变累及多个象限、术后HPV持续感染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构建列线图模型后,结果表明该模型区分度佳,临床应用价值高。结论绝经、病理级别为CINⅢ级、病变累及多个象限、术后HPV持续感染为影响宫颈HSIL患者LEEP术后切缘阴性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以此建立的列线图模型区分度良好,临床实用价值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上皮内瘤变 宫颈环形电切术 列线图 预测模型
下载PDF
FISH技术检测HTERC基因在宁夏部分地区宫颈癌早期筛查中的临床意义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韩淑霞 赵俊杰 +2 位作者 师志云 强克萍 张丽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14年第1期32-34,共3页
目的评估人染色体末端酶基因(HTERC)检测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120例患者,根据细胞学TCT分为正常组23例,异常细胞组88例,宫颈癌9例。人乳头瘤病毒(HPV)阳性(77例),HPV阴性(43例);组织病理学诊断分为宫颈炎组28例,宫颈上... 目的评估人染色体末端酶基因(HTERC)检测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120例患者,根据细胞学TCT分为正常组23例,异常细胞组88例,宫颈癌9例。人乳头瘤病毒(HPV)阳性(77例),HPV阴性(43例);组织病理学诊断分为宫颈炎组28例,宫颈上皮内瘤变组78例,宫颈癌组14例。同时选取23例未见上皮内细胞病变(NILM)妇女为对照组,应用荧光免疫杂交技术进行检测,以HTERC基因在该组中的表达建立实验阈值。结果①对照组阈值是8.7%,即对照组每例病例中发生扩增的细胞不超过8.7%。②HTERC基因在所有细胞学异常组与NILN组中比较,HTERC基因阳性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HTERC基因在HPV感染组与非感染组间中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④组织病理学分级中,HTERC基因的阳性表达率随着病变级别的递增,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HTERC基因的阳性表达在宫颈癌组中明显高于CI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①HTERC基因随着宫颈病变级别的递增显著扩增,提示HTERC基因可作为宫颈癌前期病变进程中预测指标;②HTERC基因扩增与高危型HPV感染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 人类染色体端粒酶基因 宫颈上皮内瘤变 宫颈浸润癌
下载PDF
3D打印技术在女性盆腔器官脱垂中的临床应用
12
作者 王志芳 马燕 +7 位作者 王卓 桑娜 李索菲 史越越 何瑶 孔敏 杨欣 李妍 《宁夏医学杂志》 2025年第3期222-226,F0003,共6页
目的构建基于磁共振成像(MRI)的盆腔器官脱垂(POP)3D打印模型,运用3D打印模型对中盆腔缺陷患者的骶韧带(USL)形态及骶骨段锚定点进行量化及精准定位,提高宫骶韧带高位悬吊术(HUS)的精准性。方法选取术前有3D打印模型指导进行HUS手术的患... 目的构建基于磁共振成像(MRI)的盆腔器官脱垂(POP)3D打印模型,运用3D打印模型对中盆腔缺陷患者的骶韧带(USL)形态及骶骨段锚定点进行量化及精准定位,提高宫骶韧带高位悬吊术(HUS)的精准性。方法选取术前有3D打印模型指导进行HUS手术的患者(10例)为脱垂组,术前无3D打印模型指导进行HUS手术的患者(10例)作为对照组,选取体检健康成年女性(10例)作为健康组;在静息状态及Valsava动作下行薄层MRI扫描,E3D系统导入MRI编辑、手动分割并构建3D打印模型,精准量化USL长度、USL之间角度,运用3D打印模型对POP患者术前、术后进行精准测量,明确USL锚定点位,分析模型的临床应用。结果10例POP患者中USL起自第一骶骨(S_(1))有3例、第二骶骨(S_(2))有2例、第三骶骨(S_(3))有2例、尾骨肌/骶棘韧带复合体有3例;10例健康组中USL起自S_(1)有3例、S_(2)有2例、S_(3)有1例、第四骶骨(S_(4))有1例、尾骨肌/骶棘韧带复合体有3例。10例术前有3D打印模型指导的POP患者,根据3D打印模型及临床查体盆腔器官脱垂定量(POP-Q)标准恢复正常者有10例,手术治愈率100%,10例复查正常者MRI及3D打印模型可见右侧USL结构改变。10例术前无3D打印模型指导的POP患者,根据3D打印模型及临床查体POP-Q标准恢复正常者有9例,1例复发,为Ⅰ期,手术治愈率90%,9例复查正常者MRI及3D打印模型可见右侧USL结构改变,1例复发患者右侧USL结构与未复发患者有明显差异。结论3D打印模型能够精准定位USL的锚定点,提高HUS的精准度,有效降低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3D打印技术 盆腔器官脱垂
下载PDF
蛛网膜下腔联合硬膜外麻醉妇科患者术后体位舒适感的探讨 被引量:2
13
作者 温米琴 李梅兰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12年第8期767-768,共2页
目的探讨妇科患者蛛网膜下腔(SA)联合硬膜外麻醉术后两种体位对患者的影响。方法 298例患者,按手术先后顺序随机分组,观察组术后垫枕平卧。对照组术后常规去枕平卧6-8 h,比较2组患者不良反应及卧位舒适情况。结果 2组患者均无头痛、头... 目的探讨妇科患者蛛网膜下腔(SA)联合硬膜外麻醉术后两种体位对患者的影响。方法 298例患者,按手术先后顺序随机分组,观察组术后垫枕平卧。对照组术后常规去枕平卧6-8 h,比较2组患者不良反应及卧位舒适情况。结果 2组患者均无头痛、头晕、恶心等症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卧位的不舒适感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用蛛网膜下腔联合硬膜外麻醉的妇科术后患者大多数可垫枕平卧,无不良反应的发生,反而增加术后患者舒适感,利于睡眠及机体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 妇科手术 术后体位
下载PDF
磁电联合治疗宫颈癌根治术后尿潴留的临床疗效分析
14
作者 杨凯凯 纳婷 +1 位作者 李想 杨志娟 《宁夏医学杂志》 2025年第3期236-239,共4页
目的研究磁电联合治疗宫颈癌根治术后尿潴留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进行宫颈癌根治术且术后有尿潴留的患者63例,根据患者治疗意愿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31例)采用术后常规综合康复护理,即留置导尿管+导尿管定期开放+盆底肌训练,观察组(32例... 目的研究磁电联合治疗宫颈癌根治术后尿潴留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进行宫颈癌根治术且术后有尿潴留的患者63例,根据患者治疗意愿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31例)采用术后常规综合康复护理,即留置导尿管+导尿管定期开放+盆底肌训练,观察组(32例)采用术后常规综合康复护理+磁电刺激联合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导尿管留置时间、尿潴留发生率、残余尿量、盆底肌力。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导尿管留置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残余尿量及尿潴留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干预前后盆底肌力未见明显差异(P>0.05),但2组患者干预后盆底肌力优于干预前(P<0.05)。结论磁电联合治疗能够有效改善宫颈癌根治术后尿潴留患者的膀胱功能和盆底肌力,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根治术 尿潴留 盆底肌力 低频脉冲电刺激 体外磁刺激
下载PDF
绝经后Ⅰ型子宫内膜癌高危因素分析及预测模型的建立
15
作者 田莉 金梦瑶 丁永慧 《宁夏医学杂志》 2025年第3期217-221,F0003,共6页
目的探讨绝经后女性罹患Ⅰ型子宫内膜癌的高危因素并建立预测模型。方法收集绝经后Ⅰ型子宫内膜癌及正常子宫内膜疾病组各1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对患者的临床相关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各相关因素与Ⅰ型子宫内膜癌的关系。采用单... 目的探讨绝经后女性罹患Ⅰ型子宫内膜癌的高危因素并建立预测模型。方法收集绝经后Ⅰ型子宫内膜癌及正常子宫内膜疾病组各1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对患者的临床相关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各相关因素与Ⅰ型子宫内膜癌的关系。采用单因素、多因素logisitic回归分析筛选出Ⅰ型子宫内膜癌的相关因素,并通过R语言建立Ⅰ型子宫内膜癌发生风险的预测模型。结果患者月经不规律、合并高血压及糖尿病是子宫内膜癌发病的危险因素(P<0.05);身体质量指数(BMI)<24 kg/m 2、孕次是绝经后女性Ⅰ型子宫内膜癌发病的保护因素(P<0.05)。基于上述风险因素,构建绝经后Ⅰ型子宫内膜癌的预测模型,通过训练集与验证集全面检验模型的预测效能,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8、0.72,校准曲线的斜率近乎1,曲线与45°线有较好的拟合,模型预测的绝经后Ⅰ型子宫内膜癌发生概率与实际情况之间存在较好的一致性,预测模型和实际诊断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绝经后Ⅰ型子宫内膜癌发生与肥胖女性、合并高血压及糖尿病女性有关,绝经前月经紊乱是Ⅰ型子宫内膜癌发生的高危因素之一,由此建立的绝经后Ⅰ型子宫内膜癌列线图预测模型具有较强的预测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Ⅰ型子宫内膜癌 相关因素 预测模型
下载PDF
加速康复外科在机器人辅助腹腔镜盆底重建手术中的临床研究
16
作者 雍圆圆 雍调调 +2 位作者 Sana Mushtaq 李妍 吴丽仙 《机器人外科学杂志(中英文)》 2025年第3期416-420,共5页
目的:深入探讨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在机器人辅助腹腔镜盆底重建手术中的应用疗效。方法:选取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2021年1月—2023年12月接受机器人辅助腹腔镜盆底重建手术的156例患者,随机分为ERAS组(n=76)与对照组(n=80)。对照组采... 目的:深入探讨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在机器人辅助腹腔镜盆底重建手术中的应用疗效。方法:选取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2021年1月—2023年12月接受机器人辅助腹腔镜盆底重建手术的156例患者,随机分为ERAS组(n=76)与对照组(n=80)。对照组采用传统围手术期管理,而ERAS组依据ERAS理念实施围手术期管理,包括术前宣教、优化麻醉方案、微创手术技术以及术后早期进食和活动等措施。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临床指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RAS组患者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术后多时点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RAS应用于机器人辅助腹腔镜盆底重建手术具有显著的优势,可促进患者术后康复,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速康复外科 机器人辅助手术 盆底重建手术 围手术期
下载PDF
外周血炎症生化指标与宫颈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探讨
17
作者 高璐璐 李菡蕤 +3 位作者 何滢 尚宇翔 张雅丽 哈春芳 《宁夏医学杂志》 2025年第3期188-193,F0002,共7页
目的探讨外周血中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CC-Ag)、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NLR)、血小板/淋巴细胞(PLR)、单核细胞/淋巴细胞(MLR)、纤维蛋白原/白蛋白(FAR)、血细胞比容(HCT)及D-二聚体与宫颈癌的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宫颈癌患者... 目的探讨外周血中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CC-Ag)、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NLR)、血小板/淋巴细胞(PLR)、单核细胞/淋巴细胞(MLR)、纤维蛋白原/白蛋白(FAR)、血细胞比容(HCT)及D-二聚体与宫颈癌的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宫颈癌患者210例,将其设为研究对象,年龄为25~80岁,平均年龄为(51.82±11.00)岁,根据2018版宫颈癌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分期,其中,早期宫颈癌即分期≤ⅡA期有132例,局部晚期及晚期宫颈癌即分期≥ⅡB期及ⅠB3期有78例;宫颈鳞癌有170例,非鳞癌有40例;宫颈高分化鳞状细胞癌有150例,非高分化鳞状细胞癌有60例。收集患者治疗前外周血中采用免疫化学发光法检测的SCC-Ag水平,收集使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检测的外周血中中性粒细胞、血小板、单核细胞、淋巴细胞、纤维蛋白原、白蛋白、血细胞比容(HCT)、D-二聚体绝对值计数,以宫颈癌FIGO分期、组织类型、分化程度分组,采用SPSS 27.0分析以上生化指标与宫颈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上述生化指标单独和联合对局部晚期及晚期宫颈癌的诊断效能。结果分期≥ⅡB期及ⅠB3期宫颈癌患者外周血的SCC-Ag、NLR、PLR、MLR、FAR、D-二聚体水平显著大于分期≤ⅡA期患者,HCT水平显著小于分期≤ⅡA期的患者(P<0.05)。SCC-Ag、NLR、PLR、MLR、FAR、D-二聚体水平与宫颈癌FIGO分期均呈正相关,HCT与宫颈癌FIGO分期呈负相关(P<0.05)。患者外周血中,鳞状细胞癌组患者SCC-Ag水平显著高于非鳞状细胞癌组(P<0.05)。ROC分析结果显示,SCC-Ag、NLR、PLR、MLR、FAR、HCT及D-二聚体单一指标预测分期≥ⅡB期及ⅠB3期宫颈癌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90、0.618、0.627、0.639、0.673、0.590、0.646,以上指标联合预测分期≥ⅡB期及ⅠB3期宫颈癌患者的AUC为0.865。结论宫颈癌患者治疗前外周血中的SCC-Ag及NLR、PLR、MLR、FAR、HCT及D-二聚体等炎症指标可作为宫颈恶性肿瘤分期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晚期及晚期宫颈癌 SCC-AG 外周血炎症生化指标
下载PDF
LncRNA ZEB2-AS1联合亲本基因ZEB2在卵巢癌SKOV3细胞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18
作者 董辉 王晶 +1 位作者 杨丹 丁永慧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3期28-40,共13页
目的探索LncRNA ZEB2-AS1联合亲本基因ZEB2在卵巢癌SKOV3细胞中的功能及可能的机制。方法原位杂交和免疫组织化学分别检测ZEB2-AS1和ZEB2在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建立ZEB2-AS1的过表达和沉默SKOV3细胞模型;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流式... 目的探索LncRNA ZEB2-AS1联合亲本基因ZEB2在卵巢癌SKOV3细胞中的功能及可能的机制。方法原位杂交和免疫组织化学分别检测ZEB2-AS1和ZEB2在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建立ZEB2-AS1的过表达和沉默SKOV3细胞模型;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和周期;细胞免疫荧光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上皮-间充质相互作用(EMT)相关蛋白的表达;双萤光素酶基因报告实验检测ZEB2-AS1与ZEB2、microRNA-145(miR-145)的结合关系。结果ZEB2-AS1和ZEB2均表达于卵巢癌组织中的细胞质和细胞核;相比SKOV3细胞,ZEB2-AS1过表达的SKOV3细胞增殖能力增强(P<0.05),凋亡能力减弱(P<0.05),侵袭和迁移能力增强(P<0.05),S期细胞数增加(P<0.05),G1期细胞数减少(P<0.05);EMT相关蛋白E-cadherin相对表达量降低(P<0.05),N-cadherin和Vimentin相对表达量升高(P<0.05);而ZEB2-AS1沉默的SKOV3细胞则相反。双萤光素酶报告实验结果证实,ZEB2-AS1和miR-145具有结合关系,ZEB2-AS1与ZEB2 mRNA具有结合关系。结论LncRNA ZEB2-AS1联合亲本基因ZEB2在卵巢癌SKOV3细胞中发挥促EMT的功能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癌 LncRNA ZEB2-AS1 ZEB2 上皮-间充质相互作用
下载PDF
闭环链式管理下IAPI评估量表在晚期卵巢癌患者术中的应用
19
作者 姜燕 郭珊珊 +1 位作者 米英 李海宁 《手术电子杂志》 2024年第1期54-58,63,共6页
目的探讨多学科闭环链式护理管理模式下应用术中获得性压力性损伤(IAPI)风险评估量表评估晚期卵巢癌手术患者发生IAPI的应用护理效果,总结管理经验.方法选取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2021年1月—2022年1月Ⅲ、Ⅳ期卵巢癌手术患者40例临床资料... 目的探讨多学科闭环链式护理管理模式下应用术中获得性压力性损伤(IAPI)风险评估量表评估晚期卵巢癌手术患者发生IAPI的应用护理效果,总结管理经验.方法选取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2021年1月—2022年1月Ⅲ、Ⅳ期卵巢癌手术患者40例临床资料,采用常规术中压力性损伤管理模式及Braden评估量表作为对照组(40例),同时收取2022年2月—2023年8月的病例资料作为研究组(44例),采用多学科闭环链式护理管理模式下IAPI评估量表,分析两组IAPI预测能力及其发生率、体位安置规范率、防护措施达标率.结果术中压力性损伤风险评估量表评分比较,研究组中华手术护理学会(CORN)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Braden评分,IAPI发生率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前术后IAPI风险评估准确率、防护措施合格率、皮肤规范交接单执行率研究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术后患者护理满意度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学科链式护理管理模式促进了IAPI的闭环实施,术中获得性压力性损伤风险评估量表更加准确地预测IAPI的发生,大大降低了晚期卵巢癌手术患者IAPI的发生率,使其管理更加规范化、科学化,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中获得性压力性损伤 链式管理 护理 卵巢癌
下载PDF
高龄初产妇妊娠晚期症状群识别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马嫔 张广意 +3 位作者 李海霞 张燕 于慧 米光丽 《中华护理教育》 CSCD 2024年第2期237-244,共8页
目的 了解高龄初产妇妊娠晚期症状的发生现状,识别其症状群并分析影响因素,为症状管理实践的发展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一般资料调查表和妊娠晚期孕妇症状自评问卷对宁夏某妇女儿童医院门诊产检的235名高龄初产妇进行调查。采... 目的 了解高龄初产妇妊娠晚期症状的发生现状,识别其症状群并分析影响因素,为症状管理实践的发展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一般资料调查表和妊娠晚期孕妇症状自评问卷对宁夏某妇女儿童医院门诊产检的235名高龄初产妇进行调查。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提取症状群,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明确其影响因素。结果回收有效问卷217份。本次调查发生率最高的6种症状为腰痛(87.1%)、尿频(84.8%)、乏力(82.5%)、呼吸困难(81.1%)、口干(80.2%)、睡眠障碍(78.8%)。探索性因子分析提取3个症状群分别命名为躯体-睡眠症状群、乏力-疼痛症状群、情绪相关症状群。妊娠前运动情况、妊娠前BMI是躯体-睡眠症状群和乏力-疼痛症状群的影响因素调整后R^(2)=0.126,F=6.173,P<0.001;调整后R^(2)=0.156,F=5.140,P=0.006);学历、家庭人均月收入是情绪相关症状群的影响因素(调整后R^(2)=0.107,F=2.606,P=0.045)。结论 正常高龄初产妇妊娠晚期会经历多种症状,且以症状群的形式出现,护理人员应根据该人群特征,制订症状管理方案,保障其安全舒适,促进母婴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 高龄初产妇 妊娠期 症状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