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优质护理在心理卫生中心门诊一站式服务中的应用及影响分析 被引量:6
1
作者 李娜 芦鸿雁 杜颖星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20年第12期146-148,共3页
目的探究优质护理在心理卫生中心门诊一站式服务应用的作用效果及其影响。方法将2019年3月—6月心理卫生中心门诊就诊的10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2019年1月—3月心理卫生中心门诊就诊患者100例作为对照组,并对比两组患者的平均待诊时间、平... 目的探究优质护理在心理卫生中心门诊一站式服务应用的作用效果及其影响。方法将2019年3月—6月心理卫生中心门诊就诊的10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2019年1月—3月心理卫生中心门诊就诊患者100例作为对照组,并对比两组患者的平均待诊时间、平均缴费时间以及对就诊过程的护理满意度评价。结果观察组的平均待诊时间和平均缴费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患者满意度方面观察组较对照组具有更好的评价,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在门诊一站式服务中的应用,提高了心理卫生中心门诊患者疾病及就诊相关知识的知晓率,缩短了患者的就诊等候时间和缴费时间,提高了患者对门诊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站式服务 优质护理 护理满意度
下载PDF
躯体症状障碍共病抑郁症患者心理社会特征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刘竹华 王媛 康玉琦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17年第7期599-602,共4页
目的探讨躯体症状障碍和抑郁症共病的人口学特征、个性特征、认知情绪调节、家庭功能、社会支持、应对方式等心理社会特征及对抑郁的影响。方法采用一般情况调查问卷、人格特质测量问卷(NEO-FFI)、认知情绪调节问卷(CERQ-C)、家庭功能... 目的探讨躯体症状障碍和抑郁症共病的人口学特征、个性特征、认知情绪调节、家庭功能、社会支持、应对方式等心理社会特征及对抑郁的影响。方法采用一般情况调查问卷、人格特质测量问卷(NEO-FFI)、认知情绪调节问卷(CERQ-C)、家庭功能评定量表(FAD)、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RSS),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对89例躯体症状障碍共病抑郁症患者(抑郁组)和71例躯体症状障碍非共病抑郁症患者(非抑郁组)进行相关心理社会特征的调查分析及对抑郁的影响分析。结果 2组家庭人均收入、性别、职业、文化、病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NEO-FFI:神经质[(3.32±0.25)分与(2.21±0.14)分]、宜人性[(3.19±0.15)分与(3.38±0.33)分]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CERQ-C:重新关注计划[(11.18±2.12)分与(9.88±3.36)分]、积极重新评价[(9.38±3.29)分与(11.56±3.23)分]、理性分析[(11.14±2.50)分与(9.45±2.23)分]、灾难化[(12.17±1.55)分与(10.48±2.39)]分、责难他人[(11.55±1.62)分与(10.40±1.80)分]得分等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抑郁组个性特征、认知情绪、家庭功能、社会支持、应对方式多因子之间有明显的相关性(P<0.05)。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显示:进入方程的变量为家庭人均收入、性别、职业、文化、病程、神经质、社会支持总分、积极重新评价、重新关注计划、积极应对、情感介入、理性分析、宜人性、消极应对、灾难化,各变量联合可以解释抑郁95.9%的变异。结论躯体症状障碍共病抑郁症患者与非共病抑郁症患者的人口学特征、个性特征、认知情绪调节、家庭功能、应对方式、社会支持某些因子及对抑郁的影响有所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躯体症状障碍 抑郁症 个性特征 认知情绪调节 家庭功能 应对方式 社会支持
下载PDF
应用PDCA在消毒供应中心降低外来器械管理的缺陷率 被引量:3
3
作者 李娜 钱莹 王少春 《当代护士(中旬刊)》 2020年第10期186-188,共3页
目的探讨PDCA循环应用在消毒供应中心降低外来器械管理缺陷率的影响。方法本科室于2018年11月开展PDCA项目活动,成立QCC小组,以PDCA在消毒供应中心降低外来器械管理的缺陷率为主题,通过现状把握,设定改进目标,采用鱼骨图分析相关因素,... 目的探讨PDCA循环应用在消毒供应中心降低外来器械管理缺陷率的影响。方法本科室于2018年11月开展PDCA项目活动,成立QCC小组,以PDCA在消毒供应中心降低外来器械管理的缺陷率为主题,通过现状把握,设定改进目标,采用鱼骨图分析相关因素,拟定对策,实施改进等步骤进行持续质量改进,不断完善,对比分析PDCA实施前后外来器械缺陷率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外来器械的缺陷率比较,差异P<0.01有统计学意义。结论PDCA管理应用在消毒供应中心明显降低了外来器械管理的缺陷率,对改善清洗不合格、核对有误、记录缺陷、提前放行等缺陷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CA 供应室 外来器械 缺陷率
下载PDF
盐酸舍曲林联合团体心理治疗对以躯体症状为主诉焦虑症患者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石鸿蓝 方建群 +3 位作者 王颖丽 辛秀红 张朝霞 孙媛洁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17年第10期914-916,共3页
目的观察盐酸舍曲林单用和与团体心理治疗联用治疗以躯体症状为主诉的焦虑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8例焦虑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4例。对照组单用盐酸舍曲林100 mg/d口服治疗,治疗组在口服盐酸舍曲林100 mg/d治疗的同时联用... 目的观察盐酸舍曲林单用和与团体心理治疗联用治疗以躯体症状为主诉的焦虑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8例焦虑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4例。对照组单用盐酸舍曲林100 mg/d口服治疗,治疗组在口服盐酸舍曲林100 mg/d治疗的同时联用团体心理治疗,在治疗前后采用HAMA抑郁问卷调查评定治疗效果,比较2组患者不良反应(嗜睡、激越、厌食以及乏力等)的发生率。结果根据治疗前后对HAMA评分的统计分析后,治疗组患者完全康复72.7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0.91%(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总体有效率分别为97.73%和86.36%,治疗组患者总体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不良反应总体发生率为6.8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7.27%(P<0.05)。结论盐酸舍曲林和团体心理联用治疗以躯体症状为主诉的焦虑症患者,可增强单用盐酸舍曲林的疗效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舍曲林 团体心理治疗 焦虑症
下载PDF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冲动行为与风险决策的相关性研究
5
作者 马宁 刘倩云 +3 位作者 王少霞 张漫雪 王艳荣 方建群 《宁夏医学杂志》 2025年第1期36-39,共4页
目的探究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儿童的冲动行为与风险决策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50例ADHD儿童作为ADHD组,同时招募50名健康儿童作为正常儿童组,采用Barratt冲动量表评估冲动行为,采用风险偏好问卷评估风险决策。通过比较2组儿童在冲... 目的探究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儿童的冲动行为与风险决策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50例ADHD儿童作为ADHD组,同时招募50名健康儿童作为正常儿童组,采用Barratt冲动量表评估冲动行为,采用风险偏好问卷评估风险决策。通过比较2组儿童在冲动行为和风险决策方面的差异,分析其结果之间的相关性。结果ADHD组在风险倾向收益情境得分高于正常儿童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DHD组在运动冲动、无计划冲动和冲动总分的得分均高于正常儿童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计划冲动与风险决策收益情境之间存在相关性(P<0.05)。结论ADHD儿童在收益情境下表现出更高的风险决策倾向,且无计划冲动与风险决策收益情境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冲动行为 风险决策
下载PDF
支持性心理干预联合健康教育在内镜下结肠息肉切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6
6
作者 刘萍 贠雅玲 石鸿蓝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23年第6期567-569,共3页
目的探讨支持性心理干预联合健康教育在内镜下结肠息肉切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收治的180例行内镜下结肠息肉切除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n=90)。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支持性... 目的探讨支持性心理干预联合健康教育在内镜下结肠息肉切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收治的180例行内镜下结肠息肉切除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n=90)。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支持性心理干预联合健康教育。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判2组患者焦虑、抑郁情况。记录2组患者入院时和术前1h血压、心率。比较2组患者术后不适症状发生率、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及护患纠纷发生率。结果心理干预前2组患者的SAS和SDS量表评分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理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的SAS和SDS量表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入院时,2组患者血压、心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理干预后,对照组患者术前1h血压、心率均高于研究组(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不适症状发生率为15.56%,低于对照组的48.89%;研究组患者住院时间为(3.92±1.03)d,少于对照组患者的(5.32±1.76)d;研究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73.33%;住院期间研究组未发生护患纠纷事件,对照组发生6起护患纠纷事件。结论支持性心理干预联合健康教育应用于内镜下结肠息肉切除患者中,能够缓解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稳定血压、减轻术后不适症状、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息肉 内镜下切除治疗 心理干预
下载PDF
人格因素及亲子依恋对宁夏生态移民青少年外化性行为问题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魏佳 方建群 +2 位作者 杜芸芸 刘艳秋 刘浩 《中国医药导报》 2021年第24期56-59,共4页
目的了解人格因素及亲子依恋对宁夏生态移民青少年外化性行为问题的影响。方法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应用自制一般情况调查问卷、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BCL)、艾森克人格量表(EPQ)、青少年父母同伴依恋量表(IPPA)于2014年4月至6月对宁夏地... 目的了解人格因素及亲子依恋对宁夏生态移民青少年外化性行为问题的影响。方法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应用自制一般情况调查问卷、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BCL)、艾森克人格量表(EPQ)、青少年父母同伴依恋量表(IPPA)于2014年4月至6月对宁夏地区755名12~16岁生态移民青少年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不同性别移民青少年民族构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生态移民青少年违纪问题、攻击问题及外化性行为问题总分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回族生态移民青少年违纪问题、攻击问题及外化性行为问题总分高于汉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化性行为问题总分与外向型、神经质、精神质、母亲疏离、父亲疏离呈正相关(r>0,P<0.05);与掩饰性、母亲信任、母亲沟通、父亲信任及父亲沟通呈负相关(r<0,P<0.05)。人格因素中精神质、神经质,亲子依恋量表中母亲信任、母亲沟通、父亲信任、父亲沟通和父亲疏离是影响外化性行为问题的相关因素(P<0.05)。结论生态移民青少年外化性行为问题具有性别和民族差异,人格因素和亲子依恋可共同影响生态移民青少年外化性行为问题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移民青少年 外化性行为问题 人格 亲子依恋
下载PDF
强迫症患者不同症状维度与图形识别的相关影响研究
8
作者 马晓敏 王艳荣 +4 位作者 方建群 王睿晨 张瑞霞 王少霞 井雨濛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258-261,共4页
目的讨论强迫症患者不同症状维度与图形识别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未服用抗强迫药物的强迫症组患者44例和健康对照组48例,采用瑞文标准推理测验(R.SPM)及强迫症状分类量表修订版(OCI-R)对受试者进行评估,将资料进行对比、整理、归纳、分... 目的讨论强迫症患者不同症状维度与图形识别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未服用抗强迫药物的强迫症组患者44例和健康对照组48例,采用瑞文标准推理测验(R.SPM)及强迫症状分类量表修订版(OCI-R)对受试者进行评估,将资料进行对比、整理、归纳、分类、分析,得出结论。结果强迫症组患者的图形识别总得分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强迫症组患者通常在知觉辨别力、图形比较、想象力、系列关系、图形套合、比拟、比较推理、图形组合、图形互换、交错抽象推理方面均比健康对照组差(P<0.05);强迫症组患者的知觉辨别力、图形比较、想象力,比较推理、图形组合及图形互换、交错能力受强迫思维的影响(P<0.05);强迫症组患者的知觉辨别力、图形比较、想象力及系列关系、图形套合、比拟受强迫观念影响,类同比较、图形组合能力受强迫洗涤影响,图形互换、交错等抽象推理能力受强迫贮存和强迫洗涤共同影响(P<0.05)。结论图形识别能力在不同临床亚型的强迫症患者中表现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迫症 图形识别 瑞文标准推理测验 视觉空间认知
下载PDF
初产妇分娩恐惧发展轨迹及影响因素
9
作者 苏日娜 王艳荣 +2 位作者 谭丽 杨凤秀 郝波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2024年第7期695-700,共6页
目的分析初产妇分娩恐惧(FOC)的发展轨迹及其影响因素,为医护人员识别高危人群及实施精准干预提供理论指导。方法选取2022年12月至2023年9月在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产检的初产妇为研究对象,于妊娠14周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分娩态度问... 目的分析初产妇分娩恐惧(FOC)的发展轨迹及其影响因素,为医护人员识别高危人群及实施精准干预提供理论指导。方法选取2022年12月至2023年9月在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产检的初产妇为研究对象,于妊娠14周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分娩态度问卷(CAQ)、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特质应对方式问卷(TCSQ)分别评估其基本信息、FOC、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并于妊娠22、30、38周对初产妇的FOC进行随访评估。利用潜类别增长模型(LCGM)识别分娩恐惧发展轨迹,并分析不同发展轨迹的影响因素。结果FOC存在3种异质性发展轨迹,分别命名为FOC恒定组(10.3%)、FOC上升组(26.5%)和FOC好转组(63.2%)。以FOC好转组为参照组,文化程度为高中或中专以下(OR=5.287)、家庭人均月收入<2000元(OR=8.528)、非计划妊娠(OR=3.602)、配偶为独生子(OR=3.712)、社会支持较少(OR=0.965)是FOC恒定组的影响因素;人工受孕(OR=13.837)、与配偶的关系不好(OR=9.973)、社会支持低(OR=0.926)、消极应对(OR=1.170)是FOC上升组的影响因素。结论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是否非计划妊娠、配偶是否为独生子、受孕方式、与配偶的关系、社会支持、消极应对方式可影响FOC异质性发展轨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产妇 分娩恐惧 发展轨迹
下载PDF
Rutter儿童行为问卷调查的中国普通学龄儿童行为问题发生率meta分析 被引量:19
10
作者 孙文喜 董成龙 +4 位作者 袁颖 何文君 马毓 方建群 杜向东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744-752,共9页
目的:评价Rutter儿童行为问卷调查的国内普通学龄儿童行为问题发生率。方法:通过检索中外文数据库,并辅以手动检索相关杂志目录,搜集1989-2016年间公开发表的关于Rutter儿童行为问卷调查的中国普通学龄儿童行为问题发生率的研究文献,经... 目的:评价Rutter儿童行为问卷调查的国内普通学龄儿童行为问题发生率。方法:通过检索中外文数据库,并辅以手动检索相关杂志目录,搜集1989-2016年间公开发表的关于Rutter儿童行为问卷调查的中国普通学龄儿童行为问题发生率的研究文献,经筛选得到符合入排标准研究共43篇,通过R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Rutter儿童行为父母问卷以13分为临界分,教师问卷以9分为临界分,凡大于或者等于此者为有行为问题。共纳入61777例分析,采用随机效应模型对学龄儿童行为问题发生率进行单组率meta分析,总发生率为13.3%,95%可信区间(CI)为11.8%~15.0%。对其进行亚组分析,结果表明:男童行为问题发生率高于女童(16.3%vs.9.8%);西部儿童行为问题发生率高于东部(18.8%vs.12.4%);研究发表年份为2009-2016的儿童行为问题发生率高于1989-1998和1999-2008(16.6%vs.10.7%,13.0%);A行为问题(反社会行为或违纪行为)和N行为问题(神经症行为)发生率高于M行为问题(混合性行为)(5.8%,4.9%vs.2.4%);父母版调查问卷儿童行为问题发生率高于教师版(13.7%vs.11.7%)。结论:Rutter儿童行为问卷调查的我国学龄儿童行为问题总发生率与发达国家相近,28年间文献报告的发生率水平呈上升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行为问题 发生率 META分析
下载PDF
草酸艾司西酞普兰与度洛西汀合并奥氮平治疗躯体症状障碍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刘竹华 王媛 康玉琦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17年第9期794-796,共3页
目的探讨草酸艾司西酞普兰与度洛西汀合并奥氮平治疗躯体症状障碍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114例躯体症状障碍患者随机分为2组,研究组即草酸艾司西酞普兰合并小剂量奥氮平进行治疗,对照组即度洛西汀合并小剂量奥氮平进行治疗,疗程均为8周... 目的探讨草酸艾司西酞普兰与度洛西汀合并奥氮平治疗躯体症状障碍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114例躯体症状障碍患者随机分为2组,研究组即草酸艾司西酞普兰合并小剂量奥氮平进行治疗,对照组即度洛西汀合并小剂量奥氮平进行治疗,疗程均为8周。治疗前与治疗第2、8周采用患者健康问卷躯体症状群量表(PHT-15)、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定临床症状,采用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GI-GI)进行疗效评估,采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副反应。结果 2组治疗前后PHT-15、SDS、SAS评分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2周末,2组CGI-GI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末,2组CGI-GI评分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2组累计脱落人数比较显示,治疗后2周末、8周末研究组脱落人数显著低于对照组。2组恶心、呕吐人数比较显示,治疗2周末,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8周末,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乏力人数比较显示,治疗2周末,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8周末,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体重增加人数比较显示,治疗2周末、8周末,2组体重增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草酸艾司西酞普兰与度洛西汀合并小剂量奥氮平治疗躯体症状障碍,临床选药时,应综合考虑患者不同躯体症状表现、是否伴发躯体疾病、经济状况等合理选药,尽可能降低脱落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酸艾司西酞普兰 度洛西汀 奥氮平 躯体症状障碍
下载PDF
丙戊酸镁联合喹硫平治疗青少年双相情感障碍的疗效及血氨浓度分析 被引量:6
12
作者 石鸿蓝 李志君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22年第11期1044-1045,共2页
目的 探讨丙戊酸镁联合喹硫平治疗青少年双相情感障碍的治疗效果并对血氨浓度进行分析。方法 选择50例双相情感障碍青少年患者,全部患者均接受丙戊酸镁联合喹硫平治疗方法,治疗2周后行血氨浓度检测,之后根据血氨浓度调整药物剂量,治疗4... 目的 探讨丙戊酸镁联合喹硫平治疗青少年双相情感障碍的治疗效果并对血氨浓度进行分析。方法 选择50例双相情感障碍青少年患者,全部患者均接受丙戊酸镁联合喹硫平治疗方法,治疗2周后行血氨浓度检测,之后根据血氨浓度调整药物剂量,治疗4周、8周后再次检测血氨浓度。比较治疗2周、4周、8周患者药物使用剂量、血氨浓度及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4周、8周后丙戊酸镁使用剂量与血氨浓度明显高于治疗2周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喹硫平使用剂量4周与2周对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8周与4周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有效率为100%。结论 丙戊酸镁联合喹硫平治疗青少年双相情感障碍疗效显著,根据血氨浓度及时调整药物剂量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确保最小剂量可达到治疗效果,减少患者出现恶心、乏困等不良反应,及时有效控制躁狂症状,提高治疗依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戊酸镁 喹硫平 青少年双相情感障碍 血氨
下载PDF
生态移民儿童的框架效应及人格特征对风险决策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孙文喜 方建群 +5 位作者 刘艳秋 刘浩 胡静 魏佳 杜芸芸 张朝霞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8年第3期407-410,共4页
目的:探讨生态移民儿童的框架效应及其人格特征对风险决策的影响。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于2014年11月对宁夏生态移民地区月牙湖乡回民二中与贺兰县欣荣小学的738名10~15岁儿童分别进行问卷调查,被试者要求分别在正面和负面信息框... 目的:探讨生态移民儿童的框架效应及其人格特征对风险决策的影响。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于2014年11月对宁夏生态移民地区月牙湖乡回民二中与贺兰县欣荣小学的738名10~15岁儿童分别进行问卷调查,被试者要求分别在正面和负面信息框架下做出选择并完成艾森克人格问卷。结果:正面信息框架下生态移民儿童选择回避和寻求风险百分比为58.54%和41.46%,负面信息框架下生态移民儿童选择回避和寻求风险百分比为38.35%和61.6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0.224,P〈0.01)。生态移民儿童的男生和女生在面临风险时的决策均表现出框架效应,在正面或负面信息框架下选择回避风险的概率在两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在正面和负面信息框架下,精神质与外倾性典型高分组和典型低分组的风险倾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神经质典型高分组和典型低分组的风险倾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735,5.098;P〈0.05)。结论:生态移民儿童风险决策的框架效应显著,神经质人格的移民儿童更倾向于风险寻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移民 儿童 风险决策 框架效应 人格特征
原文传递
躯体症状障碍患者认知情绪调节与临床症状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竹华 郭爱宁 王媛 《心理学进展》 2017年第7期931-938,共8页
目的:研究躯体症状障碍患者认知情绪调节与抑郁、焦虑、躯体化症状的关系。方法:应用认知情绪调节问卷(CERQ-C)、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160例躯体症状障碍患者进行测评,运用Pearson相关分析、... 目的:研究躯体症状障碍患者认知情绪调节与抑郁、焦虑、躯体化症状的关系。方法:应用认知情绪调节问卷(CERQ-C)、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160例躯体症状障碍患者进行测评,运用Pearson相关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分析躯体症状障碍患者认知情绪调节与抑郁、焦虑、躯体化症状的相关性。结果:积极认知情绪调节平均(54.24 ± 9.91分),消极认知情绪调节平均(45.31 ± 6.93分),抑郁得分平均(44.32 ± 9.31分),焦虑得分平均(38.43 ± 6.82分)。接受、积极重新评价、理性分析、灾难化、责难他人的调节策略在不同抑郁状态躯体症状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情况具有明显的差异(p < 0.01),接受、积极重新评价、理性分析、灾难化、责难他人的调节策略在不同焦虑状态躯体症状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情况具有明显的差异(p < 0.01),线性回归分析表明认知情绪调节各分量表分别可以解释抑郁总变异量的69.2%、焦虑总变异量的54.4%、躯体化症状总变异量的43.4%。自我责难、积极重新关注、积极重新评价、理性分析、灾难化是能够预测抑郁的主要变量;自我责难、接受、沉思、积极重新关注、积极关注计划、积极重新评价、理性分析、灾难化是能够预测焦虑的主要变量。结论:躯体症状障碍患者情绪调节与抑郁、焦虑、躯体化症状有密切联系,其中自我责难、积极重新评价、灾难化为抑郁、焦虑、躯体化症状共有的主要预测指标。本研究为进一步探讨躯体症状障碍患者的抑郁、焦虑、躯体化症状的形成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情绪调节 抑郁 焦虑 躯体化症状
下载PDF
生态移民青少年亲子依恋、父母教养方式对其外化性行为问题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魏佳 方建群 +3 位作者 杜芸芸 刘浩 孙文喜 张朝霞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2016年第12期-,共4页
目的 了解生态移民青少年亲子依恋、父母教养方式对其外化性行为问题的影响.方法 采用单纯随机抽样方法 ,应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BCL)、青少年父母同伴依恋量表(IPPA)和父母教养方式量表(PBI)对宁夏生态移民区内的755名12~16岁生... 目的 了解生态移民青少年亲子依恋、父母教养方式对其外化性行为问题的影响.方法 采用单纯随机抽样方法 ,应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BCL)、青少年父母同伴依恋量表(IPPA)和父母教养方式量表(PBI)对宁夏生态移民区内的755名12~16岁生态移民青少年进行调查,以外化性行为问题为因变量,亲子依恋、父母教养方式因素为自变量,进行逐步多元线性回归,筛选外化性行为问题的影响因素.结果 生态移民青少年的外化性行为问题受亲子依恋中母子信任、母子沟通、父子信任、父子沟通及父子疏离五个维度的影响(均P<0.05);父母教养方式中的母亲关爱、母亲鼓励自主、母亲控制、父亲关爱与父亲鼓励自主五个维度对生态移民青少年外化性行为问题具有显著影响(均P<0.05),这十个维度可联合解释外化性行为问题43.9%的变异量.结论 亲子依恋与父母教养方式可影响生态移民青少年外化性行为问题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移民青少年 亲子依恋 父母教养方式 外化性行为问题
下载PDF
双相障碍患者NLR、PLR、MLR及非酶类抗氧化物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常少华 方建群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2020年第2期140-144,共5页
目的探讨急性期双相障碍患者炎症指标及非酶类抗氧化物与其临床症状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80例急性期双相障碍患者(双相障碍组)和80例健康体检者(健康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检测两组被试者中性粒细胞计数与淋巴细胞计数的比值(neutrop... 目的探讨急性期双相障碍患者炎症指标及非酶类抗氧化物与其临床症状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80例急性期双相障碍患者(双相障碍组)和80例健康体检者(健康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检测两组被试者中性粒细胞计数与淋巴细胞计数的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ratio,NLR)、血小板计数与淋巴细胞计数的比值(platelet to lymphocyteratio,PLR)、单核细胞计数与淋巴细胞计数的比值(monocyte to lymphocyte ratio,MLR)及血胆红素、白蛋白、尿酸水平;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和杨氏躁狂量表(Young mania rating scale,YMRS)评估两组被试者的抑郁症状及躁狂症状;分析HAMD、YMRS量表评分与各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双相障碍组血尿酸、MLR升高,白蛋白水平降低(P均<0.05)。HAMD和YMRS量表评分与白蛋白呈负相关(r=-0.410、-0.462,P均<0.05),与MLR呈正相关(r=0.353、0.455,P均<0.05)。血尿酸水平与YMRS量表评分呈正相关(r=0.346,P<0.05)。结论炎症指标MLR和非酶类抗氧化物白蛋白、血尿酸水平有助于急性期双相障碍的临床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LR PLR MLR 非酶类抗氧化物 双相障碍
下载PDF
基于数据非依赖采集定量蛋白质组学技术分析不同类型抑郁障碍单核细胞生物标志物
17
作者 刘竹华 韩盼盼 +1 位作者 李子华 闵莉评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36-244,共9页
目的比较不同类型抑郁障碍患者与正常人外周血单核细胞中显著差异表达的蛋白,探寻具有诊断意义的客观生物标志物。方法2024年3月至5月从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心理卫生中心门诊收集双相-抑郁发作患者(BP组)、单纯抑郁患者(DEP组)、恶劣心... 目的比较不同类型抑郁障碍患者与正常人外周血单核细胞中显著差异表达的蛋白,探寻具有诊断意义的客观生物标志物。方法2024年3月至5月从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心理卫生中心门诊收集双相-抑郁发作患者(BP组)、单纯抑郁患者(DEP组)、恶劣心境患者(PDD组)和正常人(NP组)的外周血样本。利用数据非依赖采集(DIA)定量蛋白质组学技术寻找在不同类型抑郁障碍患者和正常人外周血中存在的差异表达蛋白,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获得候选客观生物标志物,筛选确定不同类型抑郁障碍共有及特有的客观生物标志物。数据分析采用R软件(version 4.0)和SPSS 27.0软件。结果BP组与NP组共筛选出167个差异表达蛋白,DEP组与NP组共筛选出30个差异表达蛋白,PDD组与NP组共筛选出14个差异表达蛋白。BP组特有的差异蛋白是ARPC4、SPARC、MTPN、SNCA、YWHAH、MIF、COTL1;DEP组特有的差异蛋白是RBBP9、APOF、S100A6;PDD组特有的差异蛋白是APOA5、CA1、IGLV3-25、APOC2。结论利用DIA定量蛋白质组学技术获得的客观生物标志物及其涉及的信号通路对揭示不同类型抑郁障碍的生物学基础和精准诊断不同类型抑郁障碍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障碍 数据非依赖采集 蛋白质组学 生物标志物 精准医疗
原文传递
心理干预对中-重度变应性鼻炎患者心理状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4
18
作者 杨志超 唐冰洁 +2 位作者 于洋 辛秀红 马瑞霞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1期1642-1645,共4页
目的:观察在药物治疗基础上的心理干预对持续性中-重度变应性鼻炎患者的心理状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持续性中-重度变应性鼻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研究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研究组在给予常规药物治疗的基... 目的:观察在药物治疗基础上的心理干预对持续性中-重度变应性鼻炎患者的心理状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持续性中-重度变应性鼻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研究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研究组在给予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辅以心理干预。心理干预采用认知行为疗法,2组治疗周期均为12周,并于治疗前、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及鼻结膜炎生活质量调查问卷(RQLQ)对患者焦虑、抑郁状态以及生活质量变化进行评估,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和分析。结果:2组治疗后SAS、SD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治疗后SAS、SDS评分较对照组更低(P<0.05)。2组治疗后RQLQ各维度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在睡眠、非鼻(眼)症状、情感3个维度评分中,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药物治疗基础上的心理干预能减轻持续性中-重度变应性鼻炎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改善生活质量,且疗效优于单纯使用药物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干预 鼻炎 变应性
原文传递
宁夏生态移民青少年移居时间与行为问题关联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孙文喜 刘艳秋 +4 位作者 冯丽平 方建群 胡静 刘浩 张朝霞 《中国学校卫生》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60-64,共5页
目的对不同移居时间的生态移民青少年行为问题及相关因素进行研究,为促进西部儿童心理健康发展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使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家长版)(CBCL)、《我的班级》问卷(MCI)、家庭环境量表(FES-CV)对宁夏地... 目的对不同移居时间的生态移民青少年行为问题及相关因素进行研究,为促进西部儿童心理健康发展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使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家长版)(CBCL)、《我的班级》问卷(MCI)、家庭环境量表(FES-CV)对宁夏地区2 653名6~16岁生态移民儿童进行问卷调查。结果长期移民组男生社交问题和违纪问题(t值分别为-2.151,-1.983,P值均<0.05)和女生躯体主诉和违纪问题(t值分别为-2.680,-2.605,P值均<0.05)均低于短期移民组。男生长期移民组亲密度、成功性、组织性得分高于短期移民组(t值分别为2.340,2.688,2.069,P值均<0.05),矛盾性、知识性得分低于短期移民组(t值分别为-2.309,-2.158,P值均<0.05)。女生长期移民组亲密度得分高于、组织性得分低于短期移民组(t值分别为1.975,-2.213,P值均<0.05)。男生长期移民组纪律与秩序得分高于短期移民组(t=3.223,P<0.01);女生长期移民组纪律与秩序得分高于短期移民组(t=2.217,P<0.05),且其师生关系得分显著高于短期移民组(t=3.330,P<0.01)。逐步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影响长期移民组男生行为问题的家庭特征有矛盾性(β=0.307,P<0.01),影响短期移民组男生行为问题的家庭特征有亲密度、组织性、矛盾性、情感表达、知识性(β值分别为-0.213,-0.206,0.161,-0.119,-0.111,P值均<0.05)和班级环境的同学关系(β=-0.108,P<0.05);影响长期移民组女生行为问题的家庭特征有亲密度(β=-0.275,P<0.01)和班级环境的学习负担(β=0.259,P<0.01),影响短期移民组女生行为问题的家庭特征是亲密度、矛盾性、独立性(β值分别为-0.210,0.171,0.099,P值均<0.05)和班级环境的师生关系(β=-0.136,P<0.01)。结论长期移民组行为问题总分及大部分因子均分较短期移民组呈下降趋势。随着迁移时间的推移,生态移民青少年对移居环境逐渐适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民 时间 行为 回归分析 精神卫生 青少年
原文传递
父母教养方式对社区矫正人员心理健康的影响:人格与应对方式的中介作用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竹华 韩盼盼 +1 位作者 张朝霞 郭爱宁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933-939,共7页
目的探究社区矫正人员父母教养方式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以及人格和应对方式在其中的作用。方法2022年2—7月采用父母教养方式量表、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list-90,SCL-90)、大五人格问卷与简易应对方式量表对385名社区矫正人员进行... 目的探究社区矫正人员父母教养方式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以及人格和应对方式在其中的作用。方法2022年2—7月采用父母教养方式量表、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list-90,SCL-90)、大五人格问卷与简易应对方式量表对385名社区矫正人员进行问卷调查。采用SPSS 27.0软件进行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利用AMOS 26.0进行结构方程的建构,采用Bootstrap方法进行中介效应分析。结果父母教养方式中的父亲惩罚严厉[(19.09±5.32)分]、母亲惩罚严厉[(12.93±4.77)分]、父亲偏爱被试[(9.29±3.30)分]、父亲过度保护[(10.40±2.19)分]、母亲过分干涉过分保护[(33.81±6.06)分]、父亲拒绝否认[(9.08±3.03)分]、母亲拒绝否认[(12.17±4.25)分]与SCL-90总分[(140.63±44.28)分]显著正相关(r=0.114,0.168,0.121,0.144,0.224,0.187,0.220,P<0.05),父母亲情感温暖理解、父母亲惩罚严厉、父母亲拒绝否认与应对倾向显著相关(r=0.420,0.420,-0.189,-0.190,-0.174,-0.163,P<0.05),人格中的神经质、外倾性、顺同性、严谨性与SCL-90总分显著相关(r=0.542,-0.442,-0.204,-0.202,P<0.05),应对方式与SCL-90总分显著负相关(r=-0.352,P<0.05)。父母教养方式中的父亲拒绝否认、母亲情感温暖理解、母亲过分干涉过分保护对社区矫正人员的心理健康具有预测作用(β=0.191,-0.163,0.233,P<0.05),应对倾向对心理健康具有负向预测作用(β=-0.352,P<0.05),人格中的神经质、严谨性、外倾性对心理健康具有预测作用(β=0.461,0.183,-0.281,P<0.05)。父母教养方式→心理健康的路径系数为0.261(P<0.001),直接效应显著;父母教养方式→人格特质→心理健康路径与父母教养方式→应对倾向→心理健康路径的置信区间均不包括0,说明人格特质、应对倾向的部分中介效应均显著。结论社区矫正人员的父母教养方式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中,人格特质与应对方式有中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矫正人员 父母教养方式 应对方式 人格 心理健康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