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心动图评价系统性红斑狼疮伴肺动脉高压患者右心室-肺动脉耦联
1
作者 潘璐 黄璇 +1 位作者 王婷婷 纳丽莎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31-535,共5页
目的 以超声心动图观察不同肺动脉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心脏功能改变,分析右心室-肺动脉(RV-PA)耦联参数与右心室功能及肺动脉平均压(mPAP)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69例SLE患者,根据三尖瓣反流速度(TRV)及有无肺动脉高压(PAH),... 目的 以超声心动图观察不同肺动脉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心脏功能改变,分析右心室-肺动脉(RV-PA)耦联参数与右心室功能及肺动脉平均压(mPAP)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69例SLE患者,根据三尖瓣反流速度(TRV)及有无肺动脉高压(PAH),将其分为无PAH的A组(TRV≤2.8 m/s)及B组(TRV>2.8 m/s),将存在PAH者纳入C组(mPAP≥25 mmHg)。根据二维经胸超声心动图及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所见,对比各组右心径线和右心室容量、左心室和右心室收缩及舒张功能、三尖瓣环收缩期位移/肺动脉收缩压(TAPSE/PASP),分析TAPSE/PASP与右心室功能及mPAP的相关性。结果 相比A组,C组右心增大,B、C组右心室容量增加(校正P均<0.05)。A、B、C组之间,右心室收缩功能逐渐减低,B、C组右心室舒张功能低于A组(校正P均<0.05);3组左心室收缩及舒张功能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全部69例TAPSE/PASP与右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呈负相关(r_(s)=-0.420,P<0.001)、与右心室射血分数呈正相关(r_(s)=0.584,P<0.001);C组TAPSE/PASP与mPAP呈负相关(r_(s)=-0.539,P=0.012)。结论 SLE伴肺动脉压升高患者可存在右心室功能降低;TAPSE/PASP与右心室收缩、舒张功能及mPAP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斑狼疮 系统性 心室功能 超声心动描记术 导管插入术 SWAN-GANZ
下载PDF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评估肥厚型心肌病突变基因携带者左心房结构与功能变化特点研究
2
作者 梁青青 段奕全 +2 位作者 朱睿 吴楠 纳丽莎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2987-2993,共7页
背景肥厚型心肌病(HCM)作为一种常见的原发性心肌病,与青少年以及运动员发生猝死密切相关,疾病进展中易使左心房结构及功能发生改变,使得急性脑血管意外、栓塞、心房颤动等发病率增加,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质量。目的应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 背景肥厚型心肌病(HCM)作为一种常见的原发性心肌病,与青少年以及运动员发生猝死密切相关,疾病进展中易使左心房结构及功能发生改变,使得急性脑血管意外、栓塞、心房颤动等发病率增加,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质量。目的应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评估家族性肥厚型心肌病(FHCM)家系成员中基因型阳性表型阴性者左心房结构与功能的变化特点,为早期识别、评估及管理FHCM家系成员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方法选取2021年10月—2022年8月就诊于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的HCM患者及其家系成员141例为研究对象,采集血液样本行基因检测。将54例携带突变基因且心室壁肥厚者作为G+P+组,35例携带突变基因且无心室壁肥厚者作为G+P-组,31例未携带突变基因且无心室壁肥厚者作为对照组。收集研究对象一般资料。采集左心房和左心室二维超声心动图(2DE-TTE),并采集左心房RT-3DE,收集相关参数。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探究G+P-组左心房RT-3DE参数与左心室2DE-TTE参数的相关性。结果基因检测发现G+P+组中24例携带肌联蛋白基因(TTN),2例携带TTN+原肌球蛋白1(TPM1),6例携带肌球蛋白结合蛋白C3基因(MYBPC3),2例携带心肌肌钙蛋白I基因(TNNI3),9例携带β肌球蛋白重链基因(MYH7),8例携带MYBPC3+TNNI3,3例携带TTN+MYH7。G+P-组中11例携带TTN,8例携带MYBPC3,3例携带TNNI3,8例携带MYH7,5例携带MYBPC3+TNNI3。2DE-TTE常规参数比较结果示G+P+组左心房内径指数(LADI)、左心房容积指数(LAVI)、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IVST)、舒张末期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T)、左心室质量(LVM)、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舒张早期血流速度峰值/左房室瓣环室间隔及侧壁峰值速度(E/e')高于对照组与G+P-组,舒张末期左心室容积指数(EDVI)、收缩末期左心室容积指数(ESVI)低于对照组与G+P-组,E、舒张晚期血流速度峰值(A)高于对照组,G+P-组A、E/e'高于对照组(P<0.05)。左心房RT-3DE参数结果示,G+P+组左心房最大容积指数(LAVImax)、左心房最小容积指数(LAVImin)、左心房主动收缩前容积指数(LAVIpre)高于对照组与G+P-组,左心房整体射血分数(LATEF)、左心房被动射血分数(LAPEF)、左心房主动射血分数(LAAEF)低于对照组与G+P-组,G+P-组LATEF、LAAEF低于对照组(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G+P-组LAVImax、LAVIpre与IVST呈正相关(r=0.385,0.399;P<0.05),LAVImax、LAVImin与LVM呈正相关(r=0.371,0.432;P<0.05),LATEF、LAAEF与LVM呈负相关(r=-0.375,-0.401;P<0.05)。结论RT-3DE可通过测量左心房容积进一步反映G+P-患者左心房功能的变化;G+P-患者在左心房大小尚正常时左心房功能已受损;G+P-患者左心房容积变化与左心室室壁厚度、质量变化具有正相关性,左心房功能变化与LVM变化具有负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病 肥厚性 心肌病 肥大性 家族性 超声心动描记术 左心房功能
下载PDF
常规超声心动图对乳腺癌患者蒽环类药物化疗后心脏毒性的监测 被引量:14
3
作者 徐艳萍 纳丽莎 +3 位作者 贾梅 王婷婷 王芳 叶晶晶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2016年第4期456-458,共3页
目的观察乳腺癌患者蒽环类药物(ATC)化疗后心脏毒性监测指标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短轴缩短率(LVFS)、二尖瓣口舒张早期与舒张晚期最大血流速度的比值(E/A)、心电图以及肌酸磷酸激酶(CPK)的变化,探讨常规超声心动图(ECG)监测ATC化疗... 目的观察乳腺癌患者蒽环类药物(ATC)化疗后心脏毒性监测指标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短轴缩短率(LVFS)、二尖瓣口舒张早期与舒张晚期最大血流速度的比值(E/A)、心电图以及肌酸磷酸激酶(CPK)的变化,探讨常规超声心动图(ECG)监测ATC化疗后心脏毒性的临床价值。方法 2013年10月至2015年5月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肿瘤医院肿瘤科首次确诊为乳腺癌患者109例,所有患者均无恶性肿瘤病史,无心脏病史,病理证实为浸润性导管癌,未行放射治疗。在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前后根据患者情况采用ACT(即环磷酰胺+吡柔比星4个周期,多西他赛4个周期)、CAF(吡柔比星+环磷酰胺+氟尿嘧啶6个周期)或TE(表柔比星+多西他赛6个周期)方案化疗,对其化疗前、后的心电图、CPK、常规ECG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心电图监测化疗前基本正常94例,化疗后基本正常77例,化疗过程中出现改变37例;CPK化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前后常规ECG监测室间隔舒张末期厚度(IVST),左室后壁舒张末期厚度(LVPWT),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Ds)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后LVEF、LVFS较化疗前下降(P<0.05);化疗后E/A较化疗前下降(P<0.01)。结论 ECG可作为评价乳腺癌患者蒽环类药物化疗后心脏毒性有价值的临床监测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规超声心动图 蒽环类药物 心脏毒性
下载PDF
经食管二维超声心动图在二尖瓣成形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3
4
作者 王芳 纳丽莎 +1 位作者 周丽 王红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2014年第5期523-525,F0004,共4页
目的探讨经食管二维超声心动图(two-dimensional transesophageal echocardiography,2D-TEE)在二尖瓣成形术(mitral valve repair,MVR)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40例二尖瓣关闭不全拟实施MVR患者,应用2D-TEE在术前对二尖瓣病变的病因进... 目的探讨经食管二维超声心动图(two-dimensional transesophageal echocardiography,2D-TEE)在二尖瓣成形术(mitral valve repair,MVR)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40例二尖瓣关闭不全拟实施MVR患者,应用2D-TEE在术前对二尖瓣病变的病因进行诊断,术中监测,术后即刻评估瓣膜返流程度。结果二尖瓣关闭不全的病因有:瓣膜黏液样退行性病变19例(47.50%),先天性二尖瓣病变10例(25.00%),感染性心内膜炎病变5例(12.50%),风湿性瓣膜病变4例(10.00%),缺血性病变导致二尖瓣关闭不全2例(5.00%)。40例患者中35例1次性手术成功,3例术后监测发现中度返流,再次行成形术终获成功,2例术后仍为重度返流改行二尖瓣人工瓣膜置换术。左心房内径(LA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舒张末期容量(LVEDV)、左心室收缩末期容量(LVESV)、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均较术前降低(P<0.05)。结论 MVR术中应用2D-TEE有助于手术方式的选择及手术效果的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食管 二维超声心动图描记术 二尖瓣成形术 疗效
下载PDF
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估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右心功能及右心室-肺动脉耦联的应用
5
作者 潘璐 黄璇 +4 位作者 王婷婷 徐艳萍 叶晶晶 曹伟 纳丽莎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0-135,共6页
目的使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估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的右心应变及右心室-肺动脉(RV-PA)耦联。资料与方法前瞻性选取2020年6月—2022年6月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60例RA患者,根据肺动脉收缩压(PASP)分为3组(A组PASP<33 mmHg,B组PASP 33~39... 目的使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估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的右心应变及右心室-肺动脉(RV-PA)耦联。资料与方法前瞻性选取2020年6月—2022年6月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60例RA患者,根据肺动脉收缩压(PASP)分为3组(A组PASP<33 mmHg,B组PASP 33~39 mmHg,C组PASP≥40 mmHg),每组20例;同期选取2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受检者均行经胸超声心动图、二维斑点追踪成像评估右心房、右心室收缩功能,使用右心室游离壁整体应变/肺动脉收缩压(RV FWS/PASP)无创评估RV-PA耦联,并分析右心功能参数、RV-PA耦联参数与肺弥散功能的相关性。结果4组间右心室基底段内径、右心房上下径、三尖瓣瓣环位移、下腔静脉宽度、PASP、右心室收缩期整体应变、RV FWS、右心房充盈期峰值应变、右心房通道期导管峰值应变(S-CD)、RV FWS/PAS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H=2.369~74.880,P均<0.05),且A组与B组右心房充盈期峰值应变[(36.0±7.9)%比(30.9±7.8)%]、右心房S-CD[(19.9±6.9)%比(15.3±4.7)%]及RV FWS/PASP(0.96±0.19比0.56±0.1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040、2.262、7.704,P均<0.05)。RA各组肺一氧化碳弥散量占预计值的百分比与右心室收缩期整体应变、RV FWS、右心房S-CD、RV FWS/PASP呈正相关(r=0.392、0.472、0.431、0.572,P均<0.05)。结论随着肺动脉压力升高,RA患者右心功能减低、RV-PA解耦合,且与肺弥散功能障碍相关。PASP 33~39 mmHg的RA患者已发生右心功能障碍及RV-PA解耦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心室功能 心房功能 右心室-肺动脉耦联 超声检查
下载PDF
三维斑点追踪超声心动图定量评价成人肥厚型心肌病早期左室心肌收缩力学变化 被引量:6
6
作者 纳丽莎 贾梅 +4 位作者 朱睿 李晴 周丽 黄璇 潘璐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19年第12期1060-1063,共4页
目的应用三维斑点追踪超声心动图(3D-STE)技术定量评价成人肥厚型心肌病(HCM)患者早期左室心肌收缩应变、扭转运动功能及其同步性。方法选取30例宁夏地区成人HCM患者为HCM组,另选性别、年龄相匹配的30例正常人为对照组。常规经胸超声测... 目的应用三维斑点追踪超声心动图(3D-STE)技术定量评价成人肥厚型心肌病(HCM)患者早期左室心肌收缩应变、扭转运动功能及其同步性。方法选取30例宁夏地区成人HCM患者为HCM组,另选性别、年龄相匹配的30例正常人为对照组。常规经胸超声测量室间隔舒张末期厚度(IVSD)及左室后壁舒张末期厚度(LVPWD)、左室射血分数(LVEF)等参数;利用X5-1矩阵探头获取左室三维全容积动态图像,运用脱机软件TomTec 4D LV-Analysis 3.0获得左心室整体圆周应变(GCS)、左心室整体纵向应变(GLS)、左心室整体径向应变(GRS)、左心室基底段旋转角度(Rotation-basal)、左心室心尖段旋转角度(Rotation-apical)、左心室扭转角度(Twist)、左心室扭力(Torsion)、基底段旋转达峰时间(Pti-basal)、心尖段旋转达峰时间(Pti-apical)以及整体扭转达峰时间(Pti-twist),比较2组上述各参数之间的差异。结果 HCM组LAD、IVSD、LVPWD、EDV、ESV以及SV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LVEF值较对照组减低(P<0.05),E/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D-GLS、3D-GCS和3D-GRS相比对照组明显减低(P<0.05);Rotation-basal、Rotation-apical、Twist和Torsion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增加(P<0.05);Pti-basal、Pti-apical与Pti-twist较对照组减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D-STE技术可以定量、准确评价成人HCM患者早期左室心肌收缩应变、扭转运动功能及其同步性,为临床早期诊断与及时干预治疗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厚型心肌病 心室心肌 应变 扭转 同步性 三维斑点追踪成像 超声心动图
下载PDF
短暂中断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功能性二尖瓣反流对左心室腔内流场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叶晶晶 纳丽莎 +1 位作者 周丽 黄璇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234-1240,共7页
目的应用血流向量成像图(VFM)评价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中长期患者临时短暂中断CRT治疗,功能性二尖瓣反流(FMR)对左心室腔内流场的影响。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2021年1—10月CRT术后6个月以上有轻中度二尖瓣反流患者3... 目的应用血流向量成像图(VFM)评价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中长期患者临时短暂中断CRT治疗,功能性二尖瓣反流(FMR)对左心室腔内流场的影响。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2021年1—10月CRT术后6个月以上有轻中度二尖瓣反流患者36例,分别于临时短暂中断CRT前后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及收缩末期容积(LVESV),并计算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采用近端等速表面积(PISA)法定量评估FMR程度,测量二尖瓣有效反流口面积(EROA)及反流容积(MRV)。脉冲波多普勒于心尖左心室长轴切面记录二尖瓣及主动脉瓣频谱,并依据频谱测量收缩期各时相组成:等容收缩期(IVC)为二尖瓣关闭至主动脉瓣开放(AVO)的间期,射血期为AVO至主动脉瓣关闭(AVC)的间期。利用VFM软件采集左心室内血流向量图像,启用涡流模式图,取二尖瓣关闭瞬间、AVO瞬间、涡流观测终点3个时刻,分别测量涡流中心的横向位置、纵向位置、流量、面积并观察其演变特征。结果与中断CRT前比较,中断CRT 15 min后患者的LVEDV、LVESV、EROA、MRV均增加(t=2.356、2.258、4.621,P均<0.05);等容收缩期内纵向位置和涡流面积在AVO时刻中断CRT后小于中断前(t=2.764、2.258,P均<0.05),且等容收缩期涡流流量衰减幅度中断CRT后高于中断前(t=2.414,P<0.05);射血期内纵向位置和涡流面积在涡流观测终点中断CRT后显著大于中断前(t=2.642、2.414,P均<0.05),射血期涡流面积衰减幅度、射血期涡流流量衰减幅度中断后小于中断前(t=2.414、2.642,P均<0.05)。结论短暂中断CRT会加重FMR,同时FMR对于左心室内收缩期血液流畅会造成多方面的不良影响。VFM技术能无创、客观地评价CRT中长期患者暂时中断CRT时FMR对左心室流场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流向量成像 心脏再同步化 二尖瓣反流 左心室 血液流场
下载PDF
经食管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对二尖瓣成形术疗效的评估
8
作者 纳丽莎 王芳 +2 位作者 周丽 叶晶晶 王云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16年第7期592-594,共3页
目的探讨经食管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TEE)在二尖瓣成形术(MVR)疗效评估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二尖瓣脱垂(MVP)伴中度以上返流拟行MVR患者30例,术前与术后均行RT-3DTEE检查,并应用二尖瓣定量分析(MVQ)软件分析二尖瓣瓣环及瓣... 目的探讨经食管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TEE)在二尖瓣成形术(MVR)疗效评估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二尖瓣脱垂(MVP)伴中度以上返流拟行MVR患者30例,术前与术后均行RT-3DTEE检查,并应用二尖瓣定量分析(MVQ)软件分析二尖瓣瓣环及瓣叶的相关参数。结果 MVR术前,RT-3DTEE能够量化评价二尖瓣装置结构;二尖瓣瓣环在三维平面内的周长,二尖瓣瓣环的二维面积、周长、环高度、瓣环前外侧至后内侧平面直径、前后直径均较术前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尖瓣前、后叶在三维平面内的面积,二尖瓣后叶在三维平面内的长度,MVP最大容积,MVP最大高度较术前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尖瓣前外侧至后内侧接合的二维弧长较术前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尖瓣前、后瓣叶角度较术前增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二尖瓣前叶在三维平面内的长度,主动脉瓣与二尖瓣之间角度较术前减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T-3D-TEE在MVR患者中能为术前的手术方案精确设计提供重要参考信息,术后能定量评价手术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描记术 三维 经食管 二尖瓣成形术
下载PDF
TTE联合3D-STI评价启闭功能正常的BAV患者升主动脉弹性与左室收缩功能 被引量:1
9
作者 王莉莉 寇晓菲 纳丽莎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23年第3期239-242,共4页
目的应用经胸超声心动图(TTE)联合三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3D-STI)评价启闭功能正常的主动脉瓣二叶式畸形(BAV)患者升主动脉弹性与左室收缩功能并探讨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启闭功能正常的BAV患者60例,正常人60例为对照组。常规采用... 目的应用经胸超声心动图(TTE)联合三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3D-STI)评价启闭功能正常的主动脉瓣二叶式畸形(BAV)患者升主动脉弹性与左室收缩功能并探讨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启闭功能正常的BAV患者60例,正常人60例为对照组。常规采用经胸超声心动图测量升主动脉收缩末期(AoS)及舒张末期内径(AoD)、室间隔舒张末期(IVSD)及左室后壁舒张末期厚度(LVPWD)、左室射血分数(LVEF)等参数,公式计算升主动脉应变(Aortic strain)、升主动脉僵硬指数(AoSI)、升主动脉扩张性(AoDIS);应用三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获取左室整体纵向应变(GLS)、左室整体圆周应变(GCS)、左室整体径向应变(GRS),比较BAV组与对照组各参数的差异,探求BAV组升主动脉弹性与左室收缩功能的关联性。结果BAV组AoS、AoD、AoSI值高于对照组,Aortic strain、AoDIS值低于对照组(P<0.05),LVEF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LS、GCS和GRS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减低(P<0.05)。BAV组左室GLS、GCS、GRS与Aortic strain、AoSI、AoDIS无相关性。结论启闭功能正常的BAV患者升主动脉弹性与左室收缩功能均减低,两者之间无明显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瓣 二叶式畸形 升主动脉 弹性 三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
下载PDF
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左室纵向收缩功能的评价 被引量:1
10
作者 潘璐 黄璇 +3 位作者 纳丽莎 王琴 叶晶晶 吴丹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2021年第10期1057-1060,共4页
目的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检测不同病程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心脏收缩功能的改变。方法将60例RA患者分为A组(病程1~5年)、B组(5年<病程≤10年)、C组(病程>10年),每组20例;同时选取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各组进行常规二维... 目的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检测不同病程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心脏收缩功能的改变。方法将60例RA患者分为A组(病程1~5年)、B组(5年<病程≤10年)、C组(病程>10年),每组20例;同时选取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各组进行常规二维超声心动图、M型和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及实验室检测,并对左室整体纵向应变(LVGLS)、左室射血分数(LVEF)与病程进行相关分析。结果随着病程增加,RA患者的LVGLS逐渐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B、C组RA患者LVGLS及下壁基底段、后间隔基底段、下壁中段、室间隔心尖段的纵向应变值均降低(P均<0.05)。RA组患者病程与LVGLS呈正相关(r=0.66,P<0.05)。结论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可发现射血分数保留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存在亚临床左室收缩功能降低的现象,因此可检测到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心肌的早期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斑点追踪 类风湿性关节炎 左心室收缩功能
下载PDF
超声三维斑点追踪成像联合心脏磁共振成像-钆延迟增强序列对成人肥厚型心肌病左室整体收缩功能与心肌纤维化的关联性研究 被引量:22
11
作者 纳丽莎 刘蕾 +1 位作者 朱力 张晓春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6-12,共7页
目的应用超声三维斑点追踪成像(3D-STE)技术评价成人肥厚型心肌病(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HCM)患者左室整体收缩功能,联合3D-STE与心脏磁共振成像(CMRI)技术的钆延迟强化(LGE)序列对HCM患者心肌纤维化进行评价,并探讨左室整体收... 目的应用超声三维斑点追踪成像(3D-STE)技术评价成人肥厚型心肌病(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HCM)患者左室整体收缩功能,联合3D-STE与心脏磁共振成像(CMRI)技术的钆延迟强化(LGE)序列对HCM患者心肌纤维化进行评价,并探讨左室整体收缩功能与心肌纤维化之间的关联性。方法对2018年2-12月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30例HCM患者(HCM组)和33例健康成人(对照组)行常规二维超声心动图(2DE)、组织多普勒成像(TDI)、3D-STE检查,比较两组间室间隔舒张末期厚度(IVSD)、左室后壁舒张末期厚度(LVPWD)、左室质量(LVM)、左室质量指数(LVMI)、左房容积(LAV)、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室流出道压差(LVOT-PG)、左室流出道速度时间积分(LVOT-VTI)、等容舒张时间(IVRT)、整体应变(GS)、整体纵向应变(GLS)、整体径向应变(GRS)、整体圆周应变(GCS)等常规二维及三维GS相关参数的差异。其中符合CMRI适应证的28例HCM患者接受CMRI-LGE检查获取LVM,对CMRI与3D-STE所得LVM结果进行相关性及一致性检验,并根据LGE结果将HCM患者分为LGE(+)组与LGE(-)组,比较两组间GLS、GRS及GCS的差异。结果①与对照组比较,HCM组常规二维超声指标IVSD、LVPWD、LVMI、LAV、LVOT-PG、LVOT-VTI及IVRT显著增加(P<0.05);②两组间G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CM组GLS、GRS明显减低,GCS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3D-STE与CMRI对LVM测量结果具有较高的相关性(r=0.807,P<0.001);④与LGE(-)组相比,LGE(+)组GLS明显减低(P=0.004),两组间GCS及GR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97,0.534)。结论3D-STE能够检测出HCM患者早期三维应变左心室整体收缩功能的损害,3D-STE联合CMRI-LGE技术可为HCM患者三维应变左室整体收缩功能及心肌纤维化之间的关联性评价提供重要的影像学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描记术 三维斑点追踪成像 肥厚型心肌病 心脏磁共振成像 心室功能 心肌纤维化
原文传递
经食管三维超声定量评价器质性与缺血性二尖瓣反流时二尖瓣叶及瓣环形态变化 被引量:6
12
作者 王芳 王婷 +2 位作者 王婷婷 周丽 纳丽莎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19年第6期514-516,共3页
目的应用经食管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TEE)对比研究器质性和缺血性二尖瓣反流(MR)患者二尖瓣瓣环和瓣叶的三维几何构型变化,探讨不同病因致MR时二尖瓣瓣环及瓣叶的形态变化规律。方法选择接受RT-3D-TEE检查的成人患者65例,分为3组,... 目的应用经食管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TEE)对比研究器质性和缺血性二尖瓣反流(MR)患者二尖瓣瓣环和瓣叶的三维几何构型变化,探讨不同病因致MR时二尖瓣瓣环及瓣叶的形态变化规律。方法选择接受RT-3D-TEE检查的成人患者65例,分为3组,器质性组20例,缺血性组23例,正常对照组22例。所有患者均在局部麻醉下行RT-3D-TEE检查,均采集存储二尖瓣瓣环及瓣叶的三维图像,运用Qlab 7.0 MVQ软件对图像进行分析,获得3组患者瓣环及瓣叶的各项形态学参数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器质性组患者的前叶三维面积(A3DAnt)、后叶三维面积(A3DPost)、脱垂高度(HProl)、脱垂容积(VProl)均>缺血性组,2组间的非平面小叶角度(θNPA)>正常对照组,主动脉瓣与二尖瓣之间角度(θ)、后叶角度(θPost)均<正常对照组(P<0.05);3组间前叶角度(θAn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器质性组与缺血性组的瓣环二维投影面积(A2D)、瓣环三维周长(C3D)、瓣环前后直径(DAP)、瓣环前外侧至后内侧直径(DAlPm)均>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器质性组患者瓣叶面积增大,缺血性组无明显改变,器质性组与缺血性组均可导致二尖瓣瓣环扩张,以及瓣环几何构型改变、瓣环整体趋于扁平化,提示以上改变在缺血性患者表现更为明显,可为外科手术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尖瓣关闭不全 超声心动描记术 实时三维 经食管
下载PDF
血流向量图评价心脏再同步化治疗中长期患者暂时中断起搏器前后左心室流场演变 被引量:2
13
作者 叶晶晶 纳丽莎 +5 位作者 刘丽文 马斌 沈敏 左蕾 高文霞 周海燕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98-103,共6页
目的应用血流向量图(VFM)评价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中长期患者暂时中断起搏器前后左室收缩期血液流场变化特征以及心功能变化情况。方法严格按照入选标准选择起搏器植入术后6个月以上的对CRT有反应的患者32例,分别于中断起搏器前... 目的应用血流向量图(VFM)评价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中长期患者暂时中断起搏器前后左室收缩期血液流场变化特征以及心功能变化情况。方法严格按照入选标准选择起搏器植入术后6个月以上的对CRT有反应的患者32例,分别于中断起搏器前后行超声心动图检查,依次测量左室短轴舒张末内径(LVEDD)及收缩末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容积(LVEDV)及收缩末容积(LVESV),并计算左室射血分数(LVEF),测量左室压力最大上升速率(LVDp/Dt…),主动脉瓣上血流速度时间积分(AV—VTI),二尖瓣反流容积(MRV)、面积(MRA)。利用VFM软件采集左室内血流向量图像,启用涡流模式图,取二尖瓣关闭瞬间(MVC)、主动脉瓣开放瞬间(AVO)、主动脉血流速度达峰瞬间(APV)以及主动脉瓣关闭瞬间(AVC)四个节点,分别测量涡流的横径(DH)、纵径(DL)、流量(FV)、深度(VD),计算涡流面积(VA),计算从主动脉瓣开放到主动脉血流速度达峰时涡流流量的衰减率(FV-CR%)和面积的衰减率(VA—CR%),并观察其演变特征。结果与起搏器关闭前比较,关闭起搏器10min后患者的AV—VTI、LVDp/Dtmax均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据VFM观测从主动脉瓣开放到主动脉血流速度达峰时左室腔FV—CR%、VA-CR%均减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LVEF与VA-CR%存在正相关,起搏器关闭前后其相关系数分别为0.632(P〈0.01)和0.654(P〈0.01)。结论暂时中断起搏器后常规超声心动图测量参数及VFM参数均出现明显恶化。VFM技术能够客观有效地反映中断起搏器前后左室收缩期血液流场特征的改变与左室功能的变化及其相关关系,并提示远期持续CRT治疗的必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描记术 心脏再同步疗法 心室功能 血流向量图
原文传递
常规超声心动图联合三维斑点追踪显像技术构建多参数模型对家族性肥厚型心肌病MYH7基因突变携带者的早期识别 被引量:8
14
作者 赵丹 纳丽莎 +4 位作者 刘丽文 段云燕 孙超 王博 朱晓丽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737-741,共5页
目的应用常规超声心动图(2DE)及三维斑点追踪显像(3DSTI)技术构建多参数联合诊断模型,提高家族性肥厚型心肌病(HCM)MYH7基因突变携带者的识别效率。方法选取28例家族性HCM中携带MYH7突变基因且表型阴性者(MYH7G+P-)作为研究组... 目的应用常规超声心动图(2DE)及三维斑点追踪显像(3DSTI)技术构建多参数联合诊断模型,提高家族性肥厚型心肌病(HCM)MYH7基因突变携带者的识别效率。方法选取28例家族性HCM中携带MYH7突变基因且表型阴性者(MYH7G+P-)作为研究组,27例携带MYBPC3突变基因且表型阴性者(MYBPC3G+P-)作为对照组。分别进行2DE、组织多普勒成像(TDI)、3D-STI检查,测量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IVS)及左室后壁厚度(LVPwT)取最大值,测量二尖瓣下舒张早期和晚期血流速度峰值(E、A)、E峰减速时间(EDT)、房室充盈时间、二尖瓣环室间隔侧和侧壁侧舒张早期及晚期运动峰值速度(IVS-e’、IVS-a’、L-e、La’)取平均值e’、a’,计算E/e’、E/A、左房容积指数(LAVI)、左室质量指数(LVMI)、左室射血分数(LVEF)、等容舒张时间(IVRT)、等容收缩时间(IVCT)。3D—STI测量整体纵向、径向、环向和面积应变(GLS、GRS、GCS、GAS),比较研究组与对照组以上参数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LAVI、LVMI及舒张末期IVS和LVPwT最大值较对照组增大,GAS绝对值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TDI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单一和联合超声参数ROC曲线下面积依次为:联合指标预测概率值〉LVPWT最大值〉LAVI〉IVS最大值〉LVMI〉GAS(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12、0.772、0.738、0.733、0.719、0.714)。联合指标预测值的识别MYH7G+P-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5.2%、96.3%。结论2DE联合3D-STI建立数学模型可以显著提高识别HCM中MYH7突变基因携带者的诊断效率,LVPWT最大值可以作为区分MYH7G+P-与MYBPC3G+P-的独立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描记术 心肌病 肥厚型 肌球蛋白结合蛋白-C β-肌球蛋白重链基因 三维斑点追踪显像
原文传递
基于二维经胸超声心动图与三维斑点追踪成像相关参数特征构建家族肥厚型心肌病突变基因携带者的列线图预测模型 被引量:1
15
作者 段奕全 梁青青 +5 位作者 徐艳萍 叶晶晶 王芳 黄璇 王栎茗 纳丽莎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773-781,共9页
目的探索二维经胸超声心动图(2D-TTE)、三维斑点追踪成像(3D-STI)众多参数中可用于早期识别家族肥厚型心肌病(FHCM)突变基因携带者(G+P-)的超声心动图参数特征,并构建Nomogram(列线图)预测模型,以期为临床提供一种早期识别G+P-者的诊断... 目的探索二维经胸超声心动图(2D-TTE)、三维斑点追踪成像(3D-STI)众多参数中可用于早期识别家族肥厚型心肌病(FHCM)突变基因携带者(G+P-)的超声心动图参数特征,并构建Nomogram(列线图)预测模型,以期为临床提供一种早期识别G+P-者的诊断方法。方法共纳入2017年11月至2022年8月就诊于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的FHCM家系15个,应用全外显子测序与Sanger测序技术进行基因检测,筛选出G+P-(54例)与G-P-(75例)共129例,应用分层随机抽样将受检者按照7∶3比例区分为训练集(90例)与测试集(39例)。应用Philips iE33超声诊断仪及TomTec脱机软件获取相关超声参数。使用Lasso回归及Logistic回归筛选超声心动图参数并获得可早期预测G+P-的独立危险因素,依此建立Nomogram预测模型。结果①Lasso-Logistic回归显示:整体纵向应变(GLS)(OR=1.739,95%CI=1.305~2.316)、左室流出道速度时间积分(LVOT-VTI)(OR=1.358,95%CI=1.072~1.722)可作为早期预测G+P-的独立危险因素。②将以上指标建立Nomogram预测模型,经过1000次Bootstrap自采样内部验证后,在训练集和测试集的C-指数分别为0.885(95%CI=0.816~0.954)、0.878(95%CI=0.764~0.992),具有良好的内部一致性。③校准曲线结果显示,Nomogram模型预测G+P-的风险与实际风险基本一致(训练集P=0.990、测试集P=0.961);临床决策曲线表明在不同阈概率下,使用该预测模型为患者提供临床决策,可以为患者带来获益。结论超声心动图参数GLS、LVOT-VTI可作为预测FHCM突变基因携带者的独立危险因素。Nomogram预测模型在识别FHCM患者家属是否携带突变基因中具有良好的区分度、拟合度、患者临床获益,可为FHCM突变基因携带者的超声心动图早期识别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和评价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描记术 心肌病 肥厚型 三维斑点追踪成像 列线图
原文传递
先天性右心室憩室伴房间隔缺损超声表现1例 被引量:3
16
作者 李俊仁 王芳 +3 位作者 纳丽莎 贾梅 周丽 王婷婷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11-211,217,共2页
患者女,33岁。因胸闷、气短20d,加重3d入院,患者于20d前感冒后出现胸闷、气短,无咳嗽、咳痰及发热,近3d加重。既往否认高血压、冠心病史。入院查体:血压130/80mmHg(1mmHg=0.133kPa),双肺呼吸音清,无发绀,颈静脉无充盈、怒... 患者女,33岁。因胸闷、气短20d,加重3d入院,患者于20d前感冒后出现胸闷、气短,无咳嗽、咳痰及发热,近3d加重。既往否认高血压、冠心病史。入院查体:血压130/80mmHg(1mmHg=0.133kPa),双肺呼吸音清,无发绀,颈静脉无充盈、怒张,心前区无异常隆起,心尖搏动不明显,无震颤及心包摩擦感,心界增大,心尖向左向下移位。心率65次/min,律齐,各瓣膜区未闻及杂音及额外心音。肌酸激酶正常。心电图:窦性心律,正常心电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间隔缺损 右心室憩室 超声表现 先天性 正常心电图 入院查体 心尖搏动 肺呼吸音
原文传递
儿童川崎病临床特征及并发冠脉损害的高危因素分析 被引量:7
17
作者 赵银霞 何金虎 +2 位作者 徐艳萍 梁娟 施森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16年第2期141-143,共3页
目的探讨儿童川崎病(K)的临床特征及并发冠状动脉损害的高危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KD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有无合并冠脉病变分成CAL阳性组与CAL阴性组,结合患儿的发热时间、年龄、C-反应蛋白(CRR)、血沉、血小板、血红蛋白等资料,比较... 目的探讨儿童川崎病(K)的临床特征及并发冠状动脉损害的高危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KD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有无合并冠脉病变分成CAL阳性组与CAL阴性组,结合患儿的发热时间、年龄、C-反应蛋白(CRR)、血沉、血小板、血红蛋白等资料,比较2组患儿各项指标间的差异,明确其与发生冠状动脉损害间的关系。结果 36例KD患儿均有发热,其中口腔黏膜改变27例,眼结膜充血27例,皮疹22例,颈淋巴结肿大15例,手足硬肿及指趾端脱皮17例,肛周潮红伴脱皮5例。超声心动检查,无冠脉病变21例,有冠脉病变15例;2组患儿的发热天数、血沉、CRP、血小板及血红蛋白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儿的年龄、CRP、血沉、血小板、血红蛋白及发热持续时间等,均可作为KD并发冠状动脉损害的预测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崎病 冠状动脉病变 高危因素
下载PDF
三维斑点追踪显像对成人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左室心肌应变、扭转运动与其形态及整体收缩功能的关联性研究 被引量:11
18
作者 贾梅 李晴 +3 位作者 叶晶晶 刘丽文 陈茜 纳丽莎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369-375,共7页
目的应用超声心动图三维斑点追踪显像(three-dimensional speckle tracking imaging,3D-STI)技术定量评价肥厚型心肌病(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HCM)患者左室心肌应变、三维扭转运动等力学变化,并分析左室扭转与左室形态及整体收... 目的应用超声心动图三维斑点追踪显像(three-dimensional speckle tracking imaging,3D-STI)技术定量评价肥厚型心肌病(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HCM)患者左室心肌应变、三维扭转运动等力学变化,并分析左室扭转与左室形态及整体收缩功能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19年6月就诊于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的45例宁夏地区成人HCM患者为HCM组,另选性别、年龄相匹配的50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常规经胸二维超声心动图测量左房前后径(LAD)、室间隔舒张末期厚度(IVSD)、左室后壁舒张末期厚度(LVPWD),计算左室质量指数(LVMI)、二尖瓣舒张期血流频谱E峰、A峰以及E、A比值;经胸三维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室舒张末期容积(EDV)、左室收缩末期容积(ESV)、左室射血分数(LVEF),计算每搏量(SV)等;应用X5-1矩阵探头获取左室三维全容积动态图像,运用脱机软件TomTec 4D LV-Analysis 3.0获得左心室整体应变参数和三维扭转运动力学参数:整体纵向应变(GLS)、整体圆周应变(GCS)、整体径向应变(GRS)、整体面积应变(GAS)、基底段旋转角度(Rotation-basal)、左心室心尖段旋转角度(Rotation-apical)、左心室扭转角度(Twist)、左心室扭力(Torsion)。比较两组之间上述各参数的差异。将Rotation-basal、Rotation-apical、Twist、Torsion分别与IVSD、LVMI和LVEF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HCM组LAD、IVSD、LVPWD及LVMI明显增大(均P<0.01),EDV、ESV、SV、LVEF及E/A明显减小(均P<0.01),GLS、GCS、GRS明显减小(均P<0.01),Rotation-basal、Rotation-apical、Twist和Torsion明显增加(均P<0.01);两组间GA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CM组IVSD与Rotation-apical、Twist及Torsion呈负相关(r=-0.327、-0.439、-0.374,均P<0.05),与Rotation-basal无明显相关性(r=0.172,P>0.05);LVEF、LVMI与Rotation-basal、Rotation-apical、Twist及Torsion无明显相关性(均P>0.05)。结论①3D-STI能够早期发现HCM患者左室三维收缩应变的细微变化;②HCM患者左室三维空间扭转运动明显增强;③随着IVSD增加,HCM患者左室Rotation-apical、Twist、Torsion明显减低,而LVMI和LVEF与Rotation-basal,Rotation-apical、Twist、Torsion无明显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斑点追踪显像 肥厚型心肌病 心室功能 心肌 扭转
原文传递
心脏肌球蛋白结合蛋白C基因P1208fs突变与家族性肥厚型心肌病的关系 被引量:8
19
作者 李静 刘丽文 +6 位作者 纳丽莎 左蕾 齐伟 刘莹 邵红 马志玲 王立锋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21-326,共6页
目的 研究中国汉族人群家族性肥厚型心肌病(HCM)的致病基因突变位点,分析基因型和临床表型的关系.方法 入选2013年7月就诊于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心内科门诊的中国汉族家族性肥厚型心肌病一家系,该家系共有3代10位有血缘关系的成员.... 目的 研究中国汉族人群家族性肥厚型心肌病(HCM)的致病基因突变位点,分析基因型和临床表型的关系.方法 入选2013年7月就诊于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心内科门诊的中国汉族家族性肥厚型心肌病一家系,该家系共有3代10位有血缘关系的成员.利用靶向外显子捕获测序的方法对HCM先证者的96个与遗传性心肌病相关的基因进行了全部外显子扩增和高通量测序,进一步通过Sanger测序法在家系内9名成员以及300个健康志愿者中进行了验证.家系资料收集包括临床表现、体格检查、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和心脏核磁共振检测结果.结果 本家系中共发现了3种基因突变,分别为心脏肌球蛋白结合蛋白C(MYBPC3)基因P1208fs突变、锚蛋白B(ANK2)基因H556R突变和错蛋白B(ANK2)基因P1974H突变.包括先证者在内的3名家系成员(还包括其母和其子)携带基因MYBPC3基因P1208fs突变.其余家系成员未发现此突变.先证者及其母亲通过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及心脏核磁共振诊断为HCM,其子为HCM早期表现,即常规超声心动图及心脏核磁共振未见异常,而心电图显示为窦性心动过缓不齐、ST段改变、房性早搏及逸搏.先证者及其母亲确诊为HCM的年龄分别为42岁和50岁,均伴有心悸、胸痛的症状,心脏核磁共振均提示为左心室部分心肌纤维化.进一步发现,先证者及其母亲左心室心肌纤维化与心电图改变(r波递增不良、ST-T改变)存在一定的关系.此外,携带ANK2突变基因的7名家系成员心电图QTc间期均正常.结论 MYBPC3基因P1208fs突变可导致国人HCM,引起左心室心肌非对称性肥厚、节段性心肌纤维化及相应室壁ST-T改变,ANK2基因H556R和P1974H突变在本家系中没有相应的临床表型,可能不具致病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病 肥厚性 基因型 表型
原文传递
福辛普利对胰岛素抵抗小鼠心室重构及脂联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20
作者 任永康 刘雅娟 +3 位作者 张娜 徐璐 徐艳萍 杨锐英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58-263,共6页
目的:观察福辛普利干预对胰岛素抵抗(IR)小鼠心室重构及血清和心肌组织中脂联素(APN)表达的影响。方法:随机将40只C57BL/6野生型小鼠分为正常对照组、IR组、Fos7.5组和Fos15组,每组10只。正常对照组给予普通饲料喂养,其余3组均给予高脂... 目的:观察福辛普利干预对胰岛素抵抗(IR)小鼠心室重构及血清和心肌组织中脂联素(APN)表达的影响。方法:随机将40只C57BL/6野生型小鼠分为正常对照组、IR组、Fos7.5组和Fos15组,每组10只。正常对照组给予普通饲料喂养,其余3组均给予高脂饲料喂养,Fos7.5组和Fos15组同时每日分别给予福辛普利7.5mg-1·kg-1·d-1和15mg-1·kg-1·d-1灌胃,共喂养12周。测定体质量、空腹血糖(FPG)及空腹胰岛素(Fins),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采用超声心动图检测左心室后壁厚度、室间隔厚度、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室短轴缩短率(LVFS),测定全心质量、左心室质量、左心室质量指数(LVWI);HE染色观察心肌结构微观改变;ELISA法测定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及APN水平,免疫组织化学和Western blot法测定心肌组织中TGF-β1及APN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IR组小鼠FPG、Fins及HOMA-IR均升高,左心室后壁厚度及室间隔厚度增加,LVEF和LVFS降低,体质量、全心质量、左心室质量增加,LVWI减小,心肌纤维断裂,排列紊乱,血清及心肌组织中TGF-β1表达升高,APN表达降低(均P<0.05)。与IR组比较,Fos7.5组和Fos15组FPG、Fins水平及HOMA-IR均降低,左心室后壁厚度及室间隔厚度均减小,LVEF和LVFS均升高,体质量、全心质量、左心室质量及LVWI均减少,心肌微观结构变化改善,血清及心肌组织中TGF-β1表达降低,APN表达升高,且Fos15组效果更显著(均P<0.05)。结论:IR小鼠存在明显心室重构。福辛普利可改善IR小鼠心室重构,且呈剂量依赖性,这种作用可能与APN表达升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辛普利 胰岛素抵抗 心室重构 脂联素 转化生长因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