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部地区某三甲医院儿童慢性肾脏病5期病因构成及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马岩 韦性娇 +4 位作者 白华 张艳 田新敏 Aqsa Ahmad 梁丽俊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697-703,共7页
目的总结近10年西部地区某三甲医院慢性肾脏病(CKD)5期患儿的病因及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收集2010年1月1日至2021年6月30日就诊于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的50例0~18岁CKD5期患儿的临床资料,对其病因构成及临床特征进行分析。结果50例CKD5期... 目的总结近10年西部地区某三甲医院慢性肾脏病(CKD)5期患儿的病因及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收集2010年1月1日至2021年6月30日就诊于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的50例0~18岁CKD5期患儿的临床资料,对其病因构成及临床特征进行分析。结果50例CKD5期患儿中男31例(62.0%),女19例(38.0%);发病年龄12.7(0.5~18.0)岁,其中0~6岁8例(16.0%),7~12岁17例(34.0%),13~18岁25例(50.0%);首诊无明显症状9例(18.0%),以肾脏症状为主15例(30.0%),以肾外症状为主26例(52.0%);原发病因为肾小球疾病26例(52%)、先天性肾脏及尿路畸形12例(24.0%);并发症中贫血49例(98.0%),慢性肾脏病-矿物质和骨异常(CKD-MBD)包括高磷血症49例(98.0%)、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38例(76.0%)、低钙血症33例(66.0%)、维生素D缺乏27例(54.0%),水电解质酸碱紊乱包括高尿酸血症40例(80.0%)、高钾血症15例(30.0%),高血压28例(56.0%),生长障碍18例(36.0%);完善肾脏穿刺活检术7例(14.0%),全外显子基因测序5例(10.0%);失访2例(4.0%),死亡11例(22.0%),长期进行血液透析15例(30.0%),长期进行腹膜透析13例(26.0%),肾脏移植11例(22.0%)。结论本地区CKD5期患儿主要病因为肾小球疾病;发生率男性高于女性,年长儿高于低年龄儿童;首诊症状以肾外表现多见,最常见的并发症为贫血及CKD-MBD;完成肾脏移植的患儿预后较好,但绝大部分患儿选择透析治疗,以血液透析为主;主要死亡原因为重症感染和心血管系统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脏病5期 终末期肾病 儿童
下载PDF
重症急性胰腺炎液体复苏的临床研究进展
2
作者 张丹 赵晓红 《临床医学进展》 2024年第5期1095-1100,共6页
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 SAP)是指伴有持续的器官功能衰竭 > 48 h以上的胰腺炎,约占急性胰腺炎的5%~10%。SAP患者病情危重,常伴有微循环障碍、脓毒性休克、腹内压增高(intra-abdominal hypertension, IAH)等严重... 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 SAP)是指伴有持续的器官功能衰竭 > 48 h以上的胰腺炎,约占急性胰腺炎的5%~10%。SAP患者病情危重,常伴有微循环障碍、脓毒性休克、腹内压增高(intra-abdominal hypertension, IAH)等严重并发症。液体复苏作为SAP患者治疗的基石,可增加器官灌注从而改善临床预后。由于SAP病情的严重性及复杂性,多种因素均可影响补液治疗效果,导致液体复苏共识较难达成。本文旨在对目前SAP患者液体复苏的临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和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急性胰腺炎 液体复苏 液体类型 补液目标
下载PDF
儿童布氏杆菌病并发胰腺炎1例报告
3
作者 陈艳娇 赵芳 《罕少疾病杂志》 2025年第2期20-21,共2页
布氏杆菌病是由布氏杆菌引起的一种动物源性人畜共患传染病,人群普遍易感,呈地方性流行。在儿童人群中患病率较低,由布氏杆菌感染累及胰腺导致胰腺炎更为罕见,临床表现不典型,病情变化快,易被临床医生忽略延误治疗,导致严重后果。本文... 布氏杆菌病是由布氏杆菌引起的一种动物源性人畜共患传染病,人群普遍易感,呈地方性流行。在儿童人群中患病率较低,由布氏杆菌感染累及胰腺导致胰腺炎更为罕见,临床表现不典型,病情变化快,易被临床医生忽略延误治疗,导致严重后果。本文报告了1例儿童布氏杆菌病并发胰腺炎的诊疗经过以供临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布氏杆菌病 胰腺炎
下载PDF
长链非编码RNA在肺癌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田新敏 何伟 +2 位作者 郑雨松 马岩 韩育宁 《医学研究杂志》 2024年第9期20-24,11,共6页
肺癌(lung cancer,LC)是全球病死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命健康。目前传统的肺癌筛查方法不能满足提高患者生存率的迫切需要,因此,探索新的肺癌早期诊断及预后评估的生物学标志物十分重要。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 肺癌(lung cancer,LC)是全球病死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命健康。目前传统的肺癌筛查方法不能满足提高患者生存率的迫切需要,因此,探索新的肺癌早期诊断及预后评估的生物学标志物十分重要。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是指长度超过200个核苷酸且不具有蛋白编码功能的小RNA,通过在转录、翻译和翻译后水平调控基因表达发挥多种生物学功能。近年来研究发现,多种lncRNA在肺癌中异常表达,通过影响肺癌细胞的增殖及死亡、肿瘤的侵袭与免疫逃逸、调控抗肿瘤治疗的敏感度等多种途径参与肿瘤细胞的生物学过程,为探究肺癌发生、发展及临床诊治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就lncRNA与肺癌的关系、分子调控机制及可能的临床应用等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长链非编码RNA 分子调节机制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CXCL5在2型糖尿病与恶性肿瘤相关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贺阿敏 侯绍章 《西南医科大学学报》 2024年第2期111-116,共6页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和恶性肿瘤(malignant tumor,MT)是影响人类身心健康的两大疾病,胰岛素抵抗是2型糖尿病(type II diabetes mellitus,T2DM)的主要发病机制。巨噬细胞在肿瘤免疫应答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且在糖尿病患者中高度...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和恶性肿瘤(malignant tumor,MT)是影响人类身心健康的两大疾病,胰岛素抵抗是2型糖尿病(type II diabetes mellitus,T2DM)的主要发病机制。巨噬细胞在肿瘤免疫应答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且在糖尿病患者中高度浸润并产生C-X-C基序趋化因子配体5(chemokine C-X-C motif ligand 5,CXCL5)。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umourassociated Macrophages,TAMs)/M2型巨噬细胞高度浸润于肿瘤微环境(tumor microenvironment,TME)中并分泌CXCL5,CXCL5可通过促进肿瘤微血管生成及与其靶基因结合进一步调节TME进而影响MT的发生、发展及预后。本文就CXCL5的分子特征、相关通路以及CXCL5在T2DM与MT相关性中的研究进展做一评述,以期为临床在T2DM与MT的治疗和改善结局方面开启新思路与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XCL5 2型糖尿病 恶性肿瘤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 肿瘤微环境
下载PDF
25-羟维生素D水平对肺间质纤维化患者弥散功能障碍程度的影响
6
作者 丁劭瑞 曹佳伟 +4 位作者 铁华 马婷婷 吴赓 景丽娟 李锋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4年第8期1063-1068,共6页
目的探讨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对肺间质纤维化(PF)患者弥散功能障碍程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6月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收治的81例诊断为PF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成人肺功能诊断规范中国专家共识》将一氧化碳弥散量... 目的探讨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对肺间质纤维化(PF)患者弥散功能障碍程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6月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收治的81例诊断为PF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成人肺功能诊断规范中国专家共识》将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pred)≥60%的患者纳入正常+轻度弥散功能障碍组(DN组,64例),DLCO%pred<60%的患者纳入中重度弥散功能障碍组(DD组,17例)。收集并比较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住院时长、住院次数、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T)、淋巴细胞百分比(LYM)、单核细胞百分比(M)、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b)水平、血小板计数(PL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水平、凝血酶时间(TT)、D-二聚体(D-D)水平、血氧分压(PO_(2))、二氧化碳分压(PCO_(2))、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用力肺活量(FVC)、FEV_(1)/FVC、呼气流量峰值(PEF)、25(OH)D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PF弥散功能障碍严重的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25(OH)D、FVC单独及2项指标联合对PF弥散功能障碍严重的诊断价值。根据25(OH)D与PF弥散功能障碍程度的ROC曲线中的最佳截断值将患者分为维生素D缺乏组与维生素D非缺乏组,进行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结果DN组NEUT、住院时长、WBC、D-D水平均低于DD组,PT短于DD组,FEV_(1)、FVC、PEF、M、25(OH)D水平均高于D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LYM、RBC、PLT、APTT、TT、PO_(2)、PCO_(2)、住院次数、FEV_(1)/FVC、Hb水平、FIB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FVC降低、25(OH)D水平降低、住院时长延长是PF患者弥散功能障碍严重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25(OH)D与FVC单独诊断PF弥散功能障碍严重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23、0.828,均低于2项指标联合检测的0.888(P<0.05)。根据25(OH)D与PF患者弥散功能障碍程度的ROC曲线中最佳截断值进行分组,将血清25(OH)D<12.20 nmol/L的PF患者纳入维生素D缺乏组(24例),血清25(OH)D≥12.20 nmol/L的PF患者纳入维生素D非缺乏组(57例)。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结果显示,维生素D缺乏组住院时长为10.77 d,维生素D非缺乏组住院时长为9.03 d,两组住院时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5(OH)D可以判断PF患者弥散功能障碍程度,可以成为一种新型治疗PF的药物并为临床医生治疗PF提供更多的药物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间质纤维化 25-羟维生素D 肺功能 病例对照研究 影响因素
下载PDF
新冠病毒感染相关性肌病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7
作者 吴明军 崔小丽 薛庆亮 《临床肺科杂志》 2024年第4期595-599,共5页
新冠病毒感染除典型的发热、咳嗽和呼吸困难等临床表现外,新冠病毒感染相关性肌病发生率逐渐上升。新冠病毒可能通过诱导机体缺氧环境、免疫及炎症反应、上调MDA5抗体表达、分子模拟、调节ACE2表达并与其受体结合,激活相应信号通路,从... 新冠病毒感染除典型的发热、咳嗽和呼吸困难等临床表现外,新冠病毒感染相关性肌病发生率逐渐上升。新冠病毒可能通过诱导机体缺氧环境、免疫及炎症反应、上调MDA5抗体表达、分子模拟、调节ACE2表达并与其受体结合,激活相应信号通路,从而导致肌病。本文将对新冠病毒感染相关性肌病的可能病理生理机制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肌病 机制
下载PDF
身高与下肢长度对前交叉韧带重建患者移植物直径术前预测准确性的对比研究
8
作者 屈正鉴 郭浩辉 +4 位作者 李博华 冯凯 白博 王鑫 陈志荣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24年第12期1265-1270,共6页
目的 应用身高测量法与下肢长度测量法对前交叉韧带重建患者移植物直径进行术前预测,比较两种预测方法的准确性。方法 纳入自2022-06—2023-10行膝关节镜下自体腘绳肌腱单束前交叉韧带重建手术治疗的190例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记... 目的 应用身高测量法与下肢长度测量法对前交叉韧带重建患者移植物直径进行术前预测,比较两种预测方法的准确性。方法 纳入自2022-06—2023-10行膝关节镜下自体腘绳肌腱单束前交叉韧带重建手术治疗的190例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记录患者年龄、身高、下肢长度及术中测量的移植物直径。将190例分为预测组(n=70)和验证组(n=120),对预测组中身高、下肢长度与移植物直径进行相关性分析,对强相关指标建立移植物直径预测方程,然后将验证组数据代入方程,计算预测值与术中测量值的误差,比较两种预测方法的准确性。结果 预测组的身高、下肢长度、性别、移植物直径与验证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预测组身高与移植物直径呈强相关,相关系数r=0.741,身高测量法的预测方程为:移植物直径(mm)=4.32×身高(m)+0.38。下肢长度与移植物直径呈强相关,相关系数r=0.695,下肢长度预测法的预测方程为:移植物直径(mm)=5.53×下肢长度(m)+2.41。身高测量法预测值为(7.758±0.394)mm,下肢长度测量法预测值为(7.730±0.325)mm;用术中测量的移植物直径减去预测值,将其差值的绝对值定义为预测误差,身高测量法误差值为(0.293±0.219)mm,下肢长度测量法误差值为(0.289±0.216)mm。验证组身高测量法与下肢长度测量法的移植物直径预测值(t=0.580,P=0.562)、误差值(t=0.161,P=0.87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身高、下肢长度与前交叉韧带重建患者移植物直径均存在强相关关系,身高测量法和下肢长度测量法均可对患者移植物直径进行术前预测,两种方法误差无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交叉韧带 重建 移植物 下肢长度 预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