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1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胆总管探查Ⅰ期缝合术围手术期中的应用
1
作者 王娜 栾凤霞 张淑红 《当代护士(中旬刊)》 2017年第10期40-43,共4页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胆总管探查I期缝合术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5年6月~2016年12月本科收治的80例胆总管结石或合并胆囊结石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指导下的围术期处理措施,对照组...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胆总管探查I期缝合术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5年6月~2016年12月本科收治的80例胆总管结石或合并胆囊结石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指导下的围术期处理措施,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围术期处理措施,比较2组患者术后的恢复情况及镇痛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后住院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缩短;术后输液量减少;术后疼痛评分、口渴饥饿感发生率、泌尿系感染发生率降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率、胆漏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应用于胆总管探查I期缝合患者围手术期的管理安全有效,明显缩短了术后住院时间,减轻了术后疼痛,促进了患者快速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 胆总管探查Ⅰ期缝合 围手术期
下载PDF
枸杞多糖通过促进胆囊癌细胞铁死亡抑制其恶性进展
2
作者 辛国军 王建承 +6 位作者 杨勇 雷鹏 张亚文 李宝定 张多强 梁琦 卜阳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52-457,共6页
目的探究枸杞多糖(LBP)通过调控细胞铁死亡对胆囊癌细胞(NOZ和SGC-996)增殖和转移的影响。方法不同剂量的LBP处理体外培养NOZ和SGC-996细胞;将细胞分为对照组(Control)、20μmol/LLBP组、40μmol/LLBP组、60μmol/LLBP组、80μmol/LLBP... 目的探究枸杞多糖(LBP)通过调控细胞铁死亡对胆囊癌细胞(NOZ和SGC-996)增殖和转移的影响。方法不同剂量的LBP处理体外培养NOZ和SGC-996细胞;将细胞分为对照组(Control)、20μmol/LLBP组、40μmol/LLBP组、60μmol/LLBP组、80μmol/LLBP组、LBP+Fer-1组。用MTT法检测细胞活力;EdU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Tran swell检测细胞侵袭能力;比色法检测Fe^(2+)的水平,BODIPYTM581/591C11分子探针测定活性氧(ROS)和丙二醛(MDA)的水平;Westernblot检测铁死亡相关蛋白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PX4)酰基辅酶a合成酶长链家族成员4(ACSL4)、β-catenin和Wnt3A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40μmol/LLBP组、60μmol/LLBP组细胞活力、增殖、侵袭能力显著降低(均P<0.05),Fe^(2+)水平、ROS、MDA活性明显增加(均P<0.05),GPX4、β-catenin和Wnt3A蛋白表达显著减少,ACSL4蛋白表达明显增加(均P<0.05)。与LBP组比较,LBP+Fer-1组细胞活力、增殖、侵袭能力显著提高(均P<0.05)。结论LBP通过诱导胆囊癌细胞铁死亡进而抑制其细胞的增殖和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枸杞多糖 铁死亡 胆囊癌 增殖 侵袭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
下载PDF
枸杞多糖通过下调PD-L1表达抑制胆囊癌细胞增殖、侵袭及免疫逃逸的实验研究
3
作者 辛国军 张亚文 +4 位作者 雷鹏 王俊青 卜阳 杨勇 王建承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24年第6期521-525,共5页
目的探讨枸杞多糖(LBP)对胆囊癌细胞增殖、侵袭以及免疫逃逸的影响。方法QBC939和SGC-996胆囊癌细胞分为LBP组、Control组、LBP+pcDNA组和LBP+PD-L1组;将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与植物血凝素(PHA)共孵育,记为PHA组,未共孵育的PBMCs记... 目的探讨枸杞多糖(LBP)对胆囊癌细胞增殖、侵袭以及免疫逃逸的影响。方法QBC939和SGC-996胆囊癌细胞分为LBP组、Control组、LBP+pcDNA组和LBP+PD-L1组;将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与植物血凝素(PHA)共孵育,记为PHA组,未共孵育的PBMCs记为NC组;上述各组QBC939和SGC-996细胞分别与PBMCs共孵育,分为PHA+Control组、PHA+LBP组、PHA+LBP+pcDNA组和PHA+LBP+PD-L1组。CCK-8、流式细胞术和Transwell实验分别检测细胞增殖、凋亡及侵袭能力;收集健康捐献者的外周血,采用Ficoll-Conray密度梯度法分离PBMCs,ELISA试剂盒检测PHA诱导的PBMCs中IFN-γ的释放。qPCR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的表达量。结果相较于Control组,LBP组QBC939和SGC-996细胞增殖(48.00±8.00 vs.100±9.17;39.67±4.51 vs.100±7.00)及侵袭(61.33±8.63 vs.110.33±12.50;51.00±8.00 vs.118.67±14.01)受到抑制,细胞凋亡率升高〔(21.10±2.03)%vs.(6.67±1.31)%;(24.30±2.11)%vs.(6.20±1.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与PHA组比较,PHA+Control组IFN-γ含量降低(2.37±0.15 vs.0.76±0.12,3.11±0.25 vs.1.04±0.19);相较于PHA+Control组,PHA+LBP组IFN-γ含量升高(1.84±0.12 vs.0.76±0.12,2.52±0.20 vs.1.04±0.19)。与Control组比较,LBP组QBC939或SGC-996细胞中PD-L1 mRNA(1.00±0.07 vs.0.30±0.08,1.00±0.09 vs.0.21±0.07)以及蛋白(1.00±0.11 vs.0.47±0.08,1.00±0.08 vs.0.32±0.07)含量显著降低(P<0.05)。相较于LBP+pcDNA组,LBP+PD-L1组QBC939或SGC-996细胞细胞活力增强〔(48.33±7.02)%vs.(86.00±6.56)%;(40.33±7.02)%vs.(79.33±7.03)%〕,细胞凋亡率降低〔(20.36±3.01)%vs.(13.30±2.01)%;(24.50±1.93)%vs.(14.30±1.77)%〕,以及细胞侵袭增强(56.67±10.01 vs.90.33±9.61;48.33±9.61 vs.95.67±9.50;P<0.05);与PHA+LPB+pcDNA组比较,PHA+LPB+PD-L1组PAH诱导的PBMCs IFN-γ释放显著降低(1.86±0.16 vs.0.77±0.12,P<0.05)。结论枸杞多糖通过下调PD-L1的表达抑制胆囊癌细胞增殖,侵袭以及免疫逃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癌 枸杞多糖 LBP 免疫逃逸 增殖 PD-L1
下载PDF
ATP5J通过TOMM20调节线粒体功能并促进人肝细胞癌细胞转移 被引量:1
4
作者 冷君志 王根旺 +3 位作者 刘迪 柳科军 王琦 惠永峰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31-437,共7页
目的:探讨ATP合成酶H+转运线粒体F0复合体亚基F6(ATP5J)通过调节肝癌细胞线粒体功能介导细胞骨架重塑影响肝癌细胞转移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培养人肝细胞癌Li-7细胞株,基因修饰ATP5J表达(过表达和敲减)。使用JC-1染色检测每组细胞线粒... 目的:探讨ATP合成酶H+转运线粒体F0复合体亚基F6(ATP5J)通过调节肝癌细胞线粒体功能介导细胞骨架重塑影响肝癌细胞转移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培养人肝细胞癌Li-7细胞株,基因修饰ATP5J表达(过表达和敲减)。使用JC-1染色检测每组细胞线粒体膜电位情况;利用DCFH-DA荧光探针检测Li-7细胞的活性氧(ROS)含量;线粒体ATP荧光探针检测线粒体功能;微丝绿色荧光探针(Actin-Tracker Green-488)检测细胞骨架重塑情况;Transwell检测细胞侵袭能力;Western blot检测ATP5J和线粒体外膜转位酶20(TOMM20)的表达水平。结果:过表达ATP5J可上调线粒体膜电位水平和线粒体ATP荧光强度、诱导细胞骨架重塑、促进细胞侵袭和TOMM20蛋白表达,抑制ROS生成(P<0.01)。相反,敲减ATP5J显著降低线粒体膜电位和线粒体ATP荧光强度,显著降低细胞侵袭能力和TOMM20表达,促进ROS产生,阻断细胞骨架重塑(P<0.01)。结论:ATP5J可调节肝癌细胞线粒体能量转化,其通过TOMM20调节线粒体膜电位水平和线粒体ATP产生介导细胞骨架重塑影响肝癌细胞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线粒体功能 ATP5J蛋白 细胞骨架
下载PDF
敲低TMCO1对肝癌细胞增殖和侵袭的影响
5
作者 冷君志 刘迪 +4 位作者 王根旺 柳科军 金栋 王琦 惠永峰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43-652,共10页
为探讨跨膜和卷曲螺旋结构域1(transmembrane and coiled-coil domains 1,TMCO1)对肝癌细胞的增殖和侵袭的影响,构建肝癌细胞HuH-7和Li-7的过表达和敲低TMCO1细胞模型,采用Transwell、细胞克隆、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mPTP)探针、线粒体... 为探讨跨膜和卷曲螺旋结构域1(transmembrane and coiled-coil domains 1,TMCO1)对肝癌细胞的增殖和侵袭的影响,构建肝癌细胞HuH-7和Li-7的过表达和敲低TMCO1细胞模型,采用Transwell、细胞克隆、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mPTP)探针、线粒体膜电位(JC-1)探针、Actin-Tracker Green-488染色、Western blot和免疫共沉淀实验检测敲低TMCO1对肝癌细胞增殖、侵袭、线粒体功能、骨架重塑及VDAC1表达的影响.结果显示:敲低TMCO1可抑制肝癌细胞的增殖、侵袭,影响线粒体功能和骨架重塑,并下调VDAC1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细胞 TMCO1 VDAC1 MPTP 增殖
下载PDF
跨膜蛋白家族基因在肝癌患者中的预后模型构建评估
6
作者 冷君志 顾晓筱 +2 位作者 柳科军 惠永峰 王琦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8期645-648,I0001,共5页
目的探讨跨膜蛋白(TMEM)家族基因对肝癌患者的预后价值,构建肝癌患者生存预后预测模型。方法筛选与肝癌患者预后相关的TMEM家族基因,采用LASSO回归模型构建预后预测模型,外部队列予以验证;基于风险评分和临床特征构建Nomogram图并验证... 目的探讨跨膜蛋白(TMEM)家族基因对肝癌患者的预后价值,构建肝癌患者生存预后预测模型。方法筛选与肝癌患者预后相关的TMEM家族基因,采用LASSO回归模型构建预后预测模型,外部队列予以验证;基于风险评分和临床特征构建Nomogram图并验证其预测效能。结果纳入7个TMEM家族基因构建风险预测模型,低风险组肝癌患者预后显著优于高风险组。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该风险评分是肝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风险评分构建的Nomogram图预测结果具有良好的契合度和应用价值。结论基于TMEM家族基因的预测模型可以很好地预测肝癌患者预后,为临床早期识别预后不良的肝癌患者提供一定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跨膜蛋白 预后 Lasso回归分析
下载PDF
丁酸钠通过调节肠道通透性改善酒精性肝病小鼠炎症的机制
7
作者 田文妍 张晓旭 +4 位作者 张丽娜 郭米雪 刘健 李婷 杨少奇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2024年第1期1-6,14,共7页
目的探讨丁酸钠通过肠—肝循环改善肠道通透性来降低酒精性肝病(ALD)小鼠的炎性因子水平。方法将60只雌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ALD模型组、丁酸钠(NaB)干预对照组、NaB干预模型组,每组15只。对照组给予Lieber-DeCarli对照... 目的探讨丁酸钠通过肠—肝循环改善肠道通透性来降低酒精性肝病(ALD)小鼠的炎性因子水平。方法将60只雌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ALD模型组、丁酸钠(NaB)干预对照组、NaB干预模型组,每组15只。对照组给予Lieber-DeCarli对照液体饲料,模型组给予等热量的Lieber-DeCarli酒精液体饲料,同时NaB干预对照组给予含NaB(0.6 g·kg^(-1))的液体饲料,喂养6周后,收集组织。采用HE染色检测肠道炎性细胞浸润及黏膜完整性;免疫荧光检测肠道紧密连接蛋白ZO-1、Occludin的表达水平;鲎试剂盒检测血浆、肝脏及肠道内毒素(LPS)的水平;ELISA法检测血浆、肝脏及肠道白细胞介素(IL)-6、IL-1β、IL-17A的水平;并分析紧密连接蛋白与肠道炎性因子表达水平的相关性。结果与阴性对照组相比,HE染色结果显示,ALD模型组小鼠的肠道绒毛结构紊乱;免疫荧光结果显示,紧密连接蛋白表达降低(P<0.05);血浆、肝脏及肠道LPS均升高(P均<0.05);血浆、肝脏及肠道炎性因子水平均升高(P均<0.05)。与ALD模型组相比,NaB干预模型组小鼠肠道绒毛结构好转,肠道紧密连接蛋白表达升高,血浆、肝脏及肠道LPS水平降低,血浆、肝脏及肠道的炎性因子水平降低(P均<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肠道紧密连接蛋白与肠道炎性因子表达水平呈负相关(P<0.05)。结论丁酸钠通过肠—肝循环改善肠道通透性来降低ALD小鼠血浆、肝脏及肠道的炎性因子水平,从而改善ALD小鼠的炎性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精性肝病 丁酸钠 肠道紧密连接蛋白 炎性因子
下载PDF
胰腺癌中核心甲基化驱动基因的功能探究
8
作者 张旭升 柳科军 +2 位作者 唐超峰 康付平 陈本栋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2024年第4期371-380,共10页
目的 筛选胰腺癌中的核心甲基化驱动基因,探究其生物功能及临床意义。方法 基于TCGA/GEO数据库中胰腺癌的mRNA-seq数据及匹配的临床数据,利用R分析软件相关数据包及部分在线分析工具,分析并获得胰腺癌中甲基化驱动基因;采用Lasso-Cox回... 目的 筛选胰腺癌中的核心甲基化驱动基因,探究其生物功能及临床意义。方法 基于TCGA/GEO数据库中胰腺癌的mRNA-seq数据及匹配的临床数据,利用R分析软件相关数据包及部分在线分析工具,分析并获得胰腺癌中甲基化驱动基因;采用Lasso-Cox回归分析筛选核心甲基化驱动基因,并探究其在胰腺癌中的功能特点及临床意义;最后基于核心甲基化驱动基因构建预后模型并进行相关探究。结果 甲基化驱动基因ZSCAN18、FERMT1、LIPH、LAMA3及S100A16对胰腺癌表现出良好的诊断效能,且FERMT1、LIPH、LAMA3及S100A16的表达上调与患者较差的预后相关(P<0.05),ZSCAN18的表达上调则与患者较好的生存预后相关(P<0.05),而基于甲基化驱动基因ZSCAN18、FERMT1、LIPH、LAMA3及S100A16的预后模型表现出良好的预测效能,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潜能。结论 甲基化驱动基因ZSCAN18、FERMT1、LIPH、LAMA3及S100A16是胰腺癌的潜在诊断靶点及预后标志物,基于以上基因的预后模型表现出良好的预测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甲基化 甲基化驱动基因
下载PDF
NOD样受体蛋白3(NLRP3)炎性小体在肝细胞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9
作者 余学海 陈本栋 +4 位作者 刘伊敏 马勇新 张旭升 周红才 马海燕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97-401,共5页
近年来,关于NOD样受体蛋白3(NLRP3)炎性小体在肿瘤中的研究已成为热点话题,尤其是在黑色素瘤、结直肠癌、肺癌、乳腺癌等肿瘤中,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炎症在促进肿瘤的发生发展、血管生成和肿瘤侵袭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肝细胞癌(HCC)是原... 近年来,关于NOD样受体蛋白3(NLRP3)炎性小体在肿瘤中的研究已成为热点话题,尤其是在黑色素瘤、结直肠癌、肺癌、乳腺癌等肿瘤中,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炎症在促进肿瘤的发生发展、血管生成和肿瘤侵袭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肝细胞癌(HCC)是原发性肝癌中最常见的类型,而关于NLRP3炎性小体在HCC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仍争议不断。因此,本文就NLRP3炎性小体在HCC进展过程中的潜在影响以及在抗癌治疗中的作用机制作一综述,认为NLRP3炎性小体可以作为HCC患者的有效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NLR家族 热蛋白结构域包含蛋白3 细胞焦亡
下载PDF
基于多组学探究STIP1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特征及临床联系
10
作者 张旭升 马勇新 +1 位作者 柳科军 陈本栋 《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4年第8期54-64,共11页
目的基于多组学探究STIP1在肝细胞癌中的功能特征及临床意义。方法基于公共数据库肝细胞癌mRNA表达数据,多维度分析肝细胞癌组织中STIP1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分析STIP1表达与肿瘤免疫细胞浸润丰度、免疫检查点、细胞趋化因子的相关性,基... 目的基于多组学探究STIP1在肝细胞癌中的功能特征及临床意义。方法基于公共数据库肝细胞癌mRNA表达数据,多维度分析肝细胞癌组织中STIP1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分析STIP1表达与肿瘤免疫细胞浸润丰度、免疫检查点、细胞趋化因子的相关性,基于STIP1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构建预后列线图模型。结果STIP1在肝细胞癌中显著上调并且与肝细胞癌的组织学分级、病理分期、T分期、N分期、M分期、体重指数及甲胎蛋白的表达水平及肝纤维化程度显著相关;且STIP1的高表达与患者较差生存预后显著相关;STIP1对肝细胞癌表现出良好的诊断效能;STIP1的表达水平与肝细胞癌中CD4+T细胞、T细胞调节细胞、单核细胞和髓系树突状细胞的浸润丰度及部分免疫检查点表现出显著的相关性;药敏分析提示STIP1与肝细胞癌化疗及靶向治疗药物敏感性相关。结论STIP1可能是肝细胞癌的预后标志物与潜在预测靶点,STIP1表达与肝细胞癌的药物敏感性存在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磷酸化应激诱导蛋白1 肝癌 预后标志物
下载PDF
胰腺内分泌肿瘤的外科治疗(附32例报告) 被引量:3
11
作者 惠永峰 王琦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2013年第3期314-317,共4页
目的探讨胰腺内分泌肿瘤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对1987年1月-2012年6月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手术治疗,并有病理诊断的32例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 32例患者中,功能性胰岛素瘤17例(53.1%),无功能性胰岛... 目的探讨胰腺内分泌肿瘤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对1987年1月-2012年6月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手术治疗,并有病理诊断的32例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 32例患者中,功能性胰岛素瘤17例(53.1%),无功能性胰岛细胞瘤14例(43.7%),胰高血糖素瘤1例(3.3%)。良性23例(71.9%),恶性9例(28.1%),总手术切除率为100%,实施胰十二指肠切除术6例,肿瘤摘除术13例,胰体尾+脾切除术4例,胰体尾切除术8例,胰体尾切除+肝转移瘤切除1例,术后10例患者出现胰液漏。功能性胰岛素瘤术后2h血糖恢复正常水平以上,94%病人术后发生高血糖,通常术后约1周血糖恢正常,胰高血糖素瘤术后2周皮疹消失,血糖正常。本组病例中27例取得随访,随访时间6~40个月,20例良性患者中无复发,7例恶性患者中5例生存,2例均因肝转移或肿瘤复发死亡,1例胰高血糖素瘤术后10个月肝转移,行再次手术切除转移瘤,随访80个月至今患者仍存活。结论手术切除是胰腺内分泌肿瘤最好的治疗方法,对于肝转移瘤,积极的转移瘤切除可使病人获得更长的生存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内分泌肿瘤 诊断 治疗方法
下载PDF
内镜鼻胆管引流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护理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娜 张曦 《河北联合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2年第2期243-244,共2页
目前诊断和治疗性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已成为临床常用的诊疗技术,内镜鼻胆引流术(ENBD)随之亦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ENBD是在十二指肠镜直视下,逆行胰胆管造影基础上施行的胆管置管引流减压技术,目的是降低胆管压力,充分引流... 目前诊断和治疗性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已成为临床常用的诊疗技术,内镜鼻胆引流术(ENBD)随之亦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ENBD是在十二指肠镜直视下,逆行胰胆管造影基础上施行的胆管置管引流减压技术,目的是降低胆管压力,充分引流胆汁,冲洗胆管,进行胆管造影,明确胆汁引流量,直接观察引流效果。2009年1~10月,我科实施ENBD患者62例,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 鼻胆管引流术 护理
下载PDF
经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局部消融治疗外科术后复发性肝癌的预后分析 被引量:6
13
作者 冀柏宇 郝芬林 +4 位作者 海江涛 张俊生 吴向阳 金栋 卢震辉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572-1576,共5页
目的探讨外科术后复发性肝癌经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局部消融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20年12月于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接受TACE联合局部消融治疗的47例外科术后复发性肝癌患者的资料。局部... 目的探讨外科术后复发性肝癌经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局部消融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20年12月于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接受TACE联合局部消融治疗的47例外科术后复发性肝癌患者的资料。局部消融治疗后开始随访,评价近期疗效并随访其生存情况。对可能影响预后的因素作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单因素分析运用Kaplan-Meier模型及log-rank检验分析,多因素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结果47例外科术后复发性肝癌患者治疗后3个月,总体有效率(ORR)为89.3%,疾病控制率(DCR)为95.7%;6、12、18、24个月总生存率分别为95.70%、76.40%、63.30%、58.00%。单因素分析及Cox比例风险回归显示:肿瘤边界不规整(RR=3.938,95%CI:1.709~9.073,P=0.005)和肿瘤位置临近危险区域(大血管、空腔脏器等)(RR=3.202,95%CI:1.415~7.245,P=0.001)与患者术后生存相关。结论TACE联合局部消融是治疗外科术后复发性肝癌的一种较为有效的治疗方式。肿瘤边界不完整和肿瘤位置临近危险区域(大血管、空腔脏器等)是影响此类患者术后生存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化学栓塞 治疗性 消融技术 预后
下载PDF
两种手术方法治疗胆囊结石合并细径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比较(116例报告) 被引量:8
14
作者 赵李飞 段建峰 +1 位作者 刘晓晨 卢震辉 《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 2022年第6期424-428,共5页
目的 比较腹腔镜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胆总管一期缝合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aparoscopic common bile duct exploration+primary duct closure, LC+LCBDE+PDC)与内镜逆行性胆胰管造影/乳头括约肌切开+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目的 比较腹腔镜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胆总管一期缝合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aparoscopic common bile duct exploration+primary duct closure, LC+LCBDE+PDC)与内镜逆行性胆胰管造影/乳头括约肌切开+腹腔镜胆囊切除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ERCP/EST+LC)两种手术方式治疗胆囊结石合并细径(胆总管直径≤8 mm)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三二〇一医院收治的116例胆囊结石合并细径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55例行LC+LCBDE+PDC术(LCBDE组), 61例行ERCP/EST+LC术(ERCP组),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年龄、性别、胆总管直径、结石数量、最大结石直径、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白细胞计数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LCBDE组和ERCP组的手术成功率为96.4%vs.100%;平均手术时间为(109.87±26.75)min vs.(108.26±24.44)min;中位手术出血量为70(35,90)mL vs.55(35,85)mL,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比较,LCBDE组术后平均住院时间短,为(6.55±1.86)d vs.(7.48±1.70)d;中位住院费用低,为13 731(9 241,20 656)元vs. 16 872(12 998,22 647.5)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并发症方面,LCDBE组胆道狭窄率高于ERCP组(7.3%vs.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结石残余率(3.6%vs. 3.3%)、胆漏发生率(5.5%vs.0)、胰腺炎发生率(1.8%vs. 3.3%)两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LC+LCBDE+PDC治疗胆囊结石合并细径胆总管结石具有安全有效、住院时间短、费用低的优势;对于胆囊结石合并管径小于6 mm的胆总管结石首选ERCP/EST+L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总管结石 胆囊结石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胆总管探查 一期缝合 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
下载PDF
腹腔镜下经Glisson蒂鞘外横断式解剖性肝切除术在临床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惠永峰 王根旺 +5 位作者 冷君志 刘迪 柳科军 袁鹏 唐超峰 王琦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2023年第8期853-858,共6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经Glisson蒂鞘外横断式解剖性肝切除术的可行性及技术要点。方法收集2019年3月至2021年12月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肝胆外科收治的40例行肝切除术的患者,16例在全腹腔镜下行鞘外Glisson蒂横断式解剖性肝切除术(腹腔镜组),2...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经Glisson蒂鞘外横断式解剖性肝切除术的可行性及技术要点。方法收集2019年3月至2021年12月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肝胆外科收治的40例行肝切除术的患者,16例在全腹腔镜下行鞘外Glisson蒂横断式解剖性肝切除术(腹腔镜组),24例行传统开腹肝切除术(开腹组),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及术后临床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腹腔镜组顺利完成全腹腔镜下鞘外Glisson蒂横断式解剖性肝切除,其中左半肝切除2例、左外叶切除9例、右前叶S5段切除2例、右后叶S6段切除2例、右后叶S7段1例,无中转开腹,患者未发生术后肝脏断面出血等并发症。腹腔镜组除手术时间比开腹组长(P<0.05),出血量、输注红细胞、血浆量、腹腔引流管拔除的时间、住院时间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腹腔镜组术后胃肠减压管拔除时间及术后进食时间均短于开腹组(P均<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腹腔镜下鞘外Glisson蒂横断式肝切除术可安全、有效控制腹腔镜下肝切除时术中的出血,快速解决边界难以确定及切除范围等问题,推荐用于腹腔镜下肝脏疾病解剖性肝切除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Glisson蒂 肝切除
下载PDF
滴注法与手推法鼻胆管胆道造影检查在临床中的对比研究
16
作者 赵婧 王倩倩 +2 位作者 徐晓丽 张淑红 王娜 《当代护士(中旬刊)》 2023年第6期128-130,共3页
目的比较两种造影方法在经内镜逆行胰胆管成像(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取石术后胆道造影中的优缺点。方法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选取2020年10月—2021年4月本科收治的100例胆总管结石进... 目的比较两种造影方法在经内镜逆行胰胆管成像(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取石术后胆道造影中的优缺点。方法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选取2020年10月—2021年4月本科收治的100例胆总管结石进行ERCP取石术后留置鼻胆管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拔除鼻胆管前采用手推法鼻胆管胆道造影检查,观察组采用滴注法鼻胆管胆道造影检查,对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造影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0%(10/50),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残余结石诊断准确率为96%(48/50),观察组残余结石诊断准确率为100%(50/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滴注法鼻胆管胆道造影检查在胆总管残余结石诊断准确率方面与手推法相当,但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手推法,且不需要医生推注造影剂,可避免对医务人员造成放射性损伤,值得临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滴注法 手推法 胆总管残余结石 鼻胆管 造影
下载PDF
基于多组学数据分析PUF家族基因在肝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17
作者 唐超峰 柳科军 +1 位作者 陈本栋 卜阳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2023年第7期668-675,共8页
目的 探讨PUF家族基因(PUM1、PUM2、PUM3)作为肝癌的潜在预后标志物及其可能的分子调控机制。方法 TCGA数据库分析PUM1、PUM2、PUM3在正常肝组织、癌旁组织和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差异;Kaplan-Meier曲线分析PUM1、PUM2、PUM3表达与肿瘤患... 目的 探讨PUF家族基因(PUM1、PUM2、PUM3)作为肝癌的潜在预后标志物及其可能的分子调控机制。方法 TCGA数据库分析PUM1、PUM2、PUM3在正常肝组织、癌旁组织和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差异;Kaplan-Meier曲线分析PUM1、PUM2、PUM3表达与肿瘤患者预后;c Bio Portal数据库分析PUM1、PUM2、PUM3在肝癌中的突变情况;String网站及Cytoscape软件构建PUM1、PUM2、PUM3共表达基因的蛋白互作网络;GO/KEGG对PUM1、PUM2、PUM3共表达基因进行功能富集分析;TIMER 2.0数据库分析PUM1、PUM2、PUM3与肿瘤免疫细胞浸润的相关性。结果 PUM1、PUM2、PUM3在肝癌组织的表达高于癌旁组织及正常肝组织(P均<0.001);PUM1、PUM2、PUM3阳性蛋白表达主要集中于细胞核或细胞质;PUM1表达与患者年龄、BMI及组织学分级相关(P均<0.05);PUM2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及病理分期相关(P均<0.05);PUM3表达与肿瘤T分期及病理分期相关(P均<0.05);PUM1、PUM2、PUM3高表达的肝癌患者预后差(P<0.05);PUMs共表达基因主要富集于RNA剪切、P53类介质对信号转导的正向调节作用、剪接体组装、转录因子复合体、钙粘蛋白(Ecadherin)结合、P53结合位点及细胞周期等通路。同时PUM1、PUM2、PUM3表达与辅助性T细胞、中枢记忆性T细胞、辅助性T细胞2及嗜酸性粒细胞浸润水平呈正相关关系。结论 PUM1、PUM2、PUM3在肝癌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可作为潜在的分子治疗靶点和预后评价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PUF家族基因 预后 免疫浸润 生物信息学
下载PDF
术前系统免疫炎症指数和γ-谷氨酰转肽酶与肝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
18
作者 刘迪 柳科军 卜阳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23年第8期699-703,F0003,共6页
目的探讨术前系统免疫炎症指数(SII)和γ-谷氨酰转肽酶(γ-GGT)与肝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13例病理诊断为肝细胞癌的患者临床资料,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确定术前SII和γ-GGT的临界值,分析SII和γ-GGT... 目的探讨术前系统免疫炎症指数(SII)和γ-谷氨酰转肽酶(γ-GGT)与肝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13例病理诊断为肝细胞癌的患者临床资料,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确定术前SII和γ-GGT的临界值,分析SII和γ-GGT与肝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结果ROC曲线分析显示SII和γ-GGT评估患者生存预后的临界值分别为194.38和40.50。与同指标低水平组比较,SII和γ-GGT高水平组的TNM分期更晚,且患者术后肝内肿瘤复发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秩相关分析显示,术前SII与T分期、N分期及肝内早期复发呈正相关关系(P<0.05);术前γ-GGT与吸烟、饮酒、T分期及肝内早期复发呈正相关关系。术前SII>194.38或γ-GGT>40.50均预测肝癌患者术后生存预后不良,此外,SII联合γ-GGT的预测效能更为敏感。Cox回归分析显示术前SII和γ-GGT是影响肝癌患者术后生存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术前SII和γ-GGT是影响肝癌患者生存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高水平组的SII联合γ-GGT对于预测肝癌患者的不良预后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系统免疫炎症指数 Γ-谷氨酰转肽酶 预后
下载PDF
TG/ApoB比值对高脂血症型急性胰腺炎发生的预测价值
19
作者 周卫东 陈健 +2 位作者 刘勤富 姚维杰 杨晓军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23年第11期1004-1006,F0002,I0001,共5页
目的探究甘油三酯(TG)/载脂蛋白B(ApoB)比值对高脂血症型急性胰腺炎发生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完善血脂谱测定且TG≥5.65 mmol/L住院治疗的患者,发生过急性胰腺炎的41例为病例组,同期未发生过急性胰腺炎的119位为对照组,比较2组间... 目的探究甘油三酯(TG)/载脂蛋白B(ApoB)比值对高脂血症型急性胰腺炎发生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完善血脂谱测定且TG≥5.65 mmol/L住院治疗的患者,发生过急性胰腺炎的41例为病例组,同期未发生过急性胰腺炎的119位为对照组,比较2组间基础资料、血脂谱的水平,采用非参数Mann-Whitney检验分析2组间血脂谱的差异,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ApoB的水平和TG/ApoB比值对高脂血症型急性胰腺炎(HTGP)发生的预测价值。结果2组间性别、年龄、合并脂肪肝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TG、TG/ApoA比值、TG/ApoB比值的基线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G/ApoB比值的最佳预测截点为14.28,曲线下面积0.895(95%CI=0.836~0.953,P<0.05),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5%、83%。结论血清TG/ApoB比值可以帮助确定高甘油三酯患者发生急性胰腺炎的风险,TG/ApoB比值对HTGP的预测价值较高,具有较好的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油三酯 急性胰腺炎 载脂蛋白 高脂血症
下载PDF
HMGB1及其受体RAGE分子信号通路参与调节肝细胞肝癌增殖和侵袭迁移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17
20
作者 刘清 丁光仁 +2 位作者 惠永峰 严慧 王琦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7年第3期213-217,共5页
目的观察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及其受体晚期糖基化终产物(RAGE)在人体肝细胞癌(HCC)组织中的表达情况,了解HMGB1及其受体RAGE对HCC细胞增殖和侵袭转移的影响,研究HMGB1及其受体分子信号通路参与调节HCC细胞增殖和侵袭转移的相关机制... 目的观察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及其受体晚期糖基化终产物(RAGE)在人体肝细胞癌(HCC)组织中的表达情况,了解HMGB1及其受体RAGE对HCC细胞增殖和侵袭转移的影响,研究HMGB1及其受体分子信号通路参与调节HCC细胞增殖和侵袭转移的相关机制。方法选取10例人体HCC组织标本和HCC细胞培养标本,以正常的肝脏组织细胞作为对照。通过免疫荧光染色、Western blot、RT-PCR检查方法分析HMGB1对HCC细胞内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s)、蛋白激酶B(AKT)、NT-κB等信号通路的调节,检测HCC细胞中HMGB1及其受体分子RAGE蛋白的表达量,对HMGB1及其受体RAGE的表达量与其临床症状作相关性分析。结果 1在HMGB1抑制剂甘草皂甙、重组HMGB1(r HMGB1)、r HMGB1+sRAGE的作用下,能够有效干扰HMGB1在HCC细胞中的表达。干扰HMGB1可以抑制HCC细胞的增殖、促使细胞凋亡、引起细胞周期阻滞,同时降低其体外迀移和侵袭能力。这些结果提示HMGB1在HCC中具有促增殖、促迁移、抗凋亡和侵袭的作用。2HMGB1能增强MAPKs和NF-κB信号通路活性。稳定干扰HMGB1的HCCLM3细胞内MAPKs的磷酸化水平降低,包括p38和JNK,同时它们的上游激酶(MEK1/2、SEK1)和下游底物(c-Jun、-Myc)的磷酸化也被抑制;NF-κB的表达量及Ser536位点的磷酸化水平也下调。结论 1HMGB1与RAGE结合通过激活MAPK信号通路最终导致核转录因子NF-κB激活并促进RAGE基因转录,增加RAGE的mRNA含量,使RAGE表达上调,正反馈的扩大HMGB1引起的反应;2HMGB1通过作用于RAGE激活下游RAC1分子,并最终引起VEGF表达上调,进而促进HCC的增殖和侵袭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MGB1 RAGE NF-κB SIRNA 肝癌细胞 增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