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构建并外部验证XGBoost模型鉴别乳腺非肿块病变良恶性
1
作者 杨文 杨蔚 +5 位作者 周晓平 杨妍 张宁妹 尹清云 张朝林 刘召弟 《磁共振成像》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8-126,145,共10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构建一个基于临床和影像学特征的极端梯度提升(extreme gradient boosting,XGBoost)模型,以鉴别乳腺非肿块病变的良恶性。材料与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24年7月2个机构,2种乳腺X线设备检查的有病理结果的首诊乳腺非肿块病... 目的本研究旨在构建一个基于临床和影像学特征的极端梯度提升(extreme gradient boosting,XGBoost)模型,以鉴别乳腺非肿块病变的良恶性。材料与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24年7月2个机构,2种乳腺X线设备检查的有病理结果的首诊乳腺非肿块病变480个。患者被分为建模组[n=310,数字乳腺X线摄影(digital mammography,DM)检查]、内部验证组(n=108,DM检查),和外部验证组[n=62,数字乳腺体层合成摄影(digital breast tomosynthesis,DBT)检查]。记录患者术前乳腺X线(DM或DBT),MRI以及临床特征。采用XGBoost算法和多因素逻辑回归分析,分别构建XGBoost模型和逻辑回归(logistic regression,LR)模型。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估模型的诊断效能。结果在建模组中,患者以7∶3随机分为训练集(n=217)和测试集(n=93)。训练集、测试集、训练集的内部验证组及训练集的外部验证组中,恶性非肿块病灶分别为159(73%)、58(62%)、73(68%)和43(69%)。XGBoost模型的诊断效能明显优于LR模型,在独立的训练集、测试集、训练集的内部验证组及训练集的外部验证组中均表现出良好的诊断效能,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在0.884~0.913之间。XGBoost模型在四个队列中也表现出良好的校准能力和临床净获益。结论XGBoost模型能够准确鉴别乳腺非肿块病变的良恶性,具有推广应用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肿块强化 乳腺癌 极端梯度提升 机器学习 磁共振成像 乳腺X线摄影
下载PDF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化疗治疗晚期恶性肿瘤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2
作者 王燕 李少林 王宁菊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2012年第3期301-303,共3页
目的探讨恩度联合化疗治疗晚期恶性肿瘤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晚期恶性肿瘤患者30例,其中非小细胞肺癌l6例,胃肠道肿瘤11例,其他肿瘤3例,应用恩度联合化疗的方案治疗。2周期后评价疗效。结果其中29例可以评价疗效,30例均可评价安全性... 目的探讨恩度联合化疗治疗晚期恶性肿瘤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晚期恶性肿瘤患者30例,其中非小细胞肺癌l6例,胃肠道肿瘤11例,其他肿瘤3例,应用恩度联合化疗的方案治疗。2周期后评价疗效。结果其中29例可以评价疗效,30例均可评价安全性。29例可评价病例中,CR 0例,PR 4例,SD 19例,PD 6例,客观有效率(RR)为14%(4/29),疾病控制率(DCR)79.3%(23/29)。生活质量改善者14例(48%),稳定者9例(31%),6例下降(21%)。出现G3/4级毒性反应5例,主要有白细胞、血小板减少等。结论恩度联合化疗对晚期恶性肿瘤有较好的疗效,毒性低,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 晚期肿瘤 恶性
下载PDF
不同健康教育模式在肿瘤患者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护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3
3
作者 张月娟 官海琴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14年第7期664-665,共2页
肿瘤患者的化疗周期往往较长,化疗间歇期患者通常带管出院,若院外护理不当,PICC导管出现问题不能及时处理,导致导管相关性并发症发生率高和留置时间缩短[1].我院采用健康教育临床路径对120例恶性肿瘤患者置入PICC导管进行护理,并与对照... 肿瘤患者的化疗周期往往较长,化疗间歇期患者通常带管出院,若院外护理不当,PICC导管出现问题不能及时处理,导致导管相关性并发症发生率高和留置时间缩短[1].我院采用健康教育临床路径对120例恶性肿瘤患者置入PICC导管进行护理,并与对照组进行了对比,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实施PICC初次置管的120例患者均来自2013年7月-2014年1月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肿瘤科收住经病理组织学确诊的恶性肿瘤病例.年龄16~ 73岁,平均(43.00±3.50)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健康教育路径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自我护理能力
下载PDF
5616例回、汉族三种上消化道肿瘤住院患者特征及生存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杨婷 王冠华 +7 位作者 张瑞 杨明 王宁菊 张宏飞 杨少奇 阮继刚 杨静文 杨文君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17年第14期1297-1305,共9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宁夏地区回、汉族三种上消化道肿瘤患者的流行特征,为更好地开展肿瘤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整理2003-01-01/2012-12-31十年间在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住院治疗的5616例回、汉族上消化道肿瘤(食管癌、贲门癌、胃癌)... 目的回顾性分析宁夏地区回、汉族三种上消化道肿瘤患者的流行特征,为更好地开展肿瘤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整理2003-01-01/2012-12-31十年间在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住院治疗的5616例回、汉族上消化道肿瘤(食管癌、贲门癌、胃癌)患者临床资料.以患者确诊日期作为观察起点,以因上消化道肿瘤死亡的日期作为观察终点,对上消化道肿瘤手术患者(3634例)进行电话随访,随访成功1454例患者,生存时间的计算截止到2016-01-26.建立数据库,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分析患者年龄、性别、民族、入院时间、结局变量、生存时间等指标的分布特征,用寿命表法分时期和民族求出1年、3年和5年的生存率.用KaplanM e i e r法计算中位生存时间,生存率比较用Log-rank检验.结果共有5616例患者资料纳入分析,其中汉族患者4695例(83.5%),回族921例(16.5%),汉族vs回族比例为5.10 vs 1;男性患者共计4325例(77.0%),女性患者1291例(23.0%),男性vs女性比例为3.35 vs 1;食管癌患者1563例(27.8%),贲门癌患者1478例(26.3%),胃癌患者2575例(45.9%);食管癌与贲门癌均以≥60岁组(67.7%vs 63.9%)患者为主,胃癌以40-60岁组(45.9%)及≥60岁组(45.1%)患者为主.上消化道肿瘤手术患者3634例,其中食管癌手术患者794例,回、汉族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29 mo vs 38 mo,回、汉族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2.3%vs 74.7%、46.8%vs50.9%、23.4%v s 30.9%.贲门癌手术患者734例,回、汉族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62 mo vs 33 mo,回、汉族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3.9%vs 76.3%、58.7%vs 48.0%、54.3%vs39.9%.胃癌手术患者2106例,回、汉族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98 mo vs 81 mo,回、汉族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7.3%vs 77.0%、50.7%vs 48.1%、24.7%vs 22.7%,食管癌、贲门癌、胃癌患者回、汉族间1、3、5年生存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宁夏地区三种上消化道肿瘤患者在性别与年龄的分布与我国其他区域相同病种患者的分布近似;宁夏地区胃癌与贲门癌患者数量呈现逐年递增趋势;包括宁夏在内的几个北方地区的胃癌人群5年生存率低于南方地区人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消化道肿瘤 民族 分布特征
下载PDF
肿瘤住院患者的心理特点及心理护理 被引量:4
5
作者 胡志雯 赵存芳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1年第17期267-267,共1页
目的:通过整体护理深入开展,找出住院患者的心理特点,合理对患者进行护理。方法:收集资料,分析肿瘤患者住院时的心理特点找出护理内容对患者进行护理。结果:住院患者听过精心的护理,使患者的情绪好转,积极配合治疗。解除了不良因素。结... 目的:通过整体护理深入开展,找出住院患者的心理特点,合理对患者进行护理。方法:收集资料,分析肿瘤患者住院时的心理特点找出护理内容对患者进行护理。结果:住院患者听过精心的护理,使患者的情绪好转,积极配合治疗。解除了不良因素。结论:了解患者的心理特点,加强对患者的护理,对患者的心理护理非常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患者 心理特点 心理护理
下载PDF
宁夏回、汉族食管癌手术患者临床生物学特征及预后对比 被引量:1
6
作者 杨静文 杨婷 +6 位作者 王冠华 张瑞 王宁菊 张宏飞 杨少奇 阮继刚 杨文君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16年第20期3171-3176,共6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宁夏回族自治区794例回、汉族食管癌手术患者临床生物学特征及预后对比分析.方法:选择2003-01-01/2012-12-31在宁夏医科大学总院住院治疗的794例回、汉族食管癌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胃镜和病理证实,其中回... 目的:回顾性分析宁夏回族自治区794例回、汉族食管癌手术患者临床生物学特征及预后对比分析.方法:选择2003-01-01/2012-12-31在宁夏医科大学总院住院治疗的794例回、汉族食管癌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胃镜和病理证实,其中回族117例(14.7%),汉族677例(85.3%).收集整理包括年龄、性别、职业、血型、家族史、烟酒嗜好、病理分化、肿瘤长度、肿瘤部位、病理类型及TNM分期等指标,输入Excel表格,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对各项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均采用χ~2检验,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结果:794例回、汉族食管癌患者在年龄构成上均以老年(≥60岁)为主(54.7%vs61.4%),两民族间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100,P=0.212);回、汉族食管癌手术患者的性别构成均以男性为主(74.4%vs77.4%),两民族间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20,P=0.471);回、汉族食管癌患者在职业构成上均以农民为主(51.3%vs 38.7%),两民族间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7.094,P=0.069);回、汉族食管癌患者在吸烟、饮酒方面,两民族间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1.089,P〈0.0001;χ~2=30.647,P〈0.0001);回、汉族食管癌患者在家族史、ABO血型分布构成上皆无统计学意义(χ~2=0.707,P=0.400;χ~2=4.706,P=0.319);回、汉族食管癌患者肿瘤长度和TNM分期在两民族间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50,P=0.799,χ~2=5.201,P=0.392);回、汉族食管癌患者的病理类型均以鳞癌为主(86.3%vs 89.2%),两民族间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534,P=0.674);回、汉族食管癌患者肿瘤位置均以胸中段为主(63.3%vs 53.6%),两民族间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878,P=0.598);回、汉族食管癌手术患者间分化程度皆以中低分化为主(74.4%vs 81.6%),两民族间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632,P=0.304).回、汉族患者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29 mo和38 mo,两民族间生存时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χ~2=0.655,P=0.418).结论:宁夏回、汉族食管癌手术患者在大部分临床生物学特征及预后等因素方面均无明显差异.两个民族食管癌手术患者均多见于中老年男性,病理类型以鳞癌多见,分化程度以中低分化为主,预后及生存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民族 临床生物学特性 预后
下载PDF
紫杉醇联合顺铂治疗中晚期恶性肿瘤的护理
7
作者 王妍 官莉萍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1年第26期268-268,共1页
紫杉醇是从短叶紫杉或我国的红豆杉树皮中提取的新型抗癌植物药,它可以通过对处于分裂周期的肿瘤微小管的稳定作用,使细胞分裂停止于G2一M时相,阻碍细胞有丝分裂,从而抑制肿瘤生长,导致肿瘤细胞凋亡。紫杉醇的主要毒性反应也越来... 紫杉醇是从短叶紫杉或我国的红豆杉树皮中提取的新型抗癌植物药,它可以通过对处于分裂周期的肿瘤微小管的稳定作用,使细胞分裂停止于G2一M时相,阻碍细胞有丝分裂,从而抑制肿瘤生长,导致肿瘤细胞凋亡。紫杉醇的主要毒性反应也越来越引起广泛关注。近年的实验证实紫杉醇联合顺铂疗效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杉醇联合顺铂 中晚期恶性肿瘤 护理 治疗 细胞有丝分裂 抑制肿瘤生长 肿瘤细胞凋亡 红豆杉树皮
下载PDF
乳腺X线及MRI特征联合临床病理预测乳腺导管原位癌伴微浸润 被引量:2
8
作者 周晓平 杨蔚 +4 位作者 尹清云 张宁妹 张朝林 刘开惠 吴林桦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2-110,118,共10页
目的探讨基于临床病理、乳腺X线(mammography,MG)和MRI特征预测乳腺导管原位癌伴微浸润(ductal carcinoma in situ with microinvasion,DCISM)的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收集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2019年6月至2022年6月最终经手术病理证实... 目的探讨基于临床病理、乳腺X线(mammography,MG)和MRI特征预测乳腺导管原位癌伴微浸润(ductal carcinoma in situ with microinvasion,DCISM)的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收集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2019年6月至2022年6月最终经手术病理证实为纯导管原位癌(ductal carcinoma in situ,DCIS)和DCISM的首诊女性患者的病例资料为训练组,评估术前患者的临床病理、MG和MRI特征。采用单、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明确DCISM的独立危险因素,并建立联合模型。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及校准图评估模型的诊断效能,应用决策曲线分析(decision curve analysis,DCA)观察联合模型的临床实用性。前瞻性收集2022年7月至2023年7月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患者作为验证组进行验证。应用沙普利加和解释(Shapley Additive exPlanation,SHAP)分析联合模型中病灶最长径、核级别、坏死、Ki-67指数、P63状态、钙化状态和最小ADC值(minimum value of 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min)预测DCISM的价值。收集535例患者共550个病灶(15例患者为同时性双乳癌),患者年龄23~81岁,中位年龄50岁。训练组(n=382)中102个病灶(27%)和验证组(n=168)中52个病灶(31%)被诊断为DCISM。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病灶最长径、核级别、坏死、Ki-67指数、P63状态、钙化状态和ADCmin是DCISM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上述参数构建临床病理及联合模型,在训练组和验证组中均表现出较高的预测效能(AUC:0.937、0.899)。根据SHAP分析,病灶最长径、Ki-67指数和ADCmin在联合模型中对预测DCISM起主要贡献,而钙化状态、核级别、P63状态和坏死是补充因素。结论联合临床病理及术前MG和MRI特征的预测模型可有效从纯DCIS区分出DCISM,从而提升临床决策和治疗规划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导管原位癌 导管原位癌伴微浸润 可解释性 乳腺X线摄影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基于递归特征消除支持向量机人工神经网络模型鉴别乳腺导管原位癌及其伴微浸润
9
作者 周晓平 杨蔚 +2 位作者 尹清云 张朝林 张宁妹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345-1350,共6页
目的观察基于递归特征消除支持向量机(RFE-SVM)人工神经网络(ANN)模型鉴别乳腺导管原位癌(DCIS)及其伴微浸润(DCISM)的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296例女性单发乳腺癌(DCIS 244例、DCISM 52例)作为训练集,另前瞻性收集120例女性单发乳腺癌(DC... 目的观察基于递归特征消除支持向量机(RFE-SVM)人工神经网络(ANN)模型鉴别乳腺导管原位癌(DCIS)及其伴微浸润(DCISM)的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296例女性单发乳腺癌(DCIS 244例、DCISM 52例)作为训练集,另前瞻性收集120例女性单发乳腺癌(DCIS 87例、DCISM 33例)作为验证集;比较集间一般资料、乳腺钼靶及MRI表现,筛选最优特征子集并构建ANN模型;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评估ANN模型鉴别DCIS与DCISM的效能。结果位列前10的最优特征子集依次为Ki-67指数、最小表观弥散系数(ADC_(min))、核分级、ADC_(异质性)、病灶最长径、年龄、P63、病灶强化类型、病灶钙化状态及病灶坏死。ANN模型鉴别训练集DCIS与DCISM的准确率、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AUC分别为91.55%、63.46%、97.54%、84.62%、92.61%及0.950,在验证集分别为80.00%、69.70%、83.91%、62.16%、87.95%及0.896;其在训练集和验证集的校准曲线与理想曲线走行均基本一致(P=0.355、0.480),且具有较高临床净收益。结论RFE-SVM ANN模型可有效鉴别DCIS与DCIS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磁共振成像 乳房X线摄影术 机器学习
下载PDF
“三阴”型与非“三阴”型乳腺癌患者的生物学行为差异性分析 被引量:21
10
作者 马吉光 王宁菊 于文洁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729-1732,共4页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总结"三阴"型乳腺癌与非"三阴"型乳腺癌患者的流行病学及生物学行为特点,以便为指导临床个体化治疗、判定预后奠定基础。方法收集并整理宁夏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及银川市人民医院2002年1月~2004年12月收治、经病理...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总结"三阴"型乳腺癌与非"三阴"型乳腺癌患者的流行病学及生物学行为特点,以便为指导临床个体化治疗、判定预后奠定基础。方法收集并整理宁夏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及银川市人民医院2002年1月~2004年12月收治、经病理组织学确诊,且有5年完整随访数据的乳腺癌患者231例。采用SPSS11.5统计学软件对"三阴"型与"非三阴"型乳腺癌患者的流行病学、临床病理学特点、复发转移、5年生存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三阴"型乳腺癌占17.3%,与非"三阴"型乳腺癌患者相比,原发肿瘤大(P〈0.05),复发转移率尤其是内脏转移率高,3年、5年生存率明显降低,其中所占比例居多的Ⅱ期及淋巴结阳性患者5年生存率也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预后因素分析,本组患者发病年龄、原发肿块大小、临床分期及是否为"三阴"性表达均为乳腺癌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三阴"型乳腺癌与非"三阴"型乳腺癌相比,局部侵袭性强、复发转移率及内脏转移率高、预后差、生存率低"。三阴"型乳腺癌为影响乳腺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雌激素受体 孕激素受体 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下载PDF
HMGB1及其受体RAGE分子信号通路参与调节肝细胞肝癌增殖和侵袭迁移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17
11
作者 刘清 丁光仁 +2 位作者 惠永峰 严慧 王琦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7年第3期213-217,共5页
目的观察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及其受体晚期糖基化终产物(RAGE)在人体肝细胞癌(HCC)组织中的表达情况,了解HMGB1及其受体RAGE对HCC细胞增殖和侵袭转移的影响,研究HMGB1及其受体分子信号通路参与调节HCC细胞增殖和侵袭转移的相关机制... 目的观察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及其受体晚期糖基化终产物(RAGE)在人体肝细胞癌(HCC)组织中的表达情况,了解HMGB1及其受体RAGE对HCC细胞增殖和侵袭转移的影响,研究HMGB1及其受体分子信号通路参与调节HCC细胞增殖和侵袭转移的相关机制。方法选取10例人体HCC组织标本和HCC细胞培养标本,以正常的肝脏组织细胞作为对照。通过免疫荧光染色、Western blot、RT-PCR检查方法分析HMGB1对HCC细胞内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s)、蛋白激酶B(AKT)、NT-κB等信号通路的调节,检测HCC细胞中HMGB1及其受体分子RAGE蛋白的表达量,对HMGB1及其受体RAGE的表达量与其临床症状作相关性分析。结果 1在HMGB1抑制剂甘草皂甙、重组HMGB1(r HMGB1)、r HMGB1+sRAGE的作用下,能够有效干扰HMGB1在HCC细胞中的表达。干扰HMGB1可以抑制HCC细胞的增殖、促使细胞凋亡、引起细胞周期阻滞,同时降低其体外迀移和侵袭能力。这些结果提示HMGB1在HCC中具有促增殖、促迁移、抗凋亡和侵袭的作用。2HMGB1能增强MAPKs和NF-κB信号通路活性。稳定干扰HMGB1的HCCLM3细胞内MAPKs的磷酸化水平降低,包括p38和JNK,同时它们的上游激酶(MEK1/2、SEK1)和下游底物(c-Jun、-Myc)的磷酸化也被抑制;NF-κB的表达量及Ser536位点的磷酸化水平也下调。结论 1HMGB1与RAGE结合通过激活MAPK信号通路最终导致核转录因子NF-κB激活并促进RAGE基因转录,增加RAGE的mRNA含量,使RAGE表达上调,正反馈的扩大HMGB1引起的反应;2HMGB1通过作用于RAGE激活下游RAC1分子,并最终引起VEGF表达上调,进而促进HCC的增殖和侵袭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MGB1 RAGE NF-κB SIRNA 肝癌细胞 增殖
下载PDF
人乳腺球蛋白、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4
12
作者 刘新兰 黄英 陈萍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078-1082,共5页
目的探讨人乳腺球蛋白(hMAM)、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及其受体-3(VEGFR-3)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分析其表达与乳腺癌生物学特性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组织微阵列技术,通过免疫组化法检测116例乳腺癌组织、44例癌旁正常组织中hMAM、V... 目的探讨人乳腺球蛋白(hMAM)、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及其受体-3(VEGFR-3)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分析其表达与乳腺癌生物学特性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组织微阵列技术,通过免疫组化法检测116例乳腺癌组织、44例癌旁正常组织中hMAM、VEGF-C及VEGFR-3的表达。结果 (1)乳腺癌组织中hMAM、VEGF-C及VEGFR-3的表达率分别为59.48%(69/116),50.86%(59/116)及61.20%(71/116),均高于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率(分别为0.00%、9.09%及18.18%,P均<0.01)。(2)hMAM、VEGF-C及VEGFR-3的表达与腋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P均<0.05),hMAM和VEGFR-3的表达与组织学分级呈正相关(P均<0.05)。(3)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结果显示,hMAM、VEGF-C及VEGFR-3在乳腺癌中的表达两两之间均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278、0.280及0.244(P均<0.01)。(4)Kaplan-Meier生存分析结果表明:hMAM、VEGF-C及VEGFR-3阴性表达者无病生存率及5年总生存率均高于三者阳性表达(Log-rank,P均<0.01)。结论 hMAM、VEGF-C及VEGFR-3在乳腺癌组织中存在高表达,其高表达与乳腺癌的发生、侵袭转移和预后有关,且hMAM可能与乳腺癌微淋巴管生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人乳腺球蛋白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 微阵列分析 免疫组织化学
原文传递
临床-病理-影像联合模型构建列线图预测乳腺癌新辅助治疗达病理完全缓解 被引量:7
13
作者 杨蔚 李正正 +3 位作者 刘开惠 张宁妹 尹清云 张朝林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734-742,共9页
目的分析MRI与临床病理联合构建列线图预测乳腺癌新辅助治疗(NAC)达病理完全缓解(pCR)的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收集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2018年1月—2022年5月接受NAC并手术的首诊女性乳腺癌患者,其中2018年1月—2021年5月就诊的159例患... 目的分析MRI与临床病理联合构建列线图预测乳腺癌新辅助治疗(NAC)达病理完全缓解(pCR)的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收集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2018年1月—2022年5月接受NAC并手术的首诊女性乳腺癌患者,其中2018年1月—2021年5月就诊的159例患者为建模组,2021年6月—2022年5月69例为验证组。收集患者临床病理及NAC前MRI参数。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pCR的独立预后因素并构建列线图。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及校准图评估列线图的诊断效能。结果肿瘤最大径线(OR=0.96,95%CI 0.93~0.99,P=0.01),HER-2状态(OR=0.07,95%CI 0.02~0.22,P<0.001),Ki-67指数(OR=1.04,95%CI 1.01~1.07,P=0.002)和信号强化率(OR=1.02,95%CI 1.01~1.03,P=0.002)是pCR的独立预后因素,其构建的列线图预测pCR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曲线下面积为0.82,95%CI 0.75~0.89)和校准能力(C指数=0.89,95%CI 0.83~0.94)。结论肿瘤最大径线、HER-2状态、Ki-67指数和信号强化率联合构建的列线图在预测NAC达pCR具有良好的诊断效能和校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新辅助治疗 列线图 信号强化率 病理完全缓解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慢病毒介导的PRL-3shRNA对结肠癌细胞增殖、侵袭、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燕 张姣 +2 位作者 王会峰 王宁菊 李国琪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25-229,共5页
目的观察慢病毒介导的sh RNA沉默肝再生磷酸酶-3(PRL-3)基因对结肠癌SW480细胞增殖、侵袭、凋亡的影响。方法实验分组为空白对照组、阴性对照组、转染组。将携带PRL-3 sh RNA的慢病毒载体转染结肠癌SW480细胞,建立稳定沉默PRL-3的细胞株... 目的观察慢病毒介导的sh RNA沉默肝再生磷酸酶-3(PRL-3)基因对结肠癌SW480细胞增殖、侵袭、凋亡的影响。方法实验分组为空白对照组、阴性对照组、转染组。将携带PRL-3 sh RNA的慢病毒载体转染结肠癌SW480细胞,建立稳定沉默PRL-3的细胞株,real-time PCR检测转染后PRL-3 m RNA的相对表达水平。采用MTT法、平板克隆形成实验检测转染后细胞增殖能力;采用Transwell侵袭实验、侵袭小室法检测转染后细胞迁移及侵袭能力;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转染后细胞凋亡率变化。结果稳定沉默PRL-3的细胞株构建成功,转染组PRL-3m RNA的相对表达水平低于空白对照组、阴性对照组(P<0.05),空白对照组、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RL-3 sh RNA转染SW480细胞72 h后,转染组与空白对照组、阴性对照组比较,细胞增殖能力受到抑制,转染120 h时最明显(P<0.05)。转染组克隆形成能力较空白对照组、阴性对照组下降(P<0.05)。转染组与空白对照组、阴性对照组比较,细胞迁移、侵袭能力下降,凋亡率增加(P<0.05)。结论结肠癌SW480细胞转染PRL-3 sh RNA可减少PRL-3的表达,有效抑制SW480细胞增殖,促进其凋亡,PRL-3可能成为治疗结肠癌的靶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沉默 结肠肿瘤 细胞系 肿瘤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肝再生磷酸酶-3
下载PDF
VEGFR-2、MVD在大肠癌组织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3
15
作者 刘新兰 段瑜 魏建敏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3年第5期1059-1062,共4页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及微血管密度(MVD)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与大肠癌生物学行为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方法,检测54例大肠癌组织、18例癌旁正常组织中VEGFR-2的表达,以CD34标记血管内皮细胞,对CD34...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及微血管密度(MVD)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与大肠癌生物学行为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方法,检测54例大肠癌组织、18例癌旁正常组织中VEGFR-2的表达,以CD34标记血管内皮细胞,对CD34阳性血管进行MVD计数。结果:VEGFR-2在大肠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59.26%,在癌旁正常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2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EGFR-2的表达与大肠癌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临床分期呈正相关(P<0.05)。大肠癌组织中VEGFR-2阴性表达者5年总生存期明显高于VEGFR-2阳性表达组(分别为48.97%及20.64%,P<0.05)。大肠癌组织、癌旁正常组织中MVD分别为(28.57±9.41个/HP、10.53±3.94个/HP),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MVD与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及临床分期呈正相关(P<0.01)。MVD≤28个/HP的胃癌患者总生存期较MVD>28个/HP患者明显延长(分别为63.63%及2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相关分析,VEGFR-2阳性表达率与MVD呈正相关(r=0.463,P<0.01)。结论:VEGFR-2、MVD可作为大肠癌发生侵袭转移和判断预后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癌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 微血管密度 免疫组化
下载PDF
Ang-2、Tie-2和VEGFR-2在胃癌中的表达与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5
16
作者 刘新兰 段瑜 魏建敏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2012年第12期1279-1281,1289,F0003,共5页
目的探讨血管生成素-2(Ang-2)及其受体-2(Tie-2)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与胃癌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64例胃癌组织和22例癌旁正常组织中Ang-2、Tie-2及VEGFR-2的表达,并对CD34标记的微血管(MVD... 目的探讨血管生成素-2(Ang-2)及其受体-2(Tie-2)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与胃癌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64例胃癌组织和22例癌旁正常组织中Ang-2、Tie-2及VEGFR-2的表达,并对CD34标记的微血管(MVD)进行检测。结果胃癌组织中的Ang-2、Tie-2及VEGFR-2的阳性表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74.58%、69.49%和61.02%vs 25.00%、17.50%和17.50%,P<0.05);与胃癌临床分期、复发转移有关(P均<0.05);Ang-2、Tie-2及VEGFR-2胃癌中的表达呈正相关。胃癌组织中MVD数量明显高于癌旁组织中(33.69±11.60 vs 10.65±3.00,P<0.05)。Ang-2、Tie-2及VEGFR-2的表达与MVD呈正相关(P<0.05)。结论胃癌组织中存在Ang-2、Tie-2和VEGFR-2蛋白的高表达,与胃癌复发转移及预后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血管生成素-2及其受体-2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 免疫组化法
下载PDF
CacyBP/SIP基因沉默对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燕 廉斌 +2 位作者 吕叶 王宁菊 李少林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581-1585,共5页
目的观察干扰小RNA(siRNA)介导的Cacy BP/SIP基因沉默对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化学合成Cacy BP/SIP基因序列特异性siRNA(Cacy BP/SIP siRNA),采用脂质体法转染siRNA至MDA-MB-231细胞(Cacy BP/SIP siRNA组),MTT比色法... 目的观察干扰小RNA(siRNA)介导的Cacy BP/SIP基因沉默对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化学合成Cacy BP/SIP基因序列特异性siRNA(Cacy BP/SIP siRNA),采用脂质体法转染siRNA至MDA-MB-231细胞(Cacy BP/SIP siRNA组),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MDA-MB-231细胞内Bcl-2、Bax、Caspase-3 mRNA及蛋白的表达。另设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结果与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比较,Cacy BP/SIP siRNA组MDA-MB-231细胞增殖能力显著下降(P<0.05),细胞凋亡率显著增高(P<0.05)。Caspase-3和Bax mRNA及蛋白表达上调(P<0.05),Bcl-2 mRNA及蛋白表达下调(P<0.05)。结论靶向沉默乳腺癌MDA-MB-231细胞中Cacy BP/SIP基因表达后,可以抑制乳腺癌细胞增殖并诱导凋亡,其作用可能通过下调Bcl-2表达,上调Caspase-3和Bax表达发挥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Cacy BP/SIP基因 干扰小RNA 细胞凋亡
下载PDF
Twist介导上皮间质转化参与胃癌干样细胞的形成及其相关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严慧 刘斌 +2 位作者 刘清 马涛 王宁菊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7年第2期140-143,共4页
目的研究Twist蛋白在胃癌干样细胞向上皮间质转化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检测方法对42例胃癌标本中的Twist蛋白、人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水平进行检测;并对同期体检健康人群胃黏膜组织中的Twist蛋白、HIF-1α水平进行... 目的研究Twist蛋白在胃癌干样细胞向上皮间质转化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检测方法对42例胃癌标本中的Twist蛋白、人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水平进行检测;并对同期体检健康人群胃黏膜组织中的Twist蛋白、HIF-1α水平进行检测。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的Twist蛋白、HIF-1α阳性率,分析其与胃癌干样细胞转化上皮间质的关系。结果胃癌组Twist蛋白阳性率(59.52%)明显高于对照组(16.67%),胃癌组HIF-1α阳性率(64.29%)亦明显高于对照组(21.43%),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胃癌患者Twist、HIF-1α的表达与淋巴转移、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有密切关系(P<0.05),但与年龄、性别和肿瘤大小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Twist蛋白的表达参与胃癌干样细胞向上皮间质转化的过程,其表达与胃癌的转移和侵犯相关,对胃癌的诊断、治疗和预后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干样细胞 TWIST蛋白 HIF-1Α 上皮间质转化 作用机制
下载PDF
PKC-a、K-Ras蛋白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3
19
作者 王燕 赵月霞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499-1500,共2页
目的探讨蛋白激酶C(PKC)-a、K-Ras蛋白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取该院病理科收集的结直肠腺癌组织70例(腺癌组),结直肠腺瘤组织12例(腺瘤组),正常结直肠黏膜8例(正常组),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PKC-a、K-Ras蛋白的表达,分析PKC-a、... 目的探讨蛋白激酶C(PKC)-a、K-Ras蛋白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取该院病理科收集的结直肠腺癌组织70例(腺癌组),结直肠腺瘤组织12例(腺瘤组),正常结直肠黏膜8例(正常组),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PKC-a、K-Ras蛋白的表达,分析PKC-a、K-Ras蛋白表达在结直肠癌中的意义。结果 PKC-a蛋白免疫阳性物质多聚集于细胞质与部分细胞膜位置,主要表现为棕黄色颗粒沉着。腺癌组PKC-a蛋白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腺瘤组与正常组(P<0.05)。K-Ras蛋白免疫阳性物质多聚集于细胞质。腺癌组及腺瘤组K-Ras蛋白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PKC-a蛋白阳性率与组织病理学分级、合并淋巴结转移存在相关性(P<0.05);K-Ras蛋白阳性率与组织病理学分级存在相关性(P<0.05)。K-Ras蛋白表达与PKC-a蛋白表达呈负相关性(r=-0.734,P=0.00)。结论在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PKC-a、K-Ras蛋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两者的平衡紊乱会导致细胞癌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KC-a K-RAS 结直肠癌
下载PDF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平均表观扩散系数和最小表观扩散系数与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相关性 被引量:1
20
作者 杨虹 朱力 +3 位作者 郭玉林 侍明海 谢小亮 罗娜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23年第7期600-603,F0002,共5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弥散加权成像平均表观扩散系数(MeanADC)和最小表观扩散系数(MinADC)与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相关性,并评估MeanADC值和MinADC值在预测直肠癌发生的诊断潜力。方法手术前接受常规MR成像和弥散加权成像的直肠癌病例...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弥散加权成像平均表观扩散系数(MeanADC)和最小表观扩散系数(MinADC)与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相关性,并评估MeanADC值和MinADC值在预测直肠癌发生的诊断潜力。方法手术前接受常规MR成像和弥散加权成像的直肠癌病例185例,根据弥散加权成像测量直肠癌癌灶的MeanADC值和MinADC值,并研究其与直肠癌T分期、N分期、肿瘤组织学分级、周围神经侵犯、壁外血管侵犯等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直肠癌扩散加权成像MeanADC值、MinADC值与T分期、N分期、肿瘤组织学分级(低分化、中分化、高分化)、周围神经侵犯、壁外血管侵犯有关;与性别、年龄、肿瘤位置无明显关系(P>0.05);与MeanADC值相比,MinADC值在鉴别高分化、低分化直肠癌的诊断效能更高(高分化以0.930×10-3 mm 2/s为截断值,敏感度80%、特异度88%,低分化以0.750×10-3 mm 2/s为截断值,敏感度94.0%、特异度74.1%)。结论MeanADC值和MinADC值均可作为评价直肠癌侵袭性的定量指标,与MeanADC值相比,MinADC值可以作为鉴别肿瘤分化程度更好地预测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散加权成像 最小表观扩散系数 平均表观扩散系数 直肠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