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今又生联合放疗治疗晚期恶性肿瘤的近期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
作者 张自新 张靖 +1 位作者 何建莉 折虹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12年第12期1273-1274,共2页
目的观察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今又生)瘤内注射联合放疗对晚期恶性肿瘤的近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13例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应用今又生瘤组织内局部多靶点注射,72 h后放疗,每周1次,观察其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近期疗效:有效(CR+PR)率69.... 目的观察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今又生)瘤内注射联合放疗对晚期恶性肿瘤的近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13例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应用今又生瘤组织内局部多靶点注射,72 h后放疗,每周1次,观察其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近期疗效:有效(CR+PR)率69.2%,临床受益(CR+PR+NC)率92.3%。止痛疗效有效(CR+PR)率达88.9%。全部病例每次注射后均有发热、寒战,体温在38~39.1℃,经观察或对症处理后,降至正常。用药前后血常规、肝肾功能无异常改变。结论今又生瘤内注射联合放疗对晚期恶性肿瘤具有一定的近期疗效,且临床应用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 瘤内注射 放射治疗
下载PDF
IGRT技术在校正胸腹部恶性肿瘤大分割放疗误差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6
2
作者 黄艳萍 张国军 马国锋 《医疗装备》 2016年第7期130-131,共2页
目的探讨图像引导放射治疗(IGRT)技术在校正胸腹部恶性肿瘤大分割放疗时的误差及价值。方法对31例经病理诊断明确为胸腹部恶性肿瘤患者行大分割放疗。分次照射剂量为3~12 Gy,总剂量为30~54 Gy,其中分次剂量3 Gy为3例,5 Gy为8例,6 Gy... 目的探讨图像引导放射治疗(IGRT)技术在校正胸腹部恶性肿瘤大分割放疗时的误差及价值。方法对31例经病理诊断明确为胸腹部恶性肿瘤患者行大分割放疗。分次照射剂量为3~12 Gy,总剂量为30~54 Gy,其中分次剂量3 Gy为3例,5 Gy为8例,6 Gy为9例,8 Gy为7例,12 Gy为4例。每次治疗前行锥型束CT,在线校正摆位误差并记录误差值。结果校正后均数标准差在左右(X)、头脚(Y)和腹背(Z)方向上分别为(2.02±2.18)mm、(2.26±2.28)mm和(2.02±2.13)mm。结论应用IGRT技术在线校位能有效减小摆位误差,对及时发现肿瘤靶区变化情况和适时调整临床放射治疗方案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引导放射治疗 胸腹部肿瘤 大分割放疗 锥型束CT 摆位误差 在线校位
下载PDF
银川市某三甲医院按病种分值结算办法的实践与思考 被引量:6
3
作者 丁莉 孔伟 +5 位作者 杜永强 王金莲 李颖 关曼璐 张军 卜让吉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19年第3期281-282,共2页
目的探讨2015年宁夏实施按病种分值付费后对脑梗死和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平均住院日、人均费用、人均药品费和药占比的影响。方法抽取800名某三甲医院2014年和2016年住院的脑梗死和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的医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2... 目的探讨2015年宁夏实施按病种分值付费后对脑梗死和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平均住院日、人均费用、人均药品费和药占比的影响。方法抽取800名某三甲医院2014年和2016年住院的脑梗死和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的医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2014年患者作为对照组,2016年患者作为观察组。结果按病种分值付费后银川市某三甲医院脑梗死和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医疗费用增速减慢,患者的平均住院日减少。银川市医保患者人均药品费和药占比较病种按分值付费实施前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结论按病种分值付费可降低患者的人均住院费、平均住院日、人均药品费和药占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按病种分值付费 脑梗死 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
下载PDF
调强放疗计划中射野角度归零与实际角度的剂量验证比较 被引量:8
4
作者 孔伟 丁莉 +4 位作者 叶红强 夏新舍 赵婷 丁伟 尚钧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CSCD 2015年第6期892-896,共5页
目的:比较分析调强放射治疗(IMRT)计划验证中射野角度归零和射野实际角度的剂量偏差(Dose Difference,DD)、吻合距离(Distance to Agreement,DTA)和γ通过率的差异性。方法:在Pinnacle 9.2 m计划系统中选取6例头颈部、11例胸部... 目的:比较分析调强放射治疗(IMRT)计划验证中射野角度归零和射野实际角度的剂量偏差(Dose Difference,DD)、吻合距离(Distance to Agreement,DTA)和γ通过率的差异性。方法:在Pinnacle 9.2 m计划系统中选取6例头颈部、11例胸部和4例腹部肿瘤放射治疗计划,共121个射野。在Delta4模体上分别制作射野角度归零和射野实际角度验证计划,利用三维验证设备Delta4和VARIAN Clinac IX加速器实测两种验证方法在121个射野中的通过率,每个射野在模体中的最大剂量归一为100%,并分析其在不同标准、不同剂量区域和不同角度范围内的差异性。结果:与实际角度验证结果相比,角度归零验证在10%以上剂量区域的DD、DTA和γ通过率均明显提高(P〈0.05);0%-10%之间剂量区域中除3 mm/3%标准的γ通过率P值大于0.05,其它P值均小于0.05。在水平线上和水平线下角度范围内射野,角度归零的DD、DTA和γ通过率均基本一致,但水平线下角度范围内射野,实际角度验证的通过率均低于角度归零验证,而水平线下角度范围内射野的实际角度验证通过率均低于水平线上角度范围内射野的实际角度验证通过率。当实际角度为260°-285°和75°-100°时,射野归零在10%以上剂量区域,DD、DTA和γ通过率均明显提高(P〈0.05),其中2 mm/2%标准下DTA明显提高。结论:IMRT中,按射野实际角度进行IMRT计划验证能够得到更接近真实的验证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LTA 4 调强放疗 计划验证 γ通过率 射野角度 剂量验证
下载PDF
扩散张量成像在脑胶质瘤术后调强放疗中的临床应用初探 被引量:3
5
作者 王明磊 夏新舍 +5 位作者 赵超云 郭艳红 赵建国 马辉 王晓东 夏鹤春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66-70,共5页
目的:探讨扩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在指导邻近皮质脊髓束(corticospinal tract,CST)脑胶质瘤术后放疗方案中的应用价值。方法:30例邻近CST脑胶质瘤术后拟行放疗患者,行常规MRI平扫+增强及DTI检查。获取CST相关数据... 目的:探讨扩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在指导邻近皮质脊髓束(corticospinal tract,CST)脑胶质瘤术后放疗方案中的应用价值。方法:30例邻近CST脑胶质瘤术后拟行放疗患者,行常规MRI平扫+增强及DTI检查。获取CST相关数据并与相应的MR、CT解剖图像融合,导入放疗计划系统并依此勾画靶区、危及器官及CST,采用调强放疗(IMRT)技术分别制定考虑和不考虑CST剂量保护的两种放疗计划并进行比较。结果:在两种计划均达到靶区治疗剂量及常规危及器官保护的情况下,考虑CST剂量保护的放疗计划中的患者患侧、健侧CST所受最大辐射剂量和平均辐射剂量均低于不考虑CST剂量保护的放疗计划(P<0.05)。结论:DTI能够明确CST的位置、形态及与脑胶质瘤术后放疗靶区的关系,有助于制定保护性放疗方案,最大程度减低CST所受辐射剂量,从而降低放疗后发生神经损伤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胶质瘤 扩散张量成像 放射治疗 皮质脊髓束 剂量学
下载PDF
直肠癌放疗不同技术和体位对小肠受照剂量的比较 被引量:3
6
作者 孔伟 夏新舍 +4 位作者 折虹 丁喆 闫钢 尚钧 王艳阳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5年第24期3674-3677,共4页
目的:分析直肠癌放射治疗过程中,不同放疗技术和不同治疗体位对小肠受照射体积的影响。方法:选取18例直肠癌患者,膀胱充盈的状态下,治疗体位为仰卧位和俯卧位下分别扫描两组定位CT图像,分别传输至计划系统。在两组CT图像上分别制作三... 目的:分析直肠癌放射治疗过程中,不同放疗技术和不同治疗体位对小肠受照射体积的影响。方法:选取18例直肠癌患者,膀胱充盈的状态下,治疗体位为仰卧位和俯卧位下分别扫描两组定位CT图像,分别传输至计划系统。在两组CT图像上分别制作三维适形(3D-CRT)和调强放射治疗(IMRT)计划,比较小肠在接受不同剂量的受照绝对体积差异(V5~45)。结果:相同体位,IMRT相比3D-CRT,小肠V45明显降低,V15两者基本接近。采用相同放疗技术,俯卧位相比仰卧位小肠V45和V15均明显降低。结论:直肠癌放射治疗,相比放疗技术,治疗体位对小肠受照体积的影响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调强放射治疗 治疗体位 小肠受照体积
下载PDF
左侧乳腺癌保乳术后三维适形放疗与常规放疗的剂量学比较 被引量:4
7
作者 丁喆 夏新舍 +4 位作者 叶红强 闫钢 王艳阳 孔伟 刘爱娟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2012年第12期1297-1299,共3页
目的比较左侧乳腺癌保乳术后三维适形放疗计划(3D-CRT)与常规放疗计划(CRT)的靶区剂量分布和心脏的受照剂量,以及不同乳腺体积对其的影响。方法 28例左侧乳腺癌保乳术后患者接受三维适形放疗,所有病例在同一CT定位片上进行常规放疗计划... 目的比较左侧乳腺癌保乳术后三维适形放疗计划(3D-CRT)与常规放疗计划(CRT)的靶区剂量分布和心脏的受照剂量,以及不同乳腺体积对其的影响。方法 28例左侧乳腺癌保乳术后患者接受三维适形放疗,所有病例在同一CT定位片上进行常规放疗计划的设计。处方剂量为靶区50Gy,瘤床区加量10 Gy,总量60 Gy。通过剂量体积直方图分别对两种计划中靶区V95%、V105%和V110%、心脏V30和V40,以及乳腺体积≤500 cm3和>500 cm3对以上数据的影响进行了比较。结果 3D-CRT计划与CRT计划的剂量体积百分比V95%(%)分别为(99.6±0.5)和(98.8±1.38),P=0.017;V105%和V110%分别降低24%和53%(P<0.01)。乳腺体积≤500 cm3比乳腺体积>500 cm3在3D-CRT计划中的V105%和V110%分别减少14.2%和8.4%,P=0.045和0.014。心脏的V30和V40在3D-CRT计划中较CRT计划分别增加6.5%和4.4%(P<0.001)。3D-CRT计划中心脏V30在乳腺体积≤500 cm3时比乳腺体积>500 cm3时降低了5%,P=0.03,而V40及CRT计划中的V30和V40未显示出不同乳腺体积情况下的统计学意义。结论 3D-CRT计划的靶区剂量分布优于CRT计划,产生较小的高剂量区域,乳腺体积增加降低靶区剂量的均匀性。心脏的受照剂量在3D-CRT计划中较CRT计划有少量增加,同时乳腺体积增加会加重这种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部分乳房切除术 放射疗法 三维适形放射疗法 心脏
下载PDF
ADC值在原发性脑淋巴瘤放疗疗效中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3
8
作者 师达 石亚男 +5 位作者 詹文华 杨旭娟 张攀 李健 徐梦莹 陈兵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2018年第6期460-464,共5页
目的探讨扩散加权成像中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值对原发性脑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放疗疗效的预测价值。材料与方法收集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2009至2017年经临床和病理活检证实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20例原发性脑... 目的探讨扩散加权成像中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值对原发性脑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放疗疗效的预测价值。材料与方法收集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2009至2017年经临床和病理活检证实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20例原发性脑淋巴瘤患者(无免疫缺陷病史)资料,通过放疗前后轴位T1WI增强病灶强化最大径变化计算出肿瘤消退率进而将病灶分为完全缓解(complete remission,CR)组和非完全缓解(非CR)组,测量病灶放疗前的最小ADC(ADC_(min))值、平均ADC(ADCmean)值、最大ADC(ADC_(max))值,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验证放疗前CR组与非CR间有无差异,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评价肿瘤ADC值与肿瘤消退率的相关性,进而利用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求得ADC值的阈值。结果放疗前ADC_(min)值与ADCmean值在CR组与非CR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ADC_(max)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DC_(min)值、ADCmean值与肿瘤消退率有相关性(r=0.630、0.460,P=0.000、0.005),且分别大于0.602×10^(-3) mm^2/s、0.800×10^(-3) mm^2/s时患者放疗疗效,能在放疗周期完成后达到CR的效果。结论 ADC_(min)值及ADCmean值可以作为预测原发性脑淋巴放疗疗效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表观扩散系数 放疗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宫颈癌组织LIG4、XRCC4、XRCC5、XRCC6、XRCC7的mRNA表达及与放疗敏感性的关系 被引量:4
9
作者 张宇卉 折虹 +3 位作者 王艳阳 何剑莉 海平 刘长虎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2013年第4期398-401,共4页
目的研究DNA双链断裂非同源末端链接(NHEJ)修复通路中DNA连接酶IV(LIG4)、X射线修复交叉互补基因4、5、6、7(XRCC4、XRCC5、XRCC6、XRCC7)的mRNA表达水平与宫颈癌组织放射敏感性的关系。方法应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技术检测61例宫颈癌... 目的研究DNA双链断裂非同源末端链接(NHEJ)修复通路中DNA连接酶IV(LIG4)、X射线修复交叉互补基因4、5、6、7(XRCC4、XRCC5、XRCC6、XRCC7)的mRNA表达水平与宫颈癌组织放射敏感性的关系。方法应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技术检测61例宫颈癌组织中的LIG4、XRCC4、XRCC5、XRCC6和XRCC7的mRNA表达量,依据WHO实体瘤疗效评定标准,将放疗后的宫颈癌患者分为放疗高敏感组和放疗低敏感组,对比两组间以上基因表达水平的差异。结果 61例宫颈癌患者放疗后疗效评价为完全缓解(CR):60.7%(37/61),部分缓解及无变化(PR+NC):39.3%(24/61)。据此分为宫颈癌放疗高敏感组(CR)与放疗低敏感组(PR+NC)。放疗高敏感组LIG4mRNA、XRCC4mRNA、XRCC5mRNA、XRCC6mRNA、XRCC7mRNA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分别为0.84±0.60、1.46±0.58、2.07±1.09、0.54±0.23和0.60±0.34;放疗低敏感组为1.30±0.50、2.08±0.75、2.96±1.07、0.72±0.17和0.90±0.27,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54、3.24、2.70、2.73、2.97,P=0.014、0.002、0.009、0.008、0.004)。结论患者宫颈癌组织中LIG4、XRCC4、XRCC5、XRCC6和XRCC7的mRNA高表达者,其对放疗抗拒,低表达则放疗高度敏感,上述基因可能成为预测宫颈癌放疗敏感性的指标和放疗增敏的分子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同源末端链接 MRNA 宫颈癌 放疗敏感性
下载PDF
不同放疗方式对鼻咽癌患者腮腺分泌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0
作者 郭艳红 刘长虎 +3 位作者 折虹 赵峰 张自新 李海亮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2012年第2期163-164,共2页
目的利用放射性核素动态显像,研究鼻咽癌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和常规放射治疗对腮腺分泌功能的影响。方法将首次接受放疗的60例鼻咽癌患者分为3D-CRT组、常规放射治疗组各30例,鼻咽剂量均为DT66-70Gy。在放疗前、放疗结束时和放疗后... 目的利用放射性核素动态显像,研究鼻咽癌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和常规放射治疗对腮腺分泌功能的影响。方法将首次接受放疗的60例鼻咽癌患者分为3D-CRT组、常规放射治疗组各30例,鼻咽剂量均为DT66-70Gy。在放疗前、放疗结束时和放疗后3个月行放射性核素显像检测,计算腮腺分泌功能指标-最大酸反应泌99m-TcO4-率(Ex)。结果常规放疗组和3D-CRT组放疗结束时腮腺急性放射性损伤两组之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随着时间的延长(本研究随访时间至少3个月以上),可以发现3D-CRT组中腮腺功能损伤恢复情况好于常规放疗组,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3D-CRT与常规放疗均可造成腮腺分泌功能的急性损伤,采用3D-CRT治疗患者,放疗后3个月腮腺功能恢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放射治疗 三维适形
下载PDF
脑胶质瘤术后患者调强放疗联合替莫唑胺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8
11
作者 白雪红 闫钢 +1 位作者 郭艳红 折虹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16年第6期565-567,共3页
目的观察脑胶质瘤患者术后调强放疗联合替莫唑胺化疗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收集67例脑胶质瘤术后调强放射治疗患者的资料,其中术后同期调强放疗、口服替莫唑胺化疗者(同期放化疗组)44例,仅行调强放疗者23例(术后放疗组)。用Kaplan-Meie... 目的观察脑胶质瘤患者术后调强放疗联合替莫唑胺化疗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收集67例脑胶质瘤术后调强放射治疗患者的资料,其中术后同期调强放疗、口服替莫唑胺化疗者(同期放化疗组)44例,仅行调强放疗者23例(术后放疗组)。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Log-rank法进行差异显著性检验。结果随访率97.0%。低级别脑胶质瘤组(同期放化疗组),用同期口服替莫唑胺患者1、2、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94.4%﹑94.4%﹑94.4%,单纯放疗组分别为87.5%、87.5%、87.5%(P>0.05)。高级别脑胶质瘤组,同期口服替莫唑胺患者1、2、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88.5%、65.5%、37.5%,单纯放疗组分别为45.5%、22.7%、22.7%(P<0.05)。所有患者均有1~2级胃肠反应,1~2级骨髓抑制发生率为11.9%(8/67),未见3~4级胃肠反应及3~4级骨髓抑制发生。结论调强放疗联合替莫唑胺同步化疗可提高脑胶质瘤术后患者的生存率,且不良反应轻,患者耐受性好。肿瘤的组织学分型是影响脑胶质瘤预后的主要因素,病理分级高的脑胶质瘤患者生存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胶质瘤 调强放疗 替莫唑胺
下载PDF
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三维适形放疗与常规放疗靶区及同侧肺的剂量比较 被引量:4
12
作者 丁喆 夏新舍 +3 位作者 闫钢 王艳阳 王勇 刘爱娟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12年第12期1244-1246,共3页
目的比较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常规放疗与三维适形放疗的靶区及同侧肺的受照剂量。方法 50例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患者接受三维适形放疗,所有病例在同一CT定位片上进行常规二野切线照射计划的设计,处方剂量为靶区50 Gy,瘤床区加量10 Gy,总量... 目的比较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常规放疗与三维适形放疗的靶区及同侧肺的受照剂量。方法 50例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患者接受三维适形放疗,所有病例在同一CT定位片上进行常规二野切线照射计划的设计,处方剂量为靶区50 Gy,瘤床区加量10 Gy,总量60 Gy。通过剂量体积直方图(DVH)分别对两种计划中靶区-计划肿瘤体积(PTV)、剂量均匀性系数(HI),同侧肺的剂量进行比较。结果三维适形放疗计划与常规二野切线计划的剂量体积百分比V95%分别为(99±0.00)%、(99±1.00)%(P=0.395);三维适形放疗计划的V 105%、V 110%、V 115%与常规二野切线计划比较分别降低(22.4±0.13)%、(48.1±0.15)%和(13.9±0.12)%(P<0.005);剂量均匀性系数(HI)减少0.09±0.07(P<0.005);同侧肺的V20、V30分别升高(5±0.05)%和(4±0.04)%,但总体均值(18.5±0.15)%和(15.3±0.04)%,均<评价标准20%(P<0.001)。结论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三维适形放疗和常规二野切线放疗均能很好覆盖肿瘤体积保证处方剂量的实施,但三维适形计划较常规二野切线计划明显降低正常组织的高剂量体积,剂量均匀性明显提高,尽管少量增加了同侧肺的受照,但均在限定范围之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保乳手术 放射疗法
下载PDF
磁共振在评价局部中晚期子宫颈癌放疗联合介入治疗疗效中的价值 被引量:1
13
作者 黑忠林 夏新舍 +2 位作者 马建萍 王勇 陈俊杰 《中国癌症防治杂志》 CAS 2016年第5期295-298,共4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在评价局部中晚期子宫颈癌放疗联合介入治疗疗效中的价值。方法收集行介入治疗再行放疗的子宫颈癌患者29例,分别于介入治疗前、第1次、第2次、第3次放疗后行盆腔MRI常规序列扫描和MR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 目的探讨磁共振在评价局部中晚期子宫颈癌放疗联合介入治疗疗效中的价值。方法收集行介入治疗再行放疗的子宫颈癌患者29例,分别于介入治疗前、第1次、第2次、第3次放疗后行盆腔MRI常规序列扫描和MR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DWI)检查,记录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和肿瘤体积大小。完成介入治疗后,根据是否有效分为介入治疗有效组和介入治疗无效组,比较两组不同治疗时间段ADC值的变化。完成所有治疗后,比较不同ADC值变化幅度患者的生存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完成治疗计划,其中治疗有效20例,无效9例。常规MRI图像特征:子宫颈癌在T1W1图像上呈等或低信号,在T2W1多呈均匀或欠均匀稍高或高信号;DWI图像表现:病灶呈不均匀高信号,边界显示清晰,ADC图像上呈不均匀低信号。第1次、第2次、第3次放疗后,介入治疗有效组ADC值均显著高于介入治疗无效组(P<0.05)。ADC值变化幅度≥35%组的生存时间显著长于ADC值变化幅度<35%组(P=0.021)。结论 MRI、DWI检查及ADC值可用于子宫颈癌放疗联合介入治疗后的疗效评估,为临床疗效和预后判断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肿瘤 子宫颈癌 磁共振成像 疗效评价
下载PDF
C6胶质瘤细胞系中脑肿瘤干细胞的悬浮培养和鉴定 被引量:1
14
作者 冯利强 朱艳 +3 位作者 张自新 刘印明 马江波 丁银秀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2017年第1期24-26,37,F0004,共5页
目的观察C6胶质瘤细胞系中脑肿瘤干细胞的悬浮培养、增殖、分化的生物学特征。方法进行C6BTSCs的悬浮培养,应用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干细胞的生长特性;免疫荧光染色观察Brd U、CD133和Nestin的表达情况。结果在无血清条件培养基中,悬浮培... 目的观察C6胶质瘤细胞系中脑肿瘤干细胞的悬浮培养、增殖、分化的生物学特征。方法进行C6BTSCs的悬浮培养,应用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干细胞的生长特性;免疫荧光染色观察Brd U、CD133和Nestin的表达情况。结果在无血清条件培养基中,悬浮培养的C6 BTSCs增殖速度快,具有较强的增殖分裂能力,呈BrdU、CD133和Nestin强阳性,其中Brd U阳性细胞数占CD133阳性细胞数的65%以上;在含血清培养基中,BTSCs呈神经样细胞分化,其细胞形态与贴壁培养的C6胶质瘤细胞在形态上无差别。结论 C6胶质瘤细胞系中存在脑肿瘤干细胞,且该细胞可悬浮培养、增殖和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6脑肿瘤干细胞 悬浮培养 增殖 BrdU掺入实验
下载PDF
探讨CT和MRI在诊断鼻咽癌放疗后复发中的价值 被引量:1
15
作者 黑忠林 王勇 +1 位作者 陈俊杰 郭艳红 《继续医学教育》 2016年第7期147-148,共2页
目的分析并讨论CT和MRI在诊断鼻咽癌放疗后复发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4年4月于我院放疗后经CT或MRI检查发现异常块影的鼻咽癌患者63例。所有患者行CT及MRI检查,对两种方式的诊断结果和诊断效能进行观察、比较。结果通过... 目的分析并讨论CT和MRI在诊断鼻咽癌放疗后复发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4年4月于我院放疗后经CT或MRI检查发现异常块影的鼻咽癌患者63例。所有患者行CT及MRI检查,对两种方式的诊断结果和诊断效能进行观察、比较。结果通过活体组织检查确诊有30例局部肿瘤复发,33例局部纤维化。CT检查灵敏度为70.00%,特异性为66.67%,准确率为68.25%。MRI检查灵敏度为83.33%,特异性为81.82%,准确率为82.54%。MRI检查灵敏度、特异性、准确率优于CT,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RI可在一定程度上弥补CT检查的不足,两种方式结合能进一步提升诊断准确度,有效降低误诊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肿瘤 局部复发 CT MRI
下载PDF
低剂量电离辐射对C6脑肿瘤干细胞增殖分化及凋亡的影响
16
作者 丁银秀 张自新 +2 位作者 马江波 冯利强 刘印明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17年第1期80-83,共4页
目的观察低剂量电离辐射对C6 BTSCs增殖、分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进行C6 BTSCs的悬浮培养,应用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干细胞的生长特性,通过Brd U和CD133免疫荧光染色法明确C6 BTSCs的增殖情况,流式细胞分析法观察低剂量电离辐射后C6 BTSC... 目的观察低剂量电离辐射对C6 BTSCs增殖、分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进行C6 BTSCs的悬浮培养,应用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干细胞的生长特性,通过Brd U和CD133免疫荧光染色法明确C6 BTSCs的增殖情况,流式细胞分析法观察低剂量电离辐射后C6 BTSCs的凋亡情况。结果在无血清条件培养基的作用下,悬浮培养的C6 BTSCs增殖速度快,干细胞数量较多;低剂量电离辐射后,0.3 Gy组促进C6 BTSCs增殖和分化能力,且0.3Gy组C6 BTSCs存活细胞数量较多,凋亡的细胞数量较少,与对照组或3.0 Gy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6胶质瘤细胞系中存在具有干细胞特性的C6 BTSCs,且低剂量电离辐射刺激对C6 BTSCs的增殖、分化具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6脑肿瘤干细胞 低剂量电离辐射 流式细胞分析
下载PDF
DTI技术示踪视束、视辐射在指导脑胶质瘤术后放疗方案选择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3
17
作者 赵超云 夏新舍 +5 位作者 王明磊 刘子姗 高文奇 马辉 王晓东 夏鹤春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2015年第10期739-743,共5页
目的通过扩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示踪视束、视辐射,探讨其在指导脑胶质瘤术后放疗方案中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选取30例脑胶质瘤患者,术后拟行放疗前行常规MRI平扫、增强及DTI扫描。获取视束、视辐射的影像学信息... 目的通过扩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示踪视束、视辐射,探讨其在指导脑胶质瘤术后放疗方案中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选取30例脑胶质瘤患者,术后拟行放疗前行常规MRI平扫、增强及DTI扫描。获取视束、视辐射的影像学信息与3D T1解剖图像融合,将融合后的3D T1图像导入放疗计划系统并与定位CT匹配,以此勾画放疗靶区、常规危及器官及视束、视辐射。利用调强放疗(intensity 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IMRT)技术与三维适形放疗(three dimensional conformal RT,3D-CRT)技术分别制定放疗方案,观察两者结果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结果在保证靶区治疗剂量及常规危及器官保护的情况下,IMRT计划中的患者患侧、健侧视束及视辐射所受辐射剂量均低于3D-CRT放疗计划(P<0.05)。结论 DTI技术能够显示视束、视辐射与脑胶质瘤术后放疗靶区的关系,可协助选择、制定保护性放疗方案,减少视束、视辐射所受辐射剂量,从而降低放疗后发生视觉功能障碍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胶质瘤 扩散张量成像 放射治疗 视束 视辐射 剂量学
下载PDF
制霉菌素联合金因肽治疗头颈部肿瘤患者放射性口腔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3
18
作者 张翠影 杨万福 +3 位作者 杨燕 任红旺 杨治花 折虹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18年第4期339-341,共3页
目的观察制霉菌素溶液联合金因肽治疗急性放射性口腔炎的疗效。方法选择住院行单纯放疗的头颈部肿瘤患者46例,放疗过程中出现2级及以上放射性口腔炎的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3例。试验组三餐后及睡前用碳酸氢钠、呋喃西林交替漱... 目的观察制霉菌素溶液联合金因肽治疗急性放射性口腔炎的疗效。方法选择住院行单纯放疗的头颈部肿瘤患者46例,放疗过程中出现2级及以上放射性口腔炎的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3例。试验组三餐后及睡前用碳酸氢钠、呋喃西林交替漱口,充分清洁口腔后,将金因肽均匀喷洒于口腔黏膜糜烂处,0.5 h后予以10万U/mL的制霉菌素溶液涂抹口腔黏膜炎表面。对照组三餐后及睡前用碳酸氢钠、呋喃西林交替漱口,充分清洁口腔后,将金因肽均匀喷洒于口腔黏膜糜烂处。评价2组患者放射性口腔炎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患者黏膜白斑退缩时间、溃疡愈合速度及疼痛缓解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制霉菌素联合金因肽治疗头颈部肿瘤患者放疗过程中出现的放射性口腔炎疗效显著、安全便捷,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霉菌素 金因肽 放射性口腔炎 治疗
下载PDF
颈胸段食管癌调强放疗中两种固定方式对摆位误差的影响 被引量:8
19
作者 马建萍 夏新舍 +6 位作者 张国军 孟宪文 赵仁 海平 潘闻燕 李海亮 王嘉琳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2018年第7期790-793,共4页
目的对比热塑头颈肩膜及体膜固定在颈胸段食管癌调强放疗中的摆位误差,探讨更合适的体位固定方式。方法对16例颈段及胸上段食管癌调强放疗的患者随机采用热塑头颈肩膜(头颈肩膜组)和体膜(体膜组)固定,每组8例,在首次放疗前及放疗中进行... 目的对比热塑头颈肩膜及体膜固定在颈胸段食管癌调强放疗中的摆位误差,探讨更合适的体位固定方式。方法对16例颈段及胸上段食管癌调强放疗的患者随机采用热塑头颈肩膜(头颈肩膜组)和体膜(体膜组)固定,每组8例,在首次放疗前及放疗中进行锥形束CT(CBCT)扫描,对比分析两组左右、上下、前后方向上的摆位误差。并将CBCT图像分别以环甲膜、锁骨头及气管隆突为中心区域与相应的计划图像进行分段配准,对比分析两组不同区域的摆位误差。结果 16例患者共获得60次CBCT图像,其中头颈肩膜组28次,体膜组32次。头颈肩膜组在上下方向相对误差大于体膜组(P=0.004);在左右方向头颈肩膜组的绝对误差大于体膜组(P=0.036)、在上下方向的体膜组绝对误差大于头颈肩膜组(P=0.001)。在环甲膜区,体膜组上下、前后方向的绝对误差均大于头颈肩膜组(P=0.020/0.024)。在隆突区头颈肩膜组左右方向绝对误差大于体膜组(P=0.012)。结论两种固定方式在不同方向上的摆位误差各有优劣,但均在可控范围内,在临床中建议对于病变中心偏向胸部的患者选择体膜固定,对于病变中心偏向颈部或锁骨区的患者选择头颈肩膜固定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调强放疗 体位固定 摆位误差
下载PDF
宁夏宫颈癌患者治疗后性生活状况的质性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夏莉娟 张曦 +4 位作者 史学琴 马志芳 刘莎 闵佳 郝迎春 《中国性科学》 2019年第4期157-160,共4页
目的探索宁夏回族自治区宫颈癌患者性生活状况和性生活质量。方法选取2017年4至2017年7月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复查的19例宫颈癌患者(这19例患者之前同样在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接受的治疗)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半结构式深入访谈,访谈资料应用... 目的探索宁夏回族自治区宫颈癌患者性生活状况和性生活质量。方法选取2017年4至2017年7月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复查的19例宫颈癌患者(这19例患者之前同样在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接受的治疗)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半结构式深入访谈,访谈资料应用Giorgi分析法分析整理。结果宫颈癌治疗后患者的性生活心理体验包括:性功能减退、欲望降低;心理压力巨大;夫妻关系稳定;性教育和指导缺乏4个主题。结论宁夏回族自治区宫颈癌患者性生活存在各种问题。为提高这一特殊人群的性生活质量,医务人员的生理、心理、认知误区干预,社会经济支持,专业人员的指导是针对性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性生活 质性研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