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皮腔内血管介入治疗老年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疗效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49
1
作者 李全成 苏少飞 张忠梅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207-1208,共2页
目的探讨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TA)联合血管内支架置入术(PTAS)治疗老年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的临床疗效及其影响因素分析。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老年单侧下肢ASO患者84例,所有患者采用PTA或联合PTAS进行介入治疗,检测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 目的探讨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TA)联合血管内支架置入术(PTAS)治疗老年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的临床疗效及其影响因素分析。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老年单侧下肢ASO患者84例,所有患者采用PTA或联合PTAS进行介入治疗,检测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观察手术成功率及术后1、6、12个月踝肱指数(ABI)、血管开通率。结果手术成功率为92.86%。与术前比较,术后1个月患者hs-CRP水平[(2.72±0.64)mg/L vs(5.31±1.53)mg/L]及RutherfordⅣ级(33.33%vs 7.14%)、Ⅴ级(14.29%vs 2.38%)、Ⅵ级(11.90%vs0)比例明显降低(P<0.05,P<0.01)。术后1、6、12个月ABI和血管开通率较术前明显升高(P<0.05),且术后1、6、12个月ABI呈明显升高趋势(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是疗效的危险因素(95%CI:0.801~0.993,P=0.037)。术前hs-CRP是术后再狭窄的危险因素(95%CI:1.053~4.174,P=0.035)。结论经皮腔内介入治疗下肢ASO效果显著,年龄是影响手术效果的主要因素,术前hs-CRP是术后再狭窄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 动脉硬化 闭塞性 支架 血管成形术 C反应蛋白质 年龄因素
下载PDF
导管溶栓术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9
2
作者 李全成 田玉峰 +4 位作者 闫波 苏少飞 陈林宝 何新 伍卫东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2016年第9期1020-1024,封4,共6页
目的探讨导管溶栓术(catheter-directed thrombolysis,CDT)和系统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lower extremity deep vein thrombosis,LEDVT)的临床疗效,以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宁夏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血管外科2010年10月... 目的探讨导管溶栓术(catheter-directed thrombolysis,CDT)和系统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lower extremity deep vein thrombosis,LEDVT)的临床疗效,以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宁夏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血管外科2010年10月-2014年10月收治符合标准的LEDVT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CDT,对照组采用系统溶栓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患肢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患肢大腿中段消肿率、患肢小腿中段消肿率、患肢溶栓率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患者均获得1年随访,结果显示观察组在患肢深静脉通畅率、再发LEDVT率、髂静脉闭塞率及CEAP分级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1年后,两组患者SF-36各维度得分较治疗前均提高(P均<0.05);但观察组SF-36各维度得分提高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 CDT治疗LEDVT近期及远期疗效均优于系统溶栓,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导管溶栓 系统溶栓
下载PDF
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严重下肢缺血性疾病疗效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3
3
作者 闫波 苏少飞 +3 位作者 田玉峰 陈林宝 李全成 何新 《中国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6年第2期146-149,共4页
目的探讨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术治疗下肢严重缺血性疾病疗效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6年1月至2015年5月期间36例严重下肢缺血患者行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的临床资料,按缺血原因、缺血肢体远端输出道情况、缺血速度和年龄4个... 目的探讨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术治疗下肢严重缺血性疾病疗效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6年1月至2015年5月期间36例严重下肢缺血患者行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的临床资料,按缺血原因、缺血肢体远端输出道情况、缺血速度和年龄4个可能影响疗效的因素分组。结果缺血原因分组,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组有效率33.3%(3/9),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组77.8%(14/18),糖尿病足组66.7%(6/9);远端输出道分组,输出道达小腿中段组有效率27.2%(3/11),踝关节76.9%(10/13),踝关节以下83.3%(10/12);缺血速度分组,急性缺血组有效率为0(0/4),慢性缺血组71.8%(23/32);年龄分组,≤60岁78.2%(18/23),>60岁38.4%(5/1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术治疗下肢重度缺血性疾病的疗效与缺血原因、下肢的输出道、缺血的急慢性和年龄等因素有一定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下肢缺血 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
下载PDF
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术后静脉压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闫波 伍卫东 +4 位作者 苏少飞 田玉峰 陈林宝 李全成 何新 《中国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7年第1期48-51,共4页
目的探讨股浅静脉戴戒术和单纯性静脉高位结扎加剥脱术治疗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PDVI)后的下肢静脉压变化。方法收集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本院治疗的106例PDVI患者(121条患肢),分为股浅静脉戴戒术组(A组,51例患者,53条患肢)和... 目的探讨股浅静脉戴戒术和单纯性静脉高位结扎加剥脱术治疗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PDVI)后的下肢静脉压变化。方法收集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本院治疗的106例PDVI患者(121条患肢),分为股浅静脉戴戒术组(A组,51例患者,53条患肢)和单纯性浅静脉高位结扎加剥脱术组(B组,55例患者,68条患肢),在手术前、术后12天、1年和5年分别进行患肢足背静脉压测定。结果手术后1年:A组51例术前和术后静态静脉压(P0)为(127.80 cm H2O vs 126.55 cm H2O)和B组55例术前和术后静态静脉压(P0)为(126.70 cm H2O vs 125.80 cm H2O),两组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A组术前和术后运动后最低静脉压(Pmin)为(76.54 cm H2O vs 63.3 cm H2O),压力回升到静止静脉压水平90%时所需时间(RT90)为(8.20秒vs 18.60秒),和B组术前和术后Pmin(75.72 cm H2O vs75.10 cm H2O)与RT90(8.50秒vs 8.1秒)相比较,A组统计学有显著性差异(P<0.01),B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股浅静脉戴戒术在术后能有效的降低运动后静脉压最低值(Pmin),同时能延长压力回升到静止静脉压水平90%的时间(RT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 股浅静脉戴戒术 动态静脉压
下载PDF
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下肢缺血性疾病9例 被引量:2
5
作者 田玉峰 闫波 +1 位作者 叶丹 苏少飞 《中国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1年第4期238-239,共2页
目的探讨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术治疗下肢动脉缺血性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行下肢血管造影检查确诊的下肢动脉缺血患者(9条患肢)采用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经治疗后,有6例患者(6条患肢)静息痛缓解或消失,... 目的探讨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术治疗下肢动脉缺血性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行下肢血管造影检查确诊的下肢动脉缺血患者(9条患肢)采用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经治疗后,有6例患者(6条患肢)静息痛缓解或消失,溃疡愈合,间歇性跛行消失或距离延长,3例患者效果不佳。结论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术治疗下肢缺血性疾病具有一定的疗效,方法简单、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疾病 干细胞 移植
下载PDF
静脉畸形骨肥大综合征的诊治
6
作者 闫波 苏少飞 田玉峰 《中国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3年第2期103-105,共3页
目的探讨静脉畸形骨肥大综合征(KTS)的诊治方法及预后。方法对1997年1月~2012年1月治疗的21例KTS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不同的临床表现、术前血管造影、CT及磁共振成像检查结果选择不同治疗方案。结果 5例保守治疗(穿... 目的探讨静脉畸形骨肥大综合征(KTS)的诊治方法及预后。方法对1997年1月~2012年1月治疗的21例KTS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不同的临床表现、术前血管造影、CT及磁共振成像检查结果选择不同治疗方案。结果 5例保守治疗(穿厚底鞋)患者中4例症状(肢体增长)得到改善,1例未坚持穿厚底鞋患者的症状加重;硬化剂注射治疗(3例)、栓塞治疗(3例)、单纯血管瘤(痣)样组织切除(3例)和血管瘤切除+剥脱曲张浅静脉+膝下动静脉交通支切断(6例)及行管状动-静脉瘘切除结扎(1例)的患者,在随访期(随访时间1~9年,平均随访51个月)症状获得改善并得到控制13例,2例在术后3年血管瘤(痣)复发。结论 KTS经正确选择治疗方案并进行处理后,大部分患者的临床症状可以改善并得到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畸形骨肥大综合征 硬化剂治疗 栓塞治疗
下载PDF
髂静脉压迫继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介入治疗的疗效 被引量:5
7
作者 李全成 潘仕省 +3 位作者 闫波 苏少飞 田玉峰 伍卫东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2019年第8期834-837,共4页
目的探讨采用股静脉入路插管溶栓治疗因髂静脉压迫引发的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治疗效果。方法将入院治疗的98例髂静脉压迫引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n=54)采用介入方法溶栓,对照组(n=44)采用常规... 目的探讨采用股静脉入路插管溶栓治疗因髂静脉压迫引发的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治疗效果。方法将入院治疗的98例髂静脉压迫引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n=54)采用介入方法溶栓,对照组(n=44)采用常规药物治疗方法溶栓。对比评价两组患者疗效、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患肢大腿中段、小腿中段溶栓前患肢与健肢周径差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14d溶栓后,两组患者患肢大腿和小腿周经差均较治疗前减小(P均<0.05);实验组患者溶栓后大腿中段、小腿中段周径差小于对照组、消肿率高于对照组(P均<0.05);实验组患者治疗后并发症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均获得1年随访,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肢深静脉通常率高于对照组,再发LEDVT率、髂静脉闭塞率及CEAP分级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髂静脉压迫继发深静脉血栓的患者溶栓采用股静脉入路植入腔静脉滤器建立导丝轨道后再插管溶栓治疗,临床疗效好,术后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入治疗 髂静脉压迫 下肢深静脉 血栓
下载PDF
非血栓性髂静脉病变的诊断和腔内治疗进展 被引量:3
8
作者 祁建飞 闫波 +6 位作者 苏少飞 孙小强 田玉峰 李全成 伍卫东 马瑞 李辉 《中国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 2020年第2期169-172,共4页
非血栓性髂静脉病变(non-thrombotic iliac vein lesions,NIVL)造成静脉回流障碍和静脉反流,导致下肢静脉高压是引起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和继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近年来,NIVL的病理生理学及血流动力学成为研究热点,... 非血栓性髂静脉病变(non-thrombotic iliac vein lesions,NIVL)造成静脉回流障碍和静脉反流,导致下肢静脉高压是引起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和继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近年来,NIVL的病理生理学及血流动力学成为研究热点,而腔内治疗则成为NIVL的治疗首选。本文对NIVL的病理生理学、血流动力学、诊断和腔内治疗的进展作一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腔内治疗 静脉回流障碍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髂静脉 病理生理学 血流动力学 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 LESIONS
下载PDF
腔内股浅动脉重建治疗慢性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效果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李全成 田玉峰 +3 位作者 闫波 苏少飞 潘仕省 伍卫东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2020年第2期190-193,共4页
目的探讨腔内股浅动脉重建治疗慢性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rteriosclerosis obliterans,ASO)的临床效果及ASO分期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7年5月宁夏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血管外科收治的86例ASO患者,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者设为对照... 目的探讨腔内股浅动脉重建治疗慢性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rteriosclerosis obliterans,ASO)的临床效果及ASO分期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7年5月宁夏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血管外科收治的86例ASO患者,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者设为对照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给予腔内股浅动脉重建并进行部分其他动脉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an-gioplasty,PTA)治疗者设为观察组,每组43例。观察患者临床资料、治疗后12个月踝肱指数(ankle brachial index,ABI)及终点事件发生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进行影响因素分析。结果与治疗前比较,观察组治疗后3、6和12个月ABI均升高(P均<0.05)。治疗后3、6和12个月,观察组ABI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治疗后12个月新发脑梗死、截肢、全因死亡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根据86例ASO患者治疗前采用Fontaine分期法,将其分为Ⅰ~Ⅱ期组(59例)和Ⅲ~Ⅳ组(27例),两组患者年龄、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总胆固醇(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s,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血肌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ABI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Logistic回归显示,年龄、糖化血红蛋白、TC、LDLC为Fontaine分期的影响因素。结论腔内股浅动脉重建治疗慢性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临床效果明确,可明显改善患肢血供,降低终点事件发生率。ASO患者年龄、糖化血红蛋白、TC、LDL-C水平可影响Fontaine分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踝肱指数 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 间歇性跛行
下载PDF
主髂动脉重建联合股深动脉成形术治疗老年下肢缺血性疾病的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影响评价
10
作者 王正楠 闫波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1年第10期368-369,372,共3页
分析针对老年下肢缺血性疾病的治疗来说,采用主髂动脉重建联合股深动脉成形术对于治疗能够获得实际效果。方法:选择在2019年1月-2020年12月之间由于患有下肢缺血性疾病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患者总数为66例,按... 分析针对老年下肢缺血性疾病的治疗来说,采用主髂动脉重建联合股深动脉成形术对于治疗能够获得实际效果。方法:选择在2019年1月-2020年12月之间由于患有下肢缺血性疾病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患者总数为66例,按照患者接受的不同治疗方法,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中患者实施的手术是主骼动脉重建股浅动脉(SFA)开通术,观察组则实施的是主髂动脉重建联合股深动脉(PFA)成形术。手术结束后对患者手术后获得的临床治疗效果、出现各种不良事件的概率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经过对比可以发现,针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各项数据来说,除了溃疡愈合的时间以外,观察组中患者的踝肱指数、手术使用时间、住院天数方面数据都要优于对照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对比患者出现不良事件的概率,两组患者在跛行距离小于100米发生率、截肢率两方面差异不明显(P>0.05),但是在并发症发生率方面,观察组的发生率要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患有下肢缺血性疾病的老年患者来说,实施主髂动脉重建联合股深动脉成形术能够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可以有效减少手术时间和住院天数,降低患者出现并发症的概率,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髂动脉重建联合股深动脉成形术 老年 下肢缺血性疾病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