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1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守护心中那一片“绿”——纪宁夏哈巴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高沙窝管理站护林员马海龙先进事迹
1
作者 闫馥芳 《宁夏林业通讯》 2015年第3期46-48,共3页
美丽的宁夏东边有一片红色革命浸润过的热土——盐池。自古地处毛乌素沙漠南缘的盐池县,多年来没有被沙漠侵吞,相反它有着一个响亮亮的名字——沙漠绿洲。在这片沙漠上建设绿洲的园丁有千千万万,其中有一个人,他子承父业,放弃城市的繁... 美丽的宁夏东边有一片红色革命浸润过的热土——盐池。自古地处毛乌素沙漠南缘的盐池县,多年来没有被沙漠侵吞,相反它有着一个响亮亮的名字——沙漠绿洲。在这片沙漠上建设绿洲的园丁有千千万万,其中有一个人,他子承父业,放弃城市的繁华热闹,坚定不移的与寂寞为伴,每日穿梭在高沙窝林场,守护着心中的那一片绿色,他就是宁夏哈巴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高沙窝站的护林员——马海龙。也许平凡造就英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繁华热闹 红色革命 沙漠绿洲 父子俩 毛乌素沙漠 父母长辈 森林管护 成病 森林防火 活着
原文传递
宁夏哈巴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三个到位”高质量完成春季造林抚育工作
2
作者 王锦霞 《宁夏林业通讯》 2015年第2期42-,共1页
宁夏哈巴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积极自筹资金499.27万元,组织各站场开展春季造林和幼林抚育工作。至目前,高质量完成4381亩的造林和幼林抚育工作。一是组织到位。结合保护区实际,召开局务(扩大)会议,专题研究春季林业生产工作,对201... 宁夏哈巴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积极自筹资金499.27万元,组织各站场开展春季造林和幼林抚育工作。至目前,高质量完成4381亩的造林和幼林抚育工作。一是组织到位。结合保护区实际,召开局务(扩大)会议,专题研究春季林业生产工作,对2015年春季林业生产任务进行了安排,明确工作重点、目标任务、实施地点以及建设内容,为春季造林工作顺利开展奠定基础。二是措施到位。为了确保成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季造林 幼林抚育 林业生产 自筹资金 工程进度 资金使用 工作思路 专业人员
原文传递
浅析自然资源保护管理发展战略——以宁夏哈巴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 被引量:3
3
作者 冯锦彦 《山西农经》 2020年第18期90-91,共2页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自然资源消耗量增加。人们已深刻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正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高质量发展。以宁夏哈巴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分析当地林草资源情况、保护期间存在的问题和相关措施,以期为林草资源保...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自然资源消耗量增加。人们已深刻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正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高质量发展。以宁夏哈巴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分析当地林草资源情况、保护期间存在的问题和相关措施,以期为林草资源保护管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保护区 资源保护 高质量发展 对策分析
下载PDF
宁夏哈巴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湿地植物群落特征与生态需水量 被引量:3
4
作者 张彩华 余殿 +2 位作者 张维军 尤万学 何兴东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50-55,共6页
为了探究干旱半干旱区湿地的植物群落特征以及生态需水量,在宁夏哈巴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以4个主要湿地(哈巴湖、花马湖、八子洼和南海子湿地)为研究对象,调查湿地内的植物种类、数量、生物量等指标,计算植物群落的物种多样性指数.同... 为了探究干旱半干旱区湿地的植物群落特征以及生态需水量,在宁夏哈巴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以4个主要湿地(哈巴湖、花马湖、八子洼和南海子湿地)为研究对象,调查湿地内的植物种类、数量、生物量等指标,计算植物群落的物种多样性指数.同时,计算4个湿地的植物需水量、栖息地需水量和补给地下水需水量,得到湿地的总生态需水量.结果表明,不同湿地的植物种类组成差异较大,哈巴湖湿地的优势植物为苜蓿、沙打旺和芦苇,花马湖湿地的优势植物为芦苇、赖草和披针叶黄华,八子洼和南海子湿地的优势植物为细枝盐爪爪.调查样地距湖边距离不同,植物组成也不相同,越靠近湖边,植物优势种的优势度越大,越呈集群分布. 4个湿地的植物多样性相对贫乏,从湖边趋远,物种多样性不断增大.在湿地的生态需水量中,4个湿地的植物需水量所占比例较大,而栖息地需水量和补给地下水需水量所占比例较小. 4个湿地的总生态需水量的最小值为1 205.3×10~4 m^3,这是维持宁夏哈巴湖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功能的最小需水量;总生态需水量的最大值为4 772.1×10~4 m^3,这是维持湿地最佳状态的需水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半干旱区 湿地 植物群落学特征 生态需水量
下载PDF
宁夏哈巴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社区共管模式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5
5
作者 石慧书 刘惠芬 何兴东 《天津农学院学报》 CAS 2021年第1期78-82,共5页
自然保护区社区共管是一种能够兼顾当地居民生存发展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管理模式,它更适合于压力的开放性资源管理,促使社区居民承担责任、监督管理工作,并可在社区经济发展方面取得显著效果。本文分析了宁夏哈巴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社... 自然保护区社区共管是一种能够兼顾当地居民生存发展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管理模式,它更适合于压力的开放性资源管理,促使社区居民承担责任、监督管理工作,并可在社区经济发展方面取得显著效果。本文分析了宁夏哈巴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社区共管的背景与措施,探讨了该保护区社区共管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具体的社区共管建议,突破共管的制约因素,促进了自然保护区及其社区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夏哈巴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社区共管 激励机制 可持续发展
下载PDF
宁夏哈巴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合作杨与榆树的群落学特征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张维军 王金龙 何兴东 《天津农学院学报》 CAS 2019年第3期26-30,共5页
本研究中调查了年降水量 300 mm 宁夏哈巴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2 个 37 龄榆树群落和 3 个 35 龄合作杨群落,分析了它们目前的生长状况和群落学特征。结果表明:草化生境的合作杨 平均株高 6.23 m,平均胸围 15.68 cm,林冠下没有天然繁殖... 本研究中调查了年降水量 300 mm 宁夏哈巴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2 个 37 龄榆树群落和 3 个 35 龄合作杨群落,分析了它们目前的生长状况和群落学特征。结果表明:草化生境的合作杨 平均株高 6.23 m,平均胸围 15.68 cm,林冠下没有天然繁殖的幼苗,植株处于衰老状态;地表覆沙 生境的合作杨平均株高 0.85~1.71 m,平均冠幅 0.50~0.74 m,林冠下株高<0.6 m 天然繁殖合作杨 幼苗占 43.04%~47.77%, 植株处于旺盛状态。 榆树平均株高 5.42~5.73 m, 平均胸围 20.08~61.20 cm, 林冠下没有天然繁殖的幼苗,植株处于衰老状态。合作杨的生态位宽度为 1.06~1.87,榆树生态位 宽度为 1.12~1.17。总体上,该保护区榆树及大多数合作杨不能天然繁殖,但它们对于改善生产生 活条件、维系生态安全起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干旱区 乔木林 合作杨 榆树 宁夏哈巴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宁夏哈巴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类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余殿 尤万学 +5 位作者 李志军 翟昊 韩卫东 牛向雯 陈娜 王宝华 《野生动物学报》 2014年第3期289-295,共7页
2010年3月-2013年11月,结合全国第二次湿地资源调查和全球环境基金旱地生态保护与恢复项目,采用固定半径样点法和样线法对哈巴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类资源进行了野外调查。共调查记录鸟类14目28科79种,其中,留鸟26种,占该地区鸟类总数的... 2010年3月-2013年11月,结合全国第二次湿地资源调查和全球环境基金旱地生态保护与恢复项目,采用固定半径样点法和样线法对哈巴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类资源进行了野外调查。共调查记录鸟类14目28科79种,其中,留鸟26种,占该地区鸟类总数的32.91%;夏候鸟30种,占37.97%;旅鸟22种,占27.85%;冬候鸟1种,占1.27%。繁殖鸟(包括夏候鸟和留鸟)56种,构成了该地区鸟类的主体。在繁殖鸟中,属于古北界的鸟类有43种,占76.79%;属于东洋界的有4种,占7.14%;属于广布种的有9种,占16.07%,这反映出哈巴湖保护区鸟类具有明显的北方型特征。在4种生境中,鸟类多样性指数在灌丛与草地中最大,湖泊与河流明水区以及沼泽与草甸浅水区次之,人工乔木林最小。本次调查所见鸟类中27种为保护区新分布种,其中灰斑鸻(Pluvialis squatarola)、灰瓣蹼鹬(Phalaropus fulicarius)、反嘴鹬(Racurvirostra avosetta)、鸥嘴噪鸥(Gelochelidon nilotica)、黑背白鹊鸰(Motacilla lugens)5种鸟类为宁夏回族自治区鸟类新纪录。本次研究进一步加深了对哈巴湖保护区的鸟类区系组成及各生境多样性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夏哈巴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鸟类 区系组成 生物多样性 分布新纪录
下载PDF
哈巴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油蒿群落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对群落生物量和物种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量:13
8
作者 颉洪涛 何兴东 +7 位作者 尤万学 余殿 刘惠芬 王金龙 古松 聂庆华 梁玉婷 张京磊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3621-3627,共7页
以宁夏哈巴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油蒿群落为研究对象,测定了油蒿群落不同发育阶段植物叶C、N、P含量,分析了植物叶C∶N∶P比化学计量特征,探讨了油蒿群落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对物种多样性和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哈巴湖国家级自然保... 以宁夏哈巴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油蒿群落为研究对象,测定了油蒿群落不同发育阶段植物叶C、N、P含量,分析了植物叶C∶N∶P比化学计量特征,探讨了油蒿群落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对物种多样性和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哈巴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油蒿群落发育早期,植物生长受N限制,发育中后期,植物生长受P限制;油蒿群落发育早期阶段的植物具有较高的叶C∶N比和较低的叶N∶P比,而油蒿群落发育后期阶段的植物具有较低的叶C∶N比和较高的叶N∶P比。随着叶C∶N比的增大,油蒿群落生物量呈指数函数显著降低,物种多样性呈对数函数降低的趋势,但不显著;而随着叶N∶P比的增大,油蒿群落生物量和物种多样性均呈幂函数显著增加,表明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对油蒿群落的物种多样性和生物量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蒿群落 生态化学计量特征 多样性 生物量 哈巴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哈巴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固沙林地土壤颗粒分形特征 被引量:5
9
作者 何建龙 蒋齐 +3 位作者 吴旭东 王占军 尤万学 杨立瑾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17-222,共6页
为科学评价植被恢复促进沙漠化逆转对土壤质地的影响,以流动沙地(CK)、黑沙蒿林地(AF)、杨树林地(PF)及沙柳林地(SF)荒漠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固沙林地土壤颗粒组成、土壤养分特征及其相关性。结果表明:固沙林地土壤颗粒组成主要... 为科学评价植被恢复促进沙漠化逆转对土壤质地的影响,以流动沙地(CK)、黑沙蒿林地(AF)、杨树林地(PF)及沙柳林地(SF)荒漠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固沙林地土壤颗粒组成、土壤养分特征及其相关性。结果表明:固沙林地土壤颗粒组成主要以50~250μm的细沙粒为主,AF显著提高了0~10 cm土层土壤黏粉粒含量和土壤颗粒体积分形维数(P<0.01),分形维数表现为AF>PF>CK>SF,各固沙林地间分形维数差异极显著(P<0.01);相关性分析表明,黏粉粒含量越高,分形维数越大,土壤物理稳定性越好;分形维数与土壤有机质、全氮和全磷含量极显著正相关,与细砂粒体积百分比极显著负相关,土壤颗粒分形维数D值每增加1,土壤有机质、全氮和全磷含量分别增加2.80、0.13 g·kg^-1和0.10 g·kg^-1。分形维数可以作为表征人工林固沙后沙丘土壤质地变化和沙丘土壤环境演变的敏感性综合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颗粒 分形维数 固沙林地 哈巴湖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宁夏哈巴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土壤养分5年变化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维军 聂庆华 何兴东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7-32,共6页
测定了宁夏哈巴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13、2018年沙柳(Salix psammophila)群落、油蒿(Artemisia ordosica)群落、锦鸡儿(Caragana microphylla+C.korshinskii)群落和长芒草(Stipa bungeana)群落142个样点的土壤有机质、全氮和全磷含量,... 测定了宁夏哈巴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13、2018年沙柳(Salix psammophila)群落、油蒿(Artemisia ordosica)群落、锦鸡儿(Caragana microphylla+C.korshinskii)群落和长芒草(Stipa bungeana)群落142个样点的土壤有机质、全氮和全磷含量,分析了土层20 cm处5年间土壤养分的变化。结果表明:从2013年到2018年,整个保护区土壤有机质显著增加52.46%,土壤全氮显著增加154.14%,土壤全磷增加21.75%;油蒿群落57个样点土壤有机质、全氮和全磷含量的增加量高于整个自然保护区,土壤有机质显著增加57.64%,土壤全氮显著增加323.50%,土壤全磷显著增加33.58%。5年来宁夏哈巴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土地沙漠化得到了逆转,同时土壤养分的变化也开始影响植物群落的波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沙漠化 土壤养分 油蒿群落 宁夏哈巴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原文传递
欧李在宁夏盐池人工栽培的生长及饲用特性评价
11
作者 何建龙 王占军 +2 位作者 李小明 柳超超 田英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0-125,共6页
研究旨在评价欧李栽培生长适应性和饲用潜力,为开展欧李在盐池地区种植及饲用开发提供参考。在宁夏盐池县高沙窝镇典型荒漠草原区撂荒地开展了引种8年的欧李(Prunus humilis Bunge)农大4号(N4)、农大5号(N5)、京欧1号(J1)的生长指标、... 研究旨在评价欧李栽培生长适应性和饲用潜力,为开展欧李在盐池地区种植及饲用开发提供参考。在宁夏盐池县高沙窝镇典型荒漠草原区撂荒地开展了引种8年的欧李(Prunus humilis Bunge)农大4号(N4)、农大5号(N5)、京欧1号(J1)的生长指标、饲用农艺性状、饲用品质、叶片相对叶绿素含量(SPAD)、光合特性和生理特性研究。结果显示:3个欧李品种在宁夏盐池栽培生长表现良好,茎叶折合鲜草产量9.51~10.90 t/hm^(2),干草产量5.15~5.74 t/hm^(2),平茬有利于欧李恢复生长,刈割后30~60 d为迅速生长期。3个欧李品种叶片SPAD值、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胞间CO_(2)浓度(Ci)和蒸腾速率(Tr)均为:J1>N5>N4,4个光合参数具体品种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3个欧李品种叶片的粗蛋白(CP)含量为8.40%~13.59%,J1的CP最高;粗脂肪(EE)含量为5.74%~6.52%,J1的EE最高;粗纤维(CF)的含量为6.52%~7.83%,N5显著高于J1(P<0.05);N5叶片粗灰分(Ash)含量显著高于J1(P<0.05);N5的相对饲喂价值(RFV)显著高于J1(P<0.05)。研究表明,N4、N5、J1欧李品种综合性状表现良好,适合在宁夏荒漠草原撂荒地人工引进栽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李 生长特性 饲用性状 适应性 饲用价值
原文传递
哈巴湖沙地生态恢复技术
12
作者 周景玉 《农技服务》 2013年第6期649-649,共1页
通过哈巴湖沙地生态恢复项目建设和营林示范推广,形成区域特色,从而达到多功能、高效益、高标准森林生态系统,促进区域林业及其生态建设的发展。
关键词 沙地 综合治理 生态恢复
下载PDF
翻耕补播措施对宁夏荒漠草原土壤碳氮储量的影响 被引量:10
13
作者 季波 何建龙 +6 位作者 王占军 刘凤凤 田波 吴旭东 俞鸿千 任小玢 蒋齐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30-38,共9页
以3种翻耕补播方式(深翻耕补播、浅翻耕补播和免耕补播,播量30kg/hm^(2))及深翻补播不同播量(7.5kg/hm^(2)、15kg/hm^(2)和22.5kg/hm^(2))为研究对象,以封育未补播为对照,研究了不同翻耕补播措施对宁夏荒漠草原土壤碳氮储量的影响。结... 以3种翻耕补播方式(深翻耕补播、浅翻耕补播和免耕补播,播量30kg/hm^(2))及深翻补播不同播量(7.5kg/hm^(2)、15kg/hm^(2)和22.5kg/hm^(2))为研究对象,以封育未补播为对照,研究了不同翻耕补播措施对宁夏荒漠草原土壤碳氮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封育未补播处理可提高0~10cm土层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深翻耕补播可显著提高10~20cm和20~40cm土层土壤有机碳含量,深翻耕补播和深翻-播量15.0kg/hm^(2)可分别提高土壤10~20cm和20~40cm土层土壤全氮含量。深翻耕补播、深翻-播量15.0kg/hm^(2)、7.5kg/hm^(2)和封育未补播措施均可提高浅层(0~10cm)土壤碳氮比;浅翻耕补播和深翻-播量7.5kg/hm^(2)可提高10~20cm土层土壤碳氮比。深翻耕且播量为30.0kg/hm^(2)的人工补播措施较其他措施更有利于土壤有机碳和全氮的固存,但从操作性和成本的角度考虑,短期内,封育未补播措施也有利于土壤有机碳和全氮的固存。为此,为兼顾当地草地生态建设与可持续发展,应加强长期监测,选择适宜的退化草地人工恢复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耕补播措施 土壤有机碳 土壤全氮 土壤碳氮比 有机碳储量 全氮储量
下载PDF
宁夏引黄灌区农田防护林网更新技术与对策 被引量:5
14
作者 左忠 潘占兵 +1 位作者 王宁庚 周景玉 《宁夏农林科技》 2017年第1期35-37,61,共4页
通过分析国内农田防护林更新研究进展,结合宁夏引黄灌区20世纪末建设的"窄林带、小网格"型农田防护林日趋成熟和衰老的现状,为适应新形势下农业耕作与田间管理、防护林维护等机械化作业需要,在确保防护效益稳定的前提下,提出... 通过分析国内农田防护林更新研究进展,结合宁夏引黄灌区20世纪末建设的"窄林带、小网格"型农田防护林日趋成熟和衰老的现状,为适应新形势下农业耕作与田间管理、防护林维护等机械化作业需要,在确保防护效益稳定的前提下,提出了大网格林带更新技术和主要参数,以及农田防护林可持续经营对策,为科学指导宁夏引黄灌区农田防护林更新提供参考和技术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夏引黄灌区 农田防护林网 更新技术
下载PDF
林木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的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15
作者 李帆 田娜玲 +1 位作者 余殿 杨君珑 《温带林业研究》 2025年第1期39-44,62,共7页
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NSC)作为植物生长代谢中的重要供能物质,其浓度和含量可以反映植物的整体碳供给;NSC的动态变化表征植物碳的分配机制及环境适应策略。本文从时间变化、空间变化、林分结构和器官分配等方面综述目前国内外林木非结构... 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NSC)作为植物生长代谢中的重要供能物质,其浓度和含量可以反映植物的整体碳供给;NSC的动态变化表征植物碳的分配机制及环境适应策略。本文从时间变化、空间变化、林分结构和器官分配等方面综述目前国内外林木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分布特征的研究进展,总结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的主要影响因素,阐述分析林木碳代谢和生长作用机制,并从研究尺度、研究方法等方面对未来开展林木NSC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木 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 分布特征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宁夏瑞香科1新纪录种——河朔荛花 被引量:1
16
作者 余殿 《宁夏农林科技》 2020年第7期39-39,56,F0002,共3页
在宁夏盐池县进行野外植物调查时采集到河朔荛花(Wikstroemia chamaedaphne Meisn.)植物标本,经鉴定,河朔荛花是宁夏新分布植物,在宁夏系新纪录种。其凭证标本保存于宁夏哈巴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物标本室。该种植物的发现是对宁夏植物... 在宁夏盐池县进行野外植物调查时采集到河朔荛花(Wikstroemia chamaedaphne Meisn.)植物标本,经鉴定,河朔荛花是宁夏新分布植物,在宁夏系新纪录种。其凭证标本保存于宁夏哈巴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物标本室。该种植物的发现是对宁夏植物区系有益的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香科 河朔荛花 新纪录种 宁夏
下载PDF
保护林业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 被引量:1
17
作者 陈娜 《山西农经》 2017年第24期73-73,共1页
近年来,我国的环境日益恶化,人们对于环保事业的支持度不断提升,林业是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途径,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是促进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内容,因此,加强对林业生态环境的保护对于我国的环境工程来说具有重要意义。保护林... 近年来,我国的环境日益恶化,人们对于环保事业的支持度不断提升,林业是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途径,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是促进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内容,因此,加强对林业生态环境的保护对于我国的环境工程来说具有重要意义。保护林业生态环境不仅仅是造福于人类的生活,同时也是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目标,基于此,本文主要对林业生态环境进行保护的一些措施进行探讨,希望能够为我国的林业发展做出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业 生态环境 可持续发展
下载PDF
宁夏枸杞主要病虫害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 被引量:1
18
作者 罗浩 《山西农经》 2017年第18期65-65,共1页
改革开放以来,宁夏枸杞产业得到迅速发展,但目前由于病虫害危害造成的经济损失比较严重。为了使枸杞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实现安全绿色生产,需要积极探索枸杞的病虫害的发生规律以及防范办法。
关键词 宁夏枸杞 病虫害发生规律 防治技术
下载PDF
夏季苗圃管理技术要点之我见 被引量:1
19
作者 成兴林 《现代园艺》 2012年第23期90-91,共2页
本文主要介绍夏季苗木容易出现的问题及采用何种技术解决,为夏季苗木的培养提供一些帮助。
关键词 夏季 苗木管理 建议
下载PDF
宁夏荒漠草原不同坡位下油蒿群落多样性及种群点格局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武志嘉 刘建康 +4 位作者 余殿 张博华 王益涛 黄祥祥 兰慧琴 《温带林业研究》 2023年第3期20-26,60,共8页
【目的】目前,针对宁夏荒漠草原上灌木群落多样性及空间分布格局的研究较少,通过探究宁夏荒漠草原固定沙地不同坡位下典型植被油蒿群落多样性和空间分布,为宁夏荒漠化防治与草地植被修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宁夏盐池县荒漠草原上坡... 【目的】目前,针对宁夏荒漠草原上灌木群落多样性及空间分布格局的研究较少,通过探究宁夏荒漠草原固定沙地不同坡位下典型植被油蒿群落多样性和空间分布,为宁夏荒漠化防治与草地植被修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宁夏盐池县荒漠草原上坡位(L1)、中坡位(L2)、下坡位(L3)等3个不同坡位下的油蒿群落为研究对象,运用丰富度指数、物种多样性指数、均匀度及优势度指数对不同坡位油蒿群落植物多样性进行比较,采用点格局分析中O-ring函数,分析不同坡位下油蒿种群的数量特征和分布类型。【结果】不同坡位下油蒿物种多样性逐渐降低,L1(25种)>L2(15种)>L3(14种),随着坡位的下降,Patrick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指数与Pielou指数呈现出逐渐降低的趋势。不同坡位下油蒿种群在0~1 m尺度范围,为均匀分布;在1~10 m尺度范围,为随机分布。【结论】(1)该地区植物主要由多年生草本和灌木组成,不同坡位显著影响油蒿群落植物多样性。(2)不同坡位下油蒿种群的分布类型基本相同,但其群落优势种有所差别。随着坡位由高到低,植物物种数大小顺序为:L1>L2>L3。(3)不同坡位下油蒿种群数量特征差异显著,在0~20 m的空间尺度上,在小尺度范围内均呈均匀分布,随着空间尺度的增大,逐渐呈随机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荒漠草原 油蒿 分布格局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